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800329U - 一种玻璃钢水渠 - Google Patents

一种玻璃钢水渠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800329U
CN206800329U CN201720420012.9U CN201720420012U CN206800329U CN 206800329 U CN206800329 U CN 206800329U CN 201720420012 U CN201720420012 U CN 201720420012U CN 206800329 U CN206800329 U CN 20680032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channel
channel unit
anchor ear
fiberglass
slo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420012.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铁耀
赵天润
樊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720420012.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80032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80032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800329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Revetmen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玻璃钢水渠,属于水利设备技术领域,包括第一水渠单元和第二水渠单元,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抱箍,所述抱箍的一个侧壁上开有第一插槽,抱箍的另一个侧壁上开有第二插槽,第一水渠单元插接在抱箍的第一插槽内,第二水渠单元插接在抱箍的第二插槽内。本实用新型通过抱箍连接的方式,能够使水渠单元连接更紧密,避免长期使用后产生缝隙,不仅提高了整个玻璃钢水渠的结构强度,而且极大的提高了其运输和安装的便捷性。

Description

一种玻璃钢水渠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到水利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玻璃钢水渠。
背景技术
水渠是我国现阶段应用很广的一种水利工程,主要应用于农田灌溉,给排水防洪泄洪和给偏远山区生活用水等。传统水渠是通过人工在地面上开凿的水道形成,包括水泥水渠和石砌水渠。其中水泥水渠相当笨重,运输和施工过程需要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水泥水渠还存在诸多缺点,如:容易开裂,开裂的原因多种多样,有冬季封冻后开裂;干湿交替使用过程中开裂;致使水泥水渠的使用寿命变短,维修保养成本提高。容易渗透,开裂后,水就从缝隙中流失掉。水渠的表面粗糙,对水的阻力比较大,通水效果差。而石砌水渠,由于石头与石头之间的缝隙大,更容易在石头与石头之间的缝隙处造成水体流失,长期使用损失大,经济性差。无论是水泥水渠,还是石砌水渠,都存在一个共同的缺陷,就是水渠位置相对固定,不便于移动,极大的限制了其使用范围。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近年来也出现了一些法兰头玻璃钢水渠,法兰头玻璃钢水渠便于移动,不会产生传统水渠开裂渗透问题,通水效果好,因此,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但是,法兰头玻璃钢水渠的法兰连接处的螺栓容易被腐蚀,影响水渠的正常使用。
