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758720U - 一种迷你型同轴电缆的电子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迷你型同轴电缆的电子连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758720U
CN206758720U CN201720040451.7U CN201720040451U CN206758720U CN 206758720 U CN206758720 U CN 206758720U CN 201720040451 U CN201720040451 U CN 201720040451U CN 206758720 U CN206758720 U CN 20675872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ic power
coaxial cable
power connector
rubber
po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040451.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罗先录
李建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ongshan Tang Gong Electronic Indust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eusoft Institute Guangdon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eusoft Institute Guangdong filed Critical Neusoft Institute Guangdong
Priority to CN201720040451.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75872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75872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758720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upling Device And Connection With Printed Circui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迷你型同轴电缆的电子连接器,包括同轴电缆的电子连接器外壳本体和膠芯,所述同轴电缆的电子连接器外壳本体左侧开设有固定口,且固定口右侧同轴电缆的电子连接器外壳本体内部设置有空腔,所述同轴电缆的电子连接器外壳本体端口上开设置有连接槽,所述固定口内部安装固定有接尾本体,所述膠芯左侧设置有膠芯连接端,且膠芯连接端与固定端安装在一起,所述膠芯右端口外圈设置有凸环,所述凸环中心开设有固定孔,且固定孔外圈均匀设置有梯形块,所述膠芯左侧设置有膠芯连接端,所述膠芯中心安装有针芯本体。该迷你型同轴电缆的电子连接器,结构设置合理,连接头体型小巧连接使用更加方便,同时设备采用弹簧进行缓冲,同时内部设备有垫片,能够更好的进行数据连接传输作业,促进连接头行业的发展。

