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933038U - 水中增氧机及打水件 - Google Patents

水中增氧机及打水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933038U
CN206933038U CN201720743465.5U CN201720743465U CN206933038U CN 206933038 U CN206933038 U CN 206933038U CN 201720743465 U CN201720743465 U CN 201720743465U CN 206933038 U CN206933038 U CN 20693303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air inlet
fetching
inlet pipe
aera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743465.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林国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ongda Bengpu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ongda Bengpu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ongda Bengpu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Hongda Bengpu Engineering Co ltd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93303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933038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eration Devices For Treatment Of Activated Polluted Sludge (AREA)
  • Farming Of Fish And Shellfish (AREA)

Abstract

一种水中增氧机及打水件,包含一进气单元、一马达,以及一打水单元。该进气单元包括一能被该马达驱动而转动的进气管。该马达安装于该进气单元上并位于水面上方。该打水单元包括一界定出一水流空间的连通管以及该打水件,该打水件位于该水流空间并能同步转动地安装于该进气管底部。该打水件包括一连通该进气管并具有数个出气孔的出气部与数个打水叶片。通过该马达完全位于该水面上方,可避免马达生锈、漏电问题。该进气管与该打水件能转动,使空气经由该进气管通过该打水件的出气部后,以旋转流出的方式进入水中,能提高水中溶氧量。

Description

水中增氧机及打水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增氧机及打水件,特别是涉及一种适用于水产养殖、渔业养殖、污水处理等领域,并能在水中打水以增加水中含氧量的水中增氧机及其打水件。
背景技术
在水产养殖、渔业养殖中,为了使渔类或其他水生动物能获得养分、氧气,以良好地成长,必须通过一增氧设备来增加水中含氧量,并提升渔塭水质质量。其中一种已知的增氧设备,包含一马达与一连结该马达的打水转件,该打水转件具有数个等角度间隔的叶片,且该打水转件可受到该马达驱动而转动,进而利用叶片转动而扰动渔塭水池中的水,以增加水中的空气溶解比例,从而提升水中溶氧量。然而,一般的增氧设备的马达通常置于水面底下,虽然马达的外壳会采用防水设计,但由于长时间设置于水中,仍无法完全避免马达可能进水的缺失,而且马达也更容易有生锈、漏电的问题。再者,如何有效地提升水中溶氧量,也是业界持续努力的目标。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保护马达,并能提升水中溶氧量的水中增氧机及打水件。
