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743371U - 探测相机及其后壳 - Google Patents

探测相机及其后壳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743371U
CN206743371U CN201720471577.XU CN201720471577U CN206743371U CN 206743371 U CN206743371 U CN 206743371U CN 201720471577 U CN201720471577 U CN 201720471577U CN 206743371 U CN206743371 U CN 20674337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ar shell
detection camera
camera
skid bulge
she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471577.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洪�
陆旭东
殷彩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Oriental Red Eagl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Oriental Red Eagl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Oriental Red Eagl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Oriental Red Eagl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0471577.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74337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74337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743371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tudio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探测相机后壳,探测相机后壳的背面上设有圆弧形的防滑凸起带,所述防滑凸起带用于提高探测相机后壳与树木的抓合力。本实用新型同时提出了一种具有上述探测相机后壳的探测相机,该探测相机可以方便高效地将探测相机固定在树木上。

Description

探测相机及其后壳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相机领域,特别涉及探测相机及其后壳。
背景技术
相机分为普通相机和探测相机;探测相机是一种应用于户外,能够自动捕捉人或动物运动状态的无人看守相机。探测相机捕捉到人或动物(目标)运动后发出启动信号,采用热释红外感应人或动物的感应技术,自动拍摄图片或者视频。
探测相机与普通相机最大的不同就是探测相机必须放置到户外进行拍摄,探测相机都具有防水防尘设计,使用时需要将探测相机用绑扎带或者钢丝锁等固定在树上以便探测相机更加方便捕捉目标物体的运动进行记录。
目前市面上的探测相机的后壳大多都是平面设计,当需要将探测相机固定到树木上时,由于树木表面是圆弧形结构,探测相机的后壳与树木之间的接触面比较少,抓合力差,导致探测相机在树木上的固定效果很差。轻则探测相机的拍摄角度发生转动,重则探测相机从树木上掉落,导致探测相机摔损,无法起到拍摄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出了探测相机及其后壳,用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提高探测相机与树木之间的接触面,实现相机牢固。
具体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探测相机后壳,所述探测相机后壳的背面上设有圆弧形的防滑凸起带,所述防滑凸起带用于提高探测相机后壳与树木的抓合力。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防滑凸起的端面上设有向上延伸的锯齿。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锯齿的齿尖共同指向以所述防滑凸起带围成的圆的圆心。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防滑凸起带之间相互平行及等间距排布。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防滑凸起带的设置方向与所述探测相机后壳的宽度方向相同。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探测相机后壳相对的两个侧面分别开设有一通孔,捆绑件通过所述通孔将探测相机后壳绑定在固定物上。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探测相机后壳的侧面上设置有螺纹安装孔,用于将所述探测相机后壳与相机固定架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探测相机后壳颜色使用迷彩色。
具体的,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了一种探测相机,包括红外灯、镜头、前壳、与前壳相连的使用前述所提到的后壳以及主控部件,所述红外灯和所述镜头安装在所述前壳上并朝向前壳的前方。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主控部件上设有USB接口,存储卡接口,手机SIM卡接口。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探测相机还包括一侧盖,所述侧盖与所述后壳的底部通过铰链相连,所述侧盖可绕所述铰链前后转动以实现机体闭合或相对机体打开,在所述侧盖的内侧面上安装有显示屏和按键,所述显示屏和所述按键均与所述主控部件电性连接;当打开所述侧盖时,所述显示屏与所述前壳的前侧面同向,均朝向所述前壳的前方,与所述镜头的朝向一致。
