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802701U - 射频识别装置支架 - Google Patents

射频识别装置支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802701U
CN206802701U CN201720499633.0U CN201720499633U CN206802701U CN 206802701 U CN206802701 U CN 206802701U CN 201720499633 U CN201720499633 U CN 201720499633U CN 206802701 U CN206802701 U CN 20680270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nector
connecting portion
rfid device
rotation
device suppo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499633.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BELLON Technology CORP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BELLON Technology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BELLON Technology CORP filed Critical JIANGSU BELLON Technology CORP
Priority to CN201720499633.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80270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80270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80270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upport Of A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射频识别装置支架,包括:用于固定射频识别装置的第一连接件;连接所述第一连接件的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二连接件相对于所述第一连接件,平行于第一平面可选择地旋转角度;连接所述第二连接件的第三连接件,所述第三连接件相对于所述第二连接件,平行于第二平面可选择地旋转角度;及连接所述第三连接件的固定件,所述固定件用于固定在支撑架上。本实用新型提高了射频识别装置安装的灵活性,有效地调整射频识别装置的固定方向。

Description

射频识别装置支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射频识别装置安装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射频识别装置支架。
背景技术
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因射频通信可以实现远程识别等特点,射频识别技术在智能交通等领域中得到了很好的应用。射频识别的实现是通过射频识别装置对相应的射频识别电子标签进行读写来完成,而包括读写设备、天线设备等在内的射频识别装置通常是固定在户外的龙门架或立杆上。射频识别装置的固定方向决定着射频识别范围等属性,不同的情况会有不同的固定方向要求,然而现有的固定方式导致射频识别装置的固定方向完全依赖于固定支架的结构及与龙门架之间的角度关系,一旦安装就不能再调整。这也导致射频识别装置的安装常常不符合实际复杂环境的要求,角度偏离预定位置,给射频识别装置正确的安装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射频识别装置支架,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射频识别装置安装固化,不易调整的技术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射频识别装置支架,包括:
用于固定射频识别装置的第一连接件;
连接所述第一连接件的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二连接件相对于所述第一连接件,平行于第一平面可选择地旋转角度;
连接所述第二连接件的第三连接件,所述第三连接件相对于所述第二连接件,平行于第二平面可选择地旋转角度;及
连接所述第三连接件的固定件,所述固定件用于固定在支撑架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上述射频识别装置支架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连接件具体包括分体连接的第二一连接件及第二二连接件,所述第二一连接件旋转连接所述第一连接件,所述第二二连接件旋转连接所述第三连接件,所述第二二连接件相对于所述第二一连接件,平行于第三平面可选择地旋转角度。
