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929917U - 雾化器排雾组件及雾化器排雾装置 - Google Patents

雾化器排雾组件及雾化器排雾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929917U
CN206929917U CN201720701946.XU CN201720701946U CN206929917U CN 206929917 U CN206929917 U CN 206929917U CN 201720701946 U CN201720701946 U CN 201720701946U CN 206929917 U CN206929917 U CN 20692991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og
deflector
supporting plate
atomizer
tube roa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701946.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嘉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DAO OUKAMA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NGDAO OUKAMA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DAO OUKAMA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QINGDAO OUKAMA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0701946.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92991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92991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929917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雾化器排雾组件及雾化器排雾装置,包括输雾管道,所述输雾管道的外表面开设有排雾口,所述排雾口密封连通有排雾管道,所述排雾管道由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第一导流板及第二导流板组成,所述第一支撑板及所述第二支撑板均沿垂向设置,所述第一支撑板及所述第二支撑板沿横向并排设置且垂直于横向,所述第一导流板及所述第二导流板均沿横向设置,所述第一导流板及所述第二导流板沿垂向分布设置;所述第二导流板位于所述第一导流板的下方,所述第二导流板相对于纵向倾斜设置,所述第二导流板靠近所述输雾管道的端部高度低于所述第二导流板远离所述输雾管道的端部高度。本实用新型能够有效避免室内积水潮湿。

Description

雾化器排雾组件及雾化器排雾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雾化器排雾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雾化器排雾组件及雾化器排雾装置。
背景技术
雾化器是将药液雾化并对室内空气进行改善的装置,常见的雾化器类型为超声波雾化器。雾化器排雾装置是将雾化器产生的雾气进行导向并排放至室内环境中的装置。雾化器排雾装置在长期使用的过程中,气管内壁会因冷凝现象而集聚有很多的小水珠,从而导致管路积水,进而容易使室内积水潮湿。
针对管路积水,现有的雾化器排雾装置多采用对输送雾气的管路结构做回流设计,如将内壁设计成锥形。然而由于没有在出雾口边缘做任何的回流措施,因此现有的雾化器排雾装置无法有效避免出雾口边缘因雾滴凝聚而向地面滴水的现象发生,进而容易造成室内积水潮湿。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的雾化器排雾装置无法避免出雾口边缘因雾滴凝聚而向地面滴水的现象发生的技术问题,提出一种能够有效避免室内积水潮湿的雾化器排雾组件,以及应用该雾化器排雾组件的雾化器排雾装置。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雾化器排雾组件,包括输雾管道,所述输雾管道的外表面开设有排雾口,所述排雾口密封连通有排雾管道,所述排雾管道由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第一导流板及第二导流板组成,所述第一支撑板及所述第二支撑板均沿垂向设置,所述第一支撑板及所述第二支撑板沿横向并排设置且垂直于横向,所述第一导流板及所述第二导流板均沿横向设置,所述第一导流板及所述第二导流板沿垂向分布设置;所述第二导流板位于所述第一导流板的下方,所述第二导流板相对于纵向倾斜设置,所述第二导流板靠近所述输雾管道的端部高度低于所述第二导流板远离所述输雾管道的端部高度。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导流板沿纵向的尺寸小于所述第二导流板沿纵向的尺寸。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导流板沿靠近所述输雾管道的端部高度低于所述第一导流板远离所述输雾管道的端部高度。
