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892490U - 宽窄视角可切换的液晶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宽窄视角可切换的液晶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892490U
CN206892490U CN201720787668.4U CN201720787668U CN206892490U CN 206892490 U CN206892490 U CN 206892490U CN 201720787668 U CN201720787668 U CN 201720787668U CN 206892490 U CN206892490 U CN 20689249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ode
liquid crystal
voltage
viewing angle
display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787668.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赵哲
姜丽梅
张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foVision Optoelectronics Kunsha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InfoVision Optoelectronics Kunsha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foVision Optoelectronics Kunshan Co Ltd filed Critical InfoVision Optoelectronics Kunsha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0787668.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89249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89249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89249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Liquid Crystal (AREA)
  •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Control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一种宽窄视角可切换的液晶显示装置,包括第一基板、与第一基板相对设置的第二基板及位于第一基板与第二基板之间的液晶层,第二基板在朝向液晶层的一侧设有公共电极和像素电极,第一基板在朝向液晶层的一侧设有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第二电极比第一电极更靠近液晶层,第一电极为面状电极,第二电极为狭缝电极,第二电极包括电连接在一起的多个电极条,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中的其中之一用于施加与公共电极相同或相近的电压,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中的另一施加用于切换宽窄视角的视角控制电压。该液晶显示装置在实现窄视角模式时,可以降低施加在两个基板之间的电压差,从而提升画面显示品质,同时降低功耗。

Description

宽窄视角可切换的液晶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液晶显示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宽窄视角可切换的液晶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液晶显示装置(liquid crystal display,LCD)具有画质好、体积小、重量轻、低驱动电压、低功耗、无辐射和制造成本相对较低的优点,在平板显示领域占主导地位。
随着液晶显示技术的不断进步,显示器的可视角度已经由原来的120°左右拓宽到160°以上,人们在享受斜视带来视觉体验的同时,也希望有效保护商业机密和个人隐私,避免屏幕信息外泄而造成的商业损失或尴尬。因此除了宽视角之外,在许多场合还需要显示装置具备宽窄视角可切换的功能。
