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774780U - 引线防脱组件及具有其的电机 - Google Patents

引线防脱组件及具有其的电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774780U
CN206774780U CN201720574106.1U CN201720574106U CN206774780U CN 206774780 U CN206774780 U CN 206774780U CN 201720574106 U CN201720574106 U CN 201720574106U CN 206774780 U CN206774780 U CN 20677478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nector
fastener
lead
main body
ar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 After Issu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574106.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姚佑平
张勉
杨娜
漆凌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Zhuhai Kaibang Motor Manufactur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Zhuhai Kaibang Motor Manufactur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Zhuhai Kaibang Motor Manufacture Co Ltd filed Critical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to CN201720574106.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77478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77478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774780U/zh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引线防脱组件及具有其的电机,该引线防脱组件包括:第一接插件,具有第一连接部;第二接插件,具有第二连接部,第一连接部与第二连接部配合以使第一接插件与第二接插件连接;第一紧固件,设置在第一接插件的侧壁上,第一紧固件用于防止第一连接部与第二连接部相脱离;第二紧固件,设置在第一接插件的底部,第二紧固件用于防止引线从第一接插件中脱离。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引线防脱组件连接不可靠的问题。

Description

引线防脱组件及具有其的电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机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引线防脱组件及具有其的电机。
背景技术
目前,用于电机的引线接插结构常采用单独的接插件、接插件与垫块相配合或者接插件与保持器相配合。单独使用接插件及“接插件与垫块相配合”结构存在引线与接插件结合力不足,引线易脱落的质量隐患。采用“接插件与保持器相配合”结构虽能有效防止引线脱落,但与母接插件结合力不足,频繁接插后接插件锁定臂变形,不能有效锁紧母接插件,存在母接插件与子接插件相脱落的隐患。因此,现有技术中的引线防脱组件在进行接插件及引线装配时存在连接不可靠,产品质量差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引线防脱组件及具有其的电机,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引线防脱组件连接不可靠的问题。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引线防脱组件,包括:第一接插件,具有第一连接部;第二接插件,具有第二连接部,第一连接部与第二连接部配合以使第一接插件与第二接插件连接;第一紧固件,设置在第一接插件的侧壁上,第一紧固件用于防止第一连接部与第二连接部相脱离;第二紧固件,设置在第一接插件的底部,第二紧固件用于防止引线从第一接插件中脱离。
进一步地,第一接插件包括接插主体和卡钩,卡钩形成第一连接部,卡钩的固定端设置在接插主体的侧壁上,卡钩的连接端与第二连接部卡接配合,第一紧固件设置在卡钩与接插主体的侧壁之间,第一紧固件用于调节卡钩的连接端与接插主体的相对位置。
进一步地,第一紧固件包括:第一本体,第一本体上设置有斜面,第一紧固件通过斜面调节卡钩的连接端与接插主体的相对位置。
进一步地,卡钩包括:爪臂,爪臂的第一端上具有钩头;连接悬臂,连接悬臂的第一端与接插主体连接,连接悬臂的第二端朝向远离第二接插件的方向延伸,爪臂的第二端与连接悬臂的第二端连接,爪臂的第一端朝向第二接插件延伸,斜面与连接悬臂配合以调节钩头相对接插主体的高度。