作为优选,所述输雾管道为亚克力圆管。
一种雾化器排雾装置,包括上述雾化器排雾组件,所述雾化器排雾组件设置有多个,相邻所述雾化器排雾组件的输雾管道密封连通。
作为优选,所述排雾管道内侧面上固定连接有导轨,所述导轨连接有可沿所述导轨直线运动并可深入至所述输雾管道内的挡风板。
作为优选,所述第二支撑板及所述第一支撑板沿所述输雾管道内的雾气流通方向顺次设置,所述第一支撑板与所述导轨固定连接,所述挡风板设置为与所述第一支撑板平行。
作为优选,所述导轨沿横向并排设置有两个,其中一个所述导轨与所述第一支撑板固定连接,另一个所述导轨与所述第二支撑板固定连接,至少一个所述导轨与所述挡风板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挡风板设置为两个,其中一个所述挡风板位于第一支撑板上,另一个所述挡风板位于第二支撑板上。
作为优选,相邻所述雾化器排雾组件之间连接有导雾管道,所述导雾管道的两端均与所述雾化器排雾组件的输雾管道密封连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
1、本实用新型雾化器排雾组件通过设置所述排雾管道,并设置所述第二导流板相对于纵向倾斜,能够使所述排雾管道出口处的雾滴积水通过所述第二导流板回流至所述输雾管道内,从而一方面有利于使积水经所述输雾管道回流至雾化器机箱内并且得到循环利用,进而节省了成本,另一方面有效避免了所述排雾管道出口处雾滴积水滴到室内地板,进而有效避免了室内的积水潮湿现象发生。
2、本使用新型雾化器排雾装置通过将多个所述雾化器排雾组件连接组合在一起,实现了对室内环境的多个方位释放雾气,从而相对于使用一个雾化器排雾组件,能够显著地提高对室内环境雾化的效率;此外将多个所述雾化器排雾组件连接组合在一起还能够保证在远距离传送雾气的过程中对雾滴积水的高效回流,并避免因雾滴积水过多而使室内积水潮湿。
3、本实用新型雾化器排雾装置通过设置导轨及挡风板,能够实现对各个所述雾化器排雾组件出雾量的调节,从而实现了使多个所述雾化器排雾组件的出雾量保持均匀,进而提高了室内雾气分布的均匀性,以及提高了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雾化器排雾组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雾化器排雾组件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输雾管道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雾化器排雾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以上各图中:1、输雾管道;2、排雾口;3、排雾管道;301、第一支撑板;302、第二支撑板;303、第一导流板;304、第二导流板;4、导轨;5、挡风板6、导雾管道;7、第一法兰;8、第二法兰;9、雾化器机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示例性的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具体描述。然而应当理解,在没有进一步叙述的情况下,一个实施方式中的元件、结构和特征也可以有益地结合到其他实施方式中。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纵向为图2所示的水平方向,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横向为垂直于图2的方向,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垂向为图2所示的竖直方向,同时术语“内”、“外”、“上”、“下”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2所示的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参见图1至图3,一种雾化器排雾组件,用于将雾化器产生的雾气排出至室内,其包括输雾管道1,所述输雾管道1的外表面开设有排雾口2,所述排雾口2密封连通有排雾管道3,所述排雾管道3由第一支撑板301、第二支撑板302、第一导流板303及第二导流板304组成,所述第一支撑板301及所述第二支撑板302均沿垂向(即如图2所示的竖直方向)设置,所述第一支撑板301及所述第二支撑板302沿横向(即垂直于图2的方向)并排设置且垂直于横向,所述第一导流板303及所述第二导流板304均沿横向设置,所述第一导流板303及所述第二导流板304沿垂向分布设置;
