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759468U - 应急广播野外智能终端 - Google Patents

应急广播野外智能终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759468U
CN206759468U CN201720660023.4U CN201720660023U CN206759468U CN 206759468 U CN206759468 U CN 206759468U CN 201720660023 U CN201720660023 U CN 201720660023U CN 206759468 U CN206759468 U CN 20675946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put
intelligent terminal
controller
modules
modu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660023.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潘登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chuan Kuangshi Softcom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Xiyida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Chengdu West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yida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Chengdu West filed Critical Xiyida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Chengdu West
Priority to CN201720660023.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75946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75946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75946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ircuits Of Receiver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应急广播野外智能终端,属于广播设备领域。应急广播野外智能终端包括:第一控制器、壳体、第二控制器、第一信号接收模组、音频切换模块、音频功放电路、电源切换电路、AC/DC模块、备用电池组和扬声器。所述第一信号接收模组包括TS接收高频头、RDS FM接收模块、GSM接收模块、4G接收模块和IP接收网口。通过所述TS接收高频头、RDS FM接收模块、GSM接收模块、4G接收模块和IP接收网口多种信号接收源,可以使得由于市电中断而导致传输通道中断无法传输信息时,可以通过GSM接收模块或4G接收模块进行传输,从而使得信号的传输不会被中断。

Description

应急广播野外智能终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广播设备领域,具体而言,涉及应急广播野外智能终端。
背景技术
我国幅员辽阔,地形复杂,人口众多,台风、地震、泥石流等自然灾害种类多,频度高,突发公共事件时有发生。除发布预警信息外,在发生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的时候,应急广播可以起到传达政令,发布信息,舆论引导,稳定人心,协助救援,收集反馈的作用。可以说应急广播时国家应急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目前市面上应急广播终端设备的信源接入通道一般是RDS FM,DVB-C,DTMB,IP中的一种或几种。但是灾害发生时,因为市电中断,传输通道中断等因素,导致终端根本接收不到信源,同样形同虚设。因此如何解决上述问题是目前亟需解决的难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应急广播野外智能终端,其能够改善上述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应急广播野外智能终端,其包括第一控制器、壳体、第二控制器、第一信号接收模组、音频切换模块、音频功放电路、电源切换电路、AC/DC模块、备用电池组和扬声器;所述第一信号接收模组与所述第一控制器耦合,所述第一控制器与所述第二控制器耦合,所述第一信号接收模组包括TS接收高频头、RDS FM接收模块、GSM接收模块、4G接收模块和IP接收网口;所述TS接收高频头、所述RDS FM接收模块、所述GSM接收模块、所述4G接收模块和所述IP接收网口均与所述第一控制器耦合;所述AC/DC模块和所述备用电池组均与所述电源切换电路连接,所述电源切换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二控制器的电源端连接,所述第一控制器的输出端与所述音频切换模块的输入端耦合,所述音频切换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音频功放电路的输入端耦合,所述音频功放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扬声器耦合。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还包括第二信号接收模组,所述第二信号接收模组与所述第二控制器耦合,所述第二信号接收模组包括VSAT接收模块、蓝牙接收模块和数字对讲模块;所述VSAT接收模块、所述蓝牙接收模块和所述数字对讲模块均与所述第二控制器耦合;所述VSAT接收模块、所述蓝牙接收模块和所述数字对讲模块均与所述音频切换模块的输入端耦合。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电源切换电路包括光耦和双刀双掷继电器,所述光耦的输入端与外部市电连接,所述光耦的输出端与所述双刀双掷继电器耦合,所述双刀双掷继电器的常闭触点与所述备用电池组耦合,所述双刀双掷继电器的常开触点与所述AC/DC模块耦合。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电源切换电路还包括整流电路,所述整流电路的输入端与所述外部市电连接,所述整流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光耦的输入端耦合。