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820199U - 扩展连接器及其充电装置 - Google Patents

扩展连接器及其充电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820199U
CN206820199U CN201720736220.XU CN201720736220U CN206820199U CN 206820199 U CN206820199 U CN 206820199U CN 201720736220 U CN201720736220 U CN 201720736220U CN 206820199 U CN206820199 U CN 20682019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xpansion connector
base
conducting element
drain pan
charg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736220.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曹建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Shiyuan Electronics Thecnology Co Ltd
Guangzhou Shirui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Shiyuan Electronics Thecnology Co Ltd
Guangzhou Shirui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Shiyuan Electronics Thecnology Co Ltd, Guangzhou Shirui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Shiyuan Electronics Thec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0736220.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82019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82019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82019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一种扩展连接器,包括顶壳及与顶壳配合安装连接的底壳,顶壳与底壳之间设有连接电路板,顶壳的侧表面上设有与连接电路板连接的若干扩展接口,底壳背向顶壳的端面上设有若干导电单元;底壳上设有与导电单元相对应的第一导电元件,第一导电元件的一端与导电单元连接,另一端与连接电路板连接;顶壳背向底壳的表面上设有若干第二导电元件,第二导电元件与连接电路板连接。本实用新型中,当对扩展连接器进行充电时,将扩展连接器置于一充电底座上,通过导电单元与充电底座接触对扩展连接器进行充电,而无需连接线进行连接充电,所以使得扩展连接器充电更方便。本实用新型同时还公开了一种充电装置。

Description

扩展连接器及其充电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扩展连接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扩展连接器及对该扩展连接器进行充电的充电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对笔记本电脑或平板电脑等电子设备的要求更高,使得其外型逐渐朝着更轻、更薄的方向发展。然而,在追求笔记本电脑或平板电脑等电子设备轻巧时尚的同时,由于电子设备的体积缩小,相应的会导致电子产品的一些功能在开发的过程中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
例如传统的笔记本电脑,由于体积相对较大,其中的USB接口可以设置多个,但是随着笔记本电脑的结构逐渐轻巧化,其中的USB接口的数量相对会减少,这样就需要另外连接一个扩展连接器来增加USB接口的数量。现有技术中的扩展连接器,一般需要通过连接线与电子设备连接,在进行数据传输时,同时对本身进行充电,或与充电设备连接,进行充电。连接线的接头与充电设备的连接方式,一般为插接方式,此种使用过程中的拔插动作使得体验效果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充电方便的扩展连接器。
一种扩展连接器,包括顶壳及与所述顶壳配合安装连接的底壳,所述顶壳与所述底壳之间设有连接电路板,及与所述连接电路板连接的无线传输模块和储能元件,其中,
所述顶壳的侧表面上设有与所述连接电路板连接的若干扩展接口,所述底壳背向所述顶壳的端面上设有若干导电单元;
所述底壳上设有与所述导电单元相对应的第一导电元件,所述第一导电元件的一端与所述导电单元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连接电路板连接;
所述顶壳背向所述底壳的表面上设有若干第二导电元件,所述第二导电元件与所述连接电路板连接;
当对所述扩展连接器进行充电时,将所述扩展连接器置于一充电底座上,通过所述导电单元与所述充电底座接触对所述储能元件进行充电。
