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874073U - 折叠钥匙 - Google Patents

折叠钥匙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874073U
CN206874073U CN201720469308.XU CN201720469308U CN206874073U CN 206874073 U CN206874073 U CN 206874073U CN 201720469308 U CN201720469308 U CN 201720469308U CN 206874073 U CN206874073 U CN 20687407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tating shaft
key
key body
fixture block
moving sp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469308.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情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enzhou Che Ye Co Ltd Of Baolong Of Us
Original Assignee
Wenzhou Che Ye Co Ltd Of Baolong Of U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enzhou Che Ye Co Ltd Of Baolong Of Us filed Critical Wenzhou Che Ye Co Ltd Of Baolong Of Us
Priority to CN201720469308.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87407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87407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874073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upports Or Holders For Household Us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折叠钥匙,所述钥匙柄包括左壳体和右壳体,左壳体和右壳体扣合设置,所述左壳体的侧边或右壳体的侧边或左壳体和右壳体的侧边衔接处设置有供钥匙本体放置的容腔,所述钥匙本体的连接端与钥匙柄通过转轴铰接,钥匙本体的连接端套设在转轴上,所述转轴上设置有使其复位的复位弹簧,复位弹簧的两端分别与转轴和左壳体连接或转轴和右壳体连接,所述转轴上套设有盖板,盖板设置在左壳体或右壳体上,转轴的侧边设置有卡块或卡槽,盖板上设置有与卡块或卡槽配合防止转轴转动的卡槽或卡块,所述转轴的一端穿透左壳体或右壳体显露于外形成按钮,按钮可驱动转轴沿其轴向移动来实现转轴与盖板从锁定配合切换到解锁配合。

Description

折叠钥匙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钥匙,特别是涉及一种折叠钥匙。
背景技术
目前,钥匙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对特定的锁具进行开启的主要工具,也是人们外出时必须要携带的物品,对于一些比较大的钥匙,特别是电动车或摩托车的车钥匙,在将其放入口袋或放入随身携带的箱包中时,由于钥匙的尖锐,很容易与口袋或箱包中其他的物品碰撞,并对其他物品产生破坏,导致其他物品的表面被刮花甚至断裂,而钥匙本身也有可能因其他物品的碰撞断裂,由于这种钥匙的特殊性,会给人们配备钥匙带来麻烦。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中国专利CN201320423316.2中公开了一种折叠钥匙,包括匙体和匙把,匙体和匙把的相对应端轴接,在匙把上设有用于折叠隐藏匙体的容置槽,在匙体与匙把铰接端的端部设有用于将匙体从容置槽中拨转出的拨片,在所述匙把上与所述拨片相对应的位置设有用于使拨片自由通过的凹口。