本实用新型的水中增氧机,设置于一水面处,并包含一个马达与一个打水单元。该水中增氧机还包含一个进气单元,该进气单元包括一个自该水面上方朝下延伸到该水面下方并能受驱动而转动的进气管,该进气管包括一个管道,以及数个间隔且位于该水面上方并连通该管道的进气孔,该马达安装于该进气单元上并位于该水面上方,该马达用于驱动该进气管转动,该打水单元包括一个位于该水面下方并界定出一个水流空间的连通管,以及一个位于该水流空间并能被驱动而转动地位于该进气管底部的打水件,该水流空间具有一个进水孔与一个出水孔,该打水件包括一个连通该进气管的该管道并具有数个间隔的出气孔的出气部,以及数个连接于该出气部周围并能扰动水流以使自该进水孔进入的水朝该出水孔流出的打水叶片。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水中增氧机,该进气单元还包括数个自该进气管表面延伸而出,且分别位于所述进气孔一侧的导风片,每一个导风片用于将空气导入相对应的该进气孔中。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水中增氧机,该进气单元还包括一个安装座,该安装座包括一个位于水面处的底壁、一个间隔位于该底壁上方的顶壁,以及一个自该顶壁朝该底壁延伸并界定出一个容室的围壁,该进气管的顶部伸入该容室,该马达包括一个安装在该顶壁上的动力本体,以及一个自该动力本体向下通过该顶壁而连接该进气管的连动轴。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水中增氧机,该打水单元还包括一个不转动地连接于该安装座的该底壁与该连通管间,且围绕该进气管的外管。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水中增氧机,该打水单元还包括一个能开启地盖设在该连通管的该出水孔的盖体。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水中增氧机,该连通管包括一个向外弧突的管壁,该出水孔朝远离该打水件的方向逐渐扩大。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水中增氧机,还包含一个连接于该连通管的该进水孔的过滤件,该过滤件包括一个界定出一个过滤空间的挡壁,该过滤空间连通该连通管的该水流空间,该挡壁具有数个间隔且连通该过滤空间的过滤孔。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水中增氧机,该打水件还包括数个自该出气部延伸而出且位于所述出气孔一侧的挡片。
本实用新型的打水件,适用于连接一个能被驱动而转动并具有一个管道的进气管。该打水件包括一个连通该进气管的该管道并具有数个间隔的出气孔的出气部,以及数个连接于该出气部周围并能扰动水流的打水叶片。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打水件,还包括数个自该出气部延伸而出且分别位于所述出气孔一侧的挡片。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该进气单元供该马达安装,而且该马达完全位于该水面上方,可避免以往将马达设置于水中所产生的生锈、漏电问题。而且该进气管与该打水件能被驱动而转动,使空气经由该进气管通过该打水件的出气部后,空气是以旋转流出的方式进入水中,能有效提升空气溶于水中的速率与溶解量,从而提高水中溶氧量。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其他的特征及功效,将于参照图式的实施方式中清楚地呈现,其中:
图1是一立体分解图,说明本实用新型水中增氧机的一第一实施例的部分元件;
图2是该第一实施例的一局部剖视图;
图3是一俯视剖视图,说明该第一实施例的一进气管与一外管;
图4是一局部剖视图,说明本实用新型水中增氧机的一第二实施例;
图5是一立体图,说明本实用新型水中增氧机的一第三实施例的一进气管、数个导风片与一打水件;
图6是一局部剖视图,说明本实用新型水中增氧机的一第四实施例,图中的假想线示意该第四实施例的一盖体打开后的状态;
图7是一立体图,说明该第四实施例的一连通管与该盖体;
图8是一立体图,说明该第四实施例的该打水件;
图9是一局部剖视图,说明本实用新型水中增氧机的一第五实施例。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实用新型被详细描述前,应当注意在以下的说明内容中,类似的元件是以相同的编号来表示。
参阅图1、2、3,本实用新型水中增氧机的一第一实施例,可使用于水产养殖、渔业养殖、污水处理或其他需要增加水中含氧量的处理应用上,该水中增氧机设置于一水池的一水面1处,该水池例如渔塭或其他有增氧需求的水池。该水中增氧机包含一进气单元2、一马达3,以及一打水单元4。
该进气单元2包括一安装座21、一进气管22,以及连接该进气管22的数个导风片23与一挡板24。该安装座21包括一位于该水面1处且水平的底壁211、一间隔位于该底壁211上方的顶壁212,以及一自该顶壁212朝该底壁211延伸并界定出一容室210的围壁213。该进气管22自该水面1上方朝下延伸到该水面1下方,并能被该马达3驱动而转动,且该进气管22的顶部伸入该容室210。该进气管22包括一上下轴向延伸的管道221,以及数个间隔且位于该水面1上方并连通该管道221的进气孔222。所述导风片23分别自该进气管22表面大致沿该进气管22管壁的切线方向延伸而出,而且分别位于所述进气孔222一侧。每一导风片23具有一朝向该进气孔222的迎风面231。该挡板24自该进气管22表面径向且水平延伸而出,且位于该水面1上方,也位于所述导风片23上方。该挡板24能用于挡住往上喷溅的水,避免水向上喷到该马达3,具有保护马达3的效果。