作为本实用新型上述射频识别装置支架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连接件包括第一底部及在所述第一底部两侧形成的与所述第一底部垂直的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二连接件包括第二一底部及在所述第二一底部两侧形成的与所述第一连接部配合的第二一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二一连接部之间穿设有销钉以实现两者之间的旋转。
作为本实用新型上述射频识别装置支架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连接件还包括与所述第二一底部相对设置的第二二底部,所述第二二底部相对于所述第二一连接部的另外两侧形成与所述第二二底部垂直的第二二连接部,所述第三连接件包括第三底部及在所述第三底部两侧形成的与所述第二二连接部配合的第三连接部,所述第二二连接部与所述第三连接部之间穿设有销钉以实现两者之间的旋转。
作为本实用新型上述射频识别装置支架的进一步改进,通过所述销钉旋转连接的成对连接部上还设置有限位螺栓及与所述限位螺栓配合的限位孔或限位槽,所述限位孔的位置或限位槽的形状与所述成对连接部之间旋转的轨迹适应,所述限位螺栓穿过所述限位孔或限位槽以固定特定旋转角度。
作为本实用新型上述射频识别装置支架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限位孔在所述成对连接部之间旋转的轨迹上设置有若干个,所述限位孔成排交错排列。
作为本实用新型上述射频识别装置支架的进一步改进,第二一连接件的第二一底部与第二二连接件的第二二底部相对设置,所述第二一底部与所述第二二底部之间穿设有销钉以实现两者之间的旋转。
作为本实用新型上述射频识别装置支架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一底部与所述第二二底部中的至少一个设置有配合固定旋转角度的限位槽及限位螺栓,所述限位槽的形状呈以所述销钉为圆心的圆弧,所述限位螺栓通过所述限位槽穿设于所述第二一底部与所述第二二底部之间。
作为本实用新型上述射频识别装置支架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固定件包括第一箍板及第二箍板,所述第一箍板及第二箍板的中部设置有锯齿状的凹槽,所述第一箍板的两端通过螺栓分别与所述第二箍板的两端紧固。
作为本实用新型上述射频识别装置支架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固定件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三连接件背面的抵持部,所述抵持部两侧形成有翼板以抵持所述支撑架的至少部分表面;及穿设在所述第三连接件的通孔上的喉箍以紧固所述支撑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射频识别装置与固定件之间设置多个连接件,在连接件与连接件之间设置旋转连接的机械结构,保证可以在多个平面方向上旋转角度。本实用新型提高了射频识别装置安装的灵活性,有效地调整射频识别装置的固定方向。
结合附图阅读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后,本实用新型的其他特点和优点将变得更加清楚。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中记载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中射频识别装置支架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中射频识别装置支架立体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中连接件组件旋转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中连接件组件爆炸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中固定件爆炸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中固定件爆炸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所示的各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但这些实施方式并不限制本实用新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根据这些实施方式所做出的结构、方法、或功能上的变换均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同的实施方式中,可能使用相同的标号或标记,但这些并不代表结构或功能上的绝对联系关系。并且,各实施方式中所提到的“第一”、“第二”、“第三”等也并不代表结构或功能上的绝对区分关系,这些仅仅是为了描述的方便。
如图1、图2所示,射频识别装置支架包括连接件组件10及固定件20,固定件20用于固定在支撑架(图未示)上,支撑架通常是圆柱形的金属架子,例如龙门架、立杆等。连接件组件10一端连接固定件20,通过固定件20安装在指定的支撑架上,另一端通过螺钉固定射频识别装置30。射频识别装置30通过连接件组件10、固定件20、支撑架安装在一定高度的空中,达到射频识别的要求。连接件组件10包括若干个连接件构成,在连接件与连接件之间设置旋转连接的机械结构,以下将详述。连接件组件10可以根据需要旋转方向,从而保证固定在连接件组件10上的射频识别装置30实现特定的固定方向。
