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944302U - 基于电热膜的隐藏式壁挂取暖装置 - Google Patents

基于电热膜的隐藏式壁挂取暖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944302U
CN206944302U CN201720291699.0U CN201720291699U CN206944302U CN 206944302 U CN206944302 U CN 206944302U CN 201720291699 U CN201720291699 U CN 201720291699U CN 206944302 U CN206944302 U CN 20694430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ic radiant
heating film
radiant heating
layer
wall hang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291699.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杨忠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engdu Yang Zhong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engdu Yang Zhong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engdu Yang Zhong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engdu Yang Zhong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0291699.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94430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94430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94430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Laminated Bodies (AREA)
  • Finishing Walls (AREA)
  • Central Heating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基于电热膜的隐藏式壁挂取暖装置,包括图画层,还包括设置在图画层背面的电热层,将电热层与图画层进行整体封装,所述电热层包括至少一张电热膜,画图层采用壁画,将电热膜安装在壁画的后面与壁画一起封装,由于壁画本身就是墙上的装饰品,不会破坏整个墙面的美观,达到了隐蔽安装的效果,值得注意的是,壁画的材料应该采用耐高温的画布。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隐蔽式取暖设计,不破坏墙面的美观;采用互为镜像的两片电热膜贴合串联,两片电热膜的电流走向相反而将电磁场抵消。

Description

基于电热膜的隐藏式壁挂取暖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发热结构,具体涉及基于电热膜的隐藏式壁挂取暖装置。
背景技术
自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工业行业标准《低温辐射电热膜》发布实施暨标准化示范基地授牌仪式新闻发布会在北京举行后,并于2011年1月1日开始正式实施,顶级媒体中国之声对正式实施的《低温辐射电热膜》进行了特别的报道,称其为我国电热膜行业第一个产品性能标准,单位为标准化示范基地。电热膜采暖具有不耗水、节能、节地、省材、环保、任意开关调节、便于分户计量等优点、符合低碳方向。目前电热转换面发热技术已经大量应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给人们带来方便、快捷、温暖的同时,也对安全、健康提出了更高要求,对该技术应用所生产的对人体有害的因素必须可控并达到相关标准的要求。
现有的家用电热膜一般采用散热片的方式安装在墙壁上,而散热板又没有任何的隐藏设计,导致安装了散热片的墙面非常难看。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的家用电热膜一般采用散热片的方式安装在墙壁上,而散热板又没有任何的隐藏设计,导致安装了散热片的墙面非常难看,目的在于提供基于电热膜的隐藏式壁挂取暖装置,解决隐蔽的将散热片安装在墙上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基于电热膜的隐藏式壁挂取暖装置,包括图画层,还包括设置在图画层背面的电热层,将电热层与图画层进行整体封装,所述电热层包括至少一张电热膜。画图层采用壁画,将电热膜安装在壁画的后面与壁画一起封装,由于壁画本身就是墙上的装饰品,不会破坏整个墙面的美观,达到了隐蔽安装的效果,值得注意的是,壁画的材料应该采用耐高温的画布。
还包括与图画层和电热层封装在一起的隔热层,所述电热层位于隔热层与图画层之间。即隔热层设置在电热画与墙体的接触面上,避免的电热膜高温使墙体表面龟裂,也减少从墙体流失的电热画热量。
所述电热层包括两片镜像贴合的电热膜,所述两片电热膜的电路结构互为镜像,所述两片镜像贴合的电热膜反串联在一起。两片镜像贴合的电热膜可以增加单位面积的发热功率。反串联是指假设电热膜A口接正极,则与它镜像贴合的电热膜B口接正极,这样两片电热膜的电流走向相反,产生的磁场也会抵消。因此,悬挂在室内符合行业对于辐射的标准。
所述电热膜采用铁铬铝电热膜。铁铬铝是目前使用最广一种电热合金。具有电阻率大, 电阻温度系数小,抗氧化性好,使用温度高的特点,铁铬铝电热膜使用寿命长。
所述镜像贴合的电热膜之间设置有绝缘隔热层。由于两片电热膜较一片电热膜来说发热更大,在两片电热膜之间设置隔热胶,避两张电热膜出现破损导致短路引发其他安全问题。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基于电热膜的隐藏式壁挂取暖装置,隐蔽式取暖设计,不破坏墙面的美观;
2、本实用新型基于电热膜的隐藏式壁挂取暖装置,采用互为镜像的两片电热膜贴合串联,两片电热膜的电流走向相反而将电磁场抵消。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1-画图层,2-电热层,3-隔热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实施例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基于电热膜的隐藏式壁挂取暖装置,包括图画层,还包括设置在图画层背面的电热层,将电热层与图画层进行整体封装,所述电热层包括至少一张电热膜。画图层采用壁画,将电热膜安装在壁画的后面与壁画一起封装,由于壁画本身就是墙上的装饰品,不会破坏整个墙面的美观,达到了隐蔽安装的效果,值得注意的是,壁画的材料应该采用耐高温的画布。还包括与图画层和电热层封装在一起的隔热层,所述电热层位于隔热层与图画层之间。即隔热层设置在电热画与墙体的接触面上,避免的电热膜高温使墙体表面龟裂,也减少从墙体流失的电热画热量。所述电热层包括两片镜像贴合的电热膜电热膜500X300-800W/220VAC,所述两片电热膜的电路结构互为镜像,所述两片镜像贴合的电热膜反串联在一起。两片镜像贴合的电热膜可以增加单位面积的发热功率。反串联是指假设电热膜A口接正极,则与它镜像贴合的电热膜B口接正极,这样两片电热膜的电流走向相反,产生的磁场也会抵消。因此,悬挂在室内符合行业对于辐射的标准。所述电热膜采用铁铬铝电热膜。铁铬铝是目前使用最广一种电热合金。具有电阻率大,电阻温度系数小,抗氧化性好,使用温度高的特点,铁铬铝电热膜使用寿命长。所述镜像贴合的电热膜之间设置有绝缘隔热层。由于两片电热膜较一片电热膜来说发热更大,在两片电热膜之间设置隔热胶,避两张电 热膜出现破损导致短路引发其他安全问题。将该发热结构通电后用TES-1393进行测试,测试在50mm-100mm之间,测试结果为,中部:1.5mGS;上部:1.1mGS;下部:1.0mGS。测试结果满足100mm距离2mGS设计要求。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5)