进一步参见图1至图3,为了使凝聚于排雾管道3出口处的雾滴积水回流至输雾管道1内,所述第二导流板304位于所述第一导流板303的下方,所述第二导流板304相对于纵向(即如图2所示的水平方向)倾斜设置,所述第二导流板304靠近所述输雾管道1的端部高度低于所述第二导流板304远离所述输雾管道1的端部高度。
本实用新型雾化器排雾组件通过设置所述排雾管道3,并设置所述第二导流板304相对于纵向倾斜,能够使所述排雾管道3出口处的雾滴积水通过所述第二导流板304回流至所述输雾管道1内,从而一方面有利于使积水经所述输雾管道1回流至雾化器机箱内并且得到循环利用,进而节省了成本,另一方面有效避免了所述排雾管道3出口处雾滴积水滴到室内地板,进而有效避免了室内的积水潮湿现象发生。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体实施例,如图1至图3所示,所述输雾管道1为直圆管,所述输雾管道1优选为亚克力管,所述输雾管道1的长度优选为500mm,所述输雾管道1的孔径为Φ130mm,所述输雾管道1的厚度为5mm,所述输雾管道1的外表面开设有排雾口2,所述排雾口2为开设于所述输雾管道1的外圆周面上的通孔,并沿所述输雾管道1的周向延伸,所述排雾口2沿所述输雾管道1周向的两端相互平行,所述排雾口2沿所述输雾管道1轴向的两端相互平行,所述排雾口2密封连通有排雾管道3,所述排雾管道3由第一支撑板301、第二支撑板302、第一导流板303及第二导流板304组成,所述排雾管道3的截面为正四边形,所述排雾管道3管道口大小与所述排雾口2相同,所述第一支撑板301、所述第二支撑板302、所述第一导流板303及所述第二导流板304均为直板,所述第一支撑板301及所述第二支撑板302均沿垂向设置,所述第一支撑板301及所述第二支撑板302沿横向并排设置且垂直于横向,所述第一支撑板301及所述第二支撑板302靠近输雾管道1的端面均为圆弧形,所述第一支撑板301及所述第二支撑板302的圆弧形端面与所述输雾管道1的外圆周表面贴合,所述第一支撑板301及所述第二支撑板302均与所述输雾管道1一体化连接,所述第一导流板303及所述第二导流板304均沿横向设置,所述第一导流板303及所述第二导流板304沿垂向分布设置,所述第一导流板303及所述第二导流板304也均与所述输雾管道1一体化连接,所述第二导流板304位于所述第一导流板303的下方,所述第二导流板304相对于纵向倾斜设置,所述第二导流板304靠近所述输雾管道1的端部高度低于所述第二导流板304远离所述输雾管道1的端部高度。
作为优选的,参见图1至图3,所述第二导流板304相对于纵向的倾斜角度为a,设置a的大小为15°≤a≤30°,需要说明的是,若所述第二导流板304相对于纵向的倾斜角度过小,则不利于所述排雾管道3对积水的回流,所述第二导流板304相对于纵向的倾斜角度过大,则影响雾气向室内的排放效率。
进一步,如图1至图3所示,为了进一步避免所述排雾管道3出口处雾滴积水滴到室内地板,设置所述第一导流板303沿纵向的尺寸小于所述第二导流板304沿纵向的尺寸,以此能够使所述第一导流板303边缘凝聚的雾滴积水因自身重力的影响而向下脱离所述第一导流板303后被所述第二导流板304承接,继而实现了对第一导流板303上积水的回流,同时有效避免了所述第一导流板303上的积水因滴到室内地面上而导致室内积水潮湿。
如图1至图3所示,为了进一步对所述排雾管道3的雾滴积水进行回流,设置所述第一导流板303沿靠近所述输雾管道1的端部高度低于所述第一导流板303远离所述输雾管道1的端部高度,以此能够使第一导流板303上的雾滴积水得到有效的回流,进一步避免了所述第一导流板303上的积水因滴到室内地面上而导致室内积水潮湿,同时进一步有利于了对雾滴积水的循环利用。
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雾化器排雾装置,包括如上述所述的雾化器排雾组件,在此不细述。参见图4,所述雾化器排雾组件设置有多个,相邻所述雾化器排雾组件的输雾管道1密封连通。
本使用新型雾化器排雾装置通过将多个所述雾化器排雾组件连接组合在一起,实现了对室内环境的多个方位释放雾气,从而相对于使用一个雾化器排雾组件,能够显著地提高对室内环境雾化的效率;此外将多个所述雾化器排雾组件连接组合在一起还能够保证在远距离传送雾气的过程中对雾滴积水的高效回流,并避免因雾滴积水过多而使室内积水潮湿。
具体的,如图1至图4所示,所述输雾管道1的两端一体化连接有第一法兰7,相邻所述雾化器排雾组件之间连接有导雾管道6,导雾管道6用于将雾化器产生的雾气导出至各个雾化器排雾组件处,所述导雾管道6的两端一体化连接有第二法兰8,所述第二法兰8与所述第一法兰7通过螺栓和螺母固定连接,此时所述输雾管道1与所述导雾管道6之间密封连通。
如图1至图4所示,为了使多个所述雾化器排雾组件的出雾量保持均匀,所述排雾管道3内侧面上固定连接有导轨4,所述导轨4连接有可沿所述导轨4直线运动并可深入至所述输雾管道1内的挡风板5。
