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888367U - 一种排水采光顶 - Google Patents

一种排水采光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888367U
CN206888367U CN201720570857.6U CN201720570857U CN206888367U CN 206888367 U CN206888367 U CN 206888367U CN 201720570857 U CN201720570857 U CN 201720570857U CN 206888367 U CN206888367 U CN 20688836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lass panel
keel
hole
groove
drain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570857.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朱惠兵
朱红伟
潘光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CONSTRUCTION GROUP HOLDING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CONSTRUCTION GROUP HOLDING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CONSTRUCTION GROUP HOLDINGS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CONSTRUCTION GROUP HOLDING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0570857.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88836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88836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888367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Roof Covering Using Slabs Or Stiff Shee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到一种排水采光顶,包括龙骨框架和玻璃面板,所述龙骨框架整体呈蛋壳型;龙骨框架由多根龙骨相互固定而成,相邻龙骨之间形成容纳腔,玻璃面板填充在容纳腔中;龙骨上向下凹陷形成第一凹槽,玻璃面板边缘卡接在第一凹槽中,龙骨内与第一凹槽对应的位置处设置有贯穿其长度的第一空腔,第一凹槽上设置有将外界与第一空腔连通的第一通孔,玻璃面板与第一通孔对应的位置处设置有贯穿其厚度的第二通孔;在龙骨框架和玻璃面板上分别开设有第一通孔、第二通孔,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位置相对应,第一通孔将第一空腔连通,当排水采光顶上有雨水时候,雨水顺着玻璃面板向下流动,从第一通孔处流经第二通孔后进入第一空腔中后流走。

