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879038U - 一种麦克风 - Google Patents

一种麦克风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879038U
CN206879038U CN201720783862.5U CN201720783862U CN206879038U CN 206879038 U CN206879038 U CN 206879038U CN 201720783862 U CN201720783862 U CN 201720783862U CN 206879038 U CN206879038 U CN 20687903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icrophone
rotatable
main body
sound head
switc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783862.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田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ongke Junlin (Suzhou)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Junlin Polytron Technologies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Junlin Polytron Technologies Inc filed Critical Beijing Junlin Polytron Technologies Inc
Priority to CN201720783862.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87903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87903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87903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tereophonic Arrang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实公开了一种麦克风,包括:麦克风主体和至少一个用于拾取音频信号的可旋转音头,所述可旋转音头通过旋转轴连接在所述麦克风主体上,所述麦克风主体上设置有用于连接移动终端的接口。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麦克风的音头采用可旋转音头,所以麦克风处于关闭状态和处于使用状态时,可将可旋转音头旋转至不同的位置。并且可以根据麦克风主体的结构和形状,通过调节可旋转音头的位置,实现麦克风处于关闭状态时整体所占的空间小于麦克风处于使用状态时整体所占的空间。从而可以满足可旋转音头拥有较长声腔,保证拾音效果和指向性,又能保证方便携带的特性。

Description

一种麦克风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涉及音频信号处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麦克风。
背景技术
随着智能手机等移动终端的应用越来越丰富,手机用麦克风的应用也越来越多,麦克风可以用于录音、录制视频和进行视频对话。但是目前大多数手机用麦克风都是分离式的,通常需要一根连接线将手机和麦克风连接起来,使用时需要一手拿手机,一手拿麦克风,使用起来很不方便,而且受束缚。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麦克风,以解决现有手机用麦克风使用起来很不方便,而且受束缚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麦克风,包括:麦克风主体和至少一个用于拾取音频信号的可旋转音头,所述可旋转音头通过旋转轴连接在所述麦克风主体上,所述麦克风主体上设置有用于连接移动终端的接口。
进一步地,所述接口包括模拟接口和数字接口。
进一步地,当所述麦克风处于使用状态时,所述可旋转音头可旋转指向拾音处;
当所述麦克风处于关闭状态时,所述可旋转音头的指向可旋转至平行于所述麦克风主体上面积最大的表面。
进一步地,所述麦克风主体内设置有电路板,所述电路板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开关;所述旋转轴上至少设置有一处凸起;
所述凸起,用于当所述可旋转音头旋转至预设位置时,触拨与所述凸起对应的开关。
进一步地,每处所述凸起作为一体围绕所述旋转轴预设弧度;或者,
每处所述凸起包括至少两个子凸起,所述子凸起依次围绕所述旋转轴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电路板上设置有电源控制单元,所述电源控制单元,用于通过被所述凸起触拨的开关控制电源的通断。
进一步地,所述电路板上还设置有控制芯片和音频处理芯片;
所述控制芯片连接至少一个所述开关,所述控制芯片连接所述音频处理芯片;
所述控制芯片,用于识别所述开关的开闭状态,并根据所述开关的开闭状态向所述音频处理芯片发送控制信号;
所述音频处理芯片,用于根据所述控制信号对拾取的音频信号进行相应的数字处理。
进一步地,所述麦克风主体为扁平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可旋转音头设置在麦克风主体的侧边上。
进一步地,所述麦克风包括四个可旋转音头,与每个所述可旋转音头连接的旋转轴上设置有两处凸起,每处所述凸起对应一个开关;