公开号为CN 204326017U,公开日为2015年05月13日的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玄武岩玻璃钢环保组装水渠,其特征在于,由玻璃钢水渠单元和玄武岩板材构成;玻璃钢水渠单元是由左、右侧面和底面构成的槽形结构,玻璃钢水渠单元左右侧面下部分别有一条与底面平行的凸棱,凸棱至玻璃钢水渠单元底面形成一滑道;所述玄武岩板材为矩形平板形结构,玄武岩板材长度与玻璃钢水渠单元长度相同;若干玻璃钢水渠单元首尾对接形成长条形水渠结构,每两个玻璃钢水渠单元之间设置有一个玄武岩板材,玄武岩板材两端分别嵌入相邻的两个玻璃钢水渠单元的滑道中。该专利文献公开的玄武岩玻璃钢环保组装水渠,由于结构设计不合理,安装和运输较为麻烦;长期使用后,玻璃钢水渠单元与玄武岩板材对接处容易产生缝隙,致使水体流失,影响整体水渠的强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玻璃钢水渠,本实用新型通过抱箍连接的方式,能够使水渠单元连接更紧密,避免长期使用后产生缝隙,不仅提高了整个玻璃钢水渠的结构强度,而且极大的提高了其运输和安装的便捷性。
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玻璃钢水渠,包括第一水渠单元和第二水渠单元,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抱箍,所述抱箍的一个侧壁上开有第一插槽,抱箍的另一个侧壁上开有第二插槽,第一水渠单元插接在抱箍的第一插槽内,第二水渠单元插接在抱箍的第二插槽内。
所述第一水渠单元和第二水渠单元上均设置有卡箍,卡箍包括箍体和设置在箍体两端的卡接头,卡接头与水渠单元的侧壁卡接。
所述第一水渠单元和第二水渠单元的外壁上均固定连接有加强筋。
所述第一水渠单元和第二水渠单元的两端均为阶梯状结构,第一水渠单元和第二水渠单元通过抱箍对接,第一水渠单元的内壁和第二水渠单元的内壁分别与抱箍的内壁齐平。
所述第一水渠单元和第二水渠单元的横截面均呈“U”型。
所述抱箍的内底壁上设置有压板,压板上设置有第一螺栓和第二螺栓,第一螺栓贯穿抱箍与第一水渠单元连接,第二螺栓贯穿抱箍与第二水渠单元连接。
所述第一水渠单元和第二水渠单元的内壁上均固定连接有耐磨层。
所述卡箍为多个,任意两个卡箍之间设置有一根拉杆,拉杆分别与卡箍固定连接。
使用时,可以分别将第一水渠单元和第二水渠单元重叠在一起进行运输,抵到水渠安装现场,分别将第一水渠单元和第二水渠单元对应插接在抱箍的第一插槽和第二插槽内,即形成一个完整的玻璃钢水渠。通过抱箍连接的方式,不仅提高了整个玻璃钢水渠的结构强度;而且极大的提高了其运输和安装的便捷性。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本实用新型,还包括抱箍,抱箍的一个侧壁上开有第一插槽,抱箍的另一个侧壁上开有第二插槽,第一水渠单元插接在抱箍的第一插槽内,第二水渠单元插接在抱箍的第二插槽内,水渠单元通过采用抱箍连接的方式,较现有技术螺栓连接而言,不易被腐蚀,结构强度更高;而且水渠单元之间连接更紧密,长期使用后不易产生缝隙,不易渗水,能够保障正常的输水效果;各水渠单元能够重叠运输,运输方便,通过在抱箍侧壁上开设插槽,水渠单元直接与抱箍的插槽插接,也极大的提高了安装便捷性。
二、本实用新型,第一水渠单元和第二水渠单元上均设置有卡箍,卡箍包括箍体和设置在箍体两端的卡接头,卡接头与水渠单元的侧壁卡接,通过卡箍的卡接头将水渠单元的两侧壁进行连接,能够增强整个玻璃钢水渠的强度,有效避免水渠单元的侧壁在水压作用下产生变形,进而能够延长其使用寿命,保障输水稳定性。
三、本实用新型,第一水渠单元和第二水渠单元的外壁上均固定连接有加强筋,通过在水渠单元的外壁上设置加强筋,能够进一步提高整个玻璃钢水渠的强度,增强承载能力,利于长期保证输水工作的正常运行。
四、本实用新型,第一水渠单元和第二水渠单元的两端均为阶梯状结构,第一水渠单元和第二水渠单元通过抱箍对接,第一水渠单元的内壁和第二水渠单元的内壁分别与抱箍的内壁齐平,水渠单元的端面采用阶梯结构,一方面便于与抱箍连接,另一方面使得连接后的整个玻璃钢水渠的内表面在同一个水平面上,输水更流畅,能够减少水流湍急现象,避免水从玻璃钢水渠内溅洒出去,进而能够提高输水效果。
五、本实用新型,第一水渠单元和第二水渠单元的横截面均呈“U”型,采用“U”型结构的水渠单元,使得水渠单元的侧壁与底壁连接处形成一个圆角,减小了水流阻力,利于水流通过,而且不容易堆积泥沙。
六、本实用新型,抱箍的内底壁上设置有压板,压板上设置有第一螺栓和第二螺栓,第一螺栓贯穿抱箍与第一水渠单元连接,第二螺栓贯穿抱箍与第二水渠单元连接,通过增设压板,能够进一步保障抱箍与水渠单元间的连接强度,进一步使各水渠单元长期保持较好的连接紧密性,避免玻璃钢水渠产生渗水现象。
七、本实用新型,第一水渠单元和第二水渠单元的内壁上均固定连接有耐磨层,通过增设耐磨层,能够避免泥沙直接与玻璃钢水渠的内壁产生摩擦,增强了整个玻璃钢水渠的耐磨性,延长了使用寿命。