为了实现对液晶显示装置的宽视角与窄视角进行切换,目前有一种方式是利用彩膜基板(CF)一侧的视角控制电极给液晶分子施加一个垂直电场,通过改变液晶分子的倾斜角来实现宽视角与窄视角的切换。图1为现有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在宽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液晶显示装置在窄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请参图1与图2,该液晶显示装置包括第一基板11、第二基板12和位于第一基板11与第二基板12之间的液晶层13,第一基板11上设有视角控制电极111。如图1所示,在宽视角显示时,第一基板11上的视角控制电极111不给电压,液晶显示装置实现宽视角显示。如图2所示,当需要窄视角显示时,第一基板11上的视角控制电极111给电压,使得在第一基板11与第二基板12之间产生垂直电场E(如图中箭头所示),液晶层13中的液晶分子在垂直方向的电场作用下而翘起,产生漏光现象使得画面对比度降低,最终实现窄视角。
现有宽窄视角可切换的面板架构下,为了实现窄视角模式,需要在两个基板之间施加较大的电压差,该电压差一般需要在3V~6V之间才能获得较好的窄视角效果。但是,在两个基板之间施加较大的电压差,由于电压耦合效应,容易对画面正常显示造成较大负面影响,例如带来显示Mura或闪烁现象,同时功耗也较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宽窄视角可切换的液晶显示装置,解决现有为了实现窄视角模式,需要在两个基板之间施加较大的电压差,导致对画面正常显示造成较大负面影响,同时功耗也较大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宽窄视角可切换的液晶显示装置,包括第一基板、与该第一基板相对设置的第二基板及位于该第一基板与该第二基板之间的液晶层,该第二基板在朝向该液晶层的一侧设有公共电极和像素电极,该第一基板在朝向该液晶层的一侧设有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该第二电极比该第一电极更靠近该液晶层,该第一电极为面状电极,该第二电极为狭缝电极,该第二电极包括电连接在一起的多个电极条,该第一电极与该第二电极中的其中之一施加与该公共电极相同或相近的电压,该第一电极与该第二电极中的另一施加用于切换宽窄视角的视角控制电压。
进一步地,该第一电极与该第二电极中的其中之一与该公共电极导电连接且施加与该公共电极相同的电压,该第一电极与该第二电极中的另一施加用于切换宽窄视角的视角控制电压。
进一步地,该第一电极与该公共电极导电连接且施加与该公共电极相同的电压,该第二电极施加用于切换宽窄视角的视角控制电压;或者,该第二电极与该公共电极导电连接且施加与该公共电极相同的电压,该第一电极施加用于切换宽窄视角的视角控制电压。
进一步地,该液晶层采用正性液晶,该液晶层中的正性液晶垂直于该第二电极的电极条进行初始配向。
进一步地,该液晶层中的正性液晶相对于该第一基板和该第二基板的初始预倾角小于10°。
进一步地,无论宽视角还是窄视角,该公共电极均施加直流公共电压;当该视角控制电压与该直流公共电压之间不存在电压差或存在较小电压差时,该液晶显示装置为宽视角;当该视角控制电压与该直流公共电压之间存在较大电压差时,该液晶显示装置为窄视角。
进一步地,在宽视角下,该视角控制电压与该直流公共电压相同且该视角控制电压与该直流公共电压之间的电压差为0V;在窄视角下,该视角控制电压为周期性的交流电压且该视角控制电压与该直流公共电压之间的电压差在2V~3V之间。
进一步地,该液晶层采用负性液晶,该液晶层中的负性液晶平行于该第二电极的电极条进行初始配向。
进一步地,该液晶层中的负性液晶相对于该第一基板和该第二基板的初始预倾角在30°~60°之间。
进一步地,无论宽视角还是窄视角,该公共电极均施加直流公共电压;当该视角控制电压与该直流公共电压之间不存在电压差或存在较小电压差时,该液晶显示装置为窄视角;当该视角控制电压与该直流公共电压之间存在较大电压差时,该液晶显示装置为宽视角。
进一步地,在窄视角下,该视角控制电压与该直流公共电压相同且该视角控制电压与该直流公共电压之间的电压差为0V;在宽视角下,该视角控制电压为周期性的交流电压且该视角控制电压与该直流公共电压之间的电压差在2V~3V之间。
进一步地,该第一基板上还设有第一绝缘层,该第一绝缘层设置在该第一电极与该第二电极之间;该第二基板上还设有第二绝缘层,该第二绝缘层设置在该公共电极与该像素电极之间。
进一步地,该像素电极比该公共电极更靠近该液晶层,该公共电极为面状电极,该像素电极为狭缝电极,每个子像素内的像素电极包括电连接在一起的多个电极条;或者该公共电极比该像素电极更靠近该液晶层,每个子像素内的像素电极为块状电极,该公共电极为狭缝电极,该公共电极包括电连接在一起的多个电极条。
进一步地,该液晶显示装置设有视角切换按键,用于供用户向该液晶显示装置发出视角切换请求。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宽窄视角可切换的液晶显示装置,在实现窄视角模式时,可以降低施加在两个基板之间的电压差,从而提升画面显示品质,同时降低功耗。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在宽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液晶显示装置在窄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中液晶显示装置的平面示意图。