所述两处凸起中的一处凸起作为一体围绕所述旋转轴半周;另一处凸起包括四个子凸起,所述子凸起依次围绕所述旋转轴平均分布。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麦克风的音头采用可旋转音头,所以麦克风处于关闭状态和处于使用状态时,可将可旋转音头旋转至不同的位置。并且可以根据麦克风主体的结构和形状,通过调节可旋转音头的位置,实现麦克风处于关闭状态时整体所占的空间小于麦克风处于使用状态时整体所占的空间。从而可以满足可旋转音头拥有较长声腔,保证拾音效果和指向性,又能保证方便携带的特性。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公开。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麦克风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麦克风的使用状态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麦克风的右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图1的A-A剖面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麦克风用于自录时的使用状态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麦克风用于拾取他人的声音的使用状态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麦克风的电路连接原理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麦克风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两个波动开关与控制芯片的连接原理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可旋转音头的旋转角度为0°时,凸起与开关的触拨关系示意图;
图10a和图10b分别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图10的C-C剖面图和B-B剖面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可旋转音头的旋转角度为45°时,凸起与开关的触拨关系示意图;
图11a和图11b分别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图11的C-C剖面图和B-B剖面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可旋转音头的旋转角度为90°时,凸起与开关的触拨关系示意图;
图12a和图12b分别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图12的C-C剖面图和B-B剖面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可旋转音头的旋转角度为135°时,凸起与开关的触拨关系示意图;
图13a和图13b分别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图13的C-C剖面图和B-B剖面图;
图1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可旋转音头的旋转角度为-45°时,凸起与开关的触拨关系示意图;
图14a和图14b分别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图14的C-C剖面图和B-B剖面图;
图1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可旋转音头的旋转角度为-90°时,凸起与开关的触拨关系示意图;
图15a和图15b分别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图15的C-C剖面图和B-B剖面图;
图1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可旋转音头的旋转角度为-135°时,凸起与开关的触拨关系示意图;
图16a和图16b分别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图16的C-C剖面图和B-B剖面图;
图1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位于麦克风主体底侧的两个可旋转音头旋转90°时的状态图;
图1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四个可旋转音头都旋转90°时的状态图;
图1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位于麦克风主体底侧的两个可旋转音头都旋转135°时的状态图;
图2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位于麦克风主体两侧的两个可旋转音头分别旋转45°和135°时的状态图;
图2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麦克风3D拾音时的状态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至图4所示,该麦克风具体可以包括:麦克风主体1和至少一个用于拾取音频信号的可旋转音头2,所述可旋转音头2通过旋转轴4连接在所述麦克风主体1上,所述麦克风主体1上设置有用于连接移动终端的接口3。
该移动终端可以包括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车载电脑等。
