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766713U - 包装系统和子单元 - Google Patents

包装系统和子单元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766713U
CN206766713U CN201621496866.7U CN201621496866U CN206766713U CN 206766713 U CN206766713 U CN 206766713U CN 201621496866 U CN201621496866 U CN 201621496866U CN 206766713 U CN206766713 U CN 20676671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belement
packaging system
assembled
end portion
packag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1496866.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斯蒂安·V·努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telligent packaging industrial holding company
Original Assignee
Sebastianv Knudsen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ebastianv Knudsen filed Critical Sebastianv Knudsen
Priority to CN201621496866.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76671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76671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76671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ackag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包装系统。该系统通过子单元实现其技术效果,该子单元被构造成定位使得多个子单元的表面形成该包装系统的外侧。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用于组装成所述包装系统的子单元,所述子单元利用锥形体成,该锥形体具有从位于与窄端部相对的端部处的第一相对或外表面朝向所述窄端部的侧壁。

Description

包装系统和子单元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包装系统以及利用所述包装系统进行包装的子单元。
背景技术
很多类型的产品出于多种同时发生的原因而被包装,例如与安全和卫生相关的技术需求,并且部分也是为了美观和方便。同时,确保包装紧凑和紧固也是很重要的,尤其是为了运输。
现在的很多包装仅满足这些方面中的少数几个。例如,很多包装是圆柱形的,当堆叠在一起时在包装之间留下了很多空间。锥形的包装也是已知的,例如棱锥或圆锥,其通常具有平截头。这些也会产生无用空间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包装系统的特征在于,其包括多个子单元,所述子单元具有从与窄端部相对的端部处的第一相对平面朝向所述窄端部的锥形结构,其中所述子单元被构造为定位成使得第一相对表面形成包装系统的外侧。
本实用新型还包括子单元,其用于组装成根据上述包装系统的包装系统,其中所述子单元形成有锥形体,其具有侧壁,侧壁从位于与窄端部相对的端部处的第一相对或外表面处朝向该窄端部。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典型的包装系统包括6个子单元,它们的窄端部中的每个都朝向包装系统的中心,并且它们各自的相对表面朝向包装系统的外表面。因此该包装系统构成矩形平行六面体,优选为立方体。尽管该具有6个子单元的立方体构成了可行的系统,更多数量的子单元也可以构成本实用新型的系统。