图4为图3沿平行于第二电极的电极条方向的部分截面示意图。
图5为图3沿平行于像素电极的电极条方向的部分截面示意图。
图6为图5施加垂直电场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施加在第一电极上的一种波形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中液晶显示装置的部分截面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中液晶显示装置沿平行于第二电极的电极条方向的部分截面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中液晶显示装置沿平行于像素电极的电极条方向的部分截面示意图。
图11为图10施加垂直电场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12a与图12b为本实用新型第四实施例中液晶显示装置的平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为达成预定实用新型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方式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
[第一实施例]
如图3至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的宽窄视角可切换的液晶显示装置,包括第一基板20、与第一基板20相对设置的第二基板30及位于第一基板20与第二基板30之间的液晶层40。
第一基板20在朝向液晶层40的一侧设有第一电极21和第二电极22,第二基板30在朝向液晶层40的一侧设有公共电极(common electrode)31和像素电极(pixel electrode)32。
第一基板20上还设有色阻层23、黑矩阵(BM)24和第一绝缘层25。色阻层23例如为R、G、B色阻。色阻层23和黑矩阵24相互错开设置在第一基板20朝向液晶层40一侧的表面上。第一电极21和第二电极22设置在色阻层23和黑矩阵24上,第二电极22比第一电极21更靠近液晶层40(即第二电极22位于第一电极21下方)。第一绝缘层25设置在第一电极21与第二电极22之间,以使第一电极21和第二电极22相互绝缘。在色阻层23、黑矩阵24与第一电极21之间还可以设有一平坦层26(overcoat,OC)。
第一电极21和第二电极22由透明导电材料(ITO、IZO等)制成。第一电极21为面状电极,第二电极22为狭缝电极。第二电极22包括电连接在一起的多个电极条220。在第一基板20上,位于下方的第二电极22为条状结构,可以使第一电极21与第二电极22之间产生的电场可以从第二电极22的电极条220之间的狭缝(图未标)中传递出,不会被屏蔽而导致对液晶的作用减弱。
公共电极31和像素电极32在第二基板30上位于不同层且两者之间夹设有第二绝缘层33,使公共电极31和像素电极32相互绝缘。公共电极31和像素电极32在第二基板30上的层叠顺序不限,本实施例中以像素电极32比公共电极31更靠近液晶层40(即像素电极32位于公共电极31上方)为例进行说明。
公共电极31和像素电极32由透明导电材料(ITO、IZO等)制成。本实施例中,公共电极31为面状电极,像素电极32为狭缝电极,每个子像素内的像素电极32包括电连接在一起的多个电极条320。在第二基板30上,位于上方的像素电极32为条状结构,可以使公共电极31与像素电极32之间产生的电场可以从像素电极32的电极条320之间的狭缝(图未标)中传递出,不会被屏蔽而导致对液晶的作用减弱。
该液晶显示装置采用边缘电场切换架构(Fringe Field Switching,FFS),公共电极31和像素电极32均形成在第二基板30上,当在公共电极31和像素电极32之间施加显示电场时,液晶分子在与基板大致平行的平面内旋转以获得较广的视角。
第二基板30上还设有有源元件阵列34,关于有源元件阵列34的结构为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例如有源元件阵列34包括扫描线、数据线和薄膜晶体管(TFT),多条扫描线与多条数据线相互绝缘交叉限定形成呈阵列排布的多个子像素(sub-pixel)。每个子像素内设有TFT和像素电极32。每个TFT包括栅极、有源层、源极及漏极,其中栅极电连接对应的扫描线,源极电连接对应的数据线,漏极电连接对应的像素电极32。
液晶层40的上下两侧分别设有第一配向层28和第二配向层38,第一配向层28设置在第一基板20上且靠近液晶层40,第二配向层38设置在第二基板30上且靠近液晶层40。第一配向层28和第二配向层38用于对液晶层40进行初始配向,共同限定液晶层40的初始配向方向,其中第一配向层28的配向方向与第二配向层38的配向方向可以是平行或者反向平行。
本实施例中,液晶层40采用正性液晶,且液晶层40中的正性液晶垂直于第二电极22的电极条220进行初始配向,即正性液晶的长轴指向与第二电极22的电极条220垂直。当第一基板20上的第一电极21与第二电极22之间形成电场时,该电场存在竖直与水平两个方向的分量,而水平方向分量与第二电极22的电极条220垂直,为保证施加电压时正性液晶不因水平方向电场分量而旋转形成暗态漏光,因此正性液晶需垂直于第二电极22的电极条220进行初始配向。另外,液晶层40中的正性液晶相对于基板20、30的初始预倾角小于10°,即0°≦θ≦10°,θ为初始预倾角。
