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767268U - 一种改良式地毯供线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改良式地毯供线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767268U
CN206767268U CN201720515835.XU CN201720515835U CN206767268U CN 206767268 U CN206767268 U CN 206767268U CN 201720515835 U CN201720515835 U CN 201720515835U CN 206767268 U CN206767268 U CN 20676726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ake
line
board
wiring
threa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515835.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720515835.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76726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76726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76726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Treatment Of Fiber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编织机械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改良式地毯供线机。它包括机台、钩线机构以及顺序分布的收线机构、切线机构、拉线机构和布线机构;钩线机构包括座设于机台上并位于收线机构的后方侧的支撑座、沿左右方向装设于支撑座上并位于支撑座的右端侧的悬吊臂、沿左右方向装设于悬吊臂上的传送带总成以及若干个装设于传送带总成上并通过传送带总成的带动由左至右作循环往复运动的钩线器,收线机构、切线机构、拉线机构和布线机构同时位于传送带总成的下方。本实用新型通过对钩线机构的结构改进以及功能机构之间的相互配合,可有效提高供线机的工作效率并为供线机的稳定运行提供了有力保障,同时也为降低供线机的结构复杂性、制造和维护成本提供了条件。

Description

一种改良式地毯供线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编织机械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改良式地毯供线机。
背景技术
周知,地毯是一种以棉、麻、毛、丝、草纱线等天然纤维或化学合成纤维为原料,经手工或机械工艺进行编结、栽绒或纺织而成的地面铺敷物。在地毯进行编织或纺织的过程中,对丝线原料的布线是其中一个必须的工序环节,传统的布线工序大多是依靠人工来完成的,这种布线方式不但需要消耗大量的人工成本,而且布线效率低下、布线质量参差不齐。对此,目前出现了一些可以进行自动布线及供线的机械设备,如专利号为201620357939.8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所公开的一种新型地毯供线机。
以前述的专利文件所公开的技术方案为例,其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布线及供线的效率,然而由于结构及运行原理设计的不足使得其仍然存在极大的改进空间,如:1、其拉线机构(主要由传送带、升降气缸和拉线端头等组成)是通过一根悬臂吊设于整个机台的上方,并且拉线端头是通过传送带的带动实现在水平方向上的左右往复运动的、利用升降气缸实现上下升降运动的;由于整个拉线机构的结构相对复杂且重量较大,当拉线端头在以高速度进行水平往复运动并同时伴随上下升降运动时,则会使拉线机构本身、悬臂、甚至是整个机台产生很大的振动效应,这种振动效应会严重影响拉线端头对丝线的拉动效果以及相应检测装置(如对丝线进行检测定位的光纤传感器等)的检测精度,进而出现掉线、布线及供线无法实现等诸多问题;同时,由于拉线端头只能在水平方向进行往复运动,也降低了整个设备的工作效率。 