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817996U - 一种余热发电快速降温补水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余热发电快速降温补水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817996U
CN206817996U CN201720604245.4U CN201720604245U CN206817996U CN 206817996 U CN206817996 U CN 206817996U CN 201720604245 U CN201720604245 U CN 201720604245U CN 206817996 U CN206817996 U CN 20681799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ank
avris
sliding block
dividing plate
cogener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604245.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阮云松
孔祥玉
张体富
夏跃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imen Tong Y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imen Tong Y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imen Tong Ye Co Ltd filed Critical Yimen Tong Y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0604245.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81799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81799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81799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10/00Technologies related to metal processing
    • Y02P10/25Process efficiency

Landscapes

  • Heat-Pump Type And Storage Water Heat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余热发电快速降温补水装置,包括装置本体、水位感应器、推动装置、炉体、闭合装置、控制装置、电磁阀;装置本体包括第一水槽、隔板、支撑柱、固定板、第二水槽;第一水槽设于第二水槽边侧,通过电磁阀相连接贯通;水位感应器设于第一水槽内角密封凹角内;隔板设于第二水槽内;固定板设于隔板中间开槽两边侧;支撑柱设于隔板中间开槽两边侧上端;推动装置设于第二水槽两端;炉体横向设与第二水槽中间位置;闭合装置设于第二水槽内平面;控制装置设于装置本体边侧。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余热发电快速降温补水装置,通过第一水槽、第二水槽实现快速补水,并且铜冶炼通过两闭合板之间散热;该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Description