上述技术方案虽然能防止匙体刮花或损坏其他物品,但是因匙体大部分都暴露在匙把外,匙把不能很好的保护匙体,且匙把为半封闭结构,手握在匙把的两侧不仅不舒适,还容易对手部造成勒痕或划伤,还有匙体是设置在匙把的一侧,所以转动时匙把对匙体的扭转力容易不均匀,造成匙体的转动较费劲。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钥匙柄的表面平滑,握持更舒适更安全,打开工位和折叠工位的切换简单的折叠钥匙。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一种折叠钥匙,包括钥匙本体和钥匙柄,所述钥匙柄包括左壳体和右壳体,左壳体和右壳体扣合设置,所述左壳体的侧边或右壳体的侧边或左壳体和右壳体的侧边衔接处设置有供钥匙本体放置的容腔,所述钥匙本体的连接端与钥匙柄通过转轴铰接,钥匙本体的连接端套设在转轴上,转轴与钥匙本体构成周向的联动配合和轴向的伸缩配合,所述转轴上设置有使其复位的复位弹簧,复位弹簧的两端分别与转轴和左壳体连接或转轴和右壳体连接,转轴与复位弹簧构成周向的扭力配合和轴向的弹力配合,所述转轴上套设有盖板,盖板设置在左壳体或右壳体上,转轴的侧边设置有卡块或卡槽,盖板上设置有与卡块或卡槽配合防止转轴转动的卡槽或卡块,转轴与盖板构成锁定配合或解锁配合,所述转轴的一端穿透左壳体或右壳体显露于外形成按钮,转轴与盖板处于锁定配合时,钥匙本体处于容腔内成折叠状态或转出容腔成打开状态,按钮可驱动转轴沿其轴向移动来实现转轴与盖板从锁定配合切换到解锁配合。
上述技术方案中,钥匙柄为左右结构,方便安装,钥匙本体铰接在钥匙柄的一端,经转动钥匙本体可置于容腔内成折叠状态,即左壳体和右壳体对钥匙本体成半包围设置,对钥匙本体进行保护,避免钥匙本体被刮花或压断,钥匙本体转出容腔后,钥匙本体的长度方向与钥匙柄的长度方向平行时成打开状态,钥匙本体套设在转轴上,因转轴需沿垂直钥匙本体的方向移动,所以钥匙本体不能与转轴固定连接,因钥匙本体需随着转轴转动,所以钥匙本体和转轴在周向上形成联动配合,因转轴需沿垂直钥匙本体的宽面方向移动,所以转轴与钥匙本体在轴向上相对滑移,转轴转动时,会带动复位弹簧扭转从而使复位弹簧产生扭力,使钥匙本体在反方向上能自动转动,当按钮下压时,卡块退出卡槽使转轴与盖板处于解锁状态,即转轴能自由转动,这时钥匙本体可转入容腔或转出容腔,实现折叠状态和打开状态的自由切换,且复位弹簧处于被压缩的状态,所以撤去按钮上的压力时,当卡块与卡槽对齐,按钮在复位弹簧弹性力的作用下重新伸出左壳体或右壳体,即卡块重新卡入卡槽构成锁定配合,使钥匙本体固定在折叠状态或打开状态,钥匙本体处于折叠状态时,复位弹簧处于扭转的状态,即产生扭转力,所以当按下按钮使卡块与卡槽处于解锁状态时,钥匙本体在复位弹簧扭转力的作用下,自动转出容腔,钥匙本体转入容腔时需人工驱动钥匙本体转动,钥匙本体也可以是自动转入容腔,人工驱动转出容腔,但是因左壳体和右壳体对钥匙本体的保护,人工不方便伸入容腔将钥匙本体转出,所以钥匙本体在复位弹簧扭力的作用下自动转出是优选方案,转轴既能当铰接轴用又能当按钮用,结构简洁,加工方便,安装方便。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所述左壳体或右壳体上设置有供转轴嵌设的环形壁,转轴与环形壁构成导向滑移设置,复位弹簧位于环形壁内,转轴远离按钮的端部设置有供复位弹簧嵌设的凹槽,所述复位弹簧呈螺旋状,复位弹簧的一端沿其直径方向向外折弯延伸形成第一卡接头,另一端沿其直径方向向内折弯延伸形成第二卡接头,所述环形壁上设置有供第一卡接头穿过且形成卡接配合的缺口,凹槽的底面上设置有与第二卡接头适配且形成卡接配合的卡接槽,转轴可带动第二卡接头转动。
上述技术方案中,因转轴需要沿其轴向移动,所以转轴嵌设在环形壁内可沿环形壁的轴向导向移动构成在轴向上的限位配合,环形壁的形状轮廓与转轴的外部轮廓一致,转轴与环形壁同轴设置,所以转轴在转动时,环形壁对转轴有个周向上的限位作用,因转轴转动时需带动复位弹簧扭转,即复位弹簧连接在环形壁内的一端不动,另一端随转轴转动,由于复位弹簧呈螺旋状,所以可变形扭曲产生扭力,复位弹簧的两端也可以是直接固定在转轴和环形壁内,通过第一卡接头与缺口的卡接和第二卡接头与卡接槽的卡接,安装和拆卸更方便,复位弹簧的扭力可驱动转轴转动从而使钥匙本体从容腔内自动转出。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所述卡块设置在转轴的对应两侧,卡块包括相互垂直的横杆和竖杆,横杆的两端分别与转轴和竖杆连接,盖板上的卡槽与横杆构成卡接限位设置,所述竖杆的一端横杆连接,另一端沿转轴的轴向朝远离按钮的方向延伸设置,钥匙本体的连接部上设置有供环形壁穿过的通孔,通孔的内壁上与卡块对应的位置处设置有供卡块穿过的通槽,卡块与通槽在周向上构成卡接设置。
