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731337U - 一种负流阻振荡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负流阻振荡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731337U
CN206731337U CN201720418413.0U CN201720418413U CN206731337U CN 206731337 U CN206731337 U CN 206731337U CN 201720418413 U CN201720418413 U CN 201720418413U CN 206731337 U CN206731337 U CN 20673133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hamber
flow resistance
fluid channel
entrance
outl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418413.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夏焕明
王志平
吴嘉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j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gency for Science Technology and Research Singapore
Original Assignee
Nanj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gency for Science Technology and Research Singapor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j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gency for Science Technology and Research Singapore filed Critical Nanj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1720418413.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73133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73133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73133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Reciprocating Pump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负流阻振荡器,一种负流阻振荡器包括入口、出口、腔室,所述入口位于腔室的上端,所述出口位于腔室的下端;所述腔室中间设有弹性结构,并将腔室分隔成上腔室和下腔室;所述上腔室和下腔室之间设有产生恒定流阻的微流道,微流道将上腔室和下腔室连通;本实用新型的负流阻振荡器结构简单,操作控制更加方便,鲁棒性好。

Description

一种负流阻振荡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微流控器件,特别是一种负流阻振荡器。
背景技术
微流控是一项涉及到精密机械、流体力学、生物医学、化学等多个领域的交叉性科学技术,在生化分析、医疗诊断、药物筛选等方面存在广泛应用,并具有效率高、所需试样/试剂少、仪器设备便于小型化设计等优点,因而在近年获得了较快发展。
流体振荡器广泛应用于流体的控制和测量、流体混合、传热增强、预防污染以及清洁通道、增强化学反应等。传统的宏观流体振荡器技术已经发展的比较成熟了,比如:Gopalan S.,Russell G.,et al.2009.High efficiency multiple throat fluidicoscillator.United States Patent.No.:2009/0236449,美国专利:2009/0236449A1;Stouffer R.D.,Santamarina A.2006.Fluidic oscillator and method,美国专利:7134609B1;Raghu S.2001.Feedback-free fluidic oscillator and method,美国专利:6253782B1等等,这些设计通常都依赖于流体惯性,且只在高流量的情况下工作。在低雷诺数情况下,特别是微流体领域下,相关的设计选择还十分受限。
在之前,我们发明了一种振荡器(Xia H.M.,Wang Z.P.,Fan W.,Wang Z.F.,Amicrofluidic device for altering a fluid flow and a microfluidic systemincluding the microfluidic device,International Publication No.:WO 2012/036627A1),主要包括一个主腔室以及一个弹性膜。但是这种振荡器的结构相对复杂且制作成本高;与此同时,由于该振荡器的弹性膜的边缘是不固定的,这也可能影响整个振荡器的性能的一致性以及稳定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基于负微分流阻原理(Negativedifferential flow resistance)的流体振荡器(简称负流阻振荡器),以解决层流流动下,流体粘性力占主导、微观流体振荡器选择受限的问题。此外还进一步优化了现有技术的振荡器结构复杂成本高、稳定性不够的问题。
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的技术解决方案为:
一种负流阻振荡器,包括入口、出口、腔室,所述入口位于腔室的上端,所述出口位于腔室的下端;所述腔室中间设有弹性结构,并将腔室分隔成上腔室和下腔室;所述上腔室和下腔室之间设有产生恒定流阻的微流道,微流道将上腔室和下腔室连通。
一种负流阻振荡器,包括入口、出口、腔室,所述入口位于腔室的上端,所述出口位于腔室的下端;弹性板的一端与腔室固定,另一端与腔室之间设有间隙作为微流道;弹性板形成一端固定的悬臂板的结构。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显著优点:
(1)本实用新型中的弹性结构边缘是完全夹紧或者固定的状态,鲁棒性好。
(2)微通道、微孔的设计可以取代凹槽或者弹性结构上的开口,更容易对器件性能进行表征。
(3)弹性结构与腔室可一体化加工或单独加工。
