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742923U - 双向逆变电机充电装置及双向逆变电机充电系统 - Google Patents

双向逆变电机充电装置及双向逆变电机充电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742923U
CN206742923U CN201720618328.9U CN201720618328U CN206742923U CN 206742923 U CN206742923 U CN 206742923U CN 201720618328 U CN201720618328 U CN 201720618328U CN 206742923 U CN206742923 U CN 20674292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nit
electrically connected
inductance
inversion unit
bridge ar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618328.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政权
刘庆想
王庆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outhwest Jiaotong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Southwest Jiaotong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outhwest Jiaotong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Southwest Jiaotong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720618328.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74292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74292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74292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Inverter Devices (AREA)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双向逆变电机充电装置及双向逆变电机充电系统,双向逆变电机充电装置包括蓄电单元、单相整流逆变单元、直流接口单元、高频变压器单元、多相整流逆变单元、控制器以及交流接口单元,蓄电单元、单相整流逆变单元、高频变压器单元、多相整流逆变单元、电机以及交流接口单元依次电性连接,单相整流逆变单元与直流接口单元电性连接,控制器分别与多相整流逆变单元、单相整流逆变单元以及电机电性连接。双向逆变电机充电装置将快速充电系统和电机的控制器集成一体化,同时可以作为直流快速充电设备,将汽车作为移动电站,对无电的电动车快速充电,输出电压dv/dt和输出谐波低,提高电机的寿命和安全性。

Description

双向逆变电机充电装置及双向逆变电机充电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机充电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双向逆变电机充电装置及双向逆变电机充电系统。
背景技术
近年来为应对世界能源危机,西方各国纷纷出台相关规划或法案支持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我国也将发展新能源汽车列入国家战略,出台了减免购置税、财政补贴、党政机关公务用车率先购置等一系列支持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政策,力争将其培育成为国民经济的先导产业和支柱产业。新能源汽车产业是国际国内公认的汽车产业转型发展重要方向,是国家重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
电动汽车成为新能源汽车发展的主流。电动汽车发展依赖于整车集成技术以及电机、电池等零部件和充电设施的发展,电池续航里程和充电设施的建设成为限制发展主要因数。目前电动汽车车载充电器电机控制器为分离的两大部件,由于体积和重量的限制,绝大部分车载充电器支持慢充,充电时间长,不适应实际的应用,快速直流充电系统采用外置式(非车载),受电网改造、征地和成本等因数的影响,限制了建设的速度,造成了充电困难的现象。
