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905622U - 一种肩扛便携式反无人机弹射软毁伤回收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肩扛便携式反无人机弹射软毁伤回收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905622U
CN206905622U CN201720103431.XU CN201720103431U CN206905622U CN 206905622 U CN206905622 U CN 206905622U CN 201720103431 U CN201720103431 U CN 201720103431U CN 206905622 U CN206905622 U CN 20690562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oft
bullet
injure
aerial vehicle
unmanned aeri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 After Issu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103431.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苏刚
肖泽龙
李睿霖
高磊
马军
许建中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hu Bogao Photoelectric Polytron Technologies Inc
Original Assignee
Wuhu Bogao Photoelectric Polytron Technologies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hu Bogao Photoelectric Polytron Technologies Inc filed Critical Wuhu Bogao Photoelectric Polytron Technologies Inc
Priority to CN201720103431.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90562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90562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905622U/zh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iming, Guidance, Guns With A Light Source, Armor, Camouflage, And Targe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肩扛便携式反无人机弹射软毁伤回收装置,所述软毁伤回收装置包括弹射筒,设置于弹射筒外的瞄准镜,所述弹射筒由筒身、设置于筒身内且从左至右依次设置的网弹,气囊,气体产生器和解除保险与控制机构组成。本实用新型解决现有反无人机网弹系统存在系统复杂、捕捉的实时性不高,并且难以在近距离对入侵的小型低速无人机形成精确打击的技术问题,以及安全、便携使用问题。本实用新型集捕获、软毁伤、回收于一体,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使用安全等特点。

Description

一种肩扛便携式反无人机弹射软毁伤回收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无人机软回收领域,主要涉及视距范围内反小型无人机,具体涉及一种肩扛便携式反无人机弹射软毁伤回收装置。
背景技术
以下对本实用新型的相关技术背景进行说明,但这些说明并不一定构成本实用新型的现有技术。
随着无人机行业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无人机进入了民用生活领域。由于缺乏一定的管制措施以及有效的防御技术,无人机造成机场飞机停飞、侵犯公民隐私等报道已屡见不鲜。为了保障社会公共安全,开展反无人机技术研究势在必行。
目前的反无人机手段主要有毁伤技术、干扰技术及伪装欺骗技术等。其中毁伤技术主要包括反无人机导弹技术、激光武器技术等,运用这些技术往往需要与地面侦察控制中心联系,组成地面-空中火力打击网对无人机实施火力摧毁,系统设备结构复杂,维护难度较大,用于视距范围内民用无人机的防范成本较为昂贵。若采用电子对抗设备对无人机进行电磁干扰,容易对周围环境造成电磁或者GPS污染。无论是采用干扰阻断还是直接摧毁,都容易造成无人机的坠机并带来额外的影响。面对低空慢速小目标探测难,打击难的情况,网捕系统凭借其造价低,拦截效率高等优势成为了当前的研究热点。现阶段已有多家研究机构针对无人机网弹软回收技术展开了研究并取得了一定成果。
国家知识产权局公布的无人机捕获触发系统,该系统采用无人机携带捕捉网的反无人机技术,不仅能够将无人机捕获,还能将其软回收。但其需要先用干扰器使无人机失控悬停进行捕获,并未从根本上解决由电磁干扰导致的电磁污染问题,而且需要全程操控无人机捕捉器,实时性不高;
国家知识产权局公布的一种反无人机智能网弹拦截系统,该系统利用防控中心发射智能网弹捕获无人机的方式,拦截速度并能对目标进行全方位打击,但系统较为复杂,且其主要针对高速无人机防御,其中的探测技术难以在近距离对入侵的小型低速无人机形成精确打击;另外该系统利用火药发射的方法发射网弹,对操作者便携使用时的安全带来隐患,也不利于推广应用至火工品严格管控的民用场合。
