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845425U - 具有润滑装置的压缩机 - Google Patents

具有润滑装置的压缩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845425U
CN206845425U CN201720664021.2U CN201720664021U CN206845425U CN 206845425 U CN206845425 U CN 206845425U CN 201720664021 U CN201720664021 U CN 201720664021U CN 206845425 U CN206845425 U CN 20684542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il
lubricating
lubricating arrangement
compressor
val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664021.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玉东
尹维俊
赵大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International Marine Containers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ENVIC (BENGBU) COMPRESSOR Co Ltd
China International Marine Containers Group Co Ltd
CIMC Enric Investment Holdings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ENVIC (BENGBU) COMPRESSOR Co Ltd, China International Marine Containers Group Co Ltd, CIMC Enric Investment Holdings Shenzhen Co Ltd filed Critical ENVIC (BENGBU) COMPRESSO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0664021.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84542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84542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84542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mpressors, Vaccum Pumps And Other Relevant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揭示了一种具有润滑装置的压缩机,包括:压缩机主机部分,包括至少一个需润滑油润滑的摩擦副结构;润滑装置,包括:油泵,用于对润滑油进行加压;分配组件,用于控制加压后的润滑油的流向;油冷却器,用于对流经所述分配组件后的润滑油进行冷却,冷却后的润滑油流向所述摩擦副结构的摩擦面;支架,沿高度方向上设置有至少两层支撑台;所述油泵和油冷却器布置在所述支架的支撑台上,且呈上下层布置。本实用新型的具有润滑装置的压缩机极大地减少了润滑装置的占地面积。

