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959987U - 阳光传感器 - Google Patents

阳光传感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959987U
CN206959987U CN201720987230.0U CN201720987230U CN206959987U CN 206959987 U CN206959987 U CN 206959987U CN 201720987230 U CN201720987230 U CN 201720987230U CN 206959987 U CN206959987 U CN 20695998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ptical
light receiver
optical lens
light
grou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987230.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陆鹏
王宇锋
韩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RIYING ELECTRIC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RIYING ELECTRIC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RIYING ELECTRIC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RIYING ELECTRIC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0987230.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95998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95998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95998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hotometry And Measurement Of Optical Pulse Characteristic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阳光传感器,包括光学透镜和光线接收管,一个光学透镜具有至少一组光学表面,每组光学表面包括入射面、全反射面和出射面,一组光学表面对应设置一个光线接收管;光线从入射面射入光学透镜后射向全反射面,并在全反射面发生全反射,全反射后的光线在光学透镜内射向出射面,并从出射面出射至该组光学表面所对应的光线接收管。本实用新型利用光学透镜侧壁发生全反射,提升阳光的收集角度。采用本实用新型的设计之后,在保证较大的光线收集角度的同时,两个光线接收管之间的间距D可以缩小,大大降低了产品的尺寸。设置两组光学表面和两个光线接收管后成为双驱传感器,可同时感应主驾驶与副驾驶位置的阳光强度,以调节空调启闭与风量。

Description

阳光传感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控制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阳光传感器。
背景技术
阳光传感器用于车辆中以感测车辆外侧的光线强度,车辆控制系统根据阳光传感器所感测的光线强度以控制车载空调的启闭和风量。然而,传统的单通道阳光传感器装置由于受其结构的限制仅有一路输出,不能识别车辆左右两侧的光线强度,控制系统的输出也只有一路。当车辆左侧来的光线强度大于车辆右侧的光线强度时,同样的输出状态时车辆中朝向驾驶员和副驾驶的空调出风口的温度是相同的,如副驾驶感觉刚好时,驾驶员会感受较热,而驾驶员感觉刚好时副驾驶会感觉较冷。当车辆左侧的光线强度小于车辆右侧的光线强度时则相反。可见,单通道阳光传感器的空调控制系统不能满足驾驶员和副驾驶同时达到较为理想的舒适状态。
而如果对阳光传感器进行双通道设计,则需要采用两组光学透镜,分别感知驾驶员座位和副驾驶座位的光线强度。并且,为了扩大接收光线的范围,往往需要增大光学透镜的尺寸,因此,这种传感器结构尺寸较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双通道阳光传感器结构尺寸较大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阳光传感器。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阳光传感器,包括光学透镜和光线接收管,一个光学透镜具有至少一组光学表面,每组光学表面包括入射面、全反射面和出射面,一组光学表面对应设置一个光线接收管;光线从入射面射入所述光学透镜后射向全反射面,并在全反射面发生全反射,全反射后的光线在光学透镜内射向出射面,并从出射面出射至该组光学表面所对应的光线接收管。
一个光学透镜具有两组光学表面,一个光学透镜对应设有两个光线接收管,每个光线接收管对应所述光学透镜的一组光学表面。为了同时感应车辆主副驾驶座位的阳光强度,设置两组光学表面,一组光学表面感应主驾驶座位的阳光强度,另一组光学表面感应副驾驶座位的阳光强度。
为了便于控制,两组光学表面对称设置,两个光线接收管对称设置。
采用本实用新型的设计之后,两个光线接收管之间的间距D可以缩小,两个光线接收管之间的间距D≤8mm,大大降低了产品的尺寸。
所述光学透镜为PC(PC:聚碳酸酯)材质。PC材质透光率较好,更耐高温,抗老化。
所述光线接收管为光敏二极管。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阳光传感器,利用光学透镜侧壁发生全反射,使得左侧阳光射入右侧透镜,照射到右侧的光学表面;右侧阳光射入左侧透镜,照射到左侧的光学表面,进而被相应位置的光敏二极管接收,提升阳光的收集角度。采用本实用新型的设计之后,在保证较大的光线收集角度的同时,两个光线接收管之间的间距D可以缩小,两个光线接收管之间的间距D≤8mm,大大降低了产品的尺寸。设置两组光学表面和两个光线接收管后成为双驱传感器,可同时感应主驾驶与副驾驶位置的阳光强度,以调节空调启闭与风量,满足主驾驶和副驾驶位置同时达到较为理想的舒适状态。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阳光传感器的光学透镜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阳光传感器的主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阳光传感器的光学原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阳光传感器不同感应角度光敏感度分布(副驾驶方向)。
图5是本实用新型阳光传感器和太阳的位置关系图。
图中1、光学透镜,11、入射面,12、全反射面,13、出射面,14、下凸部,2、光线接收管,3、左侧光线。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阳光传感器,包括光学透镜1和光线接收管2,一个光学透镜1具有至少一组光学表面,每组光学表面包括入射面11、全反射面12和出射面13,一组光学表面对应设置一个光线接收管2;光线从入射面11射入光学透镜1后射向全反射面12,并在全反射面12发生全反射,全反射后的光线在光学透镜1内射向出射面13,并从出射面13出射至该组光学表面所对应的光线接收管2。
如图1和图2所示,一个光学透镜1具有两组光学表面,一个光学透镜1对应设有两个光线接收管2,每个光线接收管2对应光学透镜1的一组光学表面。为了同时感应车辆主副驾驶座位的阳光强度,设置两组光学表面,一组光学表面感应主驾驶座位的阳光强度,另一组光学表面感应副驾驶座位的阳光强度。采用本实用新型的设计之后,一个光学透镜1可以对应两个光线接收管2,在保证较大的光线收集角度的同时,两个光线接收管2之间的间距D可以缩小,两个光线接收管2之间的间距D≤8mm,大大降低了产品的尺寸。
为了便于控制,两组光学表面对称设置,两个光线接收管2对称(即左右对称设计)设置。左侧入射面和右侧入射面组成同一平面,左侧全反射面位于左侧入射面下方,且和左侧入射面的外边缘垂直,右侧全反射面位于右侧入射面下方,且和右侧入射面的外边缘垂直,左侧出射面位于左侧入射面下方且从左向右逐渐略微向上倾斜,右侧出射面位于右侧入射面下方且从右向左逐渐略微向上倾斜,如果是平面(不倾斜的话),在未倾斜的平面上也会形成全反射,从而光线不能被接收管接收到,倾斜角度范围0-30°。左侧出射面和右侧出射面的下方分别设置有光线接收管2。左侧出射面和右侧出射面之间的下凸部14,用于装配。
所述光学透镜1为PC材质。所述光线接收管2为光敏二极管。光敏二极管将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当然,光线接收管2还可以其他光电转换器件。
如图3中,所示主要利用光学透镜1侧壁的全反射原理(光通过光密介质到光疏介质,光线大于临界角时发生全反射),使得左侧光线3射入右侧透镜,照射到右侧的光学表面;右侧光线射入左侧透镜,照射到左侧的光学表面,进而提升光线的收集角度。如图3所示,左侧光线3射入右侧透镜,在右侧透镜侧壁(右侧全反射面)处发生全反射,再经过右侧出射面折射出来,进而被相应位置的光敏二极管接收。
本实用新型采用一个光学透镜1对应两个光线接收管2,成为双驱传感器,可同时感应主驾驶与副驾驶位置的阳光强度,以调节空调启闭与风量,满足主驾驶和副驾驶位置同时达到较为理想的舒适状态。
如图4所示,在图4中标出的0°,45°,90°为图5中的角,即太阳的转角,图4中的横坐标为图5中的θ角,即太阳的仰角,纵坐标为传感器的灵敏度。图4说明,在3个不同转角的条件下,不同仰角位置传感器的灵敏度。本产品的光敏感较高。图5中Y轴正方向为汽车行驶方向,原点为本传感器的中心位置。
以上述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实用新型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实用新型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Claims (6)

