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861752U - 恒温恒湿实验室 - Google Patents

恒温恒湿实验室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861752U
CN206861752U CN201720757760.6U CN201720757760U CN206861752U CN 206861752 U CN206861752 U CN 206861752U CN 201720757760 U CN201720757760 U CN 201720757760U CN 206861752 U CN206861752 U CN 20686175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laboratory
constant
operating room
fres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757760.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保献
魏强
王焱
张大伟
杨梦�
唐国友
景宽
闫贺
李勇
梁飞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Municipal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Center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Municipal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Center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Municipal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Center filed Critical Beijing Municipal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Center
Priority to CN201720757760.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86175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86175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86175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30/00Energy efficient heating, ventilation or air conditioning [HVAC]
    • Y02B30/70Efficient control or regulation technologies, e.g. for control of refrigerant flow, motor or heating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恒温恒湿实验室,属于实验室领域,包括实验室,实验室内设置有工作室、设备间、送风仓和混风仓,工作室的顶部设置有孔板吊顶,送风仓内设置有送风管,新风口通过新风管道引入混风仓,设备间内设置有空调机组,混风仓下部连接空调机组,空调机组经空调辅助电加热器、静压箱和加湿器连接送风管,工作室设有回风立柱,回风立柱下部设有回风口,回风立柱通过回风管道连接混风仓,本实用新型还包括具有PLC控制器的智能控制系统。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气流循环强度高、风速稳定、温湿均匀、不积尘、稳定性好、满足工作人员新风量需求、抗扰动能力强、控制精度高和实验室温湿度变化直观可见的特点。

Description

恒温恒湿实验室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实验室领域,特别是指一种恒温恒湿实验室。
背景技术
恒温恒湿实验室是通过某些专用设备和技术方法,使其室内符合温、湿等实验要求的实验室,恒温恒湿实验室是物质和产品质量检验把关的基础设施。现有的恒温恒湿实验室送回风方式选用上送风地板回风方式,送风通过风管经散流器送入实验室内,回风通过高架地板回至空调回风系统。由于恒温恒湿实验室是有人工作的场合,工作人员在实验过程中需要经常走动,而且实验室内需安装较多的高精密仪器,高架地板存在易积尘、稳定性差等缺点。而且,为了保证恒温恒湿实验室温湿度指标要求,目前行业内恒温恒湿实验室控制系统多采用空调机组自带控制系统,现有技术的空调机组自带控制系统,属于静态控制系统,恒温恒湿实验室空调系统安装完毕后,直接使用自带控制系统进行实验室温湿度指标控制。