八、本实用新型,卡箍为多个,任意两个卡箍之间设置有一根拉杆,拉杆分别与卡箍固定连接,通过拉杆将连接水渠单元的卡箍固定在一起,能够进一步提高玻璃钢水渠的整体结构强度,防止长期使用后发生变形。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具体说明,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抱箍的剖面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中卡箍卡接在水渠上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4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5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1、第一水渠单元,2、第二水渠单元,3、抱箍,4、第一插槽,5、第二插槽,6、卡箍,7、箍体,8、卡接头,9、加强筋,10、压板,11、第一螺栓,12、第二螺栓,13、耐磨层,14、拉杆。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参见图1和图2,一种玻璃钢水渠,包括第一水渠单元1和第二水渠单元2,还包括抱箍3,所述抱箍3的一个侧壁上开有第一插槽4,抱箍3的另一个侧壁上开有第二插槽5,第一水渠单元1插接在抱箍3的第一插槽4内,第二水渠单元2插接在抱箍3的第二插槽5内。
本实施例为最基本的实施方式,水渠单元通过采用抱箍连接的方式,较现有技术螺栓连接而言,不易被腐蚀,结构强度更高;而且水渠单元之间连接更紧密,长期使用后不易产生缝隙,不易渗水,能够保障正常的输水效果;各水渠单元能够重叠运输,运输方便,通过在抱箍侧壁上开设插槽,水渠单元直接与抱箍的插槽插接,也极大的提高了安装便捷性。
实施例2
参见图2-图4,一种玻璃钢水渠,包括第一水渠单元1和第二水渠单元2,还包括抱箍3,所述抱箍3的一个侧壁上开有第一插槽4,抱箍3的另一个侧壁上开有第二插槽5,第一水渠单元1插接在抱箍3的第一插槽4内,第二水渠单元2插接在抱箍3的第二插槽5内。
所述第一水渠单元1和第二水渠单元2上均设置有卡箍6,卡箍6包括箍体7和设置在箍体7两端的卡接头8,卡接头8与水渠单元的侧壁卡接。
本实施例为一较佳实施方式,第一水渠单元和第二水渠单元上均设置有卡箍,卡箍包括箍体和设置在箍体两端的卡接头,卡接头与水渠单元的侧壁卡接,通过卡箍的卡接头将水渠单元的两侧壁进行连接,能够增强整个玻璃钢水渠的强度,有效避免水渠单元的侧壁在水压作用下产生变形,进而能够延长其使用寿命,保障输水稳定性。
实施例3
参见图2、图4和图5,一种玻璃钢水渠,包括第一水渠单元1和第二水渠单元2,还包括抱箍3,所述抱箍3的一个侧壁上开有第一插槽4,抱箍3的另一个侧壁上开有第二插槽5,第一水渠单元1插接在抱箍3的第一插槽4内,第二水渠单元2插接在抱箍3的第二插槽5内。
所述第一水渠单元1和第二水渠单元2上均设置有卡箍6,卡箍6包括箍体7和设置在箍体7两端的卡接头8,卡接头8与水渠单元的侧壁卡接。
所述第一水渠单元1和第二水渠单元2的外壁上均固定连接有加强筋9。
所述第一水渠单元1和第二水渠单元2的两端均为阶梯状结构,第一水渠单元1和第二水渠单元2通过抱箍3对接,第一水渠单元1的内壁和第二水渠单元2的内壁分别与抱箍3的内壁齐平。
所述第一水渠单元1和第二水渠单元2的横截面均呈“U”型。
本实施例为又一较佳实施方式,第一水渠单元和第二水渠单元的外壁上均固定连接有加强筋,通过在水渠单元的外壁上设置加强筋,能够进一步提高整个玻璃钢水渠的强度,增强承载能力,利于长期保证输水工作的正常运行。
第一水渠单元和第二水渠单元的两端均为阶梯状结构,第一水渠单元和第二水渠单元通过抱箍对接,第一水渠单元的内壁和第二水渠单元的内壁分别与抱箍的内壁齐平,水渠单元的端面采用阶梯结构,一方面便于与抱箍连接,另一方便使得连接后的整个玻璃钢水渠的内表面在同一个水平面上,输水更流畅,能够减少水流湍急现象,避免水从玻璃钢水渠内溅洒出去,进而能够提高输水效果。
第一水渠单元和第二水渠单元的横截面均呈“U”型,采用“U”型结构的水渠单元,使得水渠单元的侧壁与底壁连接处形成一个圆角,减小了水流阻力,利于水流通过,而且不容易堆积泥沙。
实施例4
参见图2、图4和图6,一种玻璃钢水渠,包括第一水渠单元1和第二水渠单元2,还包括抱箍3,所述抱箍3的一个侧壁上开有第一插槽4,抱箍3的另一个侧壁上开有第二插槽5,第一水渠单元1插接在抱箍3的第一插槽4内,第二水渠单元2插接在抱箍3的第二插槽5内。
所述第一水渠单元1和第二水渠单元2上均设置有卡箍6,卡箍6包括箍体7和设置在箍体7两端的卡接头8,卡接头8与水渠单元的侧壁卡接。
所述第一水渠单元1和第二水渠单元2的外壁上均固定连接有加强筋9。
所述第一水渠单元1和第二水渠单元2的两端均为阶梯状结构,第一水渠单元1和第二水渠单元2通过抱箍3对接,第一水渠单元1的内壁和第二水渠单元2的内壁分别与抱箍3的内壁齐平。
所述第一水渠单元1和第二水渠单元2的横截面均呈“U”型。