Description

具有润滑装置的压缩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气体压缩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具有润滑装置的压缩机。
背景技术
在天然气加气站中,通常使用压缩机对天然气进行压缩。压缩机中设有气缸,气缸的往复摩擦部位和旋转摩擦部位都需要润滑油进行润滑,以降低摩擦面的阻力系数。
如图1和图2所示,图1为传统技术中具有润滑装置的压缩机的正视图,图2为传统技术中具有润滑装置的压缩机的俯视图。该传统技术中具有润滑装置的压缩机100包括压缩机主机部分101和润滑装置102,润滑装置102包括用于增加润滑油压力的油泵1021、用于控制润滑油流向的分配组件1022以及用于对润滑油进行冷却的油冷却器1023。油泵1021、分配组件1022和油冷却器1023在同一水平面进行布置,即平铺在压缩机主机部分101的台面上,大量占用压缩机主机部分101的台面面积,使得整个压缩机的占地面积无法减小,无法满足当今市场对压缩机小型化、集约化的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传统技术中存在的润滑装置占地面积大而无法满足当今市场对压缩机小型化、集约化要求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具有润滑装置的压缩机。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有润滑装置的压缩机,包括:
压缩机主机部分,包括至少一个需润滑油润滑的摩擦副结构;
润滑装置,包括:
油泵,用于对润滑油进行加压;
分配组件,用于控制加压后的润滑油的流向;
油冷却器,用于对流经所述分配组件后的润滑油进行冷却,冷却后的润滑油流向所述摩擦副结构的摩擦面;
支架,沿高度方向上设置有至少两层支撑台;
所述油泵和油冷却器布置在所述支架的支撑台上,且呈上下层布置。
可选的,所述润滑装置通过一根进油管道和一根排油管道连接所述压缩机主机部分,所述进油管道连接所述润滑装置的油泵的进油口,所述排油管道连接所述润滑装置的油冷却器的出油口。
可选的,所述压缩机主机部分设置有多通接头,所述排油管道连接至所述多通接头上,所述至少一摩擦副结构通过连接管道连接所述多通接头以获取润滑油。
可选的,所述分配组件设置在所述支架的外侧,所述分配组件通过第一管道与所述油泵相连接,所述分配组件包括第二管道,所述分配组件通过第二管道和所述油冷却器相连接。
可选的,所述分配组件还包括分配块、第一阀门和第二阀门;
所述第二管道包括第一支路管道和第二支路管道,所述第一支路管道连接所述油冷却器的进油口和所述分配块的第一接口,所述第二支路管道连接所述油冷却器的出油口和所述分配块的第二接口;
所述第一阀门设置在所述第一支路管道上,所述第二阀门设置在所述第二支路管道上;
所述第一阀门打开时,所述第二阀门关闭,润滑油经过所述第一支路管道和所述油冷却器冷却后流入压缩机主机部分;
所述第二阀门打开时,所述第一阀门关闭,润滑油由第二支路管道流入压缩机主机部分。
可选的,所述支架包括两层支撑台,分别为上层支撑台和下层支撑台,所述油冷却器布置在下层支撑台上,所述油泵布设在所述上层支撑台上。
可选的,所述油泵和所述油冷却器以卧式的方式放置。
可选的,所述润滑装置与所述压缩机主机部分之间预留有供维修人员通过的维修空间。
可选的,所述压缩机主机部分和所述润滑装置集成在同一撬体中。
可选的,所述压缩机主机部分包括至少一气缸,所述摩擦副结构为所述气缸的旋转摩擦副结构和/或往复摩擦副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将润滑装置的油泵和油冷却器集成在支架上且油泵和油冷却器沿支架的高度方向呈上下层布置,相对于现有技术中将润滑装置平铺设置的方式相比,极大地减少了润滑装置的占地面积。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实用新型。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
图1为传统技术中具有润滑装置的压缩机的正视图。
图2为传统技术中具有润滑装置的压缩机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具有润滑装置的压缩机的正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具有润滑装置的压缩机的俯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具有润滑装置的压缩机的侧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润滑装置正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润滑装置的俯视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润滑装置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结构,现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3至图5所示,图3为本实用新型具有润滑装置的压缩机的正视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具有润滑装置的压缩机的俯视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具有润滑装置的压缩机的侧视图。具有润滑装置的压缩机10包括压缩机主机部分11和润滑装置12。
压缩机主机部分11包括一个或一个以上的气缸,每一气缸包括多个摩擦副结构,例如,活塞与气缸壁组成的往复摩擦副结构,枢轴与轴承组成的旋转摩擦副结构,中体与十字头组成的旋转摩擦副结构,各摩擦副结构的摩擦面上需涂覆润滑油,以减少摩擦面的摩擦阻力,例如,在活塞与气缸壁之间的接触面上涂上润滑油。
结合如图6至图8所示,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润滑装置的正视图,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润滑装置的俯视图,图8为本实用的新型润滑装置的侧视图。润滑装置12包括油泵121、油冷却器122、分配组件123以及支架124。油泵121用于对润滑油进行加压,分配组件123用于控制加压后的润滑油的流向,油冷却器122用于对流经分配组件123后的润滑油进行冷却,冷却后的润滑油流向压缩机主机部分11的摩擦副结构的摩擦面。
支架124沿高度方向设置有两层支撑台,分别为上层支撑台1241和下层支撑台1242。上层支撑台1241用于支撑油泵121,下层支撑台1242用于支撑油冷却器122。油泵121和油冷却器122以卧式的方式分别放置于上层支撑台1241和下层支撑台1242上,使油泵121和油冷却器122在高度方向上呈上下层布置。
分配组件123设置在支架124的外侧。分配组件123通过第一管道125与油泵121相连接,分配组件123包括第二管道1234,且通过第二管道1234和油冷却器122相连接。
分配组件123还包括分配块1233、第一阀门1231和第二阀门1232。分配块1233具有三个接口,分别为第一接口1233a、第二接口1233b和第三接口1233c。第一接口1233a和第二接口1233b通过第二管道1234分别与油冷却器122的进油口1221和出油口1222相连接,第三接口1233c通过第一管道125与油泵121的出油口1211相连接。
具体的,第二管道1234还包括第一支路管道1234a和第二支路管道1234b,第一支路管道1234a的两端口分别连接分配块1233的第一接口1233a和油冷却器122的进油口1221,第二支路管道1234b的两端口分别连接分配块1233的第二接口1233b和油冷却器122的出油口1222。
第一阀门1231设置在第一支路管道1234a,第二阀门1231设置在第二支路管道1234b上。
当环境温度较高时,例如在夏天,气温较高,为了防止润滑油在润滑过程中因温度升高而失效,需将油泵121加压后的润滑油通过油冷却器122进行冷却,此种情况下,打开第一阀门1231,关闭第二阀门1232,润滑油通过第一支路管道1234a进入油冷却器122中。冷却后的润滑油通过油冷却器122的出油口1222进入到压缩机的主机部分11中。