具体缺点如下:
1.气流循环强度低、局部风速大、温湿不均匀:现有技术中采用上送下回风气流组织方式,气流从实验室上部散流器进入实验室内,并从实验室下部的高架地板回至空调回风系统中,气流在实验室内部的走向为从上之至下的竖直走向,未在实验室内部进行充分循环,并且,送风是通过风管经散流器送入实验室内,散流器位置为固定位置,送入实验室的空气经散流器会出现局部风速过大的情况,对恒温恒湿实验室温湿度的均匀性无法保证。
2.易积尘:上送下回风气流组织方式为传统型气流组织方式,多适用于计算机机房(无人操作),计算机机房需要防静电、地板下要布置很多的控制线,高架地板是最理想的解决方式。在有实验室人员工作的恒温恒湿实验室内,平时工作产生的垃圾及人员行走产生的灰尘经回风口沉积在回风地板以下,轻微灰尘会随风循环在房间内不停游走,对人员身心健康造成危害。
3.稳定性差:上送下回风气流组织方式采用高架地板架空形成回风仓,由于高架地板稳定性差,在悬空地面上不适宜安放高精度仪器,而且不能做稳定性实验室,在使用中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4.封闭、缺氧:现有的恒温恒湿实验室为封闭环境,采用精密空调对实验室内的温度和湿度进行调节,然而,实验室工作人员长期处于这样特殊的封闭实验室环境中,容易导致工作人员缺氧、烦躁等不良反映,工作比较压抑。
5.现有控制系统为静态控制,这种控制方式适用于计算机机房,不需要引入新风,平时很少有人员出入的情况,无法满足实验室新风量需求,在有实验室引入新风或实验室人员进出瞬间气流扰动均会造成实验室温湿度波动,抗扰动能力差;
6.现有控制系统温湿度传感器位置安装在空调机组送回风口处,感应温湿度变化情况的范围有限,恒温恒湿实验室在远离空调机组回风口处的温湿度变化不能及时的感知,控制精度低;
7.现有控制系统温湿度显示在空调机组之上,平时实验室操作人员无法直观看到实验室温湿度变化。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恒温恒湿实验室,本实用新型具有气流循环强度高、风速稳定、温湿均匀、不积尘、稳定性好、满足工作人员新风量需求、抗扰动能力强、控制精度高和实验室温湿度变化直观可见的特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恒温恒湿实验室,包括实验室,所述实验室内设置有工作室和设备间,所述工作室的顶部设置有送风仓,所述工作室和设备间之间设置有混风仓,其中:
所述工作室的顶部设置有孔板吊顶,所述孔板吊顶和所述实验室的屋顶之间的密闭空间形成所述送风仓,所述送风仓内设置有送风管,所述孔板吊顶上设置有若干出风口;
所述实验室的墙壁外侧开设有新风口,所述新风口通过新风管道连接至所述混风仓,所述设备间内设置有空调机组,所述混风仓下部的出风口通过回风软连连接所述空调机组的进风口,所述空调机组的出风口依次经空调辅助电加热器、静压箱和加湿器连接所述送风管;
所述工作室的墙壁或墙角处设置有回风立柱,所述回风立柱的下部设置有回风口,所述送风仓内还设置有回风管道,所述回风管道的入口连接所述回风立柱的上部出风口,所述回风管道的出口伸入所述混风仓内;
所述设备间内设置有PLC控制器,所述新风管道上设置有新风温湿度传感器,所述孔板吊顶的中间位置吊装有室内温湿度传感器,所述新风温湿度传感器和室内温湿度传感器的输出端分别连接至所述PLC控制器的信号输入端,所述PLC控制器的控制端分别连接所述空调机组、空调辅助电加热器和加湿器,所述工作室的墙壁上设置有与所述PLC控制器连接的温湿度显示器。
进一步的,所述孔板吊顶的中间位置通过中空的不锈钢钢管吊装有温湿度采集盒,所述室内温湿度传感器设置在所述温湿度采集盒的内部,所述温湿度采集盒为两侧通透的筒型结构,所述温湿度采集盒的一侧安装有轴流风扇,所述温湿度采集盒的另一侧为透气口,所述不锈钢钢管与温湿度采集盒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送风管上分布有多个送风口,所述送风口为一字型直管,所述送风口的进口位于所述一字型直管的中部,所述送风口的出口位于所述一字型直管的两端且出口方向向上。
进一步的,所述工作室的人员进出门和门框上分别设置有与所述PLC的信号输入端连接的门磁开关和红外感应读数器,所述新风管道上设置有与所述PLC控制器的信号输出端连接的新风调节阀。
进一步的,所述实验室的屋顶为采用岩棉彩钢板制作的保温屋顶。
进一步的,所述空调辅助电加热器设置在所述空调机组的上部,所述空调机组的出风口经过所述空调辅助电加热器连接所述静压箱的进风口,所述空调机组的一侧设置有所述加湿器,所述加湿器的加湿段连入所述静压箱的出风口与送风管的进风口之间的管道内。