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整流电路包括二极管、第三电容、第二电阻和第三电阻,所述二极管的正极与所述外部市电的火线连接,所述二极管的负极通过所述第二电阻与所述光耦的输入端耦合,所述第三电容的一端与所述二极管的负极连接,所述第三电容的另一端经过所述第三电阻与所述光耦的输入端耦合,所述第三电阻与所述外部市电的零线连接,所述第三电容的另一端与所述外部市电的零线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音频功放电路包括放大器,所述放大器的正相输入端与所述音频切换模块的输出端耦合,所述放大器的输出端与所述扬声器耦合,所述放大器的反向输入端接地。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音频功放电路还包括第一电容、第二电容和第一电阻,所述放大器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电容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电容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电阻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电阻的输出端接地,所述放大器的输出端经过所述第二电容与所述扬声器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还包括浪涌保护电路,所述浪涌保护电路与所述AC/DC模块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还包括浪涌保护电路,所述浪涌保护电路与所述电源切换电路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音频切换模块190的型号为HC4051。
上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应急广播野外智能终端,通过所述TS接收高频头、RDS FM接收模块、GSM接收模块、4G接收模块和IP接收网口多种信号接收源,可以使得由于市电中断而导致传输通道中断无法传输信息时,可以通过GSM接收模块或4G接收模块进行传输,从而使得信号的传输不会被中断。通过所述音频功放电路根据所述音频切换模块所输出的信号进行放大处理,以使通过该音频功放电路的信号被放大,从而使得所述扬声器能够发出声音。还通过电源切换电路的多重性,使得该应急广播野外智能终端在断电的情况下,可以使用该电源切换电路中的锂电池组进行供电,以使该应急广播野外智能终端能够继续使用。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的应急广播野外智能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应急广播野外智能终端中的控制功能的功能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的应急广播野外智能终端中的音频功放电路的电路图;
图4为图1所示的应急广播野外智能终端中的电源切换电路的电路图;
图5为图1所示的应急广播野外智能终端中的浪涌保护电路的电路图;
图6为图1所示的应急广播野外智能终端中的第一信号接收模组与第一控制器连接的功能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1所示的应急广播野外智能终端中的第二信号接收模组与第二控制器连接的功能结构示意图。
图标:100-应急广播野外智能终端;110-壳体;120-第一控制器;130-第二控制器;140-音频功放电路;150-扬声器;160-电源切换电路;170-第一信号接收模组;180-第二信号接收模组;190-音频切换模块;111-通孔;112-指示灯;113-数据接口;161-光耦;162-双刀双掷继电器;163-整流电路;164-AC/DC模块;165-备用电池组;166-浪涌保护电路;1661-过压过流保护电路;1662-滤波电路;171-TS接收高频头;172-RDS FM接收模块;173-GSM接收模块;174-4G接收模块;175-IP接收网口;181-VSAT接收模块;182-蓝牙接收模块;183-数字对讲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此外,术语“水平”、“竖直”、“悬垂”等术语并不表示要求部件绝对水平或悬垂,而是可以稍微倾斜。如“水平”仅仅是指其方向相对“竖直”而言更加水平,并不是表示该结构一定要完全水平,而是可以稍微倾斜。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第一实施例
请参照图1至图7,本实施例提供的应急广播野外智能终端100,其包括第一控制器120、壳体110、第二控制器130、音频功放电路140、电源切换电路160、扬声器150、第一信号接收模组170、第二信号接收模组180、音频切换模块190。
所述壳体110用于防尘和防水,避免雨水或灰尘等进入所述壳体110内,以使壳体110内电器元件被破坏。
在本实施例中,为了提高所述应急广播野外智能终端100的散热效果,优选地,所述壳体110为铸铝机箱。其中,铸铝机箱是指以熔融状态的铝,冷却形成后所需要的机箱。且通过采用所述铸铝机箱来制成所述壳体110,可以使得所述壳体110的整体设计坚固耐用,美观大方。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壳体110上设有通孔111、指示灯112和数据接口113。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通孔111用于广播输入信号。例如,FM调频广播信号输入。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指示灯112用于显示该应急广播野外智能终端100在不同工作状态下的工作状况。例如,所述指示灯112用于显示待机状态下。如,根据指示灯112所闪烁的颜色的不同表示不同的工作状态,如红色时,表示该应急广播野外智能终端100处于待命状态。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指示灯112与所述第二控制器130连接。具体地,所述指示灯112与所述第二控制器130的IO端口连接。当所述第二控制器130的IO端口输出低电平时,所述指示灯112亮,当输出高电平时,所述指示灯112灭。
