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843816U - 挂烫机 - Google Patents

挂烫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843816U
CN206843816U CN201720473947.3U CN201720473947U CN206843816U CN 206843816 U CN206843816 U CN 206843816U CN 201720473947 U CN201720473947 U CN 201720473947U CN 206843816 U CN206843816 U CN 20684381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injection
injection container
accommodating groove
garment steamer
grab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473947.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梁汉卫
李达球
梁绍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dea Group Co Ltd
GD Midea Environment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idea Group Co Ltd
GD Midea Environment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dea Group Co Ltd, GD Midea Environment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Midea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0473947.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84381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84381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84381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ok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挂烫机,该挂烫机包括本体,设置于所述本体内的水箱和用于向所述水箱加水的注水容器;所述本体上开设有收纳槽,所述注水容器可容置于所述收纳槽内或从所述收纳槽内取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技术方案中,挂烫机本体上开设有收纳槽,注水容器放置于该收纳槽中,当需要往水箱中注水时,从收纳槽中取出注水容器,使用完毕后,再将注水容器放回收纳槽,注水容器和本体构成一个整体,注水容器不易丢失,且便于携带,使挂烫机的使用更加高效。

Description

挂烫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用电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挂烫机。
背景技术
对于体积较小的挂烫机而言,水箱一般设置在主机本体的内部,且属不可拆结构,因此,用户在使用时,向水箱中注水的过程中往往需要借用水杯等容器。但是,水杯作为一个单独的产品配件,在传统设计中其与挂烫机两者相互独立,使用后容易丢失。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挂烫机,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利用水杯等容器向挂烫机中注水后,容器易丢失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挂烫机包括本体,设置于所述本体内的水箱和用于向所述水箱加水的注水容器;所述本体上开设有收纳槽,所述注水容器可容置于所述收纳槽内或从所述收纳槽内取出。
优选地,所述本体包括设置在所述水箱下方的底座,所述收纳槽开设于所述底座朝下的一侧。
优选地,所述收纳槽内设有卡扣,用于固定所述注水容器。
优选地,所述收纳槽包括槽底、相对设置的第一槽壁和第二槽壁;当所述注水容器容置于所述收纳槽内时,所述注水容器开口端朝向所述第一槽壁,所述注水容器底端朝向所述第二槽壁。
优选地,所述卡扣包括第一卡钩和第二卡钩,所述第一卡钩与所述第二卡钩将所述注水容器卡接在所述收纳槽内。
优选地,所述第一卡钩设置于所述第一槽壁靠近所述槽底的一端,且与所述槽底之间留有距离,以使所述第一卡钩与所述注水容器开口端的内侧壁卡接;所述第二卡钩设置于所述第二槽壁远离所述槽底的一端,与所述注水容器底端的外侧壁卡接。
优选地,所述第一卡钩位于所述第一槽壁靠近所述槽底的一端的中部,所述第二卡钩位于所述第二槽壁远离所述槽底的一端的中部。
优选地,所述收纳槽的边缘处开设有便于拿取所述注水容器的凹槽。
优选地,所述注水容器的横截面沿远离底端的方向逐渐变大。
优选地,所述底座与地面接触处的外轮廓上设置有保护垫。
优选地,所述本体还包括与所述底座相对设置的手柄。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技术方案中,挂烫机本体上开设有收纳槽,注水容器放置于该收纳槽中,当需要往水箱中注水时,从收纳槽中取出注水容器,使用完毕后,再将注水容器放回收纳槽,注水容器和本体构成一个整体,注水容器不易丢失,且便于携带,使挂烫机的使用更加高效。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挂烫机本体与注水容器装配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挂烫机本体与注水容器的分解示意图;