所述接口3包括模拟接口和数字接口。数字接口包括USB(Universal Serial Bus,通用串行总线)接口、Lightning(闪电)接口、Type-C接口。
在具体实现中,可以将拾取的音频信号进行叠加处理后通过模拟接口发送给移动终端,也可以将拾取的音频信号进行数字处理后通过数字接口发送给移动终端。
麦克风主体1上还可以设置用于固定移动终端的固定夹5,该固定夹5呈U字型,可旋转。当麦克风连接移动终端时,可将固定夹5竖起,夹固移动终端;当麦克风未与移动终端连接时,可将固定夹5旋转至平行于其所在的侧边上。
本方明实施例提供的麦克风可直接通过接口3插在移动终端上,方便使用。
可旋转音头2用于拾取音频信号,设置较长的声腔能够使拾音效果更好,所以可旋转音头2可以设置成圆柱形或长方形。
由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麦克风的音头采用可旋转音头,所以麦克风处于关闭状态和处于使用状态时,可将可旋转音头旋转至不同的位置。并且可以根据麦克风主体的结构和形状,通过调节可旋转音头的位置,实现麦克风处于关闭状态时整体所占的空间小于麦克风处于使用状态时整体所占的空间。从而可以满足可旋转音头拥有较长的声腔,保证拾音效果和指向性,又能保证方便携带的特性。
优选地,该麦克风主体1的形状可以为扁平结构,占用空间小,以方便携带。当麦克风与移动终端连接时,麦克风主体1上面积最大的表面与移动终端上面积最大的表面,如显示屏面平行。以手机为例,当麦克风主体1接在手机底端进行录音、录视频或视频对话时,麦克风主体1的扁平结构设计更方便用户把拿,手机也不易掉落。
麦克风主体1的宽度和厚度可以根据与其连接的移动终端的宽度进行设置。如图1所示,以手机为例进行说明,麦克风主体1的宽度可以近似等于手机的宽度,麦克风主体1的厚度可以近似等于手机的厚度。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优选示例中,当所述麦克风处于使用状态时,所述可旋转音头2可旋转指向拾音处。
如图5所示,当麦克风用于自录时,例如录制用户自己的声音或自拍录制视频时,可旋转音头2可指向移动终端的显示屏面向的方向。如图6所示,当麦克风用于拾取他人的声音,例如采访、会议录音、为他人拍摄视频时,可旋转音头2可指向移动终端背面朝向的方向。可旋转音头2的旋转角度可以根据发生处的方向调整为任意角度,如45°、90°、135°。
所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麦克风能根据发声的位置,通过旋转可旋转音头2选取合适的拾音位置,增强拾音效果和声音指向性。
如图1所示,当所述麦克风处于关闭状态时,所述可旋转音头2的指向可旋转至平行于所述麦克风主体1上面积最大的表面,从而减小关闭状态下麦克风所占的空间,方便携带。
可旋转音头2可以设置在麦克风主体1的侧边上,如两侧或与接口3相对的另一侧。例如当该麦克风包括两个可旋转音头2时,两个可旋转音头2可分别设置于麦克风主体1的两侧。当该麦克风包括四个可旋转音头2时,其中两个可旋转音头2可分别设置于麦克风主体1的两侧,另外两个可旋转音头2可音头相对地依次并排设置于与接口3相对的另一侧。
可旋转音头2可设置在长度较长的侧边上,以为在可旋转音头2中设置较长的声腔提供足够的空间。当麦克风处于关闭状态时,可旋转音头2可旋转至其指向(音头面向的方向)平行于该侧边长度的方向上,当麦克风处于使用状态时,可沿着旋转轴4旋转至指向拾音处的方向。
可选地,分别位于两侧上的可旋转音头2可连接同一旋转轴4同时旋转,也可以连接不同的旋转轴4分别旋转。
如图4所示,所述麦克风主体1内设置有电路板6,所述电路板6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开关7;所述旋转轴4上至少设置有一处凸起41。
所述凸起41,用于当所述可旋转音头2旋转至预设位置时,触拨与所述凸起41对应的开关7。
电路板6上可以根据不同的需求设计不同的电路,从而通过旋转可旋转音头2触拨开关7,实现对电路的控制。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优选示例中,每处所述凸起41可以作为一体围绕所述旋转轴4预设弧度;或者,每处所述凸起41可以包括至少两个子凸起,所述子凸起依次围绕所述旋转轴4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电路板6上设置有电源控制单元,所述电源控制单元,用于通过被所述凸起41触拨的开关7控制电源的通断。
开关7的两个触点连接到可控硅的控制端或者场效应管的G端,当开关7的拨杆由凸起41触拨后,触碰到任意一个触点时即可接通电源。或者将触点连接到MCU(Microcontroller Unit,微控制单元)的I/O管脚,MCU通过监控触点的闭合状态从而控制电源的通断。
当想要使用麦克风时,只需要将可旋转音头2旋转至合适的位置,即可接通电源。使用完毕后,将可旋转音头2旋转至关闭位置,即可关闭电源,而不需要人为地再次触拨电源开关,使用更加简单方便。
如图4所示,旋转轴4上包括一处凸起41,该处凸起41包括两个子凸起,两个子凸起对称设置,子凸起围绕所述旋转轴4的弧度可以根据可旋转音头2旋转打开开关7的门限范围的要求进行设置。例如门限范围为45°~135°,则子凸起的弧度对应的圆心角可以设置为90°。当可旋转音头2旋转45°后,即可打开开关7。
需要说明的是,凸起41和子凸起围绕所述旋转轴4的弧度可以根据不同需求,设置不同的弧度,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不对凸起41的具体设置做限定。
如图7所示,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优选示例中,所述电路板6上还设置有控制芯片61和音频处理芯片62。
所述控制芯片61连接至少一个所述开关7,所述控制芯片61连接所述音频处理芯片62。
为避免开关7与控制芯片61连接时,占用控制芯片61过多的I/O管脚,可以通过译码器连接到控制芯片61上。