本实用新型雾化器排雾装置通过设置导轨4及挡风板5,能够实现对各个所述雾化器排雾组件出雾量的调节,从而实现了使多个所述雾化器排雾组件的出雾量保持均匀,进而提高了室内雾气分布的均匀性,以及提高了工作效率。
具体的,如图1所示,所述第二支撑板302及所述第一支撑板301沿所述输雾管道1内的雾气流通方向顺次设置,所述导轨4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撑板301上,并与所述第一支撑板301固定连接,以避免所述挡风板5影响所述排雾管道3入雾口处雾气流通面积的大小,进而避免影响对排雾管道3出雾量的调节,即使所述挡风板5具备最优的调风效果,所述导轨4优选为槽轨,所述导轨4沿垂向并排设置有两个,以提高所述挡风板5运动的稳定性,并使所述挡风板5与所述第一支撑板301平行,进一步降低了所述挡风板5对所述排雾管道3入雾口处雾气流通面积的影响,所述挡风板5沿垂向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导轨4滑动连接,以此当某一个所述雾化器排雾组件的所述挡风板5朝向所述输雾管道1运动时,输雾管道1的雾气因受到阻力而减少向其他所述雾化器排雾组件的流通量,同时挡风板5将被阻隔的雾气导流至所述排雾管道3内,进而提高了该雾化器排雾组件的出雾量;当该雾化器排雾组件的所述挡风板5远离所述输雾管道1运动时,输雾管道1的雾气因受到的阻力减小而增大了向其他所述雾化器排雾组件的流通量,进而使该雾化器排雾组件的出雾量减小。
另外,所述导轨4还可以设置于所述第二支撑板302上,以此当所述雾化器排雾组件的所述挡风板5朝向所述输雾管道1运动时,能够减小所述雾化器排雾组件的出雾量,而当所述挡风板5远离所述输雾管道1运动时,能够增大所述雾化器排雾组件的出雾量。
作为优选的,所述挡风板5设置为两个,其中一个所述挡风板5位于第一支撑板301上,另一个所述挡风板5位于第二支撑板302上,以此实现通过同时调节两个所述挡风板5沿所述导轨4的运动,调节所述排雾管道3的出雾量。
另外,如图4所示,所述导雾管道6可以设置为相对于所述雾化器机箱9倾斜设置,以此进一步提高了对雾滴的回流,并进一步提高了对积水的循环利用效率。
此外,为了提高雾化器排雾组件工作过程的可视化,所述第一法兰7内圆周表面上开设有环形凹槽,所述环形凹槽内卡接有环形灯带。

Claims (10)

1.一种雾化器排雾组件,包括输雾管道(1),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雾管道(1)的外表面开设有排雾口(2),所述排雾口(2)密封连通有排雾管道(3),所述排雾管道(3)由第一支撑板(301)、第二支撑板(302)、第一导流板(303)及第二导流板(304)组成,所述第一支撑板(301)及所述第二支撑板(302)均沿垂向设置,所述第一支撑板(301)及所述第二支撑板(302)沿横向并排设置且垂直于横向,所述第一导流板(303)及所述第二导流板(304)均沿横向设置,所述第一导流板(303)及所述第二导流板(304)沿垂向分布设置;
所述第二导流板(304)位于所述第一导流板(303)的下方,所述第二导流板(304)相对于纵向倾斜设置,所述第二导流板(304)靠近所述输雾管道(1)的端部高度低于所述第二导流板(304)远离所述输雾管道(1)的端部高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器排雾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流板(303)沿纵向的尺寸小于所述第二导流板(304)沿纵向的尺寸。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器排雾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流板(303)沿靠近所述输雾管道(1)的端部高度低于所述第一导流板(303)远离所述输雾管道(1)的端部高度。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雾化器排雾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雾管道(1)为亚克力圆管。
5.一种雾化器排雾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雾化器排雾组件,所述雾化器排雾组件设置有多个,相邻所述雾化器排雾组件的输雾管道(1)密封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雾化器排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雾管道(3)内侧面上固定连接有导轨(4),所述导轨(4)连接有可沿所述导轨(4)直线运动并可深入至所述输雾管道(1)内的挡风板(5)。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雾化器排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撑板(302)及所述第一支撑板(301)沿所述输雾管道(1)内的雾气流通方向顺次设置,所述第一支撑板(301)与所述导轨(4)固定连接,所述挡风板(5)设置为与所述第一支撑板(301)平行。