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741157U - Led灯源、灯条及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Led灯源、灯条及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741157U
CN206741157U CN201720417456.7U CN201720417456U CN206741157U CN 206741157 U CN206741157 U CN 206741157U CN 201720417456 U CN201720417456 U CN 201720417456U CN 206741157 U CN206741157 U CN 20674115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ed lamp
barrier
wavelength conversion
conversion section
lamp sour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417456.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泽龙
潘俊
强科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TCL New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TCL New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TCL New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TCL New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0417456.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741157U/zh
Priority to PCT/CN2017/109345 priority patent/WO2018192208A1/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74115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74115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33/00Semiconductor device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 emiss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Details thereof
    • H01L33/48Semiconductor device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 emiss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Details thereof characterised by the semiconductor body packages
    • H01L33/50Wavelength conversion elements
    • H01L33/501Wavelength conversion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s, e.g. binder
    • H01L33/502Wavelength conversion materials
    • H01L33/504Elements with two or more wavelength conversion material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6Illuminating devices
    • G02F1/133614Illuminating devices using photoluminescence, e.g. phosphors illuminated by UV or blue light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2202/00Materials and properties
    • G02F2202/10Materials and properties semiconductor
    • G02F2202/108Materials and properties semiconductor quantum well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933/00Details relating to devices covered by the group H01L33/00 but not provided for in its subgroups
    • H01L2933/0008Processes
    • H01L2933/0033Processes relating to semiconductor body packages
    • H01L2933/0041Processes relating to semiconductor body packages relating to wavelength conversion element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33/00Semiconductor device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 emiss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Details thereof
