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792496U - 一种义齿植体 - Google Patents

一种义齿植体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792496U
CN206792496U CN201621376680.8U CN201621376680U CN206792496U CN 206792496 U CN206792496 U CN 206792496U CN 201621376680 U CN201621376680 U CN 201621376680U CN 206792496 U CN206792496 U CN 20679249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crew thread
artificial tooth
implant
tooth implant
branc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1376680.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胡永国
何东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ongjia Dongguan Dentur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ongjia Dongguan Dentur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ongjia Dongguan Denture Co Ltd filed Critical Yongjia Dongguan Dentur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1376680.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79249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79249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79249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Dental Prosthetic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义齿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义齿植体。包括连接部以及与连接部底部相连的螺纹部,所述义齿植体内部设置有治疗通道,治疗通道在连接部开设有至少一个开口,在螺纹部开设有至少一个开口。手术时,可利用治疗通道对安装腔内部进行清洁和观察,将杂质从安装腔清理出去,植体安装完成后,可在通道内注入药剂作用于手术区域,加快恢复,提高成功率。若发生感染或其他意外,可以通过治疗通道及时进行消炎、清理等工作,增加治愈几率。该植体相对于传统植体使用效果更好,功能更全面,具有广泛市场前景。

Description

一种义齿植体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义齿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义齿植体。
背景技术
在牙齿修复中,使用义齿补充缺齿或者代替劣齿是较好的选择,义齿分为活动义齿以及固定义齿。安装固定义齿前,需要在牙槽骨上钻孔形成安装腔,再将固定义齿的植体植入安装腔内,待人体的骨质生长后包裹植体,从而稳固连接。固定义齿的优点在于仅需在缺损部位植入植体,植体由生长后的骨质包裹,义齿安装后依靠牙槽骨支撑,不会对健康牙齿造成损害。
固定义齿安装手术在口腔内狭小的空间进行,牙槽骨厚度较小,受操作原因或者患者体质的影响,容易在植体安装腔内残留骨渣等杂质,在植体融合期引发感染,导致患者不适甚至出现永久性损伤,植体植入后手术区被覆盖,对后期维护治疗带来困难。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现状,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义齿植体,其让医生能够在手术中清理安装腔内残留的杂质,也方便手术后的维护与治疗。
为实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义齿植体,包括连接部以及与连接部底部相连的螺纹部,所述义齿植体内部设置有治疗通道,治疗通道在连接部开设有至少一个开口,在螺纹部开设有至少一个开口。