进一步地,连接悬臂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连接段和第二连接段,第一连接段的第一端与接插主体连接,第一连接段的第二端与第二连接段的第一端连接,第一连接段的第二端与接插主体具有间隔,第二连接段与接插主体具有间隔,且第二连接段与接插主体的间距由第一端至第二端逐渐增大,爪臂的第二端与第二连接段的第二端连接,斜面与第二连接段配合以调节钩头相对接插主体的高度。
进一步地,第一紧固件还包括:第一引导臂和第二引导臂,第一引导臂和第二引导臂相对设置且分别位于第一本体的两侧,斜面设置在第一引导臂和第二引导臂之间;凸台,设置在第一引导臂的内侧和/或第二引导臂的内侧;其中,第一引导臂和第二引导臂设置在连接悬臂的两侧,凸台位于第一连接段与接插主体之间,凸台上表面与接插主体的距离大于第一连接段的第一端与接插主体的间距。
进一步地,第一紧固件还包括:锁扣,设置第一本体上,锁扣用于固定第一紧固件在第一接插件上的位置。
进一步地,锁扣设置在第一引导臂和/或第二引导臂上,锁扣与连接悬臂的第一端配合卡接。
进一步地,第一紧固件还包括:止挡块,设置在第一本体的远离第二接插件的一侧,止挡块与连接悬臂的第二端配合以限制第一紧固件与第一接插件的相对位置。
进一步地,第一接插件还包括触头筒,触头筒设置在接插主体的朝向第二接插件的一侧,引线设置在触头筒内,第二紧固件包括第二本体和套筒,套筒设置在第二本体上,套筒与触头筒相配合。
进一步地,第一接插件还包括凸块,凸块设置在接插主体的侧壁上,第二紧固件还包括卡接件,卡接件设置在第二本体上,卡接件与凸块卡接配合。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电机,包括如上所述的引线防脱组件。
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通过在第一接插件上同时设置第一紧固件和第二紧固件,由于第一紧固件能够防止第一连接部与第二连接部相脱离,第二紧固件能够防止引线从第一接插件中脱离,从而包括该第一紧固件和第二紧固件的引线防脱组件在使用过程中既能够防止引线脱落,又能够防止第一接插件和第二接插件之间结合力不足,极大地提高了引线防脱组件的连接可靠性。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引线防脱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一接插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图2中第一接插件的正视图;
图4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紧固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示出了图4中第一紧固件的俯视图;
图6示出了图5中第一紧固件的A-A剖视图;
图7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紧固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8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机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10、第一接插件;11、接插主体;12、卡钩;121、爪臂;122、连接悬臂;122a、第一连接段;122b、第二连接段;13、触头筒;14、凸块;20、第二接插件;30、第一紧固件;31、第一本体;31a、斜面;311、第一引导臂;312、第二引导臂;32、凸台;33、锁扣;34、止挡块;35、避让槽;40、第二紧固件;41、第二本体;42、套筒;43、卡接件;100、引线防脱组件。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同时,应当明白,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所示出的各个部分的尺寸并不是按照实际的比例关系绘制的。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授权说明书的一部分。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示例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示例可以具有不同的值。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方位词如“前、后、上、下、左、右”、“横向、竖向、垂直、水平”和“顶、底”等所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通常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这些方位词并不指示和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或者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方位词“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外。
