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851242U - 一种低噪音散热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低噪音散热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851242U
CN206851242U CN201720693038.0U CN201720693038U CN206851242U CN 206851242 U CN206851242 U CN 206851242U CN 201720693038 U CN201720693038 U CN 201720693038U CN 206851242 U CN206851242 U CN 20685124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exchanger
outer circulation
blower fan
noise
spa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693038.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熊嘉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Invid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Envicoo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Envicoo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Envicoo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0693038.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85124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85124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85124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Other Air-Conditioning Systems (AREA)

Abstract

一种低噪音散热设备,包括:设置有外部空气进口、外部空气出口、内部空气进口及内部空气出口的箱体,所述箱体内设置有将所述箱体内部分隔为外部空气流通空间和内部空气流通空间的隔板、穿过所述隔板的换热器模组以及用于分别形成外循环气流及内循环气流的外循环风机和内循环风机;所述外循环风机设置于外部空气流通空间内,且所述外循环风位于所述换热器模组内或位于相邻的两个换热器模组之间。本实用新型噪声小,可满足各种环境需求,将风机内置不会对使用者产生危险,而且风机运行环境好,无外界杂物干扰,使用寿命长,可降低后期维护成本。

Description

一种低噪音散热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散热设备,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机柜中使用的散热器。
背景技术
随着充电行业的不断的发展,充电设备的功率模块越来越多,导致机柜内热流密度增大,机柜面临的散热问题愈发严重。尤其在要求充电设备体积小型化的情况下,机柜内散热空间需得到充分利用才能保证散热效果。
为了解决机柜内部发热量高、散热器占用空间的问题,申请人设计了一种节能高热流密度散热器,专利号为CN201621112212.X,该散热器包括设置有内、外空气进口及出口的箱体,在箱体内设置一隔板,使箱体内形成相互隔离的外部空气流通空间和内部空气流通空间,在内部空气流通空间和外部空气流通空间内设置有穿过隔板的换热器,换热器具有位于隔板两侧的散热段和吸热段。该散热器将机柜内部的冷热通道分开,解决了机柜内部风路短路、冷量浪费的情况,且散热器本身内、外空气流通空间相互隔离,可以隔绝外界潮气和灰尘入侵到机柜内部,同时采用模块化结构,体积小,空间利用率高,适用性强,维护方便。
但是该散热器的风机是靠近机箱外侧设置,对使用者来说存在不可控的危险,而且机箱外侧环境相对恶劣,影响风机寿命,维护率。更重要的是,由于风机靠机箱外侧设置,当使用环境对噪声有较高要求时,只能通过限制风机转速来控制噪声,当风机转速被限制时,需要增大散热设备体积才能满足散热要求,限制了其应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噪音小的散热设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如下的技术解决方案:
一种低噪音散热设备,包括:设置有外部空气进口、外部空气出口、内部空气进口及内部空气出口的箱体,所述箱体内设置有将所述箱体内部分隔为外部空气流通空间和内部空气流通空间的隔板、穿过所述隔板的换热器模组以及用于分别形成外循环气流及内循环气流的外循环风机和内循环风机;所述外循环风机设置于外部空气流通空间内,且所述外循环风位于所述换热器模组内或位于相邻的两个换热器模组之间。
进一步的,所述箱体的位于外部空气流通空间内的侧壁上设置有消音、隔音材料。
进一步的,所述内循环风机设置于内部空气流通空间内,且所述内循环风机位于所述换热器模组内或位于相邻的两个换热器模组之间。
进一步的,所述换热器模组由至少一个换热器组成。
进一步的,所述外循环风机和/或所述内外循环风机为转速可调节风机。
进一步的,所述内循环风机设置于相邻的换热器模组之间,相邻换热器模组间的内循环风机串联。
进一步的,所述外循环风机由两个上下并排设置的风机并联组成。