图3为图1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的剖视图。
附图标号说明:
标号 名称 标号 名称
1 本体 116 凹槽
11 收纳槽 12 底座
111 槽底 13 保护垫
112 第一槽壁 14 手柄
113 第二槽壁 2 注水容器
114 第一卡钩 21 注水容器开口端
115 第二卡钩 22 注水容器底端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固定”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固定”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另外,本实用新型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挂烫机。
请参照图1和图2,在本实施例中,该挂烫机包括本体1,设置于所述本体1内的水箱和用于向所述水箱加水的注水容器2;所述本体1上开设有收纳槽11,所述注水容器2可容置于所述收纳槽11内或从所述收纳槽11内取出。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技术方案中,挂烫机本体1上开设有收纳槽11,注水容器2放置于该收纳槽11中,当需要往水箱中注水时,从收纳槽11中取出注水容器2,使用完毕后,再将注水容器2放回收纳槽11,注水容器2和本体1构成一个整体,注水容器2不易丢失,且便于携带,使挂烫机的使用更加高效。
请再次参照图2,所述本体1包括设置在所述水箱下方的底座12,所述收纳槽11开设于所述底座12朝下的一侧。本体1内设置有为水箱中的水加热的加热器,底座12设置在水箱和加热器的下方,主要是针对加热器起保护作用,一方面起到隔热作用,另一方面可以防止加热器被刮伤。由于底座12内部具备一定的空间,利用该空间设置收纳槽11不会增加挂烫机的体积,也方便模具的制作。可以理解的是,收纳槽11可以开设于挂烫机壳体上的任意位置,不仅限于底座12。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中,所述收纳槽11内设有卡扣,用于固定所述注水容器2。为防止注水容器2在装配进底座12后脱出掉落,底座12上设计有若干个卡扣,卡扣与注水容器2的端壁扣合,防止其装配后脱出。当然也可以通过其他方式将注水容器2固定收容于收纳槽11内,比如在收纳槽11开口侧设置槽盖,槽盖盖住槽体容腔,槽盖可相对槽体移动地设置,槽盖移动后可打开槽体容腔,或者通过卡扣的方式将槽盖扣合于收纳槽11上。
优选地,请参照图2和图4,所述收纳槽11包括槽底111、相对设置的第一槽壁112和第二槽壁113;当所述注水容器2容置于所述收纳槽11内时,所述注水容器开口端21朝向所述第一槽壁112,所述注水容器底端22朝向所述第二槽壁113。将注水容器2平躺放入收纳槽11中,注水容器2占用底座12的横向空间,不受底座12的厚度限制。另外,当注水容器2平躺设置于收纳槽11中时,收纳槽11的开口侧被注水容器2的侧部挡住,从外观上看,底座12与注水容器2形成一个整体结构。
优选地,所述卡扣包括第一卡钩114和第二卡钩115,所述第一卡钩114与所述第二卡钩115将所述注水容器2卡接在所述收纳槽11内。在收纳槽11上设置两个卡钩即可实现注水容器2的固定,当然,卡钩的数量不仅限于两个。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将第一卡钩114和第二卡钩115设置在相对或相邻的槽壁上,均可以起到固定注水容器2的作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第一卡钩114设置于所述第一槽壁112靠近所述槽底111的一端,且与所述槽底111之间留有距离,以使所述第一卡钩114与所述注水容器开口端21的内侧壁卡接;所述第二卡钩115设置于所述第二槽壁113远离所述槽底111的一端,与所述注水容器底端22的外侧壁卡接。在装配注水容器2时,先将注水容器开口端21的内侧壁与第一卡钩114卡接,再将注水容器底端22的外侧壁与第二卡钩115卡接。与将卡扣均设置在槽壁边缘的方式相比,这种卡扣设置方式装配更加方便,而且卡扣不易断裂,使用寿命长。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卡钩114位于所述第一槽壁112靠近所述槽底111的一端的中部,所述第二卡钩115位于所述第二槽壁113远离所述槽底111的一端的中部。第一卡钩114和第二卡钩115均位于槽壁的中部位置,使得注水容器2更加稳固地收容于收纳槽11中。
请再次参照图2和图4,所述收纳槽11的边缘处开设有便于拿取所述注水容器2的凹槽116。在收纳槽11的边缘处开设凹槽116,可以方便用户拿取注水容器2。具体地,将凹槽116设置在注水容器开口端21朝向的槽壁上,用户可以手持注水容器开口端21侧部从而将注水容器2取出。
请再次参照图2和图4,所述注水容器2的横截面沿远离底端的方向逐渐变大。注水容器开口端21大、底端小,将注水容器2放入收纳槽11后,收纳槽11的角落富余一定的空间,便于用户拿取注水容器2。
请参照图3,所述底座12与地面接触处的外轮廓上设置有保护垫13。保护垫13对底座12起到支撑及防刮伤的作用。具体地,沿底座12的外轮廓的周向位置上间隔地设置有保护垫13。
请参照图3和图4,所述本体1还包括与所述底座12相对设置的手柄14。对于手持式挂烫机而言,水箱一般设置在本体1内部,且不可拆卸,故需要使用注水容器2,手柄14可以设置在本体1的上部或者侧部。对于带支杆的挂烫机而言,水箱一般较大,且可拆卸,但是也同样可以使用注水容器2,适用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技术方案。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1)