请参图3,当阵列基板侧像素电极32的电极条320为垂直方向时,彩膜基板侧第二电极22的电极条220与水平方向的角度为-7°,即第二电极22的电极条220与像素电极32的电极条320之间的夹角为83°,此时正性液晶的初始配向方向也为83°配置。
第一电极21与第二电极22中的其中之一施加与公共电极31相同或相近的电压,第一电极21与第二电极22中的另一施加用于切换宽窄视角的视角控制电压。例如第一电极21施加与公共电极31相同或相近的电压,第二电极22施加用于切换宽窄视角的视角控制电压,当第一电极21施加与公共电极31相近的电压时,第一电极21与公共电极31之间的电压差在0.5V以内;或者第二电极22施加与公共电极31相同或相近的电压,第一电极21施加用于切换宽窄视角的视角控制电压,当第二电极22施加与公共电极31相近的电压时,第二电极22与公共电极31之间的电压差在0.5V以内。
优选地,第一电极21与第二电极22中的其中之一与公共电极31导电连接且施加与公共电极31相同的电压,第一电极21与第二电极22中的另一施加用于切换宽窄视角的视角控制电压。例如第一电极21与公共电极31导电连接且施加与公共电极31相同的电压,第二电极22施加用于切换宽窄视角的视角控制电压;或者第二电极22与公共电极31导电连接且施加与公共电极31相同的电压,第一电极21施加用于切换宽窄视角的视角控制电压。
本实施例中以第二电极22与公共电极31导电连接且施加与公共电极31相同的电压,第一电极21施加用于切换宽窄视角的视角控制电压为例进行说明,但不限于此。此时,在两个基板20、30之间可以设置导电胶(图未示),通过导电胶将第二电极22与公共电极31导电连接在一起。
如图4和图5所示,当第一电极21与公共电极31之间不存在电压差(电压差为0V)或存在较小电压差(如电压差小于1V)时,液晶层40中的正性液晶维持初始的较小倾角,液晶显示装置为宽视角。
在宽视角模式下,第一电极21与公共电极31之间的电压差优选为0V。
如图6所示,当第一电极21与公共电极31之间存在较大电压差时,会在液晶盒中产生较强的垂直电场E1。由于正性液晶在电场作用下将沿着平行于电场线的方向偏转,因此正性液晶在垂直电场E1作用下将发生偏转而使倾斜角度增大,使得液晶显示装置出现斜视观察漏光,在斜视方向对比度降低,视角变窄,液晶显示装置为窄视角。
在窄视角模式下,第一电极21与公共电极31之间的电压差可以选择在2V~3V之间。而且,随着第一电极21和公共电极31之间的电压差增大,液晶盒中产生的垂直电场E1越强,使正性液晶相对于基板20、30的倾斜角度越大,液晶显示装置的视角变得越窄。
也就是说,本实施例通过对第一电极21施加不同的视角控制电压,即可调整正性液晶的预倾角大小,从而实现对视角大小的调整。
优选地,本实施例无论在宽视角模式还是窄视角模式下,公共电极31均施加直流公共电压(DC Vcom)。
优选地,本实施例在宽视角模式下,第一电极21施加与DC Vcom相同的直流电压,此时第一电极21与公共电极31之间的电压差为0V。
优选地,如图7所示,本实施例在窄视角模式下,第一电极21施加周期性的交流电压(如图7曲线W所示)且该交流电压围绕DC Vcom上下波动(即该交流电压的电位对称中心为DC Vcom),第一电极21与公共电极31之间的电压差范围为+2V~+3V或-2V~-3V,使液晶盒中产生的垂直电场E1的方向来回变动,避免液晶层40中的正性液晶一直被施加同一方向电场而出现极化现象。在窄视角模式下,第一电极21上施加的交流电压可以为方波、正弦波或三角波等(图7仅以方波为例)。
为了给第一电极21和第二电极22供电,可以通过导电胶(混合于框胶或银胶中的金属球,图未示)将第一电极21和第二电极22与第二基板30上的导通点(图未示)导电连接,外部电路(图未示)通过线路板(图未示)连接至第二基板30,通过导通点和导电胶给第一电极21和第二电极22提供电压信号。
本实施例中,由于第二电极22与公共电极31导电连接且施加与公共电极31相同的电压,因此在窄视角模式下,当第一电极21与公共电极31之间存在较大电压差时,第一电极21与第二电极22之间同样也存在较大电压差,也会在第一电极21与第二电极22的电极条220之间产生电场,将该电场分解可以得到垂直分量电场E2和水平分量电场E3,如图6所示。其中,垂直分量电场E2会使靠近第一基板20的正性液晶进一步偏转,从而进一步增大靠近第一基板20的正性液晶的倾斜角度,使液晶盒的视角变得更窄,换言之,在获得相同窄视角前提下,可以使施加在第一电极21与公共电极31之间的电压差变小。
经过视角模拟,当在第一电极21与公共电极31之间施加的电压差为2V时,左右方向上的视角分别为69.5°、53.9°,当在第一电极21与公共电极31之间施加的电压差为3V时,左右方向上的视角分别为28.2°、26.4°,在横向上实现了较好的窄视角显示效果。因此,本实施例在窄视角模式下,第一电极21与公共电极31之间的电压差可以选择在2V~3V之间,相比现有技术,施加在第一电极21与公共电极31之间的电压差可以大大减小。