当环境温度较低时,例如冬天,润滑油的温度较低,无需对润滑油进行冷却,则在此种情况下,打开第二阀门1232,关闭第一阀门1231,润滑油流经第二支路管道1234b后,直接由油冷却器122的出油口1222进入到压缩机的主机部分11中。
请结合图4和图6所示,压缩机主机部分11包括至少一个多通接头113。该多通接头113与油冷却器122的出油口1222相对设置。该多通接头113可以是三通、四通或更多通接头,即该多通接头113的接口可以是三个、四个或更多个,该多通接头113的接口数量是根据压缩机主体部件11包括的摩擦副结构的数量而选择的,例如,若压缩机主体部件11包括四个气缸(即包括四个摩擦副结构),则多通接头113为五通接头,需包括五个接口(四个接口用于连接为四个摩擦副结构提供润滑油的连接管道,还有一个接口用于连接油冷却器122的出油口)。
润滑装置12通过一根进油管道111和一根排油管道112与压缩机主机部分11连接。进油管道111连接润滑装置12的油泵121的进油口。排油管道112的一端口连接油冷却器122的出油口1222,另一端口连接多通接头113的其中一个接口上。多通接头113的其余接口连接有连接管道,该些连接管道分别延伸至各个摩擦副结构处,为各个摩擦副结构提供润滑油。
本实用新型通过将润滑装置的油泵和油冷却器集成在支架上且油泵和油冷却器沿支架的高度方向呈上下层布置,相对于现有技术中将润滑装置平铺设置的方式相比,极大地减少了润滑装置的占地面积。
此外,本实用新型仅通过一根进油管道和一根排油管道与压缩机主机部分连接,管路布设简单、方便。而不像传统技术那样,如图1和图2所示,通过多跟管路与润滑装置连接。
请参照图4和图5,润滑装置12与压缩机主机部分11之间预留供维修人员通过的维修空间114。维修空间114允许维修人员通过并方便维修人员对压缩机主机部分11进行检修和维修。
由于将润滑装置12在高度方向上集成在一个支架上,相对于现有技术中将润滑装置12平铺设置的方式相比,极大地减少了润滑装置12的占地面积,使得压缩机主机部分11和润滑装置12之间可以留出更多的维修空间供检修人员使用,而不必像传统技术那样,如图1和图2所示,因压缩机主机部分101和润滑装置102之间的空间过小,人员无法通过,在对压缩机主机部分101进行检修和维修时,必须将油冷却器拆除。因此,与传统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维修人员可直接进入维修空间进行操作,而不必拆除润滑装置上的任何部件,使得维修更加方便。
更佳的,上述压缩机主机部分11和润滑装置12集成在同一撬体中。
需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中,支架设有两层支撑台,但并不限于此,支架也可设置更多层的支撑台。
上述实施例中,油泵设置在支架的上层支撑台上,油冷却器设置在支架的下层支撑台上,但是并不限于此,也可以是油冷却器设置在支架的上层支撑台上,油泵设置在支架的下层支撑台上。
上述所述的摩擦副结构并不仅限于气缸上的摩擦副结构,也可以是压缩机主机部分中的其他摩擦副结构。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可行实施例,并非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运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出的等效结构变化,均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具有润滑装置的压缩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压缩机主机部分,包括至少一个需润滑油润滑的摩擦副结构;
润滑装置,包括:
油泵,用于对润滑油进行加压;
分配组件,用于控制加压后的润滑油的流向;
油冷却器,用于对流经所述分配组件后的润滑油进行冷却,冷却后的润滑油流向所述摩擦副结构的摩擦面;
支架,沿高度方向上设置有至少两层支撑台;
所述油泵和油冷却器布置在所述支架的支撑台上,且呈上下层布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润滑装置的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润滑装置通过一根进油管道和一根排油管道连接所述压缩机主机部分,所述进油管道连接所述润滑装置的油泵的进油口,所述排油管道连接所述润滑装置的油冷却器的出油口。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润滑装置的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缩机主机部分设置有多通接头,所述排油管道连接至所述多通接头上,所述至少一摩擦副结构通过连接管道连接所述多通接头以获取润滑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润滑装置的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配组件设置在所述支架的外侧,所述分配组件通过第一管道与所述油泵相连接,所述分配组件包括第二管道,所述分配组件通过第二管道和所述油冷却器相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具有润滑装置的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配组件还包括分配块、第一阀门和第二阀门;
所述第二管道包括第一支路管道和第二支路管道,所述第一支路管道连接所述油冷却器的进油口和所述分配块的第一接口,所述第二支路管道连接所述油冷却器的出油口和所述分配块的第二接口;
所述第一阀门设置在所述第一支路管道上,所述第二阀门设置在所述第二支路管道上;
所述第一阀门打开时,所述第二阀门关闭,润滑油经过所述第一支路管道和所述油冷却器冷却后流入压缩机主机部分;
所述第二阀门打开时,所述第一阀门关闭,润滑油由第二支路管道流入压缩机主机部分。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润滑装置的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包括两层支撑台,分别为上层支撑台和下层支撑台,所述油冷却器布置在下层支撑台上,所述油泵布设在所述上层支撑台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具有润滑装置的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油泵和所述油冷却器以卧式的方式放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润滑装置的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润滑装置与所述压缩机主机部分之间预留有供维修人员通过的维修空间。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润滑装置的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缩机主机部分和所述润滑装置集成在同一撬体中。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润滑装置的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缩机主机部分包括至少一气缸,所述摩擦副结构为所述气缸的旋转摩擦副结构和/或往复摩擦副结构。
CN201720664021.2U 2017-06-08 2017-06-08 具有润滑装置的压缩机 Active CN20684542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664021.2U CN206845425U (zh) 2017-06-08 2017-06-08 具有润滑装置的压缩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664021.2U CN206845425U (zh) 2017-06-08 2017-06-08 具有润滑装置的压缩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845425U true CN206845425U (zh) 2018-01-05