为了便于描述,在这里可以使用空间相对术语,如“在……之上”、“在……上方”、“在……上表面”、“上面的”等,用来描述如在图中所示的一个器件或特征与其他器件或特征的空间位置关系。应当理解的是,空间相对术语旨在包含除了器件在图中所描述的方位之外的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附图中的器件被倒置,则描述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上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上”的器件之后将被定位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下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下”。因而,示例性术语“在……上方”可以包括“在……上方”和“在……下方”两种方位。该器件也可以其他不同方式定位(旋转90度或处于其他方位),并且对这里所使用的空间相对描述作出相应解释。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使用“第一”、“第二”等词语来限定零部件,仅仅是为了便于对相应零部件进行区别,如没有另行声明,上述词语并没有特殊含义,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
如图1至图7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引线防脱组件100,该引线防脱组件100包括第一接插件10、第二接插件20、第一紧固件30和第二紧固件40,其中,该第一接插件10具有第一连接部,第二接插件20具有第二连接部,第一连接部与第二连接部配合以使第一接插件10与第二接插件20连接,第一紧固件30设置在第一接插件10的侧壁上,第一紧固件30用于防止第一连接部与第二连接部相脱离,第二紧固件40设置在第一接插件10的底部,第二紧固件40用于防止引线从第一接插件10中脱离。
应用此种配置方式,通过在第一接插件10上同时设置第一紧固件30和第二紧固件40,由于第一紧固件30能够防止第一连接部与第二连接部相脱离,第二紧固件40能够防止引线从第一接插件10中脱离,从而包括该第一紧固件30和第二紧固件40的引线防脱组件100在使用过程中既能够防止引线脱落,又能够防止第一接插件10和第二接插件20之间结合力不足,极大地提高了引线防脱组件100的连接可靠性。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中,为了提高第一接插件10和第二接插件20之间的结合力,如图1和图2所示,可将第一接插件10配置为包括接插主体11和卡钩12,卡钩12形成第一连接部,卡钩12的固定端设置在接插主体11的侧壁上,卡钩12的连接端与第二连接部卡接配合,第一紧固件30设置在卡钩12与接插主体11的侧壁之间,第一紧固件30用于调节卡钩12的连接端与接插主体11的相对位置。
应用此种配置方式,通过在卡钩12与接插主体11的侧壁之间设置第一紧固件30,第一紧固件30用于调节卡钩12的连接端与接插主体11的相对位置,从而能够增大卡钩12对第二接插件20的第二连接部的卡接力,提高第一接插件10和第二接插件20之间的结合力。
在本实用新型中,为了进一步地提高第一接插件10与第一紧固件30之间的装配牢固度,可在接插主体11上设置两个卡钩12,该两个卡钩12分别设置在接插主体11的两个相对设置的侧面上。与该两个卡钩12相对应地设置有两个第一紧固件30,两个第一紧固件30分别与该两个卡钩12一一对应设置,以增大第一接插件10与第二接插件20之间的结合力。
具体地,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如图4所示,可将第一紧固件30配置为包括第一本体31,第一本体31上设置有斜面31a,第一紧固件30通过斜面31a调节卡钩12的连接端与接插主体11的相对位置。
应用此种配置方式,第一紧固件30通过斜面31a与卡钩12相配合,在第一紧固件30与第一接插件10装配的过程中,第一紧固件30在第一接插件10的接插主体11的侧面移动,斜面31a与卡钩12相配合,通过斜面31a在沿着朝向第二接插件20的方向的移动以调节卡钩12的连接段与接插主体11的相对位置,从而增大卡钩12对第二接插件20的第二连接部的卡接力,提高第一接插件10和第二接插件20之间的结合力。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中,为了实现斜面与卡钩12的配合以提高第一接插件10和第二接插件20之间的结合力,如图2所示,可将卡钩12配置为包括爪臂121和连接悬臂122,爪臂121的第一端上具有钩头,连接悬臂122的第一端与接插主体11连接,连接悬臂122的第二端朝向远离第二接插件20的方向延伸,爪臂121的第二端与连接悬臂122的第二端连接,爪臂121的第一端朝向第二接插件20延伸,斜面31a与连接悬臂122配合以调节钩头相对接插主体11的高度。
应用此种配置方式,通过在爪臂121的第一端上设置钩头,在进行第一接插件10与第二接插件20相配合卡接的过程中,通过钩头卡住第二接插件20上的卡扣或者凸台等,从而实现第一接插件10与第二接插件20之间的固定连接。再者,在第一紧固件30与第一接插件10配合安装的过程中,通过将斜面31a与连接悬臂122配合,从而能够改变卡钩12相对于接插主体11之间的夹角,以提高第一接插件10和第二接插件20之间的结合力。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连接悬臂122为两个,爪臂121设置在该两个连接悬臂122之间,此种配置方式能够进一步地提高第一接插件10与第二接插件20装配的稳定性。
