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787516U - 便携式超声波测厚仪 - Google Patents

便携式超声波测厚仪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787516U
CN206787516U CN201720702151.0U CN201720702151U CN206787516U CN 206787516 U CN206787516 U CN 206787516U CN 201720702151 U CN201720702151 U CN 201720702151U CN 206787516 U CN206787516 U CN 20678751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cover plate
detector
rotating shaft
hand ed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702151.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原
王珏
刘科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chuan Thunder Shield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ichuan Thunder Shiel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chuan Thunder Shield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ichuan Thunder Shiel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0702151.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78751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78751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787516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Endoscop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便携式超声波测厚仪,包括检测器,检测器包括顶板、底板、左侧板、右侧板、前端板和后端板;还包括扣合在检测器顶板上的第一盖板、以及扣合在检测器底板上的第二盖板;第一盖板、第二盖板内部均填充有缓冲层;检测器的顶板与左侧板交接处设有第一转轴,第一盖板左边缘与第一转轴转动连接;检测器的底板与右侧板交接处设有第二转轴,第二盖板右边缘与第二转轴转动连接。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携带方便,具有良好的缓冲保护作用。

Description

便携式超声波测厚仪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气测试仪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便携式超声波测厚仪。
背景技术
超声波测厚仪采用微处理器控制,利用超声波测量原理,能够快速准确无损伤地测量材料的厚度及声速,广泛应用在工业生产领域中,既可以对各种材料或零件做精确测量,也可以对生产设备中各种管道和压力容器进行检测,还能够及时准确地测出各种零件在使用过程中受腐蚀后的减薄程度。超声波测厚仪内部结构复杂,零部件加工装配精度高,因此,保护好超声波测厚仪内部结构的完整性是保障测量精度的重要前提。
现有的超声波测厚仪质量较重,携带不方便,并且缺乏足够的保护措施,测试人员在搬运和使用过程中一旦不慎将超声波测厚仪摔落在地,则要么仪器直接损坏,要么严重影响测试结果的准确性。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现有超声波测厚仪携带不方便、缺乏足够的保护措施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携式超声波测厚仪。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便携式超声波测厚仪,包括检测器,上述检测器包括顶板、底板、左侧板、右侧板、前端板和后端板;还包括扣合在检测器顶板上的第一盖板、以及扣合在检测器底板上的第二盖板;上述第一盖板、上述第二盖板内部均填充有缓冲层;上述检测器的顶板与左侧板交接处设有第一转轴,上述第一盖板左边缘与上述第一转轴转动连接;上述检测器的底板与右侧板交接处设有第二转轴,上述第二盖板右边缘与上述第二转轴转动连接。
