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896189U - 一种智能控光立体栽培架 - Google Patents

一种智能控光立体栽培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896189U
CN206896189U CN201720154301.9U CN201720154301U CN206896189U CN 206896189 U CN206896189 U CN 206896189U CN 201720154301 U CN201720154301 U CN 201720154301U CN 206896189 U CN206896189 U CN 20689618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nt
ceiling
supporting part
intelligence control
control ligh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154301.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旋
孙云保
吕晓晓
刘玉光
张民
刘备
刘明
冯大伟
孙玲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dong Kant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dong Kant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dong Kant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dong Kant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0154301.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89618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89618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89618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60/0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agriculture,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industries
    • Y02P60/14Measures for saving energy, e.g. in green houses

Landscapes

  • Cultivation Of Pla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智能控光立体栽培架,属于植物栽培技术领域,主要解决室内植物栽培光照不足的问题,其结构包括栽培架主体,栽培架主体包括植物平台、顶棚和支撑部,支撑部将顶棚支撑在植物平台的上方,在顶棚的下表面上设有光源;植物平台和顶棚可在纵向上相对移动以调节植物平台与光源的距离,光源连接有智能开关。本实用新型的栽培架可以为植物补充光照,且植物与光源之间的距离可以调节,使用灵活、适用范围广,通过智能开关控制光源的工作,可以最大程度的提高能源的利用率,节省能耗,尤其适用于室内植物栽培等光照不足的场合。