2、过多的零部件以及驱动部件的应用导致设备的结构相对复杂,制造、使用及维护成本相对较高,不利于推广应用。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良式地毯供线机。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改良式地毯供线机,它包括机台、装设于机台上以用于对丝线进行收纳布置的收线机构、装设于机台上并位于收线机构的右端侧以用于将收线机构上的丝线从收线机构的出线端斜向上拉出的拉线机构、用于钩取位于收线机构与拉线机构之间的丝线并将丝线继续从收线机构中朝收线机构的出线端方向拉出的钩线机构、用于夹持由钩线机构拉出的并位于钩线机构下方侧的丝线的布线机构以及用于将位于收线机构与布线机构之间的丝线进行切断的切线机构;所述收线机构、切线机构、拉线机构和布线机构由左至右顺序分布;
所述钩线机构包括座设于机台上并位于收线机构的后方侧的支撑座、沿左右方向装设于支撑座上并位于支撑座的右端侧的悬吊臂、沿左右方向装设于悬吊臂上的传送带总成以及若干个装设于传送带总成上并通过传送带总成的带动由左至右作循环往复运动的钩线器,所述收线机构、切线机构、拉线机构和布线机构同时位于传送带总成的下方。
优选地,所述传送带总成包括装设于支撑座上的钩线驱动马达、装设于钩线驱动马达的输出轴上并位于钩线驱动马达的前方侧的主动带轮、装设于悬吊臂的右端部上的从动带轮、装设于支撑座上并位于主动带轮的左下方的第一张紧带轮、位于从动带轮的左下方的第二张紧带轮以及用于将主动带轮、从动带轮、第一张紧带轮和第二张紧带轮套装为一体的传送带,若干个所述钩线器装设于传送带的外表面上。
优选地,所述传送带总成还包括一装设于悬吊臂上的张紧调节气缸和一装设于张紧调节气缸的输出轴上的调节块,所述第二张紧带轮装设于调节块上,所述张紧调节气缸带动第二张紧带轮相对于悬吊臂作上下进给运动。
优选地,所述拉线机构包括装设于机台上并位于收线机构的出线端侧的拉线驱动气缸、装设于拉线驱动气缸的输出轴上并位于拉线驱动气缸的上方的拉线座以及装设于拉线座上并位于收线机构的出线端的正上方的拉线夹具,所述拉线驱动气缸通过拉线座带动拉线夹具相对于机台作上下进给运动。
优选地,所述拉线夹具包括装设于拉线座的左侧壁上并具有一夹持缺位口的固定夹座、头端部通过阻尼轴与固定夹座连为一体且头端对位嵌合于夹持缺位口内的活动夹柄以及通过夹持驱动气缸吊装于拉线座上且底端与活动夹柄的尾端相抵的夹柄驱动座。
优选地,所述切线机构,所述切线机构包括装设于机台上且沿上下方向开设有一穿线槽的穿线固定板、装设于穿线固定板的左侧壁上并位于穿线槽的前方侧的切线定位刀座、装设于穿线固定板的左侧壁上并位于穿线槽的后方侧的切线驱动气缸以及装设于切线驱动气缸的输出轴上并相对于切线定位刀座作前后进给运动的丝线切刀。
优选地,所述布线机构包括一分料装置以及一沿前后方向布置于机台的右端侧的布线篦子组板,所述布线篦子组板由若干片沿前后方向顺序叠置分布的梳齿片组合而成,且相邻的两片所述梳齿片的右端连为一体、左端分开,每片所述梳齿片的右端部上均开设有一穿线孔;
所述分料装置包括一沿上下方向装设于机台的右侧壁上并位于布线篦子组板的下方的分料驱动气缸、装设于分料驱动气缸的输出轴上并通过分料驱动气缸的驱动作用将相邻的两片梳齿片的右端侧进行分离的分片触角、装设于分片触角上并位于布线篦子组板的右端侧的分料压刀、装设于机台的右侧壁上并位于分料压刀的正下方的分料刀座、由下至上倾斜地装设于机台的右侧壁上并位于布线篦子组板的右端侧的钩线气缸以及装设于钩线气缸的输出轴上并通过钩线气缸的驱动作用经穿线孔作滑入/滑出动作的钩线钓钩。
优选地,所述分片触角包括装设于分料驱动气缸的输出轴上的触角底座以及座设于触角底座上且整体在纵向平面上的投影呈类“L”形的触角片,所述触角片的纵向壁板上开设有一贯穿于触角片的横向壁板分布的夹片槽,所述触角片的纵向壁板的前后两侧且位于与横向壁板相过渡的区域形成有由上至下倾斜分布的刃面。
优选地,所述收线机构包括轴连于机台上的收线转盘以及置于收线转盘的左端侧的分线板,所述收线转盘的周壁的右端部上均匀地开设有若干个收线过孔、周壁的左端部上均匀地开设有若干个与收线过孔一一对应并同轴分布的卡线槽,所述分线板上开设有若干个由前至后并排分布的布线条孔。
优选地,所述机台的下方还设置有一导向底座,所述导向底座上装设有至少两根呈左右并行分布的导向轨,所述机台的底面上装设有对位嵌合于导向轨上的导向座,所述机台相对于布线机构沿前后方向作进给运动。