1.一种阳光传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光学透镜(1)和光线接收管(2),一个光学透镜(1)具有至少一组光学表面,每组光学表面包括入射面(11)、全反射面(12)和出射面(13),一组光学表面对应设置一个光线接收管(2);
光线从入射面(11)射入所述光学透镜(1)后射向全反射面(12),并在全反射面(12)发生全反射,全反射后的光线在光学透镜(1)内射向出射面(13),并从出射面(13)出射至该组光学表面所对应的光线接收管(2)。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阳光传感器,其特征在于:一个光学透镜(1)具有两组光学表面,一个光学透镜(1)对应设有两个光线接收管(2),每个光线接收管(2)对应所述光学透镜(1)的一组光学表面。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阳光传感器,其特征在于:两组光学表面对称设置,两个光线接收管(2)对称设置。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阳光传感器,其特征在于:两个光线接收管(2)之间的间距D≤8mm。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阳光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透镜(1)为PC材质。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阳光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线接收管(2)为光敏二极管。
CN201720987230.0U 2017-08-09 2017-08-09 阳光传感器 Active CN20695998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987230.0U CN206959987U (zh) 2017-08-09 2017-08-09 阳光传感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987230.0U CN206959987U (zh) 2017-08-09 2017-08-09 阳光传感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959987U true CN206959987U (zh) 2018-02-02

Family

ID=613803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987230.0U Active CN206959987U (zh) 2017-08-09 2017-08-09 阳光传感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95998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314811A (zh) * 2017-08-09 2017-11-03 江苏日盈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阳光传感器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314811A (zh) * 2017-08-09 2017-11-03 江苏日盈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阳光传感器
CN107314811B (zh) * 2017-08-09 2018-10-12 江苏日盈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阳光传感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048560B1 (en) Transparent structure with controllable lighting
CN105128634A (zh) 一种分区灰度调节防眩光汽车遮阳板
CN107131462A (zh) 一种车灯及其聚光装置、聚光器
CN103723004A (zh) 一种基于液晶玻璃的防眩目驾驶辅助系统及其防眩目方法
CN206959987U (zh) 阳光传感器
CN102947745A (zh) 步阶式流线聚光器和准直器
EP2500752A1 (en) Optical element, light detection device and object sensing system
CN101393287A (zh) 背光模组及其棱镜片
CN102416905A (zh) 一种扩展视野的车用装置
CN107314811B (zh) 阳光传感器
CN107191861A (zh) 一种均匀色温的双自由曲面透镜
CN106004365B (zh) 一种自动防眩目装置
CN101393286A (zh) 背光模组及其棱镜片
CN207081839U (zh) 多功能传感器
CN207962520U (zh) 均匀色温的双自由曲面透镜
CN107340550A (zh) 多功能传感器
CN207114888U (zh) 汽车显示装置的高亮背光组件
CN211976805U (zh) 一种汽车后视镜变道辅助系统的光学单元
CN107757482A (zh) 无人驾驶汽车及其工作方法
KR101141827B1 (ko) 차량용 태양광 센서
CN208506458U (zh) 导光元件及鱼眼摄像机
CN209341134U (zh) 智能感应led汽车照明系统
CN206485273U (zh) 一种前后双向盲区可视的汽车外视镜
CN207133459U (zh) 导光板、背光源及显示装置
CN202694301U (zh) 具有透镜式导光单元的红外触摸屏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