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886810U - 一种人工湿地排污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人工湿地排污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886810U
CN206886810U CN201720748822.7U CN201720748822U CN206886810U CN 206886810 U CN206886810 U CN 206886810U CN 201720748822 U CN201720748822 U CN 201720748822U CN 206886810 U CN206886810 U CN 20688681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rtificial swamp
layer
pipe
flush pipe
packing lay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748822.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齐东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Qianqiu Weiye Environmental Servic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Qianqiu Weiye Environmental Servic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Qianqiu Weiye Environmental Servic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Qianqiu Weiye Environmental Servic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0748822.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88681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88681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88681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Hydroponic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人工湿地排污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集水池、人工湿地、第一冲洗管、第二冲洗管、集污管、集污池,所述人工湿地包括依次设置的植被层、粗砂层、填料层,所述集水池与所述第一冲洗管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冲洗管设于所述人工湿地的粗砂层与填料层之间,所述第二冲洗管与所述第一冲洗管的底部连接,所述第二冲洗管对称设于所述填料层内部,所述集污管设于所述填料层的下方,所述集污管与集污池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集水池收集的雨水,定期对人工湿地内部的填料层进行冲洗,将沉积的淤泥、沉渣等排除人工湿地,保证人工湿地内部的间隙率,防止人工湿地堵塞,有效延长人工湿地寿命。

