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950428U - 心血管内科用人工呼吸装置 - Google Patents

心血管内科用人工呼吸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950428U
CN206950428U CN201720025033.0U CN201720025033U CN206950428U CN 206950428 U CN206950428 U CN 206950428U CN 201720025033 U CN201720025033 U CN 201720025033U CN 206950428 U CN206950428 U CN 20695042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pe
siphunculus
oxygen
nose clip
air blow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025033.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720025033.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95042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95042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950428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Respiratory Apparatuses And Protective Mea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心血管内科用人工呼吸装置。包括六通管以及分别与六通管连通的第一人工吹气管、第二人工吹气管、加湿管、氧气管、氧气进气管、吹气进气管,第一人工吹起管和第二人工吹气管远离六通管的一端连通有吹气面罩,加湿管远离六通管的一端连接有加湿装置,所述氧气管远离六通管的一端连接有氧气储存装置,氧气进气管、吹气进气管远离六通管的一端设置有呼吸面罩,氧气进气管、吹气进气管均设置在呼吸面罩上,呼吸面罩上设置有用于吹气进气管连通的咬嘴和鼻夹,本实用新型利用设置在呼吸面罩上咬嘴和鼻夹,实现了在人工辅助吹气时,进行自动夹住患者的鼻子,避免出气,以保证人工辅助呼吸的效果。