进一步的,所述新风管道上位于所述新风调节阀之前还设置有新风过滤器,所述新风过滤器包括固定设置在所述新风管道截面上的过滤器支架和与所述过滤器支架相配合的粗效过滤网;
所述新风口处设置有防雨百叶。
进一步的,所述粗效过滤网包括过滤网和设置在所述过滤网边缘的边框,所述边框的一侧边缘设置有挡板,所述挡板上设置有用于抽拉所述粗效过滤网的把手,所述过滤器支架上设置有用于与所述边框配合的槽轨,所述过滤器支架的上下两侧均设置有用于将所述过滤器支架固定在所述新风管道上的法兰。
进一步的,所述实验室还包括与所述工作室相邻且用于进行试验准备工作的前处理工作室,所述前处理工作室的墙壁上设置有与所述PLC控制器的信号输入端连接的控制触摸屏。
进一步的,所述回风立柱的下部设置有排风口,所述排风口上设置有能够使所述排风口打开和关闭的闸门,所述闸门与PLC控制器的信号输出端连接。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中采用的气流组织方式为上送立柱侧回风气流组织方式,即气流从送风仓经过设置有若干出风口的孔板吊顶(孔板吊顶为实验室的整体送风口)进入工作室内,再进入墙壁或墙角处回风立柱下部设置的回风口中,气流在实验室内部的进行转向流动,使气流在实验室内部能够充分循环,并且,本实用新型的气流是通过设置有若干出风口的孔板吊顶送入工作室内,气流经过孔板吊顶上的微孔稳定均匀的散入工作室内,不会出现局部风速过大的情况。本实用新型中,空气流动均匀混合,在室内循环,保证实验室的气流组织要求;
本实用新型中采用的气流组织方式为上送立柱侧回风气流组织方式,针对现有技术中气流组织方式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气流组织方式适用于有人员操作的恒温恒湿实验室内,地面可以直接采用建筑地面做装饰层,不用再次架空地面为满足回风需要。实验室内人员行走及工作中产生的灰尘垃圾,可以通过平时实验室打扫卫生直接清除,不会停留在风循环系统中,所以,不会对人员身心健康造成危害;
并且,由于本实用新型的实验室的地面直接采用建筑地面,不仅适合安放高精度精密仪器,而且做一些稳定性实验均可满足实验需求,不必担心因实验室环境问题造成实验结果不精确;
并且,本实用新型通过新风管道引入室外新风,满足恒温恒湿实验室工作人员新风量需求。避免工作人员在密闭的环境中因缺氧引起其它身体不适症状,保证了恒温恒湿实验室工作人员的身心健康。
本实用新型中,设置在新风管道上的新风温湿度传感器感应新风温湿度变化,并输出模拟量信号至PLC控制器,PLC控制器通过转换叠加输出模拟信号,控制空调机组、空调辅助电加热器和加湿器的工作状态。本实用新型的智能化控制系统属于动态补充平衡控制方式,对于外界引入新风和/或实验室人员进出瞬间气流扰动均能通过控制系统控制各个功能模块进行室内温湿度环境稳定;
并且,空调机组处理好的标准空气在经过风管送至工作室内,由于输送距离过长,空调机组出风口温湿度与送入工作室的温湿度会有差异,本实用新型在工作室的孔板吊顶中间悬吊安装一台高精度温湿度传感器,能够实时检测接近实验工作区和实验工作面的温湿度情况,然后将感应信号传输给PLC控制器,PLC控制器根据当前工作区与标准的温湿度差异对空调机组、空调辅助电加热器和加湿器进行微控制,从而使工作区的温湿度达到规定温湿度标准,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提高了对工作室温湿度的控制精度;
并且,本实用新型中,在工作室内的墙壁上安装温湿度显示器,用于直观显示房间的温湿度状态和实时显示工作室内的温湿度变化,以便工作人员在工作室内就能够及时了解工作室的温湿度情况;
综上,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气流循环强度高、风速稳定、温湿均匀、不积尘、稳定性好、满足工作人员新风量需求、抗扰动能力强、控制精度高和实验室温湿度变化直观可见的特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恒温恒湿实验室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恒温恒湿实验室的设备间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恒温恒湿实验室的温湿度采集盒及盒体内部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恒温恒湿实验室的气流走向;
图5、6、7分别为本实用新型的恒温恒湿实验室的粗效过滤网的主视图、左视图、右视图;
图8、9、10分别为本实用新型的恒温恒湿实验室的过滤网支架的主视图、左视图、右视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的恒温恒湿实验室的控制系统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的恒温恒湿实验室的智能化控制点位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恒温恒湿实验室,如图1-2所示,包括实验室1,实验室1内设置有工作室2和设备间3,工作室2的顶部设置有送风仓4,工作室2和设备间3之间设置有混风仓5,其中:
工作室2的顶部设置有孔板吊顶21,孔板吊顶21和实验室1的屋顶11之间的密闭空间形成送风仓4,送风仓4内设置有送风管41,孔板吊顶21上设置有若干出风口;
实验室1的墙壁外侧开设有新风口34,新风口34通过新风管道35连接至混风仓5,设备间3内设置有空调机组31,混风仓5下部的出风口通过回风软连32连接空调机组31的进风口,空调机组31的出风口依次经空调辅助电加热器39、静压箱33和加湿器38连接送风管41;
工作室2的墙壁或墙角处设置有回风立柱23,回风立柱23的下部设置有回风口22,送风仓4内还设置有回风管道42,回风管道42的入口连接回风立柱23的上部出风口,回风管道42的出口伸入混风仓5内;
设备间3内设置有PLC控制器,新风管道35上设置有新风温湿度传感器36,孔板吊顶21的中间位置吊装有温湿度采集盒241,温湿度采集盒241的内部设置有室内温湿度传感器24,新风温湿度传感器36和室内温湿度传感器24的输出端分别连接至PLC控制器的信号输入端,PLC控制器的控制端分别连接空调机组31、空调辅助电加热器39和加湿器38,工作室2的墙壁上设置有与PLC控制器连接的温湿度显示器25。
本实用新型中采用的气流组织方式为上送立柱侧回风气流组织方式,即气流从送风仓4经过设置有若干出风口的孔板吊顶21(孔板吊顶21为实验室的整体送风口)进入工作室2内,再进入墙壁或墙角处回风立柱23下部设置的回风口22中,气流在实验室1内部的进行转向流动,使气流在实验室1内部能够充分循环,并且,本实用新型的气流是通过设置有若干出风口的孔板吊顶21送入工作室2内,气流经过孔板吊顶21上的微孔稳定均匀的散入工作室2内,不会出现局部风速过大的情况。本实用新型中,空气流动均匀混合,在室内循环,保证实验室的气流组织要求;
本实用新型中采用的气流组织方式为上送立柱侧回风气流组织方式,针对现有技术中气流组织方式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气流组织方式适用于有人员操作的恒温恒湿实验室内,地面可以直接采用建筑地面做装饰层,不用再次架空地面为满足回风需要。实验室1内人员行走及工作中产生的灰尘垃圾,可以通过平时实验室打扫卫生直接清除,不会停留在风循环系统中,所以,不会对人员身心健康造成危害;
并且,由于本实用新型的实验室1的地面直接采用建筑地面,不仅适合安放高精度精密仪器,而且做一些稳定性实验均可满足实验需求,不必担心因实验室环境问题造成实验结果不精确;
并且,本实用新型通过新风管道35引入室外新风,满足恒温恒湿实验室工作人员新风量需求。避免工作人员在密闭的环境中因缺氧引起其它身体不适症状,保证了恒温恒湿实验室工作人员的身心健康。
本实用新型中,设置在新风管道35上的新风温湿度传感器36感应新风温湿度变化,并输出模拟量信号至PLC控制器,PLC控制器通过转换叠加输出模拟信号,控制空调机组31、空调辅助电加热器39和加湿器38的工作状态。本实用新型的智能化控制系统属于动态补充平衡控制方式,对于外界引入新风和/或实验室人员进出瞬间气流扰动均能通过控制系统控制各个功能模块进行室内温湿度环境稳定;
并且,空调机组31处理好的标准空气在经过风管送至工作室2内,由于输送距离过长,空调机组31出风口温湿度与送入工作室2的温湿度会有差异,本实用新型在工作室2的孔板吊顶21中间悬吊安装一台高精度温湿度传感器,能够实时检测接近实验工作区和实验工作面的温湿度情况,然后将感应信号传输给PLC控制器,PLC控制器根据当前工作区与标准的温湿度差异对空调机组31、空调辅助电加热器39和加湿器38进行微控制,从而使工作区的温湿度达到规定温湿度标准,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提高了对工作室2温湿度的控制精度;
并且,本实用新型中,在工作室2内的墙壁上安装温湿度显示器25,用于直观显示房间的温湿度状态和实时显示工作室2内的温湿度变化,以便工作人员在工作室2内就能够及时了解工作室2的温湿度情况;
综上,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气流循环强度高、风速稳定、温湿均匀、不积尘、稳定性好、满足工作人员新风量需求、抗扰动能力强、控制精度高和实验室温湿度变化直观可见的特点。
为了有效利用房间四周无用的墙角空间,回风立柱23可以设置在工作室2的墙角处。优选的,工作室2的4个墙角处均设置有回风立柱23。本实用新型中,在孔板吊顶21与位于四个墙角处的4个回风口22的共同作用下,气流循环进一步加强。