本实施例中,由于液晶层40中的正性液晶垂直于第二电极22的电极条220进行初始配向,因此在窄视角模式下,第一电极21与第二电极22之间产生的水平分量电场E3与正性液晶的初始配向方向一致,水平分量电场E3不会对正性液晶在面内的偏转造成影响,就不会对正常画面显示造成影响。
本实施例的液晶显示装置,在第一基板20上设置有第一电极21和第二电极22,在窄视角模式下,第一电极21与第二电极22也会产生电场并驱动靠近第一基板20的液晶进一步偏转,因此仅需在两个基板之间存在较小压差(3V)时即可获得左右方向(横向)上30°以内的窄视角,偏压幅值减小,对正常画面显示造成的负面影响减小,且可节省功耗。
[第二实施例]
请参图8,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提供的宽窄视角可切换的液晶显示装置,其与上述第一实施例的主要区别在于,本实施例中,公共电极31比像素电极32更靠近液晶层40(即像素电极32位于公共电极31下方),每个子像素内的像素电极32为块状电极,公共电极31为狭缝电极,公共电极31包括电连接在一起的多个电极条310。在第二基板30上,位于上方的公共电极31为条状结构,可以使公共电极31与像素电极32之间产生的显示电场可以从公共电极31的电极条310之间的狭缝(图未标)中传递出,不会被屏蔽而导致对液晶的作用减弱。
本实施例的其他结构以及工作原理可参上述第一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第三实施例]
请参图9至图11,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提供的宽窄视角可切换的液晶显示装置,其与上述第一实施例的主要区别在于,本实施例中,液晶层40采用负性液晶,且液晶层40中的负性液晶平行于第二电极22的电极条220进行初始配向,即负性液晶的长轴指向与第二电极22的电极条220平行。当第一基板20上的第一电极21与第二电极22之间形成电场时,该电场存在竖直与水平两个方向的分量,而水平方向分量与第二电极22的电极条220垂直,为保证施加电压时负性液晶不因水平方向电场分量而旋转形成暗态漏光,因此负性液晶需平行于第二电极22的电极条220进行初始配向。另外,液晶层40中的负性液晶相对于基板20、30的初始预倾角选择在30°~60°之间。
第一电极21与第二电极22中的其中之一施加与公共电极31相同或相近的电压,第一电极21与第二电极22中的另一施加用于切换宽窄视角的视角控制电压。例如第一电极21施加与公共电极31相同或相近的电压,第二电极22施加用于切换宽窄视角的视角控制电压,当第一电极21施加与公共电极31相近的电压时,第一电极21与公共电极31之间的电压差在0.5V以内;或者第二电极22施加与公共电极31相同或相近的电压,第一电极21施加用于切换宽窄视角的视角控制电压,当第二电极22施加与公共电极31相近的电压时,第二电极22与公共电极31之间的电压差在0.5V以内。
优选地,第一电极21与第二电极22中的其中之一与公共电极31导电连接且施加与公共电极31相同的电压,第一电极21与第二电极22中的另一施加用于切换宽窄视角的视角控制电压。例如第一电极21与公共电极31导电连接且施加与公共电极31相同的电压,第二电极22施加用于切换宽窄视角的视角控制电压;或者第二电极22与公共电极31导电连接且施加与公共电极31相同的电压,第一电极21施加用于切换宽窄视角的视角控制电压。
本实施例中以第二电极22与公共电极31导电连接且施加与公共电极31相同的电压,第一电极21施加用于切换宽窄视角的视角控制电压为例进行说明,但不限于此。
如图9和图10所示,当第一电极21与公共电极31之间不存在电压差(电压差为0V)或存在较小电压差(如电压差小于1V)时,液晶层40中的负性液晶维持初始的较大倾角,穿过液晶盒的光线出现漏光现象,导致在斜视观看屏幕时对比度降低,影响观看效果且视角减小,液晶显示装置为窄视角。
在窄视角模式下,第一电极21与公共电极31之间的电压差优选为0V。
如图11所示,当第一电极21与公共电极31之间存在较大电压差时,会在液晶盒中产生较强的垂直电场E1。由于负性液晶在电场作用下将沿着垂直于电场线的方向偏转,因此负性液晶在垂直电场E1作用下将发生偏转而使倾斜角度减小,使得液晶盒出现斜视漏光现象相应减少,液晶盒在斜视方向对比度提高且视角增大,液晶显示装置为宽视角。
在宽视角模式下,第一电极21与公共电极31之间的电压差可以选择在2V~3V之间。而且,随着第一电极21和公共电极31之间的电压差增大,液晶盒中产生的垂直电场E1越强,使负性液晶相对于基板20、30的倾斜角度越小,液晶显示装置的视角变得越宽。
也就是说,本实施例通过对第一电极21施加不同的视角控制电压,即可调整负性液晶的预倾角大小,从而实现对视角大小的调整。
优选地,本实施例无论在宽视角模式还是窄视角模式下,公共电极31均施加直流公共电压(DC Vcom)。
优选地,本实施例在窄视角模式下,第一电极21施加与DC Vcom相同的直流电压,此时第一电极21与公共电极31之间的电压差为0V。
优选地,本实施例在宽视角模式下,第一电极21施加周期性的交流电压且该交流电压围绕DC Vcom上下波动(即该交流电压的电位对称中心为DC Vcom),第一电极21与公共电极31之间的电压差范围为+2V~+3V或-2V~-3V,使液晶盒中产生的垂直电场E1的方向来回变动,避免液晶层40中的负性液晶一直被施加同一方向电场而出现极化现象。
