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832128U - 制冷防弹衣以及防弹装置 - Google Patents

制冷防弹衣以及防弹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832128U
CN206832128U CN201720754214.7U CN201720754214U CN206832128U CN 206832128 U CN206832128 U CN 206832128U CN 201720754214 U CN201720754214 U CN 201720754214U CN 206832128 U CN206832128 U CN 20683212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lak jackets
catheter
bag
sub
refriger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754214.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庆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Punuotai New Materials Scienc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Punuotai New Materials Scienc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Punuotai New Materials Science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Punuotai New Materials Scienc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0754214.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83212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83212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83212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Thermotherapy And Cooling Therapy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防弹衣制作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制冷防弹衣以及防弹装置。该制冷防弹衣包括防弹衣本体、储冷袋、导液管和循环泵;所述储冷袋设置为若干个子袋单元,若干个子袋单元布置于所述防弹衣本体上,且每个所述子袋单元的内部设置有蓄冷剂;所述导液管穿设于若干个子袋单元之间,且在所述导液管上均匀设置有与每个所述子袋单元相连的微孔;所述循环泵与所述导液管相连,用于控制盐溶液在所述导液管内进行循环流动,当其在循环过程中通过导液管的孔渗透到储冷袋中溶解蓄冷剂,蓄冷剂散热,达到制冷作用。

Description

制冷防弹衣以及防弹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防弹衣制作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制冷防弹衣以及防弹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的防弹衣包括防弹芯片层和防弹衣外套组成,防弹芯片层主要采用高性能纤维复合材料层叠或压制,然后采用防水里子布包覆。防弹衣透气性较差,长期穿着,尤其是在高温环境下,会极大的降低穿着舒适度。
公开于该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加深对本实用新型的总体背景技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制冷防弹衣以及防弹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在高温环境下,长期穿着传统防弹衣会极大的降低穿着舒适度的技术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制冷防弹衣,其包括:
防弹衣本体;
储冷袋,所述储冷袋设置为若干个子袋单元,若干个子袋单元布 置于所述防弹衣本体上,且每个所述子袋单元的内部设置有蓄冷剂;
导液管,所述导液管穿设于若干个子袋单元之间,且在所述导液管上均匀设置有与每个所述子袋单元相连的微孔;
循环泵,所述循环泵与所述导液管相连,用于控制盐溶液在所述导液管内进行循环流动。
作为一种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导液管呈弯曲迂回状分布于若干个子袋单元之间。
作为一种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导液管沿其长度方向上均匀设置有多个微孔,且每个所述子袋单元至少与其中的一个所述微孔相连。
作为一种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循环泵通过插头组件与所述导液管的端部连接。
作为一种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储冷袋为采用防水层和隔热层复合而成的层状柔性结构。
作为一种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防弹衣本体包括防弹衣外套和防弹芯片层,所述防弹衣外套包覆所述防弹芯片层,所述储冷袋设置于防弹衣外套贴合人体的一侧。
