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905340U - 一种船用废热利用冷水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船用废热利用冷水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905340U
CN206905340U CN201720512559.1U CN201720512559U CN206905340U CN 206905340 U CN206905340 U CN 206905340U CN 201720512559 U CN201720512559 U CN 201720512559U CN 206905340 U CN206905340 U CN 20690534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condenser
chilled water
vessel
chilling unit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512559.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余红升
马娟
张徐竹
代磊磊
杨淑娟
杨国庆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ritish Ace (shanghai) Refrigeration & Air Condition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ritish Ace (shanghai) Refrigeration & Air Condition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ritish Ace (shanghai) Refrigeration & Air Condition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British Ace (shanghai) Refrigeration & Air Condition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0512559.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90534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90534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90534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30/00Adapting or protecting infrastructure or their operation
    • Y02A30/27Relating to heating, ventilation or air conditioning [HVAC] technologies
    • Y02A30/274Relating to heating, ventilation or air conditioning [HVAC] technologies using waste energy, e.g. from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Landscapes

  • Sorption Type Refrigeration Machin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船用废热利用冷水系统,包括吸收式冷水机组、电制冷冷水机组,吸收式冷水机组包括依次连接的吸收解析装置、第一冷凝器、第一膨胀阀、第一蒸发器;吸收解析装置与发动机热水进行换热;电制冷冷水机组包括依次连接的压缩机、第二冷凝器、第二膨胀阀、第二蒸发器;吸收式冷水机组与电制冷冷水机组串联,冷却水带走冷凝热量、并同时对船用冷冻水进行降温制冷。吸收式冷水机组利用发动机产生的废热水进行制冷,电制冷冷水机组根据出水温度的需要进行加卸载,保证稳定的出水温度,电制冷冷凝器的冷却水置于上游,降低了电制冷的冷凝压力,有利于节省电能。整个系统采用了废热制冷,节约了能源,减少了二氧化碳排放。

