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917638U - 一种悬臂转动让位后回弹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悬臂转动让位后回弹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917638U
CN206917638U CN201720535843.0U CN201720535843U CN206917638U CN 206917638 U CN206917638 U CN 206917638U CN 201720535843 U CN201720535843 U CN 201720535843U CN 206917638 U CN206917638 U CN 20691763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ursor
push rod
roller
resigning
bas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535843.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骏
刘斌
王治宁
燕云
张添翼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westward electric Limited by Share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Xichuan Electr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Xichuan Electric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Xichuan Electr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0535843.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91763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91763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91763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Toy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悬臂转动让位后回弹结构,包括通过转动轴铰接在机架上的转动臂,所述转动臂的外端通过转动拉绳与机架连接,所述转动臂内端设有顶杆,所述顶杆与转动臂弹性连接,所述机架上转动轴的内侧还设有底座,所述转动臂拉起时,顶杆与底座相抵。本实用新型通过在转动臂上设置弹性连接的顶杆,当转动臂被拉起时,顶杆与底座相抵挤压弹簧形成弹力,当转动拉绳松开时,转动臂在弹力作用下便会恢复原位,同时,由于底座上设有滚轮,当顶杆与滚轮接触时可以减少摩擦,提高使用寿命,另外由于底座上还设有螺栓,当长期使用后,弹簧弹力有所衰减时,提高螺栓可以辅助转动臂回位。