由于采用了上述方案,本实用新型通过对钩线机构的结构改进以及功能机构之间的相互配合,可有效提高供线机的工作效率并为供线机的稳定运行提供了有力保障,同时也为降低供线机的结构复杂性、制造和维护成本提供了条件,具有很强的实用价值和市场推广价值。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整体结构装配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丝线的行程轨迹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钩线机构的结构装配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收线机构与切线机构的结构关系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拉线机构的结构装配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布线机构的结构装配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分片触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另一种分片触角的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丝线在落入布线机构内时相关部件的结构状态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钩线钓钩的运动状态示意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钩线钓钩在钩取丝线后相关部件的结构状态示意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丝线在被切断后相关部件的结构状态示意图;
图1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机台与导向底座的结构关系示意图;
图中:
A、丝线;
a、机台;70、导向底座;71、导向轨;80、导向座;
b、收线机构;60、收线转盘;61、分线板;62、收线过孔;63、卡线槽; 64、布线条孔64;
c、拉线机构;20、拉线驱动气缸;21、拉线座;22、拉线夹具;221、固定夹座;222、活动夹柄;223、夹持驱动气缸;224、夹柄驱动座;
d、钩线机构;10、支撑座;11、悬吊臂;12、传送带总成;121、主动带轮;122、从动带轮;123、第一张紧带轮;124、第二张紧带轮;125、传送带;126、张紧调节气缸;127、调节块;13、钩线器;
e、分料装置;50、分料驱动气缸;51、分片触角;511、触角底座;512、触角片;513、夹片槽;514、刃面;52、分料压刀;53、分料刀座;54、钩线气缸;55、钩线钓钩;
f、布线机构;40、布线篦子组板;41、梳齿片;42、穿线孔;
g、切线机构;30、穿线固定板;31、切线定位刀座;32、切线驱动气缸; 33、丝线切刀。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由权利要求限定和覆盖的多种不同方式实施。
如图1至图1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改良式地毯供线机,它包括机台a、装设于机台a上以用于将众多丝线A进行并行收纳布置的收线机构b、装设于机台a上并位于收线机构b的右端侧以用于将收线机构b上的单根丝线(本实施例所谓的单根丝线可以是一根丝线,也可以是位于收线机构b的一个出线位置上的多根或多股丝线)从收线机构b的出线端斜向上拉出的拉线机构c、用于钩取位于收线机构b与拉线机构c之间的丝线线段B并将丝线A继续从收线机构b中朝收线机构b的出线端方向拉出的钩线机构d、用于夹持由钩线机构d拉出的并位于钩线机构d下方侧的丝线线段的布线机构e以及用于将位于收线机构b与布线机构e之间的丝线A的线段进行切断的切线机构g;其中,收线机构b、切线机构g、拉线机构c、和布线机构e由左至右顺序分布;同时,钩线机构d则包括座设于机台a上并位于收线机构b的后方侧的支撑座10、沿左右方向装设于支撑座10上并位于支撑座10的右端侧的悬吊臂11、沿左右方向装设于悬吊臂11上的传送带总成12以及若干个装设于传送带总成12上并通过传送带总成12的带动由左至右作循环往复运动的钩线器13,而收线机构b、切线机构g、拉线机构c、和布线机构e同时位于传送带总成12的下方。