Description

心血管内科用人工呼吸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心血管内科用人工呼吸装置。
背景技术
人工呼吸这种救护措施在呼吸困难的病人突发症状时能够起到很大的作用,尤其是心血管内科病人,心血管内科临床上经常需要使用吸氧和人工辅助呼吸,现有的人工辅助呼吸一般都是直接通过肢体接触,或者摘除病人的吸氧器具,再换另外一套人工辅助呼吸的装置,这样的救护过程非常不方便,在紧急时刻容易引起误操作,还容易引发危险。
为了解决患者在需要人工辅助呼吸时,需要摘除病人的吸氧器具的技术问题,人们利用阀门和多通件来实现人工辅助呼吸,例如,国家知识产权局就公开了一个用于急救心血管病人的多管吸氧面罩{申请号201120349358.7},由吸氧口鼻罩、人工呼吸管、进氧气导管和增压呼吸装置组成,所述人工呼吸管上端设有单向进气阀I,下端插入吸氧口鼻罩中,并与吸氧口鼻罩上端的接管滑动密封连接,中部固定连接着与人工呼吸管相通的上面带有单向进气阀II的进氧气导管;所述增压呼吸装置采用气囊式呼吸器,呼吸器的导气管与所述人工呼吸管的中部相连通,并在导气管上设单向进气阀III。
上述技术方案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传统需要摘除病人的吸氧器具的技术问题,但是,在进行人工辅助呼吸过程中,如果不捏住患者的鼻子的话,其吹气的质量将大大降低,达不到人工辅助呼吸的目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的呼吸器存在人工辅助呼吸效果差的技术问题,提出一种设计合理、结构简单、成本低廉且人工辅助呼吸效果好的心血管内科用人工呼吸装置。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心血管内科用人工呼吸装置,包括六通管以及分别与六通管连通的第一人工吹气管、第二人工吹气管、加湿管、氧气管、氧气进气管、吹气进气管,所述第一人工吹气管和第二人工吹气管远离六通管的一端连通有吹气面罩,所述加湿管远离六通管的一端连接有加湿装置,所述氧气管远离六通管的一端连接有氧气储存装置,所述氧气进气管、吹气进气管远离六通管的一端设置有呼吸面罩,所述氧气进气管、吹气进气管均设置在呼吸面罩上,所述呼吸面罩上设置有用于与吹气进气管连通的咬嘴和鼻夹,所述鼻夹包括管状呈倒置Y字型的鼻夹本体以及转动设置在鼻夹本体上的夹鼻阀,所述夹鼻阀相对设置在鼻夹本体上,所述鼻夹本体内套装有用于控制夹鼻阀转动的悬浮件,所述悬浮件呈倒置Y字型套装在鼻夹本体内,所述夹鼻阀与鼻夹本体之间设置有用于夹鼻阀复位的扭簧。
作为优先,所述鼻夹本体内设置有用于悬浮件复位的弹性带。
作为优先,所述第一人工吹气管、第二人工吹气管、加湿管、氧气管、氧气进气管、吹气进气管上均设置有控制阀。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
1、本实用新型通过提供一种心血管内科用人工呼吸装置,利用设置在呼吸面罩上咬嘴和鼻夹,实现了在人工辅助吹气时,进行自动夹住患者的鼻子,避免出气,以保证人工辅助呼吸的效果,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成本低廉适合大规模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实施例1提供的心血管内科用人工呼吸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1提供的鼻夹的剖视图;
以上各图中,1、六通管;2、第一人工吹气管;3、第二人工吹气管;4、加湿管;5、氧气管;6、氧气进气管;7、吹气进气管;8、吹气面罩;9、呼吸面罩;10、咬嘴;11、鼻夹;12、鼻夹本体;13、夹鼻阀;14、悬浮件; 15、扭簧;16、控制阀;17、鼻夹弹性带。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下面公开说明书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实施例1,如图1、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心血管内科用人工呼吸装置,包括六通管1以及分别与六通管1连通的第一人工吹气管2、第二人工吹气管3、加湿管4、氧气管5、氧气进气管6、吹气进气管7,在本实施例中,第一人工吹气管2和第二人工吹气管3的主要功能是使医护人员对患者进行人工辅助呼吸用,因此,在第一人工吹气管2和第二人工吹气管3远离六通管1 的一端连通有吹气面罩8,加湿管4的主要功能是解决患者在吸氧过程中,由于气体干燥所导致的呼吸问题,因此,加湿管4远离六通管1的一端连接有加湿装置(图中未示出),加湿装置为现有比较常见的装置,因此,在本实施例中,不对其进行详细的描述,氧气管5的主要作用是连接氧气罐或盛放有氧气的气囊,因此,氧气管5远离六通管1的一端连接有氧气储存装置(图中未示出),为了方便患者进行吸氧或者人工辅助呼吸,在氧气进气管6、吹气进气管7远离六通管1的一端设置有呼吸面罩9,在本实施例中,所提供的呼吸面罩9为覆盖患者的鼻部和口部的呼吸面罩,氧气进气管3、吹气进气管7均设置在呼吸面罩9上,其中,氧气进气管6的出口就设置在呼吸面罩9的内表面,在呼吸面罩9上设置有用于吹气进气管7连通的咬嘴10和鼻夹11,咬嘴10的主要作用就是将人工辅助呼吸吹的气体吹入口腔内,其形状类似与水下呼吸器的咬嘴,在本实施例中,为了实现在人工辅助呼吸的吹气状态能够自动捏住患者的鼻子,在不进行吹气时,又能放开鼻子,因此,在本实施例所,所提供的鼻夹11包括管状呈倒置Y字型的鼻夹本体12以及转动设置在鼻夹本体12上的夹鼻阀13,鼻夹本体12可以简单的说是一个类似与Y字型的三通管,其单独处于一侧的支管与吹气进气管7连通,夹鼻阀13就设置在两个相对设置的支管上,夹鼻阀13处于替代鼻夹本体12紧贴患者鼻子的一面的管壁,其平时状态为向鼻夹本体12管内伸缩状,当需要夹鼻子时,其为处于与鼻夹本体12的管壁保持水平状态,来实现捏鼻的作用,为了实现在吹气过程中,夹鼻阀13向患者鼻子方向转动,在本实施例中,鼻夹本体12内套装有用于控制夹鼻阀转动的悬浮件14,悬浮件14呈倒置Y字型套装在鼻夹本体12内,在医护人员吹气是,悬浮件14为向下运动,挤压夹鼻阀,迫使夹鼻阀13向患者鼻子方向运动,实现夹鼻,为了避免夹鼻阀13上时间处于夹鼻状态,在夹鼻阀13与鼻夹本体12之间设置有用于夹鼻阀复位的扭簧15,为了实现复位,悬浮件14相对与夹鼻阀的一面的三分之一为倾斜面。
在进行人工辅助呼吸时,如果不捏住鼻子,从嘴巴吹进去的气体就从鼻子出来了,等于做了无用功,吹气相当于患者在吸气。因此,两次吹气间隔鼻子还是要松开的,相当于伤员在呼气。
为了确保悬浮件的准确复位,在鼻夹本体12内设置有用于悬浮件复位的弹性带17,弹性带17为橡胶材料,其两端固定在鼻夹本体12的内部,中间穿过悬浮件14或与悬浮件14顶端连接,这样,再吹气过程中,悬浮件14在风力的作用,向下运动,在无风力的作用下,又夹鼻阀13和弹性带17的作用,向上复位,在这里需要说明的是,鼻夹10无法完全将鼻子封死,只是尽可能的减少气体从鼻子中出来,提高效果,未来还需要对其进行更进一部的改进。
为了避免出现漏气的状态,在第一人工吹气管2、第二人工吹气管3、加湿管4、氧气管5、氧气进气管6、吹气进气管7上均设置有控制阀16。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作其它形式的限制,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加以变更或改型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应用于其它领域,但是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改型,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Claims (3)

