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800124U - 高性能透水人行道铺装结构 - Google Patents

高性能透水人行道铺装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800124U
CN206800124U CN201720692422.9U CN201720692422U CN206800124U CN 206800124 U CN206800124 U CN 206800124U CN 201720692422 U CN201720692422 U CN 201720692422U CN 206800124 U CN206800124 U CN 20680012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ench drain
rubble french
water
rubble
concrete lay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692422.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量
白锐
向超
刘鹏飞
侯广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ONGSHE ENGINEERING CONSULTING (CHONGQING)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CHONGQING ZHONGSHE ENGINEERING DESIG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ONGQING ZHONGSHE ENGINEERING DESIGN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ONGQING ZHONGSHE ENGINEERING DESIG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0692422.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80012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80012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80012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Road Paving Structur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性能透水人行道铺装结构,包括从下至上依次铺设的透水混凝土层、中粗砂层和表面透水层,所述透水混凝土层底部具有沿其纵向阵列分布的集水碎石盲沟,所述集水碎石盲沟沿透水混凝土层的横向延伸;所述透水混凝土层底部一侧沿其纵向设有导水碎石盲沟,该导水碎石盲沟与所有集水碎石盲沟连通,所述导水碎石盲沟内穿设有单向透水盲管,所述导水碎石盲沟的端部设有集水池,单向透水盲管与集水池相连通。采用以上结构,可以提高人行道的透水性能,并将渗透进入的雨水快速收集汇聚,对水质起到一定改善作用,并通过盲管导入集水池中存蓄,增加了城市的集水存水面积,方便旱季使用,有利于加快海绵城市的建设。