Description

一种船用废热利用冷水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船用废热利用冷水系统,属于船用制冷循环系统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船舶上都配有发动机用于驱动船舶的前行和驱动发电机用于发电;发动机的排气温度超过250℃,低品位的热量很难用于做功,量非常大,造成环境的污染和二氧化碳排放引起的温室效应,这部分热量占燃料燃烧值的60%以上。不管在海工平台上也是如此,需要发动机发电用于生产、钻井、发电,同样,排放大量的低品位热量,造成局部海域的污染和温升。
不管在船舶上,还是海工平台上,都需要配备冷水机组用于空气调节和设备冷却;现有的方式是电制冷,电的来源是发电机。有的公司提供的方案是,单独用吸收式制冷方式,来提供制冷量。这种方式的结果是制冷量不稳定,因为废热是来自发动机,发动机首先是为了做功而燃烧燃料的。当做功需求少时,比如船舶靠岸,这个时候废热量就少,得到的制冷量也少,不能够满足要求。由于热源的不稳定,导致出水温度的不稳定,空气调节和设备冷却的效果不佳。此外,现有的吸收式制冷机组都是采用水作为制冷剂的,出水温度不能够低于6℃,否则效率急剧下降,甚至结晶。而现场的需求,可能要求出水温度为零下。需要单独设置低温冷水机组,热量得不到有效的利用。
现有的船舶冷却系统,冷却水排放之前仍然温度较低,浪费了很多冷量,对节能减排不利;此外,现有的船舶冷却系统,船舶发动机的余热利用不到位,难以与电制冷冷水机组形成良好的配合,确保冷冻水出水温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利用发动机产生的废热水进行制冷,电制冷冷水机组根据出水温度的需要进行加卸载,保证稳定的出水温度,同时节省电能,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
本实用新型采取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船用废热利用冷水系统,包括吸收式冷水机组1、电制冷冷水机组2,所述吸收式冷水机组1包括吸收解析装置11、第一冷凝器12、第一膨胀阀13、第一蒸发器14;所述吸收解析装置11与发动机热水进行换热;所述电制冷冷水机组2包括依次连接的压缩机21、第二冷凝器22、第二膨胀阀23、第二蒸发器24;所述吸收式冷水机组1与电制冷冷水机组2串联,冷却水带走冷凝热量、同时对船用冷冻水进行降温制冷。
进一步的,在冷冻水的水流的方向上,第一蒸发器14设置在第二蒸发器24的上游。
更进一步的,所述的第二冷凝器22和第一冷凝器21串联,在冷却水的水流方向上,第一冷凝器12设置在第二冷凝器22的下游。
进一步的,吸收式冷水机组1的制冷量为总制冷量需求的60-80%,电制冷冷水机组2的制冷量选用为总制冷量需求的40-60%。
进一步的,吸收式冷水机组1的制冷量为总制冷量需求的80%-100%,电制冷冷水机组2的制冷量选用为总制冷量需求的30-50%。
进一步的,吸收式冷水机组1的制冷量为总制冷量需求的30%-50%,电制冷冷水机组2的制冷量选用为总制冷量需求的80-100%。
进一步的,所述吸收式冷水机组1还设有循环泵16,所述循环泵16、第一蒸发器14、第二冷凝器22收尾相连形成循环回路。
更进一步的,冷冻水回路与第二蒸发器24进行换热,对冷冻水进行降温制冷;吸收式冷水机组的发生器111的热水来自发动机,电制冷冷水机组2根据冷冻水出水温度的需要进行加卸载。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吸收式冷水机组利用发动机产生的废热水进行制冷,电制冷冷水机组根据出水温度的需要进行加卸载,保证稳定的出水温度,电制冷冷凝器的冷却水置于上游,降低了电制冷的冷凝压力,有利于节省电能。整个系统采用了废热制冷,节约了能源,减少了二氧化碳排放。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船用废热利用冷水系统第一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船用废热利用冷水系统第二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中,1.吸收式冷水机组,2.电制冷冷水机组,11.吸收解析装置,12.第一冷凝器,13.第一膨胀阀,14.第一蒸发器,15.循环泵,21.压缩机,22.第二冷凝器,23.第二膨胀阀,24.第二冷凝器,111.发生器,112.吸收器,113.节流阀,114.溶液提升泵,115.热回收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一:
参见图1,一种船用废热利用冷水系统,包括吸收式冷水机组1、电制冷冷水机组2,所述吸收式冷水机组1包括吸收解析装置11、第一冷凝器12、第一膨胀阀13、第一蒸发器14;所述吸收解析装置11与发动机热水进行换热;所述电制冷冷水机组2包括依次连接的压缩机21、第二冷凝器22、第二膨胀阀23、第二蒸发器24;所述吸收式冷水机组1与电制冷冷水机组2串联,冷却水带走冷凝热量、同时对船用冷冻水进行降温制冷。
在此实施例中,参见图1,在冷冻水的水流的方向上,第一蒸发器14设置在第二蒸发器24的上游。
更进一步的,参见图1,所述的第二冷凝器22和第一冷凝器21串联,在冷却水的水流方向上,第一冷凝器12设置在第二冷凝器22的下游。
在此实施例中,吸收式冷水机组1的制冷量为总制冷量需求的60-80%,电制冷冷水机组2的制冷量选用为总制冷量需求的40-60%。
在此实施例中,吸收式冷水机组1的制冷量为总制冷量需求的80%-100%,电制冷冷水机组2的制冷量选用为总制冷量需求的30-50%。
在此实施例中,吸收式冷水机组1的制冷量为总制冷量需求的30%-50%,电制冷冷水机组2的制冷量选用为总制冷量需求的80-100%。
吸收式冷水机组的发生器111的热水来自发动机,电制冷冷水机组2根据冷冻水出水温度的需要进行加卸载。
实施例二:
实施例二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
参见图2,所述吸收式冷水机组1还设有循环泵16,所述循环泵16、第一蒸发器14、第二冷凝器22收尾相连形成循环回路。
在此实施例中,参见图2,冷冻水回路与第二蒸发器24进行换热,对冷冻水进一步制冷。
以上两个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还可以在此基础上进行各种变换或改进,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总的构思的前提下,这些变换或改进都应当属于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船用废热利用冷水系统,包括吸收式冷水机组(1)、电制冷冷水机组(2),其特征在于:
所述吸收式冷水机组(1)包括吸收解析装置(11)、第一冷凝器(12)、第一膨胀阀(13)、第一蒸发器(14);所述吸收解析装置(11)与发动机热水进行换热;
所述电制冷冷水机组(2)包括依次连接的压缩机(21)、第二冷凝器(22)、第二膨胀阀(23)、第二蒸发器(24);
所述吸收式冷水机组(1)与电制冷冷水机组(2)串联,冷却水带走冷凝热量、同时对船用冷冻水进行降温制冷。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船用废热利用冷水系统,其特征在于:在冷冻水的水流的方向上,第一蒸发器(14)设置在第二蒸发器(24)的上游。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船用废热利用冷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冷凝器(22)和第一冷凝器(12)串联,在冷却水的水流方向上,第一冷凝器(12)设置在第二冷凝器(22)的下游。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船用废热利用冷水系统,其特征在于:其特征在于:吸收式冷水机组(1)的制冷量为总制冷量需求的60-80%,电制冷冷水机组(2)的制冷量选用为总制冷量需求的40-60%。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船用废热利用冷水系统,其特征在于:吸收式冷水机组(1)的制冷量为总制冷量需求的80%-100%,电制冷冷水机组(2)的制冷量选用为总制冷量需求的30-50%。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船用废热利用冷水系统,其特征在于:吸收式冷水机组(1)的制冷量为总制冷量需求的30%-50%,电制冷冷水机组(2)的制冷量选用为总制冷量需求的80-100%。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船用废热利用冷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收式冷水机组(1)还设有循环泵(16),所述循环泵(16)、第一蒸发器(14)、第二冷凝器(22)收尾相连形成循环回路。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船用废热利用冷水系统,其特征在于:冷冻水回路与第二蒸发器(24)进行换热,对冷冻水进行降温制冷;吸收式冷水机组的发生器(111)的热水来自发动机,电制冷冷水机组(2)根据冷冻水出水温度的需要进行加卸载。
CN201720512559.1U 2017-05-10 2017-05-10 一种船用废热利用冷水系统 Active CN20690534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512559.1U CN206905340U (zh) 2017-05-10 2017-05-10 一种船用废热利用冷水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512559.1U CN206905340U (zh) 2017-05-10 2017-05-10 一种船用废热利用冷水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905340U true CN206905340U (zh) 2018-01-19