Description

一种迷你型同轴电缆的电子连接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连接头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迷你型同轴电缆的电子连接器。
背景技术
BNC接头即常说的细同轴电缆的电子连接器,BNC接头可以隔绝视频输入信号,使信号间互相干扰减少,且信号带宽要比普通15针的D型接口大,可达到更佳的信号响应效果,现有的BNC接头都是体型较大的,使用不便,在长时间进行接头连接插入拔出的过程中,膠芯容易损坏。
为了解决目前市场上所存在的缺点,急需改善连接头的技术,能够更好的进行数据连接传输作业,促进连接头行业的发展。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迷你型同轴电缆的电子连接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体型较大的,使用不便,在长时间进行接头连接插入拔出的过程中,膠芯容易损坏等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迷你型同轴电缆的电子连接器,包括同轴电缆的电子连接器外壳本体和膠芯,所述同轴电缆的电子连接器外壳本体左侧开设有固定口,且固定口右侧同轴电缆的电子连接器外壳本体内部设置有空腔,所述同轴电缆的电子连接器外壳本体端口上开设置有连接槽,所述固定口内部安装固定有接尾本体,所述接尾本体左侧套置有弹簧,且弹簧右侧连接固定有垫片,所述垫片与膠圈固定在一起,所述接尾本体左端口有连接头主体的右端口相连接,所述膠芯左侧设置有膠芯连接端,且膠芯连接端与固定端安装在一起,所述膠芯右端口外圈设置有凸环,所述凸环中心开设有固定孔,且固定孔外圈均匀设置有梯形块,所述膠芯左侧设置有膠芯连接端,所述膠芯中心安装有针芯本体。
优选的,所述同轴电缆的电子连接器外壳本体的整体的长度为15mm,且同轴电缆的电子连接器外壳本体内直径为9.8mm,同时右端口上对称设置有连接槽。
优选的,所述连接头主体的左端口为边长0.5mm的45°倒角,且其左端口内直径为5.3mm,同时其右端口内直径为5.9mm。
优选的,所述接尾本体为T型结构,且接尾本体左端口内直径为6.8mm,同时其左端口内部均匀设置有凹槽。
优选的,所述垫片的厚度为0.8mm,且垫片的内直径为8.7mm,同时外直径为12.9mm。
优选的,所述膠圈为厚度1.0mm的白色硅圈,且膠圈的内直径为8.5,同时其外直径为11.5mm。
优选的,所述膠芯为ABS白色胶芯材料,且膠芯和针芯本体为镶嵌连接。
优选的,所述针芯本体内部开设有深孔,且深孔的孔深为3.5m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迷你型同轴电缆的电子连接器,结构设置合理,连接头体型小巧连接使用更加方便,同时设备采用弹簧进行缓冲,内部设备有垫片,同时膠圈为白色硅圈设置,在进行长期的插入拔出的过程中,起到保护膠芯的作用,提高设备的使用寿命,能够更好的进行数据连接传输作业,促进连接头行业的发展。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整体组装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同轴电缆的电子连接器外壳本体正视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同轴电缆的电子连接器外壳本体侧视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弹簧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结构连接头主体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结构接尾本体侧视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结构接尾本体正视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结构膠芯侧视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结构膠芯后视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结构针芯本体示意图。
图中:10、同轴电缆的电子连接器外壳本体,11、固定口,12、空腔,13、连接槽,20、弹簧,30、连接头主体,31、固定端,40、接尾本体,41、凹槽,50、垫片,60、膠圈,70、膠芯,71、膠芯连接端,72、梯形块,73、固定孔,74、凸环,80、针芯本体,81、深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10,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迷你型同轴电缆的电子连接器,包括同轴电缆的电子连接器外壳本体10和膠芯70,同轴电缆的电子连接器外壳本体10左侧开设有固定口11,且固定口11右侧同轴电缆的电子连接器外壳本体10内部设置有空腔12,同轴电缆的电子连接器外壳本体10的整体的长度为15mm,且同轴电缆的电子连接器外壳本体10内直径为9.8mm,同时右端口上对称设置有连接槽13,安装稳固,同轴电缆的电子连接器外壳本体10端口上开设置有连接槽13,固定口11内部安装固定有接尾本体40,接尾本体40左侧套置有弹簧20,且弹簧20右侧连接固定有垫片50,垫片50与膠圈60固定在一起,垫片50的厚度为0.8mm,且垫片50的内直径为8.7mm,同时外直径为12.9mm,膠圈60为厚度1.0mm的白色硅圈,且膠圈60的内直径为8.5,同时其外直径为11.5mm,接尾本体40左端口有连接头主体30的右端口相连接,接尾本体40为T型结构,且接尾本体40左端口内直径为6.8mm,同时其左端口内部均匀设置有凹槽41,连接头主体30的左端口为边长0.5mm的45°倒角,且其左端口内直径为5.3mm,同时其右端口内直径为5.9mm,使用更加方便,膠芯70左侧设置有膠芯连接端71,且膠芯连接端71与固定端31安装在一起,膠芯70右端口外圈设置有凸环74,凸环74中心开设有固定孔73,且固定孔73外圈均匀设置有梯形块72,膠芯70左侧设置有膠芯连接端71,膠芯70中心安装有针芯本体80,膠芯70为ABS白色胶芯材料,且膠芯70和针芯本体80为镶嵌连接,针芯本体80内部开设有深孔81,且深孔81的孔深为3.5mm。
工作原理:在使用该迷你型同轴电缆的电子连接器时,首先先对该装置的结构进行简单的了解,先对该装置进行结构的安装,首先将针芯本体80的底座镶嵌在膠芯70中心的上的固定孔73中进行固定,然后从膠芯70前端的膠芯连接端71插进连接头主体30的末端固定端31上,同时同轴电缆的电子连接器外壳本体10左侧安装接尾本体40,在同轴电缆的电子连接器外壳本体10和接尾本体40之间安装弹簧20、垫片50和膠圈60,完成安装后,将传输线穿过连接头主体30左侧,将线路与针芯本体80尾部对应进行连接,完成后,将安装好的部分通过接尾本体40与同轴电缆的电子连接器外壳本体10左端口进行安装固定,同时采用分体式安装结构,配合度高,紧密度好,确保其内部的信号不会发生泄漏现象,同时弹簧20进行缓冲处理,同时可以起到很好的保护线路的作用,这就是该迷你型同轴电缆的电子连接器工作的整个过程。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8)

