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905161U - 能量传导一体化制冷制热系统 - Google Patents

能量传导一体化制冷制热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905161U
CN206905161U CN201621480206.XU CN201621480206U CN206905161U CN 206905161 U CN206905161 U CN 206905161U CN 201621480206 U CN201621480206 U CN 201621480206U CN 206905161 U CN206905161 U CN 20690516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nergy
layer
heat
machine
capillar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1480206.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621480206.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90516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90516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90516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30/00Energy efficient heating, ventilation or air conditioning [HVAC]
    • Y02B30/70Efficient control or regulation technologies, e.g. for control of refrigerant flow, motor or heating

Landscapes

  • Duct Arrang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能量传导一体化制冷制热系统。它包括有结构层和外设,结构层由下至上依次包括基层、保温层、节能层、电热层、导热层、蓄能层、饰面层;所述蓄能层内包裹着并列铺设的毛细管层和气源管层;外设包括能量机、室内机、进风口、出风口、循环风机、分液器、集液器、分风器、集风器、智能网关。本实用新型制冷制热迅速、效果好,设计合理巧妙,易于实施,冷热均匀,与传统技术相比使用寿命长、维护费用低、有杀菌功能、气源管可水洗、安装投入成本小、受环境影响因素小等优点。

Description

能量传导一体化制冷制热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能量传导一体化制冷制热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进步,人们对所生活的环境要求的越来越高,现有建筑工艺和传统做法已经无法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环境要求,人们对自己所居住和工作的建筑不仅仅是遮风挡雨,而是要在美观节能的前提下使自己居住和工作的环境更佳舒适,由于恒温恒湿的室内环境才能让人们感到舒适,所以,迎刃而生了很多室内加热制冷设施和设备,但是,现有的设施和设备普遍存在使用寿命短、维护费用高、安装投入成本大、受环境影响因素大,这些缺点和问题,成为技术员急待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问题不足之处,提供一种能量传导一体化制冷制热系统,解决了当今新建建筑和原有建筑,制冷制热的功能缺陷。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能量传导一体化制冷制热系统,它包括有结构层、外设和室内气源管,结构层由下至上依次包括基层、保温层、节能层、电热层、导热层、蓄能层和饰面层;所述蓄能层内包裹着并列铺设的毛细管层和气源管层;外设包括能量机、室内机、进风口、出风口、循环风机、分液器、集液器、分风器、集风器、智能网关。
所述基层为系统铺设的地面、墙面、棚面或建筑结构内部;
所述保温层铺设在基层上面,保温层具有保温隔热效果的材料,具体为:挤塑板、苯板、岩棉板、聚氨酯板或发泡水泥;
所述节能层铺设在保温层上面,节能层为具有节能反射冷量及热量效果的材料,具体为反射纸、反射膜或铝箔;
所述电热层铺设在节能层上面,电热层为利用电能产生热量的装置,具体为电热膜、发热电缆或发热板;
所述导热层铺设在电热层上面,导热层为具有导热和固定毛细管功能的材料,具体为金属网;
所述蓄能层铺设在导热层上面,蓄能层为具有导冷导热和储冷储热并可用于蓄能层施工的材料,具体为水泥砂浆、混凝土、胶泥和石墨;
所述饰面层铺设在蓄能层上面,饰面层上设有金属导流槽。
所述毛细管层由多根毛细管组成,具体为金属毛细管、塑料毛细管、塑包金属毛细管,毛细管内孔0.1~6mm、壁厚0.5~2mm;所述毛细管一端通过分液器连接能量机,另一端通过集液器连接能量机,形成闭合管路;
所述气源管层由多根气源管组成,具体为金属管或塑料管,所述气源管层铺设在蓄能层中,气源管一端连接进风口,另一端通过集风器依次连接循环风机、分风器、室内气源管层、出风口。
所述能量机与毛细管连接,能量机用于制冷制热的机组,具体为空气源外机、二氧化碳空调外机、水源外机或土壤源外机;
所述室内机连接能量机, 室内机包括壁挂室内机、风管室内机、柜机或嵌入室内机。
所述循环风机为可正反双向循环的循环风机。
所述分液和集液器为金属材质或塑料材质。
所述智能网关连接能量机、室内机、循环风机。
所述毛细管内介子为水、防冻液或空调冷媒。
