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808640U - 一种食用菌根剪 - Google Patents

一种食用菌根剪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808640U
CN206808640U CN201720551514.5U CN201720551514U CN206808640U CN 206808640 U CN206808640 U CN 206808640U CN 201720551514 U CN201720551514 U CN 201720551514U CN 206808640 U CN206808640 U CN 20680864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essing plate
edible
pressing plates
pressing
ind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551514.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罗陆兵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azhou Dalcheon District Beautiful Planting Cooperatives
Original Assignee
Dazhou Dalcheon District Beautiful Planting Cooperative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azhou Dalcheon District Beautiful Planting Cooperatives filed Critical Dazhou Dalcheon District Beautiful Planting Cooperatives
Priority to CN201720551514.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80864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80864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808640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Food-Manufactur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作物粗加工领域,具体的讲是一种食用菌根剪,其技术要点是:包括活动轴、一号压板和二号压板。其中活动轴分别与一号压板的一端和二号压板的一端连接,组成“V”形结构,活动轴的一端罩有圆形盖帽,活动轴内设有扭簧。扭簧的弹性伸出端分别与一号压板的内部和二号压板的内部接触,二号压板位于“V”形结构内缘一侧套有伸缩板,伸缩板内嵌有刀片,刀片末端穿过伸缩板与二号压板连接,刀片刃面朝向一号压板。解决了现有盖柄分离方式多使用人工手动分离,使用常规剪刀会对工作人员拇指和食指造成较大磨损,同时现有常规剪刀的结构基于杠杆原理也不适合长时间反复使用,自动剪柄机受众面很小不适用于大规模多种类食用菌生产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食用菌根剪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作物粗加工领域,具体的讲是一种食用菌根剪。
背景技术
世界上已被描述的真菌达12万余种,能形成大型子实体或菌核组织的达6000余种,可供食用的有2000余种,能大面积人工栽培的只有40~50种。食用菌在分类上属于菌物介真菌门,绝大多数属于担子菌亚门如平菇、香菇,少数属于子囊菌亚门如羊肚菌。
中国食用菌资源十分丰富,八十年代初期以来,食用菌栽培作为一项投资小、周期短、见效快的致富好项目在中国得以迅猛发展,食用菌产品曾一度供不应求,卖价不菲。食用菌产业是一项集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于一体的短平快农村经济发展项目,食用菌又是一类有机、营养、保健的绿色食品。发展食用菌产业符合人们消费增长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是农民快速致富的有效途径。
现有食用菌摘下来后为了便于保存多需要将食用菌伞盖部和根柄部进行分离,常用的盖柄分离方式多使用人工手动分离,通过使用常规剪刀将食用菌伞盖部和根柄部进行分离,由于在分离时往往工作量较大,一个工作人员一天需要完成大量的分离工作,使用常规剪刀会对工作人员拇指部造成较大磨损,同时现有常规剪刀的结构基于杠杆原理也不适合长时间反复使用,而且剪刀刀刃顶部过于尖锐,存在造成意外伤害的可能。
部分企业选用自动剪柄机,现有自动剪柄机通过毛刷将食用菌扫至指定大小的网格中,通过机械剪进行盖柄分离,这种方式最大的问题在于,食用菌的种类繁多,如果是如香菇等柄短盖厚的食用菌可以用自动剪柄机进行盖柄分离,但是如茶树菇等柄长盖薄的食用菌就很难使用自动剪柄机,故而现有自动剪柄机受众面很小。
因此需要一种结构简单,通过扭簧实现复位,工作人员使用单手即可完成盖柄分离,大幅降低手部疲劳感,降低工作人员长期使用拇指磨损,能够适用于绝大多数食用菌的一种食用菌根剪。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盖柄分离方式多使用人工手动分离,使用常规剪刀会对工作人员拇指和食指造成较大磨损,同时现有常规剪刀的结构基于杠杆原理也不适合长时间反复使用,外漏的刃面在使用中存在对使用者伤害的风险,同时自动剪柄机受众面很小不适用于大规模多种类食用菌生产的问题,提供一种食用菌根剪。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食用菌根剪,包括活动轴、一号压板和二号压板。其中活动轴分别与一号压板的一端和二号压板的一端连接,组成“V”形结构,活动轴的一端罩有圆形盖帽,活动轴内设有扭簧。扭簧的弹性伸出端分别与一号压板的内部和二号压板的内部接触,二号压板位于“V”形结构内缘一侧套有伸缩板,伸缩板内设有伸缩弹簧和刀片,伸缩板朝向一号压板一面设有出刀口,伸缩弹簧一端与伸缩板内壁连接,另一端与二号压板连接,刀片刀背与二号压板连接,刀片的刃面朝向一号压板。