目前的双向逆变电机控制器主要存在三个问题:第一,虽然将充电系统和电机控制器集成一体化,但只支持慢充,快充仍需非车载直流充电机。第二,采用非隔离式结构,充电时,电网与电池系统直接连接,降低了安全和可靠性。第三,电机控制器采用硬开关技术,输出谐波、dv/dt和di/dt高,影响电机的寿命。
如何解决上述问题,是目前厂商亟待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向逆变电机充电装置及双向逆变电机充电系统,以实现多种方案充电的功能。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双向逆变电机充电装置,应用于电机,所述双向逆变电机充电装置包括蓄电单元、单相整流逆变单元、直流接口单元、高频变压器单元、多相整流逆变单元、控制器以及交流接口单元,所述蓄电单元、单相整流逆变单元、高频变压器单元、多相整流逆变单元、电机以及交流接口单元依次电性连接,所述单相整流逆变单元与所述直流接口单元电性连接,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所述多相整流逆变单元、所述单相整流逆变单元以及所述电机电性连接,所述双向逆变电机充电装置包括第一工作状态、第二工作状态以及第三工作状态;
所述双向逆变电机充电装置工作在第一工作状态时,所述蓄电单元的直流电流经过所述单相整流逆变单元转化为第一频率的交流电后传输给所述高频变压器单元,所述高频变压器单元将所述第一频率的交流电转换为第二频率的交流电后传输给所述多相整流逆变单元,所述多相整流逆变单元将所述第二频率的交流电整流后转化为第三频率的交流电后传输给所述电机后经由所述交流接口单元输出;
所述双向逆变电机充电装置工作在第二工作状态时,所述控制器检测到所述电机停止工作,控制所述电机与所述多相整流逆变单元以及所述交流接口单元断开电性连接并将所述多相整流逆变单元与所述交流接口单元电性连接,所述交流接口单元接入外电,并将所述外电发送给所述多相整流逆变单元,所述多相整流逆变单元将所述外电转换为第四频率的交流电后传输给所述高频变压器单元,所述高频变压器单元将接收到的第四频率的交流电转化为第五频率的交流电后发送给所述单相整流逆变单元,所述单相整流逆变单元将接收到的第五频率的交流电转换为直流后发送给所述蓄电单元储存;
所述双向逆变电机充电装置工作在第三工作状态时,所述直流接口单元闭合,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多相整流逆变单元短路,所述高频变压器等效为一个电感与所述单相整流逆变单元电性连接,所述直流接口单元将直流电输入所述单相整流逆变单元后存储于所述蓄电单元。
进一步地,所述双向逆变电机充电装置还包括隔离单元,所述多相整流逆变单元经过所述隔离单元与所述高频变压器单元电性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隔离单元还括第一电感和第一电容,所述多相整流逆变单元经由所述第一电感和所述第一电容与所述高频变压器单元电性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隔离单元还包括短路开关,所述短路开关与所述第一电容并联。
进一步地,所述直流接口单元通过第一二极管与所述单相整流逆变单元电性连接,所述第一二极管的阴极与所述单相整流逆变单元电性连接,所述第一二极管的阳极与所述直流接口单元电性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电机包括开关以及电感,所述电感包括第二电感、第三电感以及第四电感,所述第二电感、所述第三电感以及所述第四电感分别与所述交流接口单元电性连接,所述第二电感所述第三电感以及所述第四电感分别与所述开关一端电性连接,所述开关的三个输出端口电性连接,所述控制器用于控制所述开关的电连接状态;所述开关闭合时,所述电机运转,所述电感作为电机绕组;所述开关断开时,所述电机停止运转。
进一步地,所述多相整流逆变单元包括第一桥臂、第二桥臂、第三桥臂、第四桥臂、第五桥臂、第六桥臂、第二电容、第三电容以及第四电容,所述第一桥臂以及所述第二桥臂串联后与所述高频变压器单元电性连接,所述第三桥臂以及所述第四桥臂串联后与所述高频变压器单元电性连接,所述第五桥臂以及所述第六桥臂串联后与所述高频变压器单元电性连接;
所述第一桥臂与所述第二桥臂之间电性连接所述第二电感后与三相电中的第一相电连接,所述第三桥臂与所述第四桥臂之间电性连接所述第三电感后与三相电中的第二相电连接,所述第五桥臂与所述第六桥臂之间电性连接所述第四电感后与三相电中的第三相电连接;
所述第二电容、所述第三电容以及所述第四电容一端对应与所述第二电感、所述第三电感以及所述第四电感电性连接,所述第二电容、所述第三电容以及所述第四电容另一端电性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桥臂由两个功率器件组成,在两个所述功率器件采用MOSFET或IGBT时,所述第一桥臂采用共源极连接方式或共射极连接方式;在两个所述功率器件采用RB-IGBT时,所述第一桥臂采用反向并联。
