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859371U - 一种防臭地漏芯及地漏 - Google Patents

一种防臭地漏芯及地漏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859371U
CN206859371U CN201720384563.4U CN201720384563U CN206859371U CN 206859371 U CN206859371 U CN 206859371U CN 201720384563 U CN201720384563 U CN 201720384563U CN 206859371 U CN206859371 U CN 20685937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loor drain
water
weather board
shutoff plate
drain co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384563.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芷依
陈维尧
张向卫
林四南
蔡信全
薛春燕
崔占东
叶春南
林庆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JIAN KEFU MATERI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ew Quanzhou Mstar Technology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ew Quanzhou Mstar Technology Ltd filed Critical New Quanzhou Mstar Technology Ltd
Priority to CN201720384563.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85937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85937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85937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30/00Adapting or protecting infrastructure or their operation
    • Y02A30/60Planning or developing urban green infrastructure

Landscapes

  • Sink And Installation For Waste Water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臭地漏芯及地漏,所述地漏芯的排水通道内从上至下依次设有导水板、过水通道、封水板,所述导水板的末端向与第一侧相对的第二侧延伸并向下倾斜,所述封水板的末端向第一侧延伸并向上倾斜;所述封水板与所述导水板间隔设置形成过水通道,所述导水板的末端与所述地漏芯的第二侧的内壁间隔设置形成第一过水口,该第一过水口作为所述过水通道的入水口;所述封水板的末端与所述地漏芯的第一侧的内壁间隔设置形成第二过水口,该第二过水口作为所述过水通道的出水口;并且,所述封水板的末端高于所述导水板的末端;不仅能够防止地漏堵塞,使得地漏的排水更顺畅,而且水封效果好,避免下水道的臭气从地漏溢出而影响室内空气质量。