多个立方体可被进一步地组装以构成立方体的集合。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利用现有包装系统中的无用体积。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另一技术问题是易碎壁的固有支撑。所述子单元的包括开口的壁可能是易碎的。该子单元的设计使得当将6个子单元堆叠在一起成立方体时,并且进一步地当彼此靠近地堆叠多个立方体时,它们壁的大部分彼此互相支撑。
当将矩形平行六面体例如立方体的系统堆叠在一起形成平行六面体的集合,例如立方体的集合时,该集合的外边界可定位成邻近壳体的内壁。
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包装系统和一种紧凑且坚固的包装集合。
解决问题的手段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包装系统,包括多个子单元,该子单元具有从位于与窄端部相对的端部处的第一相对表面朝向所述窄端部的锥形结构,所述子单元被构造成定位使得第一相对表面形成包装系统的外侧。
根据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用于组装成上述包装系统的子单元,所述子单元利用锥形体形成,该锥形体具有从位于与窄端部相对的端部处的第一相对或外表面朝向所述窄端部的侧壁。
本实用新型的多个非穷举的实施例、变型或替代通过从属权利要求限定。
本实用新型通过子单元来实现上面描述的目标,该子单元具有锥形结构,其从位于与窄端部相对的端部处的第一相对表面朝向所述窄端部,以使多个所述子单元可被组装于包装单元。
实用新型效果
与现有技术的技术差异在于,堆叠不是通过层而是通过形成包装单元,该包装单元通过定位子单元形成以使得窄端部指向组装后包装单元的中心。
这些效果又进一步提供了多个有利效果:
其使得形成就绪包装成为可能,该就绪包装包括可在需要不同内容物的情况下使用的子包装;
其使得形成立方体包装成为可能,该立方体包装比单独的子包装更易于堆叠和卸载。
附图说明
下面将参照附图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仅仅是通过示例,其中:
图1示出了根据现有技术的包装系统。
图2A示出了子单元的第一实施例。
图2B示出了子单元的第二实施例。
图2C示出了子单元的第三实施例,其具有平截头。
图2D示出了子单元的第一实施例,其具有盖。
图2E示出了子单元的第一实施例,其中盖封闭。
图3A示出了子单元第一实施例的预组装的集合。
图3B示出了子单元第二实施例的预组装的集合。
图3C示出了具有平截头的子单元第三实施例的预组装的集合。
图3D示出了子单元第一实施例的预组装的集合。
图4A示出了由子单元第一实施例的集合而被部分组装的包装单元,其中一个子单元被移除。
图4B示出了由子单元第三实施例的集合而被部分组装的包装单元,其中一个子单元被移除并且其中平截头形成内部体积。
图5示出了被部分组装的包装单元,其在每侧具有四个子单元。
图6示出了反向的组件。
图7A示出了子单元第三实施例的预组装集合体,其子单元具有图3C 所示的平截头,接近完成组装。
图7B示出了施加到具有6个子单元的立方体上的垂直力如何转化成子单元上的水平力,该子单元具有平截头。
图7C示出了将被放置于壳体内的6个立方体。
图7D示出了放置于壳体内侧的6个立方体。
参考标记的描述
下列参考标记和符号涉及附图:
具体实施方式
构成本实用新型基础的原理
图1示出了根据现有技术的传统包装系统10,其具有可拆卸的连接盖 12,当附接到具有侧壁34和底面38的体部上时,形成用于保持内容物42 的体积。在某些情况下,优选在一个组合的包装中具有分离的内容物,例如酸乳酪和牛奶什锦早餐。在某些情况下,体部还具有分隔壁36,其将封闭的体积40分隔成两部分42、44。
但是,当以立方阵列放置这些包装时,在单元之间会存在很多损失体积或者死区11。并且它们也不适于在侧面上开启,因为其形状不适于这样做。
本实用新型的核心在于组合在一起的子单元的配合,其形成了具有很少浪费空间112的包装系统。子单元200由锥形结构或体部300形成,其具有从位于窄端部相反端的第一相对或外表面204向着窄端部307、308的侧壁304。该子单元组装成窄端部在组装的包装系统的内侧。当组装时,第一相对表面形成该包装系统的外表面。
本实用新型的最优实施例
在一优选的实施例中,子单元200成型为类似棱锥形,其具有方形盖 212和体部300,其中所述体部具有朝向一端部逐渐变细的侧壁304。所述端部可以是点307,类似棱锥的顶点,或者是平截头308。所述侧壁303以大约45度的角度向内逐渐变细。这意味着四个子单元可被放置在一起形成边缘,并且另外两个子单元与这些子单元垂直,从而形成包装系统100。
