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841247U - 一种车内用存放垃圾的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车内用存放垃圾的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841247U
CN206841247U CN201720477306.5U CN201720477306U CN206841247U CN 206841247 U CN206841247 U CN 206841247U CN 201720477306 U CN201720477306 U CN 201720477306U CN 206841247 U CN206841247 U CN 20684124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cylinder
fonts
cover plate
multigrou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477306.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林政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nyuan Mingda Auto Accesso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nyuan Mingda Auto Accesso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nyuan Mingda Auto Accesso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Anyuan Mingda Auto Accesso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0477306.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84124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84124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841247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Refuse Recepta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配件技术领域,提供一种车内用存放垃圾的装置,包括筒体,还包括位于筒体顶部开口处的上盖及位于上盖上的盖板,所述筒体底部设置有限位腔,其中筒体一侧设置有与限位腔连通的连通口,所述筒体开口内侧壁上周向设置有多组L字型支撑板,其中上盖底部设置有一圈位于支撑板上的固定板,且位于固定板上方的上盖内壁上设置有一圈截面呈L字型的挡板,所述上盖顶部还设置有圆孔,该圆孔上设置有盖板,盖板侧壁向下设置有呈L字型且穿过挡板的限位板,其中盖板上交叉设置有多组切口。本实用新型能用于车内存放垃圾,不仅占地面积小,同时还保护了环境卫生。

Description

一种车内用存放垃圾的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配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车内用存放垃圾的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汽车内因空间有限,大多都没有设置专门的垃圾桶,而汽车在行驶过程中,经常有人会吃零食,这也就会产生许多垃圾,如包裹糖果或口香糖之类的包装纸,而大多人的对该类垃圾的处理方法都是直接将其从车窗向外扔,这不仅污染环境卫生,还给环卫工人的清理带来了较多不变,所以说我们需要一种方便车内人员存放一些体积较小垃圾的存放装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车内用存放垃圾的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问题主要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
一种车内用存放垃圾的装置,包括筒体,还包括位于筒体顶部开口处的上盖及位于上盖上的盖板,所述筒体底部设置有限位腔,其中筒体一侧设置有与限位腔连通的连通口,所述筒体开口内侧壁上周向设置有多组L字型支撑板,其中上盖底部设置有一圈位于支撑板上的固定板,且位于固定板上方的上盖内壁上设置有一圈截面呈L字型的挡板,所述上盖顶部还设置有圆孔,该圆孔上设置有盖板,盖板侧壁向下设置有呈L字型且穿过挡板的限位板,其中盖板上交叉设置有多组切口。
优选的,所述固定板上设置有安装孔,且筒体内侧壁上设置有卡接在安装孔内的凸起,通过该方式进一步的加强上盖与筒体之间的稳固性。
优选的,所述挡板顶端穿过圆孔,且挡板顶端与上盖顶端平齐。
优选的,多组切口的交叉点位于盖板的中点处。
优选的,所述连通口呈V字型且倒扣设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中盖板上多组切口的交叉点位于盖板的中点处,那么这就使得盖板中间区域的部分被切割成多组呈三角形的小叶片,而在往筒体内塞入垃圾时,只需将垃圾放置在盖板的中点处(也就是多组切口的交叉点处),并向下用力,使得被切割成多组呈三角形的小叶片均会向下弯曲,从而形成一个开口使得垃圾能顺利的进入筒体内,在放置垃圾后松手,由于失去外部压力后,向下弯曲的小叶片会向上回弹从而将开口密封住,使得筒体内的垃圾不会从筒体内掉出。本实用新型能用于车内存放垃圾,从而解决以往人们因车内没有专业的垃圾存放装置,而直接将其从车窗向外扔,污染环境卫生,并给给环卫工人的清理工作带来了较多不变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组装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筒体,2、上盖,3、盖板,4、限位腔,5、连通口,6、支撑板,7、固定板,8、挡板,9、圆孔,10、限位板,11、切口,12、安装孔,13、凸起。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1-2,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
一种车内用存放垃圾的装置,包括筒体1,还包括位于筒体1顶部开口处的上盖2及位于上盖2上的盖板3,其中筒体1底部设置有限位腔4,且筒体1一侧设置有与限位腔4连通的连通口5,该连通口5呈V字型且倒扣设置,在使用时,可在仪表盘上方、挡风玻璃的下方位置设置一组安装支座,通过限位腔4套在安装支座上的方式予以固定该筒体1,其过程为安装支座从连通口5进入限位腔4内后并下移筒体,使得安装支座与限位腔契合,当然也可以在限位腔4内填充设置固定块,固定块穿过连通口5并与安装支座连接,在这过程中连通口5起到了方便固定块顺利的进入到限位腔4内的作用。
其中筒体1开口内侧壁上周向设置有多组L字型支撑板6,且上盖2底部设置有一圈位于支撑板6上的固定板7,通过固定板7卡在支撑板6与筒体1内侧壁之间的缝隙中,以此方式将上盖2固定在筒体1上,并且为了进一步的加强其两者之间的稳固性,使得两者之间不容易脱落,通过在固定板7上设置安装孔12,并且还在筒体1内侧壁上设置凸起13,凸起13卡接在安装孔12内的方式予以实现。
而固定板7上方的上盖2内壁上设置有一圈截面呈L字型的挡板8,该上盖2顶部还设置有圆孔9,其中挡板8顶端穿过圆孔9,且挡板8顶端与上盖2顶端平齐,同时在圆孔9上方设置有将其罩住的盖板3,而为了解决盖板3与上盖2之间的稳固性,通过在盖板3侧壁向下设置呈L字型的限位板10,限位板10的长边端穿过挡板8底端并延伸至上盖2内部的方式予以解决,同时为了能顺利的将小体积的垃圾放入筒体1内,在盖板3上交叉设置多组切口11,多组切口11的交叉点位于盖板3的中点处,那么这就使得盖板3中间区域的部分被切割成多组呈三角形的小叶片,而在往筒体1内塞入垃圾时,只需将垃圾放置在盖板3的中点处(也就是多组切口11的交叉点处),并向下用力,使得被切割成多组呈三角形的小叶片均会向下弯曲,从而形成一个开口使得垃圾能顺利的进入筒体1内,在放置垃圾后松手,由于失去外部压力后,向下弯曲的小叶片会向上回弹从而将开口密封住,使得筒体1内的垃圾不会从筒体1内掉出。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专利涵盖范围之内。

