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804887U - 一种非接触式冬笋探测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非接触式冬笋探测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804887U
CN206804887U CN201720621264.8U CN201720621264U CN206804887U CN 206804887 U CN206804887 U CN 206804887U CN 201720621264 U CN201720621264 U CN 201720621264U CN 206804887 U CN206804887 U CN 20680488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gnetic field
bamboo shoot
signal
contactless
winter bamboo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621264.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何勇
张艳超
李艺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University ZJU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University ZJU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University ZJU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University ZJU
Priority to CN201720621264.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80488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80488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804887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Geophysics And Detection Of Objec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非接触式冬笋探测装置,包括产生探测信号的探测单元,显示单元,根据探测信号判断探测结果并将探测结果传动给显示单元的控制单元,所述探测单元包括产生磁场强度随时间变化的原生磁场的信号发射器以及接收原声磁场信号以及由原生磁场在土壤中诱导出的次生磁场信号的信号接收器;本实用新型的非接触式冬笋探测装置结构简单,方便搬运和在测量中移动,便于野外使用;同时仪器操作简单,智能化程度高,在损害竹笋与地下茎的情况下即可有效地探测竹笋。

Description

一种非接触式冬笋探测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地下农作物探测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非接触式冬笋探测装置。
背景技术
冬笋是立秋前后由毛竹(楠竹)的地下茎(竹鞭)侧芽发育而成的笋芽,因尚末出土,笋质幼嫩,是一道人们十分喜欢吃的菜肴。另外,冬笋的营养价值很高,素有“金衣白玉,蔬中一绝”的美誉。但是,由于其在次年春暖之前不会钻出地面,因此挖掘难度较高。人们只能依靠地表是否有隆起与开裂的特征,竹叶偏向等经验进行判断,这就导致挖笋人经常判断错误,误伤竹笋地下茎,影响竹笋的发育和竹笋的产量,且费劳费力效率又低。
目前,已有的电阻式或者电导率式的冬笋探测仪需要将多跟探针插入地下。例如申请公布号CN 102788996 A的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电阻式冬笋探测器,由蓄电池直流供电电路、接地电阻探测电路、单片机控制电路、数码管显示电路和声光告示电路组成;还有壳体,壳体上的数码管显示屏、发声器或发光器、存储按钮、显示方式控制按钮和电源总开关;壳体底面装有正负极探针。该探测器具有自动处理相关数字和声光显示功能,适于起早摸黑、光线较暗时和视力不佳的笋农使用;探测可靠,避免乱挖使林地千疮百孔,掘断地下茎和挖碎笋体、影响笋与竹的产量的问题发生,挖笋工效高、操作简单,制作成本低。
又例如申请公布号CN 104635279 A的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分离式超声波和地阻互补冬笋探测仪,由蓄电池供电电路、超声波探测电路、单片机超声波滤波处理、接地电阻探测电路、单片机控制电路、LED显示屏电路、超声波信号告示灯和电信号告示电路组成;玻璃钢板、玻璃钢板表面有接线柱、玻璃钢板底面装有正负极探针、负极探针上装有超声波接收器和斜对角的正极探针上装有超声波发射器;显示系统有LED显示屏、超声波告示灯、电信号告示灯和电源总开关。该冬笋探测仪专用于地下冬笋探测,适于冬笋种植个体户和企业;本探测仪具有探测精度高,挖笋效率高,操作简单,制作成本低,环境适应力强,能智能处理数据等优点。
但是上述装置易对冬笋和地下茎造成损伤,且每次探测都需要插拔探针,使用工序较为繁琐,费时费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非接触式冬笋探测装置,可以在不损害竹笋与地下茎的情况下有效地探测竹笋。
一种非接触式冬笋探测装置,包括产生探测信号的探测单元,显示单元,根据探测信号判断探测结果并将探测结果传动给显示单元的控制单元,所述探测单元包括产生磁场强度随时间变化的原生磁场的信号发射器以及接收原声磁场信号以及由原生磁场在土壤中诱导出的次生磁场信号的信号接收器。
并将原声磁场信号和次生磁场信号输送至控制单元,控制单元控制显示单元工作。
本实用新型采用非接触式的探测单元,通过土壤中磁场的变化判断是否有笋。
所述显示单元可以采用具有多种功能的人机交互系统,带有显示屏,可以快速有效地向用户显示探测结果。
信号发射器产生磁场强度随时间变化的原生磁场,原生磁场随土壤深度的增加而逐渐减弱,变化的原生磁场使土壤中出现微弱的感应电流,从而诱导出次生磁场,信号接收器既接收原生磁场信息又接收次生磁场信息。由于冬笋表皮及其内部竹纤维等有机质阻碍电流传导会引起较低的电导率,故冬笋的电导率较周围土壤相比有突变,即冬笋周围的次生磁场信号与原声磁场信号的比值有变化,计算控制单元根据该变化信号设置阈值来实现控制显示单元报警显示有笋。