上述两种方法对无人机携带危险物品情况的处置上均存在一定不足。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现有无人机捕获触发系统存在系统复杂、捕捉的实时性不高,并且难以在近距离对入侵的小型低速无人机形成精确打击的技术问题,以及便携使用的安全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肩扛便携式反无人机弹射软毁伤回收装置。
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肩扛便携式反无人机弹射软毁伤回收装置,软毁伤回收装置包括弹射筒,设置于弹射筒外的瞄准镜,弹射筒由筒身、设置于筒身内且从左至右依次设置的网弹,气囊,气体产生器和解除保险与控制机构组成。
优选地,上述网弹包括近感引信、网体、软毁伤子弹以及降落伞包;软毁伤子弹固定在网体上;引信设置于网体中;降落伞包与网体相连接;近感引信用于将探测到目标无人机距离和速度信息后,实现以脱靶量为基点计算出最佳距离或时间,给出激活控制信息,激活软毁伤子弹,同时对降落伞包的张开时机进行精准控制。
优选地,上述近感引信由具有测距测速功能的微型低成本毫米波引信组成,毫米波引信内设置有探测装置和与探测装置电信号连接的信号处理装置,与信号处理装置电信号连接的控制器,以及与控制器电信号连接的网络激活装置;探测装置用于对目标及其周边环境信息的感知来获取有用的目标信号;所述信号处理装置用于对目标信号进行滤波放大,通过相应的算法获得目标距离、速度信息后,以脱靶量为基点计算出最佳距离或时间;所述控制器根据计算的最佳距离或时间给出激活控制信息,适时张网并启动网络激活装置,以激发软杀伤子弹及降落伞包中的缓冲降落伞。
优选地,上述网体为高强度尼龙材料构成的多边形柔性防护网。近感引信安装于网体的中心处。
优选地,上述软毁伤子弹为多个,呈均匀分布的安装于网体的连接线上。
优选地,上述软毁伤子弹由底座、喷发装置、固定钩、网络激活装置、胶泡组成;所述软毁伤子弹用于实现对目标无人机的软毁伤;所述固定钩用于将每个软杀伤子弹固定在网体上;所述感引信通过多路网络激活装置与每个软毁伤子弹中的喷发装置相连。
优选地,上述胶泡由1-2毫米厚的聚乙烯材料制成密封容器;所述胶泡装有胶黏剂。
优选地,上述胶黏剂为401或406或502或1207型号的瞬干胶。
优选地,上述软毁伤子弹优选为24个;对应软毁伤子弹的网络激活装置为24路;网络激活装置包含了24点网络激活电路和自适应的延时激活电路;用于当网体缠住无人机时,使得缠绕在网体上不同位置的24个软毁伤子弹同时喷发,裹缠并粘住无人机。
本实用新型具体以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提供了肩扛便携式反无人机弹射软毁伤回收装置,利用了安全的气囊弹射方法和网捕方式有效地拦截和捕获视距范围内的小型无人机,能够在不对周围环境造成影响的情况下通过软毁伤子弹药对目标进行抓捕和软毁伤,具有使用安全、便携,小型化的特点。
(2)软毁伤子弹利用非杀伤性物质的毁伤机理在使无人机无法飞行的同时彻底丧失威胁性,从而减少了机载危险品对重要场所造成二次伤害;
(3)降落伞包软回收装置能够对捕获的无人机进行软回收,避免了可能由于机载危险品、重物或碎片掉落给地面人员设施带来的间接伤害。
(4)整个装置集捕获,软毁伤,回收于一体,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使用安全等特点。
附图说明
通过以下参照附图而提供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和优点将变得更加容易理解,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弹射筒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拦截网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软毁伤子弹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近感引信的原理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肩扛便携式反无人机弹射软毁伤回收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近感引信1,探测装置101,信号处理装置102,控制器103,网络激活装置104;网体2;软毁伤子弹3,底座301、喷发装置302、固定钩303、网络激活装置304、胶泡305;降落伞包4;弹射筒5,筒身501,网弹7,气囊521,气体产生器531,解除保险与控制机构541,瞄准镜6;7-网弹、8-网弹弹射、9-张网捕获、10-目标毁伤、11-缓冲回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对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描述仅仅是出于示范目的,而绝不是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应用或用法的限制。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参见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肩扛便携式反无人机弹射软毁伤回收装置包括弹射筒5,设置于弹射筒5外的瞄准镜6,该弹射筒5为气体弹射筒,弹射筒5由筒身501、设置于筒身501内且从左至右依次设置的网弹511,气囊521,气体产生器531和解除保险与控制机构541组成。