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821010U - 用于移动终端的防尘网和移动终端 - Google Patents

用于移动终端的防尘网和移动终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821010U
CN206821010U CN201720693209.XU CN201720693209U CN206821010U CN 206821010 U CN206821010 U CN 206821010U CN 201720693209 U CN201720693209 U CN 201720693209U CN 206821010 U CN206821010 U CN 20682101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filter
mobile terminal
holes
main part
mes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693209.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郑晓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1720693209.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82101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82101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82101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移动终端的防尘网和移动终端,防尘网设置于移动终端上连通声学组件的出音孔内,防尘网的目数为60~100目。使用本实用新型防尘网的移动终端,能够保证进入到移动终端的灰尘不会造成防尘网的堵塞。

Description

用于移动终端的防尘网和移动终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终端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移动终端的防尘网和移动终端。
背景技术
现有的移动终端在长期使用过程中,环境中的灰尘会进入到移动终端,因此移动终端中需要设置防尘网,而当前所设置的防尘网容易出现堵塞的问题。特别是出音孔处所设置的防尘网,在堵塞后容易造成移动终端声音变小或无声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移动终端的防尘网,其设置于移动终端上连通声学组件的出音孔内,防尘网的目数为60~100目。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移动终端,其包括:壳体,壳体内具有一收容腔,壳体上设置有与收容腔连通的通孔;第一防尘网,设置于通孔内,第一防尘网的目数为60~100目。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防尘网一实施例应用于移动终端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移动终端一实施例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所示移动终端实施例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实用新型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终端,包括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智能穿戴设备、数字音视频播放器、电子阅读器、手持游戏机、车载电子设备等电子设备。
本实用新型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第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没有限定于已列出的步骤或单元,而是可选地还包括没有列出的步骤或单元,或可选地还包括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在本文中提及“实施例”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的各个位置出现该短语并不一定均是指相同的实施例,也不是与其它实施例互斥的独立的或备选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显式地和隐式地理解的是,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与其它实施例相结合。
请参阅图1,图1是本实用新型防尘网一实施例应用于移动终端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其中,本实施例防尘网100设置于移动终端200上连通声学组件的出音孔内。
具体来说,移动终端200内设置有声学组件21,且移动终端200外壳上设置有出音孔22,出音孔22连通声学组件21,声学组件21发出的声音通过出音孔22传出。
出音孔22直接接触外界环境,因此外界环境中的灰尘可能由出音孔22进入到移动终端内部,影响声学组件21,因此将本实施例的防尘网100设置在出音孔22内。
防尘网100的目数越大,能够进入的灰尘微粒越小,防尘效果也越好,但目数较大的防尘网容易形成堵塞,继而影响出音孔22声音的传出。因此应用在移动终端中的本实施例防尘网100的目数设置为60~100目,具体选用80目。
为进一步防止防尘网100的堵塞,将防尘网100设置在出音孔内,且使其相对出音孔22外开口的下沉深度H为0.25~0.45mm,具体为0.35mm。
综上所述,本实施例防尘网100的规格为80目,且设置于移动终端的出音孔22内时,相对出音孔22外开口的下沉深度H为0.35mm。
对于本实施例防尘网100的结构,其包括主体部11和延伸部12,延伸部12相对主体部11形成一弯折角度,出音孔22包括外部孔221和内部孔222,外部孔221与外界环境直接连通,内部孔222与声学组件21直接连通。
本实施例防尘网100的主体部11设置于外部孔221内,延伸部12位于外部孔221和内部孔222之间,防尘网100能够用以隔离外部孔221和内部孔222。本实施例中主体部11与延伸部12的弯折角度为90度,且根据外部孔221的形状,主体部11设置为“冂”型,能够较好的填塞于外部孔221内,以实现外部孔221与内部孔222之间完全隔离。
本实施例防尘网应用于移动终端中,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防止灰尘进入移动终端,且保证灰尘不堵塞防尘网的网孔。
请参阅图2和图3,图2是本实用新型移动终端一实施例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所示移动终端实施例的示意图。本实施例移动终端300包括壳体31、第一防尘网32。
壳体31构成移动终端300的整个外壳,实现移动终端300各项功能的部件均可设置在壳体300内部,需要说明的是,作为在此使用的“终端”(又可称为“通信终端”),其包括,但不限于被设置成经由有线线路连接(如经由公共交换电话网络(PSTN)、数字用户线路(DSL)、数字电缆、直接电缆连接,以及/或另一数据连接/网络)和/或经由(例如,针对蜂窝网络、无线局域网(WLAN)、诸如DVB-H网络的数字电视网络、卫星网络、AM-FM广播发送器,以及/或另一通信终端的)无线接口接收/发送通信信号的装置。被设置成通过无线接口通信的终端可以被称为“无线通信终端”、“无线终端”以及/或“移动终端”。移动终端的示例包括,但不限于卫星或蜂窝电话;可以组合蜂窝无线电电话与数据处理、传真以及数据通信能力的个人通信系统(PCS)终端;可以包括无线电电话、寻呼机、因特网/内联网接入、Web浏览器、记事簿、日历以及/或全球定位系统(GPS)接收器的PDA;以及常规膝上型和/或掌上型接收器或包括无线电电话收发器的其它电子装置。