该控制芯片61可以为MCU。所述控制芯片61可以通过开关7接地,当开关7闭合时,控制芯片61会接收到信号,从而识别出开光7的闭合状态。
所述控制芯片61具体用于根据所述开关7的开闭状态识别所述可旋转音头2的旋转角度和指向拾音处的可旋转音头2的数量。
所述音频处理芯片62,用于根据所述控制信号对拾取的音频信号进行相应的数字处理。
音频处理芯片62可以采用DSP(Digital Signal Process,数字处理技术)芯片。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芯片61还具体用于:
当所述控制芯片61识别出没有可旋转音头2的左右指向不相同时,则控制所述音频处理芯片62将拾取的音频信号进行叠加处理,并将处理后的音频信号发送给移动终端;
当所述控制芯片61识别出有可旋转音头2的左右指向不相同,且包括两个指向拾音处的可旋转音头2,则控制所述音频处理芯片62将拾取的音频信号分别通过左右声道发送给移动终端,以得到立体音效;
当所述控制芯片61识别出有可旋转音头2的左右指向不相同,且包括两个以上指向拾音处的可旋转音头2,则控制所述音频处理芯片62将拾取的音频信号处理成具有3D立体音效的左右两声道信号,并将处理后的音频信号发送给移动终端。
当通过音频处理芯片62对拾取的音频信号进行的处理后,可以将处理后的音频信号通过数字接口发送给移动终端。
在具体实现中,电源控制单元可以连接控制芯片61,当控制芯片61识别出有可旋转音头2旋转至门限范围内,可控制电源控制单元接通电源。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麦克风可以通过识别可旋转音头2的旋转角度,自动接通电源或对拾取的音频进行相应的数字处理,智能化较高,并能够满足客户对不同音效的需求,而且使用简单方便。
实施例
如图8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麦克风包括麦克风主体1、四个可旋转音头2,与每个所述可旋转音头2连接的旋转轴4上设置有两处凸起41,每处所述凸起41对应一个开关7。麦克风主体1上的接口3可以采用数字接口。
四个可旋转音头2中,其中两个可旋转音头2分别设置于麦克风主体1的两侧,另外两个可旋转音头2音头相对地依次并排设置于与接口3相对的另一侧。
开关7可以选用波动开关,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每个可旋转音头2对应两个波动开关,可通过两个波动开关的开闭状态识别出可旋转音头2的旋转角度。
参照图9,示出了两个开关与控制芯片61的连接原理图。每个可旋转音头2对应有两个开关,开关上拨杆的一端接地,每个开关上设置有两个触点,分别是触点①和触点②,两个触点分别连接到控制芯片61的I/O管脚上。当旋转轴4上的凸起41触碰开关7上的拨杆时,使拨杆的另一端连接触点①或触点②,从而使拨杆连接的触点接地,并向控制芯片61发送闭合信号。
当开关未被触拨时,可以设定状态为[11],当拨杆连接触点①时,可以设定状态为[01],当拨杆连接触点②时,可以设定状态为[10],从而使控制芯片61根据不同的状态值识别开关的开闭状态。
所述两处凸起41中的一处凸起41作为一体围绕所述旋转轴4半周;另一处凸起41包括四个子凸起,所述子凸起依次围绕所述旋转轴4平均分布。
以下以一个可旋转音头2的旋转为例,说明如何通过控制芯片61识别可旋转音头2的旋转角度。
如图8所示,当可旋转音头2位于关闭位置时,旋转角度为0°。参照图10,示出了可旋转音头2的旋转角度为0°时,凸起41与开关7的触拨关系示意图。参照图10a和图10b,分别示出了图10的C-C剖面图和B-B剖面图,由图10a和图10b可知,两个开关处于未拨动状态,并设定为状态[1111]。
参照图11,示出了可旋转音头2的旋转角度为45°时,凸起41与开关7的触拨关系示意图。参照图11a和图11b,分别示出了图11的C-C剖面图和B-B剖面图,由图11a和图11b可知,两个开关分别处于未拨动状态和拨动状态,并设定为状态[1101]。
同理,参照图12,示出了可旋转音头2的旋转角度为90°时,凸起41与开关7的触拨关系示意图。参照图12a和图12b,分别示出了图12的C-C剖面图和B-B剖面图,由图12a和图12b可知,两个开关分别处于拨动状态和未拨动状态,并设定为状态[1011]。
参照图13,示出了可旋转音头2的旋转角度为135°时,凸起41与开关7的触拨关系示意图。参照图13a和图13b,分别示出了图13的C-C剖面图和B-B剖面图,由图13a和图13b可知,两个开关都处于拨动状态,并设定为状态[1001]。
参照图14,示出了可旋转音头2的旋转角度为-45°时,凸起41与开关7的触拨关系示意图。参照图14a和图14b,分别示出了图14的C-C剖面图和B-B剖面图,由图14a和图14b可知,两个开关分别处于未拨动状态和拨动状态,并设定为状态[1110]。
参照图15,示出了可旋转音头2的旋转角度为-90°时,凸起41与开关7的触拨关系示意图。参照图15a和图15b,分别示出了图15的C-C剖面图和B-B剖面图,由图15a和图15b可知,两个开关分别处于拨动状态和未拨动状态,并设定为状态[0111]。
参照图16,示出了可旋转音头2的旋转角度为-135°时,凸起41与开关7的触拨关系示意图。参照图16a和图16b,分别示出了图16的C-C剖面图和B-B剖面图,由图16a和图16b可知,两个开关分别处于拨动状态和未拨动状态,并设定为状态[0110]。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列举的几个旋转角度为示例性说明,并不限定可旋转音头2的可旋转范围,其可旋转范围可根据具体需求进行设置。
可旋转音头2旋转不同的角度,会对应不同的状态,控制芯片61可根据预先设定的规律,识别出各个旋转音头的旋转角度。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麦克风包括四个可旋转音头2,通过将可旋转音头2调至不同角度,可以开启不同的拾音模式,进而针对不同的拾音模式设置不同的音频信号处理方式。麦克风的拾音模式可以包括如下几种模式。
1、向前单一拾音模式。