Description

一种智能控光立体栽培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植物栽培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智能控光立体栽培架,尤其适用于室内等光照不足的场合的植物栽培。
背景技术
光照是植物生长不可或缺的元素,没有光照,植物将不能进行光合作用,无法正常生长发育。对于室内种植来说,光照尤为重要,如家庭花卉、绿植等盆景种植,农业科研领域的实验室植物栽培等。
室内植物的种植面临种植面积有限、室内光照不足等问题,影响了植物的正常生长。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灵活、可为植物补充光照的智能控光立体栽培架。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提供了一种智能控光立体栽培架,包括栽培架主体,栽培架主体包括植物平台、顶棚和支撑部,支撑部将顶棚支撑在植物平台的上方,在顶棚的下表面上设有光源;植物平台和顶棚可在纵向上相对移动以调节植物平台与光源的距离,光源连接有智能开关。
进一步的,栽培架主体还包括底座,支撑部顶端连接顶棚,支撑部底端连接底座,植物平台位于顶棚和底座之间。设置底座,可以将栽培架主体直接安放在地面上,比起将支撑部安装在地面上,使用更加方便。
进一步的,支撑部的两侧边缘和底座的两侧边缘之间分别安装有支撑杆,支撑杆倾斜布置,支撑杆一端连接支撑部,支撑杆另一端连接底座。安装倾斜的支撑杆形成三角撑,大大提高了栽培架主体的稳定性,使栽培架主体更加牢固,使用寿命更长。
进一步的,支撑部包括两根立杆,两根所述立杆对称的分布在顶棚一侧边缘的两端,两根立杆之间连接有至少一根横向的连接杆。支撑部由杆件构成,节省材料、重量轻,在立杆之间设置连接杆,保证了支撑部的稳定性。
进一步的,顶棚为矩形框架,在矩形框架的内部设置有至少一条安装杆,光源安装在安装杆的下表面上。顶棚为矩形框架,可以并列的摆放多个形成阵列,相邻的栽培架主体可以紧靠在一起,空间利用率高。
进一步的,植物平台为底面和侧壁构成的凹槽状结构。将植物平台设为凹槽状结构,底面四周的侧壁会形成遮挡,避免底面上放置的植物掉落,也避免灌溉植物的水顺着底面流下带来不便。
关于植物平台和光源之间距离的调节,一种可选择的技术方案为:植物平台通过剪叉式升降架安装在底座上,底座上还安装有液压缸和电机,液压缸的活塞杆末端连接在剪叉式升降架的一侧,液压缸的液压泵由电机驱动。
剪叉式升降架的剪叉由两个框架构成,两个框架交叉并在交叉点处通过销轴相连接,剪叉顶端一侧铰接在植物平台的底面上,剪叉顶端另一侧设有滚轮,剪叉底端一侧铰接在底座上,剪叉底端的另一侧设有滚轮,剪叉顶端和底端的滚轮设置在同一侧。植物平台的底部和底座上分别设有与滚轮相适配的滑槽,滚轮位于滑槽内并沿滑槽移动,滑槽的两端分别设有限位轮。液压缸的活塞杆的末端连接在构成剪叉的框架的安装有滚轮的一侧的底边缘上。
进一步的,智能开关和控制电机工作的升降开关均安装在所述支撑部的一侧。开关安装在支撑部的一侧,便于安装和操作。
关于植物平台和光源之间距离的调节,另一种可选择的技术方案为:支撑部包括沿纵向伸缩的伸缩杆,伸缩杆带动顶棚上下移动。
植物平台固定、顶棚可随伸缩杆上下移动,或者顶棚固定、植物平台可在剪叉式升降架的带动下上下移动,或者植物平台和顶棚均可上下移动,均可以实现两者之间距离的调节,从而适应不同高度的植物,而且可以根据植物的生长特性调节植物和光源之间的距离,使用灵活,适用范围广。
进一步的,光源为植物专用LED补光灯,智能开关为微电脑时控开关。光源采用植物专用LED补光灯,其发出的光适合植物所需光谱,对植物的光合作用帮助最大,促生长效果最好;微电脑时控开关可实现以天为循环多时段的控制耗电元件的开闭,在光照不足的时段自动打开光源,光照充足的时段自动关闭,节省能耗。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示例的智能控光立体栽培架,在顶棚上设置有光源,光源通过智能开关进行控制,光源与承载植物的植物平台之间的距离可调节,可为植物平台上的植物补充光照,且适应不同高度和不同生长特性的植物,适用范围广,能耗低。
2、本实用新型示例的智能控光立体栽培架,在纵向上可叠加设置,大大提高空间利用率,弥补室内植物种植面积有限的不足。
3、本实用新型示例的智能控光立体栽培架,支撑部和顶棚均采用杆件构成,耗材少,质量轻。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顶棚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剪叉式升降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栽培架主体,11支撑杆,12顶棚,13立杆,14连接杆,
2剪叉式升降架,21升降开关,22底座,23电机,24液压缸,25剪叉,26植物平台,27滚轮,28限位轮,
31微电脑时控开关,32植物专用LED补光灯,33串联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实施例一:
如图1、图2所示。一种智能控光立体栽培架,包括栽培架主体1,栽培架主体1包括底座22、植物平台26、顶棚12和支撑部。底座22为矩形的平板,支撑部顶端连接顶棚12,支撑部底端连接底座22,植物平台26位于顶棚12和底座22之间。支撑部包括两根立杆13,两根立杆13对称的分布在顶棚12一侧边缘的两端,两根立杆13之间并列的设置有多根横向的连接杆14。两根立杆13和底座22的两侧边缘之间分别安装有支撑杆11,支撑杆11倾斜布置,支撑杆11一端连接立杆13,支撑杆11另一端连接底座22。安装倾斜的支撑杆11形成三角撑,大大提高了栽培架主体1的稳定性,使栽培架主体1更加牢固,使用寿命更长。
