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854706U - 一种应用机箱装配系统中的机箱外壳钻孔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应用机箱装配系统中的机箱外壳钻孔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854706U
CN206854706U CN201720229642.8U CN201720229642U CN206854706U CN 206854706 U CN206854706 U CN 206854706U CN 201720229642 U CN201720229642 U CN 201720229642U CN 206854706 U CN206854706 U CN 20685470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unner
rack
cylinder
drilling
suppo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229642.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宋波
张鹏
徐永忠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gzhou Kaibei Nait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gzhou Kaibei Nait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zhou Kaibei Nait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gzhou Kaibei Nait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0229642.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85470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85470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854706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Earth Drill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应用机箱装配系统中的机箱外壳钻孔装置,包括第一转轮、第二轮转、用于固定住机箱外壳中心部位的定心部、钻孔台座、转轮左右驱动装置和钻孔台座上下驱动装置;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在定心部向下移动时,定心部对准并抵住机箱外壳的正中心位置,保证机箱外壳在被钻孔或者打孔过程中始终保持平衡稳定;同时第一转轮和第二轮转在转轮左右驱动装置的驱动作用下,能够准确地调整到所要求的位置对机箱外壳进行钻孔或者打孔,由于定心部始终位于第一转轮与第二轮转的正中间位置上,保证了第一转轮和第二轮转上的钻孔在机箱外壳上所钻的孔或者所打的孔呈中心对称状,便于在机箱装配系统中后续工位中的拧螺丝及其他装配环节。

Description

一种应用机箱装配系统中的机箱外壳钻孔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钻孔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应用机箱装配系统中的机箱外壳钻孔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高端路由器、万兆以上网络交换机、监控器、网络数据贮存系统、网络数据传输系统、数字电视服务器及机顶盒等互联网或者物联网设备已经大规模地出现在了人们的视野,随之而来的是需要大规模的生产和装配。
应用于这些互联网或者物联网设备的机械外壳或机箱主体需要进行钻孔操作,然而,现有的机械外壳或机箱主体钻孔装置,使用的是车间的电力,没有独立的电源,使用较为麻烦,没有设置收缩杆,在工作时不易调整位置,降低了工作效率,当然,也没有滑动板,工作人员在为机械外壳或机箱主体打孔的时候,较为费力,且工作效率也不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产品中不足,提供准确、高效的一种应用机箱装配系统中的机箱外壳钻孔装置。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应用机箱装配系统中的机箱外壳钻孔装置,包括第一转轮、第二轮转、用于固定住机箱外壳中心部位的定心部、钻孔台座、转轮左右驱动装置和钻孔台座上下驱动装置;
所述第一转轮包括用于连接第一钻头的第一转轮接口、第一转轮适配器和第一伸缩支杆,第一伸缩支杆通过第一转轮适配器与第一转轮接口连接;所述第二轮转包括用于连接第二钻头的第二转轮接口、第二转轮适配器和第二伸缩支杆,第二伸缩支杆通过第二转轮适配器与第二转轮接口连接,第一伸缩支杆、第二伸缩支杆在第四气缸驱动作用下进行上下往复伸缩运动,以实现带动位于第一转轮接口上的第一钻头、第二转轮接口上的第二钻头进行上下往复移动;在第一转轮和第二轮转底端分别设置用于连接钻头的转轮接口,以满足根据机箱外壳上不同孔径大小通孔的设置需要,可以随时进行调整钻头的大小。