Description

一种排水采光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工程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排水采光顶。
背景技术
建筑幕墙中常常会遇到各式各样的采光顶,采光顶在建筑上的使用体现了建筑师对采光、节能及建筑效果的要求,这也符合未来绿色建筑发展的趋势。
如公告号为“CN205100441U”的中国专利所公开的一种内排水采光顶幕墙系统,在上述专利所公开结构中,主要包括龙骨、副框和玻璃面板;相邻的玻璃面板拼接后之间形成缝隙,在缝隙下方设置有排水槽,排水槽的上端连接在副框上,下端与主龙骨连接,并延伸至室外;从缝隙中渗流出的水分流进排水槽中,并顺着排水槽流走,避免室外水进入玻璃面板之间的缝隙内,从而保证了采光顶的正常使用;但是在一些特殊用处的建筑中,如动物园等,动物园中为了使室内环境更接近自然条件下的环境,大多会采用采光顶,使动物园中的生物作息尽可能与大自然中的生物作息保持一致;如云南野象谷中的百鸟园,即采用弧形的采光顶设置,但是由于鸟类自身属性,即大多数的鸟类都能飞至100米以上,且多数的鸟喙硬度较大,所以当鸟类无意间啄击排水槽时,可能会将排水槽损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排水采光顶,其可对采光顶上方的水进行有效倒流。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排水采光顶,包括龙骨框架和玻璃面板,所述龙骨框架整体呈蛋壳型;所述龙骨框架由多根龙骨相互固定而成,相邻所述龙骨之间形成容纳腔,所述玻璃面板填充在容纳腔中;所述龙骨上向下凹陷形成第一凹槽,所述玻璃面板边缘卡接在第一凹槽中,所述龙骨内与第一凹槽对应的位置处设置有贯穿其长度的第一空腔,所述第一凹槽上设置有将外界与第一空腔连通的第一通孔,所述玻璃面板与第一通孔对应的位置处设置有贯穿其厚度的第二通孔,所述第一空腔中设置有自清洁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将玻璃面板填充在龙骨框架之中,从而形成一个整体的排水采光顶,龙骨框架将龙骨分隔成多个容纳腔,每一个容纳腔中都填充有一个玻璃面板,将大块的玻璃面板分隔成小的玻璃面板,避免其整块破碎,小块的玻璃较之大块的玻璃不易破裂。龙骨框架内的其中一部分中空形成第一空腔,并不影响龙骨的正常结构,且在龙骨框架和玻璃面板上分别开设有第一通孔、第二通孔,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位置相对应,第一通孔将第一空腔连通,当排水采光顶上有雨水时候,雨水顺着玻璃面板向下流动,从第一通孔处流经第二通孔后进入第一空腔中后流走。
作为优选,所述龙骨框架低处设置有贯穿龙骨厚度的出水孔,所述出水孔中插接有排水软管。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排水软管与出水孔连接,汇集进第一空腔中的水分顺着排水管向外排出,避免水直接从龙骨上向下流至建筑物本体上,导致建筑物表面脏污。
作为优选,所述龙骨框架上向外延伸设置有第一延伸部,所述第一延伸部表面向内凹陷形成水槽,所述龙骨靠近水槽的位置处设置有与容水腔连通的第三通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延伸部设置在龙骨框架的外侧,可起到遮阳的作用在,并在其表面向下凹陷形成水槽,第一空腔中的水通过第三通孔进入至水槽中,对采光顶上的水起到收集的作用,不仅可避免雨水任意排放,还可将其收集利用。
作为优选,所述水槽中设置有漂浮球,所述漂浮球上连接由柔性连接件,所述柔性连接件由尼龙绳制成,所述柔性连接件下方设置有重物。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柔性连接件连接在漂浮球上,柔性连接件垂向水槽外,漂浮球漂浮在水槽中的水面上,并随着水位的高低而浮动;设置在柔性连接件底部的重物可避免柔性连接件受到风力之后随风飘动;当水槽中水位上升时,漂浮球随之上升,连接在柔性连接件端部的重物下垂;反之,当水槽中水位下降时,飘动浮球随着下降,连接在柔性连接件端部的重物上升;以此通过观测重物与地表之间的距离,从而判断出水槽中的水位高低。
作为优选,所述玻璃面板与第一凹槽对应的位置处向下凹陷形成第二凹槽,所述第二通孔设置在第二凹槽中,所述第二通孔中插设有排水管,所述排水管的一端插接在第一通孔中,所述排水管的另一端高于第二玻璃面板表面,所述第一凹槽的深度大于玻璃面板的厚度,所述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中填充有密封胶,所述密封胶与玻璃面板表面齐平。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玻璃面板放置在相邻龙骨上的第一凹槽中,从而将玻璃面板卡接在第一凹槽中,之后将排水管顺次插接在第二通孔和第一通孔中,排水管可起到定位的作用;且在玻璃面板上开设第一凹槽,之后利用密封胶填充在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从而将玻璃面板固定在龙骨框架上,且密封胶起到密封的作用。
作为优选,所述龙骨框架是由铝合金制成的,所述玻璃面板是由钢化玻璃制成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钢化玻璃,又称强化玻璃,比普通的玻璃具有更高的结构强度,其次当玻璃受到外力作用时,碎片会成类似蜂窝状的钝角颗粒,不易对人体造成严重的伤害;铝合金是一种密度小、强度高的合金,且其具有良好的抗氧化、耐腐蚀性,及其适合用于制作采光顶的龙骨,既可避免采光顶过重,将建筑结构压塌。
作为优选,所述玻璃面板表面设置有BOPP保护薄膜,所述BOPP保护薄膜与玻璃面板之间设置有粘胶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BOPP(Biaxially Oriented Polypropylene),简称双向拉伸聚丙烯薄膜,具有极高的透明度和光泽度,利用粘胶层将其粘设在玻璃面板表面后,不影响玻璃面板原本的透光度,且若玻璃面板受力后破损,玻璃渣粘接在BOPP上,不会脱落伤人。