进一步地,所述单相整流逆变单元包括单相矩阵开关电路。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双向逆变电机充电系统,包括上述的双向逆变电机充电装置。
相对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双向逆变电机充电装置,应用于电机,所述双向逆变电机充电装置包括蓄电单元、单相整流逆变单元、直流接口单元、高频变压器单元、多相整流逆变单元、控制器以及交流接口单元,所述蓄电单元、单相整流逆变单元、高频变压器单元、多相整流逆变单元、电机以及交流接口单元依次电性连接,所述单相整流逆变单元与所述直流接口单元电性连接,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所述多相整流逆变单元、所述单相整流逆变单元以及所述电机电性连接,所述双向逆变电机充电装置包括第一工作状态、第二工作状态以及第三工作状态;所述双向逆变电机充电装置工作在第一工作状态时,所述蓄电单元的直流电流经过所述单相整流逆变单元转化为第一频率的交流电后传输给所述高频变压器单元,所述高频变压器单元将所述第一频率的交流电转换为第二频率的交流电后传输给所述多相整流逆变单元,所述多相整流逆变单元将所述第二频率的交流电整流后转化为第三频率的交流电后传输给所述电机后经由所述交流接口单元输出;所述双向逆变电机充电装置工作在第二工作状态时,所述控制器检测到所述电机停止工作,控制所述电机与所述多相整流逆变单元以及所述交流接口单元断开电性连接并将所述多相整流逆变单元与所述交流接口单元电性连接,所述交流接口单元接入外电,并将所述外电发送给所述多相整流逆变单元,所述多相整流逆变单元将所述外电转换为第四频率的交流电后传输给所述高频变压器单元,所述高频变压器单元将接收到的第四频率的交流电转化为第五频率的交流电后发送给所述单相整流逆变单元,所述单相整流逆变单元将接收到的第五频率的交流电转换为直流后发送给所述蓄电单元储存;所述双向逆变电机充电装置工作在第三工作状态时,所述直流接口单元闭合,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多相整流逆变单元短路,所述高频变压器等效为一个电感与所述单相整流逆变单元电性连接,所述直流接口单元将直流电输入所述单相整流逆变单元后存储于所述蓄电单元。双向逆变电机充电装置将快速充电系统和电机的控制器集成一体化,同时可以作为直流快速充电设备,将汽车作为移动电站,对无电的电动车快速充电,输出电压dv/dt和输出谐波低,提高电机的寿命和安全性。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双向逆变电机充电装置的原理示意图。
图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双向逆变电机充电装置的电路示意图。
图3示出了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双向逆变电机充电装置的电机的原理示意图。
图4示出了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双向逆变电机充电装置的功率器件的部分电路图。
图5示出了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双向逆变电机充电装置的功率器件另一部分电路图。
图标:100-双向逆变电机充电装置;110-蓄电单元;120-单相整流逆变单元;130-直流接口单元;140-高频变压器单元;150-隔离单元;160-多相整流逆变单元;170-电机;171-电机相端子;180-交流接口单元;190-控制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双向逆变电机充电装置100,应用于电机170。双向逆变电机充电装置100包括蓄电单元110、单相整流逆变单元120、直流接口单元130、高频变压器单元140、多相整流逆变单元160、电机170、交流接口单元180以及控制器190。蓄电单元110、单相整流逆变单元120、高频变压器单元140、多相整流逆变单元160、电机170、交流接口单元180依次电性连接,单相整流逆变单元120与直流接口单元130电性连接,控制器190分别与单相整流逆变单元120、多相整流逆变单元160及电机170电性连接。
请参阅图2,双向逆变电机充电装置100还包括隔离单元150。隔离单元150还包括第一电感L4和第一电容C4,多相整流逆变单元160分别经由第一电感L4和第一电容C4与高频变压器单元140电性连接。
隔离单元150还包括短路开关K3,短路开关K3与电一电容C4并联。短路开关K3用于将多相整流逆变单元160短路,以使高频变压器单元140接入单相整流逆变单元120的部分等效为一个电感。
隔离单元150将外电和蓄电单元110隔离,提高安全和可靠性。
直流接口单元130,直流接口单元130通过一二极管D1与单相整流逆变单元120电性连接,二极管D1的阳极与单相整流逆变单元120电性连接,二极管D1的阴极与直流接口单元130电性连接。
直流接口单元130,在本实施例中,作为移动充电站,通过直流接口单元130,对无电的蓄电单元110快速充电。