该马达3安装于该进气单元2上并位于该水面1上方,该马达3连接该进气管22并用于驱动该进气管22转动。具体而言,该马达3包括一安装在该顶壁212上的动力本体31,以及一自该动力本体31向下通过该顶壁212而连接该进气管22的连动轴32。
该打水单元4包括一个位于该水面1下方的连通管41、一个打水件42,以及一个外管43。该连通管41间隔地位于该安装座21下方,并界定出一能供水进出并且供该进气管22的底段伸入的水流空间410。该水流空间410具有一个朝下的进水孔411,以及一朝向侧面的出水孔412。该打水件42位于该水流空间410并能被驱动而同步转动地安装于该进气管22底部。该打水件42可利用螺接、焊接或其他方式来与该进气管22结合。该打水件42包括一连通该进气管22的该管道221并具有数个间隔的出气孔423的出气部421,以及数个连接于该出气部421周围的打水叶片422。所述打水叶片422为等角度间隔并且沿该出气部421的径向方向延伸,能扰动水流以使自该进水孔411进入的水朝该出水孔412流出。本实施例的外管43由两个管件431锁接结合而构成,该外管43自该安装座21的该底壁211朝该连通管41顶部延伸连接,且围绕于该进气管22外周。该外管43与该连通管41皆为不转动。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该马达3运作并驱动该进气管22绕其直立轴线转动(本实施例的转动方向如图3箭头A所示),由于进气管22的所述进气孔222设置于各导风片23迎风的一侧,而且该进气管22转动的同时,所述导风片23也跟着转动,所以每一导风片23的迎风面231可挡住气流,并用于将空气导入相对应的该进气孔222中。接着空气自该进气管22的该管道221朝下流动,并进入该打水件42的出气部421,再由所述出气孔423排入水中,配合该打水件42的所述打水叶片422转动打水,进而能使自所述出气孔423排出的空气有效地溶入水中,从而增加水中含氧量。而且该连通管41的进水孔411可供水池的水流入,流进该连通管41内的水经由上述的打水、增氧过程后,再由该出水孔412排进该水池,通过如此不断的进水、打水、排水的循环过程,就可以有效提升整个水池的水含氧量。
本实用新型可设置于池边、岸边,使用时也可以安装于筏上、快艇上或其他浮体上,随着筏或快艇而四处移动,可以边移动边打水,或者移动到定点后再打水,可以提高机动性与便利性。
综上所述,通过该进气单元2供该马达3安装,而且该马达3完全位于该水面1上方,可避免以往将马达设置于水中所产生的生锈、漏电问题,从而能延长马达3寿命,操作使用上也更安全。而且通过该马达3驱动该进气管22与该打水件42转动,使空气经由该进气管22通过该打水件42的出气部421后,空气是以旋转流出的方式进入水中,能有效提升空气溶于水中的速率与溶解量。而该连通管41将水局限于其水流空间410内并通过水流循环作用,不断地将水导入其中,再将打水后含氧量高的水排入水池。由于本实用新型的打水件42是对该水流空间410内一定量的水打水,而非直接对整个庞大水池中的水打水,所以能减少该马达3与该打水件42运转上的负担,并能提高打水效果与溶氧效能。
参阅图4,本实用新型水中增氧机的一第二实施例,与该第一实施例的结构大致相同,不同处在于:本实施例的水中增氧机还包含一可拆离地连接于该连通管41的该进水孔411的延伸管5。该延伸管5包括至少一个延伸入水孔51,所述延伸入水孔51可通过一管路50伸入其他水池中,以接引其他水池的水,或者延伸管5也可以加长长度而使其能直接伸入其他水池,使数个水池可同时利用本实用新型进行增氧作业。
参阅图5,本实用新型水中增氧机的一第三实施例,与该第一实施例的结构大致相同,不同处在于:本实施例的进气管22的进气孔222与导风片23的形状与该第一实施例略有不同,本实施例的进气孔222约呈水滴状,所述导风片23与该进气管22一体连接地自该进气管22延伸而出。本实施例的进气管22的运作方式与功效皆与该第一实施例相同,所以不再说明。
本实施例的打水件42的出气孔423数量共四个,形状概呈水滴状,所述出气孔423分别位于两两相邻的所述打水叶片422间。该打水件42还包括数个自该出气部421延伸而出且分别位于所述出气孔423一侧的挡片44,且每一挡片44位于任两相邻的打水叶片422间。每一挡片44自该出气部421延伸而出的方向大致与该打水件42的转动方向(如图5箭头A)相反,挡片44设计有利于帮助该进气管22进来的空气从所述出气孔423流出并排入水中。
参阅图6、7、8,本实用新型水中增氧机的一第四实施例,与该第一实施例的结构大致相同,不同处在于:本实施例的马达3还包括一个设置于该连动轴32下方的接头33,该接头33可以方便地与该进气管22顶端结合,使该马达3能顺利连结并驱动该进气管22。本实施例的安装座21还包括一个位于该容室210并围绕该进气管22的环壁214,以及数个彼此间隔并自该围壁213内周面朝该环壁214延伸连接的连接壁215,所述连接壁215的数量也可以为一个。该环壁214的内環面靠近该进气管22而环绕包围,通过该环壁214与所述连接壁215使该进气管22能受到初步的保护与支撑,令该进气管22转动时更佳稳定。
