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888131U - 一种梯田坡面水土保持截流促渗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梯田坡面水土保持截流促渗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888131U
CN206888131U CN201720577419.2U CN201720577419U CN206888131U CN 206888131 U CN206888131 U CN 206888131U CN 201720577419 U CN201720577419 U CN 201720577419U CN 206888131 U CN206888131 U CN 20688813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ffle
terraced fields
gear plate
soil conservation
damm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577419.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生贵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720577419.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88813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88813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888131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Revetmen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农业梯田水利保护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梯田坡面水土保持截流促渗装置。包括第一挡板1、第二挡板2、第三挡板3和第四挡板4,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挡板1、第二挡板2与第三挡板3构成左预制件和右预制件,左预制件和右预制件固连于第四挡板4的左右两侧;所述第三挡板3与第四挡板4上设有插孔5,插孔5内安装有雨水促渗管8。本实用新型具有施工简单方便、截流促渗效果好,且一次建成多年使用,费省效宏,对周围生态和景观基本没有影响,极易推广利用。

Description

一种梯田坡面水土保持截流促渗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农业梯田水利保护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梯田坡面水土保持截流促渗装置。
背景技术
梯田是在在丘陵山坡地上沿等高线方向修筑的条状阶台式或波浪式断面的田地。是治理坡耕地水土流失的有效措施,蓄水、保土、增产作用十分显著。梯田的通风透光条件较好,有利于作物生长和营养物质的积累。按田面坡度不同而有水平梯田、坡式梯田、复式梯田等。梯田的宽度根据地面坡度大小、土层厚薄、耕作方式、劳力多少和经济条件而定,和灌排系统、交通道路统一规划。修筑梯田时宜保留表土,梯田修成后,配合深翻、增施有机肥料、种植适当的先锋作物等农业耕作措施,以加速土壤熟化,提高土壤肥力。
水平梯田是黄土丘陵沟壑区主要的坡面治理工程,也是主要的基本农田。耕地中北方大于等于2米、南方大于等于1米的地坎(含耕地中的田埂、地埂)称为田坎。黄土高原总面积63.5万km2,其中水土流失面积45.4万km2,年均输入黄河泥沙16亿吨,是我国乃至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生态环境最脆弱的地区。该区年均降水量400~500mm、沟壑密度3~7km/km2、年均侵蚀模数为1 万~3万t/km2。区内自然特点是坡陡沟深、暴雨集中、侵蚀剧烈、产沙集中,水土流失严重。水平梯田是该区主要的坡面治理工程,也是主要的基本农田。坡地修成水平梯田后,可以大大改善土壤的水分、养分状况,增加保水、保土、保肥能力,有效地防止水土流失,提高作物产量。水平梯田的田坎侧坡是水平梯田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影响水平梯田的稳定,而且影响田坎占地的多少,所以一般都比较陡立。黄土是一种特殊的第四纪大陆松散堆积物,性质特殊。黄土在干燥时具有较高的强度,而遇水后表现出明显的湿陷性。降雨后,田面上产生的径流要排泄,所以,在梯田的边侧修筑有排水沟,由于田面面积大多为几百m2,所以田面上的排水沟一般直接在黄土上修筑而成,径流汇集后流到低一级的田面,在径流流动过程中必须要经过田坎,由于田坎也为黄土土质,因此,水流下泄过程中,冲刷田坎导致田坎下部掏空,从而引起田坎垮塌,随后续水流持续作用,田坎损毁程度逐步扩展,最终引起梯田损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便于施工、减少雨水对梯田坡面的冲刷,同时能够促进雨水在土壤深层的扩散和下移,有效防止黄土梯田水土流失的梯田坡面水土保持截流促渗装置,解决现有技术中梯田坡面极易守雨水冲刷,造成田坎垮塌,最终引起梯田损毁,水土流失严重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梯田坡面水土保持截流促渗装置,包括第一挡板1、第二挡板2、第三挡板3和第四挡板4,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挡板1、第二挡板2与第三挡板 3构成左预制件和右预制件,左预制件和右预制件固连于第四挡板4的左右两侧;所述第三挡板3与第四挡板4上设有插孔5,插孔5内安装有雨水促渗管8。