Family

ID=612882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512559.1U Active CN206905340U (zh) 2017-05-10 2017-05-10 一种船用废热利用冷水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905340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180674A (zh) * 2018-02-06 2018-06-19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一种模块化区域供冷系统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180674A (zh) * 2018-02-06 2018-06-19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一种模块化区域供冷系统
CN108180674B (zh) * 2018-02-06 2023-05-12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模块化区域供冷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003328B (zh) 一种汽车尾气余热回收利用的冷电联产系统
CN101344345B (zh) 压缩-吸收-扩散复合式制冷装置及其制冷循环方法
CN114370720B (zh) 一种基于超高温热泵的储能装置
CN104791925A (zh) 一种节能型开式冷却塔供冷系统
CN108955014B (zh) 一种闭式真空制冷蓄冷设备及方法
CN111473540A (zh) 船舶余热驱动co2超临界发电耦合跨临界制冷循环系统
CN204555111U (zh) 节能型开式冷却塔供冷系统
CN104864652A (zh) 一种蓄冷槽蓄冷式保温厢体
CN111750563B (zh) 一种白酒余热利用系统
CN111605667A (zh) 一种多能互补型船舶冷热水系统
CN206905340U (zh) 一种船用废热利用冷水系统
CN210718202U (zh) 一种余冷余热联合制冷制淡系统
CN106766546A (zh) 一种双系统循环水冷却装置
CN105365527A (zh) 一种给冷藏运输工具提供动力和冷源的装置和方法
CN206016979U (zh) 海水冷却、混合冷源的高效燃机进气冷却装置
CN213354815U (zh) 一种船舶用能源综合利用系统
CN104047730A (zh) 采用复叠式溴化锂制冷机的燃气轮机进气冷却系统
CN210289855U (zh) 一种热电厂汽轮机润滑油快速辅助冷却装置
CN203837368U (zh) 余热吸收协调制冷冷库
CN203518140U (zh) 一种废热回收的冷暖空调系统
CN203769942U (zh) 一种数据中心液态空气制冷发电装置
KR101271189B1 (ko) 선박의 흡입공기 냉각시스템
CN106150700B (zh) 海水冷却、混合冷源的高效燃机进气冷却装置
CN111023617A (zh) 一种基于制冷方式使乏汽冷却水降温的装置及方法
CN215002364U (zh) 一种掘进机循环水余热回收利用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