本实施例的打水件42的每一打水叶片422的底段略微弧曲,此种弧曲流线设计,有助于减少打水件42转动时受到的阻力,提升转动顺畅度。此外,该打水件42还包括一个环形且连接于所述打水叶片422底段的加强环424,可提升打水件42整体的结构强度。
本实施例的连通管41包括一个向外弧突的管壁413,而该出水孔412朝远离该打水件42的方向逐渐扩大,通过该连通管41上述结构,可扩大该水流空间410,使该打水件42转动后空气与水的混合效果更好,也能提升出水孔412的出水流速与强度。
本实施例的打水单元4还包括一个能开启地盖设在该连通管41的该出水孔412的盖体45。当本实用新型在打水使用时,将该盖体45打开以使该出水孔412露出,当本实用新型不使用时,可将该盖体45盖上以封闭该出水孔412,可避免水中的鱼类、生物由该出水孔412进入该连通管41内。
本实施例的水中增氧机还包含一个连接于该连通管41的该进水孔411的过滤件6,该过滤件6包括一个界定出一个过滤空间60的挡壁61,该过滤空间60连通该连通管41的该水流空间410,该挡壁61具有数个贯穿其内壁面与外壁面且连通该过滤空间60的过滤孔611。通过该过滤件6具有过滤功能,使水经由所述过滤孔611进入该过滤空间60再进入该水流空间410,避免渔塭或水池中的枝叶残片、小石头等物品流入该水流空间410而造成堵塞。
参阅图9,本实用新型水中增氧机的一第五实施例,与该第四实施例的结构大致相同,不同处在于:本实施例的过滤件6呈长管状,而且可透过一软管7来连接该连通管41的该进水孔411。本实施例的过滤件6能达到与该第四实施例相同的功效。
以上所述者,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而已,当不能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的范围,即凡依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及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简单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仍属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水中增氧机,设置于一水面处,并包含一个马达与一个打水单元,其特征在于:该水中增氧机还包含一个进气单元,该进气单元包括一个自该水面上方朝下延伸到该水面下方并能受驱动而转动的进气管,该进气管包括一个管道,以及数个间隔且位于该水面上方并连通该管道的进气孔,该马达安装于该进气单元上并位于该水面上方,该马达用于驱动该进气管转动,该打水单元包括一个位于该水面下方并界定出一个水流空间的连通管,以及一个位于该水流空间并能被驱动而转动地位于该进气管底部的打水件,该水流空间具有一个进水孔与一个出水孔,该打水件包括一个连通该进气管的该管道并具有数个间隔的出气孔的出气部,以及数个连接于该出气部周围并能扰动水流以使自该进水孔进入的水朝该出水孔流出的打水叶片。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中增氧机,其特征在于:该进气单元还包括数个自该进气管表面延伸而出,且分别位于所述进气孔一侧的导风片,每一个导风片用于将空气导入相对应的该进气孔中。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中增氧机,其特征在于:该进气单元还包括一个安装座,该安装座包括一个位于水面处的底壁、一个间隔位于该底壁上方的顶壁,以及一个自该顶壁朝该底壁延伸并界定出一个容室的围壁,该进气管的顶部伸入该容室,该马达包括一个安装在该顶壁上的动力本体,以及一个自该动力本体向下通过该顶壁而连接该进气管的连动轴。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水中增氧机,其特征在于:该打水单元还包括一个不转动地连接于该安装座的该底壁与该连通管间,且围绕该进气管的外管。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水中增氧机,其特征在于:该打水单元还包括一个能开启地盖设在该连通管的该出水孔的盖体。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中增氧机,其特征在于:该连通管包括一个向外弧突的管壁,该出水孔朝远离该打水件的方向逐渐扩大。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中增氧机,其特征在于:该水中增氧机还包含一个连接于该连通管的该进水孔的过滤件,该过滤件包括一个界定出一个过滤空间的挡壁,该过滤空间连通该连通管的该水流空间,该挡壁具有数个间隔且连通该过滤空间的过滤孔。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中增氧机,其特征在于:该打水件还包括数个自该出气部延伸而出且位于所述出气孔一侧的挡片。