该包装系统为立方体,其中盖212形成外表面。这有利于为产品或内容物标识提供便利的表面,而不论立方体被置于哪个方向上。此外,立方体本身具有非常小的死区112。并且已知立方体是可堆叠的,每个立方体间具有非常小的死区。
子单元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形成。
图2A示出了子单元的第二实施例,其是具有一端点307的棱锥形式。利用可拆卸盖212封闭的体部300形成用于保持内容物的封闭体积310。
图2B示出了子单元的第一实施例,其是具有分隔壁306的棱锥形式。体部300形成封闭体积310,其被分成第一体积312和第二体积314,两者都通过可拆卸盖212密封以保持内容物。优选所述盖密封两个体积,以使得当分离盖时两个体积都可被开启。更优选地,所述盖可定向开启,以每次开启一个体积。
图2C示出了子单元的第三实施例,其是具有平截头308的棱锥形式。体部300形成封闭的体积310,其利用可拆卸盖212密封以保持内容物。所述平截头提供了便利的脚部,以将子单元放置在平的表面上,例如桌子。如果侧壁和平截头之间的过渡部分是弯曲的话,对于液体内容物,具有一个或多个平截头子单元也易于收容更多的内容物。
随后子单元将必须被组装成包装系统。至少有3个优选实施例以提供用于组装的子单元。其中一些是预组装件,其中子单元在相同的方向上边对边连接。因此通常当预组装件被放置后,所有的体部面朝向上方以准备填充内容物,并且随后利用盖封闭。所述边缘连接可被剪切以将一个预组装件分离成多个更小的预组装件。在更加优选的实施例中,接头是挠性可弯曲的,弹性的和/或塑性的,以使得当最小化切口时,预组装件可形成组装件系统。
图3A示出了第一实施例,其中每个子单元被拆卸并且被自由选择以组装在一起形成包装系统。这在不同子系统、盖和/或包装系统中的内容物的选择上提供了充分的自由。这种选择可以恰好在组装前工序的终点处作出。这种单独的单元可以通过从一卷多个子单元上剪切单个子单元而获得。
图3B示出了第二实施例,其中子单元位于连接起来的多个子系统的带或卷上。优选接合或连接是可分离的。当组装时,四个子单元从带上被剪下以形成环,并且两个分离的子单元垂直于这些子单元放置,从而形成包装系统。作为替代方案,两条具有三个子单元的条带彼此面对并垂直地放置在一起,并插置在一起以形成包装系统。
图3C示出了第三实施例,其中所有的子单元被作为预组装集合体而提供,其中形成完整包装系统所需的所有子单元被连接在一起。在一优选实施例中,对于立方体包装系统,所述预组装件包括具有四个子单元的条带,其具有另外的两个子系统,其中它们被放置在条带纵轴线的相对侧。
图4A示出了来自子单元第一实施例的集合体的部分组装的包装单元,其示出了死区如何被减到最小。
图4B示出了来自子单元第三实施例的集合体的部分组装的包装单元,其中平截头形成内部体积110。该内部体积具有很多应用。
该内部体积可用于容纳冷却元件以保持低温,例如用于易腐的货物。在一示例中可插入冰或干冰。冷却介质通常为流体,例如水或二氧化碳气体,其将沿子单元的内表面流动,以保持它们的冷却。
干冰是尤其有利的,因为流体很少受重力影响并且也可以很好冷却包装系统的上部。另一方面,干冰具有-78.5摄氏度的升华点,对于某些货物来说需要在干冰和子单元之间有一些热隔离,以避免过分的冷冻。
当使用冰或其它的形成液体的冷却介质时,使包装系统基本防水是有利的。当包装系统由预组装件形成时,形成边缘的接合点将易于设置为防水的。其余边缘可利用密封材料或通过围绕包装系统包裹外层来设置为防水的。这种包裹可有利地形成盖或者形成在单独子单元盖上的标签。
可选地,内部体积可用于加热元件。
有利的是,将至少一个子单元设置为易于移动的,以开启内部体积,从而允许在购买时填充冷却介质或加热介质。
该内部体积提供了位置,其被周围的子单元保护并且因此适合于易碎物品。
当加热时,位于相对侧的子单元可被分离,留下类似通道的结构,流体例如水或蒸汽可通过该结构被引导。
在向所有暴露表面传递热量上,冷凝是非常有效的。多个这种通道可被堆叠以更加高效地加热。
可选实施例
对于图2A中示出的棱锥状实施例,可以方便地利用框架来将子单元置于桌上以提供进一步的稳固性。
当优选将立方体形状用于包装系统时,很显然根据该形状的偏差是容易实现的。例如,包装系统可通过矩形侧边容易地制成矮的或高的,其中,侧边是矩形的并且顶面和底面是方形的。可选地,所述的面都是矩形而非方形的。
在另一实施例中,也可以使用更大数量级的理想立体几何结构,例如十二面体。也可采用其它等角几何结构,也可使用不同的盖体,例如具有五边形和六边形盖的平截头二十面体。