(4)本实用新型的负流阻振荡器可以通过弹性结构的形变量计算出水容(fluidcapacitance),根据流道的长度和横截面积计算出流阻(flow resistance),根据流体的密度等参数计算流体感应系数(fluid inductance)等参数。
(5)本实用新型的振荡器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控制更加方便。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1中单个微流道的负流阻振荡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1中多个微流道的负流阻振荡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实施例1中弹性结构与底板材料相同的负流阻振荡器的多层结构示意图。
图4是实施例1中弹性结构与底板材料相同的负流阻振荡器的三层结构示意图。
图5是负流阻振荡器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流阻振荡器实施例3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7是负流阻振荡器实施例3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8是负流阻振荡器中弹性结构与腔室为整体加工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负流阻振荡器,包括入口1、出口2、腔室,其特征在于,所述入口1位于腔室的上端,所述出口2位于腔室的下端;所述腔室中间设有弹性结构4,并将腔室分隔成上腔室31和下腔室32;所述上腔室31和下腔室32之间设有产生恒定流阻的微流道5,微流道5将上腔室31和下腔室32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弹性结构4为弹性膜或硅橡胶、铜等弹性金属或者其他任何柔性材料制成的弹性板。
所述弹性结构4可单独加工后固定在上腔室31和下腔室32之间,也可以与腔室整体加工。
所述入口1和出口2的流向可以相同,相互垂直,或相反设置。
实施例1.
结合图1-2,一种负流阻振荡器,包括入口1、出口2、腔室,所述入口1位于腔室的上端,所述出口2位于腔室的下端;所述腔室中间设有弹性结构4,并将腔室分隔成上腔室31和下腔室32;所述上腔室31和下腔室32之间设有产生恒定流阻的微流道5,微流道5将上腔室31和下腔室32连通;所述微流道5设置在腔室3的外部,数量至少为1个。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微流道5的尺寸同时远小于入口1和出口2的尺寸,以产生恒定流阻,进一步地使得上下腔室之间产生偏压,弹性结构4开始弯曲。
在另外一些实施方式中,微流道5采用S形或Z形的迂回形流道结构,以在上下腔室之间产生偏压,使得弹性结构4在偏压下产生弯曲;或者在微流道5中设置多个阻碍液体流道的格栅以产生恒定流阻,以在上下腔室之间产生偏压。
结合图1,所述入口1的流向平行于弹性结构4的平面设置,出口2的流向垂直于入口1的流向;结合图2,所述入口1的流向垂直于弹性结构4的平面设置,出口2的流向平行于入口1的流向,且流向相同;结合图3,所述入口1的流向平行于弹性结构4的平面设置,出口2的流向平行于入口1的流向,且流向相反;结合图4,所述入口1的流向平行于弹性结构4的平面设置,出口2的流向平行于入口1的流向,且流向相同。
结合图4,所述弹性板4与腔室一体化加工,以减少加工工序,降低成本。
实施例2.
结合图5、一种负流阻振荡器,包括入口1、出口2、腔室,所述入口1位于腔室的上端,所述出口2位于腔室的下端;所述腔室中间设有弹性结构4,并将腔室分隔成上腔室31和下腔室32;所述上腔室31和下腔室32之间设有产生恒定流阻的微流道5,微流道5将上腔室31和下腔室32连通;所述微流道5设置在腔室3的内部,并设置在弹性结构4上,弹性结构4上设有通孔作为微流道5,通孔的尺寸远小于入口1和出口2的尺寸,以产生恒定流阻,在上下腔室之间产生偏压,使得弹性部件4开始弯曲。
实施例3.
结合图6-7,一种负流阻振荡器,包括入口1、出口2、腔室,所述入口1位于腔室的上端,所述出口2位于腔室的下端;所述腔室中间设有弹性板6,并将腔室分隔成上腔室31和下腔室32;弹性板6的一端与腔室3固定,另一端与腔室之间设有间隙作为微流道5,以产生恒定流阻;弹性板6形成一端固定的悬臂板的结构。
工作时,所述弹性结构4与腔室3发挥的作用类似于水容,当流体从入口1流入腔室3时,由于恒定流阻的存在,在上腔室31和下腔室32之间会产生一个偏压,在偏压的作用下,弹性结构4向下弯曲,反向地增加了流动阻力,在这种情况下,弹性结构4与下腔室32下端表面也构成了一个压变流阻,且压变流阻的大小随入口1外部泵压的变化而变化。随着泵压的增加,弹性结构4的挠度与流体的流动阻力也跟着增加。当弹性结构4弯曲一定程度时,弹性结构4与下腔室32底部会形成一个狭窄的间隙,当流体流过间隙时,流体速度变快,而由于伯努利效应,流体的一部分静压转变为动压,此时会在弹性结构4上产生一个压降,使得弹性结构4进一步向下弯曲。当达到一个临界的压力值时,阻力的微弱变化也会产生较大的影响:进一步增加外部泵压会导致流量的减少,也就是说:微分流阻变为负值,弹性结构4发生自激振荡,稳定流动变为振荡流动。整个流体振荡器类似于一个具有非线性电阻的电子RLC振荡器。
结合图8,一种负流阻振荡器的加工过程,底板可通过微铣削、热压、注塑、冲孔、激光烧蚀等方式逐层加工最终形成振荡器,接着通过使用粘合剂粘合,热粘合或通过机械夹持的方式使得多个底板结合起来。其中:底板材料可以是高分子聚合物(比如PMMA,PC,COC等),玻璃,金属等。弹性结构4可以是硅橡胶、弹性金属膜或者其他柔性材料。结合图3,一种负流阻振荡器的多层结构示意图,包括入口1、出口2、腔室,其中入口1加工于第一层底板,上腔室31与部分微流道5加工于第二层底板,下腔室32与部分微流道加工于第三层底板,且弹性结构4与第三层底板一体化加工,出口2加工于第四层底板,微流道5将上腔室31、下腔室32连通;所述入口1的流向平行于弹性结构4的平面设置,出口2的流向平行于入口1的流向,且流向相反。结合图4,一种负流阻振荡器的三层结构示意图,包括入口1、出口2、腔室,其中入口1加工于第一层底板,上腔室31与部分微流道5加工于第二层底板,下腔室32、部分微流道、出口2加工于第三层底板,且弹性结构4与第三层底板一体化加工,第二层、第三层的微流道5将上腔室31、下腔室32连通;入口1的流向平行于弹性结构4的平面设置,出口2的流向平行于入口1的流向,且流向相同。
本实用新型的负流阻振荡器可以通过弹性结构4的形变量计算出水容(fluidcapacitance),根据流道的长度和横截面积计算出流阻(flow resistance),根据流体的密度等参数计算流体感应系数(fluid inductance)等参数;本实用新型中的弹性结构4边缘是完全夹紧或者固定的状态,鲁棒性好;整个结构简单,操作控制更加方便。
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各种的更动与润饰。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当视权利要求书所界定者为准。