9.一种打水件,适用于连接一个能被驱动而转动并具有一个管道的进气管,其特征在于:该打水件包括一个连通该进气管的该管道并具有数个间隔的出气孔的出气部,以及数个连接于该出气部周围并能扰动水流的打水叶片。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打水件,其特征在于:该打水件还包括数个自该出气部延伸而出且分别位于所述出气孔一侧的挡片。
CN201720743465.5U 2016-07-21 2017-06-23 水中增氧机及打水件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933038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5211002 2016-07-21
TW105211002U TWM532155U (zh) 2016-07-21 2016-07-21 水中增氧機及打水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933038U true CN206933038U (zh) 2018-01-30

Family

ID=578527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743465.5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933038U (zh) 2016-07-21 2017-06-23 水中增氧机及打水件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206933038U (zh)
TW (1) TWM532155U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822487B (zh) * 2022-11-24 2023-11-11 王健驊 用於揚水機的葉輪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532155U (zh) 2016-11-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2407391B1 (ko) 양식수조를 생물여과조로 활용하기 위한 수조전환장치 및 이를 이용한 순환여과시스템
CN202890202U (zh) 一种分层水产养殖系统
CN206933038U (zh) 水中增氧机及打水件
CN2927686Y (zh) 桨叶、充气组合式增氧机
CN205671266U (zh) 滩涂河蟹养殖池塘蓝藻水华自动打捞机
CN107027678A (zh) 黄鳝规模化环保养殖用流水线装置
CN202348704U (zh) 水底潜水吸污机
CN208772141U (zh) 一种土壤重金属处理反应池
CN102493513A (zh) 水底潜水吸污机
CN207875962U (zh) 浅水域用自走式净水船
CN207125163U (zh) 螺旋循环回流鳝鱼养殖系统
CN213343976U (zh) 漂浮式鱼塘增氧装置
EP4304347A1 (en) Submersible fish farm
NO20211497A1 (en) Submersible fish farm
CN106977056A (zh) 一种受污河湖水处理装置
CN209791009U (zh) 一种船舶压载水排出过滤处理装置
CN105766776A (zh) 滩涂河蟹养殖池塘蓝藻水华自动打捞机
CN218681314U (zh) 一种用于园林水池的增氧机
CN110384067A (zh) 一种多用途高效增氧机及其使用方法
CN115385519B (zh) 一种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CN207072857U (zh) 一种环保式曝气增氧机
CN206390048U (zh) 一种水产养殖自动增氧控制装置
CN205907083U (zh) 一种外置气水混合膜生物反应组件
CN220756190U (zh) 一种鱼苗养殖用水净化装置
CN204482732U (zh) 多层水产室外养殖罐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130

Termination date: 20180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