在本实施例中,优选地,所述指示灯112的数量可以是多颗。根据功能的不同可以使得所述多颗指示灯112显示不同的工作状态。例如,广播状态或者是该应急广播野外智能终端100出现故障时的状态。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数据接口113用于用户对所述应急广播野外智能终端100进行调试。以及所述数据接口113还用于用户对所述应急广播野外智能终端100进行软件升级。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控制器120与所述音频切换模块190耦合。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控制器120可以是通用处理器,包括中央处理器(CentralProcessing Unit,CPU)、网络处理器(Network Processor,NP)等;还可以是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DSP)、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Integrated Circuit,ASIC)、现成可编程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优选地,所述第一控制器120为STM32F103ZET型的STM32单片机。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控制器130可以是通用处理器,包括中央处理器(CentralProcessing Unit,CPU)、网络处理器(Network Processor,NP)等;还可以是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DSP)、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Integrated Circuit,ASIC)、现成可编程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优选地,所述第二控制器130为STM32F103ZET型的STM32单片机。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控制器120与所述第二控制器130耦合。具体地,所述第一控制器120的TX引脚和RX引脚与所述第二控制器130的TX引脚和RX引脚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音频功放电路140用于对所述应急广播野外智能终端100所播放的音频进行放大。所述音频功放电路140与所述音频切换模块190耦合。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音频功放电路140包括放大器U1。
其中,所述放大器U1的正相输入端与所述音频功放电路140的输出端耦合,所述放大器U1的输出端与所述扬声器150耦合,所述放大器U1的反向输入端接地。具体地,所述放大器U1的正相输入端与所述音频功放电路140的输出端耦合。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音频功放电路140还包括第一电容C1、第二电容C2和第一电阻R1。
其中,所述放大器U1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电容C1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电容C1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电阻R1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电阻R1的输出端接地。所述放大器U1的输出端经过所述第二电容C2与所述扬声器150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扬声器150用于播放音频。所述扬声器150安装在所述壳体110上。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扬声器150的数量可以是两个,也可以是多个。在此,不作具体限定。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扬声器150可以是100W的喇叭或音柱。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电源切换电路160包括光耦161、双刀双掷继电器162、整流电路163、备用电池组165和AC/DC模块164。
所述电源切换电路160与所述第二控制器130耦合。所述电源切换电路160用于切换供电电源。具体地,所述电源切换电路160用于自动将备用电池组165与AC/DC模块164之间的供电进行切换。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光耦161的输入端与外部市电连接,所述光耦161的输出端与所述双刀双掷继电器162耦合,所述双刀双掷继电器162的常闭触点与所述备用电池组165耦合,所述双刀双掷继电器162的常开触点与所述AC/DC模块164耦合。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整流电路163的输入端与所述外部市电连接,所述整流电路163的输出端与所述光耦161的输入端耦合。
所述整流电路163包括二极管D11、第三电容C3、第二电阻R2和第三电阻R3。所述二极管D11的正极与所述外部市电的火线连接,所述二极管D11的负极通过所述第二电阻R2与所述光耦161的输入端耦合,所述第三电容C3的一端与所述二极管D11的负极连接,所述第三电容C3的另一端经过所述第三电阻R3与所述光耦161的输入端耦合,所述第三电阻R3与所述外部市电的零线连接,所述第三电容C3的另一端与所述外部市电的零线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电源切换电路160还包括第四电阻R4、三极管Q1和第二二极管D12。所述第四电阻R4的输入端与所述光耦161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四电阻R4的输出端与所述三极管Q1基极连接,所述三极管Q1的发射极接地,所述三极管Q1的集电极与所述第二二极管D12的正极连接,所述三极管Q1的集电极与所述双刀双掷继电器162的负极连接。所述第二二极管D12的负极与所述双刀双掷继电器162的正极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电源切换电路160与所述第二控制器130的VCC引脚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当有市电时,通过整流电路163进行整流,以输出直流。从而光耦161左端接通,光耦161右端打开。如果无220V市电时,光耦161不导通,双刀双掷继电器162的输出和常闭触点连通,此时由备用电池组165给应急广播野外智能终端100供电,当有市电输入时,光耦161导通,双刀双掷继电器162输出和常开触点连通,此时由AC/DC模块164给应急广播野外智能终端100供电,实现市电和备用电池组165供电自动切换。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AC/DC模块164用于连接外部的市电。所述AC/DC模块164与所述电源切换电路160连接。具体地,所述AC/DC模块164的输出端与所述双刀双掷继电器162的常开触点连通。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备用电池组165用于在市电断电的情况下为该应急广播野外智能终端100供电。所述备用电池组165与所述电源切换电路160连接。具体地,所述备用电池组165与所述双刀双掷继电器162的常闭触点连通。