由此,当将众多丝线以并行的方式置于收线机构b上并使至少其中一根丝线A的右端位于收线机构b的出料端侧后,拉线机构c动作并在夹持住此丝线A后将其斜向上拉出,而后传送带总成12带动其中一个钩线器13运动至此丝线A处后将其钩住,在传送带总成12带动钩线器13继续由左至右的运动过程中,由于此丝线A的一端已被拉线机构c固定,使得此丝线A的另一端能够从收线机构b中继续被拉出;当此丝线A位于钩线器13的下方的线段运动至布线机构e处并置于布线机构e内后(或者丝线被拉出预定长度后),钩线机构d停止运动并使布线机构e动作以夹持住此丝线A(此时,由于收线机构b和布线机构e对丝线A的线段(即位于钩线机构d下方的线段)的两端进行了固定,可使丝线A的此部分线段也同时穿设于切线机构g内),而后切线机构g动作并将此丝线A切断形成独立的丝线线段;随后,拉线机构c 松开丝线线段的上端(此时丝线线段的下端已被夹持于布线机构e上),钩线器13继续朝右运动,使丝线线段的上端部在跨越布线机构e后最终与钩线器 13相分离,从而完成单根丝线A或单根丝线线段的布线。由于传送带总成12 上同时设置有若干个钩线器13(其数量可根据需求进行设置,相邻钩线器13 之间的运动间距可由需要被裁剪形成的丝线线段的长度来决定),其中一根丝线线段从对应的钩线器13上脱离后,通过控制可使另一个钩线器13恰好位于拉线机构b的上方,以利用此钩线器13继续执行上述步骤,由于钩线器13 数量多、能够循环运动且相邻的两个钩线器13能够进行无缝衔接的配合,充分利用现有的供线机上的钩线机构d因需要进行左右方向的往复运动而产生的时间间隙进行供线、切线及布线的连续作业,极大地提高了供线机的工作效率;另外,钩线机构d的主要部件主要是传送带总成12和钩线器13,不但减少了驱动气缸等重量大、成本高的元器件的使用量,而且有效降低了钩线机构d本身的重量及配置成本,在传送带总成12带动钩线器13进行高速运动时,由于钩线器13只具有一个方向的运动效果,所以不会产生强烈的振动、甚至不会产生振动,为供线机的稳定运行以及装配于供线机上的各种检测器件的检测精准性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为优化整个钩线机构d的结构,保证其运行的稳定性,本实施例的传送带总成12包括装设于支撑座10上的钩线驱动马达(图中未示出)、装设于钩线驱动马达的输出轴上并位于钩线驱动马达的前方侧的主动带轮121、装设于悬吊臂11的右端部上的从动带轮122、装设于支撑座10上并位于主动带轮 121的左下方的第一张紧带轮123、位于从动带轮122的左下方的第二张紧带轮124以及用于将主动带轮121、从动带轮122、第一张紧带轮123和第二张紧带轮124套装为一体的传送带125,若干个钩线器13则装设于传送带125 的外表面上。如此,通过各个带轮的设置可为传送带125提供装配位置及运动空间,以利用传送带125来带动各个钩线器13相对于机台a或者其他机构由左至右或由有至左作循环运动。当然,本实施例的传送带125并不限于皮带,其也可根据具体情况采用诸如链条带等等传送部件。
为便于根据生产需要对钩线器13的行程轨迹进行调整(如使钩线器13 能够沿水平方向作直线运行,或者使钩线器13在钩取丝线A的运动过程中进行由左至右的倾斜向下或由左至右的倾斜向上的直线运动),本实施例的传送带总成12还包括一装设于悬吊臂11上的张紧调节气缸126和一装设于张紧调节气缸126的输出轴上的调节块127,第二张紧带轮124装设于调节块127 上,由此,通过张紧调节气缸126的驱动作用可在进行供线机调试时,使其能够带动第二张紧带轮124相对于悬吊臂11作上下进给运动,即:在调整传送带125的张进度的过程中,改变传送带125处于悬吊臂11下方部分的布置方向,从而实现对钩线器13的行程轨迹的调节。
为优化拉线机构c的结构,本实施例的拉线机构c包括装设于机台a上并位于收线机构b的出线端侧的拉线驱动气缸20、装设于拉线驱动气缸20的输出轴上并位于拉线驱动气缸20的上方的拉线座21以及装设于拉线座21上并位于收线机构b的出线端的正上方的拉线夹具22;由此,当需要对收线机构b上的其中一根丝线A进行拉线作业时,拉线驱动气缸20可通过拉线座21 带动拉线夹具22向下运动至丝线A的端头处并夹持丝线A,而后,拉线驱动气缸20在通过拉线座21带动拉线夹具22向上运动,以最终实现对丝线A的拉出效果并对丝线A的端头(即:上端头)进行固定夹持,便于钩线器13经由此处运动时能够舒畅地钩取丝线A。