相较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中,当对所述扩展连接器进行充电时,只需将所述扩展连接器置于所述充电底座上,通过所述导电单元与所述充电底座接触对所述储能元件进行充电,而无需连接线进行连接充电,所以使得所述扩展连接器充电更方便。
进一步地,所述底壳包括位于中部的接触部,及与所述接触部连接且与所述顶壳配合安装连接的倾斜部。
进一步地,所述顶壳包括与所述倾斜部配合安装连接的连接部及与所述连接部连接的承接部,所述承接部上设有承接槽,所述第二导电元件突出所述承接槽的底部。
进一步地,所述承接槽的截面形状与所述底壳的截面形状相同。
进一步地,所述导电单元与所述底壳通过注塑方式形成一体式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导电元件为双头探针。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导电元件、所述导电单元分别为圆环形、双头探针或单头探针当中的一种,其中,
当所述第二导电元件为圆环形时,所述导电单元为双头探针或单头探针当中的一种;
当所述第二导电元件为双头探针或单头探针当中的一种时,所述导电单元为圆环形,且所述第二导电元件的一端与所述连接电路板连接、另一端突出所述顶壳。
进一步地,所述顶壳与所述底壳之间还设有与所述连接电路板连接的无线传输模块,所述无线传输模块用于所述扩展连接器与电子设备之间进行数据传输。
一种充电装置,包括充电底座,和所述扩展连接器,其中,
所述底座上设有充电槽,所述充电槽的底部设有与所述导电单元的个数相同的底座导电元件;
相邻两个所述底座导电元件之间的间距与相邻两个所述导电单元之间的间距相等;
当对所述扩展连接器进行充电时,所述底壳置于所述充电槽中,所述底座导电元件与所述导电单元接触对所述扩展连接器进行充电。
进一步地,所述充电底座的内部设有底座电路板,所述底座导电元件的一端与所述底座电路板连接,另一端突出所述充电槽的底部。
进一步地,所述底座导电元件为双头探针或单头探针当中的一种。
进一步地,所述充电底座的内部还设有与所述底座电路板连接的无线收发器,所述无线收发器用于所述充电底座与电子设备之间进行数据传输。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中充电装置的立体图;
图2为图1中充电装置的分解图;
图3为图1中含有两个扩展连接器的充电装置的立体图;
图4为图2中扩展连接器的仰视图;
图5为图2中扩展连接器的A-A处的截面示意图;
图6为图2中充电底座的B-B处的截面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中扩展连接器的A-A'处的截面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中充电底座的B-B'处的截面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若干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设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请参阅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充电装置,包括充电底座10,和所述扩展连接器11,所述充电底座10用于直接对所述扩展连接器11进行充电。
请参阅图4和图5,所述扩展连接器11包括顶壳111及与所述顶壳111配合安装连接的底壳112,所述顶壳111与所述底壳112之间设有连接电路板113,及与所述连接电路板113连接的无线传输模块114和储能元件115,其中,
所述顶壳111的侧表面上设有与所述连接电路板113连接的若干扩展接口20,所述底壳112背向所述顶壳111的端面上设有九个导电单元116;
所述底壳112上设有与所述导电单元116相对应的第一导电元件117,所述第一导电元件117的一端与所述导电单元116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连接电路板113连接;
所述连接电路板113背向所述底壳112的表面上设有九个第二导电元件118,所述第二导电元件118的另一端突出所述顶壳111;
当对所述扩展连接器11进行充电时,将所述扩展连接器11置于一充电底座10上,通过所述导电单元116与所述充电底座10接触对所述储能元件115进行充电。
具体的,本实施例中,九个所述第一导电元件117位于同一直线上。可以理解的,在其它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导电元件117的个数可以为若干个。
具体的,本实施例中,九个所述第二导电元件118位于同一直线上。可以理解的,在其它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导电元件118的个数可以为若干个。
具体的,本实施例中,所述无线传输模块114用于所述扩展连接器11与电子设备之间以无线传输方式进行数据传输。这样就去除了数据线,使得所述扩展连接器11在使用时更方便。本实施例中,所述电子设备可以为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或台式电脑等当中的一种。
本实施例中,所述无线传输方式为Zigbee。可以理解的,在其它实施例中,所述无线传输方式为Zigbee之外,也可以为Z-Wave、蓝牙、Wifi及RF射频当中的一种。