    • H01L33/48Semiconductor device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 emiss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Details thereof characterised by the semiconductor body packages
    • H01L33/50Wavelength conversion elements
    • H01L33/501Wavelength conversion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s, e.g. binder
    • H01L33/502Wavelength conversion materia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Led Device Packag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LED灯源、灯条及显示装置,其中,所述LED灯源包括支架、蓝光芯片及波长转换部,所述支架具有一开口朝上的容腔;所述蓝光芯片设置在所述容腔的底部;所述波长转换部覆盖在所述蓝光芯片上;所述波长转换部包括红光量子点、阻隔剂及绿光荧光粉。旨在降低显示装置的生产成本。

Description

LED灯源、灯条及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LED显示领域,特别涉及一种LED灯源、灯条及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的LED灯源以其轻薄、低能耗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灯条及显示装置中。常规的LED灯源包括蓝光芯片,蓝光芯片工作时发出蓝光,该蓝光需要通过设置在LED灯源外侧的波长转换部转化成白光,并供给灯条或者显示装置。而由于常规的波长转换部设置在LED灯源的外侧,需要覆盖整个LED灯源,才能将大部分蓝光转换为白光。
由于量子点受激发后可以产生色域较宽的受激光,为了使显示装置的背光源具有较宽的色域。现有背光模组多采用量子管或者量子膜等方式封装量子点,使其置于LED灯源的外部光路中,以获得色域较宽的白光。然而,当采用量子膜方式时,需要使用大量的量子点。当采用量子管方式时,需要通过额外的装置对量子管进行固定,且量子管较容易受冲击或震动而发生破损,导致成本增加。综上,量子点应用于显示装置的生产成本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LED灯源、灯条及显示装置,旨在降低显示装置的生产成本。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LED灯源、灯条及显示装置,其中,所述LED灯源包括支架、蓝光芯片及波长转换部,所述支架具有一开口朝上的容腔;所述蓝光芯片设置在所述容腔的底部;所述波长转换部覆盖在所述蓝光芯片上;所述波长转换部包括红光量子点、阻隔剂及绿光荧光粉。
优选地,所述红光量子点的直径为1至10纳米。
优选地,所述波长转换部由所述阻隔剂、所述红光量子点及所述绿光荧光粉交错掺杂混合形成。
优选地,所述波长转换部为多层结构;所述波长转换部包括:铺设在所述容腔底部的绿光荧光粉所形成的第一荧光层,及,涂设于所述第一荧光层上的所述阻隔剂所形成的第一阻隔层,及,铺设在所述第一阻隔层上的所述红光量子点所形成的第一量子点层,及,涂设于所述第一量子点层上的所述阻隔剂所形成的第二阻隔层。
优选地,所述波长转换部还包括涂设于所述第一量子点层与所述支架的侧壁之间的阻隔剂所形成的第三阻隔层。
优选地,所述波长转换部为多层结构;所述波长转换部包括:涂设于所述容腔底部的阻隔剂所形成的第四阻隔层,及,铺设在所述第四阻隔层上的红光量子点所形成的第二量子点层,及,涂设于所述第二量子点层上的阻隔剂所形成的第五阻隔层,及,铺设在所述第五阻隔层上的绿光荧光粉所形成的第二荧光层。
优选地,所述波长转换部还包括涂设于所述第二量子点层与所述支架的侧壁之间的阻隔剂所形成的第六阻隔层。
优选地,所述支架自其底壁往上呈渐扩设置。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灯条,所述灯条包括LED灯源,所述LED灯源包括:支架、蓝光芯片及波长转换部,所述支架具有一开口朝上的容腔;所述蓝光芯片设置在所述容腔的底部;所述波长转换部覆盖所述蓝光芯片;所述波长转换部包括红光量子点、阻隔剂及绿光荧光粉。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显示装置,所述显示装置包括LED灯源,所述LED灯源包括:支架、蓝光芯片及波长转换部,所述支架具有一开口朝上的容腔;所述蓝光芯片设置在所述容腔的底部;所述波长转换部覆盖所述蓝光芯片;所述波长转换部包括红光量子点、阻隔剂及绿光荧光粉。
优选地,所述显示装置为电视机、手机或电脑显示器。
本实用新型的LED灯源,支架用于安装LED灯源的蓝光芯片、金线及导电体等,金线连接导电体与蓝光芯片导通,使蓝光芯片导电发光。导电体可以是铜片,使支架贴片安装在电路板上;导电体也可以是导电插脚,使支架插装在电路板上。支架具有一开口朝上的容腔,容腔用于容置蓝光芯片、金线及转换部等,使蓝光芯片发出的光在容腔内聚拢,使光朝开口向上出射;出于保护蓝光芯片和金线的目的,蓝光芯片和金线置于容腔内与该支架整体封装在LED的灯珠内,光在灯珠内的路径形成了内部光路。
本实施例中,芯片为蓝光芯片,用于发出蓝光,其中,该蓝光的峰值波长在430纳米-470纳米。蓝光芯片设置在容腔的底部,蓝光芯片的发光面朝上设置,使蓝光向上出射。蓝光芯片的另一面与容腔的底部接触,通过金线与支架底部的铜片导通,以方便LED灯源贴片安装。