本实施例中,由于第二电极22与公共电极31导电连接且施加与公共电极31相同的电压,因此在宽视角模式下,当第一电极21与公共电极31之间存在较大电压差时,第一电极21与第二电极22之间同样也存在较大电压差,也会在第一电极21与第二电极22的电极条220之间产生电场,将该电场分解可以得到垂直分量电场E2和水平分量电场E3,如图11所示。其中,垂直分量电场E2会使靠近第一基板20的负性液晶进一步偏转,从而进一步减小靠近第一基板20的负性液晶的倾斜角度,使液晶盒的视角变得更宽,换言之,在获得相同宽视角前提下,可以使施加在第一电极21与公共电极31之间的电压差变小。
经过视角模拟,当在第一电极21与公共电极31之间施加的电压差为2V~3V时,在左右方向(即横向)上可以实现较好的窄视角显示效果。因此,本实施例在宽视角模式下,第一电极21与公共电极31之间的电压差可以选择在2V~3V之间,相比现有技术,施加在第一电极21与公共电极31之间的电压差可以大大减小。
本实施例中,由于液晶层40中的负性液晶平行于第二电极22的电极条220进行初始配向,因此在宽视角模式下,第一电极21与第二电极22之间产生的水平分量电场E3与负性液晶的初始配向方向垂直,水平分量电场E3不会对负性液晶在面内的偏转造成影响,就不会对正常画面显示造成影响。
[第四实施例]
请参图12a与图12b,本实用新型第四实施例提供的宽窄视角可切换的液晶显示装置设有视角切换按键50,用于供用户向液晶显示装置发出视角切换请求。视角切换按键50可以是实体按键(如图12a),也可以是通过软件来实现(如图12b,通过滑动条设定宽窄视角)。当用户需要切换宽窄视角时,可以通过操作视角切换按键50向液晶显示装置发出视角切换请求,由驱动芯片60控制施加在液晶盒上的电压。特别地,由驱动芯片60控制施加在第一基板20上的视角控制电压,控制两个基板20、30之间的电压差大小以及第一电极21与第二电极22之间的电压差大小,从而实现宽窄视角切换。因此,用户可以根据不同场合下的防窥需求进行宽窄视角自由切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液晶显示装置具有较强的操作灵活性和方便性。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Claims (14)

1.一种宽窄视角可切换的液晶显示装置,包括第一基板(20)、与该第一基板(20)相对设置的第二基板(30)及位于该第一基板(20)与该第二基板(30)之间的液晶层(40),该第二基板(30)在朝向该液晶层(40)的一侧设有公共电极(31)和像素电极(32),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基板(20)在朝向该液晶层(40)的一侧设有第一电极(21)和第二电极(22),该第二电极(22)比该第一电极(21)更靠近该液晶层(40),该第一电极(21)为面状电极,该第二电极(22)为狭缝电极,该第二电极(22)包括电连接在一起的多个电极条(220),该第一电极(21)与该第二电极(22)中的其中之一用于施加与该公共电极(31)相同或相近的电压,该第一电极(21)与该第二电极(22)中的另一施加用于切换宽窄视角的视角控制电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宽窄视角可切换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电极(21)与该第二电极(22)中的其中之一与该公共电极(31)导电连接且施加与该公共电极(31)相同的电压,该第一电极(21)与该第二电极(22)中的另一施加用于切换宽窄视角的视角控制电压。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宽窄视角可切换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电极(21)与该公共电极(31)导电连接且施加与该公共电极(31)相同的电压,该第二电极(22)施加用于切换宽窄视角的视角控制电压;或者,该第二电极(22)与该公共电极(31)导电连接且施加与该公共电极(31)相同的电压,该第一电极(21)施加用于切换宽窄视角的视角控制电压。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宽窄视角可切换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液晶层(40)采用正性液晶,该液晶层(40)中的正性液晶垂直于该第二电极(22)的电极条(220)进行初始配向。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宽窄视角可切换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液晶层(40)中的正性液晶相对于该第一基板(20)和该第二基板(30)的初始预倾角小于10°。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宽窄视角可切换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无论宽视角还是窄视角,该公共电极(31)均施加直流公共电压;当该视角控制电压与该直流公共电压之间不存在电压差或存在较小电压差时,该液晶显示装置为宽视角;当该视角控制电压与该直流公共电压之间存在较大电压差时,该液晶显示装置为窄视角。