Description

一种防臭地漏芯及地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臭地漏芯及地漏。
背景技术
地漏是连接排水管道系统与室内地面的重要接口,作为住宅中排水系统的重要部件,它的性能好坏直接影响室内空气的质量,对卫浴间的异味控制非常重要。传统水封式地漏为钟罩式结构,即用一个扣碗扣在下水管口上,营造出一个"扣盅"型存水弯,从而达到密封的目的,所以叫做"水封"。它存在以下问题:
1、异味污染
(1)水封高度不够,多数只有10-20mm,极易干涸,使排水管道内的臭气溢入室内。即使水封加深到50mm,也不过延缓几天不返臭味的时间,而且水封越深,不仅安装高度受限,而且内壁附着脏物也越多,无法清理。再者即使水封长时间不干,污水本身也会发酵变臭;
(2)在阴天或刮风天气,气压不断变化,管道内的正压会引起扣碗上浮,臭气就会从水中溢出;而管道内的负压会将水封抽吸破坏,管道失去屏障,臭气也会溢入室内。
2、害虫、病菌蔓延
下水管中阴暗、潮湿,废水中挟带大量细小固体杂质(如泥沙、毛发、布条、纸屑、剥落的生物粘膜等),会在"盅罩"型存水弯中粘着、沉淀,日积月累,这些残留物就变成病菌和臭气的温床。水封地漏里并不稳定的存水对下水管里孳生的蟑螂、黑翅虫等害虫和病菌的阻挡力较差,危害人们的健康。
3、自清能力差,容易堵塞,不易清理
地漏所处的环境十分恶劣,排出的水质很差,并且中间间隔排水的时间较长,污水中含有大量的粘性物质,极易挂粘、沉淀在存水弯里,水流无法冲走,导致清理起来既不方便,又不卫生。
4、排水速度慢
水流须通过极狭窄的环行缝隙,经下、上两个180°的急转弯才能排出,降低水流速度,容易沉积污物。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防臭地漏芯及地漏,不仅能够形成足够的水封,保证稳定的防臭效果;而且水封通道设计更合理,能够有效解决地漏的堵塞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防臭地漏芯,所述地漏芯的排水通道内从上至下依次设有导水板、过水通道、封水板,所述导水板的前端固定设置在所述地漏芯的第一侧的内壁上,所述导水板的末端向与第一侧相对的第二侧延伸并向下倾斜;所述封水板的前端固定设置在所述地漏芯的第二侧的内壁上,所述封水板的末端向第一侧延伸并向上倾斜;所述封水板与所述导水板间隔设置形成过水通道,所述导水板的末端与所述地漏芯的第二侧的内壁间隔设置形成第一过水口,该第一过水口作为所述过水通道的入水口;所述封水板的末端与所述地漏芯的第一侧的内壁间隔设置形成第二过水口,该第二过水口作为所述过水通道的出水口;并且,所述封水板的末端高于所述导水板的末端。
优选的,所述导水板的形状为L形,其短边在前长边在后,且短边向上倾斜,长边向下倾斜;所述封水板的形状为L形,其短边在前长边在后,且短边向下倾斜,长边向上倾斜。
优选的,所述导水板的短边与所述封水板的短边相平行,所述导水板的长边与所述封水板的长边相平行。
优选的,所述导水板向下倾斜的角度在30°至60°范围之间,所述封水板向上倾斜的角度在30°至60°范围之间。
优选的,所述地漏芯采用陶瓷材料制成,且所述导水板和所述封水板一体成型于所述地漏芯的排水通道内。
另外,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防臭地漏,其包括上述任一项所述的防臭地漏芯,还包括地漏本体,所述地漏本体的下端设有与所述地漏芯相连通的通水口,所述地漏芯的上端设有与所述通水口卡接配合的环形凸缘。
优选的,还包括地漏盖体,所述地漏盖体设置在所述地漏本体的入水口。
优选的,所述地漏盖体间隔设置有多个漏水孔。
优选的,所述地漏盖体的边缘设有一个以上的让位槽。
优选的,所述地漏本体和所述地漏盖体采用陶瓷材料制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的地漏芯设有导水板、过水通道、封水板,经导水板的导水作用提高水的动能,增大水的冲刷力,将水和污物快速冲出过水通道进入下水道,从而能够防止地漏堵塞,使得地漏的排水更顺畅;并且,封水板将后段水进行储存在过水通道中形成水封,避免下水道的臭气从地漏溢出而影响室内空气质量;
(2)、本实用新型的地漏结构包括地漏本体和地漏芯,地漏本体的下端设有通水口,地漏芯的上端设有环形凸缘,通过环形凸缘将地漏芯卡接于地漏本体上,组装方便;
(3)、地漏盖体的边缘设有让位槽,不仅能够使入水口处的排水更顺畅,而且便于将地漏盖体取出,操作更方便;
(4)、地漏本体、地漏芯、地漏盖体采用陶瓷材料制成,表面光洁度高,不易粘附污物,不易堵塞,便于清洁,不会生锈,而且使用寿命高。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防臭地漏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防臭地漏芯的立体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防臭地漏芯的水封状态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防臭地漏的整体组装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防臭地漏的地漏本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防臭地漏的地漏本体与地漏芯的组装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防臭地漏的地漏盖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0-地漏本体;11-通水口;
20-地漏芯;21-环形凸缘;22-导水板;221-导水板的末端;222-第一过水口;
23-过水通道;24-封水板;241-封水板的末端;242-第二过水口;
30-地漏盖体;31-漏水孔;32-让位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第一实施例(防臭地漏芯)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防臭地漏芯,所述地漏芯20的排水通道内从上至下依次设有导水板22、过水通道23、封水板24,所述导水板22的前端固定设置在所述地漏芯20的第一侧的内壁上,所述导水板22 的末端221向与第一侧相对的第二侧延伸并向下倾斜;所述封水板24的前端固定设置在所述地漏芯20的第二侧的内壁上,所述封水板24的末端241向第一侧延伸并向上倾斜;所述封水板24与所述导水板22间隔设置形成过水通道23,所述导水板22的末端221与所述地漏芯20的第二侧的内壁间隔设置形成第一过水口222,该第一过水口222作为所述过水通道23的入水口;所述封水板24的末端241与所述地漏芯20的第一侧的内壁间隔设置形成第二过水口242,该第二过水口242作为所述过水通道23的出水口;并且,所述封水板24的末端241高于所述导水板22的末端221。所述第一过水口222 和所述第二过水口242的开口大小可根据使用的环境和下水管道的内径大小进行调整。
所述导水板22的形状可以设置为直板形、弧形、折弯形等等,所述封水板24的形状可设置为与所述导水板22相同形状,也可设置为不同形状,并且,所述封水板24的倾斜角度可设置为与所述导水板22相同角度,也可设置为不同角度;本实施例中,所述封水板24的上表面的形状为L形,其短边在前长边在后,且短边水平延伸或向下倾斜,长边向上倾斜;所述导水板22 的上表面为平面或弧面的向下倾斜,下表面的形状为与封水板的上表面相匹配的L形,其短边在前长边在后,且短边向上倾斜,长边向下倾斜;优选的,所述导水板22的短边与所述封水板24的短边相平行,所述导水板22的长边与所述封水板24的长边相平行。所述导水板22向下倾斜的角度在30°至 60°范围之间,所述封水板24向上倾斜的角度在30°至60°范围之间。