尽管上面公开的是每个面具有单个子单元,也可以有其它替代实施例。图5示出了实施例,其中多个子单元形成了一个面。
在子单元利用盖密封并且组装到包装系统之前,其填充内容物。可选地,也可以以预先成型的包装系统开始,通过开口向体部内注入内容物。优选地,该预先成型的包装系统包括用于每个子单元的柔软侧壁,在填充前其平坦地抵靠所述盖。在一个实施例中,该侧壁可以是挠性的或弹性的,并因此增加了体部的体积以容纳内容物。开口可设置在盖上或者侧壁的一部分上。
在填充过程中,可以选择是否具有内部体积,可简单地通过将合适的物体插入包装系统内侧来完成。侧壁将膨胀以封闭该物体并固定它。
在一实施例中,包装系统用于在内部体积中包装易碎物品,并且子单元的封闭体积用于填充流体,更优选的是吸震流体。
在这些实施例中,子单元之间的大部分空气可被压出。
当侧壁易于遭受机械损坏时,所述侧壁将不会暴露于外侧。而是包装系统的外表面提供所述保护。可选地,侧壁可被加固或者更加坚固的材料被施加到侧壁的外侧以改善机械强度。
在很多应用中,优选提供具有铝箔盖或其它容易移除装置的子单元,从而接近内容物。这种铝箔是易碎的并且易于刺破。在这些情况中,可以将该铝箔盖设置在已组装的包装系统的内表面,并且使用更加坚固的外表面。该外表面可选地由与侧壁相同的材料制成。
另一优选实施例为包装系统100,其中,外表面的大部分,例如侧壁 304的大部分和每个子单元200的盖212共同支撑至少一个、优选至少两个、更优选至少四个其它子单元200。图7B示出了位于一个上部子单元 200上的以竖直开箭头表示的垂直力如何传递至由6个子单元200形成的立方体中的其它5个子单元,其通过实心箭头表示。如果子单元200的多个该立方体被置于壳体内侧,如图7C和7D中示出的,例如因子单元200的重量而产生并从上方施加的力最终分配至该壳体的壁。这种导致子单元200 能够承受相当大力的共同支撑是事实,如果子单元200整个外表面的大部分共同支撑的话。子单元200的整个外表面的大部分优选多于50%,更优选多于子单元200的整个外表面的90%。正如通常所理解的,子单元200 的边缘和角部设计上的具体细节在很多情况中将导致壁的边缘不能从共同子单元200获得100%的支撑。其很小的结果是力的大部分被支撑。
当将矩形平行六面体系统例如立方体堆叠在一起,以形成平行六面体的集合,例如立方体的集合,该集合的外边界可被设置为邻近壳体的内壁。
图7C和7D中的示例壳体可在所有三个正交轴上容纳任意数量的矩形平行六面体,例如立方体。
壳体可以由任何具有抵抗拉伸的拉伸强度的材料制成。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材料可以是纸板。在另一优选实施例中,材料可以是塑料膜。
图6示出反向组件,其是端点指向外侧而非内侧的子单元的组件。这可以通过先前公开的条带直接组装,或者将先前公开的包装系统的折叠线反转。通过从条带组装,优选从长且连续的条带,预组装系统的包装可以非常紧凑,并且可以根据需求和地点进行组装。同样地,其可被拆卸以再使用并且可以以非常紧凑的方式输送,不存在与发泡聚苯乙烯相关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在于体积被最大化,而不是像不可翻转的包装系统那样被最小化。
在一个应用中,包装系统100例如容纳一餐。当该餐被食用时,通常比餐本身占据更多体积的残留废物被收集于包装系统100的内侧,这得益于翻转的包装系统封闭了更大的体积。
在翻转组件的另一应用中,它可被用于照明装置,例如灯。它可通过包装系统输送,优选具有更多的震动敏感部件,例如内部体积中的灯泡。当打开时,子单元形成灯罩。
在一第二应用中,它可用于额外的包装防护,已知可作为由发泡聚苯乙烯制成的“封装芯片”或“泡沫花生”的替代。
在预组装子单元的情况中,例如图3B中示出的条带,或者图3C中示出的更加完善的组装,子单元可以任何方式连接。在第一实施例中,子单元通过它们的体部连接,利用与体部内材料相同的材料,优选利用活接头。这允许子单元连续条带的生产。因此子单元可被容易地填充以内容物,并且在子单元被剪切成一定长度并组装至包装系统之前盖密封内容物。
在第二实施例中子单元利用盖彼此连接,特别是铝箔。这允许混合和匹配各种类型的子单元,利用内容物填充子单元并随后密封内容物,并同时利用这些盖连接所述子单元。在一个变型中,密封和连接阶段是分离的,允许自由排序密封和连接工序。
通过这两个实施例,利用用于子单元和子单元之间的连接部分的独立材料,允许将图3B中示出的条带变型为图3C中所示更加完整的预组件。也可以在一个包装系统中采用组合方案,其为分离子单元、预组装子单元、利用盖或单独的连接步骤的连接的任意组合。
工业实用性
根据上述应用的本实用新型可用于货物的紧凑且坚固的包装、运输和解包。