作为优选,所述龙骨与玻璃面板之间形成的缝隙处设置有吸水块,所述吸水块采用高吸水性树脂制成。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虽然龙骨和玻璃面板之间的缝隙处填充有密封胶,但仍然可能发生漏水等现象;若龙骨与玻璃面板之间的缝隙处漏水,也难以辨别;所以在龙骨和玻璃面板的缝隙处设置吸水块,高吸水性树脂具有良好的吸水特性,吸水之后体积膨胀;当龙骨与玻璃面板之间的缝隙处发生漏水现象时,吸水后膨胀,从而体积胀大方便管理者观测并及时进行补救;其次吸水块还可具有一定的密封作用。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玻璃面板设置在相邻龙骨之间,龙骨上设置有第一凹槽,玻璃面板设置在第一凹槽中,可对玻璃面板起到卡嵌作用;且在玻璃面板上设置第二通孔,龙骨上设置第一通孔,且龙骨内部其中一部分中空形成第一空腔,当排水采光顶上有积水时,水顺着弧形的玻璃面板向下流动,从第一通孔流经第二通孔后进入第一空腔中并流走,从而起到排水的有益效果;
2.玻璃面板上一次贴附有粘胶层和BOPP保护薄膜,BOPP是一种透明度极高的物质,将其贴附在玻璃面板表面,不影响玻璃面板的透明度;若玻璃面板表面受损之后,粘黏在BOPP表面,避免玻璃碎片掉落伤人;
3.在其上设置水槽用于承接顺着采光顶流下的水分,并在水槽中设置有漂浮球、柔性连接件和重物,组合后用于观测水槽中的水位高低。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1中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部分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3是实施例1中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4是实施例1中部分结构剖视图;
图5是实施例1中部分结构剖视图;
图6是实施例2中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6中B部分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中,1、龙骨框架;11、龙骨;111、第一凹槽;112、第一空腔;113、第一通孔;12、容纳腔;13、出水孔;131、排水软管;14、第一延伸部;15、水槽;151、漂浮球;152、柔性连接件;153、重物;
16、第三通孔;2、玻璃面板;21、第二通孔;22、排水管;23、第二凹槽;24、粘胶层;25、BOPP保护薄膜;3、自清洁层;4、密封胶;5、吸水块;6、房屋建筑物。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实施例1:一种排水采光顶,如图1所示,设置在房屋建筑物6顶部,包括龙骨框架1和玻璃面板2,龙骨框架1整体呈现蛋壳型,龙骨框架1包括多根龙骨11,将多根龙骨11之间相互固定且在之间形成容纳腔12,玻璃面板2填充在容纳腔12中。
如图1和图2所示,龙骨框架1是由铝合金制成的,玻璃面板2是由钢化玻璃制成的;玻璃面板2朝向室内的一面上设置有BOPP保护薄膜25,BOPP(Biaxially OrientedPolypropylene)简称双向拉伸聚丙烯薄膜,具有较高的透明度和光泽度,以及优异的水蒸气和优质阻隔性能;粘设时,预先在玻璃面板2上均匀的涂覆一层粘胶层24,粘胶层24使用的材料可参考公布号为“CN106189884A”的中国专利所公开的一种胶水。
如图4所示,龙骨框架1与玻璃面板2接触的位置处向下凹陷设置有第一凹槽111,玻璃面板2上同样设置有第二凹槽23;安装时,预先在第一凹槽111上涂覆一层密封胶4,密封胶4可采用玻璃胶,之后将玻璃面板2放置在第一凹槽111上,再次将密封胶4填充在第二凹槽23的表面,将第二凹槽23填满,使密封胶4表面与玻璃面板2的表面齐平,之后将多余的密封胶4刮干净。
如图4所示,龙骨11上与第一凹槽111对应的位置处设置有第一通孔113,第一通孔113贯穿龙骨11的长度设置;并在玻璃面板2上与第一通孔113对应的位置处设置有第二通孔21,排水管22从第一通孔113中向内插接,一端伸入进第二通孔21中,另一端高于第二凹槽23,与玻璃面板2表面齐平,龙骨11上与第一凹槽111对应的位置处设置有第一空腔112,并在第一空腔112表面涂覆有自清洁层3,自清洁层3采用疏水材料制成。
如图2和图5所示,龙骨框架1的低处向外延伸设置有第一延伸部14,第一延伸部14上表面向下凹陷形成水槽15,龙骨11靠近水槽15的位置处设置有第三通孔16,第三通孔16与第一空腔112连通;雨水从第二通孔21处流入第一空腔112中后从第三通孔16处流进水槽15中。水槽15中设置有漂浮球151,漂浮球151采用硬橡胶压制而成,并在漂浮球151上设置有柔性连接件152,柔性连接件152可采用尼龙绳;柔性连接件152远离漂浮球151的一端上连接有重物153,重物153可采用金属制品,如空心铁球或铝球。
使用方法:当采光顶上有水份时,水流聚集成股顺着玻璃面板2或龙骨框架1向下流淌,并在流动的过程中流进第二通孔21中,随后通过第一通孔113中后流进第一空腔112中,之后第一空腔112中的水顺着第三通孔16流入进水槽15中,并汇集在水槽15中;漂浮球151随着水槽15中水位的高低而上下浮动,从而改变重物153与地面之间的高度;当水槽15中的水位较高时,重物153离地较低,当水槽15中的水位较低时,重物153离地较高,从而判断出水槽15中的水位高低,并及时作出调整。
实施例2:实施例2的结构与实施例1的结构基本相同,一种排水采光顶,如图6和图7所示,龙骨框架1底部设置有出水孔13,出水孔13与第一空腔112流通,第一空腔112中的水能从出水孔13处流出;出水孔13处插接有排水软管131,排水软管131内嵌在楼屋建筑物的墙体中。
使用方法:实施例2的使用方法与实施例1的使用方法基本相同,但是在此实施例中,存积在第一空腔112中水分顺着排水软管131中向外排出。