为保证拉线机构c能够牢固地夹持住丝线A的上端头并能够在丝线A被切断(或形成丝线线段)后,钩线器13能够带动丝线线段的上端头跨越布线机构e,本实施例的拉线夹具22包括装设于拉线座21的左侧壁上并具有一夹持缺位口的固定夹座221、头端部通过阻尼轴(图中未示出)与固定夹座221 连为一体且头端对位嵌合于夹持缺位口内的活动夹柄222以及通过夹持驱动气缸223吊装于拉线座21上且底端与活动夹柄222的尾端相抵的夹柄驱动座 224。由此,当拉线驱动气缸20带动整个拉线夹具22运动至收线机构b的出料端并使其中一根丝线A的端头处于夹持缺位口内后,夹持驱动气缸223带动夹柄驱动座224向下运动,从而利用夹柄驱动座224与活动夹柄222的抵触关系使活动夹柄222能够以阻尼轴为轴心相对于固定夹座221作旋转运动,并最终使夹持缺位口闭合以夹住丝线A的端头,而后拉线驱动气缸20带动整个拉线夹具22相对于收线机构b向上运动至预定位置时,即可完成对丝线A 的拉线作业;当丝线A被切断并形成丝线线段后,夹持驱动气缸223带动夹柄驱动座224向上运动以使其与活动夹柄222的尾端相分离,而活动夹柄222 则会在阻尼轴的弹性作用下自动复位以使夹持缺位口开启,从而松开丝线线段的上端头,以便于钩线器13能够将丝线线段继续朝布线机构e的右侧进行拉动。
为保证切线机构g对丝线A进行有效且顺畅地切断作业,本实施例的切线机构g包括装设于机台a上且沿上下方向开设有一穿线槽的穿线固定板30、装设于穿线固定板30的左侧壁上并位于穿线槽的前方侧的切线定位刀座31、装设于穿线固定板30的左侧壁上并位于穿线槽的后方侧的切线驱动气缸32 以及装设于切线驱动气缸32的输出轴上并相对于切线定位刀座31作前后进给运动的丝线切刀33。由此,当钩线器13带动丝线A运动至布线机构e处后且丝线A被布线机构e夹持后(与此同时,丝线A也穿设于穿线槽分布),由于,收线机构b和布线机构e对丝线A的此部分线段的两端进行了夹持,使此部分线段具有足够的张进度,故当切线驱动气缸32带动丝线切刀33朝切线定位刀座31所在的方向运动后,可最终将丝线A切断。
为最大限度地优化整个供线机的结构及功能性,本实施例的布线机构e 包括一分料装置f以及一沿前后方向布置于机台a的右端侧的布线篦子组板 40,布线篦子组板40由若干片沿前后方向顺序叠置分布的梳齿片41组合而成,且相邻的两片梳齿片41的右端连为一体、左端分开,每片梳齿片41的右端部上均开设有一穿线孔42;分料装置f则包括一沿上下方向装设于机台 a的右侧壁上并位于布线篦子组板40的下方的分料驱动气缸50、装设于分料驱动气缸50的输出轴上并通过分料驱动气缸50的驱动作用将相邻的两片梳齿片41的右端侧进行分离的分片触角51、装设于分片触角51上并位于布线篦子组板40的右端侧的分料压刀52、装设于机台a的右侧壁上并位于分料压刀52的正下方的分料刀座53、由下至上倾斜地装设于机台a的右侧壁上并位于布线篦子组板40的右端侧的钩线气缸54以及装设于钩线气缸54的输出轴上并通过钩线气缸54的驱动作用经穿线孔42作滑入/滑出动作的钩线钓钩 55。
如此,在钩线机构d(具体为钩线器13)钩取丝线A并且位于钩线器13 下方的丝线线段未到达布线机构e之前,分料驱动气缸50驱动分片触角51 向上运动,以利用分片触角51将位于其中一个梳齿片41(为便于描述和理解,将此梳齿片41定义为梳齿片41a)的两侧的两个梳齿片41(为便于描述和理解,将这两个梳齿片41分别定义为梳齿片41b和41c)与梳齿片41a进行分离(此时梳齿片41a与梳齿片41b之间形成类似于“V”形的分离槽,梳齿片41a与梳齿片41b之间也同样会形成类似于“V”形的分离槽);当钩线器13 钩取丝线A运动至布线机构e的上方后(由于收线机构b、拉线机构c和钩线机构d对丝线A形成了三点固定,使得此时的丝线A呈现类似于“V”形的分布形式),可使位于钩线器13下方的丝线A的部分会滑入由梳齿片41a与梳齿片41b所形成的分离槽(即:位于钩线钓钩55相对侧的分离槽中),而后钩线气缸54驱动钩线钓钩55斜向上运动直至从梳齿片41a的穿线孔42滑入到此分离槽中并钩取丝线A,然后钩线气缸54驱动钩线钓钩55斜向下运动 (即:复位运动)直至其带动丝线A从梳齿片41a的穿线孔42滑出(此时处于此区域内的丝线A呈现类似于“几”字形的形状且恰好位于分料压刀52与分料刀座53之间),最后,分料驱动气缸50通过分片触角51带动分料压刀 53向下运动以通过分料刀座53的配合将丝线A进行夹持;随后,再通过切线机构g的动作以完成一段丝线线段的切断成型作业并使此丝线线段的一端挂接或穿设在梳齿片41a上;当进行下一段丝线线段的切断成型作业时,通过控制供线机主体与布线篦子组板40进行一定距离的错位(或相对)运动,可通过重复上述运动动作,使最终成型的丝线线段的一端挂接或者穿设在梳齿片41b或42c上,进而实现对丝线线段连续且重复的布线、夹线以及切断成型作业。