本实施例中,所述地漏芯20采用陶瓷材料制成,且所述导水板22和所述封水板24一体成型于所述地漏芯20的排水通道内。
使用时,水从地漏盖体30的漏水孔31进入,并经地漏本体10进入地漏芯20,经导水板22的导水作用下从导水板末端221的第一过水口222进入过水通道,此时,大于第一过水口222的口径的较大物体被阻挡,以防止下水道被堵塞;由于向下倾斜的导水板22的内径是逐步缩小的,至第一过水口处,内径为最小,但水的动能为最大,冲刷力最大,水及污物在该冲刷力下从过水通道23经封水板末端241的第二过水口242流入下水道;最后,后段水作为补水存储在过水通道23中形成水封,将过水通道上方和下方的空气进行隔离,形成很好的防臭效果。
第二实施例防臭地漏
如图4至图7所示,本实施例的防臭地漏,除了包括第一实施例中的地漏芯20,还包括地漏本体10、地漏盖体30,本实施例中,所述地漏盖体30、所述地漏本体10、所述地漏芯20均采用陶瓷材料制成。所述地漏本体10的下端设有与所述地漏芯20相连通的通水口11,所述地漏芯20的上端设有与所述通水口11卡接配合的环形凸缘21。另外,所述导水板22与通水口11 之间还可以设置一直段通道,所述封水板24与下水道之间也可根据需要设置直段通道或者弧形通道。
本实施例中,所述地漏盖体30设置在所述地漏本体10的入水口。所述地漏盖体30间隔设置有多个漏水孔31,漏水孔的孔径和数量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布置;所述地漏盖体30的边缘设有一个以上的让位槽32,例如,可仅在其中一边设置让位槽32,或者也可在四周均设置让位槽32。所述让位槽 32的设置,不仅能够使入水口处的排水更顺畅,而且便于将地漏盖体取出,操作更方便。
组装时,只需将地漏芯20从上至下插入地漏本体10的通水口11,然后再将地漏盖体30盖住地漏本体10的入水口即可,操作方便快捷。
上述说明示出并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如前所述,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并非局限于本文所披露的形式,不应看作是对其他实施例的排除,而可用于各种其他组合、修改和环境,并能够在本文所述实用新型构想范围内,通过上述教导或相关领域的技术或知识进行改动。而本领域人员所进行的改动和变化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则都应在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防臭地漏芯,其特征在于,所述地漏芯(20)的排水通道内从上至下依次设有导水板(22)、过水通道(23)、封水板(24),所述导水板(22)的前端固定设置在所述地漏芯(20)的第一侧的内壁上,所述导水板(22)的末端(221)向与第一侧相对的第二侧延伸并向下倾斜;所述封水板(24)的前端固定设置在所述地漏芯(20)的第二侧的内壁上,所述封水板(24)的末端(241)向第一侧延伸并向上倾斜;所述封水板(24)与所述导水板(22)间隔设置形成过水通道(23),所述导水板(22)的末端(221)与所述地漏芯(20)的第二侧的内壁间隔设置形成第一过水口(222),该第一过水口(222)作为所述过水通道(23)的入水口;所述封水板(24)的末端(241)与所述地漏芯(20)的第一侧的内壁间隔设置形成第二过水口(242),该第二过水口(242)作为所述过水通道(23)的出水口;并且,所述封水板(24)的末端(241)高于所述导水板(22)的末端(22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臭地漏芯,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水板(22)的形状为L形,其短边在前长边在后,且短边向上倾斜,长边向下倾斜;所述封水板(24)的形状为L形,其短边在前长边在后,且短边向下倾斜,长边向上倾斜。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防臭地漏芯,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水板(22)的短边与所述封水板(24)的短边相平行,所述导水板(22)的长边与所述封水板(24)的长边相平行。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臭地漏芯,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水板(22)向下倾斜的角度在30°至60°范围之间,所述封水板(24)向上倾斜的角度在30°至60°范围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一种防臭地漏芯,其特征在于:所述地漏芯(20)采用陶瓷材料制成,且所述导水板(22)和所述封水板(24)一体成型于所述地漏芯(20)的排水通道内。
6.一种防臭地漏,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防臭地漏芯(20),还包括地漏本体(10),所述地漏本体(10)的下端设有与所述地漏芯(20)相连通的通水口(11),所述地漏芯(20)的上端设有与所述通水口(11)卡接配合的环形凸缘(21)。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防臭地漏,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地漏盖体(30),所述地漏盖体(30)设置在所述地漏本体(10)的入水口。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防臭地漏,其特征在于:所述地漏盖体(30)间隔设置有多个漏水孔(31)。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防臭地漏,其特征在于:所述地漏盖体(30)的边缘设有一个以上的让位槽(32)。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防臭地漏,其特征在于:所述地漏本体(10)和所述地漏盖体(30)采用陶瓷材料制成。
CN201720384563.4U 2017-04-12 2017-04-12 一种防臭地漏芯及地漏 Active CN20685937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384563.4U CN206859371U (zh) 2017-04-12 2017-04-12 一种防臭地漏芯及地漏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384563.4U CN206859371U (zh) 2017-04-12 2017-04-12 一种防臭地漏芯及地漏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859371U true CN206859371U (zh) 2018-01-09