壳体31内具有一收容腔33,而壳体31上则设置有与该收容腔33连通的通孔34。如前所述,收容腔33内可设置实现移动终端300各项功能的部件,通孔34设置在壳体31上,外界的灰尘可能由通孔34进入到收容腔33内,影响收容腔33内部件的功能,因此本实施例移动终端300中第一防尘网32设置在通孔34内,以防止外界的灰尘进入到收容腔33内。
在防尘网的规格选择上,本实施例中第一防尘网32的目数为60~100目。该范围的目数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防止外部环境灰尘的进入,也可防止灰尘堵塞该第一防尘网32的网孔。
进一步的,还可将第一防尘网32设置为相对通孔34外开口的下沉深度H为0.25~0.45mm,通孔34外开口即通孔34连通外界环境的开口。更为具体的,第一防尘网可设置为80目和0.35mm的下沉深度。在进行试验时,该80目和0.35mm的参数组合能够起到一定的防尘作用,并且能够防止进入的灰尘堵塞网孔。
为了便于理解,下面以手机为例进行更进一步的解释说明。即当本实例移动终端300为手机时,在手机上,通常需要使用到防尘网的位置为出音孔。因此下面以移动终端300为手机、通孔34为出音孔进行描述。
移动终端300的壳体31进一步包括盖板311、前盖312和后盖313。具体来说盖板311为触摸屏盖板,前盖312即显示屏前盖,后盖313即后盖壳体。
收容腔33形成于前盖312和后盖313之间,其中设置有声学组件35,声学组件35的出音部与通孔34相对设置。
通孔34连通于收容腔33,通孔34包括形成于盖板311上的外部孔341,和形成于前盖312上的内部孔342;外部孔341与内部孔342相对设置,且收容腔33依次与内部孔342及外部孔341连通。
第一防尘网32设置在外部孔341内,以隔离外部孔341和内部孔342。
对于本实施例移动终端300来说,从声学组件35发出的声音可以由内部孔342及外部孔341顺利传出,外部孔341与外界环境直接连通,内部孔342与声学组件35的出音部直接连通,而外部孔341和内部孔342之间由第一防尘网32隔离,即声学组件35与外界由第一防尘网32隔离。
此时,外界环境的灰尘杂质等通过外部孔341进入,经由第一防尘网32筛出,当第一防尘网32的目数越大时,能够进入内部的灰尘微粒则越小,防尘效果越好。但目数较大的防尘网容易形成堵塞,继而导致声学组件35的声音难以发出,影响用户体验,因此本实施例中选择目数为80目的防尘网。并且将第一防尘网32相对通孔34外开口的下沉深度H设置为0.35mm,以进一步防止防尘网的堵塞。
进一步的,为了保证第一防尘网32能够实现外部孔341和内部孔342之间的有效隔离,本实施例中第一防尘网32包括主体部321和延伸部322,延伸部322相对主体部321形成一弯折角度A,主体部321设置在外部孔341内,延伸部322则夹设在盖板311和前盖312之间。
本实施例中延伸部322与主体部321之间形成的弯折角度A为90度,也可设置为其他角度,具体根据外壳31的结构进行设计,保证延伸部322夹设于盖板311和前盖312之间即可。
主体部321为“冂”型,能够较好的填塞于外部孔341内,以实现外部孔341与内部孔342之间完全隔离。
为实现进一步的防尘,本实施例中在声学组件35的出音部上还粘贴设置第二防尘网36,以进一步防止灰尘与声学组件35接触或进入到收容腔33内部。
由以上描述可知,本实施例移动终端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防止灰尘进入移动终端,且保证灰尘不堵塞防尘网的网孔。
此外,作为手机的移动终端300,其壳体31内部还可包括PCB板、电池、存储器、输入单元、无线保真(WiFi,wireless fidelity)模块、传感器、音频电路、处理器、投影单元、拍摄单元等部件。其中,壳体31内限定了收容腔33,还可另外限定一腔室,PCB板、电池、存储器、输入单元、无线保真(WiFi,wireless fidelity)模块、传感器、音频电路、处理器、投影单元、拍摄单元等部件可以设在该腔室内;电池、存储器、处理器等部件可以设置在PCB板上且与PCB板电连接。另外,壳体31内可以仅限定一收容腔33,其中可设置声学组件35等多种部件。
移动终端300中射频电路可用于在收发信息或通话过程中,信号的接收和发送,特别地,将基站的下行信息接收后,给处理器处理;另外,将手机上行的数据发送给基站。通常,射频电路包括但不限于天线、至少一个放大器、收发信机、耦合器、低噪声放大器、双工器等。此外,射频电路还可以通过无线通信与网络和其他设备通信。上述无线通信可以使用任一通信标准或协议,包括但不限于全球移动通讯系统(GSM,Global System for Mobilecommunication)、通用分组无线服务(GPRS,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码分多址(CDMA,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宽带码分多址(WCDMA,Wideband CodeDivision Multiple Access)、长期演进(LTE,Long Term Evolution)、电子邮件、短消息服务(SMS,Short Messaging Service)等。
存储器可用于存储软件程序以及模块,处理器通过运行存储在存储器的软件程序以及模块,从而执行手机的各种功能应用以及数据处理。存储器可主要包括存储程序区和存储数据区,其中,存储程序区可存储操作系统、至少一个功能所需的应用程序(如声音播放功能、图像播放功能等)等;存储数据区可存储根据手机的使用所创建的数据(如音频数据、电话本等)等。此外,存储器可以包括高速随机存取存储器,还可以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件、闪存器件、或其他易失性固态存储器件。
输入单元可用于接收输入的数字或字符信息,以及产生与手机的用户设置以及功能控制有关的键信号。具体地,输入单元可包括触控面板以及其他输入设备。触控面板,也称为触摸屏,可收集用户在其上或附近的触摸操作(比如用户使用手指、触笔等任何适合的物体或附件在触控面板上或在触控面板附近的操作),并根据预先设定的程式驱动相应的连接装置。
另外,移动终端还可包括至少一种传感器,比如姿态传感器、光传感器、以及其他传感器。具体地,姿态传感器也可以称为运动传感器,并且,作为该运动传感器的一种,可以列举重力传感器,重力传感器采用弹性敏感元件制成悬臂式位移器,并采用弹性敏感元件制成的储能弹簧来驱动电触点,从而实现将重力变化转换成为电信号的变化。
音频电路、声学组件35(声学组件35可以为受话器、扬声器或者听筒)和传声器可提供用户与手机之间的音频接口。音频电路可将接收到的音频数据转换后的电信号,传输到声学组件35,由声学组件35转换为声音信号输出;另一方面,传声器将收集的声音信号转换为电信号,由音频电路接收后转换为音频数据,再将音频数据输出处理器处理后,经射频电路以发送给比如另一手机,或者将音频数据输出至存储器以便进一步处理。
WiFi属于短距离无线传输技术,手机通过WiFi模块可以帮助用户收发电子邮件、浏览网页和访问流式媒体等,它为用户提供了无线的宽带互联网访问。
处理器是手机的控制中心,利用各种接口和线路连接整个手机的各个部分,通过运行或执行存储在存储器内的软件程序和/或模块,以及调用存储在存储器内的数据,执行手机的各种功能和处理数据,从而对手机进行整体监控。可选的,处理器可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单元;优选的,处理器可集成应用处理器和调制解调处理器,其中,应用处理器主要处理操作系统、用户界面和应用程序等,调制解调处理器主要处理无线通信。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5)