以相邻的三片梳齿片41a、41b和41c为例,为使梳齿片41b和41c能够与梳齿片41a顺畅分离,保证丝线A能够顺畅地落线,从而完成后续的布线及夹线作业,如图7所示,本实施例的分片触角51包括装设于分料驱动气缸 50的输出轴上的触角底座511以及座设于触角底座511上且整体在纵向平面上的投影呈类“L”形的触角片512,在触角片512的总线壁板上且沿上下方向开设有一贯穿于触角片512的横向壁板分布的夹片槽513,在触角片512的纵向壁板的前后两侧且与横向壁板相过渡的区域形成有由上至下倾斜分布的刃面514。由此,当分料驱动气缸50通过触角底座511带动触角片512向上运动时,可使梳齿片41a嵌合到夹片槽513内,同时由于触角片512的结构形状以及在其上所形成的刃面514的作用,可保证梳齿片41b的左端和梳齿片41c的右端能够同步地与梳齿片41a相分离,进而形成上述的分离槽,以为丝线A的落线以及钩线钓钩55的动作提供定位空间。当然,本实施例的分片触角51也可参考图8进行结构设置,即:其包括装设于分料驱动气缸50 的输出轴上的触角底座511以及座设于触角底座511上且整体在水平面上的投影呈“T”形的触角片512,在触角片512的中间壁板上且沿上下方向开设有一夹片槽513,在触角片512的中间壁板与两个端壁相过渡的区域形成有由上至下倾斜分布的刃面514,同时在夹片槽513的两个相对侧壁上分别装设有一导向片515,而分料压刀53则装设于其中一个导向片515上(具体为:位于与钩线钓钩55相邻侧的导向片515上)。由此,当分料驱动气缸50通过触角底座511带动触角片512向上运动时,由于导向片515的作用可使梳齿片 41a嵌合到夹片槽513内,同时由于触角片512的结构形状以及在其上所形成的刃面514的作用,可保证梳齿片41b的左端和梳齿片41c的右端能够同步地与梳齿片41a相分离,进而形成上述的分离槽,以为丝线A的落线以及钩线钓钩55的动作提供定位空间。
作为一个优选方案,为便于对众多丝线进行收纳布置,本实施例的收线机构b包括轴连于机台a上的收线转盘60以及置于收线转盘60的左端侧的分线板61,在收线转盘60的周壁的右端部上均匀地开设有若干个收线过孔 62、周壁的左端部上均匀地开设有若干个与收线过孔62一一对应并同轴分布的卡线槽63,同时在分线板61上开设有若干个由前至后并排分布的布线条孔 64。由此,丝线A以单根穿设的形式顺序地由对应的布线条孔64、卡线槽63 和收线过孔62穿设到收线转盘60上且端头从收线转盘60的出料端露出,当需要对其中一根丝线A置于拉线机构c的相对应位置时,只需要对收线转盘 60作一定角度的转动控制即可。
作为一个优选方案,为保证布线机构e能够相对于装设于机台a上的其他功能机构进行错位运动,以便将不同的丝线线段布置于不同的位置(即:布置于不同的梳齿片41上),在机台a的下方还设置有一导向底座70,在导向底座70上装设有至少两根呈左右并行分布的导向轨71,相应地,在机台a 的底面上装设有对位嵌合于导向轨71上的导向座80;以此,可通过增设相关驱动部件(如电机、螺杆或者传送带等等),可控制机台a能够同时带动收线机构b、切线机构g、拉线机构c、钩线机构d、分料装置f相对于布线机构e 沿前后方向作进给运动,从而保证最终成型的丝线线段A能够穿设到不同的梳齿片41上。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改良式地毯供线机,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机台、装设于机台上以用于对丝线进行收纳布置的收线机构、装设于机台上并位于收线机构的右端侧以用于将收线机构上的丝线从收线机构的出线端斜向上拉出的拉线机构、用于钩取位于收线机构与拉线机构之间的丝线并将丝线继续从收线机构中朝收线机构的出线端方向拉出的钩线机构、用于夹持由钩线机构拉出的并位于钩线机构下方侧的丝线的布线机构以及用于将位于收线机构与布线机构之间的丝线进行切断的切线机构;所述收线机构、切线机构、拉线机构和布线机构由左至右顺序分布;
所述钩线机构包括座设于机台上并位于收线机构的后方侧的支撑座、沿左右方向装设于支撑座上并位于支撑座的右端侧的悬吊臂、沿左右方向装设于悬吊臂上的传送带总成以及若干个装设于传送带总成上并通过传送带总成的带动由左至右作循环往复运动的钩线器,所述收线机构、切线机构、拉线机构和布线机构同时位于传送带总成的下方。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良式地毯供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带总成包括装设于支撑座上的钩线驱动马达、装设于钩线驱动马达的输出轴上并位于钩线驱动马达的前方侧的主动带轮、装设于悬吊臂的右端部上的从动带轮、装设于支撑座上并位于主动带轮的左下方的第一张紧带轮、位于从动带轮的左下方的第二张紧带轮以及用于将主动带轮、从动带轮、第一张紧带轮和第二张紧带轮套装为一体的传送带,若干个所述钩线器装设于传送带的外表面上。