请参阅图3,电机170包括电感(L1、L2、L3)以及开关K1,所述电感(L1、L2、L3)包括第二电感L1、第三电感L2以及第四电感L3,第二电感L1、第三电感L2以及第四电感L3分别与交流接口单元180电性连接,第二电感L1、第三电感L2以及第四电感L3分别与开关K1一端电性连接,开关K1的三个输出端口电性连接,控制器190用于控制开关K1的电连接状态。即,开关K1闭合时,电机170运转,此时电感(L1、L2、L3)作为电机绕组,开关K1断开时,电机170停止运转,电感(L1、L2、L3)作为多相整流逆变单元160的电感使用。
请继续参阅图2,多相整流逆变单元160包括第一桥臂S1、第二桥臂S2、第三桥臂S3、第四桥臂S4、第五桥臂S5、第六桥臂S6、第一电感L1、第二电感L2、第三电感L3、第二电容C1、第三电容C2以及第四电容C3。第一桥臂S1以及第二桥臂S2串联后与高频变压器单元140电性连接,第三桥臂S3以及第四桥臂S4串联后与高频变压器单元140电性连接,第五桥臂S5以及第六桥臂S6串联后与高频变压器单元140电性连接,第一桥臂S1与第二桥臂S2之间电性连接第二电感L1后与三相电中的第一相A电连接,第三桥臂S3与第四桥臂S4之间电性连接第三电感L2后与三相电中的第二相B电连接,所述第五桥臂S5与第六桥臂S6之间电性连接所述第四电感L3后与三相电中的第三相C电连接;第二电容C1、第三电容C2以及第四电容C3一端对应与第二电感L1、第三电感L2以及第四电感L3电性连接,第二电容C1、第三电容C2以及第四电容C3另一端电性连接。
第一桥臂S1、第二桥臂S2、第三桥臂S3、第四桥臂S4、第五桥臂S5以及第六桥臂S6六个桥臂由十二个功率器件组成,每两只功率器件组成一个桥臂,形成一个双向开关,功率器件可以采用金氧半场效晶体管(Metal-Oxide-Semiconductor Field-EffectTransistor,MOSFET)或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Insulated Gate Bipolar Transistor,IGBT)时,所述第一桥臂采用共源极连接方式或共射极连接方式(如图4);功率器件采用RB-IGBT时,两只功率器件采用反向并联(如图5)。采用软开关技术,降低输出的谐波,提高电机170的寿命和安全性。
单相整流逆变单元120第七桥臂S7、第八桥臂S8、第九桥臂S9丶第十桥臂S10,第七桥臂S7以及第八桥臂S8串联后与蓄电单元110电性连接,第九桥臂S9以及第十桥臂S10串联后与蓄电单元110电性连接电性连接,高频变压器单元140两个端口分别接入第七桥臂S7、第八桥臂S8之间和第九桥臂S9、第十桥臂S10之间。第七桥臂S7、第八桥臂S8、第九桥臂S9以及第十桥臂S10由八个功率器件组成,每两只功率器件组成一个桥臂,形成一个双向开关,功率器件可以采用金氧半场效晶体管(Metal-Oxide-Semiconductor Field-EffectTransistor,MOSFET)或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Insulated Gate Bipolar Transistor,IGBT)时,所述第一桥臂采用共源极连接方式或共射极连接方式(如图4);功率器件采用RB-IGBT时,两只功率器件采用反向并联(如图5)。
控制器190,在本实施例中,控制器190与单相整流逆变单元120、电机170及多相整流逆变单元160电性连接,用于对电机170位置、转速、力矩以及温度采集和功率器件驱动信号输出,以及控制电机170的开关K1。
双向逆变电机充电装置100包括第一工作状态、第二工作状态以及第三工作状态。
工作原理如下:
双向逆变电机充电装置100处于第一工作状态时,蓄电单元110的直流电流经过单相整流逆变单元120转化为第一频率的交流电后传输给高频变压器单元140,高频变压器单元140将第一频率的交流电转换为第二频率的交流电后传输给多相整流逆变单元160,多相整流逆变单元160将第二频率的交流电整流后转化为第三频率的交流电后传输给电机170后经由交流接口单元180输出;
双向逆变电机充电装置100工作在第二工作状态时,控制器190检测到电机170停止工作,控制电机170与多相整流逆变单元160以及交流接口单元180断开电性连接并将多相整流逆变单元160与交流接口单元180电性连接,交流接口单元180接入外电,并将外电发送给多相整流逆变单元160,多相整流逆变单元160将外电转换为第四频率的交流电后传输给高频变压器单元140,高频变压器单元140将接收到的第四频率的交流电转化为第五频率的交流电后发送给单相整流逆变单元120,单相整流逆变单元120将接收到的第五频率的交流电转换为直流后发送给蓄电单元110储存;
