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739499U - 一种平面辐射空调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平面辐射空调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739499U
CN206739499U CN201720546805.5U CN201720546805U CN206739499U CN 206739499 U CN206739499 U CN 206739499U CN 201720546805 U CN201720546805 U CN 201720546805U CN 206739499 U CN206739499 U CN 20673949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water
indoor
valve
surface cool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546805.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肖雨洁
何侃
鲁旸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jing Can Environm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anjing Can Environm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jing Can Environm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Nanjing Can Environm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0546805.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73949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73949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73949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ir Conditioning Control Devic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平面辐射空调系统,属于空调系统,旨在提供一种控制室内湿度或制冷状态以减少凝露产生的平面辐射空调系统,其技术方案如下,包括中央控制机、室外机、分集水器、辐射末端和露点温控器;所述中央控制机包括空气处理装置和水处理装置;所述水处理装置的一条回路与分集水器、辐射末端连接,另一条回路与室外机连接;所述分集水器上设置有用于控制湿度的一级保护装置,所述一级保护装置包括设置在分集水器出水端的阀门、用于控制阀门启闭的电热执行器以及设置在每个室内用于检测湿度值的控制面板。

Description

一种平面辐射空调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空调系统,特别涉及一种平面辐射空调系统。
背景技术
辐射式空调系统是一种以辐射原理来调节室内温度,以新风来控制和调节室内湿度及空气洁净度的空调系统。与依靠送风来调节室内温度的传统空调相比,辐射式空调系统具有明显优势,具体如:没有强吹风感、没有室内空调壁挂机或落地机的噪音、调节室内温度的同时可以控制室内的湿度、室内空气永久新鲜洁净、运行节能等。
目前市场中辐射式空调多以集中式系统为主,集中式辐射空调系统主要体现为能源制取方式以大型集中式冷热水机组为主,通过集中的水管路输送到各个房间。新风也进行集中处理,再通过集中的送回风管路送入各个房间。这种集中式系统虽然也能够将辐射空调系统的优势体现出来,但是通入新风时,特别在夏天,外界空气会含有大量的水汽,当外界空气进入到室内时会发生冷凝现象,从而造成室内的天花板上会有水珠,进而造成室内潮湿,因此便需要对新风进行除湿;现有的除湿方式是冷凝除湿,需要增加一台压缩机制冷来降低温度,从而来对外界空气进行除湿。
如公告号为CN204923344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变制冷剂流量的辐射空调系统,包括括中央控制机和室外机、分集水器、辐射末端和露点温控器;中央控制机和室外机串联;辐射末端通过分集水器与中央控制机连接;露点温控器与分集水器连接,用于感知室内温湿度变化,并通过提前切断水循环阀门的方式防止在风系统故障情况下辐射表面可能出现凝露的现象发生。
上述辐射空调系统虽然通过露点温控器来防止风系统故障情况下出现凝露的现象,但是在露点温控器感应到凝露情况发生时室内的湿度已经处于较高状态,而在湿度不断升高的过程中并没有能够采取相应措施以减少凝露才产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平面辐射空调系统,具有控制室内湿度或制冷状态以减少凝露的产生。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平面辐射空调系统,包括中央控制机、室外机、分集水器、辐射末端和露点温控器;