Description

一种人工湿地排污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人工湿地排污结构。
背景技术
人工湿地是指用人工筑成水池或沟槽,底面铺设防渗漏隔水层,填充一定深度的土壤或填料层,种植芦苇一类的维管束植物或根系发达的水生植物,污水由湿地的一端通过布水管渠进入,以推流方式与布满生物膜的介质表面和溶解氧进行充分的植物根区接触而获得净化。人工湿地分为表面径流人工湿地和人工潜流湿地。
在人工潜流湿地系统中,污水在湿地床的内部流动,一方面可以充分利用填料表面生长的生物膜、丰富的根系及表层土和填料截流等的作用, 以提高其处理效果和处理能力;另一方面由于水流在地表以下流动,具有保温性能好、处理效果受气候影响小、卫生条件较好的特点。但是,现有的人工潜流湿地系统中,经过几年的使用后水流速度明显减慢,甚至堵塞,丧失了人工湿地的功能。这需要对人工湿地全面的翻修,费事费财费力,同时翻修期间污水无法得到处理,造成环境污染。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人工湿地排污结构,可有效解决人工湿地的堵塞的问题,有效延长人工湿地的使用寿命,同时保证人工湿地长时间使用后其功能的正常运行。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人工湿地排污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集水池、人工湿地、第一冲洗管、第二冲洗管、集污管、集污池,所述人工湿地包括依次设置的植被层、粗砂层、填料层,所述集水池与所述第一冲洗管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冲洗管设于所述人工湿地的粗砂层与填料层之间,所述第二冲洗管与所述第一冲洗管的底部连接,所述第二冲洗管对称设于所述填料层内部,所述集污管设于所述填料层的下方,所述集污管与集污池连接。特别的,所述集水池为现有技术中的敞口式的集水池。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冲洗管为“s”型管,所述第二冲洗管的表面对称设置有冲洗孔。通过“S”型的第二冲洗管,可以使高压的水流与填料层的接触面积进一步增大,可以对于人工湿地中的填料层更加有效的清洗排污,再根据重力作用,污水经填料流向底层,经集污管收集进入集污池中。
进一步的,所述集污管的上表面对称设有集污孔。
进一步的,所述集水池与所述第一冲洗管之间设有高压泵,所述高压泵与所述集水池之间设有阀门。本实用新型的阀门为自动阀,当集水池的水位达到一定的高度,将会自动打开,同时触发高压泵开始冲洗,所述自动阀、高压泵可通过本领域任一现有技术实现。特别的,为保证足够的清洗水压,所述第一冲洗管的末端为密闭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填料层是由自上而下依次设置的细颗粒填料层、中颗粒填料层、粗颗粒填料层组成。所述细颗粒填料层、中颗粒填料层、粗颗粒填料层均可通过本领域的任一现有技术实现。
进一步的,所述细颗粒填料层的厚度是所述中颗粒填料层厚度的1/3-1/2;所述中颗粒填料层的厚度是所述粗颗粒填料层厚度的1/3-1/2。通过对人工湿地结构的合理设置,可以更有利于土壤、人工介质、植物、微生物的物理、化学、生物三重协同作用,充分发挥资源的生产潜力,防止环境的再污染,获得资源化的最佳效益。
本实用新型通过集水池收集的雨水,定期对人工湿地内部的填料层进行冲洗,将沉积的淤泥、沉渣等排除人工湿地,保证人工湿地内部的间隙率,防止人工湿地堵塞,有效延长人工湿地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人工湿地局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一种人工湿地1排污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集水池2、人工湿地1、第一冲洗管3、第二冲洗管4、集污管5、集污池6,所述人工湿地1包括依次设置的植被层11、粗砂层12、填料层13,所述集水池2与所述第一冲洗管3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冲洗管3设于所述人工湿地1的粗砂层与填料层之间,所述第二冲洗管4与所述第一冲洗管3的底部连接,所述第二冲洗管4对称设于所述填料层内部,所述集污管5设于所述填料层的下方,所述集污管5与集污池6连接。特别的,所述集水池2为现有技术中的敞口式的集水池2。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冲洗管4为“s”型管,所述第二冲洗管4的表面对称设置有冲洗孔41。通过“S”型的第二冲洗管4,可以使高压的水流与填料层的接触面积进一步增大,可以对于人工湿地1中的填料层更加有效的清洗排污,再根据重力作用,污水经填料流向底层,经集污管5收集进入集污池6中。
进一步的,所述集污管5的上表面对称设有集污孔51。
进一步的,所述集水池2与所述第一冲洗管3之间设有高压泵21,所述高压泵与所述集水池2之间设有阀门。本实用新型的阀门为自动阀,当集水池2的水位达到一定的高度,将会自动打开,同时触发高压泵开始冲洗,所述自动阀、高压泵可通过本领域任一现有技术实现。特别的,为保证足够的清洗水压,所述第一冲洗管3的末端为密闭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填料层13是由自上而下依次设置的细颗粒填料层131、中颗粒填料层132、粗颗粒填料层133组成。所述细颗粒填料层、中颗粒填料层、粗颗粒填料层均可通过本领域的任一现有技术实现。
进一步的,所述细颗粒填料层的厚度是所述中颗粒填料层厚度的2/5;所述中颗粒填料层的厚度是所述粗颗粒填料层厚度的2/5。通过对人工湿地1结构的合理设置,可以更有利于土壤、人工介质、植物、微生物的物理、化学、生物三重协同作用,充分发挥资源的生产潜力,防止环境的再污染,获得资源化的最佳效益。
本实用新型通过科学合理的培育方式,充分的保证水草育苗装置内的空间的有效利用,可以有效提高水草的生长速率,保证其存活率;并且培育的水草的根系为不定根,容易迁移,为水草造景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与实施例1结构一致的一种人工湿地排污结构,所不同的是,所述填料层是由自上而下依次设置的细颗粒填料层、中颗粒填料层、粗颗粒填料层组成。所述细颗粒填料层、中颗粒填料层、粗颗粒填料层均可通过本领域的任一现有技术实现。
进一步的,所述细颗粒填料层的厚度是所述中颗粒填料层厚度的1/3;所述中颗粒填料层的厚度是所述粗颗粒填料层厚度的1/2。通过对人工湿地结构的合理设置,可以更有利于土壤、人工介质、植物、微生物的物理、化学、生物三重协同作用,充分发挥资源的生产潜力,防止环境的再污染,获得资源化的最佳效益。
实施例3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与实施例1结构一致的一种人工湿地排污结构,所不同的是,所述填料层是由自上而下依次设置的细颗粒填料层、中颗粒填料层、粗颗粒填料层组成。所述细颗粒填料层、中颗粒填料层、粗颗粒填料层均可通过本领域的任一现有技术实现。
进一步的,所述细颗粒填料层的厚度是所述中颗粒填料层厚度的1/2;所述中颗粒填料层的厚度是所述粗颗粒填料层厚度的1/3。通过对人工湿地结构的合理设置,可以更有利于土壤、人工介质、植物、微生物的物理、化学、生物三重协同作用,充分发挥资源的生产潜力,防止环境的再污染,获得资源化的最佳效益。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需注意的是,本实用新型中所未详细描述的技术特征,均可以通过任一现有技术实现。