上述技术方案中,钥匙本体的打开状态可以通过卡块与卡槽的限位配合来锁定,也可以通过容腔的内壁来限位锁定,使钥匙本体与容腔内壁抵接,卡块也可以只设置在转轴的一侧,只对折叠状态进行锁定,钥匙本体套设在环形壁的外周面上,沿环形壁的周向转动,卡块的设置不仅能与卡槽形成锁定配合或解锁配合,还能防止钥匙本体与转轴之间的相对转动,竖杆的设置又能使钥匙本体与转轴之间构成导向配合,结构精简,加工方便。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所述横杆设置在转轴的中部,横杆与环形壁的端口构成限位设置,所述竖杆的内侧与转轴的外周面之间设置有供环形壁伸入的空隙,所述竖杆远离横杆的端部外周面上设置有防止钥匙本体脱开的限位肩阶,限位肩阶与钥匙本体构成限位设置。
上述技术方案中,因按压按钮时,转轴会朝靠近环形壁底面的方向移动,所以横杆与环形壁的端口会出现抵触形成限位配合,避免按钮被按入左壳体或右壳体内,延长使用寿命,卡块与转轴的外周面构成与环形壁的壁厚适配的空隙,转轴移动时,环形壁可进入该空隙内,所以该空隙的宽度要等于或大于环形壁的壁厚,卡块的内侧面与环形壁的外周面间隙配合,转轴的一端穿过钥匙本体的通孔,另一端通过限位肩阶与钥匙本体构成限位配合,防止转轴整个穿过钥匙本体,结构稳定,安装方便。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所述钥匙本体的宽面与钥匙柄的宽面平行,钥匙本体的转动角度为180度。
上述技术方案中,钥匙本体的宽面与钥匙柄的宽面平行,即钥匙本体置于容腔内后,是钥匙本体的窄面裸露在外,可避免钥匙本体宽面上的钥匙纹路被损坏,延长钥匙本体的使用寿命,因钥匙本体的折叠状态和打开状态均是由卡块和卡槽的卡接来锁定的,所以钥匙本体需要转动180度才能使折叠状态和打开状态均被锁定。
采用上述方案,折叠状态时,钥匙本体处于容腔内,由左壳体和右壳体进行保护,避免被磨损或折断,延长使用寿命,复位弹簧与转轴在周向上构成扭力配合,轴向上构成弹力配合,转轴既能当铰接轴又充当按钮功能,卡块既能与盖板配合又能与钥匙本体配合,结构紧凑,降低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和竞争优势。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结构爆炸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外观示意图;
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盖板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4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转轴的结构分解图;
附图5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左壳体或右壳体的结构分解图;
附图6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转轴的结构分解图;
附图7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钥匙本体的结构分解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如图1-7所示,一种折叠钥匙,包括钥匙本体1和钥匙柄2,所述钥匙柄2包括左壳体21和右壳体22,左壳体21和右壳体22扣合设置,所述左壳体21的侧边或右壳体22的侧边或左壳体21和右壳体22的侧边衔接处设置有供钥匙本体1放置的容腔23,所述钥匙本体1的连接端11与钥匙柄2通过转轴3铰接,钥匙本体1的连接端11套设在转轴3上,转轴3与钥匙本体1构成周向的联动配合和轴向的伸缩配合,所述转轴3上设置有使其复位的复位弹簧31,复位弹簧31的两端分别与转轴3和左壳体21连接或转轴3和右壳体22连接,转轴3与复位弹簧31构成周向的扭力配合和轴向的弹力配合,所述转轴3上套设有盖板4,盖板4通过螺栓固定在左壳体21或右壳体22上,转轴3的侧边设置有卡块32,盖板4上设置有与卡块32配合防止转轴3转动的卡槽41,转轴3与盖板4构成锁定配合或解锁配合,所述转轴3的一端穿透左壳体21或右壳体22显露于外形成按钮33,转轴3与盖板4处于锁定配合时,钥匙本体1处于容腔23内成折叠状态或转出容腔23成打开状态,按钮33可驱动转轴3沿其轴向移动来实现转轴3与盖板4从锁定配合切换到解锁配合。