如图3所示,顶棚12为矩形框架,在矩形框架的内部设置有多根安装杆,安装杆的下表面上安装有植物专用IED补光灯32。多个安装杆上的植物专用IED补光灯32通过串联线33串联后与微电脑时控开关31及电源构成通路。
立杆13为刚性直杆,顶棚12固定安装在立杆13的顶端,植物平台26通过剪叉式升降架2安装在底座22上。植物平台26为底面和侧壁构成的凹槽状结构。植物平台26通过剪叉式升降架2安装在底座上,该剪叉式升降架2为电动升降架,底座22上还安装有液压缸24和电机23,液压缸24的活塞杆末端连接在剪叉式升降架2的一侧,液压缸24的液压泵由电机23驱动。
剪叉式升降架2的结构如图4所示,剪叉式升降架2的剪叉25由两个框架构成,两个框架交叉并在交叉点处通过销轴相连接,剪叉25顶端一侧铰接在植物平台26的底面上,剪叉25顶端另一侧设有滚轮27,剪叉25底端一侧铰接在底座22上,剪叉25底端的另一侧设有滚轮27,剪叉25顶端和底端的滚轮27设置在同一侧。植物平台26的底部和底座22上分别设有与滚轮27相适配的滑槽,滚轮27位于滑槽内并沿滑槽移动,滑槽的两端分别设有限位轮28。液压缸24的活塞杆的末端连接在构成剪叉25的框架的安装有滚轮27的一侧的底边缘上。设置限位轮28,可避免剪叉25与滑槽之间的相互碰撞,延长栽培架的使用寿命。
微电脑时控开关31和控制电机23工作的升降开关21均安装在其中一根立杆13的外侧,升降开关21、电机23和电源经导线连接后形成通路,电机23为正反转电机,电机23的输出轴与液压泵的输入轴相连接,用于驱动液压泵,液压泵与液压缸24相连通以控制液压缸24活塞杆的动作。开关安装在一根立杆13的外侧,便于安装和操作。
植物专用LED补光灯32一般为红蓝光线组合,覆盖光合作用所需的波长范围,在视觉效果上,发出的光外观呈粉红色。植物专用LED补光灯32的红蓝灯色谱比例一般在5:1~10:1之间为宜,通常可选7~8:1的比例。当然有条件的可根据植物生长周期调整红色和蓝色光的比例最好。采用植物专用LED补光灯32给植物补光时,一般功率低于50w的LED植物补光灯,针对不同植物,在使用时距离植物主叶面的高度为0.2~0.8米为宜;功率高于50w的LED植物补光灯,针对不同植物,在使用时距离植物主叶面的高度为0.5~1.5米为宜。
微电脑时控开关31可从市面购得,是以单片微处理器为核心配合电子电路等组成一个电源开关控制装置,可实现以天为循环多时段的控制耗电元件的开闭,在光照不足的时段自动打开光源,光照充足的时段自动关闭,节省能耗。
为便于对本实用新型的理解,下面结合一个使用过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使用时,所栽培的植物放置在植物平台26的底面上,植物平台26为凹槽状结构,底面四周的侧壁会形成遮挡,避免底面上放置的植物掉落,也避免灌溉植物的水顺着底面流下带来不便。
根据所栽培植物的高度调整植物平台26的高度,从而使植物平台26与顶棚12之间存在一个适当的距离。电机23为正反转电机,需要植物平台26升高时,通过升降开关21操作电机23反转,电机23驱动液压泵工作,使液压缸24的活塞杆收缩,活塞杆带动剪叉25动作,植物平台26升高;需要植物平台26降低时,通过升降开关21操作电机23正转,电机23驱动液压泵工作,使液压缸24的活塞杆伸长,活塞杆带动剪叉25动作,植物平台26降低。
微电脑时控开关31内设有单片微处理器,在微电脑时控开关31上设定植物专用LED补光灯32的工作时间,设定时间段内电路接通,植物专用LED补光灯32发光工作,其余时间段内电路断开,植物专用LED补光灯32不工作,既能够有效的补充光照,又不会浪费能源,且自动化程度高,节省人力。
本实用新型的栽培架可以并列的摆放多个形成阵列,在纵向上也可以叠加,空间利用率高。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相同的特征不再赘述,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不同的特征在于:本实施例中,植物平台的位置固定,底座与顶棚之间的立杆为伸缩杆,伸缩杆带动顶棚上下移动实现植物平台和顶棚之间距离的调节。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中,植物平台和顶棚均为可移动式,植物平台的安装方式与实施例一相同,立杆的结构与实施例二相同。
实施例二和实施例三中,伸缩杆可以由多段活动套置的管状结构构成,在每两段管状结构的连接处设有紧固螺钉;伸缩杆还可采用液压推杆、气动推杆、电动推杆等代替。
上述实施例中,顶棚上安装光源的安装杆为相互平行设置,但是本实用新型安装杆的设置方式不限于平行设置,也可以交叉的无规则设置。同样的,连接杆的安装方式也不限于与立杆垂直,数量及布置方式均可以改变。
上述实施例中的微电脑时控开关31还可以用其他的智能开关代替,例如,将开关与光敏传感器相连接,当光线不足时开关自动闭合,当光线充足时开关自动断开。
本实用新型的光源不限于采用实施例所述的植物专用LED补光灯,还可以采用其他的光源,如日光灯等,优选波长在400~720nm左右的光源。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是本实用新型的全部实施例,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除说明书所述技术特征外,其余技术特征均为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知技术。