其中,所述备用电池组165可以是多个蓄电池。例如,可以是锂电池。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浪涌保护电路166用于防止雷电情下,该应急广播野外智能终端100被雷电损毁。
其中,所述浪涌保护电路166安装在所述壳体110内。所述浪涌保护电路166与所述电源切换电路160连接。所述浪涌保护电路166包括陶瓷放电管FD1、过压过流保护电路1661、滤波电路1662和整流桥BG。
所述陶瓷放电管FD1的一端接地,所述陶瓷放电管FD1另一端与所述过压过流保护电路1661的输入端连接,所述过压过流保护电路1661的输出端与所述滤波电路1662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滤波电路1662的输出端与所述整流桥BG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整流桥BG的输出端与所述AC/DC模块164连接。
所述过压过流保护电路1661包括热敏电阻RT、第一压敏电阻VR1、第二压敏电阻VR2和第三压敏电阻VR3和保险丝F。
所述滤波电路1662包括第四电容C4和共模电感L1。
所述第一压敏电阻VR1的一端接零线,所述第一压敏电阻VR1的另一端通过所述陶瓷放电管FD1接地。所述陶瓷放电管FD1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压敏电阻VR1的一端和第二压敏电阻VR2的一端连接,第二压敏电阻VR2的另一端与保险丝F的一端连接。此外,该第二压敏电阻VR2的另一端还用于与市电的火线连接,该第一压敏电阻VR1的另一端还用于与市电的零线连接。所述热敏电阻RT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压敏电阻VR1连接,所述热敏电阻RT的一端还与市电的零线连接。所述热敏电阻RT的另一端通过所述第三压敏电阻VR3与所述保险丝F连接,此外,所述热敏电阻RT的另一端先通过所述第三压敏电阻VR3与所述保险丝F连接,再通过所述保险丝F与市电的火线连接。所述第四电容C4与所述第三压敏电阻VR3并联,所述第四电容C4的一端与所述热敏电阻RT连接,所述第四电容C4的另一端与所述保险丝F连接。所述共模电感L1的输入端分别与所述保险丝F和所述热敏电阻RT连接,所述共模电感L1的输出端与所述整流桥BG连接。所述整流桥BG的电源端与所述AC/DC模块164的电源端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上电瞬间,所述浪涌保护电路166因为有热敏电阻RT,电压会缓慢升高,不至于瞬间突变。第三压敏电阻VR3参数470V,当电压达到一定值时,第三压敏电阻VR3导通,从而保护后级电路。第一压敏电阻VR1、第二压敏电阻VR2和陶瓷放电管FD1共同组合成一个放电回路,当输入端有浪涌进入时,通过此回路放电,保护后级电路。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信号接收模组170与所述控制器耦合。所述第一信号接收模组170用于接收外部发送的控制信号,并将所述控制信号发送给第一控制器120。
所述第一信号接收模组170包括所述TS接收高频头171、所述RDS FM接收模块172、所述GSM接收模块173、所述4G接收模块174和所述IP接收网口175。
所述TS接收高频头171与所述第一控制器120耦合。具体地,所述TS接收高频头171的TS0引脚、SVLD引脚、SDAT引脚和SCLK引脚均与所述第一控制器120的IO引脚连接。
所述RDS FM接收模块172与所述第一控制器120耦合。具体地,所述RDS FM接收模块172的SDA引脚和SCL引脚均与所述第一控制器120的IO引脚连接。其中,所述RDS FM接收模块172的型号可以是QN8035。
所述GSM接收模块173与所述第一控制器120耦合。具体地,所述GSM接收模块173的TX引脚和RX引脚均与所述第一控制器120的IO引脚连接。其中,所述GSM接收模块173的型号可以是SIM800。
所述4G接收模块174与所述第一控制器120耦合。具体地,所述4G接收模块174的USB_DP引脚和USB_DM引脚均与所述第一控制器120的IO引脚连接。其中,所述4G接收模块174的型号可以是EC20。
所述IP接收网口175与所述第一控制器120耦合。具体地,所述IP接收网口175的TPTX+引脚、TPTX-引脚、TPRX+引脚和TPRX-引脚均与所述第一控制器120的IO引脚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信号接收模组180与所述第二控制器130耦合。所述第二信号接收模组180包括VSAT接收模块181、蓝牙接收模块182和数字对讲模块183。
所述VSAT接收模块181与所述第二控制器130耦合。具体地,所述VSAT接收模块181的TX引脚和RX引脚均与所述第二控制器130的IO引脚连接。其中,所述VSAT接收模块181的型号可以是GX1121D。所述VSAT接收模块181的第二十五引脚与所述音频切换模块190的IN引脚耦合。
所述蓝牙接收模块182与所述第二控制器130耦合。其中,所述蓝牙接收模块182的型号可以是CSR8670。所述蓝牙接收模块182的TX引脚和RX引脚均与所述第二控制器130的IO引脚连接。所述蓝牙接收模块182的第四十三引脚与所述音频切换模块190的IN引脚耦合。
所述数字对讲模块183与所述第二控制器130耦合。其中,所述数字对讲模块183的型号可以是HRC-5000。所述数字对讲模块183的SC引脚和SDA引脚均与所述第二控制器130的IO引脚连接。所述数字对讲模块183的第十二引脚与所述音频切换模块190的IN引脚耦合。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数字对讲模块183是将语音信号数字化,以数字编码形式传输,相比传统模拟对讲机,通话质量大幅提高。再配套定制的APP,操作简单方便,完美用户体验。同时还可根据用户需求,私人订制。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音频切换模块190用于对输入的音频进行自动切换。所述音频切换模块190的型号可以是HC4051。所述音频切换模块190的OUT引脚与所述音频功放电路140的输入端耦合。所述音频切换模块190的IN引脚与所述第一控制器120的IO引脚耦合。