Description

一种悬臂转动让位后回弹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无游梁式抽油机设备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悬臂转动让位后回弹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新型的无游梁式抽油机,为了抽油杆与提升带为相同中心,大都采用悬臂结构,悬臂前段放置滚轮,提升带绕过滚轮后与抽油杆固定从而达到两者共心,不然就有抽油杆横向拉力,导致偏磨现场。而当修井作业时,必须将悬臂移除抽油杆中心直径700左右范围,方便修井机或者其他设备提抽油杆等作业,现在市场上大都采用悬臂向上折弯的方式,其他就是悬臂向后缩的方式,其中向上折弯的结构虽然解决了快速悬臂让位,同时折回后无需进行油井中心矫正,但很多设备会出现悬臂不能顺利折回,特别是使用较为久的设备,由于生锈等原因,转动部件不是特别灵活,从而需使用吊机等其他设备辅助进行悬臂的折回,需要借助吊机或其他设备进行辅助转回,增加了作业复杂性和危险性。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稳定且效果好的悬臂转动让位后回弹结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悬臂转动让位后回弹结构,包括通过转动轴铰接在机架上的转动臂,所述转动臂的外端通过转动拉绳与机架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臂内端设有顶杆,所述顶杆与转动臂弹性连接,所述机架上转动轴的内侧还设有底座,所述转动臂拉起时,顶杆与底座相抵。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转动臂上设有盲孔,所述顶杆插入盲孔内,且顶杆与盲孔底部之间设有受压弹簧。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顶杆与受压弹簧相接触的一端设有限位块,所述盲孔的开口处还设有顶杆固定板,所述限位块与顶杆固定板相配合将顶杆限位在盲孔内。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底座上还设有滚轮,所述滚轮通过滚轮轴转动设置在滚轮座,所述顶杆远离受压弹簧的一端还设有端面板,所述转动臂拉起时,端面板与滚轮相抵。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底座上滚轮的一侧还设有螺栓,所述螺栓水平设置,所述转动臂拉起时,端面板与螺栓的相抵。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滚轮座为两个,所述螺栓设置在两个滚轮座之间。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转动臂上还设有限位开关,所述限位开关的拨杆位于顶杆的端面板的下方。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转动臂上设置弹性连接的顶杆,当转动臂被拉起时,顶杆与底座相抵挤压弹簧形成弹力,当转动拉绳松开时,转动臂在弹力作用下便会恢复原位,同时,由于底座上设有滚轮,当顶杆与滚轮接触时可以减少摩擦,提高使用寿命,另外由于底座上还设有螺栓,当长期使用后,弹簧弹力有所衰减时,提高螺栓可以辅助转动臂回位。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转动臂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滚轮、滚轮座与端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的一种悬臂转动让位后回弹结构,包括通过转动轴9铰接在机架上的转动臂1,所述转动臂1的外端通过转动拉绳2与机架连接,所述转动臂1内端设有顶杆5,所述顶杆5与转动臂1弹性连接,所述机架上转动轴9的内侧还设有底座10,所述转动臂1拉起时,顶杆5与底座10相抵。
所述转动臂1上设有盲孔,所述顶杆5插入盲孔内,且顶杆5与盲孔底部之间设有受压弹簧3。所述顶杆5与受压弹簧3相接触的一端设有限位块,所述盲孔的开口处还设有顶杆固定板4,所述限位块与顶杆固定板4相配合将顶杆5限位在盲孔内。使用该结构使得顶杆不脱离转动臂,防止运输或者使用过程中顶杆丢失。
所述底座10上还设有滚轮6,所述滚轮6通过滚轮轴7转动设置在滚轮座8,所述顶杆5远离受压弹簧3的一端还设有端面板51,所述转动臂1拉起时,端面板51与滚轮6相抵。
所述底座10上滚轮6的一侧还设有螺栓12,所述螺栓12水平设置,所述转动臂1拉起时,端面板51与螺栓12的相抵。所述滚轮座8为两个,所述螺栓12设置在两个滚轮座8之间。所述转动臂1上还设有限位开关11,所述限位开关11的拨杆位于顶杆5的端面板51的下方。
本实用新型在转动臂内增加弹簧和伸缩顶杆结构,顶杆前端的端面板为平面钢板,在底座与转动臂弹簧相应位置增加滚轮和螺栓结构,当折弯角度增加到一定角度的时候,顶杆端面板与滚轮接触,当角度再增大,顶杆缩回,弹簧受压,选用合适弹簧获取合适弹簧力,使得修井作业结束后悬臂能顺利折回原来位置。另外,由于转动臂是转动件,因此底座设置滚轮,随着折弯角度增加,顶杆前端平面钢板相对于滚轮进行滚动,不至于硬摩擦。
同时,即使弹簧力不够的话,还可以通过螺栓进行人工顶悬臂,使其折弯回去。另外,可以通过设置转动臂让位过程中电机的电流限定值去进行折弯角度控制,避免折弯角度过大造成设备损坏。或者可以在悬臂上增加限位开关,当顶杆缩回距离过长时候触动限位开关,从而控制电机停机。
本实用新型的转动拉绳两端分别固定在转动臂前端和驱动轴上,当准备进行旋转转动臂的转动让位时,此时弹簧处于自由状态:
驱动轴转动后,转动拉绳拉动转动臂绕转动轴向上折弯进行让位操作,当让位角度α较大时候,顶杆前端面的端面板与滚轮接触,当α继续增大时,弹簧受压,顶杆缩回,角度α越大,弹簧弹力越大,角度变大过程中顶杆伸出长度逐渐变小,从而弹簧的弹力逐渐变大,实际运用中选用合适的弹簧以满足转动臂能正常回弹。
当折弯角度太大时,往常的设备由于转动轴生锈或者其他原因,导致悬臂无法自己折弯回去,需要吊机或者其他工具进行拉回,费时费力,同时可能因为操作不当,折弯角度甚至超过90°,那么对设备造成损坏。
此结构的优点为当角度α越大,弹簧力越大,电机的电流越大,可在控制程序中设定让位时电机的电流允许值,如超过则报警,或者在滚轮处放置限位开关,一旦转动角度过大,限位开关起作用从而切断电机电源。当然,本专利即使弹簧回弹力不够的话,还可以使用螺栓进行人工操作,将悬臂顶回。
应当指出,以上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代表性例子。本实用新型还可以有许多变形。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应认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7)

