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885295U - 一种海上救生艇 - Google Patents

一种海上救生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885295U
CN206885295U CN201720179624.3U CN201720179624U CN206885295U CN 206885295 U CN206885295 U CN 206885295U CN 201720179624 U CN201720179624 U CN 201720179624U CN 206885295 U CN206885295 U CN 20688529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bag
ship
kayak body
bag
ship botto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179624.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彤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guan Equity Exchange Center
Original Assignee
Dongguan Equity Exchange Center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guan Equity Exchange Center filed Critical Dongguan Equity Exchange Center
Priority to CN201720179624.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88529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88529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885295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Emergency Lowering Mea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海上救生艇,包括充气式艇底、艇身和艇顶,所述充气式艇底包括第一气囊和与第一气囊连通的充气装置,所述艇身的外表面设置有与第一气囊相连通的第二气囊,所述艇顶设有与第二气囊相连通的第三气囊,第一气囊包括正方形气囊以及与正方形气囊的对称两边相连通的三角形气囊;第二气囊与第一气囊的正方形气囊形成若干呈三角状用于支撑艇身的气囊;第三气囊与第二气囊上部的气囊交接处相连通形成若干呈类梯形用于支撑艇顶的气囊。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救援效率高、支撑作用强、结构稳定、使用方便、保温取暖效果好、成本低等优点,能为落难者提供一个防风保暖干燥的舱体,也利于缓解受难者恐惧,更能提高救援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海上救生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海上救援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海上救生艇。
背景技术
传统的救生艇多为露天,不能为落难者提供保温防风,低温海域或天气会增加人体能量消耗,缩短等待救援时间风险提高,然而一些传统海上帐篷,造型多为四面体,上面尖下面宽,四面倾角大,使得有效使用的空间较小,人在帐篷里也不够舒适,同时传统救生艇没有灯光功能,不能发出救援闪光信号,同时在黑夜来临时会增加人的恐惧感。
有鉴于此,确有必要提供一种新型的海上救生艇,用于在海难发生时,迅速充气展开,能为落难者提供一个防风保暖干燥的舱体,同时也利于缓解受难者恐惧,更能提高救援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海上救生艇,具有救援效率高、支撑作用强、结构稳定、使用方便、保温取暖效果好、成本低等优点,能为落难者提供一个防风保暖干燥的舱体,同时也利于缓解受难者恐惧,更能提高救援效率。
本实用新型为达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海上救生艇,包括充气式艇底、艇身和艇顶,所述充气式艇底包括第一气囊和与第一气囊连通的充气装置,所述艇身的外表面设置有与第一气囊相连通的第二气囊,所述艇顶设有与第二气囊相连通的第三气囊,所述的第一气囊包括正方形气囊以及与正方形气囊的对称两边相连通的三角形气囊;所述的第二气囊与第一气囊的正方形气囊形成若干呈三角状用于支撑艇身的气囊;所述的第三气囊与第二气囊上部的气囊交接处相连通形成若干呈类梯形用于支撑艇顶的气囊。
优选地,所述的充气装置包括与第一气囊相连通的小型高压气瓶以及与小型高压气瓶连接的快速充气阀,快速充气阀的内部设有与小型高压气瓶连接的刺针,快速充气阀的外部设有与刺针连接的拉索,在小型高压气瓶内充满有二氧化碳压缩气体。
优选地,所述的第一气囊、第二气囊、第三气囊均是由两层聚氯乙烯复合材质与设于两层聚氯乙烯材质之间的碳纤维纤维网制成,所述第一气囊、第二气囊、第三气囊均由若干气室构成。
优选地,所述的聚氯乙烯材质是由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制成:天然橡胶20-30份、聚氯乙烯40-60份、无机填料2-3份、聚乙烯醇共聚物10-30份、防紫外线添加剂0.1-0.5份。
优选地,所述的充气式艇底设有若干环形扶手,充气式艇底整体呈前尖后圆,在充气式艇底的上表面对称设有四个应急LED灯,在充气式艇底的内表面设有防水电发热垫,在充气式艇底的内部四个角处设有取暖袋,所述应急LED灯、防水电发热垫、取暖袋均连接有锂聚合物蓄电池。
优选地,所述的取暖袋是由自发热原料与无纺布袋经真空包装而成。