网弹511包括近感引信1、网体2、软毁伤子弹3以及降落伞包4;软毁伤子弹3固定在网体2上;引信1设置于网体2中;降落伞包4与网体2相连接;近感引信1用于将探测到目标无人机距离和速度信息后,实现以脱靶量为基点计算出最佳距离或时间,给出激活控制信息,激活软毁伤子弹3,同时对降落伞包4的张开时机进行精准控制。其中,网弹511是一种软毁伤子弹药,具体包括近感引信1、网体2、软毁伤子弹3以及降落伞包4;软毁伤子弹3固定在网体2上;近感引信1安装于网体2的中心处,降落伞包4与网体2相连接;近感引信1用于将探测到目标无人机距离和速度信息后,实现以脱靶量为基点计算出最佳距离或时间,给出激活控制信息,激活软毁伤子弹3,同时对降落伞包4的张开时机进行精准控制;网体2为高强度尼龙材料构成的多边形柔性防护网。解除保险与控制机构541设置于筒身501的后端,为一个组件,实现两个功能,其中解除保险确保非工作状态时的安全,控制机构确保工作时实现精准控制发射网弹,都由人工激发,确保装置在工作时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参见图3所示,软毁伤子弹3由底座301、喷发装置302、固定钩303、网络激活装置304、胶泡305组成;软毁伤子弹3用于实现对目标无人机的软毁伤;固定钩303用于将每个软杀伤子弹3固定在网体2上;感引信1通过多路网络激活装置304与每个软毁伤子弹3中的喷发装置302相连。软毁伤子弹3为多个,呈均匀分布的安装于网体2的连接线上;软毁伤子弹3优选为24个;对应软毁伤子弹3的网络激活装置304为24路;24路网络激活装置304包含了24点网络激活电路和自适应的延时激活电路;用于当网体缠住无人机时,使得缠绕在网体上不同位置的24个软毁伤子弹同时喷发,裹缠并粘住无人机。其中胶泡305由1-2毫米厚的聚乙烯材料制成密封容器;所述胶泡305装有胶黏剂。该胶黏剂为401或406或502或1207等型号的瞬干胶。
参见图4所示,近感引信1由具有测距测速功能的微型低成本毫米波引信组成,毫米波引信内设置有探测装置101和与探测装置101电信号连接的信号处理装置102,与信号处理装置102电信号连接的控制器103,以及与控制器103电信号连接的网络激活装置104;探测装置101用于对目标及其周边环境信息的感知来获取有用的目标信号;信号处理装置102用于对目标信号进行滤波放大,通过相应的算法获得目标距离、速度信息后,以脱靶量为基点计算出最佳距离或时间;控制器103根据计算的最佳距离或时间给出激活控制信息,适时张网并启动网络激活装置104,以激发软杀伤子弹及缓冲降落伞。
参见图5所示,是小型无人机软毁伤回收流程示意图,该装置外观类似火箭筒发射器,主要功能包括目标瞄准、网弹弹射、目标软毁伤及降落伞安全回收,具体工作原理是,当操作人员确定要打击的目标后,先由弹射筒5上的瞄准镜6锁定目标,再启动解除保险与控制机构541,由弹射筒5内部的压缩气体实现网弹511的弹射,该弹射瞬间过程见图中(序号8)所示,在网弹511飞向目标无人机的过程中,其携带的近感引信1(毫米波引信)通过对目标测距测速计算网体2捕获时刻(捕获瞬间动态示意如图中序号9所示),并适时激发软毁伤子弹3进行目标软毁伤(软毁伤动态示意如图中序号10所示)以获得最佳的打击效果。当目标被成功捕获并毁伤后,缓冲降落伞包4延时电路根据引信输出最佳延时时间开伞,将捕获的无人机缓冲回收11带回地面(回收状态见图中标号11所示),最大程度地降低无人机带来的威胁;处理完毕之后,该装置能够继续装弹进行下一轮目标打击。
虽然参照示例性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描述,但是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文中详细描述和示出的具体实施方式,在不偏离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的情况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所述示例性实施方式做出各种改进或变型。

Claims (10)

1.一种肩扛便携式反无人机弹射软毁伤回收装置,所述软毁伤回收装置包括弹射筒,设置于弹射筒外的瞄准镜,其特征在于:所述弹射筒由筒身、设置于筒身内且从左至右依次设置的网弹,气囊,气体产生器和解除保险与控制机构组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肩扛便携式反无人机弹射软毁伤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网弹包括近感引信、网体、软毁伤子弹以及降落伞包;所述软毁伤子弹固定在网体上;所述引信设置于网体中;所述降落伞包与网体相连接;所述近感引信用于将探测到目标无人机距离和速度信息后,实现以脱靶量为基点计算出最佳距离或时间,给出激活控制信息,激活软毁伤子弹,同时对降落伞包的张开时机进行精准控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肩扛便携式反无人机弹射软毁伤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近感引信由具有测距测速功能的微型低成本毫米波引信组成,所述毫米波引信内设置有探测装置和与探测装置电信号连接的信号处理装置,与信号处理装置电信号连接的控制器,以及与控制器电信号连接的网络激活装置;所述探测装置用于对目标及其周边环境信息的感知来获取有用的目标信号;所述信号处理装置用于对目标信号进行滤波放大,通过相应的算法获得目标距离、速度信息后,以脱靶量为基点计算出最佳距离或时间;所述控制器根据计算的最佳距离或时间给出激活控制信息,适时张网并启动网络激活装置,以激发软杀伤子弹及缓冲降落伞。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肩扛便携式反无人机弹射软毁伤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网体为高强度尼龙材料构成的多边形柔性防护网。