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832017U - 可调式聚光板干燥装置 - Google Patents

可调式聚光板干燥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832017U
CN206832017U CN201720710306.5U CN201720710306U CN206832017U CN 206832017 U CN206832017 U CN 206832017U CN 201720710306 U CN201720710306 U CN 201720710306U CN 206832017 U CN206832017 U CN 20683201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olar panel
air
heat exchanger
fan blade
drive mechanis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710306.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郭瑞忠
冯留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dong Qi Quan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dong Qi Quan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dong Qi Quan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dong Qi Quan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0710306.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83201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83201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832017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Drying Of Solid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调式聚光板干燥装置,包括送风装置、换热器、聚光板、均风装置和驱动机构;均风装置具有入风口和排风口,送风装置对应入风口,送风装置将空气通过入风口吹入均风装置中,并通过均风装置的排风口排出,用以对外部物料进行干燥;换热器设置在入风口上,聚光板具有能够与换热器对应的反光面,反光面能够接收日光并将其反射到换热器上,以对换热器进行加热,使换热器能够对经入风口进入均风装置的空气进行加热;驱动机构与聚光板连接,并能够带动聚光板运动,用以改变反光面的反光方向。本实用新型能够利用太阳能通过换热器对空气进行加热,进而节约了能源,同时还具有使用灵活,自动化程度高的优点。

Description

可调式聚光板干燥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生物质干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调式聚光板干燥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针对物料进行干燥的方式有自然干燥和人工干燥,按照干燥操作方法的不同进行分类,分为对流干燥、辐射干燥、真空干燥和联合干燥。就传统干燥技术而言,热风干燥技术是应用最为广泛的。热风干燥技术由于干燥操作方式简单,过程易于控制,因而具有较大的应用优势。
现有技术中,是采用通过在空气的流通通道中设置电加热装置的方式对空气进行加热,使其成为热风,采用这样的技术方案会造成大量的能源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调式聚光板干燥装置,其不仅能够对空气进行加热,同时还能够节约能源。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调式聚光板干燥装置,包括送风装置、换热器、聚光板、均风装置和驱动机构;
所述均风装置具有入风口和排风口,所述送风装置对应所述入风口,所述送风装置将空气通过所述入风口吹入所述均风装置中,并通过所述均风装置的排风口排出,用以对外部物料进行干燥;
所述换热器设置在所述入风口上,所述聚光板具有能够与所述换热器对应的反光面,所述反光面能够接收日光并将其反射到所述换热器上,以对所述换热器进行加热,使所述换热器能够对经所述入风口进入所述均风装置的空气进行加热;
所述驱动机构与所述聚光板连接,并能够带动所述聚光板运动,用以改变所述反光面的反光方向。
较优地,所述反光面为向内凹陷的弧形曲面。
较优地,所述送风装置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风叶和第二风叶;
所述第二风叶对应所述入风口,所述第一风叶接受外部自然风,用以驱动所述第二风叶旋转,用以通过第二风叶将风从所述入风口吹入所述均风装置中。
较优地,所述送风装置还包括连接部件,所述第一风叶通过所述连接部件与所述第二风叶连接。
较优地,还包括控制器;
所述控制器与所述驱动机构电连接,所述控制器能够向所述驱动机构发送控制信号,用以控制所述驱动机构带动所述聚光板运动。
较优地,还包括风量采集装置;
所述风量采集装置设置在所述送风装置和所述换热器之间,用以采集所述送风装置吹向所述换热器的风量信息;
所述控制器与所述风量采集装置电连接,所述控制器接收所述风量采集装置采集的风量信息,并根据该风量信息控制所述驱动机构工作。
较优地,还包括温度检测装置;