所述中央控制机包括空气处理装置和水处理装置;
所述水处理装置的一条回路与分集水器、辐射末端连接,另一条回路与室外机连接;
所述空气处理装置包括第一换热器、设置在第一换热器上的室外新风进风口和室内回风口、设置在第一换热器下的室内送风道和室外排风道,所述室内回风口与每个室内顶部设置的顶面回风口连通,所述室内送风道与每个室内底部设置的地面送风口连通,所述室外新风进风口、室内送风道与第一换热器的一条通道连通;所述室内回风口、室外排风道与第一换热器的另一条通道连通;
所述分集水器上设置有用于控制湿度的一级保护装置,所述一级保护装置包括设置在分集水器出水端的阀门、用于控制阀门启闭的电热执行器以及设置在每个室内用于检测湿度值的控制面板,所述控制面板与电热执行器连接;
所述室外排风道与室内送风道之间设置有电动风阀一,所述室外排风道的出风口设置有电动风阀二;
所述中央控制机内还设置有除湿箱,所述除湿箱内设置有除湿风道,所述除湿风道内设置有除湿表冷器,所述除湿箱的一侧与室内送风道连通,另一端与地面送风口连通;
所述室内回风口上设置有用于控制湿度的二级保护装置,所述二级保护装置包括用于控制电动风阀一、电动风阀二启闭状态的室内外温湿度传感器;
当室内回风口的湿度大于设定值时,所述室内外温湿度传感器控制电动风阀一打开、电动风阀二关闭;
当室内湿度大于设定值时,所述控制面板通过电热执行器驱动阀门处于关闭状态;
当室内湿度小于设定值时,所述控制面板通过电热执行器驱动阀门处于开启状态。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夏天时,室外的新风被抽入与室内的回风在第一换热器进行热交换,将室外进入的新风的温度调整到接近室温并经过室内送风道输入到除湿箱内与除湿表冷器接触进行除湿,从而降低新风的湿度之后再通过地面送风口输入到室内,这样能够减少室内空气的湿度,当进入到室内的空气湿度较大时,控制面板检测到湿度值大于设定值时,其控制面板便将信号反馈至电热执行器,通过电热执行器驱动分集水器上的阀门关闭,进而使相应室内的毛细管内停止输送低温水,即暂停制冷,从而使室内空气中的水汽不易冷凝而产生结露现象,而其他室内湿度未超过设定值时,分集水器内的低温水正常输入到对应的室内进行制冷;当控制面板检测到室内湿度值小于设定值时,控制面板便将信号反馈至电热执行器,通过电热执行器驱动分集水器上的阀门处于开启状态,进而使相应室内的毛细管通入低温水而继续进行制冷。通过一级保护装置去控制对应室内的制冷以及湿度,从而避免了直接触发露点温控器而导致整个设备停止运行。而当室内空气通过顶面回风口抽入到室内回风口时,室内外温湿度传感器感应到湿度大于设定值时,室内外温湿度传感器控制电动风阀一打开、电动风阀二关闭,室内回风不从室外排风道直接排出,而是通过电动风阀一进入到室内送风道与室外新风混合一起再经过除湿箱除湿之后回到室内,这样的方式即能够有效利用室内的室温空气与室外新风混合来降低室外新风的温度,同时还能够再一次将室内空气输入到除湿箱内进行除湿,从而降低进入到室内的湿度,从而使室内的湿度不易过高而发生结露现象。
进一步的,所述辐射末端为毛细管,所述露点温控器设置在每个室内的毛细管上作为三级保护装置;
当露点温控器触发时,所述空气处理装置、水处理装置停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毛细管的厚度小,因此所占用室内的空间小,能够贴附在室内的顶面、地面、侧面均可,并且毛细管的管径小,从而能够增大毛细管的辐射面积,提高辐射效率,从而利用毛细管内水的温度来调节室内的温度;在夏天进行制冷时,由于毛细管内流通用于制冷的低温水,因此毛细管作为制冷源对室内进行制冷,毛细管作为室内温度最低的位置,因此毛细管也是最先发生结露的位置,因此将露点温控器设置在毛细管上能够及时的反馈出室内产生结露的情况,并且一旦发生结露时,便不再往室内输入新风,也不再向毛细管内通入低温水进行制冷,从而使室内不易结露而处于潮湿状态。
进一步的,所述毛细管包括设置于室内顶部的顶面毛细管和铺设于室内地面的地面毛细管,所述顶面毛细管和地面毛细管均连接在分集水器上,所述露点温控器设置在顶面毛细管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室内的顶部铺设顶面毛细管、地面铺设地面毛细管,使室内的空间整体温度调节较好,并且能够配合地面送风口的送风趋势一起均匀的对室内进行调温,而不易出现室内不同区域之间温差较大的情况。
进一步的,所述水处理装置包括冷热源进水管、冷热源出水管、第二换热器、分集水出水管、分集水进水管,所述冷热源进水管、冷热源出水管与第二换热器的一条回路连通,所述分集水出水管、分集水进水管与第二换热器的另一条回路连通;
所述冷热源进水管、冷热源出水管分别与室外机的两端连接,所述分集水出水管、分集水进水管分别与分集水器的两端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室外机产生的冷、热水通过冷热源进水管流入到第二换热器,通过第二换热器与分集水进水管流入的水进行热交换,从而使分集水进水管内水的温度得到改变,然后再从分集水出水管输出到分集水器内分配到各个室内进行温度调节。
进一步的,所述除湿表冷器的进水端和出水端并联在冷热源进水管上,所述除湿表冷器的出水端设置在冷热源进水管靠近第二换热器的一端,所述除湿表冷器的进水端通过三通阀一与冷热源进水管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从冷热源进水管输入的冷却水通过三通阀一的切换,将这部分的冷却水优先从进水端通入到除湿表冷器内,除湿表冷器将室外空气进行冷却,使室外空气含有的水汽被冷凝下来而达到除湿的目的,然后冷却水从出水端输入到第二换热器内与分集水进水管从室内带回的升温后的水进行热交换,使分集水进水管内的水温度降低,然后从分集水出水管输入到室内对室内进行降温;除湿的这个过程合理的利用了冷热源进水管内的冷却水作为除湿表冷器的冷源,而不需要额外的增加压缩机来增加功耗,节省了能源的浪费。