双向逆变电机充电装置100工作在第三工作状态时,直流接口单元130闭合,控制器190控制多相整流逆变单元160短路,高频变压器单元140等效为一个电感与单相整流逆变单元120电性连接,直流接口单元130将直流电输入单相整流逆变单元120后存储于蓄电单元110。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双向逆变电机充电系统,包括双向逆变电机充电装置100。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双向逆变电机充电装置,应用于电机。装置包括蓄电单元、单相整流逆变单元、直流接口单元、高频变压器单元、多相整流逆变单元、控制器以及交流接口单元,蓄电单元、单相整流逆变单元、高频变压器单元、多相整流逆变单元、电机以及交流接口单元依次电性连接,单相整流逆变单元与直流接口单元电性连接,控制器分别与多相整流逆变单元、单相整流逆变单元以及电机电性连接,双向逆变电机充电装置包括第一工作状态、第二工作状态以及第三工作状态;双向逆变电机充电装置工作在第一工作状态时,蓄电单元的直流电流经过单相整流逆变单元转化为第一频率的交流电后传输给高频变压器单元,高频变压器单元将第一频率的交流电转换为第二频率的交流电后传输给多相整流逆变单元,多相整流逆变单元将第二频率的交流电整流后转化为第三频率的交流电后传输给电机后经由交流接口单元输出;双向逆变电机充电装置工作在第二工作状态时,控制器检测到电机停止工作,控制电机与多相整流逆变单元以及交流接口单元断开电性连接并将多相整流逆变单元与交流接口单元电性连接,交流接口单元接入外电,并将外电发送给多相整流逆变单元,多相整流逆变单元将外电转换为第四频率的交流电后传输给高频变压器单元,高频变压器单元将接收到的第四频率的交流电转化为第五频率的交流电后发送给单相整流逆变单元,单相整流逆变单元将接收到的第五频率的交流电转换为直流后发送给蓄电单元储存;双向逆变电机充电装置工作在第三工作状态时,直流接口单元闭合,控制器控制多相整流逆变单元短路,高频变压器等效为一个电感与单相整流逆变单元电性连接,直流接口单元将直流电输入单相整流逆变单元后存储于蓄电单元。双向逆变电机充电装置将快速充电系统和电机的控制器集成一体化,同时可以作为直流快速充电设备,将汽车作为移动电站,对无电的电动车快速充电,输出电压dv/dt和输出谐波低,提高电机的寿命和安全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左”、“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双向逆变电机充电装置,应用于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向逆变电机充电装置包括蓄电单元、单相整流逆变单元、直流接口单元、高频变压器单元、多相整流逆变单元、控制器以及交流接口单元,所述蓄电单元、所述单相整流逆变单元、所述高频变压器单元、所述多相整流逆变单元、所述电机以及所述交流接口单元依次电性连接,所述单相整流逆变单元与所述直流接口单元电性连接,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所述多相整流逆变单元、所述单相整流逆变单元以及所述电机电性连接,所述双向逆变电机充电装置包括第一工作状态、第二工作状态以及第三工作状态;
所述双向逆变电机充电装置工作在第一工作状态时,所述蓄电单元的直流电流经过所述单相整流逆变单元转化为第一频率的交流电后传输给所述高频变压器单元,所述高频变压器单元将所述第一频率的交流电转换为第二频率的交流电后传输给所述多相整流逆变单元,所述多相整流逆变单元将所述第二频率的交流电整流后转化为第三频率的交流电后传输给所述电机后经由所述交流接口单元输出;
所述双向逆变电机充电装置工作在第二工作状态时,所述控制器检测到所述电机停止工作,控制所述电机与所述多相整流逆变单元以及所述交流接口单元断开电性连接并将所述多相整流逆变单元与所述交流接口单元电性连接,所述交流接口单元接入外电,并将所述外电发送给所述多相整流逆变单元,所述多相整流逆变单元将所述外电转换为第四频率的交流电后传输给所述高频变压器单元,所述高频变压器单元将接收到的第四频率的交流电转化为第五频率的交流电后发送给所述单相整流逆变单元,所述单相整流逆变单元将接收到的第五频率的交流电转换为直流后发送给所述蓄电单元储存;
所述双向逆变电机充电装置工作在第三工作状态时,所述直流接口单元闭合,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多相整流逆变单元短路,所述高频变压器等效为一个电感与所述单相整流逆变单元电性连接,所述直流接口单元将直流电输入所述单相整流逆变单元后存储于所述蓄电单元。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向逆变电机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向逆变电机充电装置还包括隔离单元,所述多相整流逆变单元经过所述隔离单元与所述高频变压器单元电性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向逆变电机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单元还包括第一电感和第一电容,所述多相整流逆变单元分别经由所述第一电感和所述第一电容与所述高频变压器单元电性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向逆变电机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单元还包括短路开关,所述短路开关与所述第一电容并联。