Claims (7)

1.一种人工湿地排污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集水池、人工湿地、第一冲洗管、第二冲洗管、集污管、集污池,所述人工湿地包括依次设置的植被层、粗砂层、填料层,所述集水池与所述第一冲洗管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冲洗管设于所述人工湿地的粗砂层与填料层之间,所述第二冲洗管与所述第一冲洗管的底部连接,所述第二冲洗管对称设于所述填料层内部,所述集污管设于所述填料层的下方,所述集污管与集污池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工湿地排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冲洗管为“s”型管,所述第二冲洗管的表面对称设置有冲洗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工湿地排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污管的上表面对称设有集污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工湿地排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水池与所述第一冲洗管之间设有高压泵,所述高压泵与所述集水池之间设有阀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工湿地排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填料层是由自上而下依次设置的细颗粒填料层、中颗粒填料层、粗颗粒填料层组成。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人工湿地排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细颗粒填料层的厚度是所述中颗粒填料层厚度的1/3-1/2。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人工湿地排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颗粒填料层的厚度是所述粗颗粒填料层厚度的1/3-1/2。
CN201720748822.7U 2017-06-26 2017-06-26 一种人工湿地排污结构 Active CN20688681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748822.7U CN206886810U (zh) 2017-06-26 2017-06-26 一种人工湿地排污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748822.7U CN206886810U (zh) 2017-06-26 2017-06-26 一种人工湿地排污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886810U true CN206886810U (zh) 2018-01-16

Family

ID=613167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748822.7U Active CN206886810U (zh) 2017-06-26 2017-06-26 一种人工湿地排污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886810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759478A (zh) * 2019-10-30 2020-02-07 李水娇 一种可随时清理介质污垢的人工湿地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759478A (zh) * 2019-10-30 2020-02-07 李水娇 一种可随时清理介质污垢的人工湿地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ovalchik Riparian zone associations: Deschutes, Ochoco, Fremont, and Winema National Forests
CN103938518B (zh) 一种道路径流污染控制绿化系统构建方法
CN107935185A (zh) 一种用于改善水质的梯级人工湿地系统
CN205636685U (zh) 一种用于城市园林人造假山的灌溉排水系统
CN105839582A (zh) 基于海绵城市建设的可控缓流截污循环模块系统
CN102926362B (zh) 一种农田排水的控污减排方法
CN206886810U (zh) 一种人工湿地排污结构
CN209494139U (zh) 一种防水防根屋顶绿化结构
CN207176864U (zh) 用于海绵城市的雨水收集系统
CN108083426A (zh) 一种用于初期雨水高效处理的快速渗滤系统
CN105056616B (zh) 雨水过滤器
CN215669290U (zh) 一种生态友好型城市河道的生态改造结构
CN203514479U (zh) 一种人工暗河雨水蓄排装置
CN207109865U (zh) 一种多功能排水井盖结构
CN202625932U (zh) 复合型介质的雨水生态净化利用系统
CN107401205A (zh) 一种岩溶洼地降雨利用系统
CN209568519U (zh) 一种带套管的城市海绵体
CN207794001U (zh) 典型槽谷斜坡区“拦蓄引用”防洪保土与水资源利用系统
CN208309769U (zh) 一种循环净化的雨水花园
CN109386045B (zh) 一种生物滞留池系统
CN208220015U (zh) 一种防水防根屋顶绿化结构
CN205340273U (zh) 一种自重式灌溉用水过滤装置
CN206278979U (zh) 一种用于人工湿地的排污结构
CN207099844U (zh) 一种基于海绵城市的防涝绿化带结构
CN214168745U (zh) 一种建筑节能型桥梁排水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