1.一种迷你型同轴电缆的电子连接器,包括同轴电缆的电子连接器外壳本体(10)和膠芯(70),其特征在于:所述同轴电缆的电子连接器外壳本体(10)左侧开设有固定口(11),且固定口(11)右侧同轴电缆的电子连接器外壳本体(10)内部设置有空腔(12),所述同轴电缆的电子连接器外壳本体(10)端口上开设置有连接槽(13),所述固定口(11)内部安装固定有接尾本体(40),所述接尾本体(40)左侧套置有弹簧(20),且弹簧(20)右侧连接固定有垫片(50),所述垫片(50)与膠圈(60)固定在一起,所述接尾本体(40)左端口有连接头主体(30)的右端口相连接,所述膠芯(70)左侧设置有膠芯连接端(71),且膠芯连接端(71)与固定端(31)安装在一起,所述膠芯(70)右端口外圈设置有凸环(74),所述凸环(74)中心开设有固定孔(73),且固定孔(73)外圈均匀设置有梯形块(72),所述膠芯(70)左侧设置有膠芯连接端(71),所述膠芯(70)中心安装有针芯本体(8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迷你型同轴电缆的电子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同轴电缆的电子连接器外壳本体(10)的整体的长度为15mm,且同轴电缆的电子连接器外壳本体(10)内直径为9.8mm,同时右端口上对称设置有连接槽(1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迷你型同轴电缆的电子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头主体(30)的左端口为边长0.5mm的45°倒角,且其左端口内直径为5.3mm,同时其右端口内直径为5.9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迷你型同轴电缆的电子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尾本体(40)为T型结构,且接尾本体(40)左端口内直径为6.8mm,同时其左端口内部均匀设置有凹槽(4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迷你型同轴电缆的电子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垫片(50)的厚度为0.8mm,且垫片(50)的内直径为8.7mm,同时外直径为12.9m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迷你型同轴电缆的电子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膠圈(60)为厚度1.0mm的白色硅圈,且膠圈(60)的内直径为8.5,同时其外直径为11.5m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迷你型同轴电缆的电子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膠芯(70)为ABS白色胶芯材料,且膠芯(70)和针芯本体(80)为镶嵌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迷你型同轴电缆的电子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针芯本体(80)内部开设有深孔(81),且深孔(81)的孔深为3.5mm。
CN201720040451.7U 2017-01-13 2017-01-13 一种迷你型同轴电缆的电子连接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75872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040451.7U CN206758720U (zh) 2017-01-13 2017-01-13 一种迷你型同轴电缆的电子连接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040451.7U CN206758720U (zh) 2017-01-13 2017-01-13 一种迷你型同轴电缆的电子连接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758720U true CN206758720U (zh) 2017-12-15

Family

ID=606081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040451.7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758720U (zh) 2017-01-13 2017-01-13 一种迷你型同轴电缆的电子连接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758720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968307A (zh) * 2021-03-01 2021-06-15 深圳市容微精密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迷你型同轴电缆的电子连接器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968307A (zh) * 2021-03-01 2021-06-15 深圳市容微精密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迷你型同轴电缆的电子连接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758720U (zh) 一种迷你型同轴电缆的电子连接器
CN201733438U (zh) 一种耳机插拔检测电路
WO2015172697A1 (zh) 一种音频插座
CN210124017U (zh) 一种计算机用防拉扯接头的交换机
CN208272318U (zh) 一种type c接口转接线
CN206098990U (zh) 一种多功能接口转换装置
CN205231423U (zh) 一种多功能连接转换器
CN208062388U (zh) 一种便捷用于电信号传递的端子
CN209150384U (zh) 防护型耳机插座
CN208272198U (zh) 一种新型usb type-c母座连接器
CN204947229U (zh) 电动汽车用连接器的插座、插头
CN207853036U (zh) 一种多端口usb连接线缆
CN206976698U (zh) 一种usb防水插头线
CN206163817U (zh) 一种快插式测试用毫米波连接器
CN108336530A (zh) 一种耳机插头与耳机座连接的固定结构
CN211959485U (zh) 一种入耳式降噪耳机
CN205900934U (zh) 防脱落音频线接头
CN203180027U (zh) 腔体滤波器
CN216055578U (zh) 一种音频头转换器
CN214505896U (zh) 一种计算机网络设备端口连接加固结构
CN207896343U (zh) 一种新型耳机用音频线
CN202616573U (zh) 一种转接口装置
CN206004874U (zh) 耳机
CN209963426U (zh) 一种推入式mcx型射频同轴连接器
CN203851271U (zh) 一种运动耳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80920

Address after: 528425 four, building 66, two Donghai Road, Pak Kung village, Dongfeng Town, Zhongshan, Guangdong.

Patentee after: Zhongshan Tang Gong Electronic Industry Co., Ltd.

Address before: 528200 Nanhai softwar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ark, Nanhai District, Foshan, Guangdong, China

Patentee before: NEUSOFT INSTITUTE, GUANGDONG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1215

Termination date: 20200113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