进一步地,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如图3所示,可将连接悬臂122配置为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连接段122a和第二连接段122b,第一连接段122a的第一端与接插主体11连接,第一连接段122a的第二端与第二连接段122b的第一端连接,第一连接段122a的第二端与接插主体11具有间隔,第二连接段122b与接插主体11具有间隔,且第二连接段122b与接插主体11的间距由第一端至第二端逐渐增大,爪臂121的第二端与第二连接段122b的第二端连接,斜面31a与第二连接段122b配合以调节钩头相对接插主体11的高度。
应用此种配置方式,在进行第一紧固件30与第一接插件10装配的过程中,斜面31a插入第二连接段122b与接插主体11之间的凹槽内,随着斜面31a在朝向第二接插件20移动的过程中,斜面31a与第二连接段122b的底面相配合,从而逐渐增大连接悬臂122与接插主体11之间的夹角。由于爪臂121的第二端与连接悬臂122的第二端连接,爪臂121的第一端朝向第二接插件20延伸,从而连接悬臂122与接插主体11之间的夹角的增大使得爪臂121朝向靠近第二接插件20的表面的方向移动,进而增大第一接插件10和第二接插件20之间的结合力。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中,为了方便斜面31a与第二连接段122b的配合,可将第一紧固件30配置为还包括第一引导臂311、第二引导臂312和凸台32,其中,第一引导臂311和第二引导臂312相对设置且分别位于第一本体31的两侧,斜面31a设置在第一引导臂311和第二引导臂312之间,凸台32设置在第一引导臂311的内侧和/或第二引导臂312的内侧,其中,第一引导臂311和第二引导臂312设置在连接悬臂122的两侧,凸台32位于第一连接段122a与接插主体之间,凸台32上表面与接插主体的距离大于第一连接段122a的第一端与接插主体的间距。
应用此种配置方式,在进行第一紧固件30与第一接插件10装配时,通过在第一引导臂311的内侧和/或第二引导臂312的内侧设置凸台32,凸台32在沿着朝向第二接插件20的方向移动时,能够逐渐增大连接悬臂122与接插主体11之间的夹角,由于爪臂121的第二端与连接悬臂122的第二端连接,爪臂121的第一端朝向第二接插件20延伸,从而连接悬臂122与接插主体11之间的夹角的增大使得爪臂121朝向靠近第二接插件20的表面的方向移动,进而增大第一接插件10和第二接插件20之间的结合力。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凸台32为两个,两个凸台32分别设置在第一引导臂311的内侧和第二引导臂312的内侧,通过该两个凸台32的作用能够方便增大连接悬臂122与接插主体11之间的夹角,以进一步地方便斜面31a与第二连接段122b的配合。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中,为了固定第一紧固件30在第一接插件10上的位置,如图4至图6所示,可将第一紧固件30配置为还包括设置第一本体31上的锁扣33,锁扣33用于固定第一紧固件30在第一接插件10上的位置。其中,锁扣33设置在第一引导臂311和/或第二引导臂312上,锁扣33与连接悬臂122的第一端配合卡接。
应用此种配置方式,在进行第一紧固件30与第一接插件10装配的过程中,第一紧固件30在第一接插件10的侧壁上朝向第二接插件20方向移动,直至锁扣33与连接悬臂122的第一端相扣合,从而能够防止在第一接插件10和第二接插件20装配完成后第一紧固件30朝向第二接插件20方向的移动。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中,为了进一步地固定第一紧固件30在第一接插件10上的位置,可将第一紧固件30配置为还包括止挡块34,止挡块34设置在第一本体31的远离第二接插件20的一侧,止挡块34与连接悬臂122的第二端配合以限制第一紧固件30与第一接插件10的相对位置。
应用此种配置方式,在进行第一紧固件30与第一接插件10装配的过程中,通过推动止挡块34以带动第一紧固件30在第一接插件10的侧面上的移动,在此过程中,设置在第一引导臂311的内侧和/或第二引导臂312的内侧的凸台32逐渐增大连接悬臂122与接插主体11之间的夹角,以便于斜面31a与第二连接段122b配合,随着斜面31a朝向靠近第二接插件20的方向移动的过程中,能够进一步增大连接悬臂122与接插主体11之间的夹角,直至止挡块34与卡钩12的远离第二接插件20的端部相抵接,此时锁扣33与连接悬臂122的第一端相扣合,通过锁扣33与止挡块34的共同作用,能够限制第一紧固件30与第一接插件10的相对位置。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中,为了防止第一紧固件30与第二接插件20之间的装配干涉,如图4至图6所示,在第一紧固件30上设置有避让槽35,通过避让槽35的作用能够在进行第一接插件10与第二接插件20的装配过程中,防止第一紧固件30与第二接插件20之间产生干涉。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中,为了防止引线脱落,如图2和图7所示,可将第一接插件10配置为还包括触头筒13,触头筒13设置在接插主体11的朝向第二接插件20的一侧,引线设置在触头筒13内,第二紧固件40包括第二本体41和套筒42,套筒42设置在第二本体41上,套筒42与触头筒13相配合。应用此种配置方式,将引线插入第一接插件10的触头筒13中,并用第二紧固件40将引线夹紧,从而防止引线从第一接插件10中脱落。