Family

ID=608164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384563.4U Active CN206859371U (zh) 2017-04-12 2017-04-12 一种防臭地漏芯及地漏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859371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691345A (zh) * 2017-04-12 2018-10-23 泉州科福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防臭地漏芯及地漏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691345A (zh) * 2017-04-12 2018-10-23 泉州科福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防臭地漏芯及地漏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296364U (zh) 一种快速地漏
CN206859371U (zh) 一种防臭地漏芯及地漏
CN201198591Y (zh) 地漏及免冲水小便器的无残留装置
CN2698864Y (zh) 防逆流下水装置
CN201933603U (zh) 新型同层排水管汇合器
CN201347577Y (zh) 防溅抽水马桶
CN108691345A (zh) 一种防臭地漏芯及地漏
CN101260686B (zh) 膜式密封无残液下水封堵装置
CN102359166A (zh) 预注水式双密封坐便器
CN201817907U (zh) 自动密封式地漏
CN205677014U (zh) 一种蹲便器
CN101358462B (zh) 一种多层花瓣膜式流体止逆软阀
CN213741482U (zh) 水封防臭、同层清洁地漏装置
CN212926401U (zh) 一种用于城市排水系统维护的防堵装置
CN207553230U (zh) 一种大水封比防虹吸防喷溅存水弯
CN207244817U (zh) 浴室线形排水装置
CN207484618U (zh) 一种排便器的加快排水装置
CN207032441U (zh) 一种扭簧式防臭地漏芯
CN206034595U (zh) 蹲便器及其排污口密封结构
CN213477060U (zh) 一种用于蹲便器带有防异味板的存水弯头
CN201386307Y (zh) 室内外两用地漏
CN205935165U (zh) 易清理防堵地漏
CN205557799U (zh) 一种大水封比防虹吸存水弯
CN219011537U (zh) 一种室内卫生间止水构造
CN215715871U (zh) 一种可自动补水的水封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362600 No. 487, purple Mei Village, Jie Fu Township, Yongchun County, Quanzhou, Fujian

Patentee after: Quanzhou Science &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362600 No. 487, purple Mei Village, Jie Fu Township, Yongchun County, Quanzhou, Fujian

Patentee before: New Quanzhou Mstar Technology 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90218

Address after: 362699 No. 487, purple Mei Village, Jie Fu Township, Yongchun County, Quanzhou, Fujian

Patentee after: FUJIAN KEFU MATERIAL CO., LTD.

Address before: 362600 No. 487, purple Mei Village, Jie Fu Township, Yongchun County, Quanzhou, Fujian

Patentee before: Quanzhou Science & Technology Co., 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