本实用新型制冷制热迅速,制冷制热效果好,设计合理巧妙,易于实施,冷热均匀,与传统技术相比使用寿命长、维护费用低、安装投入成本小、受环境影响因素小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能量传导一体化制冷制热系统剖面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能量传导一体化制冷制热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外设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内设与外设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中:1、基层;2、保温层;3、节能层;4、电热层;5、导热层;6、毛细管层;7、气源管层;8、蓄能层;9、饰面层;10、导流槽;11、能量机;12、室内机;13、室内气源管;14、循环风机;15、分液器;16、集液器;17、智能网关;18、集风器;19、分风器;20、进风口;21、出风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除非另作定义,本文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说明书以及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第一”、“第二”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不同的组成部分。同样,“一个”、“一”或者“该”等类似词语也不表示数量限制,而是表示存在至少一个。“包括”或者“包含”等类似的词语意指出现该词前面的元件或者物件涵盖出现在该词后面列举的元件或者物件及其等同,而不排除其他元件或者物件。“上”、“下”、等仅用于表示相对位置关系,当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改变后,则该相对位置关系也可能相应地改变。“连接”不限于具体的连接形式,可以是直接连接,也可以是通过其他部件间接连接,可以是不可拆卸的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的连接,可以是电气或信号连接,也可以是机械或物理连接。
实施例一
能量传导一体化制冷制热系统,它包括有结构层、外设和室内气源管13,结构层由下至上依次包括基层1、保温层2、节能层3、电热层4、导热层5、蓄能层8和饰面层9;所述蓄能层8内包裹着并列铺设的毛细管层6和气源管层7;外设包括能量机11、室内机12、进风口20、出风口21、循环风机14、分液器15、集液器16、分风器19、集风器18、智能网关17。
所述基层1为系统铺设的地面、墙面、棚面或建筑结构内部;
所述保温层2铺设在基层1上面,保温层2具有保温隔热效果的材料,具体为:挤塑板、苯板、岩棉板、聚氨酯板或发泡水泥;
所述节能层3铺设在保温层2上面,节能层3为具有节能反射冷量及热量效果的材料,具体为反射纸、反射膜或铝箔;
所述电热层4铺设在节能层3上面,电热层4为利用电能产生热量的装置,具体为电热膜、发热电缆或发热板;
所述导热层5铺设在电热层4上面,导热层5为具有导热和固定毛细管功能的材料,具体为金属网;
所述蓄能层8铺设在导热层5上面,蓄能层8为具有导冷导热和储冷储热并可用于蓄能层8施工的材料,具体为水泥砂浆、混凝土、胶泥和石墨;
所述饰面层9铺设在蓄能层8上面,饰面层9上设有金属导流槽10。导流槽10增加散热面积,并可作为除湿使用。
所述毛细管层6由多根毛细管组成,具体为金属毛细管、塑料毛细管、塑包金属毛细管,毛细管内孔0.1~6mm、壁厚0.5~2mm;所述毛细管一端通过分液器15连接能量机11,另一端通过集液器16连接能量机11,形成闭合管路;
所述气源管层7由多根气源管组成,具体为金属管或塑料管,所述气源管层7铺设在蓄能层8中,气源管一端连接进风口20,另一端通过集风器18依次连接循环风机14、分风器19、室内气源管13、出风口21。气源管具有杀菌和吸附灰尘及病菌的功能,
所述能量机11与毛细管连接,能量机11用于制冷制热的机组,具体为空气源外机、二氧化碳空调外机、水源外机或土壤源外机;
所述室内机12连接能量机11, 室内机12包括壁挂室内机、风管室内机、柜机或嵌入室内机。
所述循环风机14为可正反双向循环的循环风机。
所述分液器15和集液器16为金属材质或塑料材质。对多路毛细管进行冷媒分配及冷媒聚集。
所述智能网关17连接能量机11、室内机12、循环风机14。智能网关17用于控制及管理家中所有的设备,并具有根据一些指令、外置传感器等感知设备,做出相应的判断并发出指令给设备做出相应的功能,达到智能化成为整个智能系统中的大脑,通过多种通讯连接方式,在控制功能界面逻辑关系中做出相应的调整,达到集中管理控制成为整个智能系统中的大脑。
所述毛细管内介子为水、防冻液或空调冷媒。
在本实用新型的能量传导一体化制冷制热系统中,有三种工作模式,制冷模式、制热模式、除湿模式。
制冷模式,智能网关17发出命令控制能量机11启动,能量机11将收集(产生)的冷量通过分液器15,循环至毛细管层6后对蓄能层8释放冷量,然后循环至集液器16,进入能量机11中吸收冷量继续循环;蓄能层8及导热层5吸收毛细管层6的冷量,并传递给气源管层7,制冷气源管内的空气,循环风机14启动,空气经过进风口20进入气源管层7与气源管进行能量交换成为冷风,冷风通过集风器18,循环至循环风机14,再经过分风器19,进入二组气源管,由出风口21吹向空间;室内机12可在制冷系统中单独开启和关闭,室内机12直接连接能量机11,与能量机11进行冷量交换,并可向空间制冷,由以上组合给房间制冷。
制热模式,智能网关17发出命令控制能量机11启动,能量机11将收集(产生)的热量通过分液器15,循环至毛细管后对蓄能层8释放热量,然后循环至集液器16,进入能量机12中吸收热量继续循环;蓄能层8及导热层5吸收毛细管层6的热量,并传递给气源管层7,加热气源管内的空气,循环风机14启动,空气经过进风口20,循环至气源管与气源管进行能量交换成为热风,冷风通过集风器18,循环至循环风机14,经过分风器19,经过二组气源管,由出风口21吹向空间;室内机12可在制热系统中单独开启和关闭,室内机12直接连接能量机11,与能量机11进行热量交换,并可向空间制热,电热层4可辅助毛管层6进行制热,也可启动电热层4通过蓄能层8、饰面层9、气源管层7向空间加热,由以上组合给房间制热。
除湿模式,智能网关17发出命令控制能量机11启动,能量机11将收集(产生)的冷量通过分液器15,循环至毛细管后对蓄能层8释放冷量,然后循环至集液器16,进入能量机11中吸收冷量继续循环;蓄能层8通过饰面层9释放冷量,水蒸气在饰面层9上液化结露,由导流槽10流出达到除湿功能;蓄能层8及导热层5吸收毛细管层6的冷量,并传递给气源管层7,循环风机14启动,空气经过进风口20,循环至气源管7,水蒸气在气源管7内结露,并通过集风器18流出达到除湿功能。室内机12可在制除湿系统中单独开启和关闭,室内机12直接连接能量机11,与能量机11进行冷量交换,并可对空间除湿,室内内温度低时启动除湿模式,可同时开启电热层4进行加,这样达到保持空间温度不变的情况下除湿,也可调高电热层4的制热温度,对室内制热的同时进行除湿。由以上组合给房间除湿。