1.一种用于移动终端的防尘网,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尘网设置于所述移动终端上连通声学组件的出音孔内,所述防尘网的目数为60~100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尘网,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尘网的目数为80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尘网,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尘网设置于所述出音孔内,且相对所述出音孔外开口的下沉深度为0.35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尘网,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音孔包括外部孔和内部孔,所述防尘网包括主体部和延伸部,所述延伸部相对所述主体部形成一弯折角度,所述主体部设置于所述外部孔内,以隔离所述外部孔和所述内部孔,所述延伸部位于所述外部孔和所述内部孔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防尘网,其特征在于,所述延伸部相对所述主体部形成90度的弯折角度。
6.一种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终端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内具有一收容腔,所述壳体上设置有与所述收容腔连通的通孔;
第一防尘网,设置于所述通孔内,所述防尘网的目数为60~100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防尘网相对所述通孔外开口的下沉深度为0.25~0.45mm。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防尘网的目数为80目,所述第一防尘网相对所述通孔外开口的下沉深度为0.35mm。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盖板、前盖和后盖,所述通孔形成于所述盖板和所述前盖上,所述收容腔形成于所述前盖和所述后盖之间。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包括形成于所述盖板上的外部孔,以及形成于所述前盖上的内部孔,所述外部孔和所述内部孔相对设置,且与所述收容腔连通。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防尘网设置于所述外部孔内,以隔离所述外部孔和所述内部孔。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防尘网包括主体部和延伸部,所述延伸部相对所述主体部形成一弯折角度,所述主体部设置于所述外部孔内,所述延伸部夹设于所述盖板和所述前盖之间。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延伸部相对所述主体部形成90度的弯折角度。
14.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容腔内设置有声学组件,所述声学组件的出音部与所述通孔相对设置。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终端还包括第二防尘网,所述第二防尘网贴附在所述声学组件的出音部上。
CN201720693209.XU 2017-06-14 2017-06-14 用于移动终端的防尘网和移动终端 Active CN20682101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693209.XU CN206821010U (zh) 2017-06-14 2017-06-14 用于移动终端的防尘网和移动终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693209.XU CN206821010U (zh) 2017-06-14 2017-06-14 用于移动终端的防尘网和移动终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821010U true CN206821010U (zh) 2017-12-29