现有技术中配置的加湿器38为电极式加湿器,恒温恒湿实验室对加湿器38使用效率非常高,电极式加湿器依靠不锈钢棒接电源火线,金属容器接电源零线,两者通过自来水形成回路,进而产生蒸汽,存在加湿滞后,控制精度低,容易结垢及维护率高等问题。为可克服这个问题,本实用新型的加湿器38采用电热式加湿器,电热式加湿器为电阻加热原理,具有自动除垢功能,彻底的解决了加湿器38产生水垢难以处理的难题,操作十分简便,运行可靠性,加湿效率高,故障率几乎为零。
本实用新型中,静压箱33能够去除空调机组31噪声和空气与管道摩擦产生的噪声,有效实现静音的效果。
优选的,孔板吊顶21可以为铝合金微孔板吊顶。铝合金微孔板吊顶不仅耐久性高,而且装饰效果好。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如图3所示,孔板吊顶21的中间位置通过中空的不锈钢钢管242吊装有温湿度采集盒241,室内温湿度传感器24设置在温湿度采集盒241的内部,温湿度采集盒241为两侧通透的筒型结构,温湿度采集盒241的一侧安装有轴流风扇243,温湿度采集盒的另一侧为透气口244,不锈钢钢管242与温湿度采集盒241连通。不锈钢钢管242能够将温湿度采集盒241牢固的吊装在孔板吊顶21上,不锈钢钢管242与温湿度采集盒241连通,便于室内温湿度传感器24和轴流风扇243的走线,不仅安装方便,也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美观性。
为了给实验室工作人员提供一个安静的工作环境,优选的,轴流风扇243为超静音轴流风扇。
本实用新型中,送风管41上分布有多个送风口,优选的,送风口为一字型直管,送风口的进口位于一字型直管的中部,送风口的出口位于一字型直管的两端且出口方向向上。本实用新型中,送风口的进口位于一字型直管的中部,以确保气流可以均匀的从送风管41的两端送风口送出。由于送风口的出口方向向上,当气流被送风口送出后向上流动,空气向上送至实验室屋顶11自然回流,在送风仓4内均匀混合后,通过孔板吊顶21的若干出风口送入实验室1内,本实用新型的气流走向如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能够使气流进一步充分混合,也提高了气流进入实验室的柔和性。本实用新型中,送风管41的送风口的两端可以向上弯折90°。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工作室2的人员进出门和门框上分别设置有与PLC的信号输入端连接的门磁开关和红外感应读数器,新风管道35上设置有与PLC控制器的信号输出端连接的新风调节阀。本改进中,门磁开关和红外感应读数器配合工作,能够判断出工作室2内是否有人员进出,并将人员进出情况传达至PLC控制器,PLC控制器根据接收到的人员进出情况,控制新风调节阀工作,调整新风管道35的新风进入量。本实用新型具体工作时,可以设定新风调节阀状态,使新风进入量的初始状态满足4个工作人员使用,当红外感应读数器判断出有人员进出后,PLC控制器控制新风调节阀,调整新风量,使新风量满足工作室2当前的人数情况。
优选的,实验室1的屋顶11为采用岩棉彩钢板制作的保温屋顶,采用岩棉彩钢板制作的保温屋顶具有保温隔热、隔声、防火、刚度好等优点。
本实用新型中,空调辅助电加热器39设置在空调机组31的上部,空调机组31的出风口经过空调辅助电加热器39连接静压箱33的进风口,设备间3内还设置有加湿器38,加湿器38的加湿段连入静压箱33的出风口与送风管41的进风口之间的管道内。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新风管道35上位于新风调节阀之前还设置有新风过滤器,新风过滤器包括固定设置在新风管道35截面上的过滤器支架和与过滤器支架相配合的粗效过滤网;本实用新型中,新风管道35上安装的新风过滤器,能够有效阻挡室外空气中的飞絮、昆虫及灰尘等进入新风管道35内。
为了防止雨水倒流,新风口34处设置有防雨百叶。
进一步的,如图5-7所示,粗效过滤网62包括过滤网621和设置在过滤网621边缘的边框622,边框622的一侧边缘设置有挡板623,挡板623上设置有用于抽拉粗效过滤网62的把手624,如图8-10所示,过滤器支架61上设置有用于与边框622配合的槽轨611,过滤器支架61的上下两侧均设置有用于将过滤器支架61固定在新风管道35上的法兰612。
本实用新型中,为了实现对实验室1进行多点温湿度数据采集,以便进一步提高实验室温湿度的控制精度,回风软连32的内侧还可以设置有与PLC控制器的信号输入端连接的回风温湿度传感器37。
为了便于对PLC控制器的管理和保护,设备间3内还设置有控制柜,PLC控制器设置在控制柜的内部。
空调机组31还包括与自身相连且设置在实验室屋顶11上的室外机311。