为了提高检测的灵敏度和准确性,优选的,所述信号发射器和信号接收器的间距为40~80cm。进一步优选的,所述信号发射器和信号接收器的间距为60~80cm。进一步优选的,所述信号发射器和信号接收器的间距为40~60cm。为了避免反射电磁波的干扰,信号接收器需要离开信号发生端一定距离,当然两者间距也不宜过远,否则会导致竹笋检测灵敏度降低,甚至检测不出来。
为了提高探测的准确性,优选的,所述信号发射器的工作频率为13kHz~16kHz。由于本实用新型装置是在野外使用的,电源电压一般为12V,常用为可充电锂电池,通常通过电压转换电路将12V电压转化为电压后给控制单元供电,通过逆变电路将12V直流电转换为交流电后供给信号发射器,设定上述工作频率可以产生足够强度的原生磁场,以提高检测效果。
为了简化结构和便于制造,优选的,所述信号发射器为连接交变电流发生器的发射线圈。优选的,所述信号接收器为接收线圈。所述信号发射器为发射线圈,由通过的交变电流产生磁场强度随时间变化的原生磁场,所述信号接收器为接收线圈,用于接收该位置由原生磁场诱导产生的次生磁场信号,次生磁场信号经过A/D转换后输入所述控制单元,经过计算判断后输出有无竹笋信号到显示单元上。
为了方便制造安装和携带,本实用新型还带有长度可调节的背带。优选的,所述非接触式冬笋探测装置带有背带。
为了方便调节背带的长度,便于探测,优选的,所述背带上设有背带长度调节扣。
本实用新型信号发射器产生磁场强度随时间变化并随土壤深度的增加而逐渐减弱的原生磁场,变化磁场使土壤中出现微弱的感应电流,从而诱导出次生磁场,信号接收器既接收原生磁场信息又接收次生磁场信息。控制单元将信号接收器的输出信号转化为目标电导率。通常,原生磁场和次生磁场均是两端子间距、交流电频率和目标电导率的复杂函数,且次生磁场与原生磁场强度的比值与电导率呈直线关系。而冬笋表皮及其内部竹纤维等有机质阻碍电流传导会引起较低的电导率,故冬笋的电导率较周围土壤相比有突变。一般土壤电导率值大于20*10-3S/m,冬笋电导率小于2*10-3S S/m,而岩石的电导率几乎为0,小于本实用新型的检测精度,因此,当本装置位于有笋的地面时,次生磁场与原生磁场强度的比值会发生变化,当超出控制单元中的阈值即可判断有笋。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非接触式冬笋探测装置结构简单,方便搬运和在测量中移动,便于野外使用;同时仪器操作简单,智能化程度高,在损害竹笋与地下茎的情况下即可有效地探测竹笋。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非接触式冬笋探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非接触式冬笋探测装置的电路框线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非接触式冬笋探测装置的测量原理图。
其中,1、信号接收器;2、信号发射器;3、箱体;4、背带;5、第一背带固定端;6、第二背带固定端;7、背带长度调节扣;8、操作按键;9显示器;10、电池充电口;11、人机交互系统;12、电源;13、电压转换电路;14、控制单元;15、A/D转换电路;16、逆变电路;17、土壤。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如图1与2所示,本实施例的非接触式冬笋探测装置包括硬件部分与电路部分,其中,硬件部分包括箱体3、信号发射器2、信号接收器1、背带4、第一背带固定端5、第二背带固定端6、背带长度调节扣7和人机交互系统11;人机交互系统11包括显示器9、操作按键8以及电池充电口10。
电路部分主要包括电源12、电压转换电路13、控制单元14、A/D转换电路15、逆变电路16;电源12采用12V可充电锂电池,电压转换电路13将12V电压转化为5V电压后给控制单元14供电;逆变电路16将12V直流电转换为交流电后供给信号发射器2;交流电频率可在人机交互系统中设置改变,本实用新型工作频率为13kHz~16kHz;信号接收器1采集的信号经A/D转换电路15后输入控制单元14,控制单元14将采集到的数字信号进行数据处理和判断后通过人机交互系统11上的显示器9显示结果。电路部分置于箱体3内部,人机交互系统11位于箱体上方,与控制单元14相连,可以调节信号发射参数与显示有无冬笋信息。
背带4可拆卸,其两端分别装在第一背带固定端5和第二背带固定端6后方便搬运和移动,背带4可以通过背带长度调节扣7调节背带长度。本实施例中,第一背带固定端5和第二背带固定端6的间距为60cm。信号发射器2和信号接收器1的间距也为60cm。
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采用电磁感应原理测量目标电导率进行探测。在本实施例中,信号发射器2(Tx)产生磁场强度随时间变化并随土壤17深度的增加而逐渐减弱的原生磁场(Hp),变化磁场使土壤17中出现微弱的感应电流,从而诱导出次生磁场(Hs),信号接收器1(Rx)既接收原生磁场信息又接收次生磁场信息。控制单元14根据信号接收器1的输出信号进行。这是因为次生磁场与原生磁场强度的比值与电导率呈直线关系,由于冬笋表皮及其内部竹纤维等有机质阻碍电流传导会引起较低的电导率,故冬笋的电导率较周围土壤相比有突变。一般土壤电导率值大于20*10-3S/m,冬笋电导率小于2*10-3S/m,且岩石的电导率几乎为0,小于本实用新型的检测精度,所以可以根据次生磁场与原生磁场强度的比值确定土壤中是否有冬笋。
本实施例中,控制单元14采用AT89S51型51单片机,人机交互系统11中的按键8采用按键开关k1、k2、k3、k4,其分别连接在单片机的P1.0、P1.1、P1.2、P1.3口上。人机交互系统11中的显示器9采用QC12864B液晶显示屏,其Data I/O口DB0~DB7分别接单片机的P0.0~P0.7口,RS、R\W、E、RST口分别接单片机的P2.0~P2.3口。逆变电路16由IRFU020型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管(MOSFET)的开关产生交流变化的电流,MOSFET管直接由AT89S51生成的PWM信号驱动,PWM信号由单片机的P2.7口输出。MOSFET管的漏极接12V电源电压,源级接信号发射器1。A/D转换电路15采用8位低功耗模数转换器PCF8951,其中AIN0口接信号接收器2,AOUT口接单片机P1.4引脚。电压转换电路13采用恒流降压芯片LM7805稳压输出5V直流电压。其中,Vin均为12V锂电池输入电压,Vcc为电压转换电路13转换后5V输入电压。
使用本实施例的探测装置探测冬笋时,其操作过程如下:
第一步,按下操作按键8中的电源开关,打开机器;
第二步,设置机器的工作频率;