为了实现第二紧固件40与第一接插件10之间的固定装配,可将第一接插件10配置为还包括凸块14,凸块14设置在接插主体11的侧壁上,第二紧固件40还包括卡接件43,卡接件43设置在第二本体41上,卡接件43与凸块14卡接配合。具体地,在本实用新型中,卡接件43可选为扣楔,其中,如图2和图7所示,在接插主体11的设置有卡钩12的侧面上设置有两个凸块14,在接插主体11的与设置有卡钩12的侧面相对应的侧面上设置有一个凸块14,第二紧固件40上的扣楔的个数及位置与接插主体11上的凸块14相对应,在进行第二紧固件40与第一接插件10装配时,位于第二紧固件40上的扣楔卡住接插主体11上的凸块14,从而使得第二紧固件40牢固地安装在第一接插件10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也可将凸块14设置在接插主体11的与设置有卡钩12的侧面相邻的侧面上,在接插主体11的其中两个相对的侧面上可设置有卡钩12,在剩余的两个相对的侧面上可设置有凸块14,应用此种配置方式,能够进一步地防止第一紧固件30与第二紧固件40之间产生干涉。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电机,如图8所示,该电机包括如上所述的引线防脱组件100。由于本实用新型的引线防脱组件100在使用过程中既能够防止引线脱落,又能够防止第一接插件10和第二接插件20之间结合力不足的问题,极大地提高了引线防脱组件100的连接可靠性,从而当将本实用新型的引线防脱组件100应用于电机时,能够提高电机的工作性能以及使用寿命。
为了对本实用新型有进一步地了解,下面结合图1至图8对本实用新型的引线防脱组件100装配的过程进行详细说明。
在进行第一紧固件30与第一接插件10的装配时,首先将第一紧固件30的锁扣33放置在第一接插件10的卡钩12的尾端,第一引导臂311和第二引导臂312与卡钩12的两侧边平齐,设置在第一引导臂311的内侧和第二引导臂312的内侧的凸台32置于卡钩12的尾端下方。推动止挡块34以带动第一紧固件30在第一接插件10的接插主体11的侧面上移动,在此过程中,设置在第一引导臂311的内侧和/或第二引导臂312的内侧的凸台32逐渐增大连接悬臂122与接插主体11之间的夹角,以便于斜面31a与第二连接段122b配合。随着斜面31a朝向靠近第二接插件20的方向移动的过程中,能够进一步增大连接悬臂122与接插主体11之间的夹角,直至止挡块34与卡钩12的远离第二接插件20的端部相抵接,此时锁扣33与连接悬臂122的第一端相扣合,通过锁扣33与止挡块34的共同作用,能够限制第一紧固件30与第一接插件10的相对位置,以确保第一紧固件30位于正确的配合位置上,同时使得卡钩12的爪臂121保持一定角度的倾斜,以增大第一接插件10与第二接插件20之间的结合力。
在进行第二紧固件40与第一接插件10的装配时,可采用电源线作为引线,将打好端子的电源线插入第一接插件10的触头筒13中,对每根电源线施加一定时间的静压力后,检测电源线与第一接插件10的装配牢固度,若两者不松脱则认为电源线与第一接插件10已紧密结合。然后,通过第二紧固件40将电源线夹住,第二紧固件40的扣楔与第一接插件10的边缘对应的凸块14对齐、扣紧,此时即完成了第二紧固件40与第一接插件10的装配。
本实用新型的引线防脱组件100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能够实现第一紧固件30与第二紧固件40的组合使用,在第一紧固件30的两侧有足够的避让空间,从而能够解决第一紧固件30与第二紧固件40之间的安装干涉。再者,通过在第一紧固件30上设置凸台32,能够方便斜面31a与第二连接段122b的配合,从而方便第一紧固件30与第一接插件10的装配。第一紧固件30上斜面的设置能够在保证第一接插件10与第二接插件20之间结合力的同时减少第一接插件10上不必要的负荷。此外,本实用新型的引线防脱组件100结构紧凑、体积小,极大地节省了材料用量,降低了生产成本。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2)

1.一种引线防脱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接插件(10),具有第一连接部;
第二接插件(20),具有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二连接部配合以使所述第一接插件(10)与所述第二接插件(20)连接;
第一紧固件(30),设置在所述第一接插件(10)的侧壁上,所述第一紧固件(30)用于防止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二连接部相脱离;
第二紧固件(40),设置在所述第一接插件(10)的底部,所述第二紧固件(40)用于防止引线从所述第一接插件(10)中脱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引线防脱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插件(10)包括接插主体(11)和卡钩(12),所述卡钩(12)形成所述第一连接部,所述卡钩(12)的固定端设置在所述接插主体(11)的侧壁上,所述卡钩(12)的连接端与所述第二连接部卡接配合,所述第一紧固件(30)设置在所述卡钩(12)与所述接插主体(11)的侧壁之间,所述第一紧固件(30)用于调节所述卡钩(12)的连接端与所述接插主体(11)的相对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引线防脱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紧固件(30)包括:
第一本体(31),所述第一本体(31)上设置有斜面(31a),所述第一紧固件(30)通过所述斜面(31a)调节所述卡钩(12)的连接端与所述接插主体(11)的相对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引线防脱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卡钩(12)包括:
爪臂(121),所述爪臂(121)的第一端上具有钩头;
连接悬臂(122),所述连接悬臂(122)的第一端与所述接插主体(11)连接,所述连接悬臂(122)的第二端朝向远离所述第二接插件(20)的方向延伸,所述爪臂(121)的第二端与所述连接悬臂(122)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爪臂(121)的第一端朝向所述第二接插件(20)延伸,所述斜面(31a)与所述连接悬臂(122)配合以调节所述钩头相对所述接插主体(11)的高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引线防脱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悬臂(122)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连接段(122a)和第二连接段(122b),所述第一连接段(122a)的第一端与所述接插主体(11)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段(122a)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连接段(122b)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段(122a)的第二端与所述接插主体(11)具有间隔,所述第二连接段(122b)与所述接插主体(11)具有间隔,且所述第二连接段(122b)与所述接插主体(11)的间距由所述第一端至所述第二端逐渐增大,所述爪臂(121)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连接段(122b)的第二端连接,所述斜面(31a)与所述第二连接段(122b)配合以调节所述钩头相对所述接插主体(11)的高度。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引线防脱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紧固件(30)还包括:
第一引导臂(311)和第二引导臂(312),所述第一引导臂(311)和所述第二引导臂(312)相对设置且分别位于所述第一本体(31)的两侧,所述斜面(31a)设置在所述第一引导臂(311)和所述第二引导臂(312)之间;
凸台(32),设置在所述第一引导臂(311)的内侧和/或所述第二引导臂(312)的内侧;
其中,所述第一引导臂(311)和所述第二引导臂(312)设置在所述连接悬臂(122)的两侧,所述凸台(32)位于所述第一连接段(122a)与所述接插主体之间,所述凸台(32)上表面与所述接插主体(11)的距离大于所述第一连接段(122a)的第一端与所述接插主体(11)的间距。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引线防脱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紧固件(30)还包括:
锁扣(33),设置所述第一本体(31)上,所述锁扣(33)用于固定所述第一紧固件(30)在所述第一接插件(10)上的位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引线防脱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扣(33)设置在所述第一引导臂(311)和/或所述第二引导臂(312)上,所述锁扣(33)与所述连接悬臂(122)的第一端配合卡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引线防脱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紧固件(30)还包括:
止挡块(34),设置在所述第一本体(31)的远离所述第二接插件(20)的一侧,所述止挡块(34)与所述连接悬臂(122)的第二端配合以限制所述第一紧固件(30)与所述第一接插件(10)的相对位置。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引线防脱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插件(10)还包括触头筒(13),所述触头筒(13)设置在所述接插主体(11)的朝向所述第二接插件(20)的一侧,所述引线设置在所述触头筒(13)内,所述第二紧固件(40)包括第二本体(41)和套筒(42),所述套筒(42)设置在所述第二本体(41)上,所述套筒(42)与所述触头筒(13)相配合。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引线防脱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插件(10)还包括凸块(14),所述凸块(14)设置在接插主体(11)的侧壁上,所述第二紧固件(40)还包括卡接件(43),所述卡接件(43)设置在所述第二本体(41)上,所述卡接件(43)与所述凸块(14)卡接配合。