请参阅图5,所述底壳112包括位于中部的接触部1121,及与所述接触部1121连接且与所述顶壳111配合安装连接的倾斜部1122。
所述顶壳111包括与所述倾斜部1122配合安装连接的连接部1111及与所述连接部1111连接的承接部1112,所述承接部1112上设有承接槽1113,所述第二导电元件118突出所述承接槽1113的底部。
具体的,本实施例中,所述承接槽1113的截面形状与所述底壳112的截面形状相同,便于多个所述扩展连接器11之间进行叠加。当两个所述扩展连接器11进行叠加时,其中一个所述扩展连接器11的底壳112位于另一个所述扩展连接器11的顶壳111上的承接槽1113中,所述接触部1121与所述承接槽1113的底部贴合,所述导电单元116与所述第二导电元件118接触。所述倾斜部1122与所述承接槽1113之间设计留有间隙,能够保证所述接触部1121与所述承接槽1113的底部优先配合到位。所述承接槽1113中设有与所述倾斜部1122相对应的斜面,可保证所述扩展连接器11不会出现位置水平移动的同时,在所述扩展连接器11进行叠加时可做自动对位。
具体的,本实施例中,所述底壳112上设有配重块119。在进行叠加时,所述配重块119可以加速所述扩展连接器11的自动对位。
请参阅图4和图5,所述导电单元116为圆环形,且在所述底壳112的端面上以同心圆环的形式排列,相邻的两个所述导电单元116之间的间距相等。所以使得所述扩展连接器11可以与所述充电底座10以任意角度接触来进行充电。具体的,本实施例中,所述导电单元116的个数包括九个,可以理解的,在其它实施例中,所述导电单元116的个数可以为若干个。
具体的,本实施例中,所述导电单元116与所述底壳112通过注塑方式形成一体式结构。此种方式简化了所述导电单元116与所述底壳112之间的装配,有效降低了工时和生产成本,同时提高了所述导电单元116与所述底壳112之间的连接稳定性。
具体的,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导电元件117通过热压或冷压方式压入所述底壳112中,并与所述导电单元116连接。采用热压或冷压方式,可以提高生产效率,进行大批量生产。
具体的,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导电元件117为双头探针。所述双头探针一端的触点压入所述导电单元116中,另一端的触点与所述连接电路板113连接。由于所述第一导电元件117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导电单元116和所述连接电路板113连接,所以采用双头探针,可以提高连接的稳定性。
请再参阅图2,所述顶壳111的侧表面上设有与所述连接电路板113连接的若干扩展接口20。所述扩展接口20为USB接口,便于所述扩展连接器11与U盘或手机连接,使得U盘或手机通过所述扩展连接器11与电脑之间进行数据传输。
具体的,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导电元件118为双头探针。所述第二导电元件118一端的触点与所述连接电路板113连接,另一端突出所述承接槽1113的底部,便于在与另一个所述扩展连接器11进行叠加时,与另一个所述扩展连接器11中的所述导电单元116接触,对另一个所述扩展连接器11进行通电。
请参阅图6,所述底座10上设有充电槽101,所述充电槽101的底部设有与所述导电单元116的个数相同的底座导电元件102;
相邻两个所述底座导电元件102之间的间距与相邻两个所述导电单元116之间的间距相等;
当对所述扩展连接器11进行充电时,所述底壳112置于所述充电槽101中,所述底座导电元件102与所述导电单元116接触对所述扩展连接器11进行充电。
具体的,本实施例中,所述充电底座10的内部设有底座电路板103,所述底座导电元件102的一端与所述底座电路板103连接,另一端突出所述充电槽101的底部。
具体的,本实施例中,所述底座导电元件102为单头探针。所述单头探针的端部触点突出所述充电槽101的底部,所述单头探针的另一端连接有探针基座104,所述探针基座104与所述底座电路板103连接。所述探针基座104为所述单头探针来料时,与所述单头探针形成的一体式结构,简化所述单头探针与所述底座电路板103之间的装配。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所述充电底座10的内部还设有与所述底座电路板103连接的无线收发器,所述无线收发器用于所述充电底座与电子设备之间进行数据传输。这样就去除了数据线或控制按钮,使得用户可以通过电子设备对所述充电底座10直接进行控制。本实施例中,所述电子设备可以为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或台式电脑等当中的一种。
本实施例中,所述无线传输方式为Zigbee。可以理解的,在其它实施例中,所述无线传输方式为Zigbee之外,也可以为Z-Wave、蓝牙、Wifi及RF射频当中的一种。
具体的,本实施例中,所述充电槽101的截面形状与所述底壳112的截面形状相同,便于所述扩展连接器11和所述充电底座10之间进行放置充电。所述倾斜部1122与所述充电槽101之间设计留有间隙,能够保证所述接触部1121与所述充电槽101的底部优先配合到位。所述充电槽101中设有与所述倾斜部1122相对应的斜面,可保证所述扩展连接器11不会出现位置水平移动的同时,在所述扩展连接器11进行充电时可做自动对位。
具体的,本实施例中,所述导电单元为圆环形,所述第二导电单元为双头探针或单头探针当中的一种。可以理解的,在其它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导电元件、所述导电单元分别为圆环形、双头探针或单头探针当中的一种,其中,