Description

高性能透水人行道铺装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性能透水人行道铺装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社会的高速发展,城市人口快速增长,各行产业的发展,大大增加了城市资源的消耗,同时城市的各方面承受能力也制约着城市的发展,水资源作为其中必需的资源,严重影响城市的发展前景,长期依靠地下水的生存方式,只会使城市的发展越来越艰难,越来越多的城市面临雨季内涝严重,而旱季无水可用的窘境,甚至会使城市的地基破坏,造成严重的人为地质灾害。
所以构建海绵城市成为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而构建海绵城市则需要利用尽可能多的途径进行雨水引导存蓄,同时又不会妨碍城市的正常发展,现有的人行道铺装结构多在铺装时基本忽略了雨水渗透引导,只是一味夯实路基,保证人行道不沉降,浪费了大量的引水蓄水面积。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高性能透水人行道铺装结构,可以帮助解决人行道积水问题,同时实现大面积的透水引水,有助于构建海绵城市。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高性能透水人行道铺装结构,包括从下至上依次铺设的透水混凝土层、中粗砂层和表面透水层,其要点在于:所述透水混凝土层底部具有沿其纵向阵列分布的集水碎石盲沟,所述集水碎石盲沟沿透水混凝土层的横向延伸;
所述透水混凝土层底部一侧沿其纵向设有导水碎石盲沟,该导水碎石盲沟与所有集水碎石盲沟连通,所述导水碎石盲沟内穿设有单向透水盲管,所述导水碎石盲沟的端部设有集水池,单向透水盲管与集水池相连通。
采用以上方案,通过人行道底部横向设置的集水碎石盲沟可将上部渗透进入的雨水搜集流入侧部的导水碎石盲沟中,然后通过单向透水盲沟将搜集到的雨水全部汇聚导入集水池中,从而实现对雨水的存蓄,有助于海绵城市的建设。
作为优选:所述单向透水盲管靠近导水碎石盲沟的底部。采用以上结构,渗透进入导水碎石盲沟的雨水可以尽可能多的进入单向透水盲管中流走,而不会长期滞留在导水碎石盲沟内,对导水碎石盲沟浸泡,影响路基。
为充分保证人行道表面的透水性能,所述表面透水层采用微孔生态环保型透水砖铺设。
作为优选:相邻两条所述集水碎石盲沟的间距为3~5米。采用以上结构,可以充分满足上部的透水需求,同时不会影响人行道的路基强度。
作为优选:所述单向透水盲管上包覆有工布。采用以上结构,工布可对进入单向透水盲沟中的水进行初步过滤,提高进入集水池中水的水质,减少后期水质处理工作。
作为优选:所述集水碎石盲沟的竖截面呈上大下小的梯形结构。采用以上结构,集水碎石盲沟侧面为斜面,有利于上部水分渗透进入,提高透水效果。
作为优选:所述中粗砂层的厚度为2~4cm,透水混凝土层的厚度为12~18cm,集水碎石盲沟的厚度为25~35cm。采用以上比例的铺装组合,在保证路基强度情况下,具有更佳的透水性能,可以更好的收集雨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采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高性能透水人行道铺装结构,可以提高人行道的透水性能,并将渗透进入的雨水快速收集汇聚,对水质起到一定改善作用,并通过盲管导入集水池中存蓄,增加了城市的集水存水面积,方便旱季使用,有利于加快海绵城市的建设。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实施例中A-A处层状结构图;
图3为图1所示实施例中B-B处层结构状图;
图4为图1所示实施例中C-C处层状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参考图1和图4所示的高性能透水人行道铺装结构,主要包括从下往上依次铺的透水混凝土层1、中粗砂层2和表面透水层3,为充分提高表面透水层3的透水性能,本实施例中表面透水层3采用微孔生态环保型透水砖铺设而成,提高表面透水性能同时,可对雨水进行一次过滤,使渗透进入地下的水质得到初步改善。
在透水混凝土层1的底部沿人行道延伸的方向每隔四米设有一条集水碎石盲沟4,集水碎石盲沟4横向设置,沿人行道的宽度方向横向延伸,同时,在透水混凝土层1的底部的至少一侧沿人行道延伸的方向设有导水碎石盲沟5,导水碎石盲沟5沿人行道长度延伸,且每个集水碎石盲沟4均与导水碎石盲沟5连通,在铺设时,导水碎石盲沟5略低于集水碎石盲沟4,且集水碎石盲沟4底部向设有导水碎石盲沟5的一侧倾斜,这样处于集水碎石盲沟4内的积水更容易进入导水碎石盲沟5中。
导水碎石盲沟5内靠近底部的位置穿设有单向透水盲管6,导水碎石盲沟5的端部每隔一段距离均设有集水池7,单向透水盲管6伸入集水池7中与其连通,这样进入导水碎石盲沟5中的雨水通过单向透水盲管6可以快速进入集水池7中得到存蓄。
单向透水盲管6上包覆有工布,可以对渗透进入的雨水进行一定过滤,进一步提高进入单向透水盲管6内的水质,减少后期水质处理的成本。
集水碎石盲沟4的竖截面呈梯形结构,且上大下小,可以提高集水碎石盲沟4的支撑力,保证地基强度,同时,上部渗透进入的雨水也更容易通过斜面往下继续渗透,提高渗水性能。
中粗沙层2的厚度为2~4cm,透水混凝土层1的厚度为12~18cm,集水碎石盲沟4的厚度为25~35cm,本实施例中,铺装比例为中粗砂层厚度为3cm,透水混凝土层1的厚度为15cm,集水碎石盲沟4的厚度为的厚度为30cm,以此铺装的结构可以充分保证人行道的强度,同时可以有效提高其透水性能。
如图1和图2所示,当人行道的上表面积水时,积水通过微孔生态环保型透水砖铺制的表面透水层3,得到一次净化,然后通过中粗砂层2渗入下方的透水混凝土层1,再进入集水碎石盲沟4中,集水碎石盲沟4的集水流入导水碎石盲沟5中,通过工布的二次过滤净化后进入单向透水盲管6中,一起流入集水池7中,从而实现雨水的渗透导流和存蓄,同时在此过程中对水质进行一定的改善,有助于加快海绵城市的建设。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描述仅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宗旨及权利要求的前提下,可以做出多种类似的表示,这样的变换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高性能透水人行道铺装结构,包括从下至上依次铺设的透水混凝土层(1)、中粗砂层(2)和表面透水层(3),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水混凝土层(1)底部具有沿其纵向阵列分布的集水碎石盲沟(4),所述集水碎石盲沟(4)沿透水混凝土层(1)的横向延伸;
所述透水混凝土层(1)底部一侧沿其纵向设有导水碎石盲沟(5),该导水碎石盲沟(5)与所有集水碎石盲沟(4)连通,所述导水碎石盲沟(5)内穿设有单向透水盲管(6),所述导水碎石盲沟(5)的端部设有集水池(7),单向透水盲管(6)与集水池(7)相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性能透水人行道铺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向透水盲管(6)靠近导水碎石盲沟(5)的底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高性能透水人行道铺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表面透水层(3)采用微孔生态环保型透水砖铺设。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高性能透水人行道铺装结构,其特征在于:相邻两条所述集水碎石盲沟(4)的间距为3~5米。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性能透水人行道铺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向透水盲管(6)上包覆有工布。
6.根据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高性能透水人行道铺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水碎石盲沟(4)的竖截面呈上大下小的梯形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性能透水人行道铺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粗砂层(2)的厚度为2~4cm,透水混凝土层(1)的厚度为12~18cm,集水碎石盲沟(4)的厚度为25~35cm。
CN201720692422.9U 2017-06-13 2017-06-13 高性能透水人行道铺装结构 Active CN20680012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692422.9U CN206800124U (zh) 2017-06-13 2017-06-13 高性能透水人行道铺装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692422.9U CN206800124U (zh) 2017-06-13 2017-06-13 高性能透水人行道铺装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800124U true CN206800124U (zh) 2017-12-26