12.一种电机,包括引线防脱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引线防脱组件为权利要求1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引线防脱组件。
CN201720574106.1U 2017-05-22 2017-05-22 引线防脱组件及具有其的电机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677478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574106.1U CN206774780U (zh) 2017-05-22 2017-05-22 引线防脱组件及具有其的电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574106.1U CN206774780U (zh) 2017-05-22 2017-05-22 引线防脱组件及具有其的电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774780U true CN206774780U (zh) 2017-12-19

Family

ID=606416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574106.1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6774780U (zh) 2017-05-22 2017-05-22 引线防脱组件及具有其的电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774780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171142A (zh) * 2017-05-22 2017-09-15 珠海凯邦电机制造有限公司 引线防脱组件及具有其的电机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171142A (zh) * 2017-05-22 2017-09-15 珠海凯邦电机制造有限公司 引线防脱组件及具有其的电机
CN107171142B (zh) * 2017-05-22 2023-04-28 珠海凯邦电机制造有限公司 引线防脱组件及具有其的电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798263B (zh) 具有连接器定位确保元件的电连接器
WO2018208948A1 (en) Dual purpose latch
CN107069334A (zh) 电连接器
US9783991B2 (en) Structure cladding trim components and methods for fabrication and use of same
CN105244692B (zh) 插头壳体及使用该插头壳体的插头和连接器组件
DE112011105388T5 (de) Anschluss mit beweglicher Verbindung
CN206774780U (zh) 引线防脱组件及具有其的电机
EP2388391A3 (en) A set of floor panels
CN107171142A (zh) 引线防脱组件及具有其的电机
CN207320478U (zh) 一种空中对接连接器
CN105161902B (zh) 一种连接器组件
CN206259519U (zh) 一种lvds连接器
CN210658796U (zh) 一种模块化建筑外墙连接结构
CN207080762U (zh) 云台安装支架及具有其的平衡车
CN205991293U (zh) 显示器底座及显示装置
CN207229528U (zh) 一种异形铝板安装组件
CN207336681U (zh) 插拔机构及测试装置
CN106099545A (zh) 连接器
CN109972775A (zh) 一种可同步打外框背胶的金属拼接幕墙
CN211312949U (zh) 一种剪力墙用墙底加固结构
CN211647836U (zh) 一种背栓式窗框角码
CN206408845U (zh) 屋顶板的连接结构
CN221126367U (zh) 一种防水连接器插座
CN104993285B (zh) 具分体式主体组装结构的USB Type‑C插座连接器
CN207530347U (zh) 一种低压柜并柜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1219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230428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1219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230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