1.一种悬臂转动让位后回弹结构,包括通过转动轴(9)铰接在机架上的转动臂(1),所述转动臂(1)的外端通过转动拉绳(2)与机架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臂(1)内端设有顶杆(5),所述顶杆(5)与转动臂(1)弹性连接,所述机架上转动轴(9)的内侧还设有底座(10),所述转动臂(1)拉起时,顶杆(5)与底座(10)相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悬臂转动让位后回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臂(1)上设有盲孔,所述顶杆(5)插入盲孔内,且顶杆(5)与盲孔底部之间设有受压弹簧(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悬臂转动让位后回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杆(5)与受压弹簧(3)相接触的一端设有限位块,所述盲孔的开口处还设有顶杆固定板(4),所述限位块与顶杆固定板(4)相配合将顶杆(5)限位在盲孔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悬臂转动让位后回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0)上还设有滚轮(6),所述滚轮(6)通过滚轮轴(7)转动设置在滚轮座(8),所述顶杆(5)远离受压弹簧(3)的一端还设有端面板(51),所述转动臂(1)拉起时,端面板(51)与滚轮(6)相抵。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悬臂转动让位后回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0)上滚轮(6)的一侧还设有螺栓(12),所述螺栓(12)水平设置,所述转动臂(1)拉起时,端面板(51)与螺栓(12)的相抵。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悬臂转动让位后回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滚轮座(8)为两个,所述螺栓(12)设置在两个滚轮座(8)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悬臂转动让位后回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臂(1)上还设有限位开关(11),所述限位开关(11)的拨杆位于顶杆(5)的端面板(51)的下方。
CN201720535843.0U 2017-05-15 2017-05-15 一种悬臂转动让位后回弹结构 Active CN20691763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535843.0U CN206917638U (zh) 2017-05-15 2017-05-15 一种悬臂转动让位后回弹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535843.0U CN206917638U (zh) 2017-05-15 2017-05-15 一种悬臂转动让位后回弹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917638U true CN206917638U (zh) 2018-01-23

Family

ID=613077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535843.0U Active CN206917638U (zh) 2017-05-15 2017-05-15 一种悬臂转动让位后回弹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917638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218014A (zh) * 2017-05-15 2017-09-29 浙江西传电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悬臂转动让位后回弹结构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218014A (zh) * 2017-05-15 2017-09-29 浙江西传电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悬臂转动让位后回弹结构
CN107218014B (zh) * 2017-05-15 2024-01-12 浙江西传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悬臂转动让位后回弹结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1310324U (zh) 一种防水卷材收卷装置
CN209617922U (zh) 一种多功能管桩储存架
CN206917638U (zh) 一种悬臂转动让位后回弹结构
CN210431028U (zh) 一种耐磨防老化的定子支撑杆
CN114142381A (zh) 一种电力环网柜用可限位接线端的调试设备
CN109098548A (zh) 智能锁的自动关门方法
CN107218014A (zh) 一种悬臂转动让位后回弹结构
CN216767177U (zh) 一种便于安装的防护门
CN208516820U (zh) 工业工程中输送用起吊装置
CN108746413A (zh) 一种钢筋折弯机的固定装置
CN105127329B (zh) 直角钢筋掰直器
CN208844542U (zh) 一种软基加固装置
CN216513936U (zh) 一种高炉开口机钻杆
CN207082444U (zh) 一种手动合闸装置
CN216948245U (zh) 一种快速安装的岩土锚固支架
CN215673949U (zh) 一种建筑机电抗震支吊架用高强度立柱装置
CN217001037U (zh) 一种建筑结构的辅助加固装置
CN216055046U (zh) 一种柔性锂离子电池组
CN215633724U (zh) 一种泵车用液压遥控升降自动存取水泵放置装置
CN216801182U (zh) 一种建筑工程用螺栓校直器
CN219577580U (zh) 一种框架式通用控制柜
CN219733396U (zh) 一种采用膏浆压注系统的泥水平衡顶管机
CN213902096U (zh) 一种弹药试验用靶架结构
CN217149446U (zh) 一种纺织用纱筒便于更换装置
CN207211141U (zh) 一种建筑施工用打桩固定两用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313200 No. 137 North Road, Fuxi street, Deqing County, Huzhou, Zhejiang.

Patentee after: Zhejiang westward electric Limited by Share Ltd

Address before: 313200 No. 137 North Ring Road, Wu Kang Town, Deqing County, Huzhou, Zhejiang.

Patentee before: Zhejiang Xichuan Electrical Technology Co.,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