这样设计的目的在于,使用中,工作人员先将带盖柄分离的食用菌放置在“V”形结构的开口中,工作人员单手用拇指和食指紧压一号压板与二号压板,“V”形结构开口缩小,通过与二号压板连接的刀片对食用菌根柄处进行分离。盖柄分离完成后,工作人员松口拇指和食指,本装置在扭簧的作用下实现复位,减轻了人工劳动强度,缓解了工作人员拇指和食指造成的较大磨损。
同时,将刀片设置在刃面朝向一号压板的一侧,提高了盖柄分离的面积,可以适用于不同大小的食用菌,解决了自动剪柄机受众面很小不适用于大规模多种类食用菌生产的问题。
同时,不使用时,刀片嵌于伸缩板内,不会对使用者造成伤害,使用中通过挤压一号压板与二号压板,伸缩板挤压伸缩弹簧朝向“V”形结构外缘移动,将刀片露出,从而完成切割分离。
进一步的,一号压板长度小于二号压板长度,二号压板的另一端连接有托块,托块朝一号压板突出。
这样设计的目的在于,在进行盖柄分离时,使用常规剪刀需要工作人员一只手控制剪刀,另一只手握住食用菌根柄,从而防止在进行分离中导致食用菌位移,这样工作效率往往比较低下,通过在二号压板的另一端连接有托块,再基于二号压板长度长于一号压板长度,食用菌在挤压时,沿着远离活动轴的一边移动,由于存在托块可以防止工作人员单手操作时未完全盖柄分离的食用菌逃离,提高了工作人员工作效率。
进一步的,一号压板侧面设有一号按压槽,二号压板侧面设有二号按压槽。
可选的,一号按压槽和二号按压槽深度为3~6cm,一号按压槽和二号按压槽槽底为圆弧形。
可选的,一号按压槽和二号按压槽槽底覆盖有防滑层。
这样设计的目的在于,通过在一号压板侧面设置一号按压槽,二号压板侧面设置二号按压槽,方便工作人员通过拇指与食指对压板进行按压。
同时,将一号按压槽和二号按压槽槽底为圆弧形,方便工作人员手指按入。
进一步的,一号压板靠近圆形盖帽的一侧的外缘设有格挡片,格挡片位于一号按压槽上方。
这样设计的目的在于,在对部分伞盖较为肥厚的食用菌进行分离时,格挡片可以对伞盖起到固定的作用。
可选的,一号压板和二号压板的夹角为15°~60°。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至少包括以下之一;
1、通过将刀片设置在刃面朝向一号压板的一侧,提高了盖柄分离的面积,可以适用于不同大小的食用菌。
2、通过与一号压板连接的刀片对食用菌根柄处进行分离。盖柄分离完成后,工作人员松口拇指和食指,本装置在扭簧的作用下实现复位,减轻了人工劳动强度,缓解了工作人员拇指和食指造成的较大磨损。
3、通过在二号压板的另一端连接有托块,再基于一号压板长度小于二号压板长度,食用菌在挤压时,沿着远离活动轴的一边移动,由于存在托块可以防止工作人员单手操作时未完全盖柄分离的食用菌逃离,提高了工作人员工作效率。
4、通过在一号压板侧面设置一号按压槽,二号压板侧面设置二号按压槽,方便工作人员通过拇指与食指对压板进行按压。
5、通过在一号压板靠近圆形盖帽的一侧的外缘设有格挡片,在对部分伞盖较为肥厚的食用菌进行分离时,格挡片可以对伞盖起到固定的作用。
6、通过不使用时,刀片嵌于伸缩板内,不会对使用者造成伤害,使用中通过挤压一号压板与二号压板,伸缩板挤压伸缩弹簧朝向“V”形结构外缘移动,将刀片露出,从而完成切割分离。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食用菌根剪结构示意图;
图2为扭簧结构示意图;
图3为一号压板与二号压板结构示意图;
图4为一种食用菌根剪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为:1为活动轴、2为一号压板、3为二号压板、4为刀片、5为盖帽、6为二号按压槽、7为一号按压槽、8为托块、9为扭簧、10为伸缩板、11为格挡片、12为食用菌、13为伸缩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能够更加清晰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保护内容。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一端”、“中央”、“周向”、“上”、“内侧”、“外侧”、“另一端”、“中部”、“顶部”、“一侧”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实施例1
如图1至4所示,一种食用菌根剪包括活动轴1、一号压板2和二号压板3,活动轴1分别与一号压板2的一端和二号压板3的一端连接,组成“V”形结构,活动轴1的一端罩有圆形盖帽5,活动轴1内设有扭簧9,扭簧9的弹性伸出端分别与一号压板2的内部和二号压板3的内部接触,二号压板3位于“V”形结构内缘一侧套有伸缩板10,伸缩板10内设有伸缩弹簧13和刀片4,伸缩板10朝向一号压板2一面设有出刀口,伸缩弹簧13一端与伸缩板10内壁连接,另一端与二号压板3连接,刀片4刀背与二号压板3连接,刀片4的刃面朝向一号压板2。
使用中,工作人员先将带盖柄分离的食用菌放置在“V”形结构的开口中,工作人员单手用拇指和食指紧压一号压板与二号压板,“V”形结构开口缩小,通过与二号压板连接的刀片对食用菌根柄处进行分离。盖柄分离完成后,工作人员松口拇指和食指,本装置在扭簧的作用下实现复位,减轻了人工劳动强度,缓解了工作人员拇指和食指造成的较大磨损。
实施例2
基于实施例1,一号压板2长度小于二号压板3长度,二号压板3的另一端连接有托块8,托块8朝一号压板2突出。
实施例3
基于实施例1,一号压板2侧面设有一号按压槽7,二号压板3侧面设有二号按压槽6。一号按压槽7和二号按压槽6深度为3~6cm,一号按压槽7和二号按压槽6槽底为圆弧形。一号按压槽7和二号按压槽6槽底覆盖有防滑层。
实施例4
基于实施例1,一号压板2靠近圆形盖帽5的一侧的外缘设有格挡片11,格挡片11位于一号按压槽7上方。
实施例5
基于实施例1,一号压板2和二号压板3的夹角为15°~60°。