优选地,所述的防水电发热垫是由包括线芯和缠绕在线芯上的柔韧型电热合金丝编织而成,防水电发热垫的外表面从内至外依次设有包覆于电热合金丝上的感热层、绕设于感热层外的铜合金信号线以及涂覆在最外层的耐热聚氨酯树脂层,所述线芯由玻璃纤维或涤纶丝编织而成,感热层为感热尼龙层或感热塑胶层,防水电发热垫还连接有与铜合金信号线电性连接的温控器,温控器与所述锂聚合物蓄电池连接。
优选地,所述的艇顶设有防紫外线的透明塑胶板,在艇顶四周均设有拉链。
优选地,所述的艇身为反光防水织布材质,在艇身的四面设有拉链,艇身呈四面体结构,在艇身的外表面涂覆有反光漆。
优选地,所述的反光漆由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组分制成:丙烯酸树脂80-90份、硅烷偶联剂5-6份、反光微珠8-10份、抗氧剂1010 0.5-1份、无机填料5-10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海上救生艇,可以在低温海域为受难者提供干燥温暖的环境,并辅助营造出充满希望的求生欲望,帮助受难者逃离灾难现场;通过气囊与充气装置配合可以迅速充气膨胀展开,采用全新的折叠与展开方式,配合气囊的独特设计,支撑作用强,结构稳固,不易翻转,为落难者提供防风保暖干燥的艇体,具有加热保温功能,且四面几何体的艇体增加了利用空间,人性化的灯光设计发出求救闪光信号提高救援效率,既有助于救援也利于缓解受难者恐惧。
上述是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以下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展开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折叠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折叠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防水电发热垫部分截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和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作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1: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海上救生艇,结合图1-4,包括充气式艇底1、艇身2和艇顶3,所述充气式艇底包括第一气囊4和与第一气囊连通的充气装置,所述艇身的外表面设置有与第一气囊相连通的第二气囊5,所述艇顶设有与第二气囊相连通的第三气囊6,第一气囊包括正方形气囊以及与正方形气囊的对称两边相连通的三角形气囊;第二气囊与第一气囊的正方形气囊形成若干呈三角状用于支撑艇身的气囊;第三气囊与第二气囊上部的气囊交接处相连通形成若干呈类梯形用于支撑艇顶的气囊。其中,充气装置包括与第一气囊相连通的小型高压气瓶以及与小型高压气瓶连接的快速充气阀,快速充气阀的内部设有与小型高压气瓶连接的刺针,快速充气阀的外部设有与刺针连接的拉索,充气装置为现有常规技术在此不再详述,在小型高压气瓶内充满有二氧化碳压缩气体,气囊均为密封充气式气囊,正常情况下(未充气),整个艇叠好放置在救生艇柜内,一旦灾难发生,用手拉动快速充气阀上的拉索,带动快速充气阀里的剌针,剌针剌破小型高压气瓶,利用小型高压气瓶里面的压缩气体,充气到气囊里,充气装置会在15秒内完成充气,让遇难者及时安全逃离,该海上救生艇的气囊均采用充气装置通过迅速充入二氧化碳压缩气体使得气囊膨胀支撑起来,形成一个四面几何体,相较于传统四面体帐篷,更为宽敞,可以容纳更多人,第二气囊可形成三角结构,稳定性高,第一气囊、第二气囊、第三气囊起到很好的支撑作用。不使用时,利用艇身拉链以及救生艇上的环形扶手可以帮助使用者应急折叠,迅速远离灾难现场,以免发生二次伤亡。
其中,第一气囊、第二气囊、第三气囊均是由两层聚氯乙烯复合材质与设于两层聚氯乙烯材质之间的碳纤维纤维网制成,可以增加拉力和抗撞击,第一气囊、第二气囊、第三气囊均由若干气室构成,在其中一个气室漏气的情况下其他气室仍然可以在一定时间内保持有相应的浮力。聚氯乙烯材质是由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制成:天然橡胶20份、聚氯乙烯60份、无机填料2份、聚乙烯醇共聚物10份、防紫外线添加剂0.1份,且天然橡胶、聚氯乙烯、无机填料、聚乙烯醇共聚物、防紫外线添加剂均采用市场上常见的市售产品,均为常规选择,其中聚氯乙烯是一种性能优异、价格低廉的通用塑料,由于PVC的非晶性和热塑性,很容易与橡胶进行机械共混,PVC和橡胶具有很好的相容性,无机填料对增强PVC弹性体起到润滑、降低成本的作用,聚乙烯醇共聚物具有较高的强度,断裂永久变形与100%定伸变形率小,断裂伸长率高,整体得到性能优异、成本低的聚氯乙烯材质;聚氯乙烯材质中添加了防紫外线的原料,可以在长时间阳光暴晒下而不变形或开裂漏气。
为了增加海上救生艇的功能多样化,在充气式艇底设有若干环形扶手7,环形扶手环在充当支架船桨的同时,还可以用于救援队直升机或者船只的绳索连接扣,以达到牵引逃生的目的。充气式艇底整体呈前尖后圆,尖头部分模拟了船只船头,在救生艇需要行进逃离灾难现场时减少水的阻力,同时扶手也方便受难者登上救生艇。在充气式艇底的上表面对称设有四个应急LED灯8,耗电小,价格低廉,节约能源,不需要过多电能储备就可以长时间点亮,还可以设置成人性化的频闪求救灯光,可以发出频闪SOS信号帮助救援部队快速锁定落难者位置和救生舱,也会发出较为柔和的灯光缓解黑暗中受难者恐惧的情绪,给人在死亡和灾难面前予以抚慰的环境,让人保持对生命的希望。
另外,在艇顶设有防紫外线的透明塑胶板(未示出),既起到透光作用,也可以让救生艇中的人时刻观察到外界情况,在艇顶四周均设有拉链(未示出),四方的拉链可以打开帐篷,以达到受难人员进入救生舱的目的,打开帐篷顶部可以达到换气的目的。艇身为反光防水织布材质,在艇身的四面设有拉链,艇身呈四面体结构,便于人员进出。