本实用新型工作原理是:由能量机做工产生冷量及热量,通过分液器和集液器,将冷量及热量传递到毛细管和室内机侧,室内机将冷量及热量用于制冷、制热、除湿使用并具有通风效果。毛细管将管内冷媒的冷量或热量通过传导的方式将或热量同时传递给导热层、蓄能层、风管层。导热层为导热性较好的材料制成,将所吸收的冷量或热量迅速的传递给风管层及蓄能层。风管层从毛细管、导热层、蓄热层中获取冷量及热量,并加热或制冷管内的空气,通过循环风机的正反两种循环,间管内的温度通过空气很快的置换到室内。蓄能层主要起到冷热量传递及存储的作用,以较大的散冷散热面通过饰面层向空间散冷散热,并起冷热量储蓄及持续散冷散热的作用。饰面层为毛细管等组件铺设的地面、墙面、棚面等位置,饰面层可由常用的地面、墙面、棚面装饰材料制成。有除湿要求的饰面层可在上面层增加导流槽,导流槽可增加饰面层散热面积,并可用于除湿导流结露水。通过饰面层、室内机、风管层对空间内制冷制热除湿,维持房间恒温恒湿。电热层铺设在保温节能层上部,导热层下部,电热层用于制热使用,辅助毛细管制冷或在特殊环境下导致室外机无法正常工作时,电热层可替代能量机制热,热量通过导热层、蓄热层、饰面层直接向空间加热。智能网关控制能量传导一体化制冷、制热、除湿。具有空间温湿度控制、蓄能层温度控制等功能。
本实用新型改变了传统制冷制热方式,而且使加热和制冷的切换更加迅捷灵活,解决了传统结构不能同时具备制冷制热除湿功能。
本实用新型制冷制热除湿效果好,易于施工。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能量传导一体化制冷制热系统,它包括有结构层、外设和室内气源管,其特征在于:结构层由下至上依次包括基层、保温层、节能层、电热层、导热层、蓄能层和饰面层;所述蓄能层内包裹着并列铺设的毛细管层和气源管层;外设包括能量机、室内机、进风口、出风口、循环风机、分液器、集液器、分风器、集风器、智能网关。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能量传导一体化制冷制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层为系统铺设的地面、墙面、棚面或建筑结构内部;
所述保温层铺设在基层上面,保温层具有保温隔热效果的材料,具体为:挤塑板、苯板、岩棉板、聚氨酯板或发泡水泥;
所述节能层铺设在保温层上面,节能层为具有节能反射冷量及热量效果的材料,具体为反射纸、反射膜或铝箔;
所述电热层铺设在节能层上面,电热层为利用电能产生热量的装置,具体为电热膜、发热电缆或发热板;
所述导热层铺设在电热层上面,导热层为具有导热和固定毛细管功能的材料,具体为金属网;
所述蓄能层铺设在导热层上面,蓄能层为具有导冷导热和储冷储热并可用于蓄能层施工的材料,具体为水泥砂浆、混凝土、胶泥和石墨;
所述饰面层铺设在蓄能层上面,饰面层上设有金属导流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能量传导一体化制冷制热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毛细管层由多根毛细管组成,具体为金属毛细管、塑料毛细管、塑包金属毛细管,毛细管内孔0.1~6mm、壁厚0.5~2mm;所述毛细管一端通过分液器连接能量机,另一端通过集液器连接能量机,形成闭合管路;
所述气源管层由多根气源管组成,具体为金属管或塑料管,所述气源管层铺设在蓄能层中,气源管一端连接进风口,另一端通过集风器依次连接循环风机、分风器、室内气源管层、出风口。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能量传导一体化制冷制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能量机与毛细管连接,能量机用于制冷制热的机组,具体为空气源外机、二氧化碳空调外机、水源外机或土壤源外机;
所述室内机连接能量机,室内机包括壁挂室内机、风管室内机、柜机或嵌入室内机。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能量传导一体化制冷制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风机为可正反双向循环的循环风机。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能量传导一体化制冷制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液和集液器为金属材质或塑料材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能量传导一体化制冷制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网关连接能量机、室内机、循环风机。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能量传导一体化制冷制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毛细管层内介质为水、防冻液或空调冷媒。
CN201621480206.XU 2016-12-30 2016-12-30 能量传导一体化制冷制热系统 Active CN20690516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480206.XU CN206905161U (zh) 2016-12-30 2016-12-30 能量传导一体化制冷制热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480206.XU CN206905161U (zh) 2016-12-30 2016-12-30 能量传导一体化制冷制热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905161U true CN206905161U (zh) 2018-01-19