如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中连接件组件旋转示意图。连接件组件10包括第一连接件11、第二连接件121、122、第三连接件13。第二连接件121、122具有包括第二一连接件121及第二二连接件122,第二一连接件121和第二二连接件122可以根据需要一体成形,但是在更多的实施方式中通过销钉等连接的方式以实现相互之间的旋转。第一连接件11与第二一连接件121连接,第二一连接件121相对于第一连接件11,平行于第一平面可选择地选旋转角度,这里的第一平面是一个参考平面,并不一定实际存在,表示第一连接件11和第二一连接件121旋转的轨迹不与第一平面交叉,用以确定旋转的具体方向,以下第二平面、第三平面同理。第二二连接件122与第三连接件13连接,第三连接件13相对于第二二连接件122,平行于第二平面可选择地旋转角度。具体地,在第二一连接件121与第二二连接件122分体连接时,第二二连接件122相对于第二一连接件121,平行于第三平面可选择地旋转角度。如上所述的第一平面、第二平面、第三平面两两垂直,这样可以保证连接件组件10可以在三个方向上自由地旋转角度,保证了更加立体的角度调整。以图3中连接件组件10的摆放方式为准,第一连接件11和第二一连接件121之间可以实现上下角度的调整,优选地可以在与水平面呈0~-30度之间调整,第二一连接件121和第二二连接件122之间可以实现顺时针、逆时针调整,优选的调整角度在-25~+25度之间,第二二连接件122和第三连接件13之间可以实现左右角度的调整,优选地可以在与垂直平面呈-25~+25度之间调整。
如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中连接件组件爆炸图。连接件组件10具体包括第一连接件11、第二一连接件121、第二二连接件122、第三连接件13及相应的零部件。第一连接件11包括第一底部111,第一底部111上设置有对应的通孔,通过螺钉将射频识别装置固定在第一底部111上。第一连接件11还包括在第一底部111两侧形成的与第一底部111垂直的第一连接部112,第一底部111与两侧的第一连接部112形成一个门字型的零件,以下第二一连接件121、第二二连接件122、第三连接件13也类似是呈门字型的零件。第二一连接件121包括第二一底部1211及在第二一底部1211两侧形成的与第一连接部112配合的第二一连接部1212。当第一连接件11和第二一连接件121安装在一起时,第一连接部112分别与第二一连接部1212之间相互贴靠。为了实现旋转连接,在第一连接部112上设置有通孔1130,在第二一连接部1212上设置有通孔1213,通过销钉1131穿设于通孔1130、通孔1213,这样第一连接件11、第二一连接件121就可以围绕销钉1131旋转,销钉1131可以用螺钉及螺母配合使用,而为了安装的方便,也可以在第一连接部112和第二一连接部1212中在同一侧的通孔用单独的螺钉、螺母旋转连接。
优选地,为了保证旋转角度可控及固定特定旋转角度,在第二一连接部1212上还设置有限位孔1214,与之配合的是第一连接部112上设置的通孔1140,通过限位螺栓1141穿过通孔1140及限位孔1214,以固定旋转的角度,因此,限位孔1214的位置是设置在第二一连接件121旋转的轨迹上的,通孔1140的位置要与限位孔1214的位置对应,以保证限位螺栓1141可以同时穿过。为了设置更多的旋转角度,限位孔1214的个数不止一个,根据需要设置的角度可以在旋转轨迹上设置多个,由于限位孔1214的孔径是与限位螺栓1141的粗细对应的,所以可能大于相邻两个限位孔1214的间距,所以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限位孔1214成排交错排列,在本实施方式中,限位孔1214以两排的方式排列,更具体地,对应每个限位孔1214与通孔1213之间还设置有刻度,分别标记有特定旋转角度的数值,以在实际的调整过程中作为参考。通孔1140为了配合成排设置的限位孔1214,通孔1140的形状是椭圆形,可以对应两排的限位孔1214。旋转角度的限位方式可以通过限位孔的方式,也可以通过限位槽的方式实现,以下将详述,但使用限位孔方式的好处在于,连接件与连接件之间如果处于上下调整的方式,必然受到重力的作用,而限位孔1214与通孔1140之间是通过限位螺栓1141本身卡死的,所以固定的方式更加牢靠。
第二二连接件122包括第二二底部1221,在第二连接件一体成形的情况下,第二一底部1211和第二二底部1221是相对贴合在一起,在更多的实施方式中,可以通过一块金属板制成的。如图所示,第二二底部1221包括两组相对的两侧,其中两侧对应的第二一底部1211上设置有第二一连接部1212,因此在第二二底部1221的另两侧设置有与第二二底部1221垂直的第二二连接部1222,这样做的目的是保证第一连接件11与第二一连接件121的旋转方向与第二二连接件122与第三连接件13的旋转方向不同。第三连接件13包括第三底部131及在第三底部131两侧形成的与第二二连接部1222配合的第三连接部132。在第二二连接部1222上设置有通孔1223,对应的在第三连接部132上设置有通孔1330,当第二二连接部1222与第三连接部132相互之间贴合时,通过销钉1331穿设于通孔1223与通孔1330之间,同理,也可以对同一侧的通孔1223与通孔1330分别用螺钉、螺母固定,第二二连接部1222与第三连接部132通过销钉1331实现旋转。
同理,为了限定旋转的角度,在第三连接部上可以设置限位孔或限位槽,在本实施方式中以限位槽1340为例,限位槽1340的好处在于角度的调整更加的方便,因为它是依靠限位螺栓1341在限位槽1340里滑动实现的。具体地,在第三连接部132上设置限位槽1340,限位槽1340的形状与第三连接部132旋转的轨迹适应,因此是旋转圆周的部分圆弧形部分。对应的在第二二连接部1222上设置有通孔1224,限位螺栓1341穿设于通孔1224与限位槽1340之间,通过调整限位螺栓1341在限位槽1340中的位置以调整特定的旋转角度,当调整结束需要固定时,通过旋紧限位螺栓1341上的螺母完成。需要说明的,限位孔及限位槽的设置并不是绝对地设置在第二一连接部1212上或第三连接部132上,可以将对应配合的设置进行对调,例如可以把通孔1224设置第三连接部132上,把限位槽1340设置在第二二连接部1222上,依此类推。