结合图1-4,为了便于取暖,在充气式艇底的内表面设有防水电发热垫9,在充气式艇底的内部四个角处设有取暖袋10,所述应急LED灯、防水电发热垫、取暖袋均连接有锂聚合物蓄电池11,锂聚合物电池可以维持电发热毯持续工作15h,即供暖两个夜晚,保障遇难人员在搜救的72小时内的健康。取暖袋是由自发热材料与无纺布袋经真空包装而成,自发热材料层置于无纺布袋内,自发热材料目前在国内有许多使用铁粉发热的公开专利,使用了铁粉、水、电气石、活性炭、无机盐等材料,可在空气中氧气的作用下发生放热反应,使用时打开包装袋,取暖袋内发生缓慢放热,或者还可以改用室温离子液体[Bmim][BF4](化学名为1-甲基-3-丁基咪唑四氟硼酸盐)代替水、无机盐,来得到可用于理疗保健的一次性自发发热材料,自发热材料释热稳定,供取暖。
为了加强整体和局部取暖效果,结合图1-4,防水电发热垫9是由包括线芯和缠绕在线芯上的柔韧可挠的电热合金丝12编织而成,且防水电发热垫的外表面从内至外依次设有包覆于电热合金丝上的感热层13、绕设于感热层外的铜合金信号线14以及涂覆在最外层的耐热聚氨酯树脂层15,线芯由玻璃纤维或涤纶丝编织而成,感热层为感热尼龙层或感热塑胶层,具有加热保温效果。该防水电发热垫靠蓄电池提供电能,防水电发热垫还连接有与铜合金信号线电性连接的温控器16,温控器为常规技术在此不再详述,温控器与所述锂聚合物蓄电池连接,当锂聚合物蓄电池给防水电发热垫供电,防水电发热垫上任一点处的温度升高至超过温控器上的预定值时,该处相应的电热合金丝上的感热层即由绝缘体变为良导体,使控制电路接通,防水电发热垫断电,达到控温和安全防护的目的。当救生艇被投入海中后,利用防水电发热垫的整体加温方式和取暖袋的局部加温方式发热,为受难者提供温暖的环境,同时帐篷顶部可以打开,由于空气受热膨胀会往上流动,打开帐篷顶部可以达到换气的目的。
为了在夜间更好地获得救助,在艇身的外表面涂覆有反光漆,反光漆由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组分制成:丙烯酸树脂80份、硅烷偶联剂6份、反光微珠10份、抗氧剂1010 1份、无机填料10份,丙烯酸树脂、硅烷偶联剂、反光微珠、抗氧剂1010、无机填料均为采用市场上常见的市售产品,均为常规选择,该反光漆通过以丙烯酸树脂为基料,与一定比例的定向反光材料混合配制而成,属于一种新型反光涂料,其反光原理是把照射的光线通过反光微珠反射回人的视线中,形成反光效果,夜间反光效果更加明显,具有反光率高,能防止紫外线光波照射,防止颜色淡化剥离,能抗极强的盐雾、抗酸碱性能,当搜救队伍的聚光灯等灯光照射过来时,会有反光效果,便于获得救助。
实施例2: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海上救生艇,其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聚氯乙烯材质是由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制成:天然橡胶30份、聚氯乙烯40份、无机填料3份、聚乙烯醇共聚物30份、防紫外线添加剂0.5份。所述的反光漆由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组分制成:丙烯酸树脂80份、硅烷偶联剂6份、反光微珠10份、抗氧剂1010 0.5份、无机填料5份。
其他与实施例1相同,在此不再累赘。
实施例3: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海上救生艇,其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聚氯乙烯材质是由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制成:天然橡胶26份、聚氯乙烯55份、无机填料3份、聚乙烯醇共聚物20份、防紫外线添加剂0.3份。所述的反光漆由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组分制成:丙烯酸树脂85份、硅烷偶联剂6份、反光微珠9份、抗氧剂1010 0.8份、无机填料10份。
其他与实施例1相同,在此不再累赘。
根据上述说明书的揭示和教导,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还可以对上述实施方式进行变更和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面揭示和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实用新型的一些修改和变更也应当落入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8)

1.一种海上救生艇,其特征在于,包括充气式艇底、艇身和艇顶,所述充气式艇底包括第一气囊和与第一气囊连通的充气装置,所述艇身的外表面设置有与第一气囊相连通的第二气囊,所述艇顶设有与第二气囊相连通的第三气囊,所述的第一气囊包括正方形气囊以及与正方形气囊的对称两边相连通的三角形气囊;所述的第二气囊与第一气囊的正方形气囊形成若干呈三角状用于支撑艇身的气囊;所述的第三气囊与第二气囊上部的气囊交接处相连通形成若干呈类梯形用于支撑艇顶的气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上救生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充气装置包括与第一气囊相连通的小型高压气瓶以及与小型高压气瓶连接的快速充气阀,快速充气阀的内部设有与小型高压气瓶连接的刺针,快速充气阀的外部设有与刺针连接的拉索,在小型高压气瓶内充满有二氧化碳压缩气体。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海上救生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气囊、第二气囊、第三气囊均是由两层聚氯乙烯复合材质与设于两层聚氯乙烯材质之间的碳纤维纤维网制成,所述第一气囊、第二气囊、第三气囊均由若干气室构成。