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819283U - 一种有蓄电功能的计算机电源 - Google Patents

一种有蓄电功能的计算机电源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819283U
CN206819283U CN201720684273.1U CN201720684273U CN206819283U CN 206819283 U CN206819283 U CN 206819283U CN 201720684273 U CN201720684273 U CN 201720684273U CN 206819283 U CN206819283 U CN 20681928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wer
battery
computer
power supply
electroly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684273.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韩其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Vaty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韩其洋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韩其洋 filed Critical 韩其洋
Priority to CN201720684273.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81928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81928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819283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Battery Mounting, Suspend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有蓄电功能的计算机电源,其结构包括电源保护罩、电源导线保护层、电源导线、接线端子、风扇保护网、散热风扇、固定螺栓、定位孔、散热孔、开关按钮、电源接口、固定板、蓄电池,电源导线穿过电源保护罩与蓄电池电连接,蓄电池由电解液、正极接线柱、负极接线柱、电池保护壳组成,电解液嵌于电池保护壳内部,正极接线柱穿过电池保护壳与电解液相连接,负极接线柱穿过电池保护壳与电解液相连接,正极接线柱、负极接线柱与电源接口电连接,本实用新型实现了计算机电源通过安装有蓄电池,即使在断电后还可以给计算机进行经济供电,保证计算机资料不会因为没保存而丢失,提高计算机电源的可靠性。