钥匙柄2为左右结构,方便安装,钥匙本体1铰接在钥匙柄2的一端,经转动钥匙本体1可置于容腔23内成折叠状态,即左壳体21和右壳体22对钥匙本体1成半包围设置,对钥匙本体1进行保护,避免钥匙本体1被刮花或压断,钥匙本体1转出容腔23后,钥匙本体1的长度方向与钥匙柄2的长度方向平行时成打开状态,钥匙本体1套设在转轴3上,因转轴3需沿垂直钥匙本体1的方向移动,所以钥匙本体1不能与转轴3固定连接,因钥匙本体1需随着转轴3转动,所以钥匙本体1和转轴3在周向上形成联动配合,因转轴3需沿垂直钥匙本体1的宽面方向移动,所以转轴3与钥匙本体1在轴向上相对滑移,转轴3转动时,会带动复位弹簧31扭转从而使复位弹簧31产生扭力,使钥匙本体1在反方向上能自动转动,当按钮33下压时,卡块32退出卡槽41使转轴3与盖板4处于解锁状态,即转轴3能自由转动,这时钥匙本体1可转入容腔23或转出容腔23,实现折叠状态和打开状态的自由切换,且复位弹簧31处于被压缩的状态,所以撤去按钮33上的压力时,当卡块32与卡槽41对齐,按钮33在复位弹簧31弹性力的作用下重新伸出左壳体21或右壳体22,即卡块32重新卡入卡槽41构成锁定配合,使钥匙本体1固定在折叠状态或打开状态,钥匙本体1处于折叠状态时,复位弹簧31处于扭转的状态,即产生扭转力,所以当按下按钮33使卡块32与卡槽41处于解锁状态时,钥匙本体1在复位弹簧31扭转力的作用下,自动转出容腔23,钥匙本体1转入容腔23时需人工驱动钥匙本体1转动,钥匙本体1也可以是自动转入容腔23,人工驱动转出容腔23,但是因左壳体21和右壳体22对钥匙本体1的保护,人工不方便伸入容腔23将钥匙本体1转出,所以钥匙本体1在复位弹簧31扭力的作用下自动转出是优选方案,转轴3既能当铰接轴用又能当按钮33用,结构简洁,加工方便,安装方便。
上述左壳体21或右壳体22上设置有供转轴3嵌设的环形壁211,转轴3与环形壁211构成导向滑移设置,复位弹簧31位于环形壁211内,转轴3远离按钮33的端部设置有供复位弹簧31嵌设的凹槽34,所述复位弹簧31呈螺旋状,复位弹簧31的一端沿其直径方向向外折弯延伸形成第一卡接头311,另一端沿其直径方向向内折弯延伸形成第二卡接头312,所述环形壁211上设置有供第一卡接头311穿过且形成卡接配合的缺口2111,凹槽34的底面上设置有与第二卡接头312适配且形成卡接配合的卡接槽341,转轴3可带动第二卡接头312转动。因转轴3需要沿其轴向移动,所以转轴3嵌设在环形壁211内可沿环形壁211的轴向导向移动构成在轴向上的限位配合,转轴3与环形壁211同轴设置,所以转轴3在转动时,环形壁211对转轴3有个周向上的限位作用,因转轴3转动时需带动复位弹簧31扭转,即复位弹簧31连接在环形壁211内的一端不动,另一端随转轴3转动,由于复位弹簧31呈螺旋状,所以可变形扭曲产生扭力,复位弹簧31的两端也可以是直接固定在转轴3和环形壁211内,通过第一卡接头311与缺口2111的卡接和第二卡接头312与卡接槽341的卡接,安装和拆卸更方便,复位弹簧31的扭力可驱动转轴3转动从而使钥匙本体1从容腔23内自动转出。
上述卡块32设置在转轴3的对应两侧,卡块32包括相互垂直的横杆321和竖杆322,横杆321的两端分别与转轴3和竖杆322连接,盖板4上的卡槽41与横杆321构成卡接限位设置,所述竖杆322的一端横杆321连接,另一端沿转轴3的轴向朝远离按钮33的方向延伸设置,钥匙本体1的连接部11上设置有供环形壁211穿过的通孔111,通孔111的内壁上与卡块32对应的位置处设置有供卡块32穿过的通槽112,卡块32与通槽112在周向上构成卡接设置。钥匙本体1的打开状态可以通过卡块32与卡槽41的限位配合来锁定,也可以通过容腔23的内壁来限位锁定,使钥匙本体1与容腔23内壁抵接,卡块32也可以只设置在转轴3的一侧,只对折叠状态进行锁定,卡块32的设置不仅能与卡槽41形成锁定配合或解锁配合,还能防止钥匙本体1与转轴3之间的相对转动,竖杆322的设置又能使钥匙本体1与转轴3之间构成导向配合,结构精简,加工方便。
上述横杆321设置在转轴3的中部,横杆321与环形壁211的端口构成限位设置,所述竖杆322的内侧与转轴3的外周面之间设置有供环形壁211伸入的空隙323,所述竖杆322远离横杆321的端部外周面上设置有防止钥匙本体1脱开的限位肩阶3221,限位肩阶3221与钥匙本体1构成限位设置。因按压按钮33时,转轴3会朝靠近环形壁211底面的方向移动,所以横杆321与环形壁211的端口会出现抵触形成限位配合,避免按钮33被按入左壳体21或右壳体22内,因转轴3朝向环形壁211的端部需伸入环形壁211内,所以横杆321不能设置在靠近转轴3端部的位置,也不能设置在靠近按钮33的位置,延长使用寿命,卡块32与转轴3的外周面构成与环形壁211的壁厚适配的空隙323,转轴3移动时,环形壁211可进入该空隙323内,所以该空隙323的宽度要等于或大于环形壁211的壁厚,卡块32的内侧面与环形壁211的外周面间隙配合,转轴3的一端穿过钥匙本体1的通孔,另一端通过限位肩阶3221与钥匙本体1构成限位配合,防止转轴3整个穿过钥匙本体1,结构稳定,安装方便。