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雾化器排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轨(4)沿横向并排设置有两个,其中一个所述导轨(4)与所述第一支撑板(301)固定连接,另一个所述导轨(4)与所述第二支撑板(302)固定连接,至少一个所述导轨(4)与所述挡风板(5)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雾化器排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挡风板(5)设置为两个,其中一个所述挡风板(5)位于第一支撑板(301)上,另一个所述挡风板(5)位于第二支撑板(302)上。
10.根据权利要求5-9中任一项所述的雾化器排雾装置,其特征在于:相邻所述雾化器排雾组件之间连接有导雾管道(6),所述导雾管道(6)的两端均与所述雾化器排雾组件的输雾管道(1)密封连通。
CN201720701946.XU 2017-06-16 2017-06-16 雾化器排雾组件及雾化器排雾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92991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701946.XU CN206929917U (zh) 2017-06-16 2017-06-16 雾化器排雾组件及雾化器排雾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701946.XU CN206929917U (zh) 2017-06-16 2017-06-16 雾化器排雾组件及雾化器排雾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929917U true CN206929917U (zh) 2018-01-26

Family

ID=613462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701946.X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929917U (zh) 2017-06-16 2017-06-16 雾化器排雾组件及雾化器排雾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92991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620597B (zh) 底部进风的闭式冷却塔
CN104457040A (zh) 一种喷淋降膜式蒸发器及其液位控制方法
CN103335539B (zh) 无风机无动力能耗安全环保型冷却塔
CN103512386B (zh) 横流式开式冷却塔
CN108548431A (zh) 一种多级射流喷雾重力回水无风机无填料型冷却装置
CN104165532A (zh) 空冷湿冷联合式节水消雾冷却塔
CN104880118A (zh) 一种冷却塔配水系统、冷却塔及冷却塔配水方法
CN202304477U (zh) 方形侧出风横流式冷却塔
CN206929917U (zh) 雾化器排雾组件及雾化器排雾装置
CN206001941U (zh) 一种新型节水除雾冷却塔
CN105413443B (zh) 一种增强烟气脱硫效果的装置
CN201803605U (zh) 多边形逆流式冷却塔
CN104406334A (zh) 一种喷淋降膜式蒸发器及其液位控制方法
CN209685588U (zh) 一种散热效果好的钢化玻璃冷却装置
CN208075608U (zh) 一种多级射流喷雾重力回水无风机无填料型冷却装置
CN201926032U (zh) 加湿系统及使用该加湿系统的空调机
CN103245214A (zh) 圆形逆流式冷却塔
CN202304475U (zh) 方形单面进风横流式冷却塔
CN209726861U (zh) 一种横流式变流量冷却塔
CN209857295U (zh) 一种高冷效节能型机力通风喷雾冷却装置
CN104596005B (zh) 节水型填料裹管式蒸发冷却空调系统
CN102410746A (zh) 方形单面进风横流式冷却塔
CN210220820U (zh) 一种自然通风冷却塔进风导流装置
CN204064026U (zh) 逆流旋转喷射冷却塔
CN207507038U (zh) 一种带清洗装置的降膜蒸发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126

Termination date: 20200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