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929920U - 加湿器 - Google Patents

加湿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929920U
CN206929920U CN201720863118.6U CN201720863118U CN206929920U CN 206929920 U CN206929920 U CN 206929920U CN 201720863118 U CN201720863118 U CN 201720863118U CN 206929920 U CN206929920 U CN 20692992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ank
contact piece
base
air channel
electric contac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863118.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决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IRPPLE ELECTRONIC TECHNOLOGY (XIAME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IRPPLE ELECTRONIC TECHNOLOGY (XIAME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IRPPLE ELECTRONIC TECHNOLOGY (XIAMEN) Co Ltd filed Critical AIRPPLE ELECTRONIC TECHNOLOGY (XIAME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0863118.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92992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92992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92992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ir Humidifica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加湿器,包括底座和水槽,所述水槽可拆卸的安装在底座上,所述底座上安装有电源模块、风扇和第一电接触件,所述风扇和第一电接触件均与电源模块相电连接,所述底座在还设有第一风道,所述第一风道与风扇的出风口相连通,所述水槽内设有雾化组件,所述水槽的底部设有第二电接触件,所述第二电接触件与雾化组件相电连接,所述水槽上还设有第二风道,当水槽安装在底座上时,所述第一电接触件和第二电接触件相接触,所述第一风道与第二风道相连通,以解决现有的加湿器加水或者清洗时不方便以及不安全的问题。