第三步,提起背带4使信号发射器2与信号接收器1朝地面,并与地面距离2~5cm;
第四步,边寻找边观察显示器9,如发现冬笋,显示器9会提示,则可以挖开土壤,获取冬笋。
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可根据以上描述的技术方案以及构思,做出其它各种相应的改变以及变形,而所有的这些改变以及变形都应该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非接触式冬笋探测装置,包括产生探测信号的探测单元,显示单元,根据探测信号判断探测结果并将探测结果传动给显示单元的控制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探测单元包括产生磁场强度随时间变化的原生磁场的信号发射器以及接收原声磁场信号以及由原生磁场在土壤中诱导出的次生磁场信号的信号接收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接触式冬笋探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发射器和信号接收器的间距为40~80cm。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接触式冬笋探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发射器的工作频率为13kHz~16kHz。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接触式冬笋探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发射器为连接交变电流发生器的发射线圈。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接触式冬笋探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接收器为接收线圈。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接触式冬笋探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非接触式冬笋探测装置带有背带。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非接触式冬笋探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带上设有背带长度调节扣。
CN201720621264.8U 2017-05-31 2017-05-31 一种非接触式冬笋探测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80488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621264.8U CN206804887U (zh) 2017-05-31 2017-05-31 一种非接触式冬笋探测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621264.8U CN206804887U (zh) 2017-05-31 2017-05-31 一种非接触式冬笋探测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804887U true CN206804887U (zh) 2017-12-26

Family

ID=607440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621264.8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804887U (zh) 2017-05-31 2017-05-31 一种非接触式冬笋探测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80488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085242A (zh) * 2017-05-31 2017-08-22 浙江大学 一种非接触式冬笋探测装置和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085242A (zh) * 2017-05-31 2017-08-22 浙江大学 一种非接触式冬笋探测装置和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717366A (zh) 接地电阻在线监测报警仪及远程监控系统
CN202794558U (zh) 一种矿用本安型瞬变电磁仪
CN101093608A (zh) 直流合成场测量装置及测量方法
CN206804887U (zh) 一种非接触式冬笋探测装置
CN102809763B (zh) 不接地激电测量方法与仪器
CN104898169B (zh) 一种激电法深部找矿方法
CN203732619U (zh) 一种基于msp430f247ipm的三相电数据采集系统
CN107085242A (zh) 一种非接触式冬笋探测装置和方法
CN207946538U (zh) 一种金属探测器
CN201732939U (zh) 智能插座
CN206020537U (zh) 一种多电极自适应测量接地电阻装置
CN206420432U (zh) 一种基于c8051单片机的保护层厚度的无损检测仪
CN205578253U (zh) 一种水泵能耗评估仪
CN202041494U (zh) 填埋场渗漏检测数据采集系统
CN209640511U (zh) 一种可控源高频大地电磁仪器系统
CN104391514B (zh) 一种实时控制的自动供水装置
CN209231531U (zh) 一种无线式脉冲金属探测器
CN206975228U (zh) 一种便携式液体闪烁测量仪
CN106324338A (zh) 仿真智能电能表
CN205945504U (zh) 探管省电电路
CN206292409U (zh) 一种双重可调感应器
CN201926770U (zh) 井下数字直流电法仪
CN208607364U (zh) 一种地铁施工用地质勘探装置
CN106022451A (zh) 一种双界面安全芯片卡及其工作方法
CN109341782A (zh) 一种新型物联网数据采集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1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