本实用新型优选地,上述检测器顶板上设有屏幕、声速键、单元调整键、开关机键、功能转换键、查询键、校准键和校准试块;上述检测器后端板上设有发射插座和接收插座;上述发射插座上插接有信号发射线,上述接收插座上插接有信号接收线;上述信号发射线与上述信号接收线并联后汇集到探头上。
本实用新型优选地,沿上述第一盖板后端边缘,上述第一盖板底面上设有第一挡板;沿上述第一盖板右边缘,上述第一盖板底面上设有第二挡板;沿上述第二盖板左边缘,上述第二盖板顶面上设有第三挡板;沿上述第二盖板前端边缘,上述第二盖板顶面上设有第四挡板。
本实用新型优选地,上述检测器底板中央设有向下突出的绕线凸条。
本实用新型优选地,上述第一盖板右边缘设有向左凹进的第一开盖口,上述第二盖板左边缘设有向右凹进的第二开盖口。
本实用新型优选地,上述第一开盖口内侧、上述第二开盖口内侧均设有防滑纹。
本实用新型采用折叠式结构,在检测器顶面设置第一盖板,在检测器底面设置第二盖板,第一盖板和第二盖板中均填充有缓冲材料,当第一盖板和第二盖板扣合在检测器外部时,如检测器不慎摔落在地,第一盖板和第二盖板能够对检测器起到缓冲保护作用,防止检测器内部零件发生损坏。第一盖板左边缘与第一转轴转动连接,第二盖板右边缘与第二转轴转动连接,需要做检测时,翻转第一盖板和第二盖板,即可对检测器进行操作。检测完毕后,重新将第一盖板、第二盖板扣合在检测器上,携带十分方便。
当第一盖板、第二盖板均扣合在检测器上时,第一挡板、第二挡板、第三挡板、第四挡板分别遮盖在检测器的后端板、右侧板、左侧板、前端板上,这样就起到了全方位保护检测器的作用,如果不慎将检测器摔落在地,则无论检测器以哪个角度落地,都能够得到缓冲保护。
检测工作结束后,可以将信号发射线和信号接收线缠绕在绕线凸条上,然后将第二盖板扣合在检测器上,这样就可以很方便地收纳信号发射线和信号接收线,携带方便。
测试人员将手指放在第一开盖口上,可以很方便地打开第一盖板;同样地,第二开盖口便于打开第二盖板。
本实用新型至少能够达到一项以下有益效果:
1.结构精巧,携带方便;
2.具有良好的缓冲保护作用,防止检测器摔落在地时损坏内部构件。
附图说明
图1是第一盖板、第二盖板扣合时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2是第一盖板、第二盖板展开时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3是第一盖板、第二盖板展开时本实用新型的仰视图。
附图中各序号及其对应名称如下:
检测器1、顶板2、底板3、左侧板4、右侧板5、前端板6、后端板7、第一盖板8、第二盖板9、第一转轴10、第二转轴11、屏幕12、声速键13、单元调整键14、开关机键15、功能转换键16、查询键17、校准键18和校准试块19、发射插座20、接收插座21、信号发射线22、信号接收线23、探头24、第一挡板25、第二挡板26、第三挡板27、第四挡板28、绕线凸条29、第一开盖口30、第二开盖口31、防滑纹3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解释说明。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检测器1,检测器1包括顶板2、底板3、左侧板4、右侧板5、前端板6和后端板7,还包括扣合在检测器1顶板2上的第一盖板8、以及扣合在检测器1底板3上的第二盖板9,第一盖板8、第二盖板9内部均填充有缓冲层。
实施例1
如图1至图3所示,检测器1的顶板2与左侧板4交接处设有第一转轴10,第一盖板8左边缘与第一转轴10转动连接;检测器1的底板3与右侧板5交接处设有第二转轴11,第二盖板9右边缘与第二转轴11转动连接。
检测器1顶板2上设有屏幕12、声速键13、单元调整键14、开关机键15、功能转换键16、查询键17、校准键18和校准试块19;检测器1后端板7上设有发射插座20和接收插座21;发射插座20上插接有信号发射线22,接收插座21上插接有信号接收线23;信号发射线22与信号接收线23并联后汇集到探头24上。
沿第一盖板8后端边缘,第一盖板8底面上设有第一挡板25;沿第一盖板8右边缘,第一盖板8底面上设有第二挡板26;沿第二盖板9左边缘,第二盖板9顶面上设有第三挡板27;沿第二盖板9前端边缘,第二盖板9顶面上设有第四挡板28。
检测器1底板3中央设有向下突出的绕线凸条29。
第一盖板8右边缘设有向左凹进的第一开盖口30,第二盖板9左边缘设有向右凹进的第二开盖口31。
第一开盖口30内侧、第二开盖口31内侧均设有防滑纹32。
实施例2
如图1至图3所示,检测器1的顶板2与左侧板4交接处设有第一转轴10,第一盖板8左边缘与第一转轴10转动连接;检测器1的底板3与右侧板5交接处设有第二转轴11,第二盖板9右边缘与第二转轴11转动连接。