进一步的,所述除湿箱内设置有升温表冷器,所述升温表冷器的进水端和出水端均连接在分集水进水管上,所述升温表冷器的出水端设置在分集水进水管靠近第二换热器的一端,所述升温表冷器的进水端通过三通阀二与分集水进水管连接,所述升温表冷器设置在除湿表冷器远离空气处理箱的一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与室内进行热辐射的接近室温的水回流到分集水进水管内,通过三通阀二的切换通入到升温表冷器内,空气在经过除湿表冷器之后而变成冷空气,这部分冷空气在与升温表冷器接触之后能将其温度提高以接近室温,从而在通入到室内之后减少对室内温度的影响。
进一步的,所述除湿箱内还设置有预冷表冷器,所述预冷表冷器串联在升温表冷器的出水端,并且所述预冷表冷器设置在除湿表冷器远离升温表冷器的一侧,所述预冷表冷器的输出端连接至分集水进水管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升温表冷器内接近室温的水与冷空气接触而被降低温度,然后将这部分降低之后的水输入到预冷表冷器内,从而通过预冷表冷器先对空气进行预冷除湿,一方面能够提高除湿效果;另一方面能够减少除湿表冷器在除湿过程中的热量损失。
进一步的,所述分集水出水管与分集水进水管之间连接有比例积分阀,所述分集水出水管的出水口设置有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与比例积分阀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温度传感器感应到分集水出水管中水的温度高于设定值时,比例积分阀将分集水进水管内的水更多汇入到分集水出水管内,从而使分集水出水管内水的温度得以降低;当温度传感器感应到分集水出水管中水的温度比设定值底时,比例积分阀将分集水进水管内流入到分集水出水管内的水量减少,进而提高分集水出水管混合之后水的温度;由比例积分阀的设置能够更加及时、高效的控制进入到室内调节的温度。
进一步的,所述分集水出水管连接有水泵,所述水泵的出水端段连接有防爆阀,所述防爆阀上设置有膨胀罐。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水泵做功将分集水出水管内的水输出,而膨胀罐能够在温度变化带来的水压变化时,其膨胀罐能够分担这部分压力,而当膨胀罐压力到达峰值时,其防爆阀能够打开释放压力,从而防止膨胀罐或分集水出水管破裂。
进一步的,所述室内回风口设置有排风离心风机,所述室内送风口设置有送风离心风机。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排风离心风机设置在室内回风口能够有力的把室内的空气抽出进行及时的更换;送风离心风机设置在室内送风口的一侧,使送风离心风机远离室外新风进风口,从而对室外新风的抽力降低,使室外新风不会是在强力的抽力下进入,从而减少空气中杂质的吸入量;同时排风时,送风离心风机的输出风能够快速的进入到室内,从而使室内的空气能够快速的进行更换。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控制面板上检测每个室内的湿度并由电热执行器控制阀门,从而控制每个室内的制冷情况,从而在湿度较大时不宜产生结露;
室内外温湿度传感器检测室内回风口整体湿度,当湿度较大时,通过将室内空气再经过除湿回流至室内,从而在原本空气的基础上进一步除湿,这样的除湿效果更好,更易于达到所需的湿度范围,从而使室内不易产生结露;
当一级保护装置、二级保护装置均失效时,露点温控器感应到会有结露情况发生时,便使整个设备停止工作,从而停止新风的输入以及制冷的继续,从而使室内不易产生结露;
将冷热源进水管内的冷却水先通入到除湿表冷器内对空气进行除湿,合理的利用了冷热源进水管内的冷却水作为除湿表冷器的冷源,而不需要额外的增加压缩机来增加功耗,节省了能源的浪费;
升温表冷器、预冷表冷器也合理利用了分集水进水管内的接近室温的水对预进入室内的空气进行预冷除湿和升温,充分利用了能源。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施例中用于体现平面辐射空调中央控制机与分集水器、毛细管之间的连接关系示意图;
图2是本实施例中用于体现水处理箱、空气处理箱和除湿箱之间组合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施例中用于体现水处理箱、空气处理箱和除湿箱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施例中用于体现图3中的水处理箱、空气处理箱和除湿箱的背面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施例中用于体现水处理箱与除湿箱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施例中用于体现水泵与分集水出水管之间的连接关系示意图;