当所述第二导电元件为圆环形时,所述导电单元为双头探针或单头探针当中的一种;
当所述第二导电元件为双头探针或单头探针当中的一种时,所述导电单元为圆环形,且所述第二导电元件的一端与所述连接电路板连接、另一端突出所述顶壳。
综上,当所述扩展连接器11进行充电时,只需将所述扩展连接器11放置于所述充电底座10上,使得所述底壳112置于所述充电槽101中,此时,所述导电单元116与所述底座导电元件102接触对所述扩展连接器11中的所述储能元件115进行充电。
本实用新型中,由于设有所述导电单元116,使得所述扩展连接器11与所述充电底座10能以任意角度接触来进行充电,而无需连接线进行连接充电,所以使得所述扩展连接器11充电更方便,所述充电槽101的截面形状与所述底壳112的截面形状相同,使得所述扩展连接器11放置在所述充电底座10上时,能够实现自动对位。此外,所述承接槽1113的截面形状与所述底壳112的截面形状相同,使得多个所述扩展连接器11之间可以进行叠加。
请参阅图7,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扩展连接器11a,本实施例中所述扩展连接器11a与第一实施例中所述扩展连接器11大抵相同,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导电元件118a为单头探针,所述第二导电元件118a一端与所述连接电路板113a连接,另一端的触点突出所述承接槽1113a的底部。
请参阅图8,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充电底座10a,本实施例中所述充电底座10a与第一实施例中所述充电底座10大抵相同,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中,所述底座导电元件102a为双头探针,所述底座导电元件102a一端的触点通过一导电连接件105与所述底座电路板103a连接,另一端的触点突出所述充电槽101a的底部。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2)

1.一种扩展连接器,包括顶壳及与所述顶壳配合安装连接的底壳,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壳与所述底壳之间设有连接电路板,及与所述连接电路板连接的储能元件,其中,
所述顶壳的侧表面上设有与所述连接电路板连接的若干扩展接口,所述底壳背向所述顶壳的端面上设有若干导电单元;
所述底壳中设有与所述导电单元相对应的第一导电元件,所述第一导电元件的一端与所述导电单元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连接电路板连接;
所述顶壳背向所述底壳的表面上设有若干第二导电元件,所述第二导电元件与所述连接电路板连接;
当对所述扩展连接器进行充电时,将所述扩展连接器置于一充电底座上,通过所述导电单元与所述充电底座接触对所述储能元件进行充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扩展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壳包括位于中部的接触部,及与所述接触部连接且与所述顶壳配合安装连接的倾斜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扩展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壳包括与所述倾斜部配合安装连接的连接部及与所述连接部连接的承接部,所述承接部上设有承接槽,所述第二导电元件突出所述承接槽的底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扩展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承接槽的截面形状与所述底壳的截面形状相同。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扩展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单元与所述底壳通过注塑方式形成一体式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扩展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电元件为双头探针。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扩展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导电元件、所述导电单元分别为圆环形、双头探针或单头探针当中的一种,其中,
当所述第二导电元件为圆环形时,所述导电单元为双头探针或单头探针当中的一种;
当所述第二导电元件为双头探针或单头探针当中的一种时,所述导电单元为圆环形,且所述第二导电元件的一端与所述连接电路板连接、另一端突出所述顶壳。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扩展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壳与所述底壳之间还设有与所述连接电路板连接的无线传输模块,所述无线传输模块用于所述扩展连接器与电子设备之间进行数据传输。