采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与已有的公知技术相比,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探测相机与树木表面更加贴合,固定更牢。
(2)探测相机后壳的受力更加均匀,后壳使用寿命更长。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的一种探测相机后壳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的防滑凸起带的结构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的一种探测相机的后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的一种探测相机的正视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10-后壳;101-防滑凸起带;102-通孔;103-安装孔;104-锯齿;30-前壳;50-侧盖;15-镜头;20-红外灯。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将更全面地描述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本公开可具有各种实施例,并且可在其中做出调整和改变。然而,应理解:不存在将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限于在此公开的特定实施例的意图,而是应将本公开理解为涵盖落入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的精神和范围内的所有调整、等同物和/或可选方案。
在下文中,可在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中使用的术语“包括”或“可包括”指示所公开的功能、操作或元件的存在,并且不限制一个或更多个功能、操作或元件的增加。此外,如在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中所使用,术语“包括”、“具有”及其同源词仅意在表示特定特征、数字、步骤、操作、元件、组件或前述项的组合,并且不应被理解为首先排除一个或更多个其它特征、数字、步骤、操作、元件、组件或前述项的组合的存在或增加一个或更多个特征、数字、步骤、操作、元件、组件或前述项的组合的可能性。
在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中,表述“A或/和B中的至少一个”包括同时列出的文字的任何组合或所有组合。例如,表述“A或B”或“A或/和B中的至少一个”可包括A、可包括B或可包括A和B二者。
在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中使用的表述(诸如“第一”、“第二”等)可修饰在各种实施例中的各种组成元件,不过可不限制相应组成元件。例如,以上表述并不限制所述元件的顺序和/或重要性。以上表述仅用于将一个元件与其它元件区别开的目的。例如,第一用户装置和第二用户装置指示不同用户装置,尽管二者都是用户装置。例如,在不脱离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的范围的情况下,第一元件可被称为第二元件,同样地,第二元件也可被称为第一元件。
应注意到:如果描述将一个组成元件“连接”到另一组成元件,则可将第一组成元件直接连接到第二组成元件,并且可在第一组成元件和第二组成元件之间“连接”第三组成元件。相反地,当将一个组成元件“直接连接”到另一组成元件时,可理解为在第一组成元件和第二组成元件之间不存在第三组成元件。
在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中使用的术语“用户”可指示使用电子装置的人或使用电子装置的装置(例如,人工智能电子装置)。
在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中使用的术语仅用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并且并非意在限制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如在此所使用,单数形式意在也包括复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另有指示。除非另有限定,否则在这里使用的所有术语(包括技术术语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所属领域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的含义。所述术语(诸如在一般使用的词典中限定的术语)将被解释为具有与在相关技术领域中的语境含义相同的含义并且将不被解释为具有理想化的含义或过于正式的含义,除非在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中被清楚地限定。
实施例1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探测相机后壳,探测相机后壳的背面上设有圆弧形的防滑凸起带101,防滑凸起带101用于提高探测相机后壳与树木的抓合力。
防滑凸起带101的端面上设有向上延伸的锯齿104。
在本实施例中锯齿104分布在防滑凸起带101的两端,这主要是基于圆弧形的防滑凸起带101的高度较小决定,防滑凸起带101中间部位的高度更小,当防滑凸起带101中间部位的高度小于锯齿104的深度,就没有必要在中间部位设置锯齿104。
在其它实施中,当防滑凸起带101的高度较大时,防滑凸起带101的中间部位也可以设置锯齿104。
锯齿104的齿尖共同指向以防滑凸起带101围成的圆的圆心。这样更加有利于作用力均匀分散在后壳上,同时使得后壳与树木之间的抓合更加牢固。