所述温度检测装置设置在所述均风装置内部,用以采集进入所述均风装置内部的空气的温度信息;
所述控制器与所述温度检测装置电连接,所述控制器接收所述温度检测装置采集的温度信息,并根据该温度信息控制所述驱动机构工作。
较优地,还包括转速检测装置;
所述送风装置包括第二风叶,所述第二风叶对应所述入风口,并能够将风从所述入风口吹入所述均风装置中;
所述转速检测装置连接在所述第二风叶上,用以采集所述第二风叶的转速信息;
所述控制器与所述转速检测装置电连接,所述控制器接收所述转速检测装置采集的所述第二风叶的转速信息,并根据该转速信息控制所述驱动机构工作。
较优地,所述驱动机构包括旋转轴,并通过所述旋转轴连接在所述聚光板上,用已通过所述旋转轴驱动所述聚光板旋转。
较优地,所述驱动机构包括驱动杆,并通过所述驱动杆连接在所述聚光板上,用已通过所述驱动杆驱动所述聚光板做靠近或远离所述换热器的运动。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可调式聚光板干燥装置通过采用所述反光面能够接收日光并将其反射到所述换热器上,以对所述换热器进行加热的技术方案,能够利用太阳能通过换热器对空气进行加热,进而节约了能源,同时通过所述驱动机构与所述聚光板连接,并能够所述聚光板运动,用以改变所述反光面的反光方向,能够使对换热器的加热方式变得更加灵活。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一中的可调式聚光板干燥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的驱动机构与聚光板的连接的第一种方式示意图;
图3是图1中的驱动机构与聚光板的连接的第二种方式示意图;
图中附图标记表示为:
1、送风装置;11、第二风叶;12、第一风叶;13、连接部件;2、换热器;3、聚光板;31、反光面;4、均风装置;41、入风口;42、排风口;5、驱动机构;51、旋转轴;52、驱动杆;6、控制器;7、风量采集装置;8、温度检测装置;9、转速检测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及相应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所示,一种可调式聚光板干燥装置,包括送风装置1、换热器2、聚光板3、均风装置4和驱动机构5。均风装置4具有入风口41和排风口42,送风装置1对应入风口41,送风装置1将空气通过入风口41吹入均风装置4中,并通过均风装置4的排风口42排出,用以对外部物料进行干燥。换热器2设置在入风口41上,聚光板3具有能够与换热器2对应的反光面31,反光面31能够接收日光并将其反射到换热器2上,以对换热器2进行加热,使换热器2能够对经入风口41进入均风装置4的空气进行加热。驱动机构5与聚光板3连接,并能够带动聚光板3运动,用以改变反光面31的反光方向。
通过采用反光面31能够接收日光并将其反射到换热器2上,以对换热器2进行加热,并且再通过换热器2对经入风口41进入均风装置4的空气进行加热的方式,可以直接利用太阳能对进入均风装置4的空气进行加热,相对于现有技术,不需要通过电加热等方式进行加热,具有能够节约能源的优点,同时通过驱动机构5带动聚光板3运动,能够根据实际需要调节聚光板3与换热器2之间的相对位置,从而实现调节反光面31反射到换热器2的光线强度,使用方式更加灵活。
具体地,反光面31为向内凹陷的弧形曲面。这样反光面31能够将反射的光线聚集到换热器2的表面,进而提高了对换热器2加热效率。
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送风装置1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风叶12和第二风叶11。第二风叶11对应入风口41,第一风叶12接受外部自然风,用以驱动第二风叶11旋转,用以通过第二风叶11将风从入风口41吹入均风装置4中。采用这样的方式,只需通过外部的自然风就能够驱动第二风叶11旋转,不需要额外增加动力设备,进而节约了能源。
具体地,如图1中所示,送风装置1还包括连接部件13,第一风叶12通过连接部件13与第二风叶11连接。其中连接部件13可以是齿轮组,或其他才可实现发明目的的传动连接机构,这样第二风叶11的送风风向即可以与外部自然风的风向相同,也可以与外部自然风的风向形成角度,提高了工作的适应性。在实际设计中第一风叶11的长度可大于第二风叶12的长度,以提高第二风叶12的转速。
进一步地,还包括控制器6,控制器6与驱动机构5电连接,控制器6能够向驱动机构5发送控制信号,用以控制驱动机构5带动聚光板3运动。在实际工作中,当换热器2的温度高于预设值时,可以通过控制器6控制驱动机构5工作,使驱动机构5带动聚光板3运动至反光面31不能将光线反射到换热器2的位置,或者能够降低反光面31反射到换热器2上的光线强度的位置,以使换热器2降温,避免因换热器2温度过高,导致从排风口42排出的空气过热,而损伤外部物料。
可选地,还包括风量采集装置7,风量采集装置7设置在送风装置1和换热器2之间,用以采集送风装置1吹向换热器2的风量信息。控制器6与风量采集装置7电连接,控制器6接收风量采集装置7采集的风量信息,并根据该风量信息控制驱动机构5工作。采用这样的技术方案,当控制器6接收到风量采集装置7采集到的送风量低于预设值时,此时换热器2会因降温过慢而出现温升。此时控制器6向驱动机构5发出控制信号控制驱动机构5工作,使其带动聚光板3运动,防止换热器2温升过高,自动化程度较高。
可选地,还包括温度检测装置8,温度检测装置8设置在均风装置4内部,用以采集进入均风装置4内部的空气的温度信息,控制器6与温度检测装置8电连接,控制器6接收温度检测装置8采集的温度信息,并根据该温度信息控制驱动机构5工作。采用这样的技术方案,当控制器6接收到温度检测装置8采集到的温度高于预设值时,说明换热器2的温度已经很高了。此时控制器6向驱动机构5发出控制信号控制驱动机构5工作,使其带动聚光板3运动,用以降低换热器2的温度,进而降低均风装置4内部的空气的温度,自动化程度较高。