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肩扛便携式反无人机弹射软毁伤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近感引信安装于网体的中心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肩扛便携式反无人机弹射软毁伤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软毁伤子弹为多个,呈均匀分布的安装于网体的连接线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肩扛便携式反无人机弹射软毁伤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软毁伤子弹由底座、喷发装置、固定钩、网络激活装置、胶泡组成;所述软毁伤子弹用于实现对目标无人机的软毁伤;所述固定钩用于将每个软杀伤子弹固定在网体上;所述感引信通过多路网络激活装置 与每个软毁伤子弹中的喷发装置相连。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肩扛便携式反无人机弹射软毁伤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胶泡由1-2毫米厚的聚乙烯材料制成密封容器;所述胶泡装有胶黏剂。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肩扛便携式反无人机弹射软毁伤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胶黏剂为401或406或502或1207型号的瞬干胶。
10.根据权利要求7或9所述的肩扛便携式反无人机弹射软毁伤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软毁伤子弹为24个;对应软毁伤子弹的网络激活装置为24路;所述网络激活装置包含了24点网络激活电路和自适应的延时激活电路;用于当网体缠住无人机时,使得缠绕在网体上不同位置的24个软毁伤子弹同时喷发,裹缠并粘住无人机。
CN201720103431.XU 2017-01-23 2017-01-23 一种肩扛便携式反无人机弹射软毁伤回收装置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690562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103431.XU CN206905622U (zh) 2017-01-23 2017-01-23 一种肩扛便携式反无人机弹射软毁伤回收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103431.XU CN206905622U (zh) 2017-01-23 2017-01-23 一种肩扛便携式反无人机弹射软毁伤回收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905622U true CN206905622U (zh) 2018-01-19

Family

ID=612947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103431.X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6905622U (zh) 2017-01-23 2017-01-23 一种肩扛便携式反无人机弹射软毁伤回收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905622U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132060A (zh) * 2019-04-26 2019-08-16 南京理工大学 一种基于视觉导航的拦截无人机的方法
CN111380406A (zh) * 2020-03-02 2020-07-07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一种具有自动保护功能的低空飞行器拦截设备
RU2744227C1 (ru) * 2020-03-23 2021-03-03 ФЕДЕРАЛЬНОЕ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ОЕ КАЗЕННОЕ ВОЕННОЕ ОБРАЗОВАТЕЛЬНОЕ УЧРЕЖДЕНИЕ ВЫСШЕГО ОБРАЗОВАНИЯ "Военная академия Ракетных войск стратегического назначения имени Петра Великого" МИНИСТЕРСТВА ОБОРОНЫ РОССИЙСКОЙ ФЕДЕРАЦИИ Боеприпас для гранатомета против беспилотных летательных аппаратов
CN115384800A (zh) * 2022-09-20 2022-11-25 襄阳宏伟航空器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撞网式无人机回收装置及方法