所述第一挡板1、第二挡板2、第三挡板3和第四挡板4上都设有定位孔10。
所述第四挡板4左右两侧分别设有“T”型凹槽6与“T”型凸台7。
所述第三挡板3上定位孔10数量个数为2-4个,其相互之间的距离为 25cm-40cm。
所述第四挡板4上定位孔10设有左右两排,且两排竖向相互之间的距离为 10cm-15cm,横向相互之间的距离为25cm-40cm。
所述第四挡板4布设有碎石排水层9。
所述第一挡板1侧面设有混凝土层11。
所述雨水促渗管8由下部801和上部802构成,上部802露出第三挡板3 与第四挡板4的上表面5cm,直径为5cm,且四周设有四个圆形孔8021;下部 801长为60-100cm,其上设有直径为1cm、间隔为5cm的圆形渗水孔8011二至三个。
所述雨水促渗管8由铁皮成型。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考虑到梯田具有的独特地形,结合以往梯田田埂存在的缺陷,设计了采用独立挡板结构的新型水土保持截流促渗装置,使用时将其拼接在一起安装于梯田的田埂,实现对梯田坡面水土保持截流及促渗,其能够大大降低了在梯田上的施工难度。
1.第一挡板1独有的特殊结构,使其在梯田坡面水土保持截流发挥极大作用,当梯田里的雨水水位上升时,在接近第一挡板1上的弧形面流入本装置的内部时,其上的弧形面能够将水流的流速降低使其缓慢的流入本装置内部,这样就减少了对本装置的冲击,使其具有的功能发挥至最大。
2.流入本装置内部的雨水通过雨水促渗管8直接流送至土壤深层根系,且雨水促渗管8中雨水的重力作用促进了雨水在土壤深层的扩散和下移,缩短了雨水深渗入土壤深层的时间,减少了雨后高温干燥引起的浅层水分的蒸散损失量。
3.第三挡板3与第四挡板4上的插孔5内安装有雨水促渗管8,其按照一定的间距和数量布置,使其在合理区间内使得雨水的促渗达到最佳,能够使本装置内部雨水水量控制在一定范围内,这样就能够保证梯田整体的安全,不会因为雨水溢流引起水流下泄,从而引起田坎垮塌,最终引起梯田损毁。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一挡板1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二挡板2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第三挡板3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第四挡板4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雨水促渗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所示:第一挡板1、第二挡板2、第三挡板3、第四挡板4、插孔5、“T”型凹槽6、“T”型凸台7、雨水促渗管8、碎石排水层9、定位孔10、混凝土层 11、下部801、上部802、圆形渗水孔8011、圆形孔8021。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应当理解,优选实施例仅为了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是为了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见图1-8所示。
一种梯田坡面水土保持截流促渗装置,包括第一挡板1、第二挡板2、第三挡板3和第四挡板4,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挡板1、第二挡板2与第三挡板3构成左预制件和右预制件,左预制件和右预制件固连于第四挡板4的左右两侧;所述第三挡板3与第四挡板4上设有插孔5,插孔5内安装有雨水促渗管8。
所述第一挡板1、第二挡板2、第三挡板3和第四挡板4上都设有定位孔10。
所述第四挡板4左右两侧分别设有“T”型凹槽6与“T”型凸台7。
所述第三挡板3上定位孔10数量个数为2-4个,其相互之间的距离为 25cm-40cm。
所述第四挡板4上定位孔10设有左右两排,且两排竖向相互之间的距离为 10cm-15cm,横向相互之间的距离为25cm-40cm。
所述第四挡板4布设有碎石排水层9。
所述第一挡板1侧面设有混凝土层11。
所述雨水促渗管8由下部801和上部802构成,上部802露出第三挡板3 与第四挡板4的上表面5cm,直径为5cm,且四周设有四个圆形孔8021;下部 801长为60-100cm,其上设有直径为1cm、间隔为5cm的圆形渗水孔8011二至三个。
所述雨水促渗管8由铁皮成型。
本实用新型在施工时,首先在梯田田埂处挖出可以放置本装置的坑道,然后将拼接后的本装置放置于挖好的坑道内,在坑道内本装置上的第一挡板1侧面用混凝土层11加固。本装置上的第四挡板4填满碎石,形成的碎石排水层9 利于本装置内的雨水的渗排,同时也减小了雨水对第四挡板4底部的冲击。由第一挡板1、第二挡板2、第三挡板3和第四挡板4固定拼接在一起构成的本装置在相互之间组装时通过其上的“T”型凹槽6与“T”型凸台7实现,然后用钢筋穿入第一挡板1、第二挡板2、第三挡板3和第四挡板4上的定位孔10内实现本装置相连之间的组装。第一挡板1独有的特殊结构,使其在梯田坡面水土保持截流发挥极大作用,当梯田里的雨水水位上升时,在接近第一挡板1上的弧形面流入本装置的内部时,其上的弧形面能够将水流的流速降低使其缓慢的流入本装置内部,这样就减少了对本装置的冲击,使其具有的功能发挥至最大;流入本装置内部的雨水通过雨水促渗管8直接流送至土壤深层根系,且雨水促渗管8中雨水的重力作用促进了雨水在土壤深层的扩散和下移,缩短了雨水深渗入土壤深层的时间,减少了雨后高温干燥引起的浅层水分的蒸散损失量;第三挡板3与第四挡板4上的插孔5内安装有雨水促渗管8,其按照一定的间距和数量布置,使其在合理区间内使得雨水的促渗达到最佳,能够使本装置内部雨水水量控制在一定范围内,这样就能够保证梯田整体的安全,不会因为雨水溢流引起水流下泄,从而引起田坎垮塌,最终引起梯田损毁。