所述抱箍3的内底壁上设置有压板10,压板10上设置有第一螺栓11和第二螺栓12,第一螺栓11贯穿抱箍3与第一水渠单元1连接,第二螺栓12贯穿抱箍3与第二水渠单元2连接。
本实施例为又一较佳实施方式,抱箍的内底壁上设置有压板,压板上设置有第一螺栓和第二螺栓,第一螺栓贯穿抱箍与第一水渠单元连接,第二螺栓贯穿抱箍与第二水渠单元连接,通过增设压板,能够进一步保障抱箍与水渠单元间的连接强度,进一步使各水渠单元长期保持较好的连接紧密性,避免玻璃钢水渠产生渗水现象。
实施例5
参见图2、图4和图7,一种玻璃钢水渠,包括第一水渠单元1和第二水渠单元2,还包括抱箍3,所述抱箍3的一个侧壁上开有第一插槽4,抱箍3的另一个侧壁上开有第二插槽5,第一水渠单元1插接在抱箍3的第一插槽4内,第二水渠单元2插接在抱箍3的第二插槽5内。
所述第一水渠单元1和第二水渠单元2上均设置有卡箍6,卡箍6包括箍体7和设置在箍体7两端的卡接头8,卡接头8与水渠单元的侧壁卡接。
所述第一水渠单元1和第二水渠单元2的外壁上均固定连接有加强筋9。
所述第一水渠单元1和第二水渠单元2的两端均为阶梯状结构,第一水渠单元1和第二水渠单元2通过抱箍3对接,第一水渠单元1的内壁和第二水渠单元2的内壁分别与抱箍3的内壁齐平。
所述第一水渠单元1和第二水渠单元2的横截面均呈“U”型。
所述抱箍3的内底壁上设置有压板10,压板10上设置有第一螺栓11和第二螺栓12,第一螺栓11贯穿抱箍3与第一水渠单元1连接,第二螺栓12贯穿抱箍3与第二水渠单元2连接。
所述第一水渠单元1和第二水渠单元2的内壁上均固定连接有耐磨层13。
所述卡箍6为多个,任意两个卡箍6之间设置有一根拉杆14,拉杆14分别与卡箍6固定连接。
本实施例为最佳实施方式,水渠单元通过采用抱箍连接的方式,较现有技术螺栓连接而言,不易被腐蚀,结构强度更高;而且水渠单元之间连接更紧密,长期使用后不易产生缝隙,不易渗水,能够保障正常的输水效果;各水渠单元能够重叠运输,运输方便,通过在抱箍侧壁上开设插槽,水渠单元直接与抱箍的插槽插接,也极大的提高了安装便捷性。第一水渠单元和第二水渠单元的内壁上均固定连接有耐磨层,通过增设耐磨层,能够避免泥沙直接与玻璃钢水渠的内壁产生摩擦,增强了整个玻璃钢水渠的耐磨性,延长了使用寿命。卡箍为多个,任意两个卡箍之间设置有一根拉杆,拉杆分别与卡箍固定连接,通过拉杆将连接水渠单元的卡箍固定在一起,能够进一步提高玻璃钢水渠的整体结构强度,防止长期使用后发生变形。

Claims (8)

1.一种玻璃钢水渠,包括第一水渠单元(1)和第二水渠单元(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抱箍(3),所述抱箍(3)的一个侧壁上开有第一插槽(4),抱箍(3)的另一个侧壁上开有第二插槽(5),第一水渠单元(1)插接在抱箍(3)的第一插槽(4)内,第二水渠单元(2)插接在抱箍(3)的第二插槽(5)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玻璃钢水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水渠单元(1)和第二水渠单元(2)上均设置有卡箍(6),卡箍(6)包括箍体(7)和设置在箍体(7)两端的卡接头(8),卡接头(8)与水渠单元的侧壁卡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玻璃钢水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水渠单元(1)和第二水渠单元(2)的外壁上均固定连接有加强筋(9)。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玻璃钢水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水渠单元(1)和第二水渠单元(2)的两端均为阶梯状结构,第一水渠单元(1)和第二水渠单元(2)通过抱箍(3)对接,第一水渠单元(1)的内壁和第二水渠单元(2)的内壁分别与抱箍(3)的内壁齐平。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玻璃钢水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水渠单元(1)和第二水渠单元(2)的横截面均呈“U”型。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玻璃钢水渠,其特征在于:所述抱箍(3)的内底壁上设置有压板(10),压板(10)上设置有第一螺栓(11)和第二螺栓(12),第一螺栓(11)贯穿抱箍(3)与第一水渠单元(1)连接,第二螺栓(12)贯穿抱箍(3)与第二水渠单元(2)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一种玻璃钢水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水渠单元(1)和第二水渠单元(2)的内壁上均固定连接有耐磨层(13)。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玻璃钢水渠,其特征在于:所述卡箍(6)为多个,任意两个卡箍(6)之间设置有一根拉杆(14),拉杆(14)分别与卡箍(6)固定连接。