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向逆变电机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直流接口单元通过第一二极管与所述单相整流逆变单元电性连接,所述第一二极管的阳极与所述单相整流逆变单元电性连接,所述第一二极管的阴极与所述直流接口单元电性连接。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向逆变电机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包括开关以及电感,所述电感包括第二电感、第三电感以及第四电感,所述第二电感、所述第三电感以及所述第四电感分别与所述交流接口单元电性连接,所述第二电感所述第三电感以及所述第四电感分别与所述开关一端电性连接,所述开关的三个输出端口电性连接,所述控制器用于控制所述开关的电连接状态;所述开关闭合时,所述电机运转,所述电感作为电机绕组;所述开关断开时,所述电机停止运转。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双向逆变电机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相整流逆变单元包括第一桥臂、第二桥臂、第三桥臂、第四桥臂、第五桥臂、第六桥臂、第二电容、第三电容以及第四电容,所述第一桥臂以及所述第二桥臂串联后与所述高频变压器单元电性连接,所述第三桥臂以及所述第四桥臂串联后与所述高频变压器单元电性连接,所述第五桥臂以及所述第六桥臂串联后与所述高频变压器单元电性连接;
所述第一桥臂与所述第二桥臂之间电性连接所述第二电感后与三相电中的第一相电连接,所述第三桥臂与所述第四桥臂之间电性连接所述第三电感后与三相电中的第二相电连接,所述第五桥臂与所述第六桥臂之间电性连接所述第四电感后与三相电中的第三相电连接;
所述第二电容、所述第三电容以及所述第四电容一端对应与所述第二电感、所述第三电感以及所述第四电感电性连接,所述第二电容、所述第三电容以及所述第四电容另一端电性连接。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双向逆变电机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桥臂由两个功率器件组成,在两个所述功率器件采用MOSFET或IGBT时,所述第一桥臂采用共源极连接方式或共射极连接方式;在两个所述功率器件采用RB-IGBT时,所述第一桥臂采用反向并联。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向逆变电机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单相整流逆变单元包括单相矩阵开关电路。
10.一种双向逆变电机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双向逆变电机充电装置。
CN201720618328.9U 2017-05-27 2017-05-27 双向逆变电机充电装置及双向逆变电机充电系统 Active CN20674292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618328.9U CN206742923U (zh) 2017-05-27 2017-05-27 双向逆变电机充电装置及双向逆变电机充电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618328.9U CN206742923U (zh) 2017-05-27 2017-05-27 双向逆变电机充电装置及双向逆变电机充电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742923U true CN206742923U (zh) 2017-12-12

Family

ID=605689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618328.9U Active CN206742923U (zh) 2017-05-27 2017-05-27 双向逆变电机充电装置及双向逆变电机充电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742923U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258906A (zh) * 2018-03-22 2018-07-06 深圳市大地和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电动汽车集成驱动系统