RU2789825C1 (ru) * 2022-10-14 2023-02-10 Федеральное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ое Бюджетное Образовательное Учреждение Высшего Образования "Новосибирский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ый Технический Университет" Боеприпас подствольного гранатомета для поражения беспилотных летательных аппаратов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132060A (zh) * 2019-04-26 2019-08-16 南京理工大学 一种基于视觉导航的拦截无人机的方法
CN111380406A (zh) * 2020-03-02 2020-07-07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一种具有自动保护功能的低空飞行器拦截设备
RU2744227C1 (ru) * 2020-03-23 2021-03-03 ФЕДЕРАЛЬНОЕ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ОЕ КАЗЕННОЕ ВОЕННОЕ ОБРАЗОВАТЕЛЬНОЕ УЧРЕЖДЕНИЕ ВЫСШЕГО ОБРАЗОВАНИЯ "Военная академия Ракетных войск стратегического назначения имени Петра Великого" МИНИСТЕРСТВА ОБОРОНЫ РОССИЙСКОЙ ФЕДЕРАЦИИ Боеприпас для гранатомета против беспилотных летательных аппаратов
CN115384800A (zh) * 2022-09-20 2022-11-25 襄阳宏伟航空器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撞网式无人机回收装置及方法
CN115384800B (zh) * 2022-09-20 2023-04-07 襄阳宏伟航空器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撞网式无人机回收装置及方法
RU2789825C1 (ru) * 2022-10-14 2023-02-10 Федеральное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ое Бюджетное Образовательное Учреждение Высшего Образования "Новосибирский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ый Технический Университет" Боеприпас подствольного гранатомета для поражения беспилотных летательных аппаратов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767172B (zh) 一种肩扛便携式反无人机弹射软毁伤回收装置
CN206905622U (zh) 一种肩扛便携式反无人机弹射软毁伤回收装置
CN103542775B (zh) 炮弹部署的干扰系统和方法
US20180164080A1 (en) Land and air defense system having drones
CN106679507B (zh) 一种软毁伤弹药
CN107054678A (zh) 一种车载反无人机网弹拦截系统
CN109658770B (zh) 人民防空训练空情模拟系统
CN107990787A (zh) 一种反无人机系统
CN209588843U (zh) 导弹拦截器
CN109579620A (zh) 一种无人机柔性捕获系统及使用方法
RU2490584C1 (ru) Устройство - истребитель для уничтожения дистанционно пилотируемых (беспилотных) летательных аппаратов (дпла)
CN113357965B (zh) 基于环扫式毫米波雷达点云成像的无人机捕获装置及方法
CN107830766A (zh) 无人飞行器陆空防御装置系统
CN107933907A (zh) 一种具有找回功能的反无人机的捕捉装置
CN101373126A (zh) 远距离发射型电击式抓捕网撒网弹
CN105501436A (zh) 一种携带式反无人机智能拦截网系统
CN107914871A (zh) 一种具有找回功能的反无人机的捕捉装置
CN108955423A (zh) 一种具有导流进气结构的非火工品导弹
CN207860455U (zh) 无人直升机机载消防灭火吊舱
CN108981473A (zh) 一种对旋翼无人机的拦截方法
RU149412U1 (ru) Малогабаритный роботизированный комплекс для борьбы с малогабаритными беспилотными летательными аппаратами
CN105258573A (zh) 防空天网
CN107990786A (zh) 一种具有图像识别功能的反无人机的捕捉装置
RU2722218C1 (ru) Бортовой комплекс противоракетной обороны летательного аппарата
CN204142105U (zh) 可拍摄录音侦察的两用炮弹头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119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80403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