由以上技术方案可知,本实用新型将风机内置,利用换热器模组作为风机与外部环境的隔挡,同时可配合外部空气流通空间区域内的侧壁上的消音、隔音材料进一步减小噪音,一方面可以减小风机向外传到的噪声,满足各种环境需求,另一方面不会对使用者产生危险,同时风机运行环境好,无外界杂物干扰,有利于延长风机的使用寿命,降低后期维护成本。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做简单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箱体内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箱体内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箱体内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4箱体内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另一种结构换热器的示意图。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1、图2及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散热设备包括:箱体1、隔板4、换热器模组5、外循环风机8及内循环风机11。箱体1的内部由隔板4分隔成外部空气流通空间2和内部空气流通空间3,外部空气流通空间2和内部空气流通空间3各自独立且相互隔离。箱体1上设置有外部空气进口10、外部空气出口9、内部空气进口12及内部空气出口13,其中,外部空气进口10、外部空气出口9与外部空气流通空间2连通,内部空气进口12、内部空气出口13与内部空气流通空间3连通。
换热器模组5设置于箱体1内,换热器模组5穿过隔板4,一部分位于外部空气流通空间2内,形成散热段,一部分位于内部空气流通空间3内,形成吸热段。外循环风机8设置于外部空气流通空间2内并位于换热器模组5内。本实施例在箱体1内设置了两组相互平行的换热器模组5,外循环风机8位于两组换热器模组5之间。为了减小散热设备的噪音,在箱体1的位于外部空气流通空间2内的侧壁上设置有消音、隔音材料(未图示)。
箱体内至少设置2组换热器模组,每组换热器模组至少包括一个换热器,换热器的数量可根据制冷需求增加或减少,换热器的换热管可以是贯穿隔板一体导通的,也可以被隔板隔开、没有相互导通。本实施例的一组换热器模组由两个换热器组成,另一组换热器模组由三个换热器组成。外循环风机8由两个上下并排设置的风机并联组成,风机也可以左右并排设置,风机数量也可根据需求做相应增减。
内循环风机11设置于内部空气流通空间3内,本实施例的内循环风机11设置于内部空气出口13处。内、外循环的风向互为逆流。
下面结合图3,对本实施例散热设备的工作原理进行说明,图3、图4中空心箭头表示内部空气流通的路径,斜线填充的箭头表示外部空气流通的路径;
以将散热设备安装在机柜顶部为例,安装时,散热设备内循环进风口与机柜热风出口对接,内循环出风口与机柜冷风进口对接;散热设备的内循环侧与机柜内部风路形成一个封闭的空间。散热设备与机柜间的组合安装方式也可采用申请号为2017300720261的专利申请公开中的方式;
使用时,机柜外的气流从箱体1上部一侧的外部空气进口10进入箱体1内的外部空气流通空间2,在外循环风机8的作用下流向箱体1另一侧的外部空气出口9,外部空气流动时经过换热器5,进而与换热器5内的制冷介质进行热交换,对制冷介质降温后,从外部空气出口9流出箱体1外;
同时,机柜内的气流从箱体1底部一侧的内部空气进口12进入箱体1的内部空气流通空间3内,在内循环风机11的作用下流向另一端的内部空气出口13,内部空气流动时同样经过换热器5,进而与换热器5内的制冷介质进行热交换,制冷介质对内部空气进行冷却降温,冷却后的内部空气从内部空气出口排出至机柜内。
本实施例的外循环风路从箱体的一侧进风、另一侧出风,外循环风机设置于相邻换热器的中间,位于换热器的内侧,利用换热器作为阻隔,使外循环风机的噪音难以向外传导,同时配合外部空气流通空间区域内的侧壁上的消音、隔音材料进一步减小噪音,可在不影响换热能力的基础上,将噪音控制在较低水平。而且换热器将外循环风机与外界环境隔离,消除了外循环风机给使用者带来的安全隐患,同时提高了风机运行环境质量,降低了风机维护成本。
实施例2
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不同的地方在于:本实施例在箱体1内设置了3组换热器模组5,每组换热器模组5由一个换热器构成,相邻换热器模组5之间各设有一外循环风机8。内循环风机11也位于换热器模组5内,相邻换热器模组5之间各设有一内循环风机11。本实施例的内、外循环风机均采用变频风机,相邻换热器模组间的外循环风机串联连接,相邻换热器模组间的内循环风机串联连接。
实施例3
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不同的地方在于:换热器模组5由数量相同的换热器组成,每一换热器模组均包括两个换热器。内循环风机11设置于两换热器模组5之间,内循环风机11由两个上下并排设置的变频风机并联组成。
实施例4
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2不同的地方在于:每组换热器模组5由两个换热器构成,内循环风机11设置于两换热器模组5之间,相邻换热器模组5间的内循环风机11串联。内循环风机为转速可调节风机。设置于两换热器模组5间的外循环风机8由两个上下并排设置的转速可调的风机并联组成。
此外,换热器除了可以采用前述实施例中的结构外,换热器还可以采用截面形状呈C形的换热器,将外循环风机8设置于C形换热器内(图7),以达到将外循环风机与外界环境隔离的效果。
本说明书中各个部分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部分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它部分的不同之处,各个部分之间相同或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这些零部件之间的组合关系并不只是实施例所公开的形式,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范围。