Family

ID=607598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693209.XU Active CN206821010U (zh) 2017-06-14 2017-06-14 用于移动终端的防尘网和移动终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821010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107212A (zh) * 2019-12-19 2020-05-05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防尘组件及电子设备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107212A (zh) * 2019-12-19 2020-05-05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防尘组件及电子设备
CN111107212B (zh) * 2019-12-19 2021-10-26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防尘组件及电子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833618B (zh) 电子装置
CN106453756A (zh) 终端的壳体及终端
CN106686626B (zh) WiFi漫游的设置方法及终端设备
CN106452494B (zh) 用于顶针的防水套、壳体组件及终端
CN206821010U (zh) 用于移动终端的防尘网和移动终端
CN108881558B (zh) 移动终端及其fm抗干扰电路
CN106550484B (zh) 一种直通呼叫通信方法及终端
US8902926B2 (en) Portable voice and data radio base station
CN206195884U (zh) 终端的壳体及终端
CN108259647B (zh) 光感器组件及具有其的电子装置
CN107864258B (zh) 电子设备的壳体组件及电子设备
CN107908224B (zh) 电子设备的壳体组件及电子设备
CN207304721U (zh) 镜头组件、摄像头及电子设备
CN107864238B (zh) 终端的壳体组件、终端及终端的控制方法
CN112152649B (zh) 射频电路、终端设备、信号传输方法及存储介质
CN107800933A (zh) 镜头组件、摄像头及电子设备
CN107896294A (zh) 镜头组件、摄像头及电子设备
CN212012996U (zh) 功能模组及终端设备
CN206195765U (zh) 用于顶针的防水套、壳体组件及终端
EP3328040B1 (en) Housing for terminal and terminal
CN107911963B (zh) 电子设备的壳体组件及电子设备
CN207782906U (zh) 电子设备的壳体组件及电子设备
CN207820360U (zh) 电子装置
CN106550461A (zh) 一种资源使用方法及终端
CN107534958A (zh) 信号传输方法、基站及用户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523860 No. 18, Wu Sha Beach Road, Changan Town, Dongguan, Guangdong

Patentee after: OPPO Guangdo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Co., Ltd.

Address before: 523860 No. 18, Wu Sha Beach Road, Changan Town, Dongguan, Guangdong

Patentee before: Guangdong OPPO Mobile Communications Co.,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