作为一种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防弹衣本体还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所述循环泵连接,用于控制所述循环泵的工作状态。
作为一种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防弹衣本体还包括传感组件,所述传感组件包括温度传感器和流量传感器;
所述温度传感器设置于至少一个子袋单元上,用于检测对应所述子袋单元的温度并信号反馈给所述控制器;
所述流量传感器设置于所述导液管上,用于检测所述导液管内的盐溶液的流量并信号反馈给所述控制器。
作为一种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防弹衣本体还包括太阳能电极 板组件,所述太阳能电极板组件与所述循环泵电连接,用于为所述循环泵进行辅助供电。
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防弹装置,其包括所述的制冷防弹衣,其包括:防弹衣本体、储冷袋、导液管和循环泵;所述储冷袋设置为若干个子袋单元,若干个子袋单元布置于所述防弹衣本体上,且每个所述子袋单元的内部设置有蓄冷剂;所述导液管穿设于若干个子袋单元之间,且在所述导液管上均匀设置有与每个所述子袋单元相连的微孔;所述循环泵与所述导液管相连,用于控制盐溶液在所述导液管内进行循环流动。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制冷防弹衣以及防弹装置,将储冷袋设置为若干个子袋单元,若干个子袋单元布置于防弹衣本体上,且每个所述子袋单元的内部设置有蓄冷剂;而且,将导液管穿设于若干个子袋单元之间,且在导液管上均匀设置有与每个所述子袋单元相连的微孔;将循环泵与导液管相连,用于控制盐溶液在导液管内进行循环流动。盐溶液本身温度较低,具有制冷作用,当其在循环过程中通过导液管的孔渗透到储冷袋中溶解蓄冷剂,蓄冷剂散热,达到制冷作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制冷防弹衣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防弹衣本体;2-导液管;3-插头组件;
4-循环泵。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一
结合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制冷防弹衣,其包括:防弹衣本体1、储冷袋、导液管2和循环泵4;
其中,所述防弹衣本体1的具体形式并不局限,可以包括普通的防弹背心,也可以采用全防护的结构。
其中,所述储冷袋设置为若干个子袋单元,若干个子袋单元布置于所述防弹衣本体1上,且每个所述子袋单元的内部设置有蓄冷剂(蓄冷剂是一种由有机或无机化合物组成的半透明或不透明的、粘稠胶状混合物,可在低温下吸收并储存大量冷量,而在温度较高时又能放出大量冷量,较长时间保持自身及周围小范围内的低温环境)。
其中,所述导液管2穿设于若干个子袋单元之间,且在所述导液管2上均匀设置有与每个所述子袋单元相连的微孔,以便于使导液管2内的盐溶液与蓄冷剂混合,盐溶液可作为蓄冷剂的变相材料,以便蓄冷剂的散热作用。
其中,所述循环泵4与所述导液管2相连,用于控制盐溶液在所述导液管2内进行循环流动。盐溶液本身温度较低,具有制冷作用,当其在循环过程中通过导液管2的孔渗透到储冷袋中溶解蓄冷剂,蓄冷剂散热,达到制冷作用。
本实施例中,作为一种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导液管2呈弯曲迂回状分布于若干个子袋单元之间。例如:导液管2可以为一根管,自防弹衣本体1的底部向其顶部(领口位置)延伸,之后弯曲自防弹衣本体1的顶部向其底部延伸以形成迂回状。当然,导液管2在后面依次如上述这样迂回弯曲设置,以便能够覆盖整个范围,增加制冷区 域。
本实施例中,作为一种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导液管2沿其长度方向上均匀设置有多个微孔,且每个所述子袋单元至少与其中的一个所述微孔相连。优选地,每个所述子袋单元可与其对应的导液管2的多个微孔相连,以便能够使盐溶液快速渗透至蓄冷剂中。
本实施例中,作为一种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循环泵4通过插头组件3与所述导液管2的端部连接。当然,插头组件3作为一种密封接口使用,安装方便,且能够防止泄露。
本实施例中,作为一种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储冷袋为采用防水层和隔热层复合而成的层状柔性结构。例如:可以采用具有良好绝热、防水效果的高性能无纺布缝制而成,然后采用绗缝方式将大的储冷袋分隔成多个小的子袋单元。
本实施例中,所述防弹衣本体1包括防弹衣外套和防弹芯片层,所述防弹衣外套包覆所述防弹芯片层,所述储冷袋设置于防弹衣外套贴合人体的一侧。
优选地,所述防弹芯片层可以选择芳纶纤维制成的防弹材料、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制成的防弹材料等等。
综上,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制冷防弹衣以及防弹装置,将储冷袋设置为若干个子袋单元,若干个子袋单元布置于防弹衣本体1上,且每个所述子袋单元的内部设置有蓄冷剂;而且,将导液管2穿设于若干个子袋单元之间,且在导液管2上均匀设置有与每个所述子袋单元相连的微孔;将循环泵4与导液管2相连,用于控制盐溶液在导液管2内进行循环流动。盐溶液本身温度较低,具有制冷作用,当其在循环过程中通过导液管2的孔渗透到储冷袋中溶解蓄冷剂,蓄冷剂散热,达到制冷作用。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二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之上进行的变形。
结合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制冷防弹衣,其包括:防弹衣本体1、储冷袋、导液管2、循环泵4和自动控制模块;
其中,所述防弹衣本体1的具体形式并不局限,可以包括普通的防弹背心,也可以采用全防护的结构。