在进行手术时,医生可利用治疗通道在植体安装过程中对安装腔内部进行进一步清洁和观察,通过治疗通道将空气、血水或碎骨碎肉等杂质从安装腔清理出去,防止杂质残留在安装腔内引发感染。手术完成后,可通过治疗通道内注入辅助恢复的药剂,加快患者恢复,提高手术成功率。即使发生感染或其他意外,也可以通过治疗通道及时进行救治,增加治愈概率,避免一旦感染就无法对内部进行治疗或只能进行手术的情况。
较佳地,所述螺纹部从上至下依次包括第一螺纹分部和第二螺纹分部。第一螺纹分部对应于骨质皮层,第二螺纹分部埋在牙槽骨内,植体可借助螺纹自攻攻入牙槽骨,植体手术后螺纹部的凹凸结构可以更好的与骨质产生作用固定住植体,使骨质愈合后形成稳定连接,防止手术后植体松动,提高手术成功率。
较佳地,治疗通道包括竖向子通道和横向子通道,所述竖向子通道的轴线与所述植体的轴线平行,横向子通道的轴线垂直于所述植体的轴线,所述治疗通道在螺纹部的开口位于螺纹面相邻两个螺纹之间的牙底。横竖设计的治疗通道更容易加工,且利于残留杂质通过通道,所述治疗通道在螺纹部的开口位于螺纹面相邻两个螺纹之间的牙底,便于积存在螺纹之间的杂质进入通道,同时防止开口破坏螺纹面。
较佳地,连接部与第一螺纹分部相交处设置有用于安装保护层的安装槽,第二螺纹分部底部设有用于防止所述植体旋转的定位槽。安装槽用于安装固定义齿底部的保护层,定位槽用于加强植体稳定性,骨质愈合以后,新生骨质嵌入定位槽,可防止植体松动旋转。
较佳地,定位槽有多个,各定位槽环绕第二螺纹分部底部外侧均匀分布。定位槽分布于植体底部,保证植体与骨质融合强度,使植体使用过程中所受的力均匀传递到骨组织,防止因受力不平衡导致植体松动。
较佳地,所述第一螺纹分部和第二螺纹分部中的螺纹均为梯形或矩形螺纹。将螺纹设置为梯形或矩形,杂质更容易进入治疗通道,提高手术效果,同时使治疗通道及螺纹更易加工,减小成本。
较佳地,所述第一螺纹分部沿所述植体的轴向的厚度为0.8毫米至4.5毫米。第一螺纹分部厚度太薄不利于义齿固定,太厚则影响义齿使用及美观,根据患者年龄及骨质情况不同,采用不同的第一螺纹分部厚度。
较佳地,所述第一螺纹分部上的螺纹螺距为0.2毫米至1毫米。为保证第一螺纹分部与骨骼的结合强度,至少应保留3圈及以上的完整螺纹,根据所使用的第一螺纹分部厚度不同,第一螺纹分部上的螺纹螺距为0.2毫米至1毫米。
较佳地,所述螺纹部表面局部经过粗糙化处理。粗糙表面有利于骨质依附在植体表面生成,加强手术后植体与新生长的骨质的结合强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义齿植体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义齿植体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义齿植体的前视图。
其中:
1、连接部;2、安装槽;3、第一螺纹分部;30、治疗通道;31、竖向子通道;32、横向子通道;4、第二螺纹分部;5、定位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的说明。
如图1及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义齿植体包括连接部1以及位于连接部1下端的螺纹部,所述植体内部设置有设有治疗通道30,治疗通道在连接部开有一个开口,在螺纹部开有多个开口,较优的,所述治疗通道包括两种子通道,即竖向子通道31以及多个横向子通道32,竖向子通道31沿植体的轴线分布,其开口朝上位于连接部上,横向子通道32垂直于植体的轴线。
如图2所示,为便于加工横向子通道32及螺纹,将螺纹分部的螺纹设置为矩形或者梯形螺纹,将横向子通道32在螺纹面的出口设置于两个螺纹之间的牙底,手术过程中,杂质沉积到螺纹的间隙中,通过位于牙底的出口使杂质进入治疗通道30并导出安装腔。
位于连接部1下端的螺纹部从上至下依次分为第一螺纹分部3以及第二螺纹分部4,在连接部1与第一螺纹分部3相交处开有安装槽(2),用于安装保护层等结构,第一螺纹分部3对应于骨皮质层,第二螺纹分部4对应于骨松质层,具体手术过程中,为加强连接强度,可不在骨皮质层加工螺纹,而是利用第一螺纹分部3的螺纹攻入骨皮质。由于患者骨皮质层厚度不同,在实现功能的前提下为达到更好的使用效果,所使用的第一螺纹分部3的厚度不同,通常,其厚度为0.8毫米至4.5毫米。
第一螺纹分部3攻入骨皮质层,其表面的螺纹楔入骨骼实现固定,为保证其连接稳定性,连接面上的螺纹圈数应不小于3圈,根据上述第一螺纹分部3厚度不同,取与之相对应的螺距,通常,其螺距范围为0.2毫米至1毫米。
如图2、图3所示,植体植入人体后,被新生长的骨质包裹后固定,为防止植体植入后受力旋转松动,环绕第二螺纹分部4的底部均匀分布有三个定位槽5,定位槽5通过后期与骨质相互楔紧防止旋转,所述定位槽为从上至下分布。为加强植体与骨质之间的连接强度,同时使融合期骨质更易于吸附在植体表面,对植体螺纹部表面进行粗糙化处理,实际应用中,为了达到较好的效果,粗糙化处理的面积应不小于植体螺纹部总面积的三分之一。
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了详细地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质和范围。

Claims (9)