参照图17,示出了位于麦克风主体1底侧的两个可旋转音头2旋转90°时的状态图。在该状态下,信号处理芯片可以将拾取的两路音频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再通过DSP算法将两路音频信号进行叠加,进一步加强朝前的指向性,从而降低周围环境噪声。叠加后的信号可以通过左右声道发送到移动终端上。
2、向前矩阵拾音模式。
参照图18,示出了四个可旋转音头2都旋转90°时的状态图。在该状态下,实现了四音头矩阵拾音。信号处理芯片可以将拾取的四路音频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再通过DSP算法将两路音频信号进行叠加,进一步加强朝前的指向性,从而降低周围环境噪声。叠加后的信号可以通过左右声道发送到移动终端上。
3、向前立体拾音模式。
参照图19,示出了位于麦克风主体1底侧的两个可旋转音头2都旋转135°时的状态图。参照图20,示出了位于麦克风主体1两侧的两个可旋转音头2分别旋转45°和135°时的状态图。在该两种状态下,两个可旋转音头2分别指向左右两个不同的方向,信号处理芯片可以将拾取的两路音频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后,再将两路音频信号分别发送到左右声道,从而实现立体音效。
4、3D拾音模式。
参照图21,示出了麦克风3D拾音时的状态图。在该状态下,麦克风主体1底侧的两个可旋转音头2都旋转135°,麦克风主体1两侧的可旋转音头2分别旋转45°和135°,开启了3D拾音模式。信号处理芯片先将拾取的四路音频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后,再通过DSP算法将四路信号处理成具有3D立体音效的左右两声道信号,最后将两路音频信号通过左右声道发送给移动终端。
除以上模式,同理,还包括向后单一拾音模式、向后矩阵拾音模式和向后立体拾音模式,其分别与向前单一拾音模式、向前矩阵拾音模式和向前立体拾音模式的音频处理方式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应当说明的是,可旋转音头旋转后的位置可根据不同需求进行设置,并根据可旋转音头旋转后的位置控制麦克风进行相应的信号处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只为示例性说明。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麦克风可以通过识别可旋转音头的旋转角度,自动接通电源或对拾取的音频进行相应的数字处理,智能化较高,并能够满足客户对不同音效的需求,而且使用简单方便。
尽管已描述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做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最后,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终端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终端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终端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麦克风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Claims (10)

1.一种麦克风,其特征在于,包括:麦克风主体和至少一个用于拾取音频信号的可旋转音头,所述可旋转音头通过旋转轴连接在所述麦克风主体上,所述麦克风主体上设置有用于连接移动终端的接口。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麦克风,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口包括模拟接口和数字接口。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麦克风,其特征在于:
当所述麦克风处于使用状态时,所述可旋转音头可旋转指向拾音处;
当所述麦克风处于关闭状态时,所述可旋转音头的指向可旋转至平行于所述麦克风主体上面积最大的表面。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麦克风,其特征在于,所述麦克风主体内设置有电路板,所述电路板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开关;所述旋转轴上至少设置有一处凸起;
所述凸起,用于当所述可旋转音头旋转至预设位置时,触拨与所述凸起对应的开关。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麦克风,其特征在于:
每处所述凸起作为一体围绕所述旋转轴预设弧度;或者,
每处所述凸起包括至少两个子凸起,所述子凸起依次围绕所述旋转轴设置。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麦克风,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板上设置有用于通过被所述凸起触拨的开关控制电源通断的电源控制单元。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麦克风,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板上还设置有控制芯片和音频处理芯片;
所述控制芯片连接至少一个所述开关,所述控制芯片连接所述音频处理芯片;
所述控制芯片,用于识别所述开关的开闭状态,并根据所述开关的开闭状态向所述音频处理芯片发送控制信号;