如上所述,第二一连接件121和第二二连接件122在分体设置时可以采取旋转连接的方式,具体地,在第二一底部1211上设置有通孔1215,通过销钉1225穿过第二二底部1221连接通孔1215,因此第二一底部1211、第二二底部1221可以围绕销钉1225旋转,类似地,销钉1225可以通过成对配合的螺钉和螺母实现。为了固定旋转角度,可以在第二一底部1211上设置有圆弧形的限位槽1216,圆弧形的限位槽1216以销钉1225穿过的通孔1215为圆心。优选地,对称地设置四个圆弧形限位槽1216,对应通过四个限位螺栓1226穿过第二二底部1221卡合在第二一底部1211上对应的限位槽1216内,限位螺栓1226可以沿限位槽1216旋转,在完成旋转时,通过旋紧限位螺栓1226的螺母完成。同理所述,限位槽1216的设置可以对调设置在第二二底部1221上。
如上所述,用于固定支撑架的固定件设置在连接件组件的一端,具体地,固定件设置在第三连接件13的背面。如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中固定件爆炸图。在本实施方式中,固定件采用第一箍板211和对应配合的第二箍板212,为了保证固定在支撑架上牢靠,优选地采用两组第一箍板211、第二箍板212,第一箍板211通过螺栓214连接在第三连接件13的第三底部。第一箍板211、第二箍板212两端分别设置有通孔,通过螺栓213穿过对应的通孔将第一箍板211和第二箍板212紧固在一起。通常支撑架呈圆柱形,因此,在第一箍板211及第二箍板212的中部设置有锯齿状的凹槽2110,当通过旋紧螺栓213的螺母时,支撑架刚好卡合在锯齿状的凹槽2110内,锯齿形状很好地抵持着支撑架的表面。
如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中固定件爆炸图。在本实施方式中,固定件采用另一种方式,固定件包括设置在第三连接件13背面的抵持部222,即抵持部222通过螺栓223安装在第三连接件13的第三底部上。抵持部222是为了抵持支撑架,以使整个固定件与支撑架之间有很好的作用力,具体地,抵持部222的两侧形成有翼板2220,翼板2220与抵持部222的底板夹呈一定的角度,翼板2220用以抵持支撑架的至少部分表面,通过摩擦力作用在支撑架上。在第三连接件13的第三底部还设置有通孔130,在第三底部的任意一侧都设置有通孔130,是为了适应不同的安装方向。固定件包括穿设在通孔130 上的喉箍221,喉箍221通过套在支撑架,调整喉箍221的喉箍带的环绕半径以紧固支撑架。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射频识别装置与固定件之间设置多个连接件,在连接件与连接件之间设置旋转连接的机械结构,保证可以在多个平面方向上旋转角度。本实用新型提高了射频识别装置安装的灵活性,有效地调整射频识别装置的固定方向。
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上文所列出的一系列的详细说明仅仅是针对本实用新型的可行性实施方式的具体说明,它们并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艺精神所作的等效实施方式或变更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射频识别装置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
用于固定射频识别装置的第一连接件;
连接所述第一连接件的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二连接件相对于所述第一连接件,平行于第一平面可选择地旋转角度;
连接所述第二连接件的第三连接件,所述第三连接件相对于所述第二连接件,平行于第二平面可选择地旋转角度;及
连接所述第三连接件的固定件,所述固定件用于固定在支撑架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射频识别装置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件具体包括分体连接的第二一连接件及第二二连接件,所述第二一连接件旋转连接所述第一连接件,所述第二二连接件旋转连接所述第三连接件,所述第二二连接件相对于所述第二一连接件,平行于第三平面可选择地旋转角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射频识别装置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件包括第一底部及在所述第一底部两侧形成的与所述第一底部垂直的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二连接件包括第二一底部及在所述第二一底部两侧形成的与所述第一连接部配合的第二一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二一连接部之间穿设有销钉以实现两者之间的旋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射频识别装置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件还包括与所述第二一底部相对设置的第二二底部,所述第二二底部相对于所述第二一连接部的另外两侧形成与所述第二二底部垂直的第二二连接部,所述第三连接件包括第三底部及在所述第三底部两侧形成的与所述第二二连接部配合的第三连接部,所述第二二连接部与所述第三连接部之间穿设有销钉以实现两者之间的旋转。