1.基于电热膜的隐藏式壁挂取暖装置,包括图画层,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图画层背面的电热层,将电热层与图画层进行整体封装,所述电热层包括至少一张电热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电热膜的隐藏式壁挂取暖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图画层和电热层封装在一起的隔热层,所述电热层位于隔热层与图画层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电热膜的隐藏式壁挂取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热层包括两片镜像贴合的电热膜,所述两片电热膜的电路结构互为镜像,所述两片镜像贴合的电热膜反串联在一起。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电热膜的隐藏式壁挂取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热膜采用铁铬铝电热膜。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电热膜的隐藏式壁挂取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镜像贴合的电热膜之间设置有绝缘隔热层。
CN201720291699.0U 2017-03-24 2017-03-24 基于电热膜的隐藏式壁挂取暖装置 Active CN20694430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291699.0U CN206944302U (zh) 2017-03-24 2017-03-24 基于电热膜的隐藏式壁挂取暖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291699.0U CN206944302U (zh) 2017-03-24 2017-03-24 基于电热膜的隐藏式壁挂取暖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944302U true CN206944302U (zh) 2018-01-30

Family

ID=613570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291699.0U Active CN206944302U (zh) 2017-03-24 2017-03-24 基于电热膜的隐藏式壁挂取暖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94430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373117B (zh) 具有玻璃面板的门体及使用该门体的家用电器
CN206272869U (zh) 发热单元以及组合式发热地垫
CN204629668U (zh) 一种取暖装置
CN103423802A (zh) 电发热竹地板
CN207219057U (zh) 一种电制热器
CN202913598U (zh) 一种具有远红外功能的电暖墙板
CN206944302U (zh) 基于电热膜的隐藏式壁挂取暖装置
CN106900085A (zh) 一种壁挂式发热膜电热画
CN201530252U (zh) 远红外线电热画
CN204373039U (zh) 复合纳米碳晶导热板
CN206559662U (zh) 折叠式低辐射铁铬铝电热膜
CN110952741A (zh) 一种内置三电极的电暖墙纸
CN202918523U (zh) 一种ptc加热器
CN209488830U (zh) 并联式发热薄膜结构
CN208914882U (zh) 一种智能远红外发热壁画
CN206572606U (zh) 一种玻璃取暖设备
CN110656749A (zh) 一种集成金属电热膜地暖模块
CN201757457U (zh) 室内电加热器
CN216744551U (zh) 一种装饰取暖装置
CN205536505U (zh) 一种低压安全型电热水器
CN204648418U (zh) 一种变频发热瓷砖
CN202998519U (zh) 远红外碳晶纸发热体
CN106879089A (zh) 铁铬铝低电磁辐射发热结构
CN203258733U (zh) 一种新型折叠式电暖本
CN209978152U (zh) 一种石墨烯远红外取暖器竖向并接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