在本实施例中,应急广播野外智能终端100中还设有语音存储设备。例如,TF卡。可以按照MP3格式存储或者是采用FAT和FAT32文件系统;存储周期持续录音最长时间100小时;存储满后自动覆盖原有文件。并且该应急广播野外智能终端100能够将播出音频自动存储,存满循环覆盖存储,连续存储时间不小于72小时,存储物理介质不小于4G,存储内容可现场回放,可取证。
应急广播野外智能终端100的工作原理是:通过所述第一信号接收模组170或者是第二信号接收模组180接收外部发送的控制指令,并将所述控制指令发送至第二控制器130。所述第二控制器130根据所述控制指令执行相应的控制操作。所述音频切换模块190根据所输入的音频种类进行切换,从而使得用户可以通过多种音频输入方式,发出语音控制。所述音频功放电路140根据所述音频切换模块190所输出的信号进行放大处理,以使通过该音频功放电路140的信号被放大,从而使得所述扬声器150能够发出声音。并且通过所述壳体110可以使得该应急广播野外智能终端100具有较强的防尘防雨功能,以避免该应急广播野外智能终端100因裸露在室外而被腐蚀。还通过电源切换电路160的多重性,使得该应急广播野外智能终端100在断电的情况下,可以使用该电源切换电路160中的备用电池组165进行供电,以使该应急广播野外智能终端100能够继续使用。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应急广播野外智能终端100,通过所述第一信号接收模组170接收外部发送的控制指令,并将所述控制指令发送至第一控制器120,以及通过第二信号接收模组180接收外部发送的控制指令,并将所述控制指令发送至第二控制器130。所述音频功放电路140根据所述音频切换模块190所输出的信号进行放大处理,以使通过该音频功放电路140的信号被放大,从而使得所述扬声器150能够发出声音。并且通过所述壳体110可以使得该应急广播野外智能终端100具有较强的防尘防雨功能,以避免该应急广播野外智能终端100因裸露在室外而被腐蚀。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应急广播野外智能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控制器、壳体、第二控制器、第一信号接收模组、音频切换模块、音频功放电路、电源切换电路、AC/DC模块、备用电池组和扬声器;所述第一信号接收模组与所述第一控制器耦合,所述第一控制器与所述第二控制器耦合,所述第一信号接收模组包括TS接收高频头、RDSFM接收模块、GSM接收模块、4G接收模块和IP接收网口;所述TS接收高频头、所述RDSFM接收模块、所述GSM接收模块、所述4G接收模块和所述IP接收网口均与所述第一控制器耦合;所述AC/DC模块和所述备用电池组均与所述电源切换电路连接,所述电源切换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二控制器的电源端连接,所述第一控制器的输出端与所述音频切换模块的输入端耦合,所述音频切换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音频功放电路的输入端耦合,所述音频功放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扬声器耦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急广播野外智能终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信号接收模组,所述第二信号接收模组与所述第二控制器耦合,所述第二信号接收模组包括VSAT接收模块、蓝牙接收模块和数字对讲模块;所述VSAT接收模块、所述蓝牙接收模块和所述数字对讲模块均与所述第二控制器耦合;所述VSAT接收模块、所述蓝牙接收模块和所述数字对讲模块均与所述音频切换模块的输入端耦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急广播野外智能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切换电路包括光耦和双刀双掷继电器,所述光耦的输入端与外部市电连接,所述光耦的输出端与所述双刀双掷继电器耦合,所述双刀双掷继电器的常闭触点与所述备用电池组耦合,所述双刀双掷继电器的常开触点与所述AC/DC模块耦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应急广播野外智能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切换电路还包括整流电路,所述整流电路的输入端与所述外部市电连接,所述整流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光耦的输入端耦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应急广播野外智能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整流电路包括二极管、第三电容、第二电阻和第三电阻,所述二极管的正极与所述外部市电的火线连接,所述二极管的负极通过所述第二电阻与所述光耦的输入端耦合,所述第三电容的一端与所述二极管的负极连接,所述第三电容的另一端经过所述第三电阻与所述光耦的输入端耦合,所述第三电阻与所述外部市电的零线连接,所述第三电容的另一端与所述外部市电的零线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急广播野外智能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音频功放电路包括放大器,所述放大器的正相输入端与所述音频切换模块的输出端耦合,所述放大器的输出端与所述扬声器耦合,所述放大器的反向输入端接地。