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射频识别装置支架,其特征在于,通过所述销钉旋转连接的成对连接部上还设置有限位螺栓及与所述限位螺栓配合的限位孔或限位槽,所述限位孔的位置或限位槽的形状与所述成对连接部之间旋转的轨迹适应,所述限位螺栓穿过所述限位孔或限位槽以固定特定旋转角度。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射频识别装置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孔在所述成对连接部之间旋转的轨迹上设置有若干个,所述限位孔成排交错排列。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射频识别装置支架,其特征在于,第二一连接件的第二一底部与第二二连接件的第二二底部相对设置,所述第二一底部与所述第二二底部之间穿设有销钉以实现两者之间的旋转。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射频识别装置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一底部与所述第二二底部中的至少一个设置有配合固定旋转角度的限位槽及限位螺栓,所述限位槽的形状呈以所述销钉为圆心的圆弧,所述限位螺栓通过所述限位槽穿设于所述第二一底部与所述第二二底部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射频识别装置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包括第一箍板及第二箍板,所述第一箍板及第二箍板的中部设置有锯齿状的凹槽,所述第一箍板的两端通过螺栓分别与所述第二箍板的两端紧固。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射频识别装置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三连接件背面的抵持部,所述抵持部两侧形成有翼板以抵持所述支撑架的至少部分表面;及穿设在所述第三连接件的通孔上的喉箍以紧固所述支撑架。
CN201720499633.0U 2017-05-08 2017-05-08 射频识别装置支架 Active CN20680270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499633.0U CN206802701U (zh) 2017-05-08 2017-05-08 射频识别装置支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499633.0U CN206802701U (zh) 2017-05-08 2017-05-08 射频识别装置支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802701U true CN206802701U (zh) 2017-12-26

Family

ID=607379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499633.0U Active CN206802701U (zh) 2017-05-08 2017-05-08 射频识别装置支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80270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053229B (zh) 移动终端、定位方法及装置
CN106329059A (zh) 三维角度可调安装支架及天线
CN206802701U (zh) 射频识别装置支架
CN107438918A (zh) 可独立调整方位角的多频带天线固定件
CN103545591A (zh) 一种太阳花式固体可展开天线
CN108924056A (zh) 一种智能底座及无线路由器及控制方法
CN208767450U (zh) 可拆卸便携式并联天线
CN204989338U (zh) 一种天线调试架
CN115979687A (zh) 一种基于三轴转台的低成本四轴转台改装方法
CN207868376U (zh) 振子组件
CN204596354U (zh) 曲面调节装置及led显示屏
CN104879629B (zh) 通讯塔台安装组件及具有该通讯塔台安装组件的通讯塔台
CN207096343U (zh) 天线信号检测装置
CN207612230U (zh) 水面光伏组件安装系统
CN207385971U (zh) 双向角度调节装置以及色选机信息采集机构
CN210391594U (zh) 无人机组件测试旋转测试台
CN207956083U (zh) 连接装置、无人机与通信保障系统
CN207398357U (zh) 基于四轴的船载卫星天线跟踪系统
CN107524998A (zh) 一种带有旋转微基站的路灯
CN207338633U (zh) 一种方向图三维全向的平面天线
CN207563785U (zh) 一种风能发电机控制箱基座组装钻孔装置
CN109103565A (zh) 可拆卸便携式并联天线
CN205122045U (zh) 一种新型实验教学plc试验箱
CN207782735U (zh) 一种防震跟踪支架
CN208476509U (zh) 飞机头罩的测试夹具以及测试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