Claims (7)

1.一种食用菌根剪,其特征在于:包括活动轴(1)、一号压板(2)和二号压板(3),所述活动轴(1)分别与一号压板(2)的一端和二号压板(3)的一端连接,组成“V”形结构,活动轴(1)的一端罩有圆形盖帽(5),活动轴(1)内设有扭簧(9),所述扭簧(9)的弹性伸出端分别与一号压板(2)的内部和二号压板(3)的内部接触,所述二号压板(3)位于“V”形结构内缘一侧套有伸缩板(10),所述伸缩板(10)内设有伸缩弹簧(13)和刀片(4),伸缩板(10)朝向一号压板(2)一面设有出刀口,所述伸缩弹簧(13)一端与伸缩板(10)内壁连接,另一端与二号压板(3)连接,所述刀片(4)刀背与二号压板(3)连接,刀片(4)的刃面朝向一号压板(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食用菌根剪,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号压板(2)长度小于二号压板(3)长度,二号压板(3)的另一端连接有托块(8),所述托块(8)朝一号压板(3)突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食用菌根剪,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号压板(2)侧面设有一号按压槽(7),所述二号压板(3)侧面设有二号按压槽(6)。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食用菌根剪,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号按压槽(7)和二号按压槽(6)深度为3~6cm,一号按压槽(7)和二号按压槽(6)槽底为圆弧形。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食用菌根剪,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号按压槽(7)和二号按压槽(6)槽底覆盖有防滑层。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食用菌根剪,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号压板(2)靠近圆形盖帽(5)的一侧的外缘设有格挡片(11),所述格挡片(11)位于一号按压槽(7)上方。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食用菌根剪,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号压板(2)和二号压板(3)的夹角为15°~60°。
CN201720551514.5U 2017-05-18 2017-05-18 一种食用菌根剪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80864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551514.5U CN206808640U (zh) 2017-05-18 2017-05-18 一种食用菌根剪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551514.5U CN206808640U (zh) 2017-05-18 2017-05-18 一种食用菌根剪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808640U true CN206808640U (zh) 2017-12-29

Family

ID=607559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551514.5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808640U (zh) 2017-05-18 2017-05-18 一种食用菌根剪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80864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799686U (zh) 一种高效桑叶采摘器
CN203353192U (zh) 一种新型高效采桑器
CN205161835U (zh) 一种香菇自动剪柄机
CN202151055U (zh) 一种采摘剪
CN206808640U (zh) 一种食用菌根剪
CN107750711A (zh) 一种新型香蕉除芽器
CN202151047U (zh) 一种蔬菜种植打孔器
CN208063840U (zh) 一种农业生产用采摘装置
CN108617416B (zh) 一种羊肚菌采摘筒
CN206371105U (zh) 一种采摘剪
CN202335255U (zh) 新型修枝剪
CN206674572U (zh) 一种新型疏花剪
CN207897452U (zh) 一种剪式果树环剥刀
CN205336957U (zh) 一种指甲剪式取芽器
CN205596664U (zh) 一种省力环割剪刀
CN207083549U (zh) 一种石榴种植专用修剪刀
CN2917253Y (zh) 一种果树开甲环割刀
CN205596665U (zh) 一种易操作环割剪刀
CN209251098U (zh) 一种用于草莓快速采摘的刀头
CN204929653U (zh) 一种除草装置
CN206506909U (zh) 一种可修剪乔木的便携式园林剪
CN208323448U (zh) 一种农业花生剪须器
CN203105164U (zh) 新型多功能园艺剪
CN215582784U (zh) 一种食用菌菌棒放水器
CN202005143U (zh) 便携式烤烟移栽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1229

Termination date: 20180518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