CN206963225U - 一种机壳及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机壳及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963225U
CN206963225U CN201720664360.0U CN201720664360U CN206963225U CN 206963225 U CN206963225 U CN 206963225U CN 201720664360 U CN201720664360 U CN 201720664360U CN 206963225 U CN206963225 U CN 20696322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umbler
locating part
casing
bottom plate
fram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664360.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阳雪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0664360.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96322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96322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96322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asing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机壳及电子设备,其中机壳包括一盖体和一壳体,所述盖体包括顶壁和盖合部,所述壳体包括底板和边框,所述盖合部盖合所述边框;所述顶壁上设置有向所述底板延伸的限位件,所述壳体上设置有与所述限位件相配合的转动件,所述转动件转动时可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当所述转动件位于第一位置时,所述转动件与所述限位件配合,以限制所述限位件朝远离所述底板的方向移动;当所述转动件位于第二位置时,所述转动件与所述限位件脱离,以解除对所述限位件的限制。本实用新型通过转动件的转动实现与限位件的配合或脱离,从而实现机壳的盖合或开启,操作简单、便捷。

Description

一种机壳及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机壳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机壳常用的装配方式有两种,其一,通过卡扣实现机壳的连接与固定;其二,通过螺钉实现机壳的连接与固定。其中,卡扣方式是通过机壳的形变来实现机壳的扣合,装配和拆卸均比较方便,然而在机壳跌落时,机壳容易松脱,该方式的抗跌落效果不佳。而对于螺钉方式,虽然固定效果较稳定,然而在装配和拆卸时均比较费时,且多次拆卸后可能导致滑丝而无法装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机壳及电子设备,以解决上述机壳装配方式存在的缺陷。
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机壳,包括一盖体和一壳体,所述盖体包括顶壁和盖合部,所述壳体包括底板和边框,所述盖合部盖合所述边框;
所述顶壁上设置有向所述底板延伸的限位件,所述壳体上设置有与所述限位件相配合的转动件,所述转动件转动时可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当所述转动件位于第一位置时,所述转动件与所述限位件配合,以限制所述限位件朝远离所述底板的方向移动;当所述转动件位于第二位置时,所述转动件与所述限位件脱离,以解除对所述限位件的限制。
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上述机壳。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通过转动件的转动实现与限位件的配合或脱离,从而实现机壳的盖合或开启,操作简单、便捷。另外,机壳的盖合或开启均不需要借助机壳的变形,能够保证结构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取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机壳中转动件位于第一位置的剖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机壳中转动件位于第二位置的剖视图;
图3-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转动件与限位件相配合的方式之一;
图3-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转动件与限位件相配合的方式之二;
图3-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转动件与限位件相配合的方式之三;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机壳中转动件位于第一位置的工作状态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机壳中转动件位于第二位置的工作状态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机壳中弹性部件连接的剖视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机壳中通孔的剖视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机壳中转轴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取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至图2所示,一种机壳,包括一盖体1和一壳体2,盖体1包括顶壁11和盖合部12,壳体2包括底板21和边框22,盖合部12盖合边框22;顶壁11上设置有向底板21延伸的限位件3,壳体2上设置有与限位件3相配合的转动件4,转动件4转动时可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
如图1所示,当转动件4位于第一位置时,转动件4与限位件3配合,以限制限位件3朝远离底板21的方向移动。
如图2所示,当转动件4位于第二位置时,转动件4与限位件3脱离,以解除对限位件3的限制。