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改良式地毯供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带总成还包括一装设于悬吊臂上的张紧调节气缸和一装设于张紧调节气缸的输出轴上的调节块,所述第二张紧带轮装设于调节块上,所述张紧调节气缸带动第二张紧带轮相对于悬吊臂作上下进给运动。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良式地毯供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拉线机构包括装设于机台上并位于收线机构的出线端侧的拉线驱动气缸、装设于拉线驱动气缸的输出轴上并位于拉线驱动气缸的上方的拉线座以及装设于拉线座上并位于收线机构的出线端的正上方的拉线夹具,所述拉线驱动气缸通过拉线座带动拉线夹具相对于机台作上下进给运动。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改良式地毯供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拉线夹具包括装设于拉线座的左侧壁上并具有一夹持缺位口的固定夹座、头端部通过阻尼轴与固定夹座连为一体且头端对位嵌合于夹持缺位口内的活动夹柄以及通过夹持驱动气缸吊装于拉线座上且底端与活动夹柄的尾端相抵的夹柄驱动座。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改良式地毯供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切线机构,所述切线机构包括装设于机台上且沿上下方向开设有一穿线槽的穿线固定板、装设于穿线固定板的左侧壁上并位于穿线槽的前方侧的切线定位刀座、装设于穿线固定板的左侧壁上并位于穿线槽的后方侧的切线驱动气缸以及装设于切线驱动气缸的输出轴上并相对于切线定位刀座作前后进给运动的丝线切刀。
7.如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改良式地毯供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布线机构包括一分料装置以及一沿前后方向布置于机台的右端侧的布线篦子组板,所述布线篦子组板由若干片沿前后方向顺序叠置分布的梳齿片组合而成,且相邻的两片所述梳齿片的右端连为一体、左端分开,每片所述梳齿片的右端部上均开设有一穿线孔;
所述分料装置包括一沿上下方向装设于机台的右侧壁上并位于布线篦子组板的下方的分料驱动气缸、装设于分料驱动气缸的输出轴上并通过分料驱动气缸的驱动作用将相邻的两片梳齿片的右端侧进行分离的分片触角、装设于分片触角上并位于布线篦子组板的右端侧的分料压刀、装设于机台的右侧壁上并位于分料压刀的正下方的分料刀座、由下至上倾斜地装设于机台的右侧壁上并位于布线篦子组板的右端侧的钩线气缸以及装设于钩线气缸的输出轴上并通过钩线气缸的驱动作用经穿线孔作滑入/滑出动作的钩线钓钩。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改良式地毯供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片触角包括装设于分料驱动气缸的输出轴上的触角底座以及座设于触角底座上且整体在纵向平面上的投影呈类“L”形的触角片,所述触角片的纵向壁板上开设有一贯穿于触角片的横向壁板分布的夹片槽,所述触角片的纵向壁板的前后两侧且位于与横向壁板相过渡的区域形成有由上至下倾斜分布的刃面。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改良式地毯供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收线机构包括轴连于机台上的收线转盘以及置于收线转盘的左端侧的分线板,所述收线转盘的周壁的右端部上均匀地开设有若干个收线过孔、周壁的左端部上均匀地开设有若干个与收线过孔一一对应并同轴分布的卡线槽,所述分线板上开设有若干个由前至后并排分布的布线条孔。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改良式地毯供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台的下方还设置有一导向底座,所述导向底座上装设有至少两根呈左右并行分布的导向轨,所述机台的底面上装设有对位嵌合于导向轨上的导向座,所述机台相对于布线机构沿前后方向作进给运动。