图7是本实施例中用于体现分集水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空气处理箱;11、第一换热器;12、室外新风进风口;13、室内回风口;131、排风离心风机;132、二氧化碳传感器;133、顶面回风口;134、室内外温湿度传感器;14、室内送风道;141、电动风阀三;15、室外排风道;151、电动风阀二;16、隔板;161、电动风阀一;2、水处理箱;21、第二换热器;22、冷热源进水管;221、三通阀一;23、冷热源出水管;231、储能水箱;24、分集水出水管;241、水泵;242、防爆阀;243、膨胀罐;25、分集水进水管;251、三通阀二;26、比例积分阀;261、温度传感器;3、除湿箱;31、除湿风道;311、预冷表冷器;312、除湿表冷器;313、升温表冷器;32、无阻风通道;321、室内送风口;3211、送风离心风机;3212、地面送风口;33、接水盘;331、排水管道;4、分集水器;41、毛细管;411、顶面毛细管;412、地面毛细管;42、阀门;43、电热执行器;44、控制面板;45、露点温控器;5、空气源/地源热泵;6、燃气锅炉;7、分支管;71、单向阀一;8、补水阀;81、管道;82、单向阀二。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底面”和“顶面”、“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一种平面辐射空调系统,如图1所示,包括中央控制机、室外机、分集水器4、辐射末端和露点温控器45,还包括设置在每个室内顶部的顶面回风口133和设置在底部的地面送风口3212。
如图2所示,中央控制机包括空气处理箱1、水处理箱2和除湿箱3,水处理箱2安装在除湿箱3的上方并且空气处理箱1设置在除湿箱3的一侧,空气处理箱1、水处理箱2和除湿箱3组成一个长方体。在空气处理箱1内设置有空气处理装置,在水处理箱2内设置有水处理装置。
如图3所示,空气处理装置包括设置在空气处理箱1内的第一换热器11,在第一换热器11的上方左侧设置有与外界连通的室外新风进风口12,右侧设置有与顶面回风口133连通的室内回风口13;在第一换热器11的下方左侧设置有室外排风道15,右侧设置有室内送风道14,空气处理箱1内通过隔板16把室外新风进风口12与室内回风口13、室内送风道14与室外排风道15进行隔离,室外新风进风口12、室内送风道14与第一换热器11的一条回路连通,室内回风口13、室外排风道15与第一换热器11的另一条回路连通,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换热器11为全热回收芯;在室内回风口13处设置有排风离心风机131,该排风离心风机131能够将室内的空气抽入到室内回风口13内。
如图3所示,水处理装置包括第二换热器21、冷热源进水管22、冷热源出水管23、分集水出水管24、分集水进水管25,该冷热源进水管22、冷热源出水管23与第二换热器21的一条回路连通,分集水出水管24、分集水进水管25与第二换热器21的另一条回路连通,其中冷热源进水管22远离第二换热器21的一端用于连接外部提供冷源或者热源的室外机,如空气源/地源热泵5、燃气锅炉6,而分集水出水管24的水输出到分集水器4,再由分集水器4输出到每个室内的辐射末端内进行辐射以调节温度,在本实施例中,辐射末端为毛细管41,然后毛细管41内的水经过热交换之后再回流到分集水进水管25内通过第二换热器21与冷热源进水管22内的介质进行热交换,在本实施例中,第二换热器21为板式换热器。
如图1和7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毛细管41包括设置在室内顶部的顶面毛细管411和铺设在室内地面上的地面毛细管412,顶面毛细管411和地面毛细管412均连接在分集水器4上,在分集水器4与顶面毛细管411、地面毛细管412的输入端连接的位置均设置有阀门42,在阀门42上设置有电热执行器43,在每个室内均设置有用于检测湿度值的控制面板44,每个控制面板44均与对应的电热执行器43连接。当室内湿度大于设定值时,控制面板44通过电热执行器43驱动阀门42处于关闭状态;当室内湿度小于设定值时,控制面板44通过电热执行器43驱动阀门42处于开启状态。露点温控器45设置在顶面毛细管41上,该露点温控器45与该设备的总电源连接,当露点温控器45触发时,整个设备停止运行。
如图3和5所述,为了更好的控制输入到毛细管41内的温度,因此在分集水出水管24与分集水进水管25之间连接有一个比例积分阀26,并且在分集水出水管24的出水口位置设置有一个控制比例积分阀26的温度传感器261;为了能够同时使用多种不同提供冷源或者热源的设备,因此在冷热源进水管22上设置有至少两个分支管7,在每个分支管7上均设置有单向阀一71,单向阀一71的导通方向均为向第二换热器21方向,在本实施例中,同时采用空气源/地源热泵5和燃气锅炉6,其中空气源/地源热泵5连接在冷热源进水管22上,冷热源出水管23远离第二换热器21的一端连接有储能水箱231,该储能水箱231与空气源/地源热泵5连接;冷热源进水管22和冷热源出水管23的分支管7均与燃气锅炉6连接。
如图5和6所示,在分集水出水管24的输出端上连接有水泵241,水泵241的输出端上连接有防爆阀242,在防爆阀242上连接有一个膨胀罐243,防爆阀242的输出端直接连接至分集水器4的输入端。
如图3所示,除湿箱3内设置有除湿风道31,该除湿风道31为横向设置,并且一端与室内送风道14连通,另一端为室内送风口321,该室内送风口321直接向室内送风。在室内送风口321处设置有送风离心风机3211,该送风离心风机3211能够将新风从室外新风进风口12抽入并从室内送风口321送入到室内。