所述定心部与钻孔台座固定连接,并设置在第一转轮与第二轮转的正中间位置上;定心部能够随同钻孔台座上下往复移动,在定心部向下移动过程中,定心部对准并抵住机箱外壳的正中心位置,以保证机箱外壳在被钻孔或者打孔过程中始终保持平衡稳定。
所述转轮左右驱动装置包括第三气缸、第一齿条、中间齿轮、第二齿条和横向导轨,第三气缸通过其前端设有的第三活塞杆与用于固定第一转轮的第一转轮支架连接,第一转轮支架通过支架固定座与第一齿条固定连接,第一转轮支架和第一齿条分别通过第一滑块嵌套在横向导轨上,在第三气缸驱动作用下,实现第一转轮支架以及与该第一转轮支架固定连接的第一齿条一起沿着横向导轨左右往复滑动;
用于固定第二转轮的第二转轮支架通过支架固定座与第二齿条固定连接,第二转轮支架和第二齿条分别通过第二滑块嵌套在横向导轨上,第一齿条和第二齿条均与中间齿轮相啮合;
在第三气缸驱动第一齿条向左或向右滑动过程中,由于第一齿条与中间齿轮相啮合、第二齿条与中间齿轮相啮合,第一齿条带动中间齿轮进行自转,从而实现中间齿轮传动第二齿条向内或向外滑动;在第三气缸驱动作用下,第一转轮支架和第二转轮支架能够同时向内或者向外滑动,从而实现设置在第一转轮支架上的第一转轮和设置在第二转轮支架上的第二转轮同时向内或者向外滑动;这样保证了第一转轮和第二转轮能够始终保持呈中心对称结构状对机箱外壳或者机箱主体进行钻孔或打孔。
所述钻孔台座上下驱动装置包括第五气缸、第五活塞杆、连接板、第三滑块和纵向导轨,连接板与钻孔台座固定连接,第五气缸通过其顶端设有的第五活塞杆与连接板底端设有的连接头连接,钻孔台座通过其设有的第三滑块与固定在支撑框体上的纵向导轨滑动配合连接,以实现在第五气缸驱动连接板上下往复运动的同时,钻孔台座沿着纵向导轨进行上下往复运动。
作为优选:第三气缸通过气缸固定座固定在钻孔台座一侧;在气缸固定座与第一转轮支架之间还设置有用以防止第一转轮支架在第三气缸驱动作用下在向外滑动过程中对第三气缸或者气缸固定座发生碰撞或者冲击的隔离板块。
作为优选:所述横向导轨与第一滑块内设有的导槽、第二滑块内设有的导槽嵌套配合连接;所述纵向导轨与第三滑块内设有的导槽嵌套配合连接。
作为优选:在支撑框体靠近钻孔台座一侧面上设有用于限制钻孔台座上下移动空间的上限位挡块和下限位挡块;所述上限位挡块、下限位挡块分别位于钻孔台座的上方、下方。
作为优选:在支撑框体内设置有用以平衡钻孔装置的平衡重块。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在定心部向下移动时,定心部对准并抵住机箱外壳的正中心位置,以保证机箱外壳在被钻孔或者打孔过程中始终保持平衡稳定;同时第一转轮和第二轮转在转轮左右驱动装置的驱动作用下,能够准确地调整到所要求的位置对机箱外壳进行钻孔或者打孔,由于定心部始终位于第一转轮与第二轮转的正中间位置上,这样保证了第一转轮和第二轮转上的钻孔在机箱外壳上所钻的孔或者所打的孔呈中心对称状,这样便于在机箱装配系统中后续工位中的拧螺丝以及其他装配环节。
附图说明
图1~3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不同角度示意图。
图4~5为本实用新型中钻孔台座上下驱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7为本实用新型中转轮左右驱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应用于机箱装配系统中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8所示,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应用机箱装配系统中的机箱外壳钻孔装置的具体实施例,包括第一转轮157、第二轮转158、用于固定住机箱外壳中心部位的定心部162、钻孔台座152、转轮左右驱动装置和钻孔台座上下驱动装置;
如图1和图6所示:所述第一转轮157包括用于连接第一钻头的第一转轮接口1572、第一转轮适配器1573和第一伸缩支杆1574,第一伸缩支杆1574通过第一转轮适配器1573与第一转轮接口1572连接;所述第二轮转158包括用于连接第二钻头的第二转轮接口1582、第二转轮适配器1583和第二伸缩支杆1584,第二伸缩支杆1584通过第二转轮适配器1583与第二转轮接口1582连接,第一伸缩支杆1574、第二伸缩支杆1584在第四气缸159驱动作用下进行上下往复伸缩运动,以实现带动位于第一转轮接口1572上的第一钻头、第二转轮接口1582上的第二钻头进行上下往复移动;在第一转轮157和第二轮转158底端分别设置用于连接钻头的转轮接口,以满足根据机箱外壳上不同孔径大小通孔的设置需要,可以随时进行调整钻头的大小。
如图1、图3和图6所示:所述定心部162与钻孔台座152固定连接,并设置在第一转轮157与第二轮转158的正中间位置上;定心部162能够随同钻孔台座152上下往复移动, 在定心部162向下移动过程中,定心部162对准并抵住机箱外壳的正中心位置,以保证机箱外壳在被钻孔或者打孔过程中始终保持平衡稳定。
如图6~7所示:所述转轮左右驱动装置包括第三气缸141、第一齿条144、中间齿轮145、第二齿条147和横向导轨150,第三气缸141通过其前端设有的第三活塞杆142与用于固定第一转轮的第一转轮支架143连接,第一转轮支架143通过支架固定座与第一齿条144固定连接,第一转轮支架143和第一齿条144分别通过第一滑块148嵌套在横向导轨150上,在第三气缸141驱动作用下,实现第一转轮支架143以及与该第一转轮支架143固定连接的第一齿条144一起沿着横向导轨150左右往复滑动;用于固定第二转轮的第二转轮支架146通过支架固定座与第二齿条147固定连接,第二转轮支架146和第二齿条147分别通过第二滑块149嵌套在横向导轨150上,第一齿条144和第二齿条147均与中间齿轮145相啮合;在第三气缸141驱动第一齿条144向左或向右滑动过程中,由于第一齿条144与中间齿轮145相啮合、第二齿条147与中间齿轮145相啮合,第一齿条144带动中间齿轮145进行自转,从而实现中间齿轮145传动第二齿条147向内或向外滑动;在第三气缸141驱动作用下,第一转轮支架143和第二转轮支架146能够同时向内或者向外滑动,从而实现设置在第一转轮支架143上的第一转轮和设置在第二转轮支架146上的第二转轮同时向内或者向外滑动;这样保证了第一转轮和第二转轮能够始终保持呈中心对称结构状对机箱外壳或者机箱主体进行钻孔或打孔。