可选地,还包括转速检测装置9,送风装置1包括第二风叶11,第二风叶11对应入风口41,并能够将风从入风口41吹入均风装置4中。转速检测装置9连接在第二风叶11上,用以采集第二风叶11的转速信息,控制器6与转速检测装置9电连接,控制器6接收转速检测装置9采集的第二风叶11的转速信息,并根据该转速信息控制驱动机构5工作。在具体使用中,转速检测装置9与第二风叶11之间的既可以采用机械连接的方式,也可以采用通信连接的方式,只要能够实现能够采集到第二风叶11的转速即可。采用这样的技术方案,当控制器6接收到转速检测装置9采集到的转速信息低于于预设值时,此时换热器2会因降温过慢而出现温升。控制器6向驱动机构5发出控制信号控制驱动机构5工作,使其带动聚光板3运动,用以降低换热器2的温度,进而降低均风装置4内部的空气的温度,自动化程度较高。
需要说明的是风量采集装置7、温度检测装置8和转速检测装置9与控制器6之间的连接并不仅限于电连接,也可以采用无线通信连接等方式。控制器与驱动机构5之间也并不仅限于电连接,也可以采用无限通信连接等方式。
驱动机构5与聚光板3之间的连接方式可以采用任意一种能够实现发明目的的方式,本实施例中列举两种方式对二者之间的连接关系进行说明。
第一种方式,如图2所示,驱动机构5包括旋转轴51,并通过旋转轴51连接在聚光板3上,用已通过旋转轴51驱动聚光板3旋转。这样能够通过使聚光板3旋转改变反光面31与换热器2的对应角度,以降低反光面31反射到换热器2上的光线强度,使换热器2降温。
第二种方式,如图3所示,驱动机构5包括驱动杆52,并通过驱动杆52连接在聚光板3上,用已通过驱动杆52驱动聚光板3做靠近或远离换热器2的运动。需要说明的是聚光板3做靠近或远离换热器2的运动,可以是上下运动也可以是在水平方向运动。以上下运动为例,由于反光面31为向内凹陷的弧形曲面,当聚光板3远离换热器2时,反光面31向换热器2反射的光线是通过反射焦点的发散光线,其强度随着聚光板3与换热器2之间距离的增加而逐渐减弱,因此采用这样的技术方案,能够降低反光面31反射到换热器2上的光线强度,使换热器2降温。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容易理解的是,在不冲突的前提下,上述各有利方式可以自由地组合、叠加。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型,这些改进和变型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可调式聚光板干燥装置,其特征在于:
包括送风装置(1)、换热器(2)、聚光板(3)、均风装置(4)和驱动机构(5);
所述均风装置(4)具有入风口(41)和排风口(42),所述送风装置(1)对应所述入风口(41),所述送风装置(1)将空气通过所述入风口(41)吹入所述均风装置(4)中,并通过所述均风装置(4)的所述排风口(42)排出,用以对外部物料进行干燥;
所述换热器(2)设置在所述入风口(41)上,所述聚光板(3)具有能够与所述换热器(2)对应的反光面(31),所述反光面(31)能够接收日光并将其反射到所述换热器(2)上,以对所述换热器(2)进行加热,使所述换热器(2)能够对经所述入风口(41)进入所述均风装置(4)的空气进行加热;
所述驱动机构(5)与所述聚光板(3)连接,并能够带动所述聚光板(3)运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式聚光板干燥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反光面(31)为向内凹陷的弧形曲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式聚光板干燥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送风装置(1)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风叶(12)和第二风叶(11);
所述第二风叶(11)对应所述入风口(41),所述第一风叶(12)接受外部自然风,用以驱动所述第二风叶(11)旋转,用以通过第二风叶(11)将风从所述入风口(41)吹入所述均风装置(4)中。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调式聚光板干燥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送风装置(1)还包括连接部件(13),所述第一风叶(12)通过所述连接部件(13)与所述第二风叶(11)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式聚光板干燥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控制器(6);
所述控制器(6)与所述驱动机构(5)电连接,所述控制器(6)能够控制所述驱动机构(5)带动所述聚光板(3)运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调式聚光板干燥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风量采集装置(7);
所述风量采集装置(7)设置在所述送风装置(1)和所述换热器(2)之间,用以采集所述送风装置(1)吹向所述换热器(2)的风量信息;
所述控制器(6)与所述风量采集装置(7)电连接,所述控制器(6)接收所述风量采集装置(7)采集的风量信息,并根据该风量信息控制所述驱动机构(5)工作。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调式聚光板干燥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温度检测装置(8);
所述温度检测装置(8)设置在所述均风装置(4)内部,用以采集进入所述均风装置(4)内部的空气的温度信息;