如图3所示,除湿箱3内的顶部设置有呈U形的除湿表冷器312,该除湿表冷器312的进水端和出水端均连接在冷热源进水管22上,并且除湿表冷器312的出水端设置在冷热源进水管22靠近第二换热器21的一端,而除湿表冷器312的进水管则通过三通阀一221与冷热源进水管22连接。
如图3所示,在除湿箱3内位于除湿表冷器312的左侧设置有预冷表冷器311、右侧设置有升温表冷器313,该升温表冷器313的进水端和预冷表冷器311的出水端均连接在分集水进水管25上,升温表冷器313的出水端与预冷表冷器311的进水端连接,并且预冷表冷器311的出水端连接在分集水进水管25靠近第二换热器21的一端,升温表冷器313的进水端则通过三通阀二251与分集水进水管25连接。
如图5所示,在水处理的过程中会有一部分水分的流失,在除湿箱3内设置有一个连接市政的水管的补水阀8,该补水阀8的输入口与市政的水管连接,输出口设置有两个管道81并分别连接至冷热源出水管23和分集水出水管24上,从而对冷热源出水管23和分集水出水管24内补充水,以保证内部具有足够的水进行热交换以及热辐射。而为了防止设备内的水逆流到市政的水管内,因此在管道81上均设置有单向阀二82。
如图3和4所示,在除湿箱3内部位于除湿表冷器312的下方设置有一个接水盘33,在接水盘33的一侧设置有一根连接至除湿箱3外部的排水管道331。在除湿箱3内位于接水盘33的下方形成无阻风通道32,无阻风通道32的一端与室内送风道14连通,另一端与室内送风口321连通。在室内送风道14内位于除湿风道31与无阻风通道32之间设置有电动风阀三141,当电动风阀三141关闭后,室内送风道14的风便不会从无阻风通道32通过。为了能够实现室内空气的内循环,在室内送风道14与室外排风道15之间设置有电动风阀一161,该电动风阀一161位于电动风阀三141上方,在室外排风道15的出风口位置,即空气处理箱1的侧壁上设置有用于关闭室外排风道15的电动风阀二151。
如图3所示,在室内回风口13上设置有室内外温度传感器261,该室外内温度传感器261的信号控制于电动风阀一161和电动风阀二151,当室内回风口13的湿度大于设定值时,室内外温湿度传感器134控制电动风阀一161打开、电动风阀二151关闭。
如图3所示,为了防止进入室内空气的二氧化碳含量过高,因此在室内回风口13的位置设置有二氧化碳传感器132,该二氧化碳传感器132的信号反馈于电动风阀二151和电动风阀一161。
具体实施过程:以夏天除湿、制冷为例进行说明。由于是制冷状态,因此燃气锅炉6不工作。空气源/地源热泵5产生的冷却水(假设为7℃)从冷热源进水管22输入,此时的三通阀一221将进入到冷热源进水管22内的冷却水通入到除湿表冷器312内,在除湿表冷器312内流经之后再回到冷热源进水管22内(假设此时为10℃),然后流入到第一换热器11内与分集水进水管25内流通的水(假设为22℃)进行热交换,从而降低分集水进水管25内水的温度之后从分集水出水管24输入到水泵241,通过水泵241的作用把水经过防爆阀242而输入到分集水器4内,再由分集水器4将水分配到每个室内的顶面毛细管411和地面毛细管412,通过顶面毛细管411和地面毛细管412来调节室内的温度,顶面毛细管411和地面毛细管412内的水与室内的温度进行热交换之后再次从分集水进水管25回流进入到第二换热器21内进行不断的换热循环。夏天处于制冷状态时,当分集水出水管24内的温度传感器261感应到温度偏低时,此时便控制比例积分阀26加大分集水进水管25内的水进入分集水出水管24内的量,从而通过分集水进水管25内的水来提高输出到分集水器4的温度;相反,当温度传感器261感应到温度偏高时,此时便控制比例积分阀26减少分集水进水管25内流入到分集水出水管24内的水量,从而降低水的温度。而由于在分集水进水管25上三通阀二251的设置,使从毛细管41回流回来的水在三通阀二251的作用下依次通入到升温表冷器313、预冷表冷器311之后再回流至分集水进水管25内之后通入到第二换热器21内。当控制面板44检测到室内湿度高于设定值时,控制面板44便将信号反馈至电热执行器43,通过电热执行器43驱动分集水器4上的阀门42关闭,进而使相应室内的顶面毛细管411和地面毛细管412停止输送低温水,即暂停制冷,从而使室内空气中的水汽不易冷凝而产生结露现象,而其他室内湿度未超过设定值时,分集水器4内的低温水正常输入到对应的室内进行制冷;当控制面板44检测到室内湿度值小于设定值(假设设定值为70%)时,控制面板44便将信号反馈至电热执行器43,通过电热执行器43驱动分集水器4上的阀门42处于开启状态,进而使相应室内的顶面毛细管411和地面毛细管412通入低温水而继续进行制冷。
空气处理过程:
第一种情况:电动风阀一161处于关闭状态,电动风阀二151处于开启状态,电动风阀三141处于关闭状态。排风离心风机131开始工作,从而将室内的冷空气(假设为20℃)抽入到室内回风口13内,然后经过第一换热器11从室外排风道15排出, 排风离心风机131设置在室内回风口13能够有力的把室内的空气抽出进行及时的更换;同时,送风离心风机3211工作,从而使除湿风道31内处于负压,进而对室外新风进风口12也产生一个负压,使得外界的空气(假设为30℃)能够从室外新风进风口12进入到空气处理箱1内,然后依次通过第一换热器11的另外一条通道从室内送风道14而排入到除湿箱3内,在室外的新风经过第一换热器11时,室外的新风相对于室内的空气是较高的温度,因此在第一换热器11内能够与室内的冷空气进行热交换,从而降低室外新风的温度(假设降低之后为22℃),从而充分利用了准备排出的冷空气,由于电动风阀一161、电动风阀三141均处于关闭的状态,因此室外新风直接全部通入到除湿风道31内,通入的新风与预冷表冷器311接触,预冷表冷器311内的水(温度为13℃)对空气进行预冷除湿,从而降低一部分新风的温度(假设此时降低之后新风温度为16℃),之后新风再与除湿表冷器312接触,由于除湿表冷器312内流通的是冷却水(假设为7℃),因此新风再与除湿表冷器312接触时能够冷凝结露,结露的水滴落到接水盘33上并通过排水管道331排出到除湿箱33外,从而对新风起到除湿的作用,然后除湿之后的新风(假设为10℃)再与升温表冷器313接触,由于在升温表冷器313内的水(20℃)在对经过除湿表冷器312的空气进行升温之后温度降低(13℃)再流入到预冷表冷器311中,以这样的方式合理的利用了不同位置区域的水的温度,充分利用了能源,并且通过优先利用冷却水来对新风进行除湿,从而合理的利用了水处理的冷源而减少压缩机的使用。