由图1和图2容易看出,盖体1在对壳体2盖合之后,壳体2的边框22对盖体1的左右移动进行了限制,若要开启机壳(也就是说,将盖体1与壳体2进行分离),盖体1只能朝向上的方向移动。容易理解,当转动件4位于图1所示的位置时,转动件4对限位件3进行了限制,这样,盖体1可以牢固地盖合于壳体2上。当转动件4转动至图2所示的位置时,转动件4解除了对限位件3的限制,这样,只需对盖体1进行向上的提拉即可使盖体1脱离壳体2,从而实现对机壳的开启。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转动件4和限位件3相配合的具体形式可以有多种,图3-1至图3-3示出了转动件4和限位件3相配合的三种形式。需要说明的是,转动件4和限位件3相配合的具体形式无法穷举,图3-1至图3-3仅为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转动件4实现转动的方式也可以有多种,例如,可以通过设置伸出机壳的拨拉部,借助拨拉部实现转动件4的转动;可以通过在机壳上开孔,借助外部工具伸入机壳内实现转动件4的转动;等等。由于无法穷举,对此不作限定。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通过转动件4的转动实现与限位件3的配合或脱离,从而实现机壳的盖合(即连接)或开启(即拆卸),其操作简单且便捷,方便维修拆卸。其与现有技术的不同主要在于:
第一,连接或拆卸过程中,不涉及盖体1和壳体2的弹性变形,对机壳的结构保护较好,可以适应于任何材质的机壳。
第二,由于不涉及盖体1和壳体2的弹性变形,盖体1与壳体2的盖合量可以做得很大,提高了盖合的可靠性。
第三,转动件4和限位件3的配合部位位于机壳内部,在跌落时不会受到直接冲击,具有良好的抗跌落性能。
第四,连接或拆卸快捷,能进行多次拆卸,可以避免螺钉结构在多次拆卸后可能滑丝而无法装配的风险。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机壳适应于各领域的设备或产品,例如,电子设备(包括但不限于手机、平板电脑、手持对讲机、电视机),玩具产品,实验设备,生产设备,等等。
下面以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说明。
如图4至图7所示,一种机壳,包括一盖体1和一壳体2,盖体1包括顶壁11和盖合部12,壳体2包括底板21和边框22,盖合部12盖合边框22;顶壁11上设置有向底板21延伸的限位件3,壳体2上设置有与限位件3相配合的转动件4。
转动件4与边框22通过弹性部件5连接。
盖合部12和边框22上均开设有通孔121、221,盖合部12盖合边框22时,通孔121、221重合,通孔121、221用于为外部推杆6提供通道,以使推杆6作用到转动件4。
转动件4转动时可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
如图4所示,当转动件4位于第一位置时,转动件4与限位件3配合,以限制限位件3朝远离底板21的方向移动。
如图5所示,当转动件4位于第二位置时,转动件4与限位件3脱离,以解除对限位件3的限制。
下面分别以图4和图5对机壳的两种状态进行描述。
图4为机壳的盖体1与壳体2处于连接状态(即盖合状态)的示意图,从图中可以清楚地看到,由于弹性部件5的拉力,使得转动件4与限位件3紧密贴合、抵持。此时,转动件4位于第一位置。由于转动件4与限位件3的紧密配合,使得盖体1在向下的方向有拉力,盖体1不容易与壳体2脱离。
图5为外部推杆6推动转动件4至第二位置的时刻的示意图,此时机壳的盖体1处于待开启状态(即拆卸状态)。从图中可以清楚地看到,外部推杆6沿通孔121、221进入机壳内,并对转动件4产生推力,转动件4在推力的作用下向远离限位件3的方向移动(弹性部件5继续拉伸),当转动件4移动至第二位置时,转动件4脱离限位件3。此时,转动件4解除了对限位件3的限制,盖体1容易与壳体2脱离,从而实现盖体1的拆卸。
图4至图5示出了依靠弹性部件5的拉力实现转动件4与限位件3的配合。当然,还可以依靠弹性部件5的推力实现转动件4与限位件3的配合。对于以上两种不同的实施方式,弹性部件5连接于不同侧的边框22上。由于容易理解,对于依靠弹性部件5的推力的实施方式,不再给出具体图例。
该具体实施例中,通过在机壳上开设通孔,借助于外部推杆6的推动实现转动件4的转动,其构思巧妙,操作简易。机壳的连接、拆卸结构完全设置于机壳内部,有利于提升机壳的外观。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推杆6,可以是一切杆状物体,该杆状物体应当能穿过通孔,并作用于转动件4上,推动转动件4转动。
该具体实施例在应用于手机时,可以借用手机SIM卡的捅针实现对机壳的轻松拆卸,应用于其他设备时,可以借助日常生活用品(例如缝衣针、牙签、铁丝、木棍等)实现对外壳的轻松拆卸。可见,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在使用、操作时极其方便。
该具体实施例中未及说明的部分,可以参考图1至图2所示的实用新型实施例,为避免重复,对此不作赘述。
可选的,如图1至图2所示,限位件3设置有朝向底板21的第一引导面31,第一引导面31用于将转动件4朝第二位置推挤。
当盖体1在盖合壳体2时,转动件4处于第一位置,为了使盖体1更加轻松地下压,限位件3可以设置有朝向底板21的第一引导面31,即限位件3的下部设置有该第一引导面31。这样,当盖体1盖合壳体2时,随着盖体1的下压,限位件3朝转动件4方向移动,当第一引导面31接触到转动件4时,继续下压盖体1,使限位件3的第一引导面31推挤转动件4,转动件4为了避让限位件3的推挤,从图1中的第一位置推挤至图2中的第二位置。
进一步的,第一引导面31可以是平面的倾斜面,也可以是弧形面。
可选的,如图1至图2所示,转动件4上设置有朝向顶壁11的第二引导面41,第二引导面41用于在转动件4受到限位件3推挤时,使转动件4朝第二位置移动。
为了使盖体1更加轻松地下压,转动件4上可以设置有朝向顶壁11的第二引导面41,即转动件4的上部设置有该第二引导面41。进一步的,第二引导面41与第一引导面31相配合,例如,第一引导面31是平面的倾斜面时,第二引导面41也可以是平面的倾斜面,且两倾斜面最好平行;第一引导面31是弧形面时,第二引导面41也可以是弧形面。
可选的,转动件4上设置有正对通孔121、221的凹陷部。
外部推杆6在推动转动件4转动的过程中,为了增强两者之间的配合度,在转动件4上可以设置正对通孔121、221的凹陷部,该凹陷部用于接纳推杆6的端部,使转动件4更好的受力。由于该凹陷部的结构容易理解,因此图中未示出。
可选的,如图4、图5和图8所示,底板21上设置有转轴211,转动件4装设于转轴211上。
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转动件4可以通过设置于底板21上的转轴211进行连接和转动。
可选的,如图1至图2,图4至图5所示,限位件3包括第一限位段32和第二限位段33,第一限位段32与第二限位段33连接形成L形。
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限位件3可以是由第一限位段32和第二限位段33连接形成的L形限位件3。
可选的,转动件4为转动杆。
可选的,弹性部件5为弹簧。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上、下、左、右”通常是指参考附图所示的上、下、左、右;“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外。
另外,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涉及一种包括上述机壳的电子设备,其中,电子设备可以包括:手机、平板电脑、电子书阅读器、MP3播放器、MP4播放器、数码相机、膝上型便携计算机、车载电脑、智能电视机或可穿戴设备等。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机壳,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盖体和一壳体,所述盖体包括顶壁和盖合部,所述壳体包括底板和边框,所述盖合部盖合所述边框;