Family

ID=607991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664021.2U Active CN206845425U (zh) 2017-06-08 2017-06-08 具有润滑装置的压缩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845425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141851A (zh) * 2018-08-16 2019-01-04 安瑞科(蚌埠)压缩机有限公司 独立式压缩机润滑系统检测平台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141851A (zh) * 2018-08-16 2019-01-04 安瑞科(蚌埠)压缩机有限公司 独立式压缩机润滑系统检测平台
CN109141851B (zh) * 2018-08-16 2024-03-01 安瑞科(蚌埠)压缩机有限公司 独立式压缩机润滑系统检测平台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845425U (zh) 具有润滑装置的压缩机
CN103696842B (zh) 一种摩托车发动机活塞冷却系统及摩托车发动机
CN105731217A (zh) 施工电梯黄油润滑成套设备
CN205260257U (zh) 一种压缩机
US10421469B2 (en) Rail road track lubrication apparatus and method
CN206377245U (zh) 油位可视装置
CN104729152B (zh) 并联机组均油系统
CN206309445U (zh) 发动机的油气分离系统
CN207230122U (zh) 一种注油设备
CN109083827A (zh) 一种带有润滑装置的压缩机
CN105422419B (zh) 一种压缩机及回油切换方法
CN203547871U (zh) 一种摩托车发动机活塞冷却系统及摩托车发动机
CN209261642U (zh) 一种发动机润滑油供应装置
CN208653784U (zh) 独立式压缩机润滑系统检测平台
CN207280017U (zh) 热泵系统及空调
CN208832077U (zh) 一种润滑脂加注机
CN208365167U (zh) 一种液压润滑集成磨床系统
CN207686781U (zh) 一种新型发动机预润滑系统
CN207048946U (zh) 往复式天然气压缩机自动注油装置
CN207674765U (zh) 潜流带水源热泵系统
CN206625968U (zh) 一种往复泵柱塞填料密封润滑装置
CN206436981U (zh) 一种冷、热气水混合节水洗车系统
CN206439249U (zh) 一种液压站带载测试装置
CN205714649U (zh) 一种改进式汽车冷却测试仪的增压装置
CN109141851A (zh) 独立式压缩机润滑系统检测平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40205

Address after: 518000, No.2 Gangwan Avenue, Shekou Industrial Zone, Nanshan District, Shenzhen,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CHINA INTERNATIONAL MARINE CONTAINERS (GROUP) Ltd.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Address before: 233000 No. 2001, South Outer Ring Road, Bengbu City, Anhui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ENRIC (BENGBU) COMPRESSOR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

Patentee before: CIMC ENRIC INVESTMENT HOLDINGS (SHENZHEN) Co.,Ltd.

Patentee before: CHINA INTERNATIONAL MARINE CONTAINERS (GROUP) 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