Description

一种有蓄电功能的计算机电源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有蓄电功能的计算机电源,属于计算机电源领域。
背景技术
计算机属于弱电产品,也就是说部件的工作电压比较低,一般在正负12伏以内,并且是直流电,而普通的市电为220伏交流电,不能直接在计算机部件上使用,因此计算机和很多家电一样需要一个电源部分,负责将普通市电转换为计算机可以使用的电压,一般安装在计算机内部,计算机的核心部件工作电压非常低,并且由于计算机工作频率非常高,因此对电源的要求比较高,目前计算机的电源为开关电路,将普通交流电转为直流电,再通过斩波控制电压,将不同的电压分别输出给主板、硬盘、光驱等计算机部件。
现有技术公开申请号为201220596280.3的一种计算机电源,包括电磁兼容滤波器、输入整流与滤波器、高频开关功率变换模块、多路输出整流与滤波器、辅助电源模块、脉宽调制控制器及辅助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模拟混沌信号发生器及模拟混沌信号处理模块,所述模拟混沌信号处理模块接收模拟混沌信号发生器的输出信号并进行处理后输出,所述脉宽调制控制器同时接收辅助电源模块、辅助电路及模拟混沌信号处理模块的输出信号并进行处理后输出给高频开关功率变换模块,其优点为:能改善开关电源的电磁兼容性,主要途径是通过混沌化系统后降低系统中存在的开关频率的谐波信号的幅值,削减谐波分量的尖峰,从而使传导干扰减小,但现有技术结构复杂,在使用时断电后计算机无法进行紧急供电,容易导致计算机资料丢失,无法在断电后对计算机进行紧急供电,装置可靠性差。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有蓄电功能的计算机电源,以解决现有技术结构复杂,在使用时断电后计算机无法进行紧急供电,容易导致计算机资料丢失,无法在断电后对计算机进行紧急供电,装置可靠性差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有蓄电功能的计算机电源,其结构包括电源保护罩、电源导线保护层、电源导线、接线端子、风扇保护网、散热风扇、固定螺栓、定位孔、散热孔、开关按钮、电源接口、固定板、蓄电池,所述电源导线穿过电源保护罩与蓄电池电连接,所述电源导线保护层包裹于电源导线外表面,所述电源导线连接于接线端子右侧,所述风扇保护网通过螺栓连接于电源保护罩左侧表面,所述散热风扇安装于风扇保护网右侧,所述固定螺栓通过螺纹连接于电源保护罩上下两端,所述定位孔贯穿连接于电源保护罩正面四个角,所述散热孔位于电源保护罩正面,所述固定板与散热孔成一体化结构,所述开关按钮安装于固定板表面下方,所述开关按钮通过电连接于电源接口下方,所述蓄电池通过螺栓固定于电源保护罩右侧,所述蓄电池由电解液、正极接线柱、负极接线柱、电池保护壳组成,所述电解液嵌于电池保护壳内部,所述正极接线柱穿过电池保护壳与电解液相连接,所述负极接线柱穿过电池保护壳与电解液相连接,所述正极接线柱、负极接线柱与电源接口电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风扇保护网包括保护网主体、连接杆,所述保护网主体与连接杆焊接在一起。
进一步地,所述电源接口设有接触件,所述接触件嵌套于电源接口内部。
进一步地,所述电源保护罩为矩形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杆设有4根。
进一步地,所述电源保护罩为不锈钢材质。
进一步地,所述电池保护壳为钢壳/铝壳材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实现了计算机电源通过安装有蓄电池,即使在断电后还可以给计算机进行经济供电,保证计算机资料不会因为没保存而丢失,提高计算机电源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有蓄电功能的计算机电源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蓄电池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电源保护罩-1、电源导线保护层-2、电源导线-3、接线端子-4、风扇保护网-5、散热风扇-6、固定螺栓-7、定位孔-8、散热孔-9、开关按钮-10、电源接口-11、固定板-12、蓄电池-13、保护网主体-501、连接杆-502、接触件-1101、电解液-1301、正极接线柱-1302、负极接线柱-1303、电池保护壳-1304。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1-图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有蓄电功能的计算机电源的方案:一种有蓄电功能的计算机电源,其结构包括电源保护罩1、电源导线保护层2、电源导线3、接线端子4、风扇保护网5、散热风扇6、固定螺栓7、定位孔8、散热孔9、开关按钮10、电源接口11、固定板12、蓄电池13,所述电源导线3穿过电源保护罩1与蓄电池13电连接,所述电源导线保护层2包裹于电源导线3外表面,所述电源导线3连接于接线端子4右侧,所述风扇保护网5通过螺栓连接于电源保护罩1左侧表面,所述散热风扇6安装于风扇保护网5右侧,所述固定螺栓7通过螺纹连接于电源保护罩1上下两端,所述定位孔8贯穿连接于电源保护罩1正面四个角,所述散热孔9位于电源保护罩1正面,所述固定板12与散热孔9成一体化结构,所述开关按钮10安装于固定板12表面下方,所述开关按钮10通过电连接于电源接口11下方,所述蓄电池13通过螺栓固定于电源保护罩1右侧,所述蓄电池13由电解液1301、正极接线柱1302、负极接线柱1303、电池保护壳1304组成,所述电解液1301嵌于电池保护壳1304内部,所述正极接线柱1302穿过电池保护壳1304与电解液1301相连接,所述负极接线柱1303穿过电池保护壳1304与电解液1301相连接,所述正极接线柱1302、负极接线柱1303与电源接口11电连接,所述风扇保护网5包括保护网主体501、连接杆502,所述保护网主体501与连接杆502焊接在一起,所述电源接口11设有接触件1101,所述接触件1101嵌套于电源接口11内部,所述电源保护罩1为矩形结构,所述连接杆502设有4根。
本专利所说的蓄电池,主要是为了使计算机电源即使在断电后还可以给计算机进行经济供电,保证计算机资料不会因为没保存而丢失,提高计算机电源的可靠性。
在进行使用时,将电源线接入电源接口对计算机电源进行供电,在断电后蓄电池对计算机进行紧急供电,保证计算机资料不丢失。
本实用新型的电源保护罩-1、电源导线保护层-2、电源导线-3、接线端子-4、风扇保护网-5、散热风扇-6、固定螺栓-7、定位孔-8、散热孔-9、开关按钮-10、电源接口-11、固定板-12、蓄电池-13、保护网主体-501、连接杆-502、接触件-1101、电解液-1301、正极接线柱-1302、负极接线柱-1303、电池保护壳-1304,部件均为通用标准件或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晓的部件,其结构和原理都为本技术人员均可通过技术手册得知或通过常规实验方法获知,本实用新型解决的问题是现有技术结构复杂,在使用时断电后计算机无法进行紧急供电,容易导致计算机资料丢失,无法在断电后对计算机进行紧急供电,装置可靠性差,本实用新型实现了计算机电源通过安装有蓄电池,即使在断电后还可以给计算机进行经济供电,保证计算机资料不会因为没保存而丢失,提高计算机电源的可靠性,具体如下所述:
所述蓄电池13由电解液1301、正极接线柱1302、负极接线柱1303、电池保护壳1304组成,所述电解液1301嵌于电池保护壳1304内部,所述正极接线柱1302穿过电池保护壳1304与电解液1301相连接,所述负极接线柱1303穿过电池保护壳1304与电解液1301相连接,所述正极接线柱1302、负极接线柱1303与电源接口11电连接。
甲采用铝壳材质的电池保护壳,利用该蓄电池在断电后对计算机进行紧急供电;
乙采用钢壳材质的电池保护壳,利用该蓄电池在断电后对计算机进行紧急供电;
铝壳 钢壳
安全性
重量 较轻 较重
综上所述,采用铝壳材质的电池保护壳,利用该蓄电池在断电后对计算机进行紧急供电的效果最佳,安全性高且重量较轻。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Claims (5)