所述音频处理芯片,用于根据所述控制信号对拾取的音频信号进行相应的数字处理。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麦克风,其特征在于,所述麦克风主体为扁平结构。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麦克风,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旋转音头设置在所述麦克风主体的侧边上。
10.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麦克风,其特征在于,包括四个可旋转音头,与每个所述可旋转音头连接的旋转轴上设置有两处凸起,每处所述凸起对应一个开关;
所述两处凸起中的一处凸起作为一体围绕所述旋转轴半周;另一处凸起包括四个子凸起,所述子凸起依次围绕所述旋转轴平均分布。
CN201720783862.5U 2017-06-30 2017-06-30 一种麦克风 Active CN20687903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783862.5U CN206879038U (zh) 2017-06-30 2017-06-30 一种麦克风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783862.5U CN206879038U (zh) 2017-06-30 2017-06-30 一种麦克风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879038U true CN206879038U (zh) 2018-01-12

Family

ID=613307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783862.5U Active CN206879038U (zh) 2017-06-30 2017-06-30 一种麦克风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879038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218869A (zh) * 2017-06-30 2019-01-15 北京君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麦克风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218869A (zh) * 2017-06-30 2019-01-15 北京君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麦克风
CN109218869B (zh) * 2017-06-30 2024-03-22 中科君林(苏州)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麦克风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796642B (zh) 双模蓝牙音箱电视系统及其双模蓝牙音频播放控制方法
CN201667668U (zh) 一种多方位操作的移动通信终端
CN101754082A (zh) 根据音箱横竖摆放方向可切换声道的方法和装置
CN206879038U (zh) 一种麦克风
CN107728400A (zh) 一种信息的显示方法及移动终端
CN208971621U (zh) 一种拍摄装置可自动旋转的智能主机及智能手表
CN106856539A (zh)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07493362A (zh) 移动终端
CN206673254U (zh) 转接装置、充电装置及保护壳
CN204305327U (zh) 便携式无线音响
CN109218869A (zh) 一种麦克风
CN108062218B (zh) 一种声卡装置
CN105611010A (zh) 移动通信终端
CN206758093U (zh) 一种多功能集成双面液晶显示器
CN207854102U (zh) 一种音频控制装置及麦克风
CN210287868U (zh) 一种应用于晾衣机出风口的步进电机控制装置
CN204013960U (zh) 动画风扇音箱
CN207926720U (zh) 一种带有声频定向传输结构的智能网络摄像头
CN207075069U (zh) 具音效控制旋转机构组件的麦克风装置
CN111668585B (zh) 电子设备及天线控制方法
CN203661265U (zh) 一种音响
CN207530962U (zh) 一种大屏直播一体机
CN208283933U (zh) 声卡
CN206585565U (zh) 一种基于无线通信技术的具有nfc功能的对讲机
CN206498467U (zh) 一种可根据照片背景变化的云相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0106

Address after: Room 804, building 2, No.209, Zhuyuan Road, high tech Zone, Suzhou, Jiangsu

Patentee after: Zhongke Junlin (Suzhou)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100107 Tianlong Park, Chaoyang District, Beijing, Chaoyang District, C, 3 floor 03 business (Harvest incubator 1336)

Patentee before: Beijing Junlin Polytron Technologies Inc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