CN201720420012.9U 2017-04-20 2017-04-20 一种玻璃钢水渠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80032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420012.9U CN206800329U (zh) 2017-04-20 2017-04-20 一种玻璃钢水渠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420012.9U CN206800329U (zh) 2017-04-20 2017-04-20 一种玻璃钢水渠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800329U true CN206800329U (zh) 2017-12-26

Family

ID=607323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420012.9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800329U (zh) 2017-04-20 2017-04-20 一种玻璃钢水渠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800329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322901A (zh) * 2021-06-22 2021-08-31 海环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水利工程用防渗漏的渡槽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322901A (zh) * 2021-06-22 2021-08-31 海环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水利工程用防渗漏的渡槽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934880U (zh) 一种搭接式玻璃钢水渠
CN107806010A (zh) 一种装配式复合管海水海砂混凝土桥墩及制作方法
CN104989888B (zh) 一种城市智能大口径综合涵管
CN206800329U (zh) 一种玻璃钢水渠
CN207003477U (zh) 一种分段式综合管廊
CN109797651A (zh) 一种带有波形钢板内模的扁平组合箱梁
CN206800353U (zh) 一种水利灌溉用玻璃钢水渠
CN205934857U (zh) 一种玻璃钢水渠转接件
CN207260092U (zh) 一种适用于山区的玻璃钢水渠
CN204238264U (zh) 一种基础底板后浇带结构
CN207121991U (zh) 一种暗柱式预制构件
CN206707121U (zh) 一种下弦采用frp索的组合屋架
CN206800328U (zh) 一种带卡箍的玻璃钢水渠
CN206157919U (zh) 一种预制件的连接节点
CN206034702U (zh) 一种外墙板防水节点
CN206090475U (zh) 一种搭接式水渠
CN204756197U (zh) 一种城市智能大口径综合涵管
CN206800327U (zh) 一种嵌插式玻璃钢水渠
CN209891405U (zh) 一种组合式连接的竹-混凝土组合梁
CN202232331U (zh) 一种组合式变跨度纤维混凝土温室大棚支架
CN205917819U (zh) 一种新型蓄水结构
CN206396575U (zh) 一种用于渗透水流的再生骨料制得砖
CN207553409U (zh) 异形全预制坡屋顶及其与现浇梁的连接结构
CN207117060U (zh) 一种具有保护电缆的防护通道
CN205917865U (zh) 一种预制件的连接节点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1226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