本实施例中,波长转换部覆盖在该蓝光芯片上,使蓝光入射到波长转换部。波长转换部包括用于产生受激光的红光量子点、绿光荧光粉,以及用于阻隔红光量子点的阻隔剂,阻隔剂阻隔水氧对红光量子点的侵蚀。蓝光一并激发波长转换部中的红光量子点及绿光荧光粉,以使红光量子点受蓝光激发产生红光,使绿光荧光粉受蓝光激发产生绿光。该红光、绿光与剩余的蓝光在内部光路中混合形成色域较宽的白光,从而使显示装置中的白光无需在LED灯源的外部光路中形成。这样设置可以减少了红光量子点及绿光荧光粉的用量,也节减了量子膜或量子管等封装结构,降低了显示装置的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LED灯源第一实施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LED灯源第二实施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LED灯源第三实施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显示装置的第一实施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显示装置的第二实施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标号 名称 标号 名称
1 灯条 13 波长转换部
3 扩散板 131 红光量子点
4 第一光学膜片组 1311 第一量子点层
5 第二背板 1312 第二量子点层
6 中框 132 绿光荧光粉
7 导光板 1321 第一荧光层
8 反射片 1322 第二荧光层
9 第二光学膜片组 133 阻隔剂
10 LED灯源 1331 第一阻隔层
11 支架 1332 第二阻隔层
110 开口 1333 第三阻隔层
111 容腔 1334 第四阻隔层
112 底壁 1335 第五阻隔层
113 侧壁 1336 第六阻隔层
12 蓝光芯片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LED灯源,以及包括有多个LED灯源的灯条,以及设置有该灯条的显示装置,比如:显示装置是电视机、手机或者电脑显示器等。
在本实用新型LED灯源的第一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图中带箭头的实线指示的是面、腔、孔等平面或空间。该LED灯源10包括支架11、蓝光芯片12及波长转换部13。
具体地,支架11用于安装LED灯源10的蓝光芯片12、金线(图未示出)及导电体(图未示出)等,导电体连接在支架11底部或外部与蓝光芯片12及金线导通,使蓝光芯片12导电发光。导电体可以是铜片,使支架11贴装在电路板上;导电体也可以是导电插脚,使支架11插装在电路板上。支架11具有一开口110朝上的容腔111,容腔111用于容置蓝光芯片12和金线,使蓝光芯片12发出的光在容腔111内聚拢,使光朝开口110向上出射;出于保护蓝光芯片12和金线的目的,蓝光芯片12和金线置于容腔111内与该支架11整体封装在灯珠内,光在灯珠内的路径形成了内部光路。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蓝光芯片12用于发出蓝光,其中,该蓝光的峰值波长在430纳米至470纳米之间。蓝光芯片12设置在容腔111的底部,蓝光芯片12的发光面朝上设置,使蓝光向上出射。蓝光芯片12的另一面与容腔111的底部接触,以使蓝光芯片12与连接在支架11外的铜片导通,以方便LED灯源10贴装。
本实施例中,波长转换部13覆盖在该蓝光芯片12上,使蓝光入射到波长转换部13。波长转换部13包括用于产生受激光的红光量子点131、绿光荧光粉132,以及用于阻隔红光量子点131的阻隔剂133,阻隔剂133包裹于红光量子点131的外围,阻隔剂133可以包裹1个或多个红光量子点131,阻隔剂133阻隔水氧对红光量子点131的侵蚀。蓝光一并激发波长转换部13中的红光量子点材料131及绿光荧光粉132,以使红光量子点131受蓝光激发后产生红光,使绿光荧光粉132受蓝光激发后产生绿光。该红光、绿光与剩余的蓝光在内部光路中混合形成色域较宽的白光,从而使显示装置中的白光无需在LED灯源10的外部光路中形成。这样设置既减少了红光量子点131及绿光荧光粉132的用量,也节减了量子膜或量子管等封装结构,降低了显示装置的生产成本。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灯条。
该灯条1可以应用在显示装置上,该灯条1包括电路板20以及安装于电路板20上的LED灯源10。下面以安装有LED灯源10的显示器为例,说明LED灯源10在显示装置中的应用,手机、平板或者电脑显示器等产品可参照但并不局限于以下的实施例。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显示装置。
该显示装置包括呈前后向设置的背光模组及显示屏,背光模组包括前述的灯条1,背光模组可以是直下式背光模组,或者侧入光式背光模组,其中:
如图4所示,在第一实施例中,背光模组为直下式背光模组,则直下式背光模组包括具有LED灯源10的灯条,扩散板3及第一光学膜片组4,LED灯源10通过导热胶粘贴或螺钉或卡扣固定在第一背板(未示出)上,LED灯源10上罩设有用以发散光线的透镜,透镜图中未示出。LED灯源10发出的白光入射到扩散板3上,并由扩散板3扩散至第一光学膜片组4上。在本实施例中,波长转换部13设置于支架11的容腔111内,使波长转换部13包裹蓝光芯片12呈点状分布,显然,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波长转换部13的结构材料用量较少,因此可降低量子点应用于直下式背光模组的成本。
如图5所示,在第二实施例中,背光模组为侧入光式背光模组,则侧入光式背光模组包括第二背板5、中框6、导光板7、反射片8、第二光学膜片组9及前述的灯条1,导光板7通过中框6固定在第二背板5上,导光板7的出光面背对第二背板5的一侧设置,灯条1通过中框6固定在导光板7的侧面。反射片8背离导光板7的出光面一侧设置,前述的LED灯源10正对导光板7提供入射光,入射光经导光板7引导至第二光学膜片组9上。LED灯源10可以直接发出较宽色域的白光入射导光板7。如图3和图5所示,本实施例中,波长转换部13设置于支架11的空腔111内,显然,相对现有技术而言,本实用新型的LED灯源10中,波长转换部13受支架11的保护,可避免量子点封装于玻璃管时受到导光板7的挤压而损坏,因此可降低直下式背光模组的耗材成本。