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应急广播野外智能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音频功放电路还包括第一电容、第二电容和第一电阻,所述放大器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电容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电容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电阻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电阻的输出端接地,所述放大器的输出端经过所述第二电容与所述扬声器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急广播野外智能终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浪涌保护电路,所述浪涌保护电路与所述AC/DC模块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应急广播野外智能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浪涌保护电路包括陶瓷放电管、过压过流保护电路、滤波电路和整流桥,所述陶瓷放电管的一端接地,所述陶瓷放电管另一端与所述过压过流保护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过压过流保护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滤波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滤波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整流桥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整流桥的输出端与所述AC/DC模块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急广播野外智能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音频切换模块190的型号为HC4051。
CN201720660023.4U 2017-06-08 2017-06-08 应急广播野外智能终端 Active CN20675946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660023.4U CN206759468U (zh) 2017-06-08 2017-06-08 应急广播野外智能终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660023.4U CN206759468U (zh) 2017-06-08 2017-06-08 应急广播野外智能终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759468U true CN206759468U (zh) 2017-12-15

Family

ID=606223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660023.4U Active CN206759468U (zh) 2017-06-08 2017-06-08 应急广播野外智能终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759468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004999A (zh) * 2018-10-22 2018-12-14 成都共同进步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室内智慧生态广播平台设备
CN111007774A (zh) * 2019-12-20 2020-04-14 广州市迪声音响有限公司 一种多通道信号双向切换电路和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004999A (zh) * 2018-10-22 2018-12-14 成都共同进步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室内智慧生态广播平台设备
CN111007774A (zh) * 2019-12-20 2020-04-14 广州市迪声音响有限公司 一种多通道信号双向切换电路和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759468U (zh) 应急广播野外智能终端
CN201717910U (zh) 一种永不断电手机
CN210488289U (zh) 一种新型一体式水电双控型节水灌溉rtu设备
CN203368103U (zh) 一种多功能移动电源
CN206759469U (zh) 智能应急信号监测终端
CN203522239U (zh) 一种具有零待机功耗的电池装置
CN205753567U (zh) 智能充电器
CN208210192U (zh) 智能音响系统
CN106374972B (zh) 智能微型断路器的通信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211958825U (zh) 一种智能数据线控制系统
CN210867655U (zh) 一种野外型调频发射机
CN209982501U (zh) 一种应急广播信息全域覆盖的户户响终端系统
CN204407976U (zh) 一种磁吸式不间断供电的电源适配器
CN203982509U (zh) 智能语音声光报警装置
CN209028452U (zh) 一种遥感监测控制电路
CN207995372U (zh) 共用音频输入端子的音响电路及音响系统
CN207039954U (zh) 一种多路选择led照明驱动电源
CN204794012U (zh) 一种停电断路、来电和停电提醒开关
CN213693716U (zh) 一种数控应急广播入户系统
CN111435857A (zh) 一种基于ip网络广播的人防警报系统
CN208549009U (zh) 一种太阳能户外多功能音响
CN113821003B (zh) 教学设备的管理系统及控制方法
CN204424975U (zh) 一种车载电源
CN211606162U (zh) 一种无线充电器
CN215681929U (zh) 一种远程配电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1116

Address after: No. 313, Building 2, No. 33, Wuqing South Road, Administration Committee of Wuhou E-commerce Industrial Functional Zone, Wuhou District, Chengdu, Sichuan 610000

Patentee after: Sichuan Kuangshi Softcom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No.33, Wuqing South Road, Wuhou New Town Management Committee, Wuhou District, Chengdu, Sichuan 610000

Patentee before: CHENGDU XIYIDA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