Claims (6)

1.一种排水采光顶,包括龙骨框架(1)和玻璃面板(2),其特征在于:所述龙骨框架(1)整体呈蛋壳型;所述龙骨框架(1)由多根龙骨(11)相互固定而成,相邻所述龙骨(11)之间形成容纳腔(12),所述玻璃面板(2)填充在容纳腔(12)中;所述龙骨(11)上向下凹陷形成第一凹槽(111),所述玻璃面板(2)边缘卡接在第一凹槽(111)中,所述龙骨(11)内与第一凹槽(111)对应的位置处设置有贯穿其长度的第一空腔(112),所述第一凹槽(111)上设置有将外界与第一空腔(112)连通的第一通孔(113),所述玻璃面板(2)与第一通孔(113)对应的位置处设置有贯穿其厚度的第二通孔(21),所述第一空腔(112)中设置有自清洁层(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排水采光顶,其特征在于:所述龙骨框架(1)低处设置有贯穿龙骨(11)厚度的出水孔(13),所述出水孔(13)中插接有排水软管(13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排水采光顶,其特征在于:所述玻璃面板(2)与第一凹槽(111)对应的位置处向下凹陷形成第二凹槽(23),所述第二通孔(21)设置在第二凹槽(23)中,所述第二通孔(21)中插设有排水管(22),所述排水管(22)的一端插接在第一通孔(113)中,所述排水管(22)的另一端高于第二玻璃面板(2)表面,所述第一凹槽(111)的深度大于玻璃面板(2)的厚度,所述第一凹槽(111)和第二凹槽(23)中填充有密封胶(4),所述密封胶(4)与玻璃面板(2)表面齐平。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排水采光顶,其特征在于:所述龙骨框架(1)是由铝合金制成的,所述玻璃面板(2)是由钢化玻璃制成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排水采光顶,其特征在于:所述玻璃面板(2)表面设置有BOPP保护薄膜(25),所述BOPP保护薄膜(25)与玻璃面板(2)之间设置有粘胶层(24)。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排水采光顶,其特征在于:所述龙骨(11)与玻璃面板(2)之间形成的缝隙处设置有吸水块(5),所述吸水块(5)采用高吸水性树脂制成。
CN201720570857.6U 2017-05-20 2017-05-20 一种排水采光顶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88836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570857.6U CN206888367U (zh) 2017-05-20 2017-05-20 一种排水采光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570857.6U CN206888367U (zh) 2017-05-20 2017-05-20 一种排水采光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888367U true CN206888367U (zh) 2018-01-16

Family

ID=613202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570857.6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888367U (zh) 2017-05-20 2017-05-20 一种排水采光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88836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241979A (zh) * 2019-05-29 2019-09-17 深圳市承构建筑咨询有限公司 一种建筑采光天顶结构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241979A (zh) * 2019-05-29 2019-09-17 深圳市承构建筑咨询有限公司 一种建筑采光天顶结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894336B (zh) 应用于高架桥梁的雨水收集系统及其施工方法
CN206888367U (zh) 一种排水采光顶
CN205450057U (zh) 一种防水性能好的电表箱
CN113931286A (zh) 一种海绵城市蓄水排水结构
CN207122074U (zh) 装配式外墙挂板防水结构
CN209323643U (zh) 一种海绵型雨水渗透排水结构
CN106223552B (zh) 一种平顶型活动房屋
CN208917770U (zh) 一种自浮上翻式活动防汛墙结构
CN207604311U (zh) 一种绿化带雨水收集灌溉装置
CN108951547A (zh) 一种自浮上翻式活动防汛墙结构
CN210797260U (zh) 一种桥梁排水结构
CN211143337U (zh) 一种装配式防水外墙
CN207332141U (zh) 一种建筑设计屋顶檐口防水结构
CN206360119U (zh) 一种外墙板防水结构体系
CN207582770U (zh) 采光顶收口防水结构
CN207919722U (zh) 一种改进型可立起截水沟盖板
CN212562226U (zh) 一种简易泄水构造结构
CN206205162U (zh) 一种组装式防水结构
CN105604224A (zh) 用于建筑物外墙的幕墙
CN205444594U (zh) 用于建筑物外墙的幕墙
CN2649664Y (zh) 无水自封防臭地漏
CN208105737U (zh) 一种防水护墙板
CN207244679U (zh) 用于既有地下室的抗浮排水装置
CN208718549U (zh) 一种飘窗防水结构
CN1689403A (zh) 一种雨水井光诱灭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116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