本实施例中,需要特别阐明的是,红光量子点131激发出的红光峰值波长在600纳米至680纳米之间,其材料可以为Ⅱ—Ⅵ族元素组成的第一化合物包括:aN、GaP、GaAs、InN、InP和InAs中的任意一种,或者Ⅱ—Ⅵ族元素组成的第二化合物包括:CdSe、CdTe、MgS、MgSe、MgTe、CaS、CaSe、CaTe、SrS、SrSe、SrTe、BaS、BaSe、BaTe、ZnS、ZnSe、ZnTe和CdS,CdS中的任意一种,或者第三化合物包括:有机及无机杂化钙钛矿(CH3NH3PbX3,X=Cl,Br,I)材料,或者第四化合物包括:全无机钙钛矿铯铅卤量子点(CsPbX3,X=Cl,Br,I),或者第一化合物和/或第二化合物和/或第三化合物和/或第四化合物中的多种包覆形成的核壳结构化合物或者掺杂纳米晶,以获得较宽色域的红光。绿光荧光粉132包括硅酸盐材料和铝酸盐材料,以获得对应绿色色域的绿光。阻隔剂材料可以为:SiO2、TiO2、Al2O3、CaCO3、BaSO4、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聚苯乙烯PS、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BS、聚氨酯PU、有机硅聚合物中的一种或多种,以在较高温的条件下有效阻隔水氧。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红光量子点131的直径为1至10纳米,例如3纳米、5纳米或7纳米,亦或者是10纳米,使红光量子点131的直径足够大,可便于受阻隔剂133封装,避免红光量子点131与阻隔剂133封装不严密,而导致红光量子点131被氧化。同时,也可以使红光量子点131较容易受到阻隔剂133的包裹,其中,当红光量子点131与阻隔剂133混合时,单个或多个红光量子点131的外露表面可以密封在阻隔剂133中,以较好地阻隔水氧。
红光量子点131与绿光荧光粉132在波长转换部13中的设置方式有多种,如:分层设置或交错掺杂设置。
其中,如图1所示,在第一实施例中,波长转换部13由阻隔剂133、红光量子点131及绿光荧光粉132交错掺杂混合形成,先将红光量子点131和阻隔剂133按一定比例进行混合形成基底材料,以使阻隔剂133可以包裹单个或多个红光量子点131。再使混合后的基底材料与绿光荧光粉132进行掺杂,使红光量子点131与绿光荧光粉132的颗粒均匀散布,以获得均匀的受激光。掺杂混合后形成波长转换部13的结构材料,再将该结构材料通过点胶的方式涂设在容腔111内,以形成覆盖在蓝光芯片12上的波长转换部13,然后与蓝光芯片12共同封装在灯珠内。蓝光芯片12发出的蓝光激发该波长转换部13产生红光和绿光的受激光,受激光与剩余的蓝光混合形成白光,并通过支架11的开口110朝上入射灯珠,以使白光在灯珠内形成LED灯源10的内部光路,无需在LED灯源10的外部形成白光。需要阐明的是,前述的基底材料混合比例和结构材料的混合比例在此均不作具体限定,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通过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及附图,获得相应的技术方案,在此不作赘述。
如图2所示,在第二实施例中,红光量子点131与绿光荧光粉132在波长转换部13内分层设置,使波长转换部13呈多层结构。其中,波长转换部13包括铺设在容腔111底部的绿光荧光粉132所形成的第一荧光层1321,用于受激发后产生绿光。及,涂设于第一荧光层1321上的阻隔剂133所形成的第一阻隔层1331,用于阻隔来自第一荧光层1321的水氧。及,铺设在第一阻隔层1331上的红光量子点131所形成的第一量子点层1311,用于受激发后产生红光。及,涂设于第一量子点层1311上的阻隔剂133所形成的第二阻隔层1332,用于阻隔来自支架11的开口110外的水氧。波长转换部13与蓝光芯片12共同封装在灯珠内,蓝光芯片12发出的蓝光分别激发第一荧光层1321和第一量子点层1311,剩余蓝光先与第一荧光层1321产生的绿光混合形成混合光,混合光与第一量子点层1311产生的较宽色域的红光混合形成白光,并通过支架11的开口110朝上出射灯珠,以使白光在灯珠内形成LED灯源10的内部光路,无需在LED灯源10的外部形成白光。本实施例中,波长转换部13还包括涂设于第一量子点层1311与支架11的侧壁之间的阻隔剂132所形成的第三阻隔层1333,用于进一步阻隔沿侧壁的内侧进入波长转换部13的水氧。
如图3所示,在第三实施例中,红光量子点131与绿光荧光粉132在波长转换部13内分层设置,使波长转换部13呈多层结构。其中,波长转换部13包括铺设在容腔111底部的阻隔剂133所形成的第四阻隔层1334,用于阻隔来自容腔111底部的水氧。及,铺设在第四阻隔层1334上的红光量子点131所形成的第二量子点层1312,用于受激发后产生红光。及,涂设于第二量子点层1312上的阻隔剂133所形成的第五阻隔层1335,用于阻隔来自容腔111上部的水氧。及,铺设在第五阻隔层1335上的绿光荧光粉132所形成的第二荧光层1322,用于受激发后产生绿光。波长转换部13与蓝光芯片12共同封装在灯珠内,蓝光芯片12发出的蓝光分别激发第二量子点层1312和第二荧光层1322,剩余蓝光先与第二量子点层1312产生的较宽色域的红光混合形成混合光,混合光与第二荧光层1322产生的绿光混合形成白光,并通过支架11的开口110朝上入射灯珠,以使白光在灯珠内形成LED灯源10的内部光路,无需在LED灯源10的外部形成白光。本实施例中,波长转换部13还包括涂设于第二量子点层1312与支架11的侧壁之间的阻隔剂133所形成的第六阻隔层1336,用于进一步阻隔沿侧壁的内侧进入波长转换部13的水氧。
进一步地,支架11自其底壁112往上呈渐扩状设置。具体地,支架11的侧壁113自底壁112的周缘朝上呈渐扩状设置。当LED灯源10工作时,蓝光芯片12发出的蓝光,发散到支架11的侧壁113上,经侧壁113反射到波长转换部13上进行混光,并最终汇聚于容腔111的开口110上,自开口110发散出去。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LED灯源,用于LED显示领域,其特征在于,包括:
支架,所述支架具有一开口朝上的容腔;
蓝光芯片,所述蓝光芯片设置在所述容腔的底部;