检测器1顶板2上设有屏幕12、声速键13、单元调整键14、开关机键15、功能转换键16、查询键17、校准键18和校准试块19;检测器1后端板7上设有发射插座20和接收插座21;发射插座20上插接有信号发射线22,接收插座21上插接有信号接收线23;信号发射线22与信号接收线23并联后汇集到探头24上。
沿第一盖板8后端边缘,第一盖板8底面上设有第一挡板25;沿第一盖板8右边缘,第一盖板8底面上设有第二挡板26;沿第二盖板9左边缘,第二盖板9顶面上设有第三挡板27;沿第二盖板9前端边缘,第二盖板9顶面上设有第四挡板28。
检测器1底板3中央设有向下突出的绕线凸条29。
第一盖板8右边缘设有向左凹进的第一开盖口30,第二盖板9左边缘设有向右凹进的第二开盖口31。
实施例3
如图1至图3所示,检测器1的顶板2与左侧板4交接处设有第一转轴10,第一盖板8左边缘与第一转轴10转动连接;检测器1的底板3与右侧板5交接处设有第二转轴11,第二盖板9右边缘与第二转轴11转动连接。
检测器1顶板2上设有屏幕12、声速键13、单元调整键14、开关机键15、功能转换键16、查询键17、校准键18和校准试块19;检测器1后端板7上设有发射插座20和接收插座21;发射插座20上插接有信号发射线22,接收插座21上插接有信号接收线23;信号发射线22与信号接收线23并联后汇集到探头24上。
沿第一盖板8后端边缘,第一盖板8底面上设有第一挡板25;沿第一盖板8右边缘,第一盖板8底面上设有第二挡板26;沿第二盖板9左边缘,第二盖板9顶面上设有第三挡板27;沿第二盖板9前端边缘,第二盖板9顶面上设有第四挡板28。
检测器1底板3中央设有向下突出的绕线凸条29。
实施例4
如图1至图3所示,检测器1的顶板2与左侧板4交接处设有第一转轴10,第一盖板8左边缘与第一转轴10转动连接;检测器1的底板3与右侧板5交接处设有第二转轴11,第二盖板9右边缘与第二转轴11转动连接。
检测器1顶板2上设有屏幕12、声速键13、单元调整键14、开关机键15、功能转换键16、查询键17、校准键18和校准试块19;检测器1后端板7上设有发射插座20和接收插座21;发射插座20上插接有信号发射线22,接收插座21上插接有信号接收线23;信号发射线22与信号接收线23并联后汇集到探头24上。
沿第一盖板8后端边缘,第一盖板8底面上设有第一挡板25;沿第一盖板8右边缘,第一盖板8底面上设有第二挡板26;沿第二盖板9左边缘,第二盖板9顶面上设有第三挡板27;沿第二盖板9前端边缘,第二盖板9顶面上设有第四挡板28。
实施例5
如图1至图3所示,检测器1的顶板2与左侧板4交接处设有第一转轴10,第一盖板8左边缘与第一转轴10转动连接;检测器1的底板3与右侧板5交接处设有第二转轴11,第二盖板9右边缘与第二转轴11转动连接。
检测器1顶板2上设有屏幕12、声速键13、单元调整键14、开关机键15、功能转换键16、查询键17、校准键18和校准试块19;检测器1后端板7上设有发射插座20和接收插座21;发射插座20上插接有信号发射线22,接收插座21上插接有信号接收线23;信号发射线22与信号接收线23并联后汇集到探头24上。
实施例6
如图1至图3所示,检测器1的顶板2与左侧板4交接处设有第一转轴10,第一盖板8左边缘与第一转轴10转动连接;检测器1的底板3与右侧板5交接处设有第二转轴11,第二盖板9右边缘与第二转轴11转动连接。
以实施例1为例,本实用新型具体的工作原理是:
本实用新型采用折叠式结构,在检测器1顶面设置第一盖板8,在检测器1底面设置第二盖板9,第一盖板8和第二盖板9中均填充有缓冲材料,当第一盖板8和第二盖板9扣合在检测器1外部时,如检测器1不慎摔落在地,第一盖板8和第二盖板9能够对检测器1起到缓冲保护作用,防止检测器1内部零件发生损坏。第一盖板8左边缘与第一转轴10转动连接,第二盖板9右边缘与第二转轴11转动连接,需要做检测时,翻转第一盖板8和第二盖板9,即可对检测器1进行操作。检测完毕后,重新将第一盖板8、第二盖板9扣合在检测器1上,携带十分方便。
当第一盖板8、第二盖板9均扣合在检测器1上时,第一挡板25、第二挡板26、第三挡板27、第四挡板28分别遮盖在检测器1的后端板7、右侧板5、左侧板4、前端板6上,这样就起到了全方位保护检测器1的作用,如果不慎将检测器1摔落在地,则无论检测器1以哪个角度落地,都能够得到缓冲保护。
检测工作结束后,可以将信号发射线22和信号接收线23缠绕在绕线凸条29上,然后将第二盖板9扣合在检测器1上,这样就可以很方便地收纳信号发射线22和信号接收线23,携带方便。
测试人员将手指放在第一开盖口30上,可以很方便地打开第一盖板8;同样地,第二开盖口31便于打开第二盖板9。
上述实施例只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限制,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均应视为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