如图4~5所示:所述钻孔台座上下驱动装置包括第五气缸163、第五活塞杆164、连接板166、第三滑块153和纵向导轨154,连接板166与钻孔台座152固定连接,第五气缸163通过其顶端设有的第五活塞杆164与连接板166底端设有的连接头165连接,钻孔台座152通过其设有的第三滑块153与固定在支撑框体167上的纵向导轨154滑动配合连接,以实现在第五气缸163驱动连接板166上下往复运动的同时,钻孔台座152沿着纵向导轨154进行上下往复运动。
其中:第三气缸141通过气缸固定座固定在钻孔台座152一侧;在气缸固定座与第一转轮支架143之间还设置有用以防止第一转轮支架143在第三气缸141驱动作用下在向外滑动过程中对第三气缸141或者气缸固定座发生碰撞或者冲击的隔离板块151。
所述横向导轨150与第一滑块148内设有的导槽、第二滑块149内设有的导槽嵌套配合连接;所述纵向导轨154与第三滑块153内设有的导槽嵌套配合连接。
在支撑框体167靠近钻孔台座152一侧面上设有用于限制钻孔台座152上下移动空间的上限位挡块155和下限位挡块156;所述上限位挡块155、下限位挡块156分别位于钻孔台座152的上方、下方。
如图4所示:在支撑框体167内设置有用以平衡钻孔装置14的平衡重块168。
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在定心部162向下移动时,定心部162对准并抵住机箱外壳的正中心位置,以保证机箱外壳在被钻孔或者打孔过程中始终保持平衡稳定;同时第一转轮157和第二轮转158在转轮左右驱动装置的驱动作用下,能够准确地调整到所要求的位置对机箱外壳进行钻孔或者打孔,由于定心部162始终位于第一转轮157与第二轮转158的正中间位置上,这样保证了第一转轮157和第二轮转158上的钻孔在机箱外壳上所钻的孔或者所打的孔呈中心对称状,这样便于在机箱装配系统中后续工位中的拧螺丝以及其他装配环节。
上述实施例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任何对本实用新型简单变换后的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5)

1.一种应用机箱装配系统中的机箱外壳钻孔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转轮(157)、第二轮转(158)、定心部(162)、钻孔台座(152)、转轮左右驱动装置和钻孔台座上下驱动装置;
所述第一转轮(157)包括用于连接第一钻头的第一转轮接口(1572)、第一转轮适配器(1573)和第一伸缩支杆(1574),第一伸缩支杆(1574)通过第一转轮适配器(1573)与第一转轮接口(1572)连接;
所述第二轮转(158)包括用于连接第二钻头的第二转轮接口(1582)、第二转轮适配器(1583)和第二伸缩支杆(1584),第二伸缩支杆(1584)通过第二转轮适配器(1583)与第二转轮接口(1582)连接,第一伸缩支杆(1574)、第二伸缩支杆(1584)在第四气缸(159)驱动作用下进行上下往复伸缩运动,以实现带动位于第一转轮接口(1572)上的第一钻头、第二转轮接口(1582)上的第二钻头进行上下往复移动;
定心部(162)与钻孔台座(152)固定连接,并设置在第一转轮(157)与第二轮转(158)的正中间位置上;
所述转轮左右驱动装置包括第三气缸(141)、第一齿条(144)、中间齿轮(145)、第二齿条(147)和横向导轨(150),第三气缸(141)通过其前端设有的第三活塞杆(142)与用于固定第一转轮的第一转轮支架(143)连接,第一转轮支架(143)通过支架固定座与第一齿条(144)固定连接,第一转轮支架(143)和第一齿条(144)分别通过第一滑块(148)嵌套在横向导轨(150)上,在第三气缸(141)驱动作用下,实现第一转轮支架(143)以及与该第一转轮支架(143)固定连接的第一齿条(144)一起沿着横向导轨(150)左右往复滑动;
用于固定第二转轮的第二转轮支架(146)通过支架固定座与第二齿条(147)固定连接,第二转轮支架(146)和第二齿条(147)分别通过第二滑块(149)嵌套在横向导轨(150)上,第一齿条(144)和第二齿条(147)均与中间齿轮(145)相啮合;
在第三气缸(141)驱动第一齿条(144)向左或向右滑动过程中,由于第一齿条(144)与中间齿轮(145)相啮合、第二齿条(147)与中间齿轮(145)相啮合,第一齿条(144)带动中间齿轮(145)进行自转,从而实现中间齿轮(145)传动第二齿条(147)向内或向外滑动;在第三气缸(141)驱动作用下,第一转轮支架(143)和第二转轮支架(146)能够同时向内或者向外滑动,从而实现设置在第一转轮支架(143)上的第一转轮和设置在第二转轮支架(146)上的第二转轮同时向内或者向外滑动;
所述钻孔台座上下驱动装置包括第五气缸(163)、第五活塞杆(164)、连接板(166)、第三滑块(153)和纵向导轨(154),连接板(166)与钻孔台座(152)固定连接,第五气缸(163)通过其顶端设有的第五活塞杆(164)与连接板(166)底端设有的连接头(165)连接,钻孔台座(152)通过其设有的第三滑块(153)与固定在支撑框体(167)上的纵向导轨(154)滑动配合连接,以实现在第五气缸(163)驱动连接板(166)上下往复运动的同时,钻孔台座(152)沿着纵向导轨(154)进行上下往复运动。