Description

加湿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室内空气湿度调节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加湿器。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室内空气舒适性要求越来越高,不仅要求室内空气温度在舒适的范围内,而且对湿度也要求在舒适范围内。现有的家用空调器及集中供暖气仅能调节室内空气的温度,而不能调节空气的湿度,人体仍然感到不舒适。为进一步提升舒适度,各种向空气加湿的技术应运而生。加湿技术主要是通过物理方法将液态的水变成气态的蒸汽,混合到空气中,从而达到调节空气中的水蒸气的含量的目的。
目前,普遍采用超声波加湿技术,即通过超声波高频振荡的原理,将液体水雾化为1-5微米的超细粒子,通过风将水雾扩散到空气中。现有的加湿器的水槽一般都是固定安装在底座上,在加水时只能对整个加湿器加水,容易将水溅到水槽外,可能会对加湿器的电路造成影响;而且加水器在使用一段时间后,会在水槽内滋生细菌,需要对水槽进行清洗,而现有的加湿器的水槽要么是不可拆卸的,要么水槽上还带有电路元件,在清洗的时候还是会存在水进入到电路元件中,从而对这些电路元件造成影响,影响加湿器的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加湿器,该加湿器将电子元件都集中在底座上,水槽和底座之间通过触点来实现电连通,以解决现有的加湿器加水或者清洗时不方便以及不安全的问题。
具体方案如下:
一种加湿器,包括底座和水槽,所述水槽可拆卸的安装在底座上,所述底座上安装有电源模块、风扇和第一电接触件,所述风扇和第一电接触件均与电源模块相电连接,所述底座在还设有第一风道,所述第一风道与风扇的出风口相连通,所述水槽内设有雾化组件,所述水槽的底部设有第二电接触件,所述第二电接触件与雾化组件相电连接,所述水槽上还设有第二风道,当水槽安装在底座上时,所述第一电接触件和第二电接触件相接触,所述第一风道与第二风道相连通。
优选的,所述底座上还设有封盖,所述封盖和底座之间形成夹层,所述电源模块和风扇安装在该夹层内,所述第一电接触件的接触点和第一风道的出风口延伸至封盖外。
优选的,所述水槽的底面上设有与第一电接触件的接触点相对应的第一凹槽以及与第一风道的出风口相对应的第二凹槽,所述第二电接触件的接触点和第二风道的进风口分别位于对应的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里。
优选的,所述第一风道的出风口处周围设有第一围挡,所述第二风道的进风口处周围设有第二围挡,当水槽安装在底座上时,所述第一围挡和第二围挡相互配合形成密闭空间。
优选的,所述水槽的底部套接在底座的上部上。
优选的,所述第一电接触件的接触点呈楔形,所述第一电接触件的接触点还连接有弹性件。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加湿器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具有以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加湿器将电源模块和风扇都安装底座上,水槽中的雾化组件通过第二电接触件与底座上的第一电接触件相接触来实现电连接,风道则由第一风道和第二风道组合而成,因此实现了水电的分离,水槽拆卸后,水槽内除了雾化组件外,没有其它的电子元件,因此可以方便的对水槽进行加水以及清洗,不用担心水溅到电路上,从而造成安全隐患。
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加湿器水槽的底部套接在底座的上部上,这种不采用螺栓以及卡扣固定的方式可以方便于水槽的拆卸以及安装。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加湿器的示意图。
图2示出了底座的示意图。
图3示出了水槽的示意图。
图4示出了底座的另一示意图。
图5示出了加湿器的剖面图。
图6示出了封盖的示意图。
图7示出了水槽的另一示意图。
图8示出了第一电接触件的电接触点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进一步说明各实施例,本实用新型提供有附图。这些附图为本实用新型揭露内容的一部分,其主要用以说明实施例,并可配合说明书的相关描述来解释实施例的运作原理。配合参考这些内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能理解其他可能的实施方式以及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图中的组件并未按比例绘制,而类似的组件符号通常用来表示类似的组件。
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加湿器,包括底座1和水槽2,所述水槽2可拆卸的安装在底座1上,所述底座上安装有电源模块10、风扇12和第一电接触件14,所述风扇12和第一电接触件14均与电源模块10相电连接,图2中未画出连接的导线,其中电源模块10将市电转换成各个其他电子元件或者模块所需的电流和电压;所述底座1在还设有第一风道30,所述第一风道30与风扇12的出风口相连通;所述水槽2内设有雾化组件(图中未示出),雾化组件用于将水雾化为细小的水雾,然后通过风将水雾扩散到空气中,所述水槽的底部设有第二电接触件20,所述第二电接触件20与雾化组件相电连接,所述水槽上还设有第二风道32,当水槽2安装在底座1上时,所述第一电接触件14和第二电接触件20相接触,使得电源模块10将市电转换后能够给雾化组件供电,从而将水雾化成水雾,而所述第一风道30与第二风道32相连通,使得位于底座上的风扇能够将风吹到水槽内,以将水雾从水槽的出雾口16吹出到环境中对环境进行加湿。
参考图1-图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加湿器的电源模块10和风扇12都安装底座1上,水槽2中的雾化组件通过第二电接触件20与底座上的第一电接触件14相接触来实现电连接,风道则由第一风道30和第二风道32组合而成,因此实现了水电的分离,水槽拆卸后,水槽内除了雾化组件外,没有其它的电子元件,因此可以方便的对水槽进行加水以及清洗,不用担心水溅到电路上,从而造成安全隐患。
参考图4,作为底座的一个优选方案,所述底座1上还设有封盖4,所述封盖4和底座1之间形成夹层,所述电源模块10和风扇12都安装在该夹层内,所述第一电接触件14的接触点140和第一风道30的出风口300延伸至封盖外,使得封盖将夹层里的电源模块10和风扇12覆盖住,可以防止水溅到这些电子元件上,进一步增加其安全性。
参考图3和图5,作为水槽和底座配合的一个优选方案,在所述水槽的底面上设有与第一电接触件的接触点相对应的第一凹槽5a以及与第一风道的出风口相对应的第二凹槽5b,所述第二电接触件的接触点200和第二风道的进风口320分别位于对应的第一凹槽5a和第二凹槽里5b。从而使得水槽安装在底座上时,第一凹槽5a和第二凹槽5b既可以作为限位和定位的作用,又可以减小整个加湿器的高度,而且还可以放置水溅到第一电接触件上设第一风道内,对电路造成影响,增加了安全性。
进一步优选的,参考图5-图7,所述第一风道30的出风口处周围设有第一围挡6a,所述第二风道32的进风口处周围设有第二围挡6b,当水槽安装在底座上时,所述第一围挡6a和第二围挡6b相互配合形成密闭空间,从而保证了第一风道30和第二风道32之间的密封性。
参考图2和图3,作为水槽和底座配合的另一个优选方案,所述水槽2的底部套接在底座1的上部上。参考图3,水槽2的底部呈阶梯状,使得水槽2可以套接在底座上,这种不采用螺栓以及卡扣固定的方式可以方便于水槽2的拆卸以及安装。
参考图8,所述第一电接触件的接触点140呈楔形,并且从水槽往底座的安装方向逐渐增大,第一电接触件的接触点140可以由金属弹片制成,也可以是在第一电接触件的接触点140上连接弹性件,使第一电接触件的接触点140具有回弹性,以增加第一电接触件和第二电接触件之间的电接触的稳定性。
尽管结合优选实施方案具体展示和介绍了本实用新型,但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可以对本实用新型做出各种变化,均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6)