所述顶壁上设置有向所述底板延伸的限位件,所述壳体上设置有与所述限位件相配合的转动件,所述转动件转动时可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当所述转动件位于第一位置时,所述转动件与所述限位件配合,以限制所述限位件朝远离所述底板的方向移动;当所述转动件位于第二位置时,所述转动件与所述限位件脱离,以解除对所述限位件的限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壳,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件与所述边框通过弹性部件连接;
所述盖合部和所述边框上均开设有通孔,所述盖合部盖合所述边框时,所述盖合部的通孔和所述边框的通孔重合,所述通孔用于为外部推杆提供通道,以使所述推杆作用到所述转动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机壳,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件设置有朝向所述底板的第一引导面,所述第一引导面用于将所述转动件朝所述第二位置推挤。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机壳,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件设置有朝向所述顶壁的第二引导面,所述第二引导面用于在所述转动件受到所述限位件推挤时,使所述转动件朝所述第二位置移动。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机壳,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件上设置有正对所述通孔的凹陷部。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机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上设置有转轴,所述转动件装设于所述转轴上。
7.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机壳,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件包括第一限位段和第二限位段,所述第一限位段与所述第二限位段连接形成L形。
8.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机壳,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件为转动杆。
9.根据权利要求2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机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部件为弹簧。
10.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机壳。
CN201720664360.0U 2017-06-08 2017-06-08 一种机壳及电子设备 Active CN20696322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664360.0U CN206963225U (zh) 2017-06-08 2017-06-08 一种机壳及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664360.0U CN206963225U (zh) 2017-06-08 2017-06-08 一种机壳及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963225U true CN206963225U (zh) 2018-02-02

Family

ID=613783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664360.0U Active CN206963225U (zh) 2017-06-08 2017-06-08 一种机壳及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963225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766773A (zh) * 2020-06-02 2021-12-07 英业达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保护壳
CN114115447A (zh) * 2020-08-25 2022-03-01 英业达科技有限公司 保护壳
CN114126271A (zh) * 2020-08-25 2022-03-01 英业达科技有限公司 保护壳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766773A (zh) * 2020-06-02 2021-12-07 英业达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保护壳
CN113766773B (zh) * 2020-06-02 2023-02-28 英业达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保护壳
CN114115447A (zh) * 2020-08-25 2022-03-01 英业达科技有限公司 保护壳
CN114126271A (zh) * 2020-08-25 2022-03-01 英业达科技有限公司 保护壳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963225U (zh) 一种机壳及电子设备
CN202815684U (zh) 携带式电子装置
CN203567993U (zh) 贴膜装置
CN204012088U (zh) 便携式转接线
CN205938436U (zh) 磁力支架和包括该磁力支架的磁力支架组件
CN201859605U (zh) 显示器
CN108614412A (zh) 一种翻盖智能手表
CN207475622U (zh) 一种新型手机天线结构
CN203933712U (zh) 一种连接件和使用该连接件的开合装置
CN203870518U (zh) 一种显示屏离体式手提电脑
CN213551482U (zh) 一种纸巾盒
CN209606882U (zh) 一种适用于安装具备物联模块的人机界面结构
CN206423007U (zh) 遥控器
CN209331260U (zh) 一种具有地铁闸机感应与支付功能的智能手环
CN106210193A (zh) 一种手机装饰条及手机
CN203912004U (zh) 一种具有链条状持握带的手机持握装置
CN203912005U (zh) 一种带有扣合伸缩带的手机持握装置
CN206629100U (zh) 一种新型便于支撑的手机盖后壳体
CN205725928U (zh) 一种手机后盖
CN107658620A (zh) Usb集线埠及手机、平板置放装置
CN205792813U (zh) 电子产品保护套
CN204517871U (zh) 手机保护壳
CN203041018U (zh) 便携式信息终端的保护套
CN103721414B (zh) 电子设备支架及安装有该支架的多功能游戏手柄
CN209642767U (zh) 一种防脱指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