一种余热发电快速降温补水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余热发电快速降温补水装置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余热发电快速降温补水装置。
背景技术
现在铜冶炼过程中,散热补水需求大,通常为人工补给;由于温度高,人工不便于管理。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余热发电快速降温补水装置,解决了散热补水、人工管理工作模式。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余热发电快速降温补水装置,包括装置本体、水位感应器、推动装置、炉体、闭合装置、控制装置、电磁阀;所述装置本体包括第一水槽、隔板、支撑柱、固定板、第二水槽;所述第一水槽设于第二水槽边侧,并且通过电磁阀相连接贯通;所述第一水槽内侧设有一密封凹角,并且下端与第二水槽相通;所述水位感应器设于第一水槽内角密封凹角内;所述隔板设于第二水槽内,并且隔板中间设有开槽;所述固定板设于隔板中间开槽两边侧;所述支撑柱设于隔板中间开槽两边侧上端;所述推动装置设于第二水槽两端;所述推动装置包括第一滑块、第二滑块、气缸、气缸固定板;所述气缸固定板分别设于第二水槽左右两侧,并且气缸设于上端;所述第二水槽内边侧设有第一滑槽,并且第一滑块分别与第一滑槽相配合;所述气缸与第一滑块相配合;所述第二滑块设于隔板中间开槽;所述炉体横向设与第二水槽中间位置,并且分别左右两端分别与第二滑块、第一滑块紧固;所述闭合装置设于第二水槽内平面,并且设于左右两侧;所述闭合装置包括闭合板、弹簧、合页;所述闭合板通过合页设于第二水槽内边侧,并且闭合板上端两角通过弹簧与固定板紧固;所述控制装置设于装置本体边侧,并且与水位感应器、电磁阀、气缸相配合。
优选的,所述控制装置包括控制按钮、续电器、显示屏、单片机;
所述控制按钮、显示屏设于第一水槽外边侧,并且与单片机相连接;
所述单片机与续电器相连接。
优选的,所述炉体两端设有连轴杆。
优选的,所述第二滑块中间为穿孔。
优选的,所述第一水槽内侧下平面高于第二水槽内平面。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提供了的一种余热发电快速降温补水装置,第一水槽设于第二水槽边侧,并且通过电磁阀相连接贯通;水位感应器设于第一水槽内角密封凹角内;隔板设于第二水槽内;固定板设于隔板中间开槽两边侧;支撑柱设于隔板中间开槽两边侧上端;推动装置设于第二水槽两端;炉体横向设与第二水槽中间位置;闭合装置设于第二水槽内平面;控制装置设于装置本体边侧的技术特征。使得本实用新型在使用过程中不需要像传统余热发电快速降温补水装置一样,通过第一水槽、第二水槽来实现快速补水,并且气缸实现炉体上下运行,进行冷却;闭合板通过弹簧,可一致保持第二水槽上端为闭合状态,方便将其热气设于第二水槽内侧,减少总体外侧温度过高,能更好的人员操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详细的说明。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的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说明书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除非另有定义,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说明书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余热发电快速降温补水装置,包括装置本体201、水位感应器202、推动装置203、炉体204、闭合装置205、控制装置206、电磁阀207;
装置本体201包括第一水槽301、隔板302、支撑柱303、固定板304、第二水槽305;
第一水槽301设于第二水槽305边侧,并且通过电磁阀207相连接贯通;
可快速补水;
第一水槽301内侧设有一密封凹角,并且下端与第二水槽相通;
水位感应器202设于第一水槽301内角密封凹角内;
用于确认第一水槽内水位深度,实现第二水槽快速补水;
隔板302设于第二水槽305内,并且隔板302中间设有开槽;
便于炉体固定;
固定板304设于隔板302中间开槽两边侧;
方便炉体上下运行,并且将其热量设于内侧;
支撑柱303设于隔板302中间开槽两边侧上端;
用于固定气缸固定板;
推动装置203设于第二水槽305两端;
实现滑槽上下移动,来带动炉体上下运行;
推动装置203包括第一滑块401、第二滑块402、气缸403、气缸固定板404;
气缸固定板404分别设于第二水槽305左右两侧,并且气缸403设于上端;
第二水槽305内边侧设有第一滑槽,并且第一滑块401分别与第一滑槽相配合;
气缸403与第一滑块401相配合;
第二滑块402设于隔板302中间开槽;
炉体204横向设与第二水槽305中间位置,并且分别左右两端分别与第二滑块402、第一滑块401紧固;
闭合装置205设于第二水槽305内平面,并且设于左右两侧;
用于将其热量设于第二水槽内侧;
闭合装置205包括闭合板501、弹簧502、合页503;
闭合板501通过合页503设于第二水槽305内边侧,并且闭合板501上端两角通过弹簧502与固定板304紧固;
控制装置206设于装置本体201边侧,并且与水位感应器202、电磁阀207、气缸403相配合。
优选的,控制装置206包括控制按钮701、续电器702、显示屏703、单片机704;
控制按钮701、显示屏703设于第一水槽301外边侧,并且与单片机704相连接;
单片机704与续电器702相连接;
单片机用于控制水位感应器、电磁阀、气缸运行。
优选的,炉体204两端设有连轴杆;方便两端与滑块配合,实现上下移动。
优选的,第二滑块402中间为穿孔;便于炉体边侧贯穿配合,方便上下移动。
优选的,第一水槽301内侧下平面高于第二水槽305内平面;方便快速补水。
使用时:通过第一水槽、第二水槽来实现快速补水,并且气缸实现炉体上下运行,进行冷却;闭合板通过弹簧,可一致保持第二水槽上端为闭合状态,方便将其热气设于第二水槽内侧,减少总体外侧温度过高,能更好的人员操作;第一水槽设于第二水槽边侧,并且通过电磁阀相连接贯通;可快速补水;第一水槽内侧设有一密封凹角,并且下端与第二水槽相通;水位感应器设于第一水槽内角密封凹角内;用于确认第一水槽内水位深度,实现第二水槽快速补水;隔板设于第二水槽内,并且隔板中间设有开槽;便于炉体固定;固定板设于隔板中间开槽两边侧;方便炉体上下运行,并且将其热量设于内侧;支撑柱设于隔板中间开槽两边侧上端;用于固定气缸固定板;推动装置设于第二水槽两端;实现滑槽上下移动,来带动炉体上下运行;推动装置包括第一滑块、第二滑块、气缸、气缸固定板;气缸固定板分别设于第二水槽左右两侧,并且气缸设于上端;第二水槽内边侧设有第一滑槽,并且第一滑块分别与第一滑槽相配合;气缸与第一滑块相配合;第二滑块设于隔板中间开槽;炉体横向设与第二水槽中间位置,并且分别左右两端分别与第二滑块、第一滑块紧固;闭合装置设于第二水槽内平面,并且设于左右两侧;用于将其热量设于第二水槽内侧;闭合装置包括闭合板、弹簧、合页;闭合板通过合页设于第二水槽内边侧,并且闭合板上端两角通过弹簧与固定板紧固;控制装置设于装置本体边侧,并且与水位感应器、电磁阀、气缸相配合。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余热发电快速降温补水装置,通过第一水槽、第二水槽实现快速补水,并且铜冶炼通过两闭合板之间散热;该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以上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对这些实施方式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仍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5)