上述钥匙本体1的宽面与钥匙柄2的宽面平行,钥匙本体1的转动角度为180度。钥匙本体1的宽面与钥匙柄2的宽面平行,即钥匙本体1置于容腔23内后,是钥匙本体1的窄面裸露在外,可避免钥匙本体1宽面上的钥匙纹路被损坏,延长钥匙本体1的使用寿命,因钥匙本体1的折叠状态和打开状态均是由卡块32和卡槽41的卡接来锁定的,所以钥匙本体需要转动180度才能使折叠状态和打开状态均被锁定。
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具体实施方式,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根据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内容,可以采用其他多种具体实施方式实施本实用新型的,或者凡是采用本实用新型的设计结构和思路,做简单变化或更改的,都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5)

1.一种折叠钥匙,包括钥匙本体和钥匙柄,其特征在于:所述钥匙柄包括左壳体和右壳体,左壳体和右壳体扣合设置,所述左壳体的侧边或右壳体的侧边或左壳体和右壳体的侧边衔接处设置有供钥匙本体放置的容腔,所述钥匙本体的连接端与钥匙柄通过转轴铰接,钥匙本体的连接端套设在转轴上,转轴与钥匙本体构成周向的联动配合和轴向的伸缩配合,所述转轴上设置有使其复位的复位弹簧,复位弹簧的两端分别与转轴和左壳体连接或转轴和右壳体连接,转轴与复位弹簧构成周向的扭力配合和轴向的弹力配合,所述转轴上套设有盖板,盖板设置在左壳体或右壳体上,转轴的侧边设置有卡块或卡槽,盖板上设置有与卡块或卡槽配合防止转轴转动的卡槽或卡块,转轴与盖板构成锁定配合或解锁配合,所述转轴的一端穿透左壳体或右壳体显露于外形成按钮,转轴与盖板处于锁定配合时,钥匙本体处于容腔内成折叠状态或转出容腔成打开状态,按钮可驱动转轴沿其轴向移动来实现转轴与盖板从锁定配合切换到解锁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钥匙,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壳体或右壳体上设置有供转轴嵌设的环形壁,转轴与环形壁构成导向滑移设置,复位弹簧位于环形壁内,转轴远离按钮的端部设置有供复位弹簧嵌设的凹槽,所述复位弹簧呈螺旋状,复位弹簧的一端沿其直径方向向外折弯延伸形成第一卡接头,另一端沿其直径方向向内折弯延伸形成第二卡接头,所述环形壁上设置有供第一卡接头穿过且形成卡接配合的缺口,凹槽的底面上设置有与第二卡接头适配且形成卡接配合的卡接槽,转轴可带动第二卡接头转动。
3.根据权利要求 2所述的折叠钥匙,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块设置在转轴的对应两侧,卡块包括相互垂直的横杆和竖杆,横杆的两端分别与转轴和竖杆连接,盖板上的卡槽与横杆构成卡接限位设置,所述竖杆的一端横杆连接,另一端沿转轴的轴向朝远离按钮的方向延伸设置,钥匙本体的连接部上设置有供环形壁穿过的通孔,通孔的内壁上与卡块对应的位置处设置有供卡块穿过的通槽,卡块与通槽在周向上构成卡接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折叠钥匙,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杆设置在转轴的中部,横杆与环形壁的端口构成限位设置,所述竖杆的内侧与转轴的外周面之间设置有供环形壁伸入的空隙,所述竖杆远离横杆的端部外周面上设置有防止钥匙本体脱开的限位肩阶,限位肩阶与钥匙本体构成限位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折叠钥匙,其特征在于:所述钥匙本体的宽面与钥匙柄的宽面平行,钥匙本体的转动角度为180度。