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上救生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充气式艇底设有若干环形扶手,充气式艇底整体呈前尖后圆,在充气式艇底的上表面对称设有四个应急LED灯,在充气式艇底的内表面设有防水电发热垫,在充气式艇底的内部四个角处设有取暖袋,所述应急LED灯、防水电发热垫、取暖袋均连接有锂聚合物蓄电池。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海上救生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取暖袋是由自发热原料与无纺布袋经真空包装而成。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海上救生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防水电发热垫是由包括线芯和缠绕在线芯上的柔韧型电热合金丝编织而 成,防水电发热垫的外表面从内至外依次设有包覆于电热合金丝上的感热层、绕设于感热层外的铜合金信号线以及涂覆在最外层的耐热聚氨酯树脂层,所述线芯由玻璃纤维或涤纶丝编织而成,感热层为感热尼龙层或感热塑胶层,防水电发热垫还连接有与铜合金信号线电性连接的温控器,温控器与所述锂聚合物蓄电池连接。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上救生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艇顶设有防紫外线的透明塑胶板,在艇顶四周均设有拉链。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上救生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艇身为反光防水织布材质,在艇身的四面设有拉链,艇身呈四面体结构,在艇身的外表面涂覆有反光漆。
CN201720179624.3U 2017-02-27 2017-02-27 一种海上救生艇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88529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179624.3U CN206885295U (zh) 2017-02-27 2017-02-27 一种海上救生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179624.3U CN206885295U (zh) 2017-02-27 2017-02-27 一种海上救生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885295U true CN206885295U (zh) 2018-01-16

Family

ID=613284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179624.3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885295U (zh) 2017-02-27 2017-02-27 一种海上救生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885295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828827A (zh) * 2017-02-27 2017-06-13 东莞产权交易中心 一种海上救生艇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828827A (zh) * 2017-02-27 2017-06-13 东莞产权交易中心 一种海上救生艇
CN106828827B (zh) * 2017-02-27 2018-09-14 东莞产权交易中心 一种海上救生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828827B (zh) 一种海上救生艇
CN201484662U (zh) 一种新型降落装置
KR100830168B1 (ko) 개인휴대용 자동개방 구명튜브
CN104477344B (zh) 海上应急救援及打捞用气囊装置
CN101817397B (zh) 多功能全天候全地域充气救生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202670073U (zh) 一种背包式遥控自行充气救生装置
CN213720165U (zh) 一种多功能带腕带式浮力装置的雨中救援服
CN203876964U (zh) 一种单人气囊救生衣
CN206885295U (zh) 一种海上救生艇
CN204889419U (zh) 一种便携式户外救生毯
CN107648762A (zh) 一种逃生救援的装置
CN107288397A (zh) 室内防险救生舱
CN113173233A (zh) 一种基于光伏系统的漂浮式海上救援救生舱
CN108909988A (zh) 一种船用新能源救生圈
CN103112564B (zh) 风光互补型救生衣
CN106143836A (zh) 家庭备用救生艇
CN106892069A (zh) 一种新型救生圈
CN202279220U (zh) 一种折叠式海难逃生装置
CN205256608U (zh) 一种消防专用折叠式救生筏
CN205872406U (zh) 一种水险救生弹及其投掷装置
CN113757630A (zh) 一种智能应急灯杆装置
CN108189984A (zh) 一种可远距离投掷可定锚救生球
CN201309580Y (zh) 夜用多功能救生圈
CN205891204U (zh) 一种便携式系留气球装置
CN218751323U (zh) 一种具有发热功能的救生衣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116

Termination date: 20190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