Claims (8)

1.一种包装系统(100),包括多个子单元(200),该子单元具有从位于与窄端部(307,308)相对的端部处的第一相对表面(212)朝向所述窄端部的锥形结构,
其特征在于,所述子单元(200)被构造成定位使得第一相对表面形成包装系统的外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装系统(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相对表面(212)定位成正靠壳体的内壁,从而导致补偿壳体的内侧。
3.一种用于组装成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包装系统的子单元(200),其特征在于,所述子单元(200)利用锥形体(300)形成,该锥形体具有从位于与窄端部(307,308)相对的端部处的第一相对或外表面(204)朝向所述窄端部的侧壁(304)。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子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窄端部是平截头(308)。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子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锥形体(300)包括至少一个分隔壁(306),其将锥形体(300)内的体积(310)分隔成多个体积(312,314)。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子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壁(304)以45度的角度向内逐渐变细。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子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外表面(204)具有盖(212)。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子单元,其特征在于,侧壁(304)具有盖(212)。
CN201621496866.7U 2016-12-29 2016-12-29 包装系统和子单元 Active CN20676671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496866.7U CN206766713U (zh) 2016-12-29 2016-12-29 包装系统和子单元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496866.7U CN206766713U (zh) 2016-12-29 2016-12-29 包装系统和子单元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766713U true CN206766713U (zh) 2017-12-19

Family

ID=606475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1496866.7U Active CN206766713U (zh) 2016-12-29 2016-12-29 包装系统和子单元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76671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200189830A1 (en) Insulated shipping container systems, kits and methods
US11518602B2 (en) Thermally insulated container
US8613202B2 (en) Insulated shipping container systems and methods thereof
US7302810B2 (en) Quilted cooler with insulating gel liner
US9366469B2 (en) Temperature controlled box system
JP2022068175A (ja) 複数のサブユニットを含む包装システム及びサブユニット
WO2018059468A1 (zh) 流体包装袋及其应用
CN206766713U (zh) 包装系统和子单元
WO2017211257A9 (zh) 保温包装系统及保温包装装置和包装方法
US6609628B2 (en) Collapsible transport container
NZ744062B2 (en) Packaging system
US20230322469A1 (en) Insert for holding an insulating material of a transport container
CN108974668A (zh) 一种新型吸塑包装盒
GB2586194A (en) A thermally insulated container
ES1072336U (es) Cajas isotermicas refrigerada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80502

Address after: Oslo

Patentee after: Intelligent packaging industrial holding company

Address before: Nebru

Patentee before: Sebastian.V. Knudsen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