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宽窄视角可切换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宽视角下,该视角控制电压与该直流公共电压相同且该视角控制电压与该直流公共电压之间的电压差为0V;在窄视角下,该视角控制电压为周期性的交流电压且该视角控制电压与该直流公共电压之间的电压差在2V~3V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宽窄视角可切换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液晶层(40)采用负性液晶,该液晶层(40)中的负性液晶平行于该第二电极(22)的电极条(220)进行初始配向。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宽窄视角可切换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液晶层(40)中的负性液晶相对于该第一基板(20)和该第二基板(30)的初始预倾角在30°~60°之间。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宽窄视角可切换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无论宽视角还是窄视角,该公共电极(31)均施加直流公共电压;当该视角控制电压与该直流公共电压之间不存在电压差或存在较小电压差时,该液晶显示装置为窄视角;当该视角控制电压与该直流公共电压之间存在较大电压差时,该液晶显示装置为宽视角。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宽窄视角可切换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在窄视角下,该视角控制电压与该直流公共电压相同且该视角控制电压与该直流公共电压之间的电压差为0V;在宽视角下,该视角控制电压为周期性的交流电压且该视角控制电压与该直流公共电压之间的电压差在2V~3V之间。
12.根据权利要求1至11任一项所述的宽窄视角可切换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基板(20)上还设有第一绝缘层(25),该第一绝缘层(25)设置在该第一电极(21)与该第二电极(22)之间;该第二基板(30)上还设有第二绝缘层(33),该第二绝缘层(33)设置在该公共电极(31)与该像素电极(32)之间。
13.根据权利要求1至11任一项所述的宽窄视角可切换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像素电极(32)比该公共电极(31)更靠近该液晶层(40),该公共电极(31)为面状电极,该像素电极(32)为狭缝电极,每个子像素内的像素电极(32)包括电连接在一起的多个电极条(320);或者该公共电极(31)比该像素电极(32)更靠近该液晶层(40),每个子像素内的像素电极(32)为块状电极,该公共电极(31)为狭缝电极,该公共电极(31)包括电连接在一起的多个电极条(310)。
14.根据权利要求1至11任一项所述的宽窄视角可切换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液晶显示装置设有视角切换按键(50),用于供用户向该液晶显示装置发出视角切换请求。
CN201720787668.4U 2017-06-30 2017-06-30 宽窄视角可切换的液晶显示装置 Active CN20689249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787668.4U CN206892490U (zh) 2017-06-30 2017-06-30 宽窄视角可切换的液晶显示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787668.4U CN206892490U (zh) 2017-06-30 2017-06-30 宽窄视角可切换的液晶显示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892490U true CN206892490U (zh) 2018-01-16

Family

ID=612980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787668.4U Active CN206892490U (zh) 2017-06-30 2017-06-30 宽窄视角可切换的液晶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892490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298571A (zh) * 2018-10-30 2019-02-01 昆山龙腾光电有限公司 液晶显示装置及驱动方法