在本实施例中防滑凸起带的数目为3条。在其他实施例中,防滑凸起带的数目可以为其他任意数字。例如:当防滑凸起带的数目为1条时,需要将防滑凸起带的宽度设计长一些,这样就不利用后壳生产厂家节约生产原料。防滑凸起带101的数目优选2条或者2条以上。
防滑凸起带101之间呈平行等间距排布。采用平行等间距排布使后壳看起来更加美观匀称。
防滑凸起带101的长度设置方向与所述探测相机后壳的宽度方向相同。
目前的探测相机大多都是竖直放置绑定在树木上,这主要是基于探测相机上的热释电红外镜头的结构排布所决定的,探测相机都是通过热释电红外传感器检测动物的运动,当检测到动物的运动时,控制相机镜头进行拍摄记录。探测相机上通常设置有三个热释电红外镜头和两个热释电传感器,其中一个热释电红外镜头与一个热释电传感器光路导通。另外两个热释电红外镜头之间以一定的夹角排列,这两个热释电红外镜头都与另外一个热释电传感器光路导通,两个热释电红外镜头之间以一定的夹角排列有利于扩大检测角度,提高探测相机的检测范围。而目前两个热释电红外镜头之间以一定的夹角排列都是沿相机宽度方向设置的,在加上监控的动物大多都是在水平方向运动的,所以探测相机目前大多都是竖直放置绑定在树木上。
在本实施例中,探测相机后壳相对的两个侧面分别开设有通孔102,绑扎带通过通孔102用于将探测相机后壳绑定在树上。优选地,两条绑扎带分别套接在通孔102内,当需要固定相机时,将两条绑扎带捆绑在一起,这样可以减少找寻辅助绑定物的问题。
绑扎带采用帆布材质,结实耐用。绑扎带穿过探测相机后壳上的通孔102,所述捆绑孔为长条形。
如果找不到合适位置的树木固定探测相机,就需要借助其他物件来固定探测相机。在本实施例中,探测相机后壳的侧面上设置有螺纹安装孔103,用于将探测相机后壳与自制相机固定架连接,以便找到更加合适的探测相机固定位置。
探测相机后壳颜色优选使用迷彩色。便于更好的隐藏在树丛中,不被动物或者人群所发生。
探测相机后壳优选采用高强度的聚碳酸酯塑料材料制成,聚碳酸酯塑料材料具高强度及弹性系数、高冲击强度、使用温度范围广;高度透明性及自由染色性;成形收缩率低、尺寸稳定性良好;耐疲劳性佳;耐候性佳;电气特性优;无味无臭对人体无害符合卫生安全。
实施例2
如图3、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探测相机,包括红外灯20、镜头15、前壳30、与前壳30相连的后壳10以及主控部件(图中未示出),红外灯20和镜头15安装在前壳30上并朝向前壳30的前方。
后壳10的背面上设有圆弧形的防滑凸起带101,防滑凸起带101的端面上设有向上延伸的锯齿104。
锯齿104的齿尖共同指向以防滑凸起带101围成的圆的圆心。
防滑凸起带101之间呈平行等间距排布。
防滑凸起带101的设置方向与后壳10的宽度方向相同。
后壳10相对的两个侧面分别开设有通孔102,绑扎带通过通孔102用于将探测相机后壳10绑定在树上。绑扎带采用迷彩色,绑扎带采用帆布材质,结实耐用。
探测相机后壳的侧面上设置有螺纹安装孔103,用于将所述探测相机后壳10与相机固定架连接。
主控部件上设有USB接口,存储卡接口,手机SIM卡接口。
所述USB接口为mini USB接口,mini USB接口大小适中,接口强度适中。所述手机SIM卡接口为标准SIM卡接口,所述存储卡接口为SD卡接口。
当手机SIM卡为micro SIM卡或Nona SIM卡,可以使用相关的转接卡套将其转化为标准SIM卡,
当存储卡为TF卡或mini SD卡,可以使用相关的转接卡套将其转化为SD卡。
USB接口用于探测相机和外部设置之间传递相机拍摄的图片视频文件以及其他文件使用,存储卡接口用于扩展探测相机的存储空间,手机SIM卡接口用于插入手机SIM,通过手机SIM可以将探测相机拍摄的内容通过彩信的方式发送到用户指定的手机终端上。
红外灯20排布在镜头15周围,红外灯主要方便在黑暗环境下拍摄动物的活动情况。
红外灯20发出红外线照射物体,红外线漫反射,被镜头15接收,形成视频图像。就好比黑夜里用手电筒照亮一样,手电筒相当于红外灯,摄像头相当于人眼球,道理是一致的。
由于红外线只能被镜头15等设备所识别,不能被人或动物识别,在黑暗环境下,人或动物不会感觉到红外灯20开启,也不会引起相关的警觉。
探测相机还包括一侧盖50,侧盖50与后壳10的底部通过铰链相连,侧盖50可绕铰链前后转动以实现相对机体的闭合或打开,在侧盖的内侧面上安装有显示屏(图中未示出)和按键(图中未示出),显示屏和按键均与主控部件电性连接,当打开侧盖50时,显示屏与前壳的前侧面同向,均朝向前壳的前方,与镜头的朝向一致。用户可以通过侧盖50上的按键结合显示屏对相机的参数进行设置。
显示屏和按键与主控部件通过排线电性连接。所述排线采用柔性PCB排线。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附图只是一个优选实施场景的示意图,附图中的模块或流程并不一定是实施本实用新型所必须的。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施场景中的装置中的模块可以按照实施场景描述进行分布于实施场景的装置中,也可以进行相应变化位于不同于本实施场景的一个或多个装置中。上述实施场景的模块可以合并为一个模块,也可以进一步拆分成多个子模块。
上述本实用新型序号仅仅为了描述,不代表实施场景的优劣。以上公开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几个具体实施场景,但是,本实用新型并非局限于此,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思之的变化都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探测相机后壳,其特征在于,所述探测相机后壳的背面上设有圆弧形的防滑凸起带,所述防滑凸起带用于提高探测相机后壳与树木的抓合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探测相机后壳,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滑凸起的端面上设有向上延伸的锯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探测相机后壳,其特征在于,所述锯齿的齿尖共同指向以所述防滑凸起带围成的圆的圆心。