当室内回风口13内的室内外温湿度传感器134感应到从各个室内汇集到室内回风口13内的空气湿度值大于设定值时(假设为70%),此时室内外温湿度传感器134便控制电动风阀一161打开,电动风阀二151关闭,使室内回风通过电动风阀一161进入到室内送风到与室外新风混合,从而降低进入到除湿风道31内的湿度,然后再经过预冷表冷器311和除湿表冷器312之后进一步降低空气的湿度,从而使进入到室内的空气湿度得意降低和控制;由于室内空气不断的进行循环,二氧化碳传感器132感应到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大于设定值时,此时便驱动电动风阀一161关闭、电动风阀二151打开,进而让室内的空气从室外排风道15排出,让新风通过除湿风道31之后从室内送风口321送入到室内,以此来调节室内的二氧化碳含量。
第二种情况:室内空气不排除而进行内循环,其中的水处理过程和空气处理过程与第一种情况的过程一致,不同的是初始状态的电动风阀一161处于开启状态,电动风阀二151处于关闭状态,电动风阀三141处于关闭状态,因此,从室内回风口13进入的来自室内的空气在经过第一换热器11之后通过电动风阀一161通入到室内送风道14内,然后再经过除湿风道31从室内送风口321再次送入到室内,将室内的空气重复利用,能够充分利用室内空气的温度,减少热交换后的热量损失,另一方面,循环的空气在不断的进行循环除湿,因此湿度能够较好的控制。室内空气多次循环而导致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增大时,当空气经过室内回风口13时,二氧化碳传感器132感应到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大于设定值时,此时便驱动电动风阀一161关闭、电动风阀二151打开,进而让室内的空气从室外排风道15排出,让新风通过除湿风道31之后从室内送风口321送入到室内。
第三种情况:当不需要进行除湿时,从冷热源进水管2222进入的冷却水直接通过三通阀一221进入到第二换热器21,而不会再经过除湿表冷器312;同样的,从分集水进水管25进入的水也直接进入到第二换热器21,不会再经过预冷表冷器311和升温表冷器313;同时电动风阀三141打开,使进入到室内送风道14的风能够同时通过除湿风道31和无阻风通道32,从而加快空气的流通速度,并且无阻风通道32能够供空气快速通过,而除湿风道31内由于预冷表冷器311、除湿表冷器312、升温表冷器313的设置而对空气的流速具有一定的阻力,因而通过无阻风通道32加快空气流通。
综上所述,先通过室内的控制面板44第一时间检测室内空气湿度,当湿度较大时停止制冷并由除湿箱3对进入到室内的空气先进行除湿,停止制冷能够使室内不易产生结露,而当室内湿度降低至设定值以下时,制冷再次工作,以此作为控制室内湿度的一级保护装置;而通过室内回风口13设置的室内外温湿度传感器134来检测室内的空气排出后的湿度,从室内排出的空气湿度值较大时,说明新风的湿度值仍旧较大,便采取混入室内空气循环进入到室内,并且在除湿箱3内再一次除湿,以此来快速降低室内空气湿度,以此作为控制室内湿度的二级保护装置;而当顶面毛细管411辐射表面温度接近露点温度时,露点温控器45便切断电源使水处理装置和空气处理装置全部停止运行,从而使顶面毛细管411和地面毛细管412不易结露,以此作为湿度控制的三级保护装置。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Claims (10)

1.一种平面辐射空调系统,包括中央控制机、室外机、分集水器(4)、辐射末端和露点温控器(45);其特征是:
所述中央控制机包括空气处理装置和水处理装置;
所述水处理装置的一条回路与分集水器(4)、辐射末端连接,另一条回路与室外机连接;
所述空气处理装置包括第一换热器(11)、设置在第一换热器(11)上的室外新风进风口(12)和室内回风口(13)、设置在第一换热器(11)下的室内送风道(14)和室外排风道(15),所述室内回风口(13)与每个室内顶部设置的顶面回风口(133)连通,所述室内送风道(14)与每个室内底部设置的地面送风口(3212)连通,所述室外新风进风口(12)、室内送风道(14)与第一换热器(11)的一条通道连通;所述室内回风口(13)、室外排风道(15)与第一换热器(11)的另一条通道连通;
所述分集水器(4)上设置有用于控制湿度的一级保护装置,所述一级保护装置包括设置在分集水器(4)出水端的阀门(42)、用于控制阀门(42)启闭的电热执行器(43)以及设置在每个室内用于检测湿度值的控制面板(44),所述控制面板(44)与电热执行器(43)连接;
所述室外排风道(15)与室内送风道(14)之间设置有电动风阀一(161),所述室外排风道(15)的出风口设置有电动风阀二(151);