Claims (6)

1.便携式超声波测厚仪,其特征在于:包括检测器(1),所述检测器(1)包括顶板(2)、底板(3)、左侧板(4)、右侧板(5)、前端板(6)和后端板(7);
还包括扣合在检测器(1)顶板(2)上的第一盖板(8)、以及扣合在检测器(1)底板(3)上的第二盖板(9);
所述第一盖板(8)、所述第二盖板(9)内部均填充有缓冲层;
所述检测器(1)的顶板(2)与左侧板(4)交接处设有第一转轴(10),所述第一盖板(8)左边缘与所述第一转轴(10)转动连接;
所述检测器(1)的底板(3)与右侧板(5)交接处设有第二转轴(11),所述第二盖板(9)右边缘与所述第二转轴(11)转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超声波测厚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器(1)顶板(2)上设有屏幕(12)、声速键(13)、单元调整键(14)、开关机键(15)、功能转换键(16)、查询键(17)、校准键(18)和校准试块(19);
所述检测器(1)后端板(7)上设有发射插座(20)和接收插座(21);
所述发射插座(20)上插接有信号发射线(22),所述接收插座(21)上插接有信号接收线(23);
所述信号发射线(22)与所述信号接收线(23)并联后汇集到探头(24)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超声波测厚仪,其特征在于:沿所述第一盖板(8)后端边缘,所述第一盖板(8)底面上设有第一挡板(25);
沿所述第一盖板(8)右边缘,所述第一盖板(8)底面上设有第二挡板(26);
沿所述第二盖板(9)左边缘,所述第二盖板(9)顶面上设有第三挡板(27);
沿所述第二盖板(9)前端边缘,所述第二盖板(9)顶面上设有第四挡板(28)。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超声波测厚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器(1)底板(3)中央设有向下突出的绕线凸条(29)。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超声波测厚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盖板(8)右边缘设有向左凹进的第一开盖口(30),所述第二盖板(9)左边缘设有向右凹进的第二开盖口(31)。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便携式超声波测厚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开盖口(30)内侧、所述第二开盖口(31)内侧均设有防滑纹(32)。
CN201720702151.0U 2017-06-16 2017-06-16 便携式超声波测厚仪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78751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702151.0U CN206787516U (zh) 2017-06-16 2017-06-16 便携式超声波测厚仪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702151.0U CN206787516U (zh) 2017-06-16 2017-06-16 便携式超声波测厚仪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787516U true CN206787516U (zh) 2017-12-22

Family

ID=607179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702151.0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787516U (zh) 2017-06-16 2017-06-16 便携式超声波测厚仪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78751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425128A (zh) 一种变压器局部放电超声波检测及精确定位装置与方法
CN206787516U (zh) 便携式超声波测厚仪
CN209372825U (zh) 一种便携式多气体检测仪
CN202350966U (zh) 发动机皮带张紧力检测装置
CN209673077U (zh) 基于激光测距的高精度测量尺
CN207675297U (zh) 一种测量噪声暴露量的噪声剂量计
CN204346951U (zh) 用于计算物料灰分的参数检测装置及物料灰分的测量设备
CN214067140U (zh) 一种便携式野外测土板
CN103399168A (zh) 便携式风速风向仪及其检测方法
CN201163213Y (zh) 生猪检测仪
CN208043186U (zh) 一种储煤球仓测量装置
CN213422260U (zh) 一种计量器具检测用温湿度计
CN207618110U (zh) 一种面粉重量检测装置
CN201926574U (zh) 用于溴化反应釜的取样检测装置
CN203241105U (zh) 便于精确观测的靶式流量计
CN204101086U (zh) 一种岩石质量、体积多功能测试装置
CN206556568U (zh) 一种摆臂式角度检测装置
CN105181083A (zh) 一种液氮加注装置液位监控系统
CN215639748U (zh) 一种便携式衡器准确度校对计量器
CN104236630B (zh) 一种岩石质量、体积多功能测试装置
CN216159841U (zh) 一种快速检测容器壁厚的装置
Brunnader et al. Experimental validation of a leakage and fill-level estimation method for vented tanks
CN215297131U (zh) 一种精度高的水溶性酸测定仪
CN213301966U (zh) 一种全自动水泥比表面积仪
CN204008841U (zh) 船用多功能手持式蓄电池测量仪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1222

Termination date: 20210616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