所述控制器(6)与所述温度检测装置(8)电连接,所述控制器(6)接收所述温度检测装置(8)采集的温度信息,并根据该温度信息控制所述驱动机构(5)工作。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调式聚光板干燥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转速检测装置(9);
所述送风装置(1)包括第二风叶(11),所述第二风叶(11)对应所述入风口(41),并能够将风从所述入风口(41)吹入所述均风装置(4)中;
所述转速检测装置(9)连接在所述第二风叶(11)上,用以采集所述第二风叶(11)的转速信息;
所述控制器(6)与所述转速检测装置(9)电连接,所述控制器(6)接收所述转速检测装置(9)采集的所述第二风叶(11)的转速信息,并根据该转速信息控制所述驱动机构(5)工作。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任意一项所述的可调式聚光板干燥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驱动机构(5)包括旋转轴(51),并通过所述旋转轴(51)连接在所述聚光板(3)上,用已通过所述旋转轴(51)驱动所述聚光板(3)旋转。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8任意一项所述的可调式聚光板干燥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驱动机构(5)包括驱动杆(52),并通过所述驱动杆(52)连接在所述聚光板(3)上,用已通过所述驱动杆(52)驱动所述聚光板(3)做靠近或远离所述换热器(2)的运动。
CN201720710306.5U 2017-06-16 2017-06-16 可调式聚光板干燥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83201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710306.5U CN206832017U (zh) 2017-06-16 2017-06-16 可调式聚光板干燥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710306.5U CN206832017U (zh) 2017-06-16 2017-06-16 可调式聚光板干燥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832017U true CN206832017U (zh) 2018-01-02

Family

ID=607764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710306.5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832017U (zh) 2017-06-16 2017-06-16 可调式聚光板干燥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83201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166941A (zh) * 2017-06-16 2017-09-15 山东琦泉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可调式聚光板干燥装置及使用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166941A (zh) * 2017-06-16 2017-09-15 山东琦泉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可调式聚光板干燥装置及使用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767937B (zh) 温室型太阳能热泵联合干燥装置及方法
CN105604599B (zh) 一种太阳能风泵独立型隧道自然通风系统及方法
CN103712473B (zh) 加力通风直接空冷塔
CN106288754A (zh) 一种多能互补烘干装置
CN206073631U (zh) 直立式旋转烘干房
CN207163103U (zh) 一种具有杀菌功能的木材加工烘干机
CN105953528A (zh) 基于菲涅尔透镜聚热式的太阳能循环烘干系统
CN206832017U (zh) 可调式聚光板干燥装置
CN104677065B (zh) 一种全自动空气能烘茧机
CN108759097A (zh) 一种热风炉膛、烘干系统及烘干方法
CN205482182U (zh) 一种内循环式高效陶瓷烘干房
CN104218454A (zh) 配电间空气调节装置
CN206787190U (zh) 一种热风循环干燥箱
CN206176960U (zh) 一种多能互补烘干装置
CN107166941A (zh) 可调式聚光板干燥装置及使用方法
CN206094750U (zh) 基于菲涅尔透镜聚热式的太阳能循环烘干装置
CN107677047A (zh) 一种谷物烘干装置
CN207991162U (zh) 一种用于中药生产的烘干装置
CN110529917A (zh) 一种中高温相变蓄热太阳能热风取暖器
CN208098035U (zh) 一种远红外辐射加热装置
CN206338898U (zh) 一种带热回收的双冷源新风机组
CN203824282U (zh) 一种热风循环及排湿装置
CN208794966U (zh) 一种隧道加热炉
CN208296346U (zh) 一种百叶式太阳能集热器以及智能采暖系统
CN208671625U (zh) 一种用于物料干燥的太阳能热泵循环式烘干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102

Termination date: 20200616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