本实用新型中,实验室1还包括与工作室2相邻且用于进行试验准备工作的前处理工作室7,前处理工作室7的墙壁上设置有与PLC控制器的信号输入端连接的控制触摸屏71。工作人员在前处理工作室7就可以通过控制触摸屏71设置或调控工作室2要求的温湿度参数以及其他参数,而无需到设备间3中设置,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使用便利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工作室1内设置有与PLC控制器进行信息交互的上位机,控制柜内设置有与PLC控制器连接的故障报警模块。如图11所示,故障报警模块包括风机相序报警模块、风机过流报警模块、压差开关报警模块、温控开关报警模块、压缩机高压报警模块、压缩机低压报警模块、压缩机过流报警模块、变频器报警模块和电热式加湿器38通断报警模块。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控制系统,可以使PLC控制器及时获取送风量温湿度、新风量温湿度、回风量风湿度、变频器输入频率、风机电流(风机为空调机组31内部功能模块)、空调辅助电加热器39电流、压缩机电流(压缩机也为空调机组31内部功能模块)和电热式加湿器38电流等工作参数,当上述工作参数不符合规定的阈值范围时,则表示控制系统存在故障,此时,PLC控制器控制故障报警模块的相应模块发出报警信号,以便工作人员及时对故障进行排除。例如,当风机电流大于规定的阈值时,则PLC控制器立即控制风机过流报警模块执行报警。本实用新型的智能化控制点位图如图12所示。
本实用新型中,回风立柱23的下部设置有排风口72,排风口72上设置有能够使排风口72打开和关闭的闸门,闸门与PLC控制器的信号输出端连接。PLC控制器可以根据新风进入量,控制排风口72的闸门打开或是关闭,从而保证工作室2内的空气平衡。
优选的,孔板吊顶21为铝合金微孔板吊顶21。铝合金微孔板吊顶21不仅耐久性高,而且装饰效果好。
本实用新型的恒温恒湿实验室采用上送立柱侧回风的气流组织方式:室内空气由实验室1内墙体四角回风立柱23的回风口22进入回风风道,经回风风道返回空调回风系统。在确保室内温湿度均匀性严格达标的条件下,该方式代替了传统高架地板回风,气流组织方式不仅克服了高架地板回风的缺点,而且实验室1均匀性技术指标完全达到温度控制精度≦0.2℃、湿度控制精度≦1.0%的极高水平;
恒温恒湿实验室直接从室外采集新鲜空气,实验室1新风补充量大于0.5m/min·人,经过滤后通过新风风道送入设置在空调机组31后部的回风立柱23,在回风立柱23内与回风混合后送入空调机组31。新风风道上装有过滤器和风量调节阀,可根据需要通过控制系统对新鲜空气补充量进行无极调节。在实验室1隔墙上开设排风口72,室内废气由排风口72不断地排出,使室内工作人员始终处于空气清新洁净的环保工作环境;
恒温恒湿实验室的控制系统采用动态平衡原理,各个模块系统分别执行控制各项运行状态,通过粗控和精控两个分段控制(当控制系统刚刚启动时,进行粗控,使实验室1内温湿度基本达到预定标准,当控制系统稳定后,根据实验室1内的温湿度波动,进行精控,使实验室1内温湿度达到预定标准),实现对降温、除湿、加热、加湿的分段集控管理。本实用新型通过控制系统把各部分项的设备(如空调机组、加湿器、加热器、传感器、显示器等)集成在一起,自动调节恒温恒湿实验室房间技术指标,可完成开机前自检,实时显示各设备运行状态,具有分级加密控制,具有大容量内存,实施智能化数据管理,故障诊断、自动报警、自动保护、自动恢复、自动重启、实时数据记录、历史数据查询、自动生成工作日志和故障查询及参数设置等功能。
优选的,孔板吊顶21的孔的大小为∮1.8~∮3.0mm,开孔率为≥15%,送风管41的送风口离房顶的高度≥300mm,孔板吊顶21离房顶的高度≥600mm,送风管41的出风速度≤2m/s。送风管41的尺寸(长度、管径)根据风速确定,送风管41的数量/排列密度根据房间的尺寸设定。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适合人员工作的恒温恒湿实验室。恒温恒湿实验室风循环系统采用上送立柱侧回风气流组织方式,使空气流动均匀混合,保证高精度恒温恒湿实验室环境控制稳定性和均匀性。并且,恒温恒湿实验室采用组合(分控)式恒温恒湿设备系统(非一体机),设备系统主要由智能化控制系统(PLC控制器)、温湿度传感器、空调机组、电热式加湿器和空调辅助电加热器组成,具有送风、回风、加热、加湿、制冷、除湿、补充新风等功能。恒温恒湿实验室设置设备间3,放置空调机组31非恒温恒湿精密空调(一体机),配套配置电热式加湿器38、空调辅助电加热器39,由独立的智能化控制系统联动分控各个设备模块,保证恒温恒湿环境达标。本实用新型集恒温恒湿实验室维护结构、设备系统、风循环系统和智能化控制系统于一体,结构紧凑、功能齐全,控制精度稳定,既满足了恒温恒湿实验室对温湿度指标的严格要求,又克服了现有恒温恒湿实验室新风量补给带来的控制指标波动的问题,保证了实验室工作人员的身心健康。本实用新型可作为各行业恒温恒湿实验室工程的建设参考,能够提供性能完备的实验设备,所以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以上所述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所述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恒温恒湿实验室,其特征在于,包括实验室,所述实验室内设置有工作室和设备间,所述工作室的顶部设置有送风仓,所述工作室和设备间之间设置有混风仓,其中:
所述工作室的顶部设置有孔板吊顶,所述孔板吊顶和所述实验室的屋顶之间的密闭空间形成所述送风仓,所述送风仓内设置有送风管,所述孔板吊顶上设置有若干出风口;
所述实验室的墙壁外侧开设有新风口,所述新风口通过新风管道连接至所述混风仓,所述设备间内设置有空调机组,所述混风仓下部的出风口通过回风软连连接所述空调机组的进风口,所述空调机组的出风口依次经空调辅助电加热器、静压箱和加湿器连接所述送风管;
所述工作室的墙壁或墙角处设置有回风立柱,所述回风立柱的下部设置有回风口,所述送风仓内还设置有回风管道,所述回风管道的入口连接所述回风立柱的上部出风口,所述回风管道的出口伸入所述混风仓内;
所述设备间内设置有PLC控制器,所述新风管道上设置有新风温湿度传感器,所述孔板吊顶的中间位置吊装有室内温湿度传感器,所述新风温湿度传感器和室内温湿度传感器的输出端分别连接至所述PLC控制器的信号输入端,所述PLC控制器的控制端分别连接所述空调机组、空调辅助电加热器和加湿器,所述工作室的墙壁上设置有与所述PLC控制器连接的温湿度显示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恒温恒湿实验室,其特征在于,所述孔板吊顶的中间位置通过中空的不锈钢钢管吊装有温湿度采集盒,所述室内温湿度传感器设置在所述温湿度采集盒的内部,所述温湿度采集盒为两侧通透的筒型结构,所述温湿度采集盒的一侧安装有轴流风扇,所述温湿度采集盒的另一侧为透气口,所述不锈钢钢管与温湿度采集盒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恒温恒湿实验室,其特征在于,所述送风管上分布有多个送风口,所述送风口为一字型直管,所述送风口的进口位于所述一字型直管的中部,所述送风口的出口位于所述一字型直管的两端且出口方向向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恒温恒湿实验室,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室的人员进出门和门框上分别设置有与所述PLC的信号输入端连接的门磁开关和红外感应读数器,所述新风管道上设置有与所述PLC控制器的信号输出端连接的新风调节阀。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所述的恒温恒湿实验室,其特征在于,所述实验室的屋顶为采用岩棉彩钢板制作的保温屋顶。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恒温恒湿实验室,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辅助电加热器设置在所述空调机组的上部,所述空调机组的出风口经过所述空调辅助电加热器连接所述静压箱的进风口,所述空调机组的一侧设置有所述加湿器,所述加湿器的加湿段连入所述静压箱的出风口与送风管的进风口之间的管道内。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恒温恒湿实验室,其特征在于,所述新风管道上位于所述新风调节阀之前还设置有新风过滤器,所述新风过滤器包括固定设置在所述新风管道截面上的过滤器支架和与所述过滤器支架相配合的粗效过滤网;
所述新风口处设置有防雨百叶。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恒温恒湿实验室,其特征在于,所述粗效过滤网包括过滤网和设置在所述过滤网边缘的边框,所述边框的一侧边缘设置有挡板,所述挡板上设置有用于抽拉所述粗效过滤网的把手,所述过滤器支架上设置有用于与所述边框配合的槽轨,所述过滤器支架的上下两侧均设置有用于将所述过滤器支架固定在所述新风管道上的法兰。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恒温恒湿实验室,其特征在于,所述实验室还包括与所述工作室相邻且用于进行试验准备工作的前处理工作室,所述前处理工作室的墙壁上设置有与所述PLC控制器的信号输入端连接的控制触摸屏。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恒温恒湿实验室,其特征在于,所述回风立柱的下部设置有排风口,所述排风口上设置有能够使所述排风口打开和关闭的闸门,所述闸门与PLC控制器的信号输出端连接。