Claims (7)

1.一种低噪音散热设备,包括:
设置有外部空气进口、外部空气出口、内部空气进口及内部空气出口的箱体,所述箱体内设置有将所述箱体内部分隔为外部空气流通空间和内部空气流通空间的隔板、穿过所述隔板的换热器模组以及用于分别形成外循环气流及内循环气流的外循环风机和内循环风机;
其特征在于:
所述外循环风机设置于外部空气流通空间内,且所述外循环风位于所述换热器模组内或位于相邻的两个换热器模组之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噪音散热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的位于外部空气流通空间内的侧壁上设置有消音、隔音材料。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噪音散热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循环风机设置于内部空气流通空间内,且所述内循环风机位于所述换热器模组内或位于相邻的两个换热器模组之间。
4.如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低噪音散热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器模组由至少一个换热器组成。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噪音散热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循环风机和/或所述内外循环风机为转速可调节风机。
6.如权利要求1或2或3或5所述的低噪音散热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循环风机设置于相邻的换热器模组之间,相邻换热器模组间的内循环风机串联。
7.如权利要求1或2或3或5所述的低噪音散热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循环风机由两个上下并排设置的风机并联组成。
CN201720693038.0U 2017-06-14 2017-06-14 一种低噪音散热设备 Active CN20685124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693038.0U CN206851242U (zh) 2017-06-14 2017-06-14 一种低噪音散热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693038.0U CN206851242U (zh) 2017-06-14 2017-06-14 一种低噪音散热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851242U true CN206851242U (zh) 2018-01-05

Family

ID=608003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693038.0U Active CN206851242U (zh) 2017-06-14 2017-06-14 一种低噪音散热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851242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435461A (zh) * 2019-08-05 2019-11-12 青岛特锐德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换热器及使用该换热器的充电机机柜和充电机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435461A (zh) * 2019-08-05 2019-11-12 青岛特锐德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换热器及使用该换热器的充电机机柜和充电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495538B (zh) 一种大功率户外散热机柜
CN107171570A (zh) 一种逆变器功率柜
CN201008252Y (zh) 一种热交换器及带热交换器的机柜
CN202374619U (zh) 新型热交换通信机柜
CN201858738U (zh) 一种通信基站用翅片换热器
CN105526613B (zh) 具有制冷功能的吸油烟机
CN206851242U (zh) 一种低噪音散热设备
CN204616254U (zh) 一种散热机柜
CN203660350U (zh) 一种户外电源柜
CN203274094U (zh) 一种水/电动双风机闭式负压蒸发冷却冷水机
CN201878447U (zh) 具有密封散热结构的户外机柜
CN103917073A (zh) 防尘制冷机箱
CN206094310U (zh) 一种空调室内机
CN107816753A (zh) 机房空调及其风道结构
CN207252130U (zh) 一种idc散热系统
CN108237296A (zh) 一种带平板式盘管的回流焊炉冷却模组
CN201348331Y (zh) 一种高效热交换器
CN203590656U (zh) 热交换器及包含该热交换器的电气柜
CN203166692U (zh) 空空冷却器
CN206180826U (zh) 一种散热可控的变频器
CN105526612B (zh) 带制冷功能的吸油烟机
CN107994732A (zh) 一种高功率密度大型电机强迫通风冷却结构
CN206196188U (zh) 一种水冷散热的变频器
CN213901618U (zh) 一种风冷式冷水机
CN214800511U (zh) 一种变频器散热机柜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90124

Address after: 528445 Factory Building D, No. 1, West Gaoping Avenue, Sanjiao Town, Zhongsha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Guangdong Invid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518110 1-3 Floor, No. 9 Building, Hongxin Industrial Park, 1303 Guanlan Street Sightseeing Road, Longhua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Shenzhen Envicool Technology Co.,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