所述中央控制机内还设置有除湿箱(3),所述除湿箱(3)内设置有除湿风道(31),所述除湿风道(31)内设置有除湿表冷器(312),所述除湿箱(3)的一侧与室内送风道(14)连通,另一端与地面送风口(3212)连通;
所述室内回风口(13)上设置有用于控制湿度的二级保护装置,所述二级保护装置包括用于控制电动风阀一(161)、电动风阀二(151)启闭状态的室内外温湿度传感器(134);
当室内回风口(13)的湿度大于设定值时,所述室内外温湿度传感器(134)控制电动风阀一(161)打开、电动风阀二(151)关闭;
当室内湿度大于设定值时,所述控制面板(44)通过电热执行器(43)驱动阀门(42)处于关闭状态;
当室内湿度小于设定值时,所述控制面板(44)通过电热执行器(43)驱动阀门(42)处于开启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平面辐射空调系统,其特征是:所述辐射末端为毛细管(41),所述露点温控器(45)设置在每个室内的毛细管(41)上作为三级保护装置;
当露点温控器(45)触发时,所述空气处理装置、水处理装置停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平面辐射空调系统,其特征是:所述毛细管(41)包括设置于室内顶部的顶面毛细管(411)和铺设于室内地面的地面毛细管(412),所述顶面毛细管(411)和地面毛细管(412)均连接在分集水器(4)上,所述露点温控器(45)设置在顶面毛细管(411)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平面辐射空调系统,其特征是:所述水处理装置包括冷热源进水管(22)、冷热源出水管(23)、第二换热器(21)、分集水出水管(24)、分集水进水管(25),所述冷热源进水管(22)、冷热源出水管(23)与第二换热器(21)的一条回路连通,所述分集水出水管(24)、分集水进水管(25)与第二换热器(21)的另一条回路连通;
所述冷热源进水管(22)、冷热源出水管(23)分别与室外机的两端连接,所述分集水出水管(24)、分集水进水管(25)分别与分集水器(4)的两端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平面辐射空调系统,其特征是:所述除湿表冷器(312)的进水端和出水端并联在冷热源进水管(22)上,所述除湿表冷器(312)的出水端设置在冷热源进水管(22)靠近第二换热器(21)的一端,所述除湿表冷器(312)的进水端通过三通阀一(221)与冷热源进水管(22)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平面辐射空调系统,其特征是:所述除湿箱(3)内设置有升温表冷器(313),所述升温表冷器(313)的进水端和出水端均连接在分集水进水管(25)上,所述升温表冷器(313)的出水端设置在分集水进水管(25)靠近第二换热器(21)的一端,所述升温表冷器(313)的进水端通过三通阀二(251)与分集水进水管(25)连接,所述升温表冷器(313)设置在除湿表冷器(312)远离空气处理箱(1)的一侧。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平面辐射空调系统,其特征是:所述除湿箱(3)内还设置有预冷表冷器(311),所述预冷表冷器(311)串联在升温表冷器(313)的出水端,并且所述预冷表冷器(311)设置在除湿表冷器(312)远离升温表冷器(313)的一侧,所述预冷表冷器(311)的输出端连接至分集水进水管(25)上。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平面辐射空调系统,其特征是:所述分集水出水管(24)与分集水进水管(25)之间连接有比例积分阀(26),所述分集水出水管(24)的出水口设置有温度传感器(261),所述温度传感器(261)与比例积分阀(26)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平面辐射空调系统,其特征是:所述分集水出水管(24)连接有水泵(241),所述水泵(241)的出水端段连接有防爆阀(242),所述防爆阀(242)上设置有膨胀罐(243)。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平面辐射空调系统,其特征是:所述室内回风口(13)设置有排风离心风机(131),所述室内送风口(321)设置有送风离心风机(3211)。
CN201720546805.5U 2017-05-16 2017-05-16 一种平面辐射空调系统 Active CN20673949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546805.5U CN206739499U (zh) 2017-05-16 2017-05-16 一种平面辐射空调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546805.5U CN206739499U (zh) 2017-05-16 2017-05-16 一种平面辐射空调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739499U true CN206739499U (zh) 2017-12-12

Family