Claims (5)

1.一种车内用存放垃圾的装置,包括筒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位于筒体顶部开口处的上盖及位于上盖上的盖板,所述筒体底部设置有限位腔,其中筒体一侧设置有与限位腔连通的连通口,所述筒体开口内侧壁上周向设置有多组L字型支撑板,其中上盖底部设置有一圈位于支撑板上的固定板,且位于固定板上方的上盖内壁上设置有一圈截面呈L字型的挡板,所述上盖顶部还设置有圆孔,该圆孔上设置有盖板,盖板侧壁向下设置有呈L字型且穿过挡板的限位板,其中盖板上交叉设置有多组切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内用存放垃圾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上设置有安装孔,且筒体内侧壁上设置有卡接在安装孔内的凸起。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内用存放垃圾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顶端穿过圆孔,且挡板顶端与上盖顶端平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内用存放垃圾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多组切口的交叉点位于盖板的中点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内用存放垃圾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通口呈V字型且倒扣设置。
CN201720477306.5U 2017-05-03 2017-05-03 一种车内用存放垃圾的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84124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477306.5U CN206841247U (zh) 2017-05-03 2017-05-03 一种车内用存放垃圾的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477306.5U CN206841247U (zh) 2017-05-03 2017-05-03 一种车内用存放垃圾的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841247U true CN206841247U (zh) 2018-01-05

Family

ID=607947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477306.5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841247U (zh) 2017-05-03 2017-05-03 一种车内用存放垃圾的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84124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841247U (zh) 一种车内用存放垃圾的装置
CN209142914U (zh) 一种智能报警垃圾箱
CN210557084U (zh) 一种可简易安装垃圾桶
CN207726083U (zh) 垃圾桶
CN204846965U (zh) 一种车厢内使用的小型垃圾罐
CN206142240U (zh) 一种多功能环保垃圾桶
CN207001404U (zh) 车用垃圾桶
CN206766862U (zh) 环保垃圾桶
CN213504141U (zh) 一种旅游景区垃圾分类收集器
CN206766825U (zh) 垃圾桶
CN205526045U (zh) 一种新型垃圾桶
CN212830598U (zh) 一种新型垃圾桶
CN210913905U (zh) 一种新型下翻式隔离防臭垃圾盖
CN207312340U (zh) 一种深度可调的塑料垃圾桶
CN201512252U (zh) 新型垃圾桶
CN220501628U (zh) 车载垃圾桶
CN211197407U (zh) 一种和绿植结合的垃圾桶
CN206744559U (zh) 一种简易的车载烟灰缸
CN214731618U (zh) 一种可快速打包的垃圾桶
CN220244353U (zh) 一种升降垃圾桶
CN210823866U (zh) 一种内置传动机构的垃圾桶
CN216188020U (zh) 垃圾投放口盖板及垃圾箱
CN206766837U (zh) 结构改良的垃圾桶
CN206766824U (zh) 一种公用垃圾桶
CN208666121U (zh) 一种垃圾自动分类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105

Termination date: 20200503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