1.一种挂烫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本体,设置于所述本体内的水箱和用于向所述水箱加水的注水容器;所述本体上开设有收纳槽,所述注水容器可容置于所述收纳槽内或从所述收纳槽内取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挂烫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包括设置在所述水箱下方的底座,所述收纳槽开设于所述底座朝下的一侧。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挂烫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收纳槽内设有卡扣,用于固定所述注水容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挂烫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收纳槽包括槽底、相对设置的第一槽壁和第二槽壁;当所述注水容器容置于所述收纳槽内时,所述注水容器开口端朝向所述第一槽壁,所述注水容器底端朝向所述第二槽壁。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挂烫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扣包括第一卡钩和第二卡钩,所述第一卡钩与所述第二卡钩将所述注水容器卡接在所述收纳槽内。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挂烫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钩设置于所述第一槽壁靠近所述槽底的一端,且与所述槽底之间留有距离,以使所述第一卡钩与所述注水容器开口端的内侧壁卡接;所述第二卡钩设置于所述第二槽壁远离所述槽底的一端,与所述注水容器底端的外侧壁卡接。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挂烫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钩位于所述第一槽壁靠近所述槽底的一端的中部,所述第二卡钩位于所述第二槽壁远离所述槽底的一端的中部。
8.如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挂烫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收纳槽的边缘处开设有便于拿取所述注水容器的凹槽。
9.如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挂烫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注水容器的横截面沿远离底端的方向逐渐变大。
10.如权利要求2-7任一项所述的挂烫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与地面接触处的外轮廓上设置有保护垫。
11.如权利要求2-7任一项所述的挂烫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还包括与所述底座相对设置的手柄。
CN201720473947.3U 2017-04-28 2017-04-28 挂烫机 Active CN20684381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473947.3U CN206843816U (zh) 2017-04-28 2017-04-28 挂烫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473947.3U CN206843816U (zh) 2017-04-28 2017-04-28 挂烫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843816U true CN206843816U (zh) 2018-01-05

Family

ID=607945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473947.3U Active CN206843816U (zh) 2017-04-28 2017-04-28 挂烫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84381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979559U (zh) 收纳盒的改良结构
CN206843816U (zh) 挂烫机
CN205197841U (zh) 水壶
CN206887572U (zh) 干衣机的顶盖和具有其的干衣机
CN105752478A (zh) 杯盖及杯子
CN104562615B (zh) 一种结构改良的电熨斗
CN209595402U (zh) 一种多用途保温水杯
CN205988189U (zh) 一种便于冲泡茶叶的保温杯
CN208404205U (zh) 烹饪器具
CN207130514U (zh) 熨烫电器
CN206576759U (zh) 饮料机结构
CN206138004U (zh) 一种浴桶
CN207755058U (zh) 一种液体加热器
CN210249527U (zh) 一种保温壶
CN206533970U (zh) 一种鱼箱可拆卸式手提把手
CN204039758U (zh) 洗衣机
CN204491280U (zh) 一种结构改良的电熨斗
CN203576311U (zh) 具有可伸出式底盘组件的液体加热器
CN205379475U (zh) 快捷式奶瓶
CN209463823U (zh) 一种养生壶炖煮组件及养生壶
CN210437646U (zh) 多格包装盒
CN217592566U (zh) 一种胶囊咖啡机
CN207948776U (zh) 压豆腐模具
CN208355244U (zh) 烹饪器具
CN210942706U (zh) 一种可提高防水性的包装盒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