Claims (9)

1.一种梯田坡面水土保持截流促渗装置,包括第一挡板(1)、第二挡板(2)、第三挡板(3)和第四挡板(4),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挡板(1)、第二挡板(2)与第三挡板(3)构成左预制件和右预制件,左预制件和右预制件固连于第四挡板(4)的左右两侧;所述第三挡板(3)与第四挡板(4)上设有插孔(5),插孔(5)内安装有雨水促渗管(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梯田坡面水土保持截流促渗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挡板(1)、第二挡板(2)、第三挡板(3)和第四挡板(4)上都设有定位孔(1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梯田坡面水土保持截流促渗装置,其特征在于:第四挡板(4)左右两侧分别设有“T”型凹槽(6)与“T”型凸台(7)。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梯田坡面水土保持截流促渗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三挡板(3)上定位孔(10)数量个数为2-4个,其相互之间的距离为25cm-40c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梯田坡面水土保持截流促渗装置,其特征在于:第四挡板(4)上定位孔(10)设有左右两排,且两排竖向相互之间的距离为10cm-15cm,横向相互之间的距离为25cm-40c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梯田坡面水土保持截流促渗装置,其特征在于:第四挡板(4)布设有碎石排水层(9)。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梯田坡面水土保持截流促渗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挡板(1)侧面设有混凝土层(11)。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梯田坡面水土保持截流促渗装置,其特征在于:雨水促渗管(8)由下部(801)和上部(802)构成,上部(802)露出第三挡板(3)与第四挡板(4)的上表面5cm,直径为5cm,且四周设有四个圆形孔(8021);下部(801)长为60-100cm,其上设有直径为1cm、间隔为5cm的圆形渗水孔(8011)二至三个。
9.根据权利要求1或8所述的一种梯田坡面水土保持截流促渗装置,其特征在于:雨水促渗管(8)由铁皮成型。
CN201720577419.2U 2017-05-23 2017-05-23 一种梯田坡面水土保持截流促渗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88813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577419.2U CN206888131U (zh) 2017-05-23 2017-05-23 一种梯田坡面水土保持截流促渗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577419.2U CN206888131U (zh) 2017-05-23 2017-05-23 一种梯田坡面水土保持截流促渗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888131U true CN206888131U (zh) 2018-01-16

Family

ID=613204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577419.2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888131U (zh) 2017-05-23 2017-05-23 一种梯田坡面水土保持截流促渗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888131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349390A (zh) * 2022-08-08 2022-11-18 刘荣国 一种黄土丘陵荒山水土流失源头治理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349390A (zh) * 2022-08-08 2022-11-18 刘荣国 一种黄土丘陵荒山水土流失源头治理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947320B (zh) 一种滨海盐碱地树木栽植方法及树木栽植结构
CN101946573A (zh) 一种盐碱地改良方法
CN103262689A (zh) 滨海盐碱地梯田式吹填土改良的绿化方法
CN102392453B (zh) 三峡库区坡改梯埂坎建造方法
CN210827501U (zh) 一种料场岩质边坡的绿化结构
CN206681021U (zh) 一种多功能边坡加固结构
CN110326470A (zh) 一种用于盐碱地区蔬菜生产的集雨隔盐型日光温室
CN210104936U (zh) 一种生态型排水沟
CN211396316U (zh) 一种绿色生态屋顶结构
CN110904979A (zh) 一种高速公路路堑边坡生态防护系统
CN204728290U (zh) 一种田间排水控制系统
CN104594445A (zh) 利用等高线水平蓄水槽保水浸润灌溉的方法及其结构
CN206888131U (zh) 一种梯田坡面水土保持截流促渗装置
CN206575876U (zh) 一种坡面植被节水结构
CN104452704B (zh) 一种波型坡耕地水土流失的防治方法及其装置
CN115316066B (zh) 一种黄土丘陵沟壑区沟道水土资源综合整治方法
CN104067898B (zh) 干旱风沙荒漠区蓄水保墒节水造林方法
CN206821528U (zh) 一种利用公路集流渠的太阳能光伏节水灌溉系统
CN109618884A (zh) 一种浅层地下水渗流集水暗管结构
CN107690861A (zh) 一种秸秆槽及其埋设方法
CN209619969U (zh) 一种农田中间的道路与排水渠一体化结构
CN204626510U (zh) 用于保水浸润灌溉的等高线水平蓄水槽
CN102612884B (zh) 一种能增加有效耕地面积的土地整理方法
CN208981309U (zh) 一种穿孔式防护膜径流拦截结构
CN112095640A (zh) 一种生态隔离带梯田及其构建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116

Termination date: 20190523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