1.一种义齿植体,包括连接部(1)以及与连接部底部相连的螺纹部,其特征在于:所述义齿植体内部设置有治疗通道(30),治疗通道(30)在连接部开设有至少一个开口,在螺纹部开设有至少一个开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义齿植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部从上至下依次包括第一螺纹分部(3)和第二螺纹分部(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义齿植体,其特征在于:治疗通道(30)包括竖向子通道(31)和横向子通道(32),所述竖向子通道(31)的轴线与所述植体的轴线平行,横向子通道(32)的轴线垂直于所述植体的轴线,所述治疗通道在螺纹部的开口位于螺纹面相邻两个螺纹之间的牙底。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义齿植体,其特征在于:连接部(1)与第一螺纹分部(3)相交处设置有用于安装保护层的安装槽(2),第二螺纹分部(4)底部设有用于防止所述植体旋转的定位槽(5)。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义齿植体,其特征在于:定位槽(5)有多个,各定位槽环绕第二螺纹分部底部外侧均匀分布。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义齿植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螺纹分部(3)和第二螺纹分部(4)中的螺纹均为梯形或矩形螺纹。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义齿植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螺纹分部(3)沿所述植体的轴向的厚度为0.8毫米至4.5毫米。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义齿植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螺纹分部(3)上的螺纹螺距为0.2毫米至1毫米。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义齿植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部表面局部经过粗糙化处理。
CN201621376680.8U 2016-12-15 2016-12-15 一种义齿植体 Active CN20679249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376680.8U CN206792496U (zh) 2016-12-15 2016-12-15 一种义齿植体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376680.8U CN206792496U (zh) 2016-12-15 2016-12-15 一种义齿植体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792496U true CN206792496U (zh) 2017-12-26

Family

ID=607288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1376680.8U Active CN206792496U (zh) 2016-12-15 2016-12-15 一种义齿植体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792496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658197A (zh) * 2020-06-23 2020-09-15 西安交通大学口腔医院 一种牙种植体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658197A (zh) * 2020-06-23 2020-09-15 西安交通大学口腔医院 一种牙种植体
CN111658197B (zh) * 2020-06-23 2022-02-11 西安交通大学口腔医院 一种牙种植体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Marrelli et al. Influence of PRF in the healing of bone and gingival tissues. Clinical and histological evaluations
Anitua et al. Novel technique for the treatment of the severely atrophied posterior mandible.
KR100841218B1 (ko) 임플란트 장치
Baj et al. An overview on bone reconstruction of atrophic maxilla: success parameters and critical issues
CN203591347U (zh) 人工牙基台
Biglioli et al. Access to the maxillary sinus using a bone flap on a mucosal pedicle: preliminary report
WO2017021010A1 (en) Osseointegrated alveolar implant prosthesis
CN206792496U (zh) 一种义齿植体
CN106725932A (zh) 基于钛锆合金的直基台种植体系统
Canullo et al. Clinical Considerations on Strategies That Avoid Multiple Connections and Disconnections of Implant Abutments.
Arakeri et al. A massive dentigerous cyst of the mandible in a young patient: a case report
CN208974164U (zh) 一种牙科即刻种植仿生牙基体结构
US20130059271A1 (en) Implant detector cover screw
Yotsova et al. Immediate implant placement using customized healing abutments as a method of hard and soft tissue preservation. A review article
Reece et al. Total midface reconstruction after radical tumor resection: a case report and overview of the problem
TW201100062A (en) 5 in 1 dental implant method and apparatus
CN203724248U (zh) 用于小间隙缺牙区修复的一段式人工牙种植体
CN110638541A (zh) 一种即拔即种种植体及牙种植方法
KR20120030470A (ko) 재생뼈 고정용 나사 및 재생뼈 덮개 메쉬
CN209611362U (zh) 一种口腔科种植体装置
Jana et al. Techniques for preservation of post-extraction alveolar bone loss: A literature review
CN103083097B (zh) 一种种植固位装置
KR101191257B1 (ko) 치과용 임플란트 픽스츄어
CN203138664U (zh) 带内固定芯的枢椎椎板钩和寰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系统
AlHachache et al. Socket-Shield technique: Where do we stand today?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