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探测相机后壳,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滑凸起带之间相互平行及等间距排布。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探测相机后壳,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滑凸起带的设置方向与所述探测相机后壳的宽度方向相同。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探测相机后壳,其特征在于,所述探测相机后壳相对的两个侧面分别开设有一通孔,捆绑件通过所述通孔将探测相机后壳绑定在固定物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探测相机后壳,其特征在于,所述探测相机后壳的侧面上设置有螺纹安装孔,用于将所述探测相机后壳与相机固定架连接。
8.一种探测相机,其特征在于,包括红外灯、镜头、前壳、与所述前壳相连的权利要求1至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后壳以及主控部件,所述红外灯和所述镜头均安装在所述前壳上并朝向所述前壳的前方。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探测相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控部件上设有USB接口、存储卡接口和手机SIM卡接口。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探测相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探测相机还包括一侧盖,所述侧盖与所述后壳的底部通过铰链相连,所述侧盖可绕所述铰链前后转动以实现机体闭合或相对机体打开,在所述侧盖的内侧面上安装有显示屏和按键,所述显示屏和所述按键均与所述主控部件电性连接;当打开所述侧盖时,所述显示屏与所述前壳的前侧面同向,均朝向所述前壳的前方,与所述镜头的朝向一致。
CN201720471577.XU 2017-04-28 2017-04-28 探测相机及其后壳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74337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471577.XU CN206743371U (zh) 2017-04-28 2017-04-28 探测相机及其后壳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471577.XU CN206743371U (zh) 2017-04-28 2017-04-28 探测相机及其后壳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743371U true CN206743371U (zh) 2017-12-12

Family

ID=605634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471577.X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743371U (zh) 2017-04-28 2017-04-28 探测相机及其后壳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743371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954014A (zh) * 2017-04-28 2017-07-14 深圳东方红鹰科技有限公司 探测相机及其后壳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954014A (zh) * 2017-04-28 2017-07-14 深圳东方红鹰科技有限公司 探测相机及其后壳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827423U (zh) 执法记录仪
CN207082296U (zh) 用于无线音频/视频录制和通信装置的照明标志
CN206743371U (zh) 探测相机及其后壳
CN205029744U (zh) 补光摄像机、控制器件、补光器件及用于补光的控制系统
CN104747917A (zh) 一种警用手电筒
CN206895908U (zh) 一种带有摄像功能的警用头盔
CN106954014A (zh) 探测相机及其后壳
CN218245851U (zh) 一种警用头盔执法辅助设备
CN208028999U (zh) 一种基于4g网络的执法记录仪
CN208707783U (zh) 一种红外摄像头及带有其的手机
CN204498235U (zh) 一种智能迷你摄像机
CN208656941U (zh) 一种智能无线高清红外半球摄像机
CN106295538A (zh) 双目摄像头表情采集捕捉系统
CN206932329U (zh) 基于智能移动终端的记录仪
CN106470305B (zh) 一种利用无线网络远程控制的摄像头
CN201467283U (zh) 一种夜视密拍包
CN108055467A (zh) 一种智能运动相机及其操作方法
CN209897182U (zh) 一种基于h.264的音视频记录仪
CN207573508U (zh) 一种执法现场调度指挥智能执法仪
CN207947839U (zh) 全景鱼眼摄像机
CN205987124U (zh) 一种360度全景vr摄像装置
CN206743387U (zh) 一种互联网摄像机
CN207820089U (zh) 一种单兵作战系统及头盔
CN2453625Y (zh) 夜视红外线镜头摄像机
CN205912154U (zh) 具暂时性固定结构的行车记录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1212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