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834765U - 一种用于qc2.0的输入识别电路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qc2.0的输入识别电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834765U
CN206834765U CN201621401797.7U CN201621401797U CN206834765U CN 206834765 U CN206834765 U CN 206834765U CN 201621401797 U CN201621401797 U CN 201621401797U CN 206834765 U CN206834765 U CN 20683476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terface
microcontroller
charger
circuit
identification modu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1401797.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梁盛林
张波
毕超
毕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engji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ortior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ortior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filed Critical Fortior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1401797.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83476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83476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83476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QC2.0的输入识别电路,其用于连接充电器和微控制器,所述输入识别电路包括正极识别模块、负极识别模块;所述负极识别模块,用于连接充电器的USB接口的D‑端和微控制器的第一接口(D‑IO);所述正极识别模块,用于连接充电器的USB接口的D+端和微控制器的第二接口(D+IO)、第三接口(D+IN)。本实用新型通过输入识别电路与充电器、微控制器的三个GPIO接口连接,能够简单、低成本、快速地为所有不支持QC2.0的充电芯片或充电管理电路增加QC2.0快充管理能力,电路结构简单、电路面积小、性能好。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QC2.0的输入识别电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QC2.0的输入识别电路。
背景技术
对于移动电源而言,续航能力是影响其使用的重要方面,除增加电池容量外,也可通过提高充电速度来改善这一问题。
常用快速充电技术一般为两种,大电流充电和高电压充电。
大电流充电是指充电器输出电压保持不变,增大输出电流;在5V输出电压下,启动快速充电后输出电流可以上升到4A或5A,如OPPO的VOOC闪充技术,但是常用的MicroUSB接口和数据线无法承受如此大电流,其能承受的最高标准为5V(10W),采用此技术,需配备专门的充电线。
高电压充电是指启动快速充电后,可以以9V到12V的电压进行充电,相比传统5V输出电压,充电速度大幅度提高,充电电流保持在1A到1.8A之间,较为安全;QC2.0充电器输出电压分为A类和B类,A类输出电压为5V、9V、12V,B类输出电压为5V、9V、12V、20V。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QC2.0的输入识别电路,能够实现快速充电管理。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QC2.0的输入识别电路,其用于连接充电器和微控制器,所述输入识别电路包括正极识别模块、负极识别模块;
所述负极识别模块,用于连接充电器的USB接口的D-端和微控制器的第一接口(D-IO);
所述正极识别模块,用于连接充电器的USB接口的D+端和微控制器的第二接口(D+IO)、第三接口(D+IN)。
上述方案中,所述负极识别模块包括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所述第一电阻R1的一端接USB接口的D-端,另一端接微控制器的第一接口(D-IO);所述第二电阻R2的一端接USB接口的D-端口,另一端接GND。
上述方案中,所述正极识别模块包括第三电阻R3、第四电阻R4,所述第三电阻R3的一端接USB接口的D+端和微控制器的第三接口(D+IN),另一端接微控制器的第二接口(D+IO);所述第四电阻R4的一端接USB接口的D+端和微控制器的第三接口(D+IN),另一端接GND。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通过输入识别电路与充电器和微控制器的三个GPIO接口连接,能够简单、低成本、快速地为所有不支持QC2.0的充电芯片或充电管理电路增加QC2.0快充管理能力,电路结构简单、电路面积小、性能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QC2.0的输入识别电路的原理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QC2.0的输入识别电路的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QC2.0的输入识别电路,如图1所示,其用于连接充电器A和微控制器B,所述充电器A根据与智能设备的握手结果将220V市电转换为12V、9V或5V电压,所述微控制器B通过接口电路控制输入识别电路的D+端电压和D-端电压,并控制充电器A使其输出相应电压。
所述充电器A的USB接口包含VCC端、D+端、D-端和GND端。
所述微控制器B包括三个GPIO口,分别为第一接口(D-IO)、第二接口(D+IO)、第三接口(D+IN)。
如图2所示,所述输入识别电路包括正极识别模块101、负极识别模块102;
所述负极识别模块102,用于连接充电器A的USB接口的D-端和微控制器B的第一接口(D-IO);
所述正极识别模块101,用于连接充电器A的USB接口的D+端和微控制器B的第二接口(D+IO)、第三接口(D+IN)。
所述负极识别模块102包括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所述第一电阻R1的一端接USB接口的D-端,另一端接微控制器B的第一接口(D-IO);所述第二电阻R2的一端接USB接口的D-端,另一端接GND端。
所述正极识别模块101包括第三电阻R3、第四电阻R4,所述第三电阻R3的一端接USB接口的D+端和微控制器B的第三接口(D+IN),另一端接微控制器B的第二接口(D+IO);所述第四电阻R4的一端接USB接口的D+端和微控制器B的第三接口(D+IN),另一端接GND。
QC2.0握手协议过程如下:
充电器A上电后内部控制芯片使D+端和D-端短路,智能设备通过数据线连接到充电器A上后,依照USBBC1.2协议对快充电器进行识别,当检测到充电器类型为专用充电器接口(DCP)后,开始QC2.0握手操作;所述智能设备在USB接口D+端加0.325V电压,当这个电压维持1.25s后,充电器A断开D+端和D-端的短接,D-端电压下降,所述微控制器B检测到D-端电压下降,则通过微控制器B的接口电路设置D+端和D-端电压,使充电器A输出相应电压。QC2.0的输出电压及相应的工作模式如表1所示。
表1 QC2.0输出电压及相应工作模式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
当智能设备没有与充电器A连接时,所述微控制器B的第一接口(D-IO)、第二接口(D+IO)和第三接口(D+IN)均作为输出接口,且输出低电平,以降低智能设备功耗。
所述充电器A通过数据线连接到智能设备上后,所述微控制器B的第三接口(D+IN)作为输出接口,输出高阻态;第二接口(D+IO)作为输出接口,输出高电平电压(约2.8V),通过第三电阻R3和第四电阻R4的分压使充电器D+端和D-端电压约为0.6V;所述第一接口(D-IO)作为输入接口,打开AD功能,对D-端的电压进行实时检测,这时第一接口(D-IO)检测到的电压大于0.325V时,则说明所述充电器A内部已对D+端和D-端短接。
至少1.25s后,所述微控制器B的第一接口(D-IO)再次进行电压检测,由于此时充电器A内部控制芯片已断开D+端和D-端的短接,D-端电压降低;所述微控制器B的第一接口(D-IO)检测到电压下降到低电平范围且低电平状态持续几毫秒,则认为充电器符合QC2.0协议。
然后,所述微控制器B通过设置第一接口(D-IO)、第二接口(D+IO)和第三接口(D+IN)的状态及电平,得到D+端和D-端输出不同的电平组合,从而对充电器进行12V、9V或5V的电压输出请求;比如所述第二接口(D+IO)输出高电平,第三接口(D+IN)置为高阻态,则D+端经分压得到约0.6V;所述第一接口(D-IO)输出高电平,则D-端经分压也得到约0.6V,智能设备向充电器请求输出12V电压;所述微控制器B的GPIO工作状态及相应工作模式如表2所示。
表2微控制器的GPIO工作状态及相应工作模式
本实用新型只需3个GPIO口和4个电阻就能实现支持QC2.O协议的输入识别,相对已有电路结构更加简单,面积更小,成本更低。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3)