1.一种余热发电快速降温补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装置本体、水位感应器、推动装置、炉体、闭合装置、控制装置、电磁阀;
所述装置本体包括第一水槽、隔板、支撑柱、固定板、第二水槽;
所述第一水槽设于第二水槽边侧,并且通过电磁阀相连接贯通;
所述第一水槽内侧设有一密封凹角,并且下端与第二水槽相通;
所述水位感应器设于第一水槽内角密封凹角内;
所述隔板设于第二水槽内,并且隔板中间设有开槽;
所述固定板设于隔板中间开槽两边侧;
所述支撑柱设于隔板中间开槽两边侧上端;
所述推动装置设于第二水槽两端;
所述推动装置包括第一滑块、第二滑块、气缸、气缸固定板;
所述气缸固定板分别设于第二水槽左右两侧,并且气缸设于上端;
所述第二水槽内边侧设有第一滑槽,并且第一滑块分别与第一滑槽相配合;
所述气缸与第一滑块相配合;
所述第二滑块设于隔板中间开槽;
所述炉体横向设与第二水槽中间位置,并且分别左右两端分别与第二滑块、第一滑块紧固;
所述闭合装置设于第二水槽内平面,并且设于左右两侧;
所述闭合装置包括闭合板、弹簧、合页;
所述闭合板通过合页设于第二水槽内边侧,并且闭合板上端两角通过弹簧与固定板紧固;
所述控制装置设于装置本体边侧,并且与水位感应器、电磁阀、气缸相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余热发电快速降温补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装置包括控制按钮、续电器、显示屏、单片机;
所述控制按钮、显示屏设于第一水槽外边侧,并且与单片机相连接;
所述单片机与续电器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余热发电快速降温补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炉体两端设有连轴杆。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余热发电快速降温补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滑块中间为穿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余热发电快速降温补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水槽内侧下平面高于第二水槽内平面。
CN201720604245.4U 2017-05-26 2017-05-26 一种余热发电快速降温补水装置 Active CN20681799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604245.4U CN206817996U (zh) 2017-05-26 2017-05-26 一种余热发电快速降温补水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604245.4U CN206817996U (zh) 2017-05-26 2017-05-26 一种余热发电快速降温补水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817996U true CN206817996U (zh) 2017-12-29

Family

ID=607575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604245.4U Active CN206817996U (zh) 2017-05-26 2017-05-26 一种余热发电快速降温补水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81799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939464U (zh) 一种医学药品用恒温箱
CN106308184A (zh) 制冷制热式办公椅
CN206353069U (zh) 换热器气密气压测试夹具
CN206817996U (zh) 一种余热发电快速降温补水装置
CN207529016U (zh) 便携式视屏可调控恒温一体显微镜
CN206891806U (zh) 一种摊片烤片机
CN209655776U (zh) 一种恒温干燥箱
CN207828111U (zh) 手机贴膜热弯机
CN202613653U (zh) 感温式空调扇
CN205056041U (zh) 一种化学实验用干燥箱
CN207231116U (zh) 一种干燥检测样品的热风干燥箱
CN205137626U (zh) 一种踢脚线电暖气及其控制模块
CN203711455U (zh) 一种具有制冷功能的通风橱
CN204126845U (zh) 空压机余热回收一体式机箱
CN209805115U (zh) 一种具有温度警示功能的高低压配电柜
CN208340744U (zh) 一种汽车装饰件恒温恒湿试验装置
CN206440049U (zh) 一种具有调节结构的开放柜
CN206959550U (zh) 一种提高电池老化温度均匀性装置
CN202613640U (zh) 冷热两用空调扇
CN206330255U (zh) 控温梯度区间式的四恒大楼空调风幕机构
CN207683418U (zh) 一种房车整体卫生间墙体
CN207435453U (zh) 便携式恒温培养箱
CN206616231U (zh) 蛋糕粉微生物培养箱
CN215866462U (zh) 一种原辅料相容性实验装置
CN207376063U (zh) 一种智能生化培养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