Claims (10)

1.一种智能控光立体栽培架,包括栽培架主体,其特征是,所述的栽培架主体包括植物平台、顶棚和支撑部,所述支撑部将所述顶棚支撑在所述植物平台的上方,在所述顶棚的下表面上设有光源;所述植物平台和所述顶棚可在纵向上相对移动以调节植物平台与所述光源的距离,所述光源连接有智能开关。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控光立体栽培架,其特征是,所述的栽培架主体还包括底座,所述支撑部顶端连接所述顶棚,所述支撑部底端连接所述底座,所述植物平台位于所述顶棚和所述底座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控光立体栽培架,其特征是,所述支撑部的两侧边缘和所述底座的两侧边缘之间分别安装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倾斜布置,支撑杆一端连接支撑部,支撑杆另一端连接底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控光立体栽培架,其特征是,所述的支撑部包括两根立杆,两根所述立杆对称的分布在所述顶棚一侧边缘的两端,两根立杆之间连接有至少一根横向的连接杆。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智能控光立体栽培架,其特征是,所述的顶棚为矩形框架,在矩形框架的内部设置有至少一条安装杆,所述光源安装在所述安装杆的下表面上。
6.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智能控光立体栽培架,其特征是,所述植物平台为底面和侧壁构成的凹槽状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控光立体栽培架,其特征是,所述植物平台通过剪叉式升降架安装在所述底座上,所述底座上还安装有液压缸和电机,所述液压缸的活塞杆末端连接在所述剪叉式升降架的一侧,所述液压缸的液压泵由所述电机驱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智能控光立体栽培架,其特征是,所述智能开关和控制所述电机工作的升降开关均安装在所述支撑部的一侧。
9.根据权利要求1或7所述的智能控光立体栽培架,其特征是,所述支撑部包括沿纵向伸缩的伸缩杆,所述伸缩杆带动所述顶棚上下移动。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控光立体栽培架,其特征是,所述的光源为植物专用LED补光灯,所述的智能开关为微电脑时控开关。
CN201720154301.9U 2017-02-21 2017-02-21 一种智能控光立体栽培架 Active CN20689618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154301.9U CN206896189U (zh) 2017-02-21 2017-02-21 一种智能控光立体栽培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154301.9U CN206896189U (zh) 2017-02-21 2017-02-21 一种智能控光立体栽培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896189U true CN206896189U (zh) 2018-01-19

Family

ID=612952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154301.9U Active CN206896189U (zh) 2017-02-21 2017-02-21 一种智能控光立体栽培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896189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063175A (zh) * 2019-05-31 2019-07-30 徐杨广 一种用于温室大棚内可调节角度的花卉管理平台
CN110123092A (zh) * 2019-04-25 2019-08-16 黄章溪 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盆栽用放置架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123092A (zh) * 2019-04-25 2019-08-16 黄章溪 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盆栽用放置架
CN110063175A (zh) * 2019-05-31 2019-07-30 徐杨广 一种用于温室大棚内可调节角度的花卉管理平台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944631B2 (en) LED mixed lighting for tissue culture of orchids
CN208639148U (zh) 一种蔬菜种植用温室大棚
CN206896189U (zh) 一种智能控光立体栽培架
CN105491876B (zh) 栽培系统
CN103404426A (zh) 一种自动化立体无土栽培系统
CN205196417U (zh) 一种园林盆景展示培养架装置
CN106857038A (zh) 一种温室藤蔓类果蔬补光装置及补光方法
CN107455180A (zh) 一种智能光伏温室
CN108849017A (zh) 一种led植物生长灯
CN110291897A (zh) 一种针对植物不同时期的光照装置
CN213245893U (zh) 一种可调控生长因子的立体绿化展览装置
CN203446271U (zh) 智能负离子园艺机
CN205305541U (zh) 一种可移动的生态植物墙屏风
CN204518764U (zh) 基质栽培系统
CN105210714A (zh) 一种小型立体栽培装置
KR20160090023A (ko) 수직걸이 식생장치
CN104012343B (zh) 植物栽培装置
CN205912553U (zh) 可移动复合景观植物培养箱
CN214580750U (zh) 一种补光灯升降装置
CN213187287U (zh) 一种能调节高度的led植物生长灯
CN215421847U (zh) 一种带有侧向光照功能的光合植物培养装置
CN110771383A (zh) 一种用于园林景观的花架
CN213548573U (zh) 一种有机蔬菜培养器
CN205993215U (zh) 一种南方月季栽培用温室大棚
CN204669984U (zh) 一种可实现层叠补光的绿化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