CN201720757760.6U 2017-06-27 2017-06-27 恒温恒湿实验室 Active CN20686175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757760.6U CN206861752U (zh) 2017-06-27 2017-06-27 恒温恒湿实验室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757760.6U CN206861752U (zh) 2017-06-27 2017-06-27 恒温恒湿实验室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861752U true CN206861752U (zh) 2018-01-09

Family

ID=608288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757760.6U Active CN206861752U (zh) 2017-06-27 2017-06-27 恒温恒湿实验室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861752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228426A (zh) * 2017-06-27 2017-10-03 北京市环境保护监测中心 恒温恒湿实验室
CN109769496A (zh) * 2019-01-24 2019-05-21 江苏爱维特船舶设备有限公司 植物种植用人工智能气候室
CN111043694A (zh) * 2020-01-16 2020-04-21 山东耘威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生物实验室空气处理系统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228426A (zh) * 2017-06-27 2017-10-03 北京市环境保护监测中心 恒温恒湿实验室
CN109769496A (zh) * 2019-01-24 2019-05-21 江苏爱维特船舶设备有限公司 植物种植用人工智能气候室
CN111043694A (zh) * 2020-01-16 2020-04-21 山东耘威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生物实验室空气处理系统
CN111043694B (zh) * 2020-01-16 2021-06-25 山东耘威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生物实验室空气处理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228426A (zh) 恒温恒湿实验室
CN205279278U (zh) 智能净化柜式新风换气机
CN206861752U (zh) 恒温恒湿实验室
CN208012003U (zh) 一种通过无线信号改变风量的风量控制系统
CN109373549A (zh) 基于人员定位室内空气质量控制系统以及通风计算方法
CN103185395A (zh) 一种3g智能反馈环境处理集成装置
CN107062565A (zh) 一种室内空气调节方法及其调节系统
CN103822325A (zh) 一种居室智能新风系统及送风方法
CN201764692U (zh) 吊顶式空气源热泵热水器
CN106016629B (zh) 一种室内空气质量、温度和湿度监测调节系统
Bauman et al. Performance testing of a floor-based, occupant-controlled office ventilation system
CN107045294A (zh) 一种变电站智能暖通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203964232U (zh) 管道式蒸发冷却空调系统
CN207365245U (zh) 一种室内新风换气系统
CN109945333A (zh) 一种新风集中处理末端分散调节的居住建筑空调系统
CN216346756U (zh) 一种厂房空调净化构建的分体式负压称量间
CN113566254B (zh) 一种住宅厨房补风方法及补风一体式吸油烟机
CN206593206U (zh) 楼宇恒温恒湿恒净恒氧空调智能系统
CN206338871U (zh) 吊顶式新风冷暖空调加湿除湿一体机
CN201628319U (zh) 组合式新风综合处理机
CN211011669U (zh) 一种协同控制外加湿户式中央空调复合系统
CN207365304U (zh) 恒温恒湿实验室的新风系统
CN112781153A (zh) 一种新风机
CN216384378U (zh) 一种风机盘管加新风集成装置
CN206207562U (zh) 客房用智能空气净化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