CN201720469308.XU 2017-04-28 2017-04-28 折叠钥匙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87407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469308.XU CN206874073U (zh) 2017-04-28 2017-04-28 折叠钥匙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469308.XU CN206874073U (zh) 2017-04-28 2017-04-28 折叠钥匙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874073U true CN206874073U (zh) 2018-01-12

Family

ID=613444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469308.X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874073U (zh) 2017-04-28 2017-04-28 折叠钥匙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874073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784994A (zh) * 2018-05-31 2018-11-13 杭州市第人民医院 折叠机构和带有该折叠机构的产床
CN110044888A (zh) * 2019-04-25 2019-07-23 壹妙芯(厦门)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便携式免疫分析仪
CN114033255A (zh) * 2021-11-23 2022-02-11 泉州思为工业设计有限公司 一种锁芯、锁具的掩体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784994A (zh) * 2018-05-31 2018-11-13 杭州市第人民医院 折叠机构和带有该折叠机构的产床
CN108784994B (zh) * 2018-05-31 2024-01-02 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折叠机构和带有该折叠机构的产床
CN110044888A (zh) * 2019-04-25 2019-07-23 壹妙芯(厦门)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便携式免疫分析仪
CN114033255A (zh) * 2021-11-23 2022-02-11 泉州思为工业设计有限公司 一种锁芯、锁具的掩体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874073U (zh) 折叠钥匙
CN104887148B (zh) 一种除螨吸尘一体机及其连接管
CN107558422A (zh) 手持式吹风机
CN206230055U (zh) 一种建筑装修装饰用电钻装置
CN107830474A (zh) 一种便于伸缩旋转的led灯
CN204750526U (zh) 一种自动充气的迷你救生圈
CN206427191U (zh) 折叠机构及具有其的滑板车
CN208784545U (zh) 一种厨师机的铰链锁定机构
CN205578234U (zh) 短头型美法气嘴通用接头
CN206681518U (zh) 移门用门锁
CN201419372Y (zh) 可拆卸的气动棘轮扳手
CN207800713U (zh) 一种翻盖式电池盒
CN207999133U (zh) 一种折叠车钥匙
CN205534424U (zh) 旋固式美法气嘴通用接头
CN205671890U (zh) 具有可折叠把手的杯子
CN107143488A (zh) 短头型美法气嘴通用接头
CN205063594U (zh) 一种折叠锁
CN209407500U (zh) 一种手持驱动装置
CN208299102U (zh) 一种可折叠欧标插头
CN210822595U (zh) 一种便捷式折叠器
CN210819309U (zh) 一种斜齿啮合型扳手
CN113460209A (zh) 一种新型的滑板车卡销折叠系统
CN206445737U (zh) 一种自行车轮圈辐条的调整工装
CN212938427U (zh) 一种便携式折扇
CN208243151U (zh) 运动水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112

Termination date: 20190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