1.一种用于QC2.0的输入识别电路,其用于连接充电器和微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识别电路包括正极识别模块、负极识别模块;
所述负极识别模块,用于连接充电器的USB接口的D-端和微控制器的第一接口(D-IO);
所述正极识别模块,用于连接充电器的USB接口的D+端和微控制器的第二接口(D+IO)、第三接口(D+IN)。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QC2.0的输入识别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负极识别模块包括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所述第一电阻R1的一端接USB接口的D-端,另一端接微控制器的第一接口(D-IO);所述第二电阻R2的一端接USB接口的D-端口,另一端接GND。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用于QC2.0的输入识别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识别模块包括第三电阻R3、第四电阻R4,所述第三电阻R3的一端接USB接口的D+端和微控制器的第三接口(D+IN),另一端接微控制器的第二接口(D+IO);所述第四电阻R4的一端接USB接口的D+端和微控制器的第三接口(D+IN),另一端接GND。
CN201621401797.7U 2016-12-20 2016-12-20 一种用于qc2.0的输入识别电路 Active CN20683476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401797.7U CN206834765U (zh) 2016-12-20 2016-12-20 一种用于qc2.0的输入识别电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401797.7U CN206834765U (zh) 2016-12-20 2016-12-20 一种用于qc2.0的输入识别电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834765U true CN206834765U (zh) 2018-01-02

Family

ID=607800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1401797.7U Active CN206834765U (zh) 2016-12-20 2016-12-20 一种用于qc2.0的输入识别电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83476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933124U (zh) 一种单接口移动电源、蓝牙键盘及保护套
CN104701583B (zh) 基于usb接口的电池充电方法、适配器、用电设备和系统
CN104348192B (zh) 一种电子烟usb充电器
CN103580255B (zh) 一种快速充电终端
CN104882924A (zh) 充电识别设备及其识别方法
CN105140583A (zh) 基于usb端口的快速充电方法
CN203722283U (zh) 一种充电电缆及充电系统
CN105098883A (zh) 充电系统
CN206099470U (zh) 用于快速充电器的转换装置
CN202076771U (zh) 一种usb otg电路及应用其的便携式电子设备
CN204243812U (zh) 移动设备电池的快速充电装置
CN206878506U (zh) 一种数据线和适配器
CN105375538B (zh) 快速充电装置
CN201130342Y (zh) 从串口获取电源的装置
CN107919717A (zh) 终端、充电装置以及充电系统
CN206834765U (zh) 一种用于qc2.0的输入识别电路
CN108063487A (zh) 一种充电器及充电方法
CN203014439U (zh) 一种充电器自动识别装置
CN210608619U (zh) 快速充电移动电源及适配器
CN208738892U (zh) 一种锂电池充电管理电路
CN207677490U (zh) 一种自适应充电移动电源
CN206759117U (zh) 一种限总功率的带pd协议的移动电源
CN206195433U (zh) Usb充电装置及电源适配器
CN206992733U (zh) 一种同步整流无线充电控制电路及移动电源
CN207677474U (zh) 一种移动电源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518000 Shenzhen Nanshan High-tech Zone,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Room 203, 11 Building, No. 1 Science and Technology Zone 2 Road, Shenzhen Software Park (Phase 2)

Patentee after: Fengji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Address before: 203, room 11, building two, two software park, Shenzhen Road, Nanshan District science and technology, Guangdong, Shenzhen 518057, China

Patentee before: FORTIOR TECHNOLOGY (SHENZHEN)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