2.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一种应用机箱装配系统中的机箱外壳钻孔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三气缸(141)通过气缸固定座固定在钻孔台座(152)一侧;在气缸固定座与第一转轮支架(143)之间还设置有隔离板块(151)。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中所述的一种应用机箱装配系统中的机箱外壳钻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导轨(150)与第一滑块(148)内设有的导槽、第二滑块(149)内设有的导槽嵌套配合连接;所述纵向导轨(154)与第三滑块(153)内设有的导槽嵌套配合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中所述的一种应用机箱装配系统中的机箱外壳钻孔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支撑框体(167)靠近钻孔台座(152)一侧面上设有上限位挡块(155)和下限位挡块(156);所述上限位挡块(155)、下限位挡块(156)分别位于钻孔台座(152)的上方、下方。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中所述的一种应用机箱装配系统中的机箱外壳钻孔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支撑框体(167)内设置有用以平衡钻孔装置(14)的平衡重块(168)。
CN201720229642.8U 2017-03-10 2017-03-10 一种应用机箱装配系统中的机箱外壳钻孔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85470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229642.8U CN206854706U (zh) 2017-03-10 2017-03-10 一种应用机箱装配系统中的机箱外壳钻孔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229642.8U CN206854706U (zh) 2017-03-10 2017-03-10 一种应用机箱装配系统中的机箱外壳钻孔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854706U true CN206854706U (zh) 2018-01-09

Family

ID=608157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229642.8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854706U (zh) 2017-03-10 2017-03-10 一种应用机箱装配系统中的机箱外壳钻孔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85470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735740U (zh) 一种金属板材钻孔设备
CN105414599A (zh) 一种应用于石墨模具生产的钻孔装置
CN107387007B (zh) 一种便携式岩样取芯装置
CN202087865U (zh) 钻孔装置
CN206952207U (zh) 一种应用机箱装配系统中的转轮左右驱动装置
CN206854706U (zh) 一种应用机箱装配系统中的机箱外壳钻孔装置
CN107962637A (zh) 一种效率高的木板打眼装置
CN206854692U (zh) 一种应用机箱装配系统中的钻孔台座上下驱动装置
CN106217478A (zh) 电路板钻孔装置
CN205370485U (zh) 一种自动取心机
CN204691687U (zh) 新型绳索取芯勘探装备
CN211162011U (zh) 一种钥匙装配用具有多头钻孔的台钻
CN208918474U (zh) 用于石油钻机模块的多方位移动装置
CN204135982U (zh) 一种用于井下工具的便携式拆装架
CN205673630U (zh) 一种液压马达端盖用多头钻孔装置
CN205520496U (zh) 一种钻孔机定位卡爪
CN112459702A (zh) 地质勘查钻井液压顶部驱动装置
CN206953296U (zh) 隔热砖划窝钻孔一体机
CN105156026A (zh) 双向五钻头钻式采煤设备
CN207103886U (zh) 一种新型钻孔设备
CN208669204U (zh) 一种便于拆卸钻头的注浆用小型钻机
CN110625399A (zh) 一种发动机零部件钻攻装置
CN205638223U (zh) 一种适用于陡峻山地勘探的可拆分式轻便钻机
CN115977533B (zh) 一种环境工程勘察用钻机
CN202894400U (zh) 工业缝纫机支撑架的钻孔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109

Termination date: 20200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