波长转换部,所述波长转换部覆盖在所述蓝光芯片上;所述波长转换部包括红光量子点、阻隔剂及绿光荧光粉。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LED灯源,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光量子点的直径为1至10纳米。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LED灯源,其特征在于,所述波长转换部由所述阻隔剂、所述红光量子点及所述绿光荧光粉交错掺杂混合形成。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LED灯源,其特征在于,所述波长转换部为多层结构;所述波长转换部包括:
铺设在所述容腔底部的绿光荧光粉所形成的第一荧光层,及,
涂设于所述第一荧光层上的所述阻隔剂所形成的第一阻隔层,及,
铺设在所述第一阻隔层上的所述红光量子点所形成的第一量子点层,及,
涂设于所述第一量子点层上的所述阻隔剂所形成的第二阻隔层。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LED灯源,其特征在于,所述波长转换部还包括涂设于所述第一量子点层与所述支架的侧壁之间的阻隔剂所形成的第三阻隔层。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LED灯源,其特征在于,所述波长转换部为多层结构;所述波长转换部包括:
涂设于所述容腔底部的阻隔剂所形成的第四阻隔层,及,
铺设在所述第四阻隔层上的红光量子点所形成的第二量子点层,及,
涂设于所述第二量子点层上的阻隔剂所形成的第五阻隔层,及,
铺设在所述第五阻隔层上的绿光荧光粉所形成的第二荧光层。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LED灯源,其特征在于,所述波长转换部还包括涂设于所述第二量子点层与所述支架的侧壁之间的阻隔剂所形成的第六阻隔层。
8.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LED灯源,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自其底壁往上呈渐扩设置。
9.一种灯条,其特征在于,所述灯条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LED灯源。
10.一种显示装置,所述显示装置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8任意一项所述的LED灯源。
CN201720417456.7U 2017-04-19 2017-04-19 Led灯源、灯条及显示装置 Active CN20674115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417456.7U CN206741157U (zh) 2017-04-19 2017-04-19 Led灯源、灯条及显示装置
PCT/CN2017/109345 WO2018192208A1 (zh) 2017-04-19 2017-11-03 Led灯源、灯条及显示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417456.7U CN206741157U (zh) 2017-04-19 2017-04-19 Led灯源、灯条及显示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741157U true CN206741157U (zh) 2017-12-12

Family

ID=605613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417456.7U Active CN206741157U (zh) 2017-04-19 2017-04-19 Led灯源、灯条及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206741157U (zh)
WO (1) WO2018192208A1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153056A (zh) * 2018-01-12 2018-06-12 安徽芯瑞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高色域直下式背光模组及其制作方法
CN108365077A (zh) * 2018-02-09 2018-08-03 安徽唯诗杨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高色域背光模组
CN109143682A (zh) * 2018-09-26 2019-01-04 上海中航光电子有限公司 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CN112867967A (zh) * 2018-08-31 2021-05-28 纳米系统公司 提高量子点颜色转换层中的色域性能和效率

Family Cites Familie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38534A (zh) * 2003-04-15 2004-10-20 郑荣彬 白光发光装置
KR100835063B1 (ko) * 2006-10-02 2008-06-03 삼성전기주식회사 Led를 이용한 면광원 발광장치
KR100946015B1 (ko) * 2007-01-02 2010-03-09 삼성전기주식회사 백색 발광장치 및 이를 이용한 lcd 백라이트용 광원모듈
KR101781437B1 (ko) * 2011-04-29 2017-09-25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백색 발광 장치 및 이를 이용한 디스플레이 및 조명장치