Family

ID=607474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692422.9U Active CN206800124U (zh) 2017-06-13 2017-06-13 高性能透水人行道铺装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800124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396613A (zh) * 2018-03-30 2018-08-14 嘉兴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排水结构和透水路面排水系统
CN108517733A (zh) * 2018-06-07 2018-09-11 招商局重庆交通科研设计院有限公司 城市道路的路面结构及城市道路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396613A (zh) * 2018-03-30 2018-08-14 嘉兴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排水结构和透水路面排水系统
CN108517733A (zh) * 2018-06-07 2018-09-11 招商局重庆交通科研设计院有限公司 城市道路的路面结构及城市道路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313967B (zh) 排渗水式铺装组合结构
CN204401390U (zh) 一种新型路面排水系统
CN106087632A (zh) 一种基于海绵城市建设兼备排储水功能的铺设砖
CN205636407U (zh) 一种透水道路集水排水结构
CN104047215A (zh) 水泥混凝土路面改为透水混凝土路面的方法
CN206800124U (zh) 高性能透水人行道铺装结构
CN207032427U (zh) 一种适用于老旧小区的雨水收集利用系统
CN202644338U (zh) 一种生态保水路面砖
CN204039856U (zh) 排渗水式铺装组合结构
CN109338839B (zh) 一种建筑垃圾再利用城市渗蓄系统
CN207700330U (zh) 一种下凹式绿地生态植草沟
CN204803703U (zh) 透水混凝土路面集水结构
CN207176440U (zh) 一种用于人行道半透水性路面的排水结构
CN105544341B (zh) 一种应对城市低洼处道路的快速排水路面结构
CN204608556U (zh) 一种透水铺面
CN214656073U (zh) 一种海绵城市天然透水采石铺装结构
CN206256332U (zh) 一种免道牙带漏空排水盖的路面
CN205529776U (zh) 一种路面不透水道路的渗水结构
CN104594155A (zh) 透水铺面的铺设方法
CN211689725U (zh) 一种园林景观排水路面
CN107354989A (zh) 一种适用于老旧小区的雨水收集利用系统
CN204475172U (zh) 桥面绿化带防排水系统
CN207940132U (zh) 适用于拓宽路面的生态树池
CN209482083U (zh) 一种带雨水收集系统的装配式缝隙透水路面
CN209482082U (zh) 一种新型带雨水收集系统的装配式缝隙透水路面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400025 Jiangbei District, Chongqing port 2, two, road 2, building 3-1

Patentee after: ZHONGSHE ENGINEERING CONSULTING (CHONGQING) Co.,Ltd.

Address before: 400025 Jiangbei District, Chongqing port 2, two, road 2, building 3-1

Patentee before: CHONGQING ZHONGSHE ENGINEERING DESIGN Co.,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