ID=605659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546805.5U Active CN206739499U (zh) 2017-05-16 2017-05-16 一种平面辐射空调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739499U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917482A (zh) * 2017-05-16 2018-04-17 南京可索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平面辐射空调系统
CN108716739A (zh) * 2018-06-13 2018-10-30 上海理工大学 一种带有毛细管送风末端的分区空调系统
CN111426003A (zh) * 2020-03-25 2020-07-17 聊城市鲁西化工工程设计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抗爆控制室空调系统及抗爆控制室空气调节方法
CN114992738A (zh) * 2022-07-27 2022-09-02 广东呼研菲兰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新风辐射冷暖控制方法及系统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917482A (zh) * 2017-05-16 2018-04-17 南京可索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平面辐射空调系统
CN107917482B (zh) * 2017-05-16 2024-03-08 南京可索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平面辐射空调系统
CN108716739A (zh) * 2018-06-13 2018-10-30 上海理工大学 一种带有毛细管送风末端的分区空调系统
CN111426003A (zh) * 2020-03-25 2020-07-17 聊城市鲁西化工工程设计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抗爆控制室空调系统及抗爆控制室空气调节方法
CN111426003B (zh) * 2020-03-25 2021-11-26 聊城市鲁西化工工程设计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抗爆控制室空调系统及抗爆控制室空气调节方法
CN114992738A (zh) * 2022-07-27 2022-09-02 广东呼研菲兰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新风辐射冷暖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14992738B (zh) * 2022-07-27 2022-11-01 广东呼研菲兰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新风辐射冷暖控制方法及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776574B (zh) 变制冷剂流量的辐射空调系统
CN104976704B (zh) 二次热回收新风处理装置的工作方法
CN206739499U (zh) 一种平面辐射空调系统
CN209341472U (zh) 新风再热型热泵热回收空调机组
CN102667355A (zh) 总热量交换型通风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CN107560397A (zh) 一种基于多级热泵串联的多层带式干燥系统
CN102444941A (zh) 一种极低冷热损失的洁净新风除湿系统
CN206281090U (zh) 除湿机
CN107178836A (zh) 一种设有双热交换芯的新风除湿系统
CN105066256A (zh) 一种空调室内机
CN109595703A (zh) 一种多级冷源泳池热泵除湿机及其工作方法
CN209558569U (zh) 一种高效泳池热泵除湿机
CN104976706B (zh) 具有二次热回收的新风处理装置
CN206709326U (zh) 基于双冷源热回收除湿新风的户式恒温恒湿空调系统
CN105783472A (zh) 一种热泵型挂面干燥设备
CN107917482A (zh) 一种平面辐射空调系统
CN107289563A (zh) 再热型热泵热回收空调机组
CN206739500U (zh) 平面辐射空调机组
CN207299324U (zh) 再热型热泵热回收空调机组
CN206338898U (zh) 一种带热回收的双冷源新风机组
CN215412209U (zh) 一种连续制热和加湿的空调器
CN207113075U (zh) 一种分布式除湿的中央新风系统
CN205505265U (zh) 一种转轮除湿空调系统
CN104214914A (zh) 一种寒冷地区热回收型空调机组
CN209558566U (zh) 一种多级冷源泳池热泵除湿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