CN202521397U (zh) * 2012-02-15 2012-11-07 青岛海信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背光模组
KR102024592B1 (ko) * 2012-11-26 2019-09-24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발광 소자 패키지
CN103090277B (zh) * 2013-01-30 2015-08-19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背光模组及液晶显示装置
CN203404682U (zh) * 2013-08-27 2014-01-22 深圳Tcl新技术有限公司 背光模组和液晶显示装置
CN104241507B (zh) * 2014-09-18 2017-12-01 广东晶科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广色域led发光器件及其背光组件
CN204102939U (zh) * 2014-09-18 2015-01-14 晶科电子(广州)有限公司 一种广色域led发光器件及其背光组件
CN105355760A (zh) * 2014-11-11 2016-02-24 易美芯光(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广色域显示的led器件
CN205015587U (zh) * 2015-09-16 2016-02-03 深圳Tcl新技术有限公司 背光模组及液晶显示器
CN106328635A (zh) * 2016-08-18 2017-01-11 武汉保丽量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广色域的发光器件及其制备方法
CN106981562B (zh) * 2017-03-30 2019-04-02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量子点led封装结构
CN107275462A (zh) * 2017-06-23 2017-10-20 深圳Tcl新技术有限公司 Led、背光模组以及液晶显示装置
CN107180908B (zh) * 2017-06-27 2019-12-27 深圳Tcl新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led、背光模组及液晶显示装置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153056A (zh) * 2018-01-12 2018-06-12 安徽芯瑞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高色域直下式背光模组及其制作方法
CN108365077A (zh) * 2018-02-09 2018-08-03 安徽唯诗杨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高色域背光模组
CN108365077B (zh) * 2018-02-09 2019-08-02 深圳市鹏信捷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高色域背光模组
CN112867967A (zh) * 2018-08-31 2021-05-28 纳米系统公司 提高量子点颜色转换层中的色域性能和效率
CN109143682A (zh) * 2018-09-26 2019-01-04 上海中航光电子有限公司 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8192208A1 (zh) 2018-10-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741157U (zh) Led灯源、灯条及显示装置
TWI447489B (zh) 顯示裝置
CN1932370B (zh) 照明设备和具有该照明设备的显示设备
CN100514684C (zh) 发光半导体器件和含有该发光半导体器件的装置
CN105114867B (zh) 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WO2018120502A1 (zh) 背光模块及显示装置
CN103534641B (zh) 显示器
US9574744B2 (en) Optical member, display device and light emitting device having the same
CN107180908B (zh) 一种led、背光模组及液晶显示装置
CN206739014U (zh) Led发光组件、灯条及背光模组
CN105759500A (zh) 量子点背光模组及液晶电视
CN106992241A (zh) Led灯条及led面光源模组
CN104412029A (zh) 包含发光磷光体的线状led照明布置
CN206741158U (zh) Led灯源、灯条及显示装置
WO2017024572A1 (zh) Led光源结构及其封装方法
CN106772769A (zh) 背光模块及其应用的显示设备与导光板的制造方法
CN108051952A (zh) 一种出光均匀的高色域直下式背光模组及其制作方法
CN206805067U (zh) 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CN105485573B (zh) 一种高色域直下式led背光模组
CN109950233A (zh) 一种led封装结构及封装方法
CN205958891U (zh) 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CN208460799U (zh) 一种新型发光器件
CN207424457U (zh) 基于双芯片双电路连接led灯珠的直下式背光源
CN207799287U (zh) 一种出光均匀的高色域直下式背光模组
KR100624046B1 (ko) 백라이트 유닛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