Family

ID=612947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1480206.XU Active CN206905161U (zh) 2016-12-30 2016-12-30 能量传导一体化制冷制热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905161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765789A (zh) * 2017-01-24 2017-05-31 李钢 能量传导一体化制冷制热系统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765789A (zh) * 2017-01-24 2017-05-31 李钢 能量传导一体化制冷制热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425830B (zh) 一种对流/辐射一体化换热末端
CN107313520A (zh) 一种基于通风墙体的双层相变储能辐射空调系统
CN107883421A (zh) 相变蓄能毛细管网辐射地板/天花板供暖/冷一体化系统
CN110068043B (zh) 一种季节型蓄热的功能性供热墙体
CN107130702A (zh) 一种新型相变保温隔热吸湿型建筑外围结构
CN104878864A (zh) 通风保温模块供暖供冷地面及节能通风空调系统
CN109403556A (zh) 一种定型相变与内嵌管式通风屋面
CN104193290B (zh) 一种制备辐射吊顶用膨胀石墨板材的方法及其吊顶板
CN203203144U (zh) 一种温湿度独立控制的组合式辐射吊顶
CN206905161U (zh) 能量传导一体化制冷制热系统
CN105402941B (zh) 一种空调冷凝水的多孔陶瓷外敷管利用方法和装置
CN204804133U (zh) 通风保温模块供暖供冷地面及节能通风空调系统
CN207422535U (zh) 毛细管网土壤源热泵中央空调系统
CN101008290A (zh) 具有新型外墙围护、送风、采暖制冷系统的集合式住宅
CN201225720Y (zh) 地板新风及地板冷暖空调集成系统
CN206449785U (zh) 一体化结构层制冷制热系统
CN204830332U (zh) 毛细管系统控制器
CN106679027B (zh) 一种蒸发冷却置换通风装置及其参数确定方法
CN208996328U (zh) 一种定型相变与内嵌管式通风屋面
CN106016540A (zh) 地面冷暖控制系统
CN203560976U (zh) 一种内置柔性塑料管用于辐射供冷供热的透水橡胶地板
CN206449786U (zh) 能量传导一体化制冷制热系统
CN204963045U (zh) 通风保温模块供暖供冷地面及节能通风空调系统
CN209431591U (zh) 一种空调装置
CN209277601U (zh) 一种能够保温的节能建筑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