其中,所述储冷袋设置为若干个子袋单元,若干个子袋单元布置于所述防弹衣本体1上,且每个所述子袋单元的内部设置有蓄冷剂(蓄冷剂是一种由有机或无机化合物组成的半透明或不透明的、粘稠胶状混合物,可在低温下吸收并储存大量冷量,而在温度较高时又能放出大量冷量,较长时间保持自身及周围小范围内的低温环境)。
其中,所述导液管2穿设于若干个子袋单元之间,且在所述导液管2上均匀设置有与每个所述子袋单元相连的微孔,以便于使导液管2内的盐溶液与蓄冷剂混合,盐溶液可作为蓄冷剂的变相材料,以便蓄冷剂的散热作用。
其中,所述循环泵4与所述导液管2相连,用于控制盐溶液在所述导液管2内进行循环流动。盐溶液本身温度较低,具有制冷作用,当其在循环过程中通过导液管2的孔渗透到储冷袋中溶解蓄冷剂,蓄冷剂散热,达到制冷作用。
其中,所述自动控制模块与所述循环泵4信号连接,用于根据实际需要调控所述循环泵4。
本实施例中,所述自动控制模块可以采用控制器等等部件。
具体地,作为一种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防弹衣本体1还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所述循环泵4连接,用于控制所述循环泵4的工作状态。当然,所述循环泵4可以优选为微型泵。
作为一种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防弹衣本体1还包括传感组件,所述传感组件包括温度传感器和流量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设 置于至少一个子袋单元上,用于检测对应所述子袋单元的温度并信号反馈给所述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会根据反馈信号实时调节所述循环泵4;
所述流量传感器设置于所述导液管2上,用于检测所述导液管2内的盐溶液的流量并信号反馈给所述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会根据反馈信号实时调节所述循环泵4。
此外,作为一种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防弹衣本体1还包括太阳能电极板组件,所述太阳能电极板组件与所述循环泵4电连接,用于为所述循环泵4进行辅助供电,也就说,所述循环泵4可以自带电源,也可以采用所述太阳能电极板组件进行补充使用。
本实施例中,作为一种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导液管2呈弯曲迂回状分布于若干个子袋单元之间。例如:导液管2可以为一根管,自防弹衣本体1的底部向其顶部(领口位置)延伸,之后弯曲自防弹衣本体1的顶部向其底部延伸以形成迂回状。当然,导液管2在后面依次如上述这样迂回弯曲设置,以便能够覆盖整个范围,增加制冷区域。
本实施例中,作为一种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导液管2沿其长度方向上均匀设置有多个微孔,且每个所述子袋单元至少与其中的一个所述微孔相连。优选地,每个所述子袋单元可与其对应的导液管2的多个微孔相连,以便能够使盐溶液快速渗透至蓄冷剂中。
本实施例中,作为一种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循环泵4通过插头组件3与所述导液管2的端部连接。当然,插头组件3作为一种密封接口使用,安装方便,且能够防止泄露。
本实施例中,作为一种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储冷袋为采用防水层和隔热层复合而成的层状柔性结构。例如:可以采用具有良好绝热、防水效果的高性能无纺布缝制而成,然后采用绗缝方式将大的储 冷袋分隔成多个小的子袋单元。
本实施例中,所述防弹衣本体1包括防弹衣外套和防弹芯片层,所述防弹衣外套包覆所述防弹芯片层,所述储冷袋设置于防弹衣外套贴合人体的一侧。
优选地,所述防弹芯片层可以选择芳纶纤维制成的防弹材料、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制成的防弹材料等等。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防弹装置,其包括实施例一以及实施例二中所述的制冷防弹衣。本实施例中的防弹装置除了制冷防弹衣,还包括其他能够与该制冷防弹衣相互配合使用的防弹结构,例如:防弹帽等等。
具体地,该制冷防弹衣包括:防弹衣本体1、储冷袋、导液管2和循环泵4;所述储冷袋设置为若干个子袋单元,若干个子袋单元布置于所述防弹衣本体1上,且每个所述子袋单元的内部设置有蓄冷剂;所述导液管2穿设于若干个子袋单元之间,且在所述导液管2上均匀设置有与每个所述子袋单元相连的微孔;所述循环泵4与所述导液管2相连,用于控制盐溶液在所述导液管2内进行循环流动。
至于该制冷防弹衣其他的特征已在上述实施例一、实施例二中详细描述,此处不再赘述。而且,由于本实施例的防弹装置包括了制冷防弹衣,因此至少具有与其一样的优点,即达到制冷作用。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制冷防弹衣,其特征在于,包括:
防弹衣本体;
储冷袋,所述储冷袋设置为若干个子袋单元,若干个子袋单元布置于所述防弹衣本体上,且每个所述子袋单元的内部设置有蓄冷剂;
导液管,所述导液管穿设于若干个子袋单元之间,且在所述导液管上均匀设置有与每个所述子袋单元相连的微孔;