1.一种有蓄电功能的计算机电源,其结构包括电源保护罩(1)、电源导线保护层(2)、电源导线(3)、接线端子(4)、风扇保护网(5)、散热风扇(6)、固定螺栓(7)、定位孔(8)、散热孔(9)、开关按钮(10)、电源接口(11)、固定板(12)、蓄电池(13),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源导线(3)穿过电源保护罩(1)与蓄电池(13)电连接,所述电源导线保护层(2)包裹于电源导线(3)外表面,所述电源导线(3)连接于接线端子(4)右侧,所述风扇保护网(5)通过螺栓连接于电源保护罩(1)左侧表面,所述散热风扇(6)安装于风扇保护网(5)右侧,所述固定螺栓(7)通过螺纹连接于电源保护罩(1)上下两端,所述定位孔(8)贯穿连接于电源保护罩(1)正面四个角,所述散热孔(9)位于电源保护罩(1)正面,所述固定板(12)与散热孔(9)成一体化结构,所述开关按钮(10)安装于固定板(12)表面下方,所述开关按钮(10)通过电连接于电源接口(11)下方,所述蓄电池(13)通过螺栓固定于电源保护罩(1)右侧;
所述蓄电池(13)由电解液(1301)、正极接线柱(1302)、负极接线柱(1303)、电池保护壳(1304)组成,所述电解液(1301)嵌于电池保护壳(1304)内部,所述正极接线柱(1302)穿过电池保护壳(1304)与电解液(1301)相连接,所述负极接线柱(1303)穿过电池保护壳(1304)与电解液(1301)相连接,所述正极接线柱(1302)、负极接线柱(1303)与电源接口(11)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有蓄电功能的计算机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扇保护网(5)包括保护网主体(501)、连接杆(502),所述保护网主体(501)与连接杆(502)焊接在一起。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有蓄电功能的计算机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接口(11)设有接触件(1101),所述接触件(1101)嵌套于电源接口(11)内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有蓄电功能的计算机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保护罩(1)为矩形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有蓄电功能的计算机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502)设有4根。
CN201720684273.1U 2017-06-13 2017-06-13 一种有蓄电功能的计算机电源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81928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684273.1U CN206819283U (zh) 2017-06-13 2017-06-13 一种有蓄电功能的计算机电源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684273.1U CN206819283U (zh) 2017-06-13 2017-06-13 一种有蓄电功能的计算机电源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819283U true CN206819283U (zh) 2017-12-29

Family

ID=607597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684273.1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819283U (zh) 2017-06-13 2017-06-13 一种有蓄电功能的计算机电源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81928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360697B (zh) 一种三相逆变系统igbt模块功率-温度控制及检测装置
CN105531787A (zh) 直流断路器的试验装置及其试验方法
CN206819283U (zh) 一种有蓄电功能的计算机电源
CN108107329A (zh) 一种交流电弧频域检测方法
CN101106009B (zh) 一种舰用超级电容消磁机
CN207182286U (zh) 一种断电自动数据销毁的安全固态硬盘
CN201118445Y (zh) 直流高压发生器
CN206023333U (zh) 无线充电器
CN205120775U (zh) 高压发生器及高压验电装置
CN204761447U (zh) 一种dx型中波发射机功放模块智能测试平台
CN209605976U (zh) 一种中压开关柜电缆连接终端温度监测装置
CN202679269U (zh) 基于高频电源转换技术的高频智能逆变装置
CN208797591U (zh) 一种变流电路、变流器及光伏系统
CN205789383U (zh) 一种电力变压箱
CN206237326U (zh) 静止变流装置
CN207994936U (zh) 一种带有警报功能的led电源
CN105471225A (zh) 一种高度集成变流器功率模块
CN206331374U (zh) 一种分离式风扇用的计算机电源
CN105024461B (zh) 绝缘型架空线路无线取电装置
CN202624274U (zh) 一种地铁隧道自发电声光提醒器
CN209472537U (zh) 一种抗震动三相电源滤波器
CN201215926Y (zh) 数码发电机逆变器功率管布置结构
CN204179923U (zh) 制动装置
CN202931184U (zh) 发电机整流盘
CN206865341U (zh) 一种舰载模块电源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Zhang Xianneng

Inventor before: Han Qiyang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80425

Address after: 518000 Guangdong Shenzhen Baoan District city Sha Jing Street Xinqiao third industrial area 12 row A building first floor.

Patentee after: Vatyn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312400 Ling GEE village, Jin Ting Town, Shengzhou City, Shaoxing, Zhejiang

Patentee before: Han Qiyang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1229

Termination date: 20200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