Claims (8)

1.一种负流阻振荡器,包括入口(1)、出口(2)、腔室,其特征在于,所述入口(1)位于腔室的上端,所述出口(2)位于腔室的下端;所述腔室中间设有弹性结构(4),并将腔室分隔成上腔室(31)和下腔室(32);所述上腔室(31)和下腔室(32)之间设有产生恒定流阻的微流道(5),微流道(5)将上腔室(31)和下腔室(32)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流阻振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微流道(5)设置在腔室(3)的外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负流阻振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微流道(5)的尺寸同时远小于入口(1)和出口(2)的尺寸。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负流阻振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微流道(5)为迂回形的流道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流阻振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微流道(5)位于腔体内,并设置在弹性结构(4)上,弹性结构(4)上设有通孔作为微流道(5),通孔的尺寸远小于入口(1)和出口(2)的尺寸。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负流阻振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微流道(5)的数量至少为1个。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负流阻振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结构(4)为弹性膜或弹性板。
8.一种负流阻振荡器,包括入口(1)、出口(2)、腔室,其特征在于,所述入口(1)位于腔室的上端,所述出口(2)位于腔室的下端;弹性板(6)的一端与腔室(3)固定,另一端与腔室之间设有间隙作为微流道(5);弹性板(6)形成一端固定的悬臂板的结构。
CN201720418413.0U 2017-04-20 2017-04-20 一种负流阻振荡器 Active CN20673133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418413.0U CN206731337U (zh) 2017-04-20 2017-04-20 一种负流阻振荡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418413.0U CN206731337U (zh) 2017-04-20 2017-04-20 一种负流阻振荡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731337U true CN206731337U (zh) 2017-12-12

Family

ID=605604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418413.0U Active CN206731337U (zh) 2017-04-20 2017-04-20 一种负流阻振荡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73133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155222B2 (en) Device for the separation of particles using a bulk acoustic wave field
Au et al. Microvalves and micropumps for BioMEMS
Zhang et al. Advances in valveless piezoelectric pump with cone-shaped tubes
Tsao et al. Bonding of thermoplastic microfluidics by using dry adhesive tape
US20100158720A1 (en) Valveless micropump
Hagmeyer et al. Towards plug and play filling of microfluidic devices by utilizing networks of capillary stop valves
US10386282B2 (en) Method, apparatus and micro-rheometer for measuring rheological properties of newtonian and non-newtonian fluids
US20070128082A1 (en) Microflow coverage ratio control device
US20080160603A1 (en) Flow stabilization in micro-and nanofluidic devices
CN103170265B (zh) 一种压电微混合器
Yang et al. A valveless piezoelectric micropump with a Coanda jet element
CN106955803A (zh) 一种负流阻振荡器及构建方法
CN105413779A (zh) 制备多乳液的微流控芯片夹具、及多乳液的制备系统
Hou et al. Recent trends in structures and applications of valveless piezoelectric pump—A review
CN206731337U (zh) 一种负流阻振荡器
Hsu et al. Equivalent electrical network for performance characterization of piezoelectric peristaltic micropump
CN214288265U (zh) 一种高效单双乳液分离分裂微流控集成芯片
CN108993337A (zh) 一种液滴流微反应器的集成装置
CN109870205A (zh) 微流体流量计及其制作方法
Hairer et al. An integrated flow-cell for full sample stream control
Zhang et al. A smart and portable micropump for stable liquid delivery
Şimşek et al. Fabrication and flow rate characterization of a DRIE process based valveless piezoelectric micropump
Huang et al. Experimental analysis of time-phase-shift flow sensing based on a piezoelectric peristaltic micropump
Hsu et al. An experimental and numerical investigation into the effects of diffuser valves in polymethylmethacrylate (PMMA) peristaltic micropumps
Ahmad et al. Finger-actuated micropump of constant flow rate without backflow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