CN201720515835.XU 2017-05-10 2017-05-10 一种改良式地毯供线机 Active CN20676726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515835.XU CN206767268U (zh) 2017-05-10 2017-05-10 一种改良式地毯供线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515835.XU CN206767268U (zh) 2017-05-10 2017-05-10 一种改良式地毯供线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767268U true CN206767268U (zh) 2017-12-19

Family

ID=606504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515835.XU Active CN206767268U (zh) 2017-05-10 2017-05-10 一种改良式地毯供线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767268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436259A (zh) * 2019-09-11 2019-11-12 哈工大机器人(山东)智能装备研究院 线缆配送装置
CN114197127A (zh) * 2021-12-23 2022-03-18 佛山市启创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电脑枪刺地毯机自动收线及线结检测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436259A (zh) * 2019-09-11 2019-11-12 哈工大机器人(山东)智能装备研究院 线缆配送装置
CN114197127A (zh) * 2021-12-23 2022-03-18 佛山市启创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电脑枪刺地毯机自动收线及线结检测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767268U (zh) 一种改良式地毯供线机
CN205999573U (zh) 自动纱线穿综设备
CN106048866A (zh) 自动综丝分离机构
CN202684487U (zh) 一种用于通丝装造的校眼设备
CN202684482U (zh) 一种用于通丝装造的校眼设备的综眼板定位结构
CN205474257U (zh) 综丝分离组合装置
CN202683867U (zh) 一种用于通丝装造的校眼设备的割线部件
CN102773694B (zh) 一种用于通丝装造的校眼设备
CN102773700A (zh) 一种用于通丝装造的校眼设备的横向平移结构
CN102773384B (zh) 一种用于通丝装造的校眼设备的压线部件
CN202684490U (zh) 一种用于通丝装造的校眼机
US5421372A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weaving articles on a loom in a plurality of widths
CN202684486U (zh) 一种用于通丝装造的校眼设备的套管固定模板结构
CN202684489U (zh) 一种用于通丝装造的校眼设备的钩线部件
CN202684488U (zh) 一种用于通丝装造的校眼设备的横向平移结构
KR20110129547A (ko) 테이프사의 제직 준비 장치
CN201447546U (zh) 一种织带机送带装置
CN102773693B (zh) 一种用于通丝装造的校眼机
CN202683866U (zh) 一种用于通丝装造的校眼设备的压线部件
CN202684484U (zh) 一种用于通丝装造的校眼设备的综眼板
CN217203122U (zh) 一种多层织机引纬结边装置
CN217076481U (zh) 一种放丝机的双层丝束走道装置
CN218560648U (zh) 一种制筒机的分纱装置
CN215103817U (zh) 一种剑杆织机防飞毛装置
CN202684481U (zh) 一种用于通丝装造的校眼设备的通丝线压紧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