循环泵,所述循环泵与所述导液管相连,用于控制盐溶液在所述导液管内进行循环流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冷防弹衣,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液管呈弯曲迂回状分布于若干个子袋单元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冷防弹衣,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液管沿其长度方向上均匀设置有多个微孔,且每个所述子袋单元至少与其中的一个所述微孔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冷防弹衣,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泵通过插头组件与所述导液管的端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冷防弹衣,其特征在于,所述储冷袋为采用防水层和隔热层复合而成的层状柔性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制冷防弹衣,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弹衣本体包括防弹衣外套和防弹芯片层,所述防弹衣外套包覆所述防弹芯片层,所述储冷袋设置于防弹衣外套贴合人体的一侧。
7.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制冷防弹衣,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所述循环泵连接,用于控制所述循环泵的工作状态。
8.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制冷防弹衣,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传感组件,所述传感组件包括温度传感器和流量传感器,
所述温度传感器设置于至少一个子袋单元上,用于检测对应所述子袋单元的温度并信号反馈给所述控制器;
所述流量传感器设置于所述导液管上,用于检测所述导液管内的盐溶液的流量并信号反馈给所述控制器。
9.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制冷防弹衣,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太阳能电极板组件,所述太阳能电极板组件与所述循环泵电连接,用于为所述循环泵进行辅助供电。
10.一种防弹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制冷防弹衣。
CN201720754214.7U 2017-06-26 2017-06-26 制冷防弹衣以及防弹装置 Active CN20683212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754214.7U CN206832128U (zh) 2017-06-26 2017-06-26 制冷防弹衣以及防弹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754214.7U CN206832128U (zh) 2017-06-26 2017-06-26 制冷防弹衣以及防弹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832128U true CN206832128U (zh) 2018-01-02

Family

ID=607780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754214.7U Active CN206832128U (zh) 2017-06-26 2017-06-26 制冷防弹衣以及防弹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832128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373817A (zh) * 2018-12-28 2019-02-22 珠海银河温控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加热制冷功能的防弹服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373817A (zh) * 2018-12-28 2019-02-22 珠海银河温控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加热制冷功能的防弹服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969668A (zh) 一种柔性可变的防护结构
CN206832128U (zh) 制冷防弹衣以及防弹装置
CN102920064B (zh) 用于辅助治疗无汗症的复合式雾化空调服
CN109282550A (zh) 一种冰箱用蓄冷装置
CN209482529U (zh) 一种水循环建筑外墙结构及温度调控系统
CN207130920U (zh) 一种具有控温功能的墙体结构
CN207733694U (zh) 一种降温液冷服
CN101773308B (zh) 一种舱外航天服手套主动加热装置
CN104911743A (zh) 一种保暖智能型调温聚酰胺纤维及其制备方法
CN203772143U (zh) 具有红外隐身功能且防水透气的人体空调智能穿戴物
CN110953932A (zh) 一种智能式恒温防弹衣
CN216139606U (zh) 一种新型相变复合面料及调温服
CN208863268U (zh) 一种用于冬季苗木的防冻保护装置
CN105757860B (zh) 带旋转运动分隔的圆柱形动态水蓄冷装置
CN206413790U (zh) 空调服
CN107732364A (zh) 可伸缩接头、热管理装置及电池模组
CN205717671U (zh) 带旋转运动分隔的圆柱形动态水蓄冷装置
CN210988335U (zh) 一种基于液体循环的散热服
CN205150197U (zh) 一种相变储热式保暖潜水服
CN206413789U (zh) 空调服
CN205606855U (zh) 一种移动空调密封装置及设有该密封装置的移动空调
CN205807614U (zh) 具有采暖功能的热水装置
CN110375583A (zh) 一种缓冲式防弹方法、防弹复合板
CN208095433U (zh) 一种羽毛羽绒大棚保温被
CN204579337U (zh) 树木保暖衣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