1.一种加湿器,包括底座和水槽,所述水槽可拆卸的安装在底座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上安装有电源模块、风扇和第一电接触件,所述风扇和第一电接触件均与电源模块相电连接,所述底座在还设有第一风道,所述第一风道与风扇的出风口相连通,所述水槽内设有雾化组件,所述水槽的底部设有第二电接触件,所述第二电接触件与雾化组件相电连接,所述水槽上还设有第二风道,当水槽安装在底座上时,所述第一电接触件和第二电接触件相接触,所述第一风道与第二风道相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上还设有封盖,所述封盖和底座之间形成夹层,所述电源模块和风扇安装在该夹层内,所述第一电接触件的接触点和第一风道的出风口延伸至封盖外。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加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槽的底面上设有与第一电接触件的接触点相对应的第一凹槽以及与第一风道的出风口相对应的第二凹槽,所述第二电接触件的接触点和第二风道的进风口分别位于对应的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里。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加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风道的出风口处周围设有第一围挡,所述第二风道的进风口处周围设有第二围挡,当水槽安装在底座上时,所述第一围挡和第二围挡相互配合形成密闭空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槽的底部套接在底座的上部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接触件的接触点呈楔形。
CN201720863118.6U 2017-07-17 2017-07-17 加湿器 Active CN20692992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863118.6U CN206929920U (zh) 2017-07-17 2017-07-17 加湿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863118.6U CN206929920U (zh) 2017-07-17 2017-07-17 加湿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929920U true CN206929920U (zh) 2018-01-26

Family

ID=613547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863118.6U Active CN206929920U (zh) 2017-07-17 2017-07-17 加湿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92992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090469B (zh) 一种便携可组合式空气加湿净化器
CN106322614A (zh) 一种可播放音乐的人机互动型加湿器
CN206929920U (zh) 加湿器
CN212296968U (zh) 一种可升降折叠的桌面型雾化风扇
CN204902031U (zh) 一种多功能空气净化器
CN206861785U (zh) 一种具有雾化浮子集成模块的上加水加湿器
CN206577106U (zh) 一种负离子纳米喷雾补水仪
CN207716594U (zh) 加湿器
CN210241778U (zh) 一种空调加湿器
CN107449057A (zh) 一种个人用二合一空气净化器装置
CN211461623U (zh) 一种呼吸内科用雾化器
CN212930321U (zh) 一种空气净化用加湿装置
CN208139475U (zh) 一种低阻高效光触媒空气净化器
CN205867161U (zh) 富氢水素水雾化装置
CN205097882U (zh) 一种车载空气净化香熏机
CN210320467U (zh) 一种出雾稳定的空气湿度调节机
CN207570058U (zh) 一种无声过滤件及加湿器
CN205002303U (zh) 一种安装于可手机无线控制的智能加湿器上的led屏
CN207035399U (zh) 一种加湿器及其聚能环
CN216281845U (zh) 便携式冷热补水加湿器
CN213630767U (zh) 一种加湿器
CN210472758U (zh) 一种重症监护室用的输氧装置
CN205481521U (zh) 工业用雾化加湿器
CN209060237U (zh) 一种新型冷喷机
CN108273162A (zh) 一种便捷式节能雾化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