CN111684709A (zh) * 2018-02-06 2020-09-18 株式会社电装 旋转电机的驱动装置
CN111697674A (zh) * 2020-06-08 2020-09-22 浙江鸿吉智能控制有限公司 一种电池充电和电机驱动两用控制器
WO2021000742A1 (zh) * 2019-06-30 2021-01-07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车辆及其能量转换装置与动力系统
CN111697674B (zh) * 2020-06-08 2024-06-04 浙江鸿吉智能控制有限公司 一种电池充电和电机驱动两用控制器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684709A (zh) * 2018-02-06 2020-09-18 株式会社电装 旋转电机的驱动装置
CN111684709B (zh) * 2018-02-06 2023-11-07 株式会社电装 旋转电机的驱动装置
CN108258906A (zh) * 2018-03-22 2018-07-06 深圳市大地和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电动汽车集成驱动系统
WO2021000742A1 (zh) * 2019-06-30 2021-01-07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车辆及其能量转换装置与动力系统
JP2022539464A (ja) * 2019-06-30 2022-09-09 ビーワイディー カンパニー リミテッド 車両及びそのエネルギー変換装置と動力システム
JP7359932B2 (ja) 2019-06-30 2023-10-11 ビーワイディー カンパニー リミテッド 車両及びそのエネルギー変換装置と動力システム
US11865933B2 (en) 2019-06-30 2024-01-09 Byd Company Limited Vehicle and energy conversion device and power system thereof
CN111697674A (zh) * 2020-06-08 2020-09-22 浙江鸿吉智能控制有限公司 一种电池充电和电机驱动两用控制器
CN111697674B (zh) * 2020-06-08 2024-06-04 浙江鸿吉智能控制有限公司 一种电池充电和电机驱动两用控制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269114B (zh) 一种双向充电装置和系统
CN105099246B (zh) 变换器及其中的电压箝位电路
CN206742923U (zh) 双向逆变电机充电装置及双向逆变电机充电系统
CN104426217A (zh) 用于电动车辆的逆变器-充电器集成器件
CN107492943B (zh) 电池充电机
US11607965B2 (en) Integrated three-phase AC charger for vehicle applications with dual-inverter drive
CN207410089U (zh) 一种车载电源系统及电动汽车
CN103986154B (zh) 一种提升交流电缆线路输送容量的方波输电系统
CN105141153B (zh) 一种三相整流升压电路及其控制方法以及不间断电源
CN106972767A (zh) 一种有源三次谐波注入的v2g变换器及其控制方法
CN112803561B (zh) 基于辅助电感和三相电机驱动的电动汽车集成充电电路
CN206789649U (zh) 一种锂电池化成系统
CN208128137U (zh) 接口控制电路和供电系统
CN208767993U (zh) 一种采用开关电容电路的电平逆变器
CN203827203U (zh) 一种大功率光储一体化变流器
CN107707010A (zh) 一种光伏充电电路系统
CN206743119U (zh) 变流器装置以及变流器系统
CN105703420B (zh) 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和汽车
CN208401607U (zh) 基于SiC三相双变换器的电动汽车充电与驱动集成系统
CN106787922A (zh) 变流器
CN105871238A (zh) 含全桥dc/dc 的组合级联式储能变流器结构
CN108429474A (zh) 一种多电平全桥变换器及多电平隔离式双向dc-dc变换器
CN209402434U (zh) 一种基于六开关子模块的mmc型upqc
CN206820674U (zh) 储能变换系统
CN211321251U (zh) 一种集成交流充电的分裂式六相电机控制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