9.一种充电装置,包括充电底座,和权利要求1至8任意一项所述的扩展连接器,其中,
所述底座上设有充电槽,所述充电槽的底部设有与所述导电单元的个数相同的底座导电元件;
相邻两个所述底座导电元件之间的间距与相邻两个所述导电单元之间的间距相等;
当对所述扩展连接器进行充电时,所述底壳置于所述充电槽中,所述底座导电元件与所述导电单元接触对所述扩展连接器进行充电。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底座的内部设有底座电路板,所述底座导电元件的一端与所述底座电路板连接,另一端突出所述充电槽的底部。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导电元件为双头探针或单头探针当中的一种。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底座的内部还设有与所述底座电路板连接的无线收发器,所述无线收发器用于所述充电底座与电子设备之间进行数据传输。
CN201720736220.XU 2017-06-22 2017-06-22 扩展连接器及其充电装置 Active CN20682019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736220.XU CN206820199U (zh) 2017-06-22 2017-06-22 扩展连接器及其充电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736220.XU CN206820199U (zh) 2017-06-22 2017-06-22 扩展连接器及其充电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820199U true CN206820199U (zh) 2017-12-29

Family

ID=607614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736220.XU Active CN206820199U (zh) 2017-06-22 2017-06-22 扩展连接器及其充电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820199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392495A (zh) * 2019-08-20 2019-10-29 方萍 一种用于电子产品的模块化可扩展连接外壳
CN112533418A (zh) * 2020-11-30 2021-03-19 潍坊歌尔微电子有限公司 遥控装置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392495A (zh) * 2019-08-20 2019-10-29 方萍 一种用于电子产品的模块化可扩展连接外壳
WO2021031654A1 (zh) * 2019-08-20 2021-02-25 方萍 一种用于电子产品的模块化可扩展连接外壳
CN112533418A (zh) * 2020-11-30 2021-03-19 潍坊歌尔微电子有限公司 遥控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022735U (zh) 多功能插座
CN202435145U (zh) 近场通讯与无线充电共享的感应模块
WO2018223703A1 (zh) 键盘
CN105378603A (zh) 便携式键盘和扬声器组件
CN206820199U (zh) 扩展连接器及其充电装置
TWM412534U (en) Wire module capable of simultaneously supporting rapid charging and data transmission for electronic device
US20150015492A1 (en) Keyboard enabling inputting of position information and keyboard system comprising same
CN204244456U (zh) 耳机
CN203690594U (zh) 一种新型的移动终端数据接口组件
CN206100092U (zh) 一种多接口手机转接器
US20150091380A1 (en) Power conversion device with multiple interfaces
CN203661118U (zh) 一种手机卡及手机卡座
CN206820521U (zh) 一种充电装置
CN206820211U (zh) 扩展连接器及其充电装置
CN201750013U (zh) Usb线组
CN204927644U (zh) 一种多功能连接数据线
CN203950245U (zh) 笔记本电脑
CN105762891A (zh) 一种智能移动终端的充电电路及其方法
CN205581856U (zh) 一种电子设备扩展装置
CN217563732U (zh) 一种联动切换系统
CN204835589U (zh) 一种自带充电插头的一电多充式可移动电源
CN214125340U (zh) 可磁性连接更换显示屏的移动终端
CN202523001U (zh) 一种功能接口转换输入装置
CN108932010A (zh) 扩充基座及可携式电子装置
CN104577399B (zh) 电子连接器的插舌、移动终端和电源适配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