1.一种心血管内科用人工呼吸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六通管以及分别与六通管连通的第一人工吹气管、第二人工吹气管、加湿管、氧气管、氧气进气管、吹气进气管,所述第一人工吹气管和第二人工吹气管远离六通管的一端连通有吹气面罩,所述加湿管远离六通管的一端连接有加湿装置,所述氧气管远离六通管的一端连接有氧气储存装置,所述氧气进气管、吹气进气管远离六通管的一端设置有呼吸面罩,所述氧气进气管、吹气进气管均设置在呼吸面罩上,所述呼吸面罩上设置有用于与吹气进气管连通的咬嘴和鼻夹,所述鼻夹包括管状呈倒置Y字型的鼻夹本体以及转动设置在鼻夹本体上的夹鼻阀,所述夹鼻阀相对设置在鼻夹本体上,所述鼻夹本体内套装有用于控制夹鼻阀转动的悬浮件,所述悬浮件呈倒置Y字型套装在鼻夹本体内,所述夹鼻阀与鼻夹本体之间设置有用于夹鼻阀复位的扭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心血管内科用人工呼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鼻夹本体内设置有用于悬浮件复位的弹性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心血管内科用人工呼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人工吹气管、第二人工吹气管、加湿管、氧气管、氧气进气管、吹气进气管上均设置有控制阀。
CN201720025033.0U 2017-01-10 2017-01-10 心血管内科用人工呼吸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95042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025033.0U CN206950428U (zh) 2017-01-10 2017-01-10 心血管内科用人工呼吸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025033.0U CN206950428U (zh) 2017-01-10 2017-01-10 心血管内科用人工呼吸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950428U true CN206950428U (zh) 2018-02-02

Family

ID=613766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025033.0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950428U (zh) 2017-01-10 2017-01-10 心血管内科用人工呼吸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95042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057047U (zh) 新型呼吸科用呼吸训练装置
CN206950428U (zh) 心血管内科用人工呼吸装置
CN201558391U (zh) 便携式吸氧控制装置
CN208355885U (zh) 新型呼吸器
CN207654509U (zh) 一种人工呼吸器
CN206577235U (zh) 消化内科食道涂药器
CN215084674U (zh) 一种慢阻肺康复呼吸器
CN207186900U (zh) 一种急症科用人工呼吸抢救装置
CN209828131U (zh) 一种呼吸科用呼吸训练装置
CN203898879U (zh) 一种防飞沫的呼吸机
CN208448353U (zh) 一种心内科用呼吸装置
CN202459729U (zh) 内科急救用多功能呼吸罩
CN2046017U (zh) 简易急救呼吸器
CN207708292U (zh) 内科用呼吸装置
CN201337634Y (zh) 急救呼吸机
CN201469842U (zh) 新型呼吸器
CN206081241U (zh) 一种新型雾化吸入装置
CN2512448Y (zh) 脚踏自复式简易呼吸器
CN201643308U (zh) 呼吸内科用人工呼吸器
CN206285327U (zh) 一种人工呼吸用口罩
CN204637215U (zh) 急诊科护理呼气器
CN205698780U (zh) 一次性使用简易呼吸器
CN110694159A (zh) 一种气管切开病人高压氧治疗面罩
CN2251658Y (zh) 家庭吸氧器
CN209827858U (zh) 一种室外护理急救用人工呼吸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202

Termination date: 20190110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