CN110456538A (zh) * 2019-08-15 2019-11-15 上海中航光电子有限公司 可实现视角切换的显示装置及其显示方法、制作方法
CN110618547A (zh) * 2019-09-24 2019-12-27 昆山龙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液晶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298571A (zh) * 2018-10-30 2019-02-01 昆山龙腾光电有限公司 液晶显示装置及驱动方法
CN109298571B (zh) * 2018-10-30 2021-07-13 昆山龙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液晶显示装置及驱动方法
CN110456538A (zh) * 2019-08-15 2019-11-15 上海中航光电子有限公司 可实现视角切换的显示装置及其显示方法、制作方法
CN110456538B (zh) * 2019-08-15 2021-10-22 上海中航光电子有限公司 可实现视角切换的显示装置及其显示方法、制作方法
CN110618547A (zh) * 2019-09-24 2019-12-27 昆山龙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液晶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CN110618547B (zh) * 2019-09-24 2022-02-15 昆山龙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液晶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646936B (zh) 视角可切换的液晶显示装置及驱动方法
CN104536215B (zh) 一种阵列基板及液晶显示面板
CN107144990B (zh) 多视角可控的液晶显示装置及驱动方法
CN107255895B (zh) 阵列基板和液晶显示装置及驱动方法
CN207249281U (zh) 视角可切换的液晶显示装置
CN102566157B (zh) 阵列基板和液晶显示器
CN107193164B (zh) 阵列基板和液晶显示装置及驱动方法
CN110824740A (zh) 显示面板、显示面板的视角控制方法及显示装置
US20200159050A1 (en) Method for driving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capable of switching between wide viewing angle and narrow viewing angle
CN105551446B (zh) 液晶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
WO2017059711A1 (zh) 阵列基板、显示面板及其驱动方法
CN107037618A (zh) 宽窄视角可控的液晶显示装置
US8982023B2 (en) Array substrate and display device having the same
CN106940497A (zh) 宽窄视角双向可控的液晶显示装置
CN102636924B (zh) 液晶显示装置
CN107229163B (zh) 宽窄视角可切换的液晶显示装置及驱动方法
WO2015062310A1 (zh) 一种液晶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CN110824763B (zh) 显示面板及制作方法和显示装置
CN206892490U (zh) 宽窄视角可切换的液晶显示装置
CN107942590A (zh) 阵列基板和液晶显示装置及驱动方法
KR20070070907A (ko) 액정표시소자의 구동방법
CN109116639B (zh) 液晶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CN107678214B (zh) 阵列基板和液晶显示装置及驱动方法
CN107390403B (zh) 液晶显示装置及驱动方法
CN107678213B (zh) 阵列基板和液晶显示装置及驱动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215301, 1, Longteng Road, Kunshan, Jiangsu, Suzhou

Patentee after: Kunshan Longteng Au Optronics Co

Address before: 215301